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语》教案【汇集12篇】
通过分析谜语的结构与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趣味与思维的灵活性,激发创造力与想象力,如何更好地运用语言?以下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的《谜语》教案相关范文,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谜语》教案 篇1
在这次猜谜活动中,活动气氛热烈,幼儿猜谜的兴趣浓厚,情绪高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能根据谜面的特征,通过联想,推测,判断,很快找出谜底,师幼配合默契,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通过这次猜谜语的教学活动,使我对猜谜语这一语言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各种手段将幼儿原有的经验进行提升,让幼儿愉快地学,大胆地表达,达到语言交流的最佳效果。同时在技巧方面还需不断学习和提高。
《谜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与猜谜活动,初步感受猜谜的快乐。
2.巩固对某些水果特征的感知。
活动准备:
1.菠萝、哈密瓜、苹果、橘子、草莓等各种水果,水果粘纸若干。
2.录音机,热烈欢快的乐曲。
活动过程:
一。产生兴趣。
1.今天,有一群水果宝宝来我们这儿做客。他们是谁呢?
2.逐一出示水果,摆放在桌子上,引导幼儿向水果问好。
3.水果宝宝准备了许多小礼物,他们想请小朋友猜个谜语,猜对了,就把这些礼物送给大家。
二。学习猜谜。
1.教师说谜面:兄弟几个真和气,天天并肩坐一起,少时喜欢穿绿衣,老来都穿黄衣裳。
2.逐步分解谜语,引导幼儿学习猜谜的方法。“兄弟几个真和气,天天并肩坐在一起“是什么意思?(这种水果不是单个的,是几个连在一起的)”少时喜欢穿绿衣“是什么意思?(这种水果没有成熟的时候是绿色的)
“老来都穿黄衣裳“是什么意思?(这种水果成熟时就成黄颜色的了)
《谜语》教案 篇3
教案目标:
1.能积极参与猜谜活动,初步感受猜谜的快乐。
2.巩固对某些水果特征的感知。
教案准备:
1.菠萝、哈密瓜、苹果、橘子、草莓等各种水果,水果粘纸若干。
2.录音机,热烈欢快的乐曲。
教案过程:
一。产生兴趣。
1.今天,有一群水果宝宝来我们这儿做客。他们是谁呢?
2.逐一出示水果,摆放在桌子上,引导幼儿向水果问好。
3.水果宝宝准备了许多小礼物,他们想请小朋友猜个,猜对了,就把这些礼物送给大家。
二。学习猜谜。
1.教师说谜面:兄弟几个真和气,天天并肩坐一起,少时喜欢穿绿衣,老来都穿黄衣裳。
2.逐步分解,引导幼儿学习猜谜的方法。“兄弟几个真和气,天天并肩坐在一起“是什么意思?(这种水果不是单个的,是几个连在一起的)”少时喜欢穿绿衣“是什么意思?(这种水果没有成熟的时候是绿色的)
“老来都穿黄衣裳“是什么意思?(这种水果成熟时就成黄颜色的了)
3.小结:每句话都告诉我们与这个水果有关的一个特征,把所有的特征合起来,我们就知道是什么水果了。
4.请幼儿一起分析谜面。
5.请幼儿猜谜,并把这种水果从桌子上的水果中挑选出来。
6.教师把粘纸礼物送给幼儿,鼓励学说。
三。跳水果邀请舞。
1.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水果粘纸贴在额头上,扮演水果娃娃。
2.在节奏感强、热烈欢快的音乐声中,教师当邀请者做邀请动作,请幼儿到场地中央欢快地舞蹈,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来表现。
《谜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愿意参加猜谜活动。
2.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3. 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 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 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带、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份、小红花。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自由创编小动物动作进入活动场地。
二、观看课件,引发幼儿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邮递员是干什么的?
故事:有一只小乌龟呀,它也是一名邮递员,常常帮小动物们送信,我们看看小乌龟今天给谁送信去?今天,小乌龟又来送信了,它骑着车,来到了动物小区,拿出信一看,它不知道哪封信是送给哪个小动物。小朋友,我们来帮帮小乌龟吧!
三、激发幼儿参与猜谜活动的兴趣。
1. 教师念谜语,幼儿逐个猜出是哪种小动物。
2. 师幼共同送信,播放课件。
3. 表扬幼儿是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四、尝试猜水果谜语。
师:小乌龟把信送到牛爷爷家,牛爷爷想请小朋友帮他买点水果去,买那些水果呢?请小朋友帮小乌龟猜一猜。
五、幼儿操作材料。
猜出后请逐个放在篮子里,教师指导个别幼儿,猜对的幼儿给予鼓励。
六、听音乐,活动结束,走出教室。
小乌龟帮牛爷爷买上了水果,我们一起和小乌龟给牛爷爷送水果去喽!
活动反思:
我今天讲授的是小班语言活动《猜谜语》,猜谜语对于我们小班的孩子来说还是第一次,所以,整堂课我都以故事贯穿,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够吸引幼儿,引发兴趣,选材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征,全班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猜谜活动环节,老师选择的都是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很熟悉的一些小动物和水果,我觉得这样幼儿才会感兴趣。另外,老师给幼儿提供了可操作的材料,这样孩子们在猜谜语的过程中不会感觉枯燥,会对猜谜语活动更感兴趣。整堂课幼儿表现的都很积极,都愿意参加猜谜活动,真正达到了这节课的目标。
不足之处:在授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开始老师的提问对幼儿来说搞不清楚,同事建议我直接出示邮递员的图片供幼儿认知,并引导幼儿说出他们是给人们送信的。在猜小动物这个环节,同事建议我每猜出一个小动物,出示一下大的图片,这样便于幼儿加深对小动物特征的了解。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虚心接受同事和领导们的建议,努力学习,使自己更上一层楼。
《谜语》教案 篇5
通过开展谜语游戏的教学活动,使我深深懂得了,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特别是在情景模仿中,幼儿大胆地做出许多丰富多样的动作,主动的参与活动。体现了自我价值,幼儿已从一个被动的承受者转化为主动的执行者。
本次活动还体现在家园共育方面,懂得本土方语谜语的爷爷奶奶们无私把经念分享给孙子孙女们。再次体会到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让本土文化、习俗得以发展及传承。
《谜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领悟游戏规则的基础上与同伴合作游戏。
2、学会快速,轮流,准确地说绕口令,为六一表演作准备。
3、发准藤,停,铜,铃等字的后鼻音。
活动准备:
教师根据绕口令内容绘制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教师设置游戏情境,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1)朗诵绕口令《高高山上一条藤》,使幼儿基了解游戏的内容。
(2)出示教学挂图,带领幼儿学习绕口令,重点帮助幼儿发出藤,停,铜,铃等字的后鼻音。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1)游戏由两人组或四人组进行发,幼儿以轮流的方式一人念一句绕口令,一边念,一边将右手伸出去,用拇指和食指拎住前一个小朋友的手背,依次爬上去,若人数不够,可用左手接上去。
(2)幼儿轮流绕口令做动作时,要注意倾听同伴的语言,自己也要快速接念,不要使游戏中断。
3教师面向全体幼儿,带领大家边念绕口令边用自己的左手和右手交替做拎手背的动作。然后,由教师扮“风爷爷”,发出“风吹了”和“风停了”的指令,带领全班小朋友做铜铃摇摆,停止的动作,使幼儿熟悉游戏的内容和玩法。
4、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引导。
(1)教师分2-3次请三位幼儿上台,与教师共同开展“高高山上一条藤”的游戏,让幼儿更加清楚地了解游戏的过程。
(2)幼儿按四人一组,自主进行游戏。教师巡视幼儿的游戏情况,发现问题既是给予帮助与处理。
《谜语》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16个生字,会写8个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自读自悟课文内容,能猜出谜底,并说出猜的理由。
二、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谜语,认识1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初步培养学生抓住特征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学习猜谜语。
四、教学准备
师:本课生字、词语卡片。
生:搜集自己喜欢的谜语。
五、课时安排
1-2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出几个谜语,请同学们来猜一猜,好吗?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花生)
白弟弟,黑哥哥,排排坐,爱唱歌,丁冬、丁冬快乐多。(钢琴)
2、你是怎么猜出来的?抽生说猜法。
3、猜谜语真好玩,今天,老师还要带你们去猜另外几个谜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课《猜谜语》。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第一则谜语
1、读一读:
(1)借助拼音读通句子,勾画出生字、词语,反复拼读,读准字音。
(2)出示字、词卡片:蹬、抓、稳当、牢固、后退、输、赢等,指名读、抢读、齐读。
(3)谁能把这条谜语正确、流利地读给大家听听?请学生读课文,大家评议,指导朗读。
(4)找出这条谜语的两对反义词,用横线勾出来读一读。(前进-后退,赢-输)
2、想一想:
(1)理解“蹬、抓”的。意思,做动作帮助体会。
(2)观察图,体会“前进就赢,后退就输”的原因。
3、猜一猜:
(1)小组讨论:这条谜语的意思是什么?
(2)抽生汇报:你猜出的谜底是什么?(拔河)说说猜的理由。引导学生弄清前进就赢,后退就输是什么原因?
4、总结学习方法:读一读、想一想、猜一猜。师板书。
(三)学习第二节谜语
过渡:请同学们用学习第一条谜语的方法学第二条谜语。
1、读一读:自由读谜面,勾出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2、想一想:
(1)“银燕”是指什么?
(2)什么东西是从飞机里出来,在空中像花儿,又像亭子,然后再落下来?
(3)提醒学生仔细观察插图。
3、猜一猜:谜底是什么?(降落伞)说说猜的理由。
4、同学们动手画一画降落伞。
(四)学习第三条谜语
1、复习猜谜语的方法。
2、分成学习小组,运用学会的猜谜语的方法讨论学习第三条谜语。
3、汇报学习情况,师相机点拨。
4、说说谜底是什么?(喇叭花)
5、你是怎么猜出来的?说说猜的理由。
6、齐读谜语。
(五)学习生字
1、今天我们学了三条谜语,你认识了哪些生字朋友?
出示生字卡片:抓、固、退、亭、悠、猜、谜、稳
2、用多种方法巩固生字。
3、你能用哪些巧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如加一加、换一换、减一减等)
4、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写:抓、退、谜。
5、学生认真观察后,在田字格里按笔顺书写,写完后,比一比,在写得最好的字旁边画上自己喜欢的符号。
(六)拓展活动
在班上开展猜谜大赛,同学们拿出课前收集的谜语,读给同学们听,其余学生猜谜底,按猜出的谜语的多少来评奖。
《谜语》教案 篇8
猜谜语这个活动在以前的教学活动中幼儿有涉及到,但是在这个活动中也限制了幼儿,让幼儿猜有关职业的谜语。这个就对幼儿有一定的要求了,在猜的过程中很多幼儿是把有关职业的工具等讲述出来,但是在谜语的`对仗手法等幼儿还是比较难把握一些。有几个幼儿有时在猜谜语的时候也会把谜底猜在谜语中,讲出来了才意识到。所以,整个活动对幼儿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需要在教学活动前让幼儿多进行猜谜语活动。在多次听谜面中感受谜面的语言构造。
在指南中说道:“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对文字的兴趣。”所以,我们还需要通过家长资源加强幼儿对于各种职业的认识。
《谜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 爱护动物,初步具有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2. 能够仔细观察图片敢于模仿表演大象的长鼻子。
3. 观察认识大象,了解大象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
公象、母象图片各一张,不同姿态的大象拼图若干幅。
活动重点
了解大象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活动难点
使幼儿萌发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宝宝们,我给大家猜一个谜语,你们要竖起耳朵认真听哦。
谜语
有个长鼻子,
腿粗像柱子,
耳朵像扇子,
尾巴像辫子。
师:宝宝们,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大象)
二、观察大象,认识其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出示大象图片,请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大象是什么样子的?你在哪见过?(请幼儿自主发言)
师:大象有一个长长的鼻子,像什么?大象的耳朵像什么?大象有四条粗壮的腿,像什么?大象的尾巴呢?
出示公象和母象的'图片,提问:这两头大象长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亚洲公象有象牙,母象没有象牙。(而非洲象无论公象母象都有象牙)
师:小朋友都喜欢大象的长鼻子,这长鼻子有什么用呢?(闻味道、喝水、喷水、吃食、载物、碰碰好朋友)大象喜欢吃什么?(草和树叶)谁能学一学大象走路的样子?
引导幼儿讨论大象与人们的关系。
师:宝宝们,你们知道大象的牙齿能做什么?大象能为人做什么事情?(搬运货物、参加表演等)大象是人们的朋友,可是人们去捕杀大象对不对?大象已经越来越少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师:大象是我们的好朋友,所以啊,小朋友我们要保护大象,保护动物。
引导幼儿萌发保护大象,保护动物,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三、智力游戏——拼图,让幼儿巩固熟悉大象的外形特征
引导幼儿将画面剪成块状,进行拼大象的活动,比谁拼得快。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回家跟你们的爸爸妈妈以及你的小伙伴们讲一讲,我们要保护大象保护动物爱护我们的大自然,好不好?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科学活动,活动的主要目标是了解大象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开始用谜语导入活动一下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另外因为教学挂图很清晰,很直观,便于幼儿观察、比较。加上幼儿对大象充满了好奇和喜欢,所以活动中幼儿始终很认真。很多幼儿对大象已经有所了解(平时在电视里、动物园里和书上看见过,也听过大人讲过),因此在活动中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对于不了解的地方也能专心听老师讲解。通过活动幼儿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了大象,知道原来公象长着长长的象牙而母象没有,知道象喜欢站着睡觉,象的鼻子会做很多事情等。幼儿都表示要爱护大象,要保护自然。
智力拼图环节幼儿表现的也很棒,拿到拼图很快就准确地完成了,幼儿对大象的外形特征掌握地非常熟悉。
意见和建议:
讲大象的外形特征时内容不够详细,讲到大象鼻子的作用、牙齿的作用时应该准备更多的图片,这样更有利于幼儿观察及理解。
《谜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教幼儿猜谜语的方法。
会说谜语。
活动准备
板书、字卡。
活动过程
1、出示板书,请幼儿找一找认识的字。
2、试着读一读谜语。
3、教师范读谜语,请幼儿随读,理解大意。
4、逐句分析特征,学会联想与想象。
(1)“一种花儿真奇怪,到了冬天它才开。”[有哪些花在冬天里开放。]
(2)“无根无叶无人栽”,[自然景物或是野生的。]
(3)只从天上飘下来。[天上飘落的带“花”字的自然景物是“雪花”]。
5、分组比赛说谜语,游戏“抢椅子”。
6、手指点读谜语。
活动延伸
给家人出谜语,请他们猜一猜。
《谜语》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认识1种笔画和3个偏旁。
2.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
教学重点:
学会6个生字,并能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头和点”字。
教学过程
一、背诵课文
二、学习生字的音形义
(一)学习生字的音
1.自己读读本课的生字,读不准的借助拼音读一读。
2.同桌同学互相读一读,相互正音。
3.抽读生字卡片。
4.做送信游戏巩固生字的音。
(二)分析生字的字形结构,了解字义。
1.认识新笔画“横钩”和3种偏旁“二字头”、“四点”底、“宝盖儿”。
2.自学本课生字,分析字形,通过组词了解意思。
3.以小组为单位讲座交流。
4.请小老师讲一讲。
云:上下结构,上面是二字头,下面是撇折点,也可以用熟字换一部分的方法记,用“去”字去掉“土”字,换成“二字头”就是“云”字。组词:白云 乌云。
它:上下结构,上面是宝盖,下面是撇、竖弯钩。组词:它的,它们。
手:独体字,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字形,笔顺是( ),还可以用熟字换一笔的。方法记忆,“毛”字的“竖弯钩”换成竖钩,就是“手”字,组词:左手,右手,手中。
点:上中下结构,上边一竖一小横,中间一个“口”,下面四点底( )。组词:点头,指点、标点。
三、正确地书写生字。
1.学生先认真观察田字格生字整体及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描红,教师巡视学生书写的生字笔顺是否正确。
2.学生仔细观察生字重点笔画的位置,自己试着每个字独立写一遍。(写在书上),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书写的困难。
3.学生提出书写有困难的字。
4.教师重点指导以下两个字。
头:第一笔点写在上半格中间竖中线左边一点;第二笔点写在第一笔下面偏左边一些,第三笔横写在横中线上;第四笔撇起笔在上半格竖中线右边,撇尖与横起笔对齐;第五笔是点,点的收笔处与撇尖高低差不多。
点:第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横在竖的中间起笔写,不要太长。田字格的中心点要在“口”字中央。下面四点底的四点都是点,要摆开,第一笔点向左方向点出去,中间两笔相同,分别写在竖中线两边,第四笔点稍用力,点得稍大一点,稍向右一点。
5.学生照教师范字进行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6.同桌同学相互评改!
7.在实物投影上展示优秀作业进步作业。
四。集体背诵全文。
五。教师小结。
《谜语》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教幼儿根据物体形状、味道、颜色、实用性用途等概括事物的特征,初步掌握猜谜语的方法。
2、 启发幼儿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想象。
3、 培养幼儿爱动脑筋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求幼儿用简短、较押韵的语言猜谜语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活动准备
1、 甘蔗、莲藕、小雨点、滑梯的图片,准备实物甘蔗若干。
2、 动植物的磁性教具若干。
3、 抽奖箱一个放入谜语卡片和磁性教具若干。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猜谜语,并一起分析谜语。
(1) 教师用图片的形式出示谜面,并放较慢的速度念谜语:“杆儿高高不是树,一节 一节不是竹,虽然不能结果子,甜甜蜜蜜滋味足。”请小朋友猜是什么?
(2) 教师启发幼儿分析谜语。
① 为什么说“杆儿高高不是树,一节 一节不是竹”?而不是说高高的杆儿不是竹?
② 为什么猜成虽然不能结果子,甜甜蜜蜜滋味足?
③ 教师结合小朋友的讲述,教幼儿猜谜语的方法。先告诉幼儿因为甘蔗是一根根高高的茎。象是一片竹林,所以是说杆儿高高不是树,一节一节不是� 因此,这个谜语是从甘蔗的形状味道来猜的。最后告诉幼儿,猜谜语的方法很多,有的是从物体形状、颜色来猜,有的是从物体的用途方面来猜。但是都不能直接说出这种东西的名称。语句要简短,要让人听得懂,念起来顺口。
④ 出示竹林、甘蔗的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使幼儿更直观、更形象,一眼猜出谜底是什么?这样激发幼儿的想象、思考、创作热情和兴趣。
⑤ 拿出准备好的甘蔗方块让每个小朋友品尝感知一下味道。
2、指导幼儿自猜谜语
(1)出示多幅图片让小朋友自主选出,让老师指导的图片。
(2) 绝大多数幼儿选出小雨点图片让老师指导,
(3) 通过让幼儿认真观察图片中的小雨点,启发幼儿通过小雨点的形状、特点、自然现象、用途猜谜语,使幼儿初步掌握猜谜语的方法。
(4) 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的语句,做必要的,修改,予以概括。当幼儿意见不一致时,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到底哪一句好。然后,集中幼儿的意见猜成一则谜语:千条线,万条线,丢到地上都不见。(打一自然现象)。
3、组织幼儿分组猜谜语
(1)每四个幼儿一张图片或一些磁性教具,请幼儿互相讨论,给图片或教具的物体猜谜语。
(2) 各组请一名幼儿讲述自猜的谜语。大家评议补充。
(3) 由幼儿愿意上来分享从爷爷、奶奶那学来的本地方语谜语,让老师和小朋友猜:远望似坡竹,近望似只能鸡二叔。铁木根,铁木树,成只桔子欧挪挪。
4、看情景猜谜语。请幼儿模仿某动物行走的动作,启发幼儿猜谜语。
5、组织幼儿玩猜谜游戏。教师拿出抽奖箱,让幼儿从中摸出写有谜面的卡片,教师念谜面让幼儿猜。
延伸活动:
1、教师可经常引导幼儿给一些常见的物品猜谜语,以培养幼儿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2、多点挖掘本土方语谜语,继承和保护本土方语文化遗产,让它继续代代传承下去并得到发展。
上一篇:陶渊明《桃花源记》教案精选24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