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案样例范例(推选精编4篇
【导言】此例“高中语文教案样例范例(推选精编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及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课题简案》编写及排版要求
高中语文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
现将《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及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课题简案》的编写及排版要求传给大家。请高中语文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各组组长按高中语文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5月份培训计划认真组织好本组的培训工作,望高中语文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各位学员按时。高质量地完成自己所承担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及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课题任务。一、编写要求:
按照我市普通高中现行使用的普
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编选要求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创新性,体现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编写思想。
每部分的标题要与本学科使用的教材相吻合。
初步的排版要求:
1、页面设置:纸型 a4 ;页边距 上、下、左、右均为2厘米;文档网格设39行;页脚插入页码并居中;其它默认。每篇课文用2页,页面要丰满,但不要涨版。
2.书写格式要求如下: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学设计及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课题简案1沁园春?长沙
●教学内容
●教学课时
●教学目标 1
●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板书
3.下面把二中单晓蕾的“简案”发给大家,供各位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编写参考。
教学设计及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课题高中语文必修1简案撰稿人:单晓蕾
8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内容:本单元编选了4篇古代议论文,从先秦时期的孟子、荀子到汉代的贾谊以及唐代的韩愈,作品的思想内容都是中国传统儒家精神的延续和写照。《寡人之于国也》是第1篇,感受儒家精神、把握本文的论证结构将为后面3篇议论文的赏析奠定基础。这篇文章与学生初中学过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文所表现的主要思想基本一致;论证严谨,层层深入,善用比喻,气势磅礴,很能体现孟子的论辩艺术。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以”“之”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用法
2.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3.体会孟子的论辩艺术
4.评价孟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5.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重点文言字、词、句的掌握
2.孟子论证的严密性
教学难点:理解孟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与方法: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学生课前自行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孟子与儒家思想。
二、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学生读。
形式:个人读与齐读相结合。
预期效果:①读准字音,读出句读,对课文有初步的印象。
②明确其为语录体散文,目的不是单纯了解其文体特点,更重要的是为后面探讨问题做铺垫。
三、把握整体思路
教师抛出问题
《孟子》与《论语》一样,是语录体散文,全文由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构成,两个人谈论的话题是什么?如何谈的?
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教师点拨
基本思路:梁惠王提出问题——孟子分析问题——孟子解决问题。
在理清论辩思路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充分体现: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的理解:
引导学生从比喻的本质入手,明确本体、喻体以及两者相似点,体会孟子回答问题的巧妙性。②培养学生对关键词、关键句的感悟能力:
第5段与第6段的总结句的提取——“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全文最重要的两个结论句——“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分别由“则”“斯”这两个词领起,这两个词都是“那么”的意思,提示得出结论,引导学生注意这种提示性的关键词。③第7段与第5段、第6段的论证角度不同:
第5段、第6段侧重具体行动,正面论述;第7段侧重主观态度,反面论述。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总结归纳自己认为重要的字、词、句,并圈画出自己无法理解疏通的字、词、句。
第二课时
一、总结归纳重点应该掌握的字、词、句
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做适当补充、解释,完成教学目标1和教学目标2。
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学习习惯和使用工具书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深入探究
多媒体显示问题:
1.结合本文体会孟子的论辩艺术。
2.结合本文理解孟子的王道思想。
3.孟子在这篇文章中阐述的观点,你认为有哪些现实意义?
这几个问题的探究,都以学生自由发表见解为主,教师及时纠正偏差。
问题1:必须明确的要点——层层深入,善用比喻,排偶句式。
问题2:学生借助课前查阅的资料以及初中的阅读积累自主完成,学生可以把自己查阅的资料印发给同学们,也可通过多媒体显示。而本文所体现的孟子思想必须明确两点——不违农时,使民生有保障;施行教化,使百姓知礼义。
问题3:学生言之成理即可,如果学生出现理解偏颇以及价值观、世界观不健康的情况,教师必须及时予以引导
纠正。
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在本文中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其实和现代人关心的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是一样的。人并非是自然的主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要尊重自然,通过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合理利用自然,努力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振兴教育,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双丰收,努力倡导建设一个和谐、繁荣的社会。
③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只有合理地减轻农民的负担,才能使农民过上真正稳定的小康生活,才能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当前农村“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三农”问题中最突出的是农
民负担过重问题,如果不能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过重问题,农民生活的小康、城乡之间差距的缩小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减免农民税是个意义非同寻常的举措。
·教学板书:
提出问题民不加多
分析问题五十步笑百步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解决问题养生丧死无憾
衣帛食肉,不饥不寒
王无罪岁
斯天下之民至焉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上面这4篇高中语文教案模板范文(推荐就是山草香为您整理的高中语文教案模板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新课标高中语文第一册教学计划2
新课标高中语文第一册教学计划
杨文仪 发布时间: 2010-8-6 20:23:25
根据本届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新课标高中语文的精神对高一语文的要求,现就本学期的教学作出以下的计划:
一,将课文的学习与“表达交流”结合起来:
传统的教育割裂课文与写作的关系、课文与口头表达的关系,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与我学习新课标的感想,我就本学期“阅读鉴赏”与“表达交流”教学作出以下安排:
(一)将第一单元诗歌单元的学习与“朗诵”的指导学习结合起来。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地组织学生朗诵,并组织班级或年级间的诗歌朗诵比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朗诵水平,纠正学生普通话中弱点。
(二)将第一单元诗歌单元的教学与写作中“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结合起来。“雨巷”“丁香般的姑娘”“康桥”“大堰河”等都是触动了诗人心灵的人或事,所以诗人才会在诗中有真情的流露。当然《小狗包弟》中的包弟,《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刘和珍,《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的梁任公也都可以作为例子。
(三)将第二单元文言散文的教学与写作中“写人要凸显个性”“写事要有点波澜”结合起来。《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烛之武,《鸿门宴》中项羽刘邦,《荆轲刺秦王》中的荆轲,他们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可以作为写作的范例;同时本单元的3篇课文在故事情节上都比较曲折,富于波澜,可以作为指导“写事要有点波澜”这一专题写作的范例。
二,以新的形式处理“梳理探究”部分:
在这一册的课本书中有这样三个专题:“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如果完全在课堂上完成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准备按下面的方式进行:
(一)每一个专题花一课时简单介绍,引起学生对这些专题的知识兴趣。然后指导学生课外查找、学习这些知识的方法,例如:网上查找,开列书单等。
(二)根据学生对这三个专题的不同兴趣,将学生分成三个专题兴趣小组,并在每个小组中选三个小组长,便于收集总结小组成员的关于本专题的信息,让他们能在小组内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去查找,学习自己喜欢的专题,并发挥团队精神完成专题报告。
(三)充分利用教师后面的黑板,以竞赛的形式让各专题小组各办一期黑板报,并组织全班同学加以评价;或让三个专题小组各办一期手抄报,放入学校的报栏中展示,让全校同学评价,奖励优秀者,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组织能力。
三,以专题报告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
(一)简介本册要求阅读的名著的部分有趣的内容,引发学生对这些作品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去阅读。鉴于本校图书资源的不足,可提议学生网上阅读,或建议学生自己购买一部分。
(二)引导学生作好读书笔记:例如写摘要、作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
(三)开展班级或年级的读书报告会与读书交流会来验收学生阅读的效果,借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四,教学时不能完全放弃传统的语文语法教导:
对于新课标的开放性教学,我们的教师需要适应的时间,我们的学生同样也需要适应的时间,毕竟他们已经接受九年的传统语文教育,高一马上完全按新课标的要求去做,他们会觉得新奇,但同时他们也会在接受知识时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什么是自己该记下来的,所以在教学中本学期还不能完全脱离教师对一些基础知识的传授。比如:在文言文教学中,对于文言文的语法知识教师仍应作适当的讲解,如果学生连文本都读不懂,他们又怎样去理解,去探究新的知识呢?
五,改变作文的评价方式:
在传统的作文评价中,我们会从作文的构思,语言,修辞,书写等各方面进行评价,一个班中只有少数学生才能达到优的等级,这就大大打消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在本期的作文教学中,我将会针对这一情况,实施作文评价专题化:即只要学生在写作中完成本次专题练习的要求,教师就给他们打高分,比如在“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这个专题中,只要学生写的是触动他心灵的人和事,就给他高分,就给他肯定;以此来激*山草香 *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另外,可同时实施作文评价特长化:只要学生的作文中有一点长处,就要加以肯定,比如他们的书写漂亮,某个句子好等。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3
《再别康桥》的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在历年教师考试里经常遇到,很多考生和学员经常不知道在深入研读环节如何进行提问,对于某些现代诗歌的知识也不知道如何进行讲解,所以中公教师为大家准备了关于《再别康桥》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优化自己的试讲内容,以防于未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掌握学习现代诗歌的方法,锻炼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产生对文学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受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难点
体会文章深邃的寓意。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设置情境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播放康桥的图片,并顺势导入新课《再别康桥》。(二)知人论世,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2.教师配乐范读全文,同学听读,初步感知文意。要求学生理解生字词,体会语气。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指导学生如何断句。
4.感知本文的情感基调以及主要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
学生按语文兴趣小组分组讨论PPT展示的问题串,10分钟时间后,指名学生具体分析问题的答案。
1.本文在景物描写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景物分别是哪些? 2.为什么不说杨柳,绿柳而要说金柳? 3.作者是怎样描写青荇? 4.但在青草更青处,诗人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那又是为什么呢?(四)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五)小结作业,巩固提高 1.师生共同总结。2.举办诗朗诵比赛。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再别康桥》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组第2课《诗两首》的第2篇,诗歌记下了诗人1982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带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学生之前也有学习过一些现代诗歌,对于鉴赏现代诗歌有一定的基础,但是仍需要老师进一步的指导和引领,所以,在深入研读的环节我会设置一系列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旨在引领学生解决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并且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进行小组讨论,锻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并且引导他们掌握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啊
高中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学设计4
高中语文教案范文高中语文教学设计()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豪放派词的兴起发展,以及代表词人和作品
一:课程说明
(1):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对豪放派词产生兴趣;了解豪放派词产生的背景与形成过程;
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了解豪放派的代表词人及其作品;掌握运用所学知识知识的能力与技巧;能够掌握各类词派学习的学习方法;
(2):教材分析:对豪放派词的产生与发展有系统而具体的说明与分析;
(3):学习者特征分析:
年级:高中一年级
优点:学习态度认真;好奇心强
缺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差;分析能力较弱;解题思路不清晰;
(4):教学重点:
识记豪放派词的代表作者及其作品;能够概述豪放派词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明确此类型题的解题思路;
(5):教学难点:将词作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相联系;了解豪放派词人其词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豪放派词的特点及代表词作的表达方法; 二:课前准备
(1):教学方法:1.以代表词作的诵读为开始,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感受豪放派词的特点,引起学生学习兴趣;2:以豪放派词的代表人物生平为例,使学生通过对人物的了解继而了解人物所处的时代;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能够自发的解决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4.让学生自主总结课堂所学知识及感悟,了解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2):教学器材:教材,(3):时间分配:代表词作诵读及学生感受5分钟;豪放派词基本引入介绍5分钟;时代背景介绍5分钟;代表人物的生平介绍5分钟;学生自主思考豪放派词的特点并简要表达5分钟;以某一代表作者及其词作为例,进行具体鉴赏10分钟;引导学生总结豪放派词的鉴赏思路5分钟;学生自主鉴赏练习10分钟;解题思路及知识运用总结5分钟;学生自主总结课堂所学知识及感悟2分钟;教师总结3分钟。
()三:课程设计
(1):教师活动及学生活动:
教师引入话题:我们都知道,中华文明拥有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中华文化更是博大精深,而宋词,正是其中之一,婉约派的宁静温婉,豪放派的万丈豪情,都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并继承与学习的珍贵财富,而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宋词的派别之一,豪放派词。豪放派词的词人中,苏轼无疑是不容忽视的,首先,我们取苏轼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请同学诵读,诵读时请注意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诵读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学生表达诵词时的感受及所理解的词人的思想感情。
教师对此进行简要评价并引入教学内容:好了,那么到底这些词人在作词时究竟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呢?这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教师进行豪放派词基本介绍:众所周知,词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宋朝,但它并非起源于宋朝,词兴起于晚唐,发展于五代,繁荣于北宋,派生于南宋。词最开始是为曲而生的,因
此词有词牌名,其实一个词牌名,就是一首曲子,因此字数都是规定的。词最开始的时候大都是描写闺房春愁,伤春悲秋的,如最开始的花间词,到五代南唐著名的词人,千古词帝李煜。我们先看他在投降时写的一首词。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可以说从这首词开始,词真正走出了闺房,由“伶工之词”转变为“士大夫之词”。王国维对此的评价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在古代,士大夫的重要标准就是要有关心国家大事的胸怀和理想,所以,当李煜把他对国家的感情表现在词中,他的词也就成了“士大夫之词”。这个转变,真正把词的地位提高了,实际上渐渐为后来的苏辛豪放派打下了基础。而词发展到宋,渐渐出现了豪放派的词,豪放词的前驱是范仲淹,北宋时期的苏轼在词史上开创性地发展了豪放词,在内容和形式上均做出了突破。南宋时期的辛弃疾极大地继承了豪放词风,他传奇般的个人经历和家国民族大义深深地影响着他对词的创作,形成了雄浑、慷慨的豪放风格,其词注重“豪”。那么辛弃疾都有哪些豪放派词呢?
学生列举辛弃疾的代表作
教师介绍南宋时代背景:宋代是积贫积弱的朝代。北宋神宗年间社会变革,是当时 * 的产物,表明宋王朝是处在必须改革而又改革不了的困境中。北宋末年,宋金联合发动的灭辽战争,充分暴露了宋王朝的腐败和孱弱。于是,辽亡后不久,金贵族政权的铁骑便大举南侵,吞并了整个中原地区,高宗南渡,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二次南北朝时的分裂局面。面对国家的危亡,民族的耻辱,人民的苦难,只要是具有正义感的词人,谁还能“整日偎翠依红,浅斟低酌”?他们不期然地集合到苏轼的旗帜下来,拨动铜琵琶,叩响铁绰板,放开关西大汉的粗嗓门,高歌抗战,高歌北伐,词坛的天平急剧向“豪放派”一侧倾倒。宋词史上最光辉的一页,就是由这批爱国词人蘸着自己动脉中沸腾的血液写成的。
学生思考豪放派词的特点并简要表达。
教师总结特点: 豪放派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于粗疏平直。南渡以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蔚然成风,辛弃疾更成为创作豪放词的一代巨擘和领袖。豪放词派不但“屹然别立一宗”,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影响后人,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
教师带领学生鉴赏辛弃疾词《水龙吟 楚天千里清秋》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鲙、儘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盈盈翠袖,揾英雄泪。
教师总结该词的意象:楚天,玉簪螺髻,日楼头,断鸿声等营造出一种凄清悲凉之境,继而表达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表达方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感情基调:愤懑,愁思,壮志难酬。
教师鉴赏:《水龙吟》是辛弃疾南渡后写在健康。当时他在政治上不得意,只能借游山玩水,吟诗作词,胸中壮志难伸颇是郁闷,从而此词的内容也是表达此类情怀。上阕写楚天千里、水天相接的清秋景色,由此引发他的愁思。这愁是给南宋朝廷的,“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说明胸怀壮志而又无可奈何的郁闷心情。下阕用典抒发自己无人能解的“登临意”,批评那种“求田问舍”鼠目寸光的庸人,随即感慨自己年老,又不屑如此,只好唤取“红巾翠袖”来消磨壮志。最后几句虽是蘸着颓废的牢骚,却依旧充斥着豪气充盈,坼天裂地,将平身不得伸展的志愿表达得淋漓尽致。
学生总结鉴赏思路
教师总结:诵读感知,背景了解,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方式鉴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学生自主鉴赏《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学生总结解题思路
教师总结知识运用技巧:利用所学知识,带入具体问题,将知识融合于问题的解答过程中。
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及学习方法。教师总结学生课堂表现
(3):设计理念及反思:
该设计理念秉承启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原则,尽量将老师与学生互动的环节联系的更为紧密,使学生能在有限的课堂中掌握尽可能系统的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很快的运用到自主解题的过程里,使知识的学习与问题的解决联系在一起,同时又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反思:教学时间安排的还是有不够科学的地方;
教学内容较为冗长,教学方法仍显单一;
教师知识储备不够丰富;
我会在以后的设计中尽量改正,加强教学的多元化,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掌握更为清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四:教学设计反思:
本次教学设计是我第一次进行教学设计,很多地方没有经验,准备不够充分。但在这个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如何去教学,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继而教给学生。懂得了如何引导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关注所教的学生有怎样的学习特征,从而对症下药,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而最为重要的,就是首先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可以轻松快乐的学习。《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及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课题简案》编写及排版要求
高中语文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 现将《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及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课题简案》的编写及排版要求(研讨稿)传给大家。请高中语文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各组组长按高中语文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5月份培训计划认真组织好本组的培训工作,望高中语文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各位学员按时。高质量地完成自己所承担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及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课题任务。一、编写要求:
按照我市普通高中现行使用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编选要求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创新性,体现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编写思想。
每部分的标题要与本学科使用的教材相吻合。
初步的排版要求:
1、页面设置:纸型 a4 ;页边距 上、下、左、右均为2厘米;文档网格设39行;页脚插入页码并居中;其它默认。每篇课文用2页,页面要丰满,但不要涨版。2.书写格式要求如下: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学设计及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课题简案(小五号黑体)1沁园春?长沙
●教学内容(该课文的地位、作用、特点的概括)●教学课时
●教学目标 1(依据三维目标,写显性目标)2 3 ●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过程与方法(环节结合课件、教法、学法,按课时编写,重点写)
●教学板书
3.下面把二中单晓蕾的“简案”(草稿)发给大家,供各位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编写参考。
教学设计及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课题高中语文必修1简案撰稿人:单晓蕾
8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内容:本单元编选了4篇古代议论文,从先秦时期的孟子、荀子到汉代的贾谊以及唐代的韩愈,作品的思想内容都是中国传统儒家精神的延续和写照。《寡人之于国也》是第1篇,感受儒家精神、把握本文的论证结构将为后面3篇议论文的赏析奠定基础。这篇文章与学生初中学过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文所表现的主要思想基本一致;论证严谨,层层深入,善用比喻,气势磅礴,很能体现孟子的论辩艺术。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以”“之”在不同语境中 的意义、用法
2.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3.体会孟子的论辩艺术 4.评价孟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5.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重点文言字、词、句的掌握 2.孟子论证的严密性
教学难点:理解孟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与方法: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学生课前自行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孟子与儒家思想。
二、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学生读。
形式:个人读与齐读相结合。
预期效果:①读准字音,读出句读,对课文有初步的印象。
②明确其为语录体散文,目的不是单纯了解其文体特点,更重要的是为后面探讨问题做铺垫。
三、把握整体思路(一)教师抛出问题(多媒体显示问题)
《孟子》与《论语》一样,是语录体散文,全文由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构成,两个人谈论的话题是什么?如何谈的?
(二)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教师点拨
基本思路:梁惠王提出问题——孟子分析问题——孟子解决问题。
在理清论辩思路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充分体现: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的理解:
引导学生从比喻的本质入手,明确本体、喻体以及两者相似点,体会孟子回答问题的巧妙性。②培养学生对关键词、关键句的感悟能力:
第5段与第6段的总结句的提取——“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全文最重要的两个结论句——“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分别由“则”“斯”这两个词领起,这两个词都是“那么”的意思,提示得出结论,引导学生注意这种提示性的关键词。③第7段与第5段、第6段的论证角度不同:
第5段、第6段侧重具体行动,正面论述;第7段侧重主观态度,反面论述。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总结归纳自己认为重要的字、词、句,并圈画出自己无法理解疏通的字、词、句。第二课时
一、总结归纳重点应该掌握的字、词、句(通过多媒体显示)
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做适当补充、解释,完成教学目标1和教学目标2。
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学习习惯和使用工具书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深入探究
多媒体显示问题:
1.结合本文体会孟子的论辩艺术。2.结合本文理解孟子的王道思想。
3.孟子在这篇文章中阐述的观点,你认为有哪些现实意义?
这几个问题的探究,都以学生自由发表见解为主,教师及时纠正偏差。
问题1:必须明确的要点——层层深入,善用比喻,排偶句式。
问题2:学生借助课前查阅的资料以及初中的阅读积累自主完成,学生可以把自己查阅的资料印发给同学们,也可通过多媒体显示。而本文所体现的孟子思想必须明确两点——不违农时,使民生有保障;施行教化,使百姓知礼义。
问题3:学生言之成理即可,如果学生出现理解偏颇以及价值观、世界观不健康的情况,教师必须及时予以引导纠正。
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在本文中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其实和现代人关心的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是一样的。人并非是自然的主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要尊重自然,通过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合理利用自然,努力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振兴教育,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双丰收,努力倡导建设一个和谐、繁荣的社会。
③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只有合理地减轻农民的负担,才能使农民过上真正稳定的小康生活,才能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当前农村“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三农”问题中最突出的是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如果不能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过重问题,农民生活的小康、城乡之间差距的缩小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减免农民税是个意义非同寻常的举措。
·教学板书:
提出问题民不加多
分析问题五十步笑百步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解决问题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
衣帛食肉,不饥不寒(王道之成)
王无罪岁
斯天下之民至焉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对话设计探究
巢湖市槐林中学蔡孝林
关键词: 对话心得连贯精巧发散探究趣味包容
1997年第11期《北京文学》发表了一组文章,对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并由此引发了世纪末的语文教育大讨论。在这次大讨论中,传统语文教育中教育思想落后、教学方法僵硬等弊端得以充分暴露。学者们认为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运用新的理论,通过新的方式来解决。他们一致指出对话式教学是解决传统语文教学三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出路。现在《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显然,语文课堂要“对话”的教学方法已成为语文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新教学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如何开展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对话呢?一般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对话一定要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它是由语文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参与合作的教学互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当然不能单方面的满堂灌,但好像也不能一味放任学生自己在课堂上自由地讨论,然后教师自己总结一下即可。也许这样的方法对于城市里的学生行得通,而对农村的学生常常是等于没有上课,变成语文自习课了。因此,我觉得(农村)语文课堂上教师(更)应该注重课堂引导的作用。
这里所说的课堂引导,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语文教师的各种课堂对话设计来实现的。好的课堂对话设计能够起到诱导学生思考、集中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语文兴趣、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等作用,具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育家陶行知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
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让语文课堂的对话发挥积极作用,使对话真正触到学生们的心坎上就很值得研究了。本文就自己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对话设计的几个案例作点理论上的梳理,以期求教于方家。
第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对话设计的问题要具连贯性,能帮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有由易到难、环环相扣之感,那么语文课堂学习效率就高了。也许课堂起初学生回答问题感觉特别简单,但当一个简单问题引起他们简单思考回答完后,紧接着一个新问题自然而然又来了,一点也不感到突兀时,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恐怖心理就没有了,而回答问题的兴致也就有了,语文课堂教学对话也就精彩了。比如我在教学《囚绿记》一文时就设计了这样一系列既简单又紧密相连的问题,上了一节非常成功的语文课:
1、作者陆蠡在自己文章中记了一件什么事?(囚绿)2、“囚绿”在文中具体是指什么样的行为?(把窗外的常春藤枝叶硬拉进窗内,占为己有欣赏)
3、同学们能从情感的角度为作者这样的古怪行为作解释吗?(至爱)
4、你是从文中哪些描写内容感受到作者的这份至爱之情的?(选房间、类比句、直接描写)
5、作者用类比句的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很有艺术表现力,你能模仿它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吗?说几句。
6、文本中的“绿”是一根常春藤,作者喜欢它,只是把它当作常春藤来欣赏吗?(不是)
7、那么常春藤的“绿”在作者心里有哪些丰富的意蕴呢?找书中句子。
8、这样的写法是什么样的语言表现艺术?(象征)
9、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作者对囚的“绿”的感悟是有一个逐步深入了解的过程?(先呼“绿友”,再称“囚人”)
10、呼“绿友”是把常春藤的“绿”看成一个什么样的朋友?(能给自己带来希望、慰安、快乐、爱、幸福、生命力量的朋友)11、再称“囚人”是把常春藤的“绿”看成一个什么样的对象了?(有赞美北方抗日人民之意,更是借之表达自己的人格追求,是托物言志)
12、同学们能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情志吗?试一试。
这一课我一共设计了12个对话问题,它们的最大特点就是衔接紧密、由易到难,能回答上一问题就能回答下一问题,因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
第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对话设计的问题应当精巧,才能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我们知道高中阶段长期高强度的学习易使学生在学习上产生疲倦、厌烦的情绪,尤其易对语文学习感到厌烦,缺乏学习兴趣。这时如果语文课堂所设计的对话平板而枯燥,那就很难让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是不能全怪学生的。此时语文教师的课堂引导作用就很重要了。如何引导学生能在这样的心理环境中对语文保有学习的热情,语文教师必须要在课堂教学对话设计上对症下药。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设计出新颖、特别、精巧的对话让学生对文本学习产生好奇之心,它就是对症下药。俗话说:好奇之心人皆有之。能让学生随着教学对话对文本产生好奇之心,就能增强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敏感性,提高他们学习文本的兴趣,激活他们的语文思维,从而诱导他们理解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真正的进入到文本对话学习中来。例如我在教学《伶官传序》一文时到了鉴赏阶段,就提了这样一个问题: 翻阅史料得知晋王李克用“临终托矢”是在公元908年,儿子庄宗李存勖继承父业后公元923年称帝建国后唐,用了16年;过了3年,公元926年身死国灭。同学们听了有什么样的感触?你能从课文中找到更为详细的事实依据吗?或者能从道理上做阐释吗?一时间学生们都抢着回答我的提问,后来我提醒学生们诵读课文后思考再作详细回答,所有学生都按照我的引导去积极阅读课文,那堂课真的是对话热烈,对课文的理解也特别到位。在学生们的脸上真的是全看到对文本学习的兴趣。
第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对话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发散性和探究性。高中学生思想活跃,思维发展极具可塑性,此时培养他们创造性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而语文课堂上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培养,与语文课堂探索文本时设计的对话有密切联系。具有较强发散性和探究性的对话设计是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思维及时转向,不受定势影响而产生独特见解,提出新颖解析,提出新的观点,从而能标新立异的催发剂。如果我们语文教师每堂课在学生理解掌握了课文的一般知识后,都能提出这样一些发散性和探究性的问题,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
力,那么我们就能在每节语文课堂上创造一个开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们能积极思考,各抒己见,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例如我在教学《鸿门宴》一文时就提了这样一个极具发散性和探究性的问题: 今天,我们都知道成语“鸿门宴”是指充满陷阱和杀机的宴席(赴会)。但在直接研读文本《鸿门宴》后却无这样的感觉,我想说的是文本《鸿门宴》没有杀机!同学们能不能研读文本,看看老师的观点是否有道理。
记得当时这一问,一下子调动了学生们阅读文本的积极性,他们显出极为兴奋地样子,仿佛能让人触摸到他们思维发散与探究时的血流涌动。后来我们整堂课都在热烈地讨论着。我们说项羽叫刘邦来鸿门赴宴只是为了道歉,而刘邦道歉了;我们说项羽叫刘邦来,只是为了要个尊他为王的面子,而刘邦喊他将军了;我们说项羽看到范增示意却不动手,是因为他觉得刘邦是有功之人杀他不道德,他绝不做不道德的事;我们说项羽不杀樊哙是英雄相惜,不拘小节;我们说项羽不乘机追杀刘邦是小瞧他的,随时可剿灭。总之,真的可从项羽的性格出发阐释“文本‘鸿门宴’没有杀机这个观点”。由此可见,带有发散性和探究性的对话设计是多么重要。
第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对话设计的问题要具趣味性,因为趣味性的对话能寓教于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中积极思维,并使其学有所获。例如我在教学《兰亭集序》一文时设计了这样的对话情景:事先给每位学生准备好《兰亭诗集》中的诗,有的是内容相关的其他诗词,也有学生自己准备好的喜欢的诗词;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古曲,兰亭山水景色,营造气氛;学生们感觉自己在曲水边;我们模仿曲水流觞来吟诗,轮流上黑板来默记书写《兰亭集序》片段。这堂课当时的情景我相信会令许多学生终生难忘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真理!
第五、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对话设计的问题要具宽容性,不能是假对话。语文课堂上对话绝没有标准答案,唯一思路。学生回答问题不正确或不完整是非常常见的。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教师不能只是简单的说不对,更不能全盘否定甚至加以讽刺,而应当要多肯定、少否定,多表扬、少批评。要给予学生积极地回应,保护学生的对话积极性。语文教师要有宽容心,但也绝不能玩假对话。教师可以用启发的手段来提醒学生,比如:还有没有要补充的?再仔细想一想等等,让学
生能继续思考,获得正确答案。对于有创见性的答案,尤其要给予鼓励,切不能照本宣科,因不符合标准答案就抹杀了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思维创新,是学生智慧的闪光点,一个会思维创新的学生才是真正有思想的学子,这是学生身上最宝贵的事物。
以上关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话设计的思考,是我自己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心得,粗浅得很,其中还有很多值得摸索的地方。我将加倍努力,继续学习,深入探究,心系语文,追求更高。*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主编:倪文锦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北京文学》1997年第11期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举例
研究性学习课题一 1. 课题名称:古诗鉴赏
2. 课题内容:古诗的特点、古诗的语言表达技巧、古诗的语言特点、古诗的形象与意境、古诗的思想与感情、古诗的背诵技巧、古诗的鉴赏方法、古诗的答题技巧、古诗的命题趋向
3. 思路提示:(1)研究内容比较多,每组可以自选课题的内容;(2)到图书馆、书吧或者上网搜集相关资料;(3)撰写论文。(4)在班级内展示优秀论文。(5)教师点评部分学生作品。
研究性学习课题二
1. 课题名称:高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与研究
2.课题内容:(1)高中学生上网都做什么?(2)每周花多少时间上网?(3)高中学生上网对学业是否有影响?
3. 思路提示:(1)举行小型“高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与研究”的座谈会;(2)问卷调查,设计一份“高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统计表”,了解学生上网的情况;(3)到图书馆、书吧或者上网查阅、搜集关于高中学生上网情况的资料,为开展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4)撰写〈〈高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与研究〉〉的报告。(5)把这次活动的优秀调查报告在学校宣传橱窗内展出。(6)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
研究性学习课题三
1. 课题名称:名著研究性阅读 2.课题内容:《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母亲〉〉、〈〈红与黑〉〉、〈〈西游记〉〉等中外名著的研究性阅读,探究其中的某些人物形象或者艺术手法。
3. 课题目的: 比较深入的接触中外的一些名著,理解某些名著的基本内容,学习我国以及世界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受我国以及世界文学的艺术魅力。
4. 思路提示:(1)用资料室,图书室、网络等资源,阅读名著;(2)到图书馆、书吧或者上网查阅、搜集相关资料,为开展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3)撰写1篇反映研究性阅读成果的论文。(4)在班级内展示优秀论文。(5)教师点评部分学生作品。
高中语文《记叙文的构思》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二.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分析记叙文中构思的优缺点,并对缺点进行改进。2.指导学生了解并学会运用常见的记叙文构思技巧。3.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重难点:
1.指导学生学会分析记叙文中构思的优缺点,并对缺点进行改进。2.运用常见的记叙文构思技巧。
教法学法:
1.师生及生生互动讨论。2.问题引导、点拨法。3.合作、探究、归纳法。
具体教学环节:
一.导入
胸有成竹、腹稿。
二.出示目标
三.学习过程
(一)略点构思的含义(广义、狭义)
(二)分析范文(一)的优缺点
重点:反复描写人物的手法的运用,如画眼睛。
(三)分析范文(二)的优缺点
重点:如何能紧扣题意来构思。
设计构想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两篇文章的优点和缺点,一是鼓励学生在日常的习作中,同学们作文中的优点是普遍多于缺点的,让学生树立起写好作文的自信心;二是让同学们从自己的习作中,概括出记叙文构思的一些常用的技巧。
(四)让学生对两篇文章中的缺点进行改进
设计构想学生对两篇文章中的缺点进行改进中,一是不断引导学生与两篇文章的优点相结合,一些优点很好的构思方法;二是改正后的缺点,就会变成优点,就成为了构思的技巧。
四.课堂小结 设计构想让学生针对两篇文章的优点及改正缺点的方法进行总结,让学生从构思技巧运用的自发性转变为构思技巧运用的自觉性。
五.课堂练习
对《那个陌生的背影》进行记叙文构思。
设计构想在练习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觉运用总结出的构思技巧。
六.作业
三.课后反思
1.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言,勇于表达,表达的欲望得到了满足,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2.学生从日常作文习作中提炼出了常见的记叙文构思技巧,并在逐渐学习自觉地运用到记叙文的构思中。
3.学生通过对普通考场作文的修改,既看到了自己日常写作的优点,也认识到了不足之处,通过对不足之处的修改,写作自信心得到了提升。
4.本节课时间的安排不太合理,课堂练习的时间不足,主要原因是在对两篇考场作文进行讨论时,每1篇文章都是先讨论优点,再讨论缺点,然后针对两篇文章的缺点再回头进行修改,这样耗费了较多时间,可以在每1篇的缺点讨论结束之后,直接进行修改,这样就会节省出时间,使课堂练习部分得到充实。5.学生在课堂进行作文修改,多是口头之作,没有落实到笔上,发言也只是部分同学,不能让所有同学体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进行实践操作,因此,在这节课之后,最好应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1篇文章,进行升格训练,使课堂效果得到延伸和巩固。
高中语文试讲教案(教学设计)参考模板
高中语文教案作文开头技巧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内容仅供参考
上一篇:海滨小城教案(精编4篇)
下一篇:地理高考卷教案范例(精编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