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教案设计(最新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鸦片战争》教案设计(最新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第一篇】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临淄中学 周玉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能力目标

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汲取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请大家观看视频《辉煌中国》片段。观看完毕后,问大家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感觉中国现在强大了,在国际上的地位提高了)说导语: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她曾经遭受的屈辱„„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中国屈辱历史上的第一课:鸦片战争。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现代中国的崛起有一个直观的认识,通过今夕对比,能更好的反思和理解鸦片战争带给我们的灾难和痛苦。

第一个环节:鸦片战争的原因

展示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周边形势图,让同学们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西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一是中国的闭关锁国而盲目自大的心态,二是西方列强对外殖民扩张的野心与日俱增。

展示材料:中国禁烟运动 “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第一步,引导学生明白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对英国是贸易顺差,而英国对中国是贸易逆差。并展示相关数据。第二步,分析得出两个结论,一是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而对中国走私鸦片,因为走私鸦片而对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学生根据课本相关内容讨论回答具体危害,教师点评)

二是分析出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而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在这一步里,先明确虎门销烟是中国为了维护民族利益的正义之举,然后再指出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大门而不择手段,体现出的是资本主义扩张和侵略的本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这闭关锁国进行剖析,思考两个国家政治经济状况,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在政治上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在这一制度下,政治腐败。而这一时期英国,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基本完成工业革命。中英两国沿着不同的轨迹发展,其所代表的东西方文明,必将有遭遇的那一天。

第二个环节: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

1、通过展示两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地图,让学生从时空观念上对鸦片战争的过程有直观的理解和体会,在教师的叙述中,穿插相关细节,如

中国军队总人数80万,英国远征军18000人。鸦片战争,清军伤亡4600人(死3300人);英军伤亡401人(死59人)。清军牺牲高级将领十一人,正一品到从三品。英军无一名高级将领死亡。

学生听到相关数据,会自觉对鸦片战争的失败感觉到震惊。进而对清政府的腐败和愚昧有更深更直观的理解和体会。

2、两次鸦片战争的过渡,通过展示展示材料,说明第一次鸦片战争并没有达到英国列强销售商品的预期,他们渴望着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

材料:当《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西方商人简直是欣喜若狂。英国商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

2、结合课本p52下面的地图,让学生说出两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分别有哪些,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两批通商口岸有什么不同。得出西方列强侵略加剧的认识。

设计意图时空观念是现在历史学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通过引导学生看地图,让学生明白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一定是在一定时间内,在特殊的地域中发生的。由此通过积累,能够让学生在两个方面进一步的学习的思考历史:一是在同一地域内,不同的历史阶段中都发生过什么事,它们会有怎样的规律;二是在同一时间段内,不同的地域内又有哪些不同的事情发生。

第三个环节:鸦片战争的影响

1、先让学生总结出两次鸦片战争所签订的三个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并总结出规律性的内容,如割地、赔款和开放通商口岸。另外还可以总结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所取得的新的特权,主要有内河航运和内地游历、传教的特权。

2、进而从这些内容中引申出鸦片战争对于中国的深刻影响和危害。一是独立发展道路被迫中断,二是主权和领土完整破坏,三是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设计意图分析影响最能看出西方列强的侵略本性和对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更能激发出同学们的爱国情怀。

第四个环节: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展示两个材料:

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英国海军为世界之最,拥有各类舰船400余艘;军舰较大,排水量从百余吨至千余吨;设炮较多,10-120门不等。清朝水师舰船体积小,火炮数量少,其中最大战船的吨位尚不及英军装备最差的军舰;设炮最多之战船,其火炮数量也只与英军设炮最少的军舰相当。

材料二清军主要沿驿站线路运兵,一省一次调兵仅一两千人,且因道路狭窄和当地供给能力有限,一两千军队也只能分“起”调动,每“起”200-300人。据估计,清军调兵的速度邻省需要30-40天,间隔一二省,费时50天,隔三省70天,隔四省则需90天以上。而当时英军的海军舰船从印度开来只需30-40天,从南非的开普敦驶至香港也不过60天。

2、让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认识,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总后教师总结,中国战败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的政治腐败、军事落后和统治集团的指挥失当;另外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英国是军事先进,并且蓄谋已久。

3、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对中国造成的严重伤害,给中国人民一个深刻的教训,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为此,先进的中国人开启了一系列的探索模式。先后有地主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遗憾的是,他们无一例外的都失败了。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历史的重任落在工人阶级特别是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身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篇章,并最后取得了胜利。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最后得出结论:是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决定了中国必须要走社会主义道路。

第五个环节:情感升华

通过展示中美历年gdp的对比、中国新型军舰远航的图片、观看视频《辉煌中国》相关片段,来彰显当代中国的崛起,进而引起作为当代中国人的自豪感。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能够树立起为中国实现伟大复兴而奋斗和努力的动力。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第二篇】

第1课鸦片战争

邮编 843000

单位 阿克苏市第九中学

姓名 郑凤玲

电话 ***

第1课 鸦片战争

[教学分析]:

本案例采用的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中国历史》教材第一课的内容—《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教材将这段内容放在第一课,具有一定的历史影响和历史地位。林则徐虎门销烟不仅是鸦片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它还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和尊严,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勇气和决心。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它的签订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教学中不仅仅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史实,更重要的是学会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此外本课中鸦片的相关内容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可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提高学生的禁毒意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学情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的内容,八年级的学生虽然经过一年历史学科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学习历史的方法,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高,具有片面性和表面性,而且活泼好动,求知欲表现欲强。由于我校是一所普通中学,而且学生大多为打工子女,在课余查阅资料的途径有很大局限性,大多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本和课堂教学,因此教师教学中要注意利用现有资源,借用图片﹑配音﹑录像﹑小品等方式制造意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心理,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实效。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教学目标:

⒈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⒉能力训练与过程方法:通过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指导学生阅读资料、插图、自由阅读卡,获取相关史实,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的辩证思维,锻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记取鸦片战争“落后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责任感。教学重点:

一是林则徐虎门销烟;二是中英《南京条约》。

教学难点:难点是怎样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创设情景教学法和问题启发式教学法及分组自学讨论法。

教学手段:1.“课标”内容标准。

2.教材及《中国历史地图册·八年级(上)》

3.教学挂图和《中国国耻大事记》中有关鸦片战争的内容。4.教师提供与“鸦片战争”历史相关的资料、录像、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中国自近代以来,屡遭外国列强和帝国主义的侵略,今天我们要学习中国近代史上遭受到的第一次外来侵略—鸦片战争。放映林则徐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的插曲﹑图片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出示英国工业革命和中国闭关锁国相关图片、史料,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回答问题: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组织学生充分交流讨论后,提问学生代表回答。老师给与表扬和鼓励并进行总结。

2、学生朗读《炮子谣》,阅读“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结合以下材料 材料1:由于鸦片的进口而“漏银”,“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臣不知伊于胡底”。——引 自黄爵滋的奏疏

材料2:从吸食者来说。“其初不过纨绔子弟,习为浮靡”,“嗣后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隶,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置办烟具,为市日中。” 验证鸦片危害中国社会的史实,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吸毒现象和我国政府的禁毒决心,让学生思考讨论,对学生进行远离毒品的德育渗透,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3.设问:面对严重的鸦片走私,一些具有民族自尊心和改革倾向的清朝官员,主张严厉禁烟,你们知道代表人物是谁吗?

放映影片剪辑(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的片段),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当时的历史史实。

出示林则徐相关图片及史料,介绍林则徐,并指出他是道光年间最有见识的一位大臣。还可提一下林则徐在新疆的相关史料,放映短片《林则徐销烟》,指出林则徐到达广州后,很快就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他宣布: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林则徐禁烟的故事及名言并给予简要评价。然后提出问题:

面对着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收到什么效果?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并指出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现在每年6月3日的“国际禁烟日”和6月26日的“国际禁毒日”就是为了纪念林则徐呢﹗

活动:就“我心目中的林则徐”一题进行讨论

小结、过渡: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展示了中国严禁鸦片的动人画卷,开创了人类历史上大规模打击毒品走私这一罪恶活动的先河,虎门销烟是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的表达。那么,面对中国的这场禁烟运动,英国方面的反应是怎样的呢?

展示幻灯片: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的讲话:

二、中英《南京条约》

1、教师指出,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他们就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

放映《鸦片战争》短片,出示《鸦片战争形势图》,学生阅读本目,四人一组讨论思考回答问题:

⑴这场战争为什么称之为“鸦片战争”?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引用德国近代著名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的名言,指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政策,这场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保护鸦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的必然和继续,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是要这样做的,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由于这场战争是因鸦片走私引起的,所以马克思说:“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接受一种名叫鸦片的麻醉剂”,因此,这场战争就被称为鸦片战争。

⑵有人说:因为林则徐禁烟,鸦片战争才爆发。你们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要使中国成为英国商品自由开放的广阔市场,要打开中国的大门。试想,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英国资产阶级也会寻找出另一借口来发动战争的,这是毫无疑问的。由此可见,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出示相关史料感受历史再现。

材料1:英军攻入定海,将全城洗劫一空,一个参加了这次战役的英军官记载到:“军队登陆了,英国国旗竖起来了。从这一分钟起,可怕的掠夺在眼前展开了。横暴的闯入每幢房子,打开每一只箱箧,„„这一切都被席卷而去,剩下来的只是被无情炮火击毙击伤的死户和伤员,„„直到再没有什么东西可拿的时候,抢劫才停止。”——古柏尔等著《殖民地保护国新历史》

材料2:三元里的抗英:“逆夷自破虎门以来,未有如此之受创者。”“乡民熟睹官兵不可恃,激于义愤,竭力抵抗,一呼而起,遂令英夷胆落魂飞,骤解围困”。——引自林增平《中国近代史》

教师指导学生看鸦片战争示意图,讲述鸦片战争的两个阶段:一是攻广州、陷定海、逼天津,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二是占香港、进吴淞、到南京,清政府被迫签订城下之盟。再归纳提示:由于清王朝入主中原后,采取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了固步自封、愚昧落后的心理,结果“落后就要挨打”,在战争中吃了败仗。尽管中国所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尽管有关天培这样的爱国将士的英勇抵抗,但仍然挽回不了失败的结局,腐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3、出示条约内容,并找学生朗读。指出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看割让香港岛示意图。引导学生将条约的主要内容归纳为割地、赔款、通商六个字。再与学生交流讨论、分析,得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论。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指出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延伸: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有哪些影响呢?

一是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国从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二是中国的社会矛盾也发生了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三是革命任务的变化,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总之,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讲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涵义:“半封建”指原有的封建经济已被破坏,有了一定成分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半殖民地”指当时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压迫和控制的国家。

4、学生交流讨论、自由发言,将《19世纪上半期的中英两国的情况对比表》再次用投影展示在学生面前,这场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自卫与劫掠的搏击,其结局是:正义遭到惩罚,野蛮亵渎了文明,劫掠者弹冠相庆,自卫者俯首求降。为什么会是这种结局呢?

师:(从学生讨论中归纳、概括)具体原因是清政府政治腐败;中国封建经济落后;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综合国力衰弱;掌握战争领导权的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根本原因是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总结:中国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但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却受到封建专制主义的严重阻碍,一直处于萌芽状态。相反,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欧洲社会的一系列活动、运动都在促进它的成长发展。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功,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英国,成了号称‚世界工厂‛的资本主义第一强国。这样拥有先进生产力和近代战争武器的英国在同清王朝的较量中就明显处于优势,这也就决定了社会制度和生产力落后的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必然失败的结局。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是留给我们的是沉痛的思考:为什么中国会战败?实际上,归根结底,失败的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战胜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是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

三、课堂练习:(使用多媒体)﹙略﹚

四、巩固小结

本课通过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吸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树立我们的民族意识和忧患意识。只有大力发展“科教兴国”战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国家的强大是我们赢得平安的保障。

五、作业:

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5页“练一练”。

2、完成《优化设计》的第五题和第六题。

六、板书设计:

第一课 鸦片战争

㈠ 林则徐虎门销烟:

1、背景:

2、经过:

3、意义: ㈡鸦片战争:

1、原因:

2、时间:

3、经过:

4、结果:

㈢鸦片战争对近代社会的影响:

1、性质:

2、影响:

七、教学反思:

历史学科不只是关于过去的学科,还是一门具有现实性、时代性的学科。在教学中我们应力求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社会。在我看来,兴趣是历史教学的第一要务,无兴趣这无真正的有效教学。

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展现教材文本以外的更丰富的历史,以多种史料图片、音频相配合的形式,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创设情景教学法和问题启发式教学法及分组自学讨论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课堂实效,这是设计这节课的思想。本课的教学基本是成功的,表现在: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基本得以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表现出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并积极主动参于其中。特别是问题情境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深层次的参与教学。比如在解答鸦片对中国社会造成哪些危害时,学生的回答不仅很全面,还联系到了现实社会的吸毒现象和毒品走私,自发地意识到要远离毒品,还有一些学生联想到了国际戒烟日和国际禁毒日,不仅使历史教学渗透了德育教育,而且使历史课堂成为展示自我的舞台。

但在教学中我也发现有两个问题很难处理,一是如何精选史料、图片,也就是围绕什么问题、通过什么途径以及如何筛选史料的问题,常常使我们感到困惑。有针对性、灵活的选择使用史料、图片不仅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还要发挥集体的力量,资源共享。其二是如何设计更好的问题,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本课中虽然我力图让问题设计得更适合学生,但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充足,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加之课堂学习时间有限,有些问题学生不易答出,教师自能采取自问自答的模式,使得设计的问题有落空的感觉。例如在解答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及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时学生就觉得很茫然,不知该从哪里下手,未能很好完成这一教学目标。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第三篇】

第1课 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记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之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和分水岭。鸦片战争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奋起抗争、探索富强的开始。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三条线索都可以在本课找到源头,它决定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走向,是本册书中的重要单元。这节课的特点是内容庞杂,联系广泛,既有贯穿古、近代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外的横向联系,理论要求较高。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关于虎门硝烟、鸦片战争的视频、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

2、教师课前可按照学生的兴趣,将其分为中国组和英国组,分别研究鸦片战争前的中英概况。各组搜集相关资料,着眼于中英双方国情的综合性比较。课堂上两组陈述两国概况,大家讨论中英两国情况说明了什么?鸦片战争是否可以避免?

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情境讨论式教学法、启发式谈话法。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从高度、广度、深度上开拓学生的思维,师生共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语(2分钟):请大家看一幅图片:罂粟花,这种花外表非常的美丽,这种花的汁可以熬成鸦片,具有麻醉作用。鸦片确实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它也是一种毒品。人一旦吸食就不易戒除容易上瘾,大量吸食不仅对人体有害,而且给社会带来许多不安定的因素,如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等。这些毒品是英国作为商品向我国非法输入的,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呢?

二、教授新课: 学和练(28分钟)任务一: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

1、相距遥远的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走私鸦片?

教师讲解:19世纪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迅速发展,在对外政策上采取殖民扩张,力求打开国外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它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中国是西方人一直梦寐以求的地方。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旅行纪中这样描述过,东方遍地是黄金,更是激起了西方对中国的向往。在清康熙帝时,英国曾有使节到中国访问,结果无功而返。)

而此时的中国,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对外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国势日益衰弱,逐渐落伍于西方各国。英国通过广州十三行销往中国的商品(呢绒、布匹)没有市场,在中英贸易中处于出超(赔钱)。后来,英发现从事毒品贸易可谋取暴力,就向中国走私鸦片。从教材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激增表中可以看出,到1838年已达到40200箱,获利白银519万两。所以说,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思想教育:英国资产阶级认为鸦片有害,应严格限制国内消耗;而一方面为了获取巨额利润而鼓励外销。这一目的彻底暴露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无耻和伪善,认识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

2、鸦片的危害有哪些?

指导学生看自由阅读卡、阅读P3《袍子谣》分析鸦片战争的危害:银外流、国贫弱、人体弱。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官僚吸食鸦片,腐蚀了清朝的统治机构。严重摧残了吸食者的体质,中国国民素质整体下降。官兵吸食鸦片,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的灾难。

3、简述虎门销烟的背景、时间、地点、历史意义。

讨论:你将如何面对因鸦片走私所带来的严重局势。在学生充分讨论、各抒己见后,教师再归纳鸦片走私已严重危及清王朝的统治,所以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林则徐实行严厉的禁烟措施,派人暗访密查,缉拿烟贩。强迫交出鸦片,并写下保证书。加强海防,训练水师、民团。虎门销烟并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在虎门海滩销毁(销烟是采用化学反应的方式方法进行,并非烧烟)(林则徐卓越的组织才能和高尚的人格精神)

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6月3日,地点:虎门,历史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讨论:近年来我国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面对这种情况,谈谈在“拒绝毒品,养成文明生活方式”方面,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做?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

任务二:学习“中英《南京条约》”(课本4-5)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决心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教师提问: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的禁烟引起的? 经过学生的辩论,最后师生达成共识: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政策,这场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保护鸦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的必然和继续,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是要这样做的,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所以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林则徐禁烟只是英发动战争的一个借口。(英国人的三块敲门砖:正常贸易——鸦片——炮舰)

鸦片战争的结果如何?原因何在?对我们有何启示?

教师指导学生看鸦片战争示意图,讲述鸦片战争的两个阶段:一是攻广州、陷定海、逼天津,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二是占香港、进吴淞、到南京,清政府被迫签订城下之盟。可得出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对于清政府失败的原因,可由学生从政府机构、生产力水平、武器装备、军队战斗力、对外国策、综合实力等方面指导学生讨论,最后教师归纳总结:由于清王朝入主中原后,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失去了通过对外经济文化交往来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的机遇,造成了固步自封、愚昧落后、夜郎自大的心理,结果“落后就要挨打”,在战争中吃了败仗。尽管中国所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尽管有关天培这样的爱国将士的英勇抵抗,但仍然挽回不了失败的结局,腐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失败的根本与原因: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清朝腐朽的封建制度。英国军事实力,军事装备优于中国;清王朝的落后、腐败、无能,没有重用贤能;妄自尊大,闭目塞听;缺少必要的准备,打无准备之仗;没有充分发动人民群众。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 弱国无外交” 应该怎样做:以史为鉴,奋发图强,避免历史悲剧重演。2、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的时间、地点及内容。

让学生阅读《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看割让香港岛示意图。引导学生将条约的主要内容归纳为割地、赔款、通商、关税协定十个字,学生自主掌握。教师可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赔偿巨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协定关税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再与学生交流讨论、分析,得出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来侵略、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斗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教师解释什么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的含义是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的国家。半封建社会的含义是原有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而后依据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认识条约签订后,中国虽然是形式上独立的国家,但其独立自主的政治已开始受到外来的干预;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封建社会也受到外来资本主义的冲击,已不是完整的封建社会,因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板书设计: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林则徐禁烟、虎门销烟→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英国通过三块敲门砖:正常贸易——鸦片——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市场,迫使中国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我们要以史为鉴,努力学习,振兴中华,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鸦片战争_教学设计【第四篇】

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

鸦片战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战争的基本史实。

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

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的影响。

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受影视媒体的影响,学生对鸦片战争的认识程度不同,故讲解时需要系统、深化。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探究,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

学会从史料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到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

2.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

3.汲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培养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林则徐虎门销烟

2.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二)难点

理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课前安排 一课时

四、课前导学

搜集和查阅课外资料,学会从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并提出本课中希望解决的问题。

学生自习课文,能根据地图讲述鸦片战争的经过;结合时代背景、学习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学会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分析《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给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播放《鸦片战争》节选

我们知道刚才播放的影片是哪一件事吗?

知道是谁领导这场伟大的斗争吗?

(多媒体出示:虎门销烟和林则徐的图片)学生回答:鸦片战争

林则徐 同学们回答的很正确,正是虎门销烟这个镌刻在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禁烟运动揭开了鸦片战争的序幕。随之进入第一课《鸦片战争》的学习。在学习新课之前,请同学们把课前预习遇到的问题提出来? 生: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

同学们提的很好,这些也就是我们要在这堂课中重点解决的问题。请同学们先看一段音像资料,同时思考以下问题:

为什么不直接把商品卖给中国,何必走私鸦片呢?

英国走私鸦片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危害?(播放视频资料)请找到答案的同学回答。

(二)具体内容讲述

关于鸦片的输入老师准备了两组关于当时历史的材料: 材料一:1829年,英国侵华利益集团代言人柏金汉说:“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富有积极消费的性格,英国货在那市场的销量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材料二:材料二: 鸦片每箱成本200多卢比,1817年在市场上的拍卖价为1 785卢比,在中国的卖价为2 618卢比,差额833卢比,折合银元400元或白银280多两。

我们来分组讨论一下,通过上面两段话和课文上的《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激増表》,可以知道英国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的原因。学生自由讨论,理解说明。

(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我们认识了鸦片的危害,现在我们根据对鸦片的认识及结合《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认真想一想,总结鸦片对当时的中国造成什么影响呢?

40200箱 35445箱 20331箱 12576箱 7889箱 4000多箱

文本框: 一八三九年文本框: 一八三八年文本框: 一八三五年文本框: 一八三四年文本框: 一八三o年文本框: 一八二九年文本框: 一八二五年文本框: 一八二四年文本框: 一八二o年文本框: 一七九九年

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 学生回答:(允许有诸多理解,只要言之有理)师生达成共识:

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 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腐蚀清朝的统治机构; 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林则徐所说,“数十年后,中国几无御敌之兵,几无充饷之银。”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英国第一任印度总督哈斯丁斯1773年宣称:“鸦片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种有害的奢侈品,除仅仅为对外贸易的目的外,它是不被允许的,明智的政府应该严格地限制鸦片的国内消耗”。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非法的鸦片贸易年年靠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来充实英国国库。

从上面两段话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在这里,英国资产阶级认为鸦片有害,应严格限制国内消耗;而一方面为了获取巨额利润而鼓励外销。这一目的彻底暴露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无耻和伪善,认识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

教师:面对鸦片给中国带来各种灾难,林则徐采取了哪些措施? 播放《虎门销烟》视频 学生在课文中找出:

派人暗访密查,缉拿烟贩。强迫交出鸦片,并写下保证书。加强海防,训练水师、民团。虎门销烟。教师: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教师:除了上述以外,你们觉得林则徐还有那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呢?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通过林则徐的这两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那种为了国家民族利益而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高风亮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副自勉联则体现了林则徐个人品质中那种虚怀若谷、善于学习新知的开阔胸襟。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在继商品、鸦片的失败之后,用上了它们的杀手锏——炮舰、打开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爆发了。教师:有人说:“ 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让学生明白: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只是战争的导火线。既使没有禁烟,英国同样会找其它借口挑起战争。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

关于鸦片战争,请作好准备的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地图,可供大家使用。(多媒体演示英国入侵中国的过程)学生根据地图讲解:①战争的起止时间,②南京条约的内容,③鸦片战争的影响。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内容:

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个知识点,大家还有什么问题补充的吗? 学生可能补充:

①虎门之战中的英雄关天培。②肯定林则徐的虎门防御措施,评价林则徐为民族英雄。③学生提出不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学们补充的都很好,许多同学提到鸦片战争的影响时都说: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再一起看一看南京条约的内容。

我们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下每一条的内容,然后讨论以下几个问题:(割让、赔款、通商、协税)

①割地对中国有何危害? ②赔款加重了谁的负担? ③五口通商是互利吗?

④协定关税对中国有何影响? 学生讨论,得出不同的理解。

经过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割地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通商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侵略中国,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由权,这样一来,中国的土地一部分给了资本家,中国人苦的钱大部份给了资本家,沿海城市资本家可以随意出入贸易,中国的关税权也同样受资本家控制和压迫。就这样,中国社会原有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成分,中国已不完全是封建主义,因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那么,清朝是一个天朝大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为什么没有赢得这次战争的胜利呢?探究这个问题我们通过一个角色扮演来完成。请两位自愿的同学上台表演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嘉庆皇帝和大臣孙玉庭的一段对话。

嘉庆问:“英国是否富强?”

孙玉庭答:“彼国大于西洋诸国,因此是强国;至于富嘛,是由于中国富彼才富,富不如中国。”

嘉庆:“何以见得?”

孙玉庭:“英国从中国买进茶叶,然后转手卖给其他小国。如果我们禁止茶叶出口,则英国会穷得没法活命。”

嘉庆:“哈哈哈哈„„”

孙玉庭:“嘿嘿嘿嘿„„”

同学表演的很精彩,现在我们根据对白,按组讨论、分析中国失败的原因,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清王朝的落后、腐败、无能,没有重用贤能。妄自尊大,闭目塞听。

缺少必要的准备,打无准备之仗。只有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没有重用贤才,小人当道 课文归纳:两首儿歌

英国为开新市场,一八四零鸦战起,走私鸦片危害广。

《南京条约》丧权益。民族英雄林则徐,赔款通商又赔地,虎门销烟为国强。

半殖半封近代始。

畅谈感受: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学习本课后得到的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自身做起,远离毒品。

林则徐不愧为伟大的民族英雄。

(在这里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禁毒知识教育)

20 10157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