情境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案例【汇集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情境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案例【汇集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情境教学法【第一篇】

对象

用抽签法选取本校2010级3个护理本科班,并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采用讲授法(51名学生)、一般情境教学法(54名学生)和缺陷式情境教学法(53名学生)进行教学,所有学生均已完成中医基础理论及相关医学知识的学习。3组学生中医基础理论成绩(F=,P=)、年龄(F=,P=)、性别(χ2=,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3个班为同一教师授课。

方法

实验章节为临床病证辨证施护章节,共18课时。讲授法按中医护理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结合多媒体展示,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每个病讲授40~60min。一般情境教学法学生以寝室为单位分组。教学安排:①提前布置情境设计作业,要求学生自学后准备情境表演。②教师讲解(15min):授课教师先简单讲解1个病的相关理论知识。③小组表演(8min):学生表演1个病证。④课堂讨论(7min):小组表演完成后,要另一组学生根据表演分析讨论为何病何证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讨论结束后,每组选1个代表陈述自己的观点。⑤表演组评价学生回答情况并说明理由(5min)。⑥授课教师总结评价(5min):授课教师对所表演知识点进行总结,对表演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讨论结论是否正确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反思表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纠正错误,促进学生深入的思考问题并鼓励表现好的小组。缺陷式情境教学法组缺陷式情境教学法即在一般情境教学法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设计一个或多个缺陷环节,讨论时让学生先寻找缺陷再根据情境讨论,其余具体实施方法与一般情境教学法相同。缺陷环节的设计,如“感冒”,中医辨证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体虚感冒4种证型。风寒感冒冬春季节多见,如表演小组表演的为恶寒、不发热、头身酸痛、鼻塞声重、鼻流清涕、喜热饮等风寒感冒的症状,小组表演时将场景设在炎热的夏天,炎热与风寒感冒原因不符,视为一个缺陷。又如“哮病”,中医辨证有寒哮和热哮两种证型,如果表演小组表演的为寒哮的症状,在饮食护理时嘱咐患者可以食用西瓜,饮食偏凉,寒凉饮食容易诱发寒哮,寒哮患者的饮食宜偏温热,西瓜不合适,也是一个缺陷。在课堂讨论时,小组表演完成后,要另一组学生根据情境表演的信息先找出情境中所设计的缺陷环节,并说明理由;授课教师总结评价时,要对表演缺陷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进行评价。

效果评价

该章节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学习成绩的评价,3组学生均使用同一份试卷在同一时间进行理论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以及病例分析题。对3组学生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课堂气氛问卷涉及互动情况、学生上课状态等7个项目,每个项目设有3个选项;满意度问卷涉及学生上课时的心情、积极性的调动等8个项目,每个项目设有3个选项。统计分析3组课堂气氛、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组间年龄、成绩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性别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学生教学评价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

2结果

3组学生考核成绩有差异(P<),进一步两两比较,缺陷式情境教学组学生的考核成绩、课堂氛围和满意度优于一般情境教学组和讲授法教学组(P<);一般情境教学组学生成绩、课堂氛围和满意度优于讲授法教学组(P<),详见表1。

3讨论

缺陷式情境教学方法的优点

提高学生知识迁移和综合分析、运用能力中医护理学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辨证施护等多方面的内容,知识点繁多、分散、抽象。讲授法按部就班地讲解,很难使学生将知识串联起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5]。从3组教学方法的考核成绩来看,缺陷式情境教学组考核成绩优于一般情境教学组和讲授法教学组,将试卷按题型进行具体分析,发现3组学生在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4种题型的得分无太大差异,但在病例分析题上,缺陷式情境教学方法组得分较高,且更能抓住问题的关键点,回答得更全面、准确。缺陷式情境教学法不仅将所学知识点巧妙地融入所设计的情境剧中,将分散、细小的知识融合起来,而且有意识地设计了缺陷让学生寻找,全面调动学生的储备知识去综合分析、思考、解决问题。活跃课堂气氛本研究结果提示,3组教学方法的课堂气氛不同,缺陷式情境教学组课堂气氛比一般情境教学组和讲授方法教学组活跃。情境模拟得越真实、学生越投入[6],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讨论的积极性[7],缺陷式情境教学法不仅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如何设计剧中情节并将知识融入情境剧中,而且设有缺陷环节促使学生发散思维,缺陷环节设计得越巧妙,越能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活跃课题气氛。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3组教学方法学生的满意度不同,缺陷式情境教学组高于一般情境教学组和讲授式教学组,缺陷式情境教学法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设计、识别、判断情境中的缺陷,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同时促使学生利用一定的知识信息,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和判断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8]。

缺陷式情境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

讲授法(传统教学模式)的主导地位使学生对缺陷式情境教学法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9],存在学生准备时间较长、上课讨论时间较难控制、师生互动受限等问题。少数学生准备不充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互相配合能力较差,学习收获有限。应加强对缺陷式情境教学的理论研究和指导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小结

浅谈情境教学法【第二篇】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且形象生动、具体的场景,以便引起学生的体验,由此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诸如榜样作用、生动的语言、课内游戏、角色扮演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的情境之中,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好奇,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探索。

一、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意义

1.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传统的学习中,学生只是对着课本和课堂,没有真实的环境,会感觉学习的内容比较抽象,而且课程的编制与教师的预设常常被认为是有效、有序和科学的。不过,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日常环境中,人们倾向于采用实用的策略,如在采购食品杂货时,很少应用正式数学,购买者一般是通过杂货店的环境和购货活动建构自己的策略。在教学中运用这样的真实环境,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容易、更灵活。

2.有助于学生的知识迁移。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没有具体的情境,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就仅限于字面上,只懂得用它解决课堂上或是试卷中的问题。而情境教学则不同,它能让学生意识到思维中的疑难困境及产生背景,并能揭示真实的生活情境在学习中的意义,因而非常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消化和迁移。

3.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建构。置身情境中的学生很容易产生探究的愿望、解决问题的热情与责任感,这样能使学生主动寻找、确证、评价甚至开发信息要素,有利于学生的主体性建构,而且这种建构认知的路径是个性化和独特的。

二、运用情境教学法的优势

1.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第一,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的设置,获取学生的最佳注意力,使教学内容在情境化的故事中得以完成,达到教学目标。第二,情境教学法是让学生扮演情境中的主角,这符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新课程理念。第三,情境教学法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差异化评价,并运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也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

2.有利于解决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运用情境教学法,目的就是要让其为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而服务,这种方法直观、生动、形象,可把重难点分解教学,对于学生掌握知识非常有利。

3.有利于学生心智的发展。学生一般热衷模仿、想像力丰富、形象思维占主导作用,能随着创设的情境的情节发展而进入角色,既动手又动脑,完成各个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三、创设情境的方法

1.用语言描述情境。情境教学十分讲究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的结合。在创设情境时,教师伴以语言描绘,这对学生的认知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的情境会更加鲜明,并带着感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学生的主观感受得到强化,就能激起情感,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

2.用图画或音乐创设情境。运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把课文内容形象化,利于大多数学生的理解和感悟。音乐能给人丰富的美感,它能以特有的旋律和节奏塑造出各种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用音乐渲染情境,是创设情境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3.用生活展现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入自然、社会,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4.用实物演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是一种方便、常用的方法,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但要注意,以实物演示情境时,应考虑到相应的背景,以激起学生深远的联想。

5.用表演体会情境。这种情境创设法是教师常用而且学生非常喜欢的,即由学生扮演角色,体会课文中的不同人物。这样,学生会对课文中的角色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就加深了内心体验。

四、情境教学法在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在教学中要妥善处理学生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在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容易只注重共性,而忽略学生的个性,这是教学过程别要注意的,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张扬学生的个性,实现“差异性”学习,让学生朝着个性发展的正确方向不断提高。

2.教师应加强对情境的控制。在创设“问题式”或“材料式”情境中,学生容易沉浸其中,学习效果并不好,往往造成某些知识点无法落实,难以达到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情境的控制,能够让学生在在教师设置的情境中自由而快乐地翱翔。

3.教学过程中的情境设置不宜过多。如果在一堂课中创设的情境过多,学生忙了这个忙那个,反而对基本知识的学习不利,因此,教师要注重在优化的情境中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

总之,情境教学以思维为核心,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各种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和接近生活实际的情境的创设,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恰当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不仅有效地掌握知识,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情境教学法【第三篇】

关键词: 问题情境教学法 作用 组织方法 不足 注意事项

一、引言

问题情境教学法是教员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即提出问题,引起学员的思考,让学员产生疑问。教员要引领学员通过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进而锻炼学员,提高其独立工作能力。

二、问题情境教学法的作用

杨福家教授有一句名言:“学生的大脑不是用来灌注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等待点燃的火把。”问题情境教学法就是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找寻问题的答案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把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有血有肉(因为所提问题,都是工程中的实际问题),使学员不断地产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增强学员的学习热情,达到教学目标,最终使得学员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有效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法进行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一)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促进理论学习。

问题情境教学法通过一个问题解决了,又出现新的问题,再变换角度,换位思考,利用其他方法解决新问题。问题环环相扣,扣人心弦,答案充分体现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让学员体会其中蕴藏的思想,从而再找出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样既能帮助学员对现有知识的巩固,又能使学员找到更好的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问题情境教学法与一般教学中的以框架为依托添加具体例子的方法不同,它能够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又比较好理解、好记忆,且生动形象,故通过这“另一种思路”的补充来深入地、深刻地掌握理论,可更好地促进理论学习。

(二)有利于锻炼学员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员的创造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员在教学过程中恰当使用“问题情境教学法”提出激发学员发散性思维的问题,引导学员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思考问题,这对于培养学员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创造性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问题情境教学中的特定情境提供了调动人的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些线索,经过思维的内部整合作用,人会顿悟或产生新的认知结构。问题情境所提供的线索起到一种唤醒或启迪智慧的作用。比如正处于某种问题情境中的人,会因为某句提醒或碰到某些事物而受到启发,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对培养学员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有积极的作用。

(三)提高学员的实践应变能力。

问题情境教学本身可以看成理论与实际联系的桥梁,根本目的是使学员将知识转化为技能,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情境,使学员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灵活运用知识完成工作的能力。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研究,学生大量的感性体验升华为理性认识,从而进一步指导实践活动,在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锻炼,进而提高学员的实践应变能力。

(四)增加学员的智慧,提高学员整体素质。

当今是一个崇尚知识的时代,更是一个崇尚智慧的时代。相比之下,知识像树叶,智慧像年轮,岁月会把一层厚厚的尘埃蒙在知识上,使它失去光泽,走向陈旧,而智慧则愈久弥香,愈发绿意盎然。采用问题情境教学法教学,教员以知识为底蕴,在不断提升能力的同时,启发学员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思考解决问题,教给学员解决问题的技巧,提高学员整体的素质水平。这当中要注意的是教员要把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问题化,让学员在探索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发散思维,从而不断增长智慧。

三、采用问题情境教学法的组织方法

(一)整体环节的布置。

问题情境教学法由五个环节构成,即创设情境、构建问题、激发矛盾、解决问题和反思学习过程。按照这个整体方案,如下图所示来实施教学。

(二)研究教学理论,提出好问题。

问题情境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地取决于教员能否选择恰当的问题,真实地再现情景。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关系到能否总结归纳出要学的理论,这就要求教员吃透教材,即不仅要弄懂教材中的每个概念、原理,而且要弄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即知识的结构体系。另外,还要综合整个课程的知识结构,选择体系中的关键点,这些关键点是引导学员解决问题的突破点。教员在吃透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依据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提出相应的问题,使师生双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一步一步地得出所学理论。要防止简单的是与否的提问,问题要一个一个地提出,并引导学员渐次分析。

(三)引导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情境教学的成败与教员的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教员在引导技巧上要善于观察、善于启发、善于总结,要参与到学员的讨论中去,观察学员讨论的热烈程度,掌握学员的心态,及时地为他们排除讨论中思维的障碍。对学员中出现的对某一问题的不同意见和看法,教员要给予启发。对不同观点的持有者,要肯定他们正确的一方面,善于集中学员的智慧,在一个问题基本解决的时候及时总结,提炼理论。

根据教员提出的问题,分析、解决、提炼理论,这是问题情境教学法较重要的一个步骤。这就要求把学习建立在学员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基础上,学员在教员的引导下,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渐成为会学的人。

(四)激化问题的矛盾性,继续提出新的问题。

学员“会学”是不够的,还要实现对知识的“再创造”,这才是教学的真义所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简言之就是不能只给学员讲解问题的答案,还要使学员有“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员要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引发出更多的新的问题,使教学不断深入,并且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或者结合所学内容,让学员联系生活实际或社会情境,试想自己会怎样做,会有什么样的预期后果,今后又该怎样改进。

(五)依据理论,反思学习过程。

这一环节就是让学员通过对问题的提出及解决得出理论,反过来站在理论的高度,重新审视所学内容,使理论联系实践,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巩固所学理论。

四、问题情境教学法的不足

只要我们关注生活,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就能创设出许多有助于激起学员的学习兴趣,促进学员全面发展的好问题。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问题情境教学法,它往往适用于那些能引出多种假设,在理解上容易产生歧义和实验现象貌似“反常”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要求学员具有相当的知识经验和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采用问题情境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提出问题并且提出好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提出开放性、挑战性的问题,更能够激发学员反思,但这类问题的把握并不那么容易。

五、问题情境式教学运用的注意事项

1.问题要面向全体学员,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大家思考,然后激励学员讨论、举手发言或点名回答。

2.教员提出的问题要具体,简单明了,不能空乏含糊。

3.提问语言要生动幽默。同样的问题,若提出时平平淡淡,既不新颖又不奇特,学员就不可能被吸引。相反如果提出的问题能够换一种角度,使学员感兴趣,那他们就会兴奋地积极思维。

4.提问要注意启思益智、难易适中。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不能过难,超过学员的能力范围,否则学员会感到高不可攀,不易于调动学员的积极主动性。相反,提出的问题也不能太简单,如对书本上的死记硬背的问题的提问,只能引出简单对答,不利于培养思维能力。提出问题的效果最好是学员经过积极思考之后找到答案,从而让学员“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好“问题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激励学员取得成功,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问题情境教学法”,可以促进学员学会思考,培养学员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充分利用好“问题情境教学法”,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秦兰悦。优秀教学成果启思录[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5.

情境教学法【第四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情境教学法;实践应用

在新课标改革制度实施下,小学体育教师要转变自身教学理念,敢于打破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弊端,注重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位置,发挥出自身引导作用,结合小学生体育学习心理特点和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采用教学模式,优化改善课堂教学内容。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将情景教学法与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科学有效地在课堂上创设出符合学习发展特点的教学情境,并营造出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推动小学体育教学稳定持续的发展。

1.音乐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作为学生最好的教师,在体育实践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通过科学应用情境教学法有效创设出音乐教学情境,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众所周知,小学生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无拘无束,喜欢追求尝试新鲜美好事物,音乐与小学生日常生活存在着一定联系,能够吸引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注意力。因此,体育教师要牢牢抓住这个特点,在体育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中结合教学内容科学创设音乐情境,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1]。比如当教师在进行体育理论教学时,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厌倦抵触的学习心理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出海上情境,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女潜水队员》歌曲,并引导学生带着幻想去模仿海底世界动物进行比划动作,将游泳体育基础知识讲解与音乐结合在一起,能够有效增加课堂愉悦学习气氛,缓解学生体育运动的疲劳感,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学习自信心。

2.问题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小学体育实践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注重强化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应用能力。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善于运用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上创设出问题情境,通过合理设置问题,并引导学生展开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去思考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体育学习的全面发展进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教学情境,能够科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思维能力[2]。比如当小学体育教师在讲解到有关“障碍赛跑”知识内容时,由于受到小学生理解水平有限等原因限制,教师不能够直接向学生灌输传授障碍跑的各项技术要点知识,而要事先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散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体育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在障碍跑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是双脚踏跳,还是单脚踏跳?在跳跃过程中身体重心需要往后移,还是往前移?通过提出这样的问题能够加深对该项章节体育知识的理解记忆,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问题创新思考能力,凸显出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主体位置。体育教师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鼓励学生根据问题大胆发表自身的意见和观点,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障碍跑技术要领的精髓所在。

3.生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准确感知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体育活动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人们生活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体育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科学有效地创设出更多具有生活原型、贴近生活的情境,这样能够拉近与小学生的距离,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体育教学生活情境中,充分体验感受到来自体育学习的魅力。比如当小学体育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短跑教学活动时,为了调动起学生参与短跑锻炼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出这样的生活教学情境,让学生假想前面赛道100米处就是学校食堂,大家都饿着肚子为了第一时间享受到美食,只有掌握短跑技术技能,并使出全力的学生才能够争取跑在最前面,在这样的生活教学情境下,学生能够认真听取教师对短跑技术要领的讲解传授,并在训练中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学习态度,在体育短跑学习中获取快乐感和成就感。体育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在一起,有利于科学引导学生准确感知,全面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体育学习全面发展。

4.合作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团队能力

团队合作精神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在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体育教师在教学课堂上要积极引进应用集体体育项目,设置出需要学生相互配合完成的体育学习任务,并创建出良好的团队合作体育教学环境,引导不同学生队伍要带着合作精神去努力完成教师事先布置的教学任务[3]。比如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在操场上进行十人绑腿跑比赛,将学生以十人为一组合理分配成各个团队,让各个团队之间进行友好相互比赛,对于第一个到达终点的学生团队,体育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奖励,而对于表现稍弱的学生团队,教师则要进行鼓励。在比赛结束后,体育教师要让各个团队选出一个代表成员进行总结发言,说出在该项集体运动项目中的经验所得,指出自身的不足之处,共同探讨解决方法。体育教师则要进行最后的点评工作,让每个学生都懂得在集体运动项目中团队配合是最重要的,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师要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能力和综合素质,就必须创新完善体育教学方式,通过将情境教学法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科学高效应用,能够帮助教师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各项体育教学环节顺利的开展,实现体育教学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桂聪。试论情境教学在体育课堂中的应用[J]教育革新,2015(03):54-56

[2]倪爱健。创设多样情境,优化体育教学——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15(10):74-75

情境教学法【第五篇】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体育;教学实践;应用途径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将情境教学法运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之中,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情境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传统小学体育教学中僵化的教学方法和单一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逐渐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而利用情境教学法优化教学过程,丰富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参与运动的热情。其次,情境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不同的教学情境,会为学生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而教师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理解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最后,情境教学法有利于陪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许多情境是集体性活动,这样学生就会在任务的驱动下,产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并逐渐认识到在学习中发挥集体力量的重要性。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1.利用语言描述情境

教学语言在教学情境营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枯燥、平板的语言会使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昏昏欲睡;而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可以迅速将学生带入情境,并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应用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教学语言的锤炼,一方面保证学生能够在准确的语言描述下理解体育知识、技能要点;另一方面要保证语言的趣味性,以吸引学生融入情境的注意力。

2.利用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在渲染气氛调节人们情绪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应用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挖掘不同音乐的情感内涵,以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氛围中产生运动欲望,例如,在课前热身运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动感、节奏性强的音乐,让学生动起来,舒展筋骨,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准备;而在整理运动阶段,教师可以利用优美、舒缓的音乐,让学生从精神到肌肉都放松下来,以尽快恢复常态。

3.利用游戏构建情境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发挥创造性思维,将枯燥的运动项目用游戏的形式呈现出来,以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例如,某教师在教学中编创了“运地雷”的游戏,即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分成甲、乙两组,这两组成员成纵队分别站在跑道的起点和终点,然后双手捧着两只“地雷”开始以首尾相接的方式运送,最后在限定时间内,运送“地雷”数量最多者获胜。而这样的游戏情境,不仅锻炼了学生身体的协调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利用口诀创设情境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对于一些相对复杂的动作要领往往难以理解,而这时体育教师可以利用歌谣、口诀、顺口溜等形式进行知识整合,例如,在立定跳远的训练中,某教师将动作要领编成了口诀:一摆二蹲三跳起,快速蹲地展身体;收腹提膝伸小腿,后跟着地向前起。上引下伸快摆臂,起跳角度要适宜;展体收腹举好腿,落地重心快前移。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简化了理论知识,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5.利用模仿营造情境

小学体育教学中会涉及动作的模仿和练习,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这些动作利用模仿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体育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动物的经典动作来模仿,爬、走、攀、跑、蹲、立等以及马奔、豹跑、虎抓等动物的动作形态。而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有利于教学气氛的营造,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动作要领的领悟能力。

6.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情境

随着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领域的应用,利用多媒体在声音、影像、文字呈现方面的优势来营造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内容已经成为教师实现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小学体育教师在应用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如在复杂动作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展示分解动作,并深入剖析要点,以提升体育教学的效果。总之,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全面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此,小学体育教师在应用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综合利用多种方法创设教学情境,以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作者:李倩楠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20 27557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