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优质教案精选5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故都的秋优质教案精选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教学过程:【第一篇】
一、导入新课
1、读下列诗词名句,找出共同点与不同点。(出示名句)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月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枚《山行》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秋风秋雨愁煞人。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2、谈话:以上诗句有的悲秋,有的颂秋,“自古文人多悲秋”,今天我们就穿越时空一起去感受、品味故都的秋。(显示课题)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第二篇】
一、教学目标
1、感受并鉴赏课文所营造的深沉而隽永的意境。
2、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3、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缘情叙景、以景述情的意境创造。
2、难点:悲凉的意境与颂秋的情感的和谐统一。
三、教学课型
导读课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朗读法、谈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六、教学突破口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七、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预习要求:熟读课文,利用《学生学习用书》获得初步理解;回忆古诗中有关“秋”的诗句,为鉴赏课文所营造的意境作准备。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思路:由眼前朝气蓬勃、满怀希望的春天联想到意蕴丰厚、令人感怀的秋天,并指出,“秋思”是中国文人创作常常涉及的题材,是中国文人典型的文化心理。
(二)朗读课文
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意境;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作者在文中描绘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风景画?请为每幅风景画命一个恰当的题目,并说说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幅,为什么?
(三)学生听朗读录音、思考
(四)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1、引导要点:
(1)描写了哪些秋景?
(2)怎样描写秋景的?
(3)描写出了秋景的什么特点?
2、教师对问题结果的预设:
1)秋晨小院图。从色彩(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声音(驯鸽的飞声)、形态(破、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写出了清、静、悲凉。
2)秋槐落蕊图。从视觉(铺得满地、一条条的丝纹)、听觉(声音也没有)、嗅觉(气味也没有)、触觉(极细微极柔软)写出了清、静、悲凉。
3)秋蝉残鸣图。从状态(衰弱)、范围(无论什么地方、家家户户)写出了清、静、悲凉,也写出了内心的喜爱。
4)秋雨话凉图。从听觉(息列索落、缓慢悠长)写出了清、静、悲凉。
5)秋日佳果图。从形态(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色彩(淡绿微黄)写出了内心的赞美。
3、提出突破口: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4、联系五幅风景画、抓住关键句(文眼),把握意境内涵:清、静、悲凉。
5、归纳本文营造意境的方法:缘情叙景、以景述情。
(五)深入探讨
1、设问:有人说本文是作者对秋的“悲歌”,有人说本文是作者对秋的“颂歌”,你怎么认为?为什么?
2、学生思考、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归纳:
引导:
(1)从作品入手(标题目、关键语句、所写景物)。
(2)从作者经历、思想入手。
(3)从社会背景入手。
归纳:本文应是作者“悲凉的颂歌”。归纳时可联系作者在《北平的四季》中的有关语句以加深理解。
(六)拓展体验
引导学生回忆、交流我国古典诗歌中描写秋景的情景交融的诗句,深化学生的体验。
(七)布置课外作业
学习本文缘情叙景、以景述情的写法,以“家乡的春”为题,写1篇散文。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第三篇】
教学目的:
1、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散文的形和神
2、散文的景和情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设计
今天,我们来学习1篇也是写北京的散文,不过,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大家知道,北京现在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板书课题)
二、解题、作者及写作背景
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地点,带有深切的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1945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年8月。由于种种原因,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
三、师生共同讨论,分析理解课文
(一)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主要是从哪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请用一字来概括。
明确:味。(板书)
⑴此问要求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回答此问无须作太多理性分析,凭语感即能得出答案,味字在全文出现达八处之多。
⑵若学生思维过于分散,讨论与答案差异较大,可提供几个答案供学生选择。如:色、声、形、味、实、情,课文虽也写了上述方面,但主要是写秋之味。
(二)读第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明确: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南国的秋慢、润、淡
此问旨在训练学生的文字概括能力,答案均可在文段中找到。
(三)读第3~11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
明确: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么一个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⑴此题有意要引起学生的争论,题目以选择问答的形式设置一个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学生能否跳出思维的二维空间。
⑵通过争论,可使学生加深对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特点的认识,此为本课教学重点。
⑶为了方便学生讨论,可在讨论前板书:
秋花色 秋槐形
秋蝉声 秋雨味
秋果实
2、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明确:的确,作者所写的秋景的清、静、悲凉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残声,秋味是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教师总结时,可板书:
⑴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⑵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
⑶作家人个气质的抑郁善感;
⑷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
⑴此题旨在让学生把握散文情和景的关系,这是本课教学难点 。
⑵分析时可与导语 中的《前门情思大碗茶》作比较,体现课堂线索。北京的名胜古迹有很多,但词作者只选取前门、蛐蛐、冰糖葫芦、窝头咸菜、杏仁豆腐、大碗茶来写,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故都风情画,很好地表达了海外游子的故都情思。
附:《故都的秋》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味 味
南国的秋慢、润、淡
合作探究:【第四篇】
尽管作者对秋极尽赞美之情,可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的却是作者的寂寞、孤独、忧伤、悲凉,这是为什么呢?故都的秋在作者那个时代也不乏明艳之色,也有繁闹景象,作者为什么不写这些? 请阅读12自然段寻找答案。
(1) 特别的人生经历和特别的个人气质。
(2) 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教材分析:【第五篇】
《故都的秋》是1篇典型的抒情散文,作者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自己内心的“主观色彩”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浑然一体,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作为散文鉴赏的起始课,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教案精编4篇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案精编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