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科普教案精彩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阿西莫夫科普教案精彩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阿西莫夫科普教案【第一篇】

一、主题思想。

恐龙是古爬行动动物,种类繁多,体型各异,小的体长不到一米,大的体长数十米,重达四五十吨。有食肉的,也有食植物的。它们在地球上的陆地或沼泽附近生活,在地球上曾称霸一时。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亿年的恐龙灭绝了,成为生物史上最大的谜案。这两篇短文,1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1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课文所选两篇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文章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二、思路分析。

《恐龙无处不有》开篇提出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各自的发明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启发,以引起读者的兴趣:“紧密相连”表现在哪里?有哪些事实能证明它们是互相“产生影响”的?然后举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例子,提出既然寒冷的气候不适应恐龙的生活,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去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引出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得出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件,为板块构造理论的成立提供了有力证明的结论。

《被压扁的沙子》起笔提出导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原因的一个新观点――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童星对地球的撞击,引起人们对这一曾经主宰过地球的生灵突然灭绝的兴趣、并且说明科学家们研究的目的在于“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临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然后从地质学发现的证据上论证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撞击。

三、段落结构。

《恐龙无处不在》的段落结构。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被压扁的沙子》的段落结构。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自然段),提出关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第2和第3自然段先后举了两个例子提出了关于“撞击说”和“火山说”这两种观点。

第二部分(第5自然段至全文完),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支持“撞击说”。这部分分四层。

第一层(第5、6自然段),说明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我们以后也许还会遇到这种情况,因此,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

第二层(第7至第10自然段),说明1961年一位苏联科学家发现了“斯石英”,并且介绍了它的性质,为下文佐证“撞击说”奠定了基础。

第三层(第11至第13自然段),说明斯石英不仅可以在实验室制造,而且它在自然界中是可以存在的,不过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由此推断撞击是可以产生斯石英的。事实也证明,火山喷发是不会产生斯石英的,从而进一步佐证了“撞击说”。

第四层(第14自然段至全文完),通过亚里桑那大学的约翰・f・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的例子,进一步证明“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从而得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的结论。

四、说明顺序。

作者采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所以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清楚。

五、说明方法。

要理解这两篇短文,还要注意作者运用的引人入胜的说明方法。首先是举例子。在文章中,作者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例如,《恐龙无处不有冲为了证明不仅南极大陆有恐龙化石这一说法,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板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的事实,说明南极不止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说法严谨。

其次是作比较。例如《被压扁的沙子》中,谈到斯石英和普通沙子的区别时,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在《恐龙无处不有》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

第三是打比方。短文还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语言既生动又明白如话,如《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除上述的方法之外,还有“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这里不一一分述。

六、严密准确的语言。

“在一个科学领域作出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中的“肯定”一词,又如“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中的“最终也许”和“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绝灭’”中的“毫无疑问”等都能体现语言的严密和准确。

七、比较阅读教学建议。

这两篇科普文章所介绍的都是比较深奥的科学知识,但由于作者采取了朴实、明白如话的语言,使原本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又《恐龙无处不有》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的撞击。通过这两篇短文的比较阅读,让学生懂得写作文章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下笔。重在通过阅读,整体感知,进一步挖掘文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科学的精神。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

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难点: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阿西莫夫科普教案【第二篇】

学习目标:。

1、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2、体会课文中的补充说明的作用和含义。

3、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可以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重点难点:。

1、体会课文中的补充说明的作用和含义。

2、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可以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

3、本文的作者阿莫西夫是国著名的科普作家和小说家。

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谜。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阿西莫夫的两篇短文对此分别做了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

三、整体感知。

四、自主学习。

(一)1.“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3.你怎么看待科学家们的推断?

5.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6.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撞击说”而否认“火山说”?

五、合作探究。

1、两篇短文各自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2、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说明的角度不同。试比较。

3.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

4、揣摩语言,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

2.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3.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4.即非常纯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教师提示: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五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点拨:这些句子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请同学们结合具体语境,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

六、拓展延伸:

科学界研究恐龙灭绝问题,在作者看来有何意义?你怎么认为?

七、课堂小结:

科学家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产生联想,经过怀疑、推测、研究、论证之后有新的发现。同学们要从中受到启发,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阿西莫夫科普教案【第三篇】

1、了解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

2、体会简练、缜密、生动的语言。

3、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科普文章的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并解释。

遗骸():蟾蜍():褶皱():追溯():。

天衣无缝:

2.填空。

(1)两篇短文选自_______国_______作家_______的作品,两篇文章同为________。

(2)我国的“恐龙之乡”是四川______________(地名)。

(3).这两篇短文说明的中心是什么?

3.你还知道多少“恐龙”的情况?请说一说。

二.指导学习.研讨。

(一)情景导入:利用所学地理知识,介绍“大陆漂移假说”产生的故事导入新课。

(二)认识作者,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简介作者。

(2)检查字词预习,夯实基础。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读课文,思考讨论:

(l)两篇短文各自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四)、细读课文,揣摩语言。

1.阿西莫夫素以驾驭语言和概念的能力著称。速读课文,试结合上下文,说说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下列补充说明文字有何作用。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

(2)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3)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4)即非常纯的沙子。

2.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3.默读课文,揣摩这两篇短文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语段摘录下来。

三、总结课文。

提问:这两篇短文说明了一个什么共同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1.文章的作者提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其实我们中学生所学的各门学科之间也是互相联系的,请你从自己的体会入手,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不少于200字)。

2.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问题。

(1)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埃及就有了“赤潮”的记载。

(2)直到显微镜发明以后,人们才逐步揭开了赤潮的神秘面纱。原来是海水中的一些浮游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繁殖,从而引起水色异常,形成赤潮。造成赤潮的生物种类较多,主要是微型或小型浮游植物和原生动物,现在已知的有40多属、120多种,其中以夜光藻、骨条藻和原生物中的溢虫等较为常见。它们主要分布在离水面几十厘米至一米左右的海水表面。

(3)赤潮的颜色,主要由形成赤潮的。浮游生物的颜色决定,如以夜光藻为主形成的赤潮,主要呈红色;而以绿色鞭毛藻形成的赤潮则为绿色。因此,赤潮实际上是各种有色潮的总称。发生赤潮的海水常常带有粘性和腥臭味,所以又被称为“臭水”、“厄水”。

生物增加了过量的食物,生物可利用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增加和聚集,造成海洋富营养化,为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条件,这是赤潮形成的根本原因。

也是赤潮形成的自然条件。

(6)密集的赤潮生物不仅堵塞鱼类的鳃,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使海水极度缺氧,而且还能够形成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威胁其他海洋生物生存,导致其大量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赤潮生物体内及其代谢产物含有生物毒素,这种生物毒素不仅能够引起鱼类及贝类中毒或死亡,人若食用了含有这种毒素的海产品,也有可能发生中毒或致死事件。

(7)人类怎么也没有想到,早在20亿年前就已经活跃在地球上的藻类,今天会以这样的方式向我们敲响警钟。这是海洋对人类破坏生态的报复,它告诉我们,海洋绝不是人类的“垃圾站”和“污水桶”。保护海洋环境,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选自《化石》,有删改)。

(1).第(7)节画线句子中“这样的方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向我们敲响警钟”中的“警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节中加粗词语“一些”能否去掉?为什么?

(3).从建国初到60年代以前,我国沿海仅发生过4次赤潮,70年代达15次,80年代以来达到了260次。请运用选文中的相关知识解释我国赤潮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

阿西莫夫科普教案【第四篇】

1.积累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2.了解板块结构大灭绝撞击说等科学概念。

3.了解两篇文章作者的思维方式。

4.比较分析两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把握两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

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法。

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不囿于成说,敢于创新,向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军。

1.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2.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补充说明的作用和含意。

1.比较阅读法。2.涵泳品味法。3.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会,多角度看问题,获得新知、真知。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谜。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阿西莫夫的两篇短文对此分别做了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

1.学生朗读课文。

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多媒体显示)。

(1)辨音。

遗骸褶皱劫难追溯。

(2)释义。

遗骸褶皱劫难致密天衣无缝。

多媒体显示:

篇目项目说明对象说明角度说明顺序(写作思路)。

《恐龙无处不在》。

《被压扁的沙子》。

要求学生精读课文,填写上表。

教师总结:两文都体现了作者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新的窗户,我们不禁为作者道好称奇,科学需要激情,需要创新!

多媒体显示: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

2.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地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3.万一哪一天某个星球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4.即非常纯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炭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请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会,多角度、多侧面,重联系、重沟通,力求观石激三层浪而举一反三。

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学习了本文,同学们懂得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阿西莫夫科普教案【第五篇】

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

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重点: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难点: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导入新课。

学生自读课文,研讨以下问题:

1.“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3.你怎么看待科学家们的推断()?

讨论明确:

1.1986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因而“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说成立。

2.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即“恐龙无处不在”。他们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在南极生存?”“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南极”。

1.学生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说明的层次顺序及说明方法。

讨论明确: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将“板块构造”形象化地说明出来,板块聚散的科学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

主体说明部分。列数字是一个重要说明方法,如“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

“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

“大约经历了1亿年,(南极)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极。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

——运用大量的数据进行说明,给人以科学依据充分的印象,有很大的说服力。

此外,文章的第二、三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又是在举例说明,说明“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科学论断。

科学家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产生联想,经过怀疑、推测、研究、论证之后有新的发现。同学们要从中受到启发,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为学生提供1篇短文《世界各大洲都有恐龙的足迹吗》,进行比较阅读,使大家加深对《恐龙无处不有》所说明内容的理解,进而从两篇写法各异说明内容却一样的文章中,去找寻自己的发现。

借阅有关资料,或参观自然博物馆,或看有关科幻影片,了解一下恐龙的世界。

导入新课。

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曾以900~1200属之众“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后来一齐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至今仍然是科学的一个谜。

1.本文有关恐龙灭绝的观点要把握。

2.本文说明其观点的依据、顺序及方法。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2.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讨论明确:

1.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500万年遭遇灭顶之灾,存在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的依据: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的依据: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2.作者意在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撞击说”而否认“火山说”?

讨论明确:

在作者看来,有论据验证的理论才能成立。

作者对前苏联科学家的实验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的极为致密,在通常条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数百万年。(列数字说明)。

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

阿西莫夫科普教案【第六篇】

(一)知识目标。

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

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难点: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一)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研讨以下问题:

1.“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3.你怎么看待科学家们的推断?

讨论明确:

1.1986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因而“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说成立。

2.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即“恐龙无处不在”。他们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在南极生存?”“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南极”。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学生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说明的层次顺序及说明方法。

讨论明确: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本文在说明“大陆漂移”:是恐龙无处不在的原因这一主体内容时,诠释了“板块构造”理论,还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将“板块构造”形象化地说明出来,板块聚散的科学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

主体说明部分。列数字是一个重要说明方法,如“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

阿西莫夫科普教案【第七篇】

一、主题思想。

恐龙是古爬行动动物,种类繁多,体型各异,小的体长不到一米,大的体长数十米,重达四五十吨,语文教案-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有食肉的,也有食植物的。它们在地球上的陆地或沼泽附近生活,在地球上曾称霸一时。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亿年的恐龙灭绝了,成为生物史上最大的谜案。这两篇短文,1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1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课文所选两篇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文章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二、思路分析。

《恐龙无处不有》开篇提出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各自的发明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启发,以引起读者的兴趣:“紧密相连”表现在哪里?有哪些事实能证明它们是互相“产生影响”的?然后举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例子,提出既然寒冷的气候不适应恐龙的生活,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去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引出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得出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件,为板块构造理论的成立提供了有力证明的结论。

《被压扁的沙子》起笔提出导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原因的一个新观点——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童星对地球的撞击,引起人们对这一曾经主宰过地球的生灵突然灭绝的兴趣、并且说明科学家们研究的目的在于“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临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然后从地质学发现的证据上论证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撞击。

三、段落结构。

《恐龙无处不在》的段落结构。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自然段),提出关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第2和第3自然段先后举了两个例子提出了关于“撞击说”和“火山说”这两种观点。

第二部分(第5自然段至全文完),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支持“撞击说”。这部分分四层。

第一层(第5、6自然段),说明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我们以后也许还会遇到这种情况,因此,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

第二层(第7至第10自然段),说明1961年一位苏联科学家发现了“斯石英”,并且介绍了它的性质,为下文佐证“撞击说”奠定了基础。

第三层(第11至第13自然段),说明斯石英不仅可以在实验室制造,而且它在自然界中是可以存在的,不过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由此推断撞击是可以产生斯石英的。事实也证明,火山喷发是不会产生斯石英的,从而进一步佐证了“撞击说”。

第四层(第14自然段至全文完),通过亚里桑那大学的约翰·f·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的例子,进一步证明“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从而得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的结论。

四、说明顺序。

作者采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所以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清楚。

五、说明方法。

要理解这两篇短文,还要注意作者运用的引人入胜的说明方法。首先是举例子。在文章中,作者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例如,《恐龙无处不有冲为了证明不仅南极大陆有恐龙化石这一说法,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板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的事实,说明南极不止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说法严谨。

其次是作比较。例如《被压扁的沙子》中,谈到斯石英和普通沙子的区别时,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在《恐龙无处不有》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

第三是打比方。短文还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语言既生动又明白如话,如《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除上述的方法之外,还有“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这里不一一分述。

六、严密准确的语言。

“在一个科学领域作出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中的“肯定”一词,又如“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中的“最终也许”和“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绝灭’”中的“毫无疑问”等都能体现语言的严密和准确。

七、比较阅读教学建议。

这两篇科普文章所介绍的都是比较深奥的科学知识,但由于作者采取了朴实、明白如话的语言,使原本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又《恐龙无处不有》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的撞击。通过这两篇短文的比较阅读,让学生懂得写作文章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下笔。重在通过阅读,整体感知,进一步挖掘文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科学的精神。

阿西莫夫科普教案【第八篇】

自读要求。

1.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培养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2.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3比较两篇短文,了解它们因为说明的问题不同,所以说明的角度也就不同的特点。抓住重点语句,提纲挚领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学习作者运用准确、平实的语言将深奥的科学理论说明得浅显易懂,使广大读者易于接受的方法。

4掌握词语,体会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学习侧重点。

1.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内容,对两篇短文的内容进行整体比较,找出它们各自所述内容的相联点和有区别的地方,懂得写作文章可根据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写作角度。

2在反复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逻辑。

顺序的特点。

3精读一两个段落,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并在自己的写作中模仿这一语言特点。

(解说:据“单元提示”和课文提出上述“自读要求”和“学习侧重点”,其特点是:1.这两篇科普文章所介绍的都是比较深奥的科学知识,但由于作者采取了朴实、明白如话的语言,使原本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又《恐龙无处不有》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的撞击。通过这两篇短文的比较阅读,让学生懂得写作文章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下笔。3.重在通过阅读,整体感知,进一步挖掘文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科学的精神。)。

自读程序。

1.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画出应该掌握的词语,不会读的和不理解的查字典词典解决;在了解大致内容的同时,老师可相应地介绍作者和一些有关的恐龙及地理知识。

2速读课文。质疑答疑,理清文章的思路。

[4]。

20 30188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