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篇】

一、旋转与平移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旋转、平移现象的过程。

2、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在对物体旋转、平移运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旋转、平移现象。

教学过程:

一、 认识旋转现象。

(一)做风车:

1、指导学生动手用正方形彩纸做风车。

2、让学生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风车玩一玩。观察风车转动的情形,说说风车转动有什么特点。学生在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使学生了解风车是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说明风车的转动就是旋转。

(二)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可直接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二、认识平移现象。

(一)做一做:

1、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操作。

2、让学生交流自己取书、推书的动作。

3、讨论:

取书、推书的动作以及书的移动有什么特点?

使学生了解书是沿一个方向做平移运动。

(二)说一说:

1、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事例,说出平移现象。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平移现象。

三、练一练:

第1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做平移、旋转动作。

第2题: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空间。

第3题:先让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先让学生指出事物的运动情况,再说出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重点了解学生用不同的符号表示的情况。

四、作业:课本第4页的第4题。

教学随笔: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经历认识图形平移和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图形的过程。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在探索简单图形平移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在方格纸上移动图形(课本第5页的做一做):

1、指导学生边操作、边交流。

先让学生把纸片放在方格纸的中间位置,再把纸片向右平移5个方格,然后交流平移的过程、方法、结果。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把一个图形平移几个方格,只要看图形一条边平移的格数即可。

2、将纸片从A处向下平移到C,方法同上。重点了解学生平移的方向和位置是否正确。

3、想一想:把纸片从A处向左平移到D的位置,纸片平移了几个方格?

让学生自己平移,再说一说平移的距离。

二、试一试:

做课本第5页的试一试。

1、出示问题,让学生自己试着画,再交流。

2、鼓励学生画出其他平移后的图形。

三、练一练:

课本第6页的练一练。

第1题:师生一起边讨论,边填空。

第2题:鼓励学生探索、交流不同的平移路线。

第3题:先共同判断,再涂色。让学生说一说另一个虚线图是向右平移几个方格后得到的。

第4题:鼓励学生自己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并分别画出平移后的图形。交流时,让学生说出平移的方向和移动了几个格。

教学随笔:

二、除法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购书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验算。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教学重、难点: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并进行验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新授:

1、出示课本第8页的题。

(1) 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 师提问:能买多少本《趣味数学》?

(3) 学生列出算式后尝试解答。

(4) 交流学生的解决方法。重点使学生学习口算方法。如,把15个十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个十,即150÷5=30;也可以这样想,因为5×30=150,所以150÷5=30。

(5)师提出:150元能买多少本《科普读物》?

(6) 师生先讨论:150÷6能直接用口诀计算吗?然后共同完成竖式计算。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商“2”要写在十位上的算理。

三、议一议:怎样检验算得对不对呢?

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学过的“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式,想到检验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用商乘除数的方法可以检验除法算得对不对。

四、练一练:

第1题:弄清题意后,让学生计算。教师注意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方法。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重点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情况。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验算的情况。

第3题:在进行练习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保护益鸟的教育。

教学随笔: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月饼装盒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会进行验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运算的准确性和计算结果在生活中应用的现实性。

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会进行验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二篇】

设计说明

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比较两个一位小数和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关注了以下两个方面:

1.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时,结合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回顾万以内数的意义,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更好地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并掌握比较两个一位小数大小的方法。

2.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对分数的直观感受。

通过画一画、填一填等活动,给学生创设亲身体验的空间,使学生获得对分数的感性认识,同时进行两个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相关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和自信心。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说一说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数。

师:请同学们先独立阅读教材84页第一个问题,然后请大家动手写出几个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整数、小数和分数,并在小组内说一说各自所写的数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示的意义。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2)个体汇报。

(3)集体总结。

数可以作为数量的数(基数);计数的数(序数);度量的数(量数);计算的数。

2.复习数位顺序表。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数位顺序表吗?请大家把教材84页的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

(1)学生独立完成。

(2)个体汇报。

(3)出示教材84页计数器,让学生独立写出各数。

(4)指名汇报每个数中的“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师:如果在每个数中的“5”所在的数位上添上7颗珠子,那么在计数器上应该怎么表示这些数呢?先画一画,再写一写。

(小组内交流后个体汇报,然后集体总结)

(5)课件出示教材85页1、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3.复习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1)举例说一说怎样比较数的大小。(引导学生从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和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交流)

(2)学生先与同桌交流,然后个体汇报。

(3)集体总结。

(4)课件出示教材85页3、4题,组织学生个体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

4.复习分数的意义和简单计算。

(1)请分别画图表示和,并画一画、说一说如何计算+和-。

(2)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师小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计算。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同时引导学生把相应的知识内容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教案【第三篇】

设计说明

“认识小数”是学生在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学习了常见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让这样的概念教学在清晰、简练的基础上“活”起来,本节课的教学特色如下:

1、注重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主动的观察、猜测、验证、交流等活动。本设计根据小学生对身边的事物总是充满兴趣和亲切感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利用课件呈现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小数,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注重课堂练习的趣味性,在游戏中巩固新知。

课堂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趣味性的练习更加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对于知识的巩固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设计为了避免枯燥的练习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练习转化成数学游戏,采用猜谜语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让学生读出谜底中每种小动物的身高数据,以达到巩固小数读法的目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91页主题图。

师: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汇报观察到的数学信息。

3、把观察到的数和整数进行比较,发现有什么不同?(观察到的数中有一个小圆点)

4、师归纳并板书:像、、、、和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5、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小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用处非常大。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小数的世界,来探究它们的秘密吧。(板书课题:认识小数)

设计意图:从日常生活情境入手,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小数引入新课,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学习情境之中。同时把小数和整数进行对比,使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的特点。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小数的组成。

(1)认识小数点。

师:在分数中有一条线,我们称之为分数线,那么小数中的这个小圆点我们为它起个什么名字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叫做小数点。

(2)观察小数的组成。

师:观察这几个小数,想一想都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3)师举例总结:小数由三部分组成。中间的圆点叫小数点,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是小数部分。

2、读小数。

(1)试读。

师:你们会读这些小数吗?谁能试着读一读。

指名读、、、、、。

(2)质疑。

师:同学们在读时,小数点左边的2和小数点右边的60读法一样吗?

(3)议一议:小数点左边的数应该怎么读?小数点右边的数应该怎么读?

(4)小结小数的读法。

小数的读法:从整数部分读起,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不管有几个0,都要一一读出来。

3、初步感知生活中小数的含义。

师:同学们把这些小数写得真漂亮。老师在和的后面加上“元”就是商品的价格,你们知道它们分别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吗?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汇报。

师小结:用小数表示价格时,小数点左边表示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角,小数点右边第二位表示分。

4、理解小数的含义。

(1)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提出问题。

师:王东的身高是多少?(1米3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

(2)探究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1分米)

师:1分米用米作单位是几分之几米?

师:用我们刚认识的小数表示就是米。

师指着对应的数字问(米):这个0表示什么?(0米,不到1米)这个1表示什么?(1分米)那么米就是1分米。

师:3分米用分数该怎么表示?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米)

师:观察一下这两个小数,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小数点右边都只有一个数字)我们把这样的小数叫做一位小数。

师:观察一下这两个分数,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分母都是10)

(3)小结。

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十分之几的数都可以写成零点几。

5、小数的写法。

师:我们已经会读小数了,大家会写小数吗?大家试着把黑板上这几个小数写在练习本上。

师巡视,收集不同的写法,并板书。

学生判断哪种写法是正确的,从而让学生明白小数点应写在个位数字的右下角,是小圆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土地面积单位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

2、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3、进一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了解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经验,发现问题

⒈ 填适当的单位。

⑴教师手拿的文具盒,它的表面面积大约是2( )。

⑵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300( )。

⑶黑板的面积大约是( )。

⒉ 罗山宝城广场占地面积约5( )。

二、感受体验,获取新知

1、通常我们在测量土地面积时,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它们到底有多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2、体验

(1)阅读课本知识,同桌交流自己的收获。

汇报强调: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边长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干米。

(2)实际感受

①带领学生到操场进行实际测量,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用标杆及绳子把这100平方米围起来,或让学生手拉手,围站在正方形土地的四周看一看。教师向学生说明,100块这样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就等于1公顷。

打个比方,我们的教师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那200个教室的面积就是1公顷。

板书:1公顷=10000平方米

②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相当于100公顷。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足球场的面积约7000平方米,那就有140个足球场面积是1平方千米。

板书:1平方千米=100公顷

3、了解生活中的相关知识。

四人小组先了解课本中的“生活中的数学”,再互相说说你在那见过1公顷、1平方千米。

4、换算(生独立完成,交流自己的想法):

30公顷=( )平方米 6平方千米=( )平方米

80公顷=( )平方米 5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70000平方米=( )公顷 4000公顷=( )平方千米

三、巩固运用,加深记忆

练习二十第2、3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第1、4题。

六、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20 431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