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漠中心教案精编4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教案“在沙漠中心教案精编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在沙漠中心教案范文1
美国大学毕业生的毕业誓词(Student Pugwash USA)
为何CEO
怎么面对全球化的大浪来袭而不被淘汰,显然已经是很多人的焦虑来源了。针对这种焦虑,各形各色的因应全球化“指南”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显学,题目叫“迈向卓越”或“菁英必读”的书籍和杂志永远被摆在机场书店进门最显目的展示台上,告诉你如何往上爬,变成跨国企业的高级经理人CEO。
我讶异的是,为什么全球化的挑战是以这种面貌出现呢?这里有两个明显问题:第一,何以你只看见强者却看不见弱者?跨国企业的发展固然促进全球经济和信息的快速流动,但是它同时蕴含着阴暗面――譬如全球经济游戏规则的不公平,譬如强势经济带给弱势经济的文化倾斜,譬如儿童劳工的人权和大企业对落后地区的剥削等等。为何“指南”只教你如何加入全球化的“强者”队伍,却不教你如何关注全球化的弱者,为他们说话,为他们行动;为何不教你如何加入先觉者的行列,检验全球化的竞争规则,批判全球化的恶质发展?
问题之二是,何以你只看见“竞争”却不看见“合作”?我们都知道,在一条逐渐下沉的豪华轮船上去抢它电影院里最好的位子没有意义,那么在全球暖化、海面上升的地球村里,缺乏宏观与深忱思维的竞争又有什么意义?全球化真正的议题是人类如何透过合作来保障地球环境的永续可能,透过协商来解决超越国界的贫穷、疾病、战争、人权等等问题,怎么到了我们的书店里,全球化的教战“指南”却只剩下如何在全球化的新游戏规则里竞争得利,抢先挣钱?
全球公民意识
培养“全球公民意识”是一门新兴的学问,很多先进国已经注意到全球公民教育的重要。一个典型的澳洲全球公民教育网页,探讨的议题包括儿童权益、沙漠化、教育、和平促进、环境永续、脱离贫穷、艾滋病、水资源、人权等等。
点进“沙漠化”一栏,首先学的是关于“沙漠化”的常识:
1. 全球三分之一的土地属于不可耕的沙漠地。每年有六百万公顷可耕地因为沙漠化和土质恶化而成为不可耕的荒地。
2. 全球一百一十个国家受到沙漠化影响。两亿五千万人直接或间接受害于沙漠化,其中大部分是贫穷地区的人民。
3. 百分之二十七的中国国土已经沙漠化,并且每年有两千四百六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变成沙漠。约四亿人口居住在这些不可耕地上,沙漠化带给中国每年的经济损失高达六十五亿美元。全球每年的经济损失大约四百二十亿美元。(联合国资料)
如果学生挑选内蒙古作为研究课题,教学手册建议老师将学生分组,以六个不同角色和立场来进行研究和辩论:蒙古牧民,中国官员,国际环保组织,志愿者,旅游业者,观光客。牧民对沙漠的历史情感、传统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以及他的经济需求,与政府官员从国家治理出发的认知可能有很大的差距。国际环保组织所注重的环境层面,很可能和当地推动沙漠观光旅游的业者利益有直接冲突。观光客在享受越野车横扫沙漠的同时,又必须要有什么样的常识和价值观,才不会成为破坏生态环境的无知“共犯”?要解决内蒙古沙漠化的急速扩大问题,这六个认知不同、立场矛盾的团体需要如何处理彼此的矛盾,才可能找到真正可执行的解决方案?
认识问题之后,是行动。网页接着告诉学生,在防治沙漠化方面澳洲政府已经有了什么具体作为,联合国以及各国政府又做了什么。但是更重要的是,“你”能做什么。
加拿大一个典型的教学网,议题之一是艾滋病的问题。第一步,是知识的建立。
知识,可以是数字和地名的背诵,也可以是复杂思辨的挑战。关于艾滋病的解说,内容竟是这样的:
自从一种抗艾滋的新药(ARV)问世之后,北美洲的艾滋病患者就得到某个程度的重生──他们虽得病,还可以正常生活。但是药价昂贵,一个人一年至少一万美金,是病人更多的南方国家所负担不起的。巴西政府因此研究ARV的成分而发展出制药方法,在一九九七年开始生产,药价只需三百美元。巴西打算将这低价的药外销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去,使穷人也能得到治疗。但是这个做法却违背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原则。原生产药厂也强调,如果研发新药的知识产权不被维护,将来就不会有人愿意投资于新药的研发,对医药学的发展将是严重的打击。
学生们必须研究和辩论的是:穷人的治疗权和研发的知识产权都是极其重要的原则,但是两者相冲时,怎么办?WTO如何解决这样的两难?专家们对WTO这样的组织又有些什么样的批评?
国际乐施会的公民教育网页非常注重个人行为对于全球环境影响,学生认识到的数字是这样的:
假定你一天喝两杯咖啡,那么你一年就喝掉三十四加仑的咖啡粉,它来自十八磅的咖啡豆。假定这些咖啡豆产自哥伦比亚,就意味着你一个人一年要用掉十二株咖啡树。要栽培这十二株咖啡树,农人需要用十一磅的化肥。你的一天两杯咖啡等于一年有四十三磅的咖啡残渣流入并且污染哥伦比亚的河川。
原来全球化一点儿也不抽象,它就和每一个人在每日生活里所做的大大小小的决定有关。全球的未来,就是每一个个人的责任。学生认识到,自己买来穿在脚上的名牌跑鞋可能是富国的厂商剥削贫国横夺暴利的成品;超市架子上某个进口米特别便宜,可能是以本国农民的生计为代价;美化自己房间所用的原木建材可能直接促成原始森林的大片砍伐和水土的流失;在餐厅里点选特殊的美食可能使世界的物种减少。
这样的课程,教学对象是小学生而非大学生,显然公民教育得从小学着手。先进国家的公民教育,早已不再是传统的“爱国教育”,“爱国”已不足以保存自己;从前所标榜的道德标准──不外乎忠诚礼义勇敢负责等等,也早已转换为对于地球和全球社区的关怀和行动。
大学生的基本配备
美国学生组织Student Pugwash USA所拟的大学生誓词是这样的:
我承诺将致力于建设一个美好的世界,其科技的应用必须以社会责任为念。我拒绝将我的所学用在对人类或其环境有害的任何方面。我的事业追求务必以道德为优先考虑。此后个人生涯将压力备至,然而我签此誓言以表达我的认知:每一个个人承担起他的责任是迈向世界和平的第一步。
这样宣誓的大学生显然已经认识到,努力打拼变成一个公司总经理不是惟一的人生目标,如何让地球永续,让世界公平,是一个更值得追求的志业。
所以,对于“二十一世纪大学生的基本配备”这样的大哉问,我的不怎么“时髦”的答案应该是这样的:
第一,思辨的能力。孔子的“慎思明辨”永远不过时。马丁路德金加以诠释:“教育的目的无他,就是教会一个人如何评估事证,如何判断虚实,如何厘清真假,如何分辨事实和虚构。”社会愈开放,价值就愈多元,黑与白之间就愈多层次复杂的灰色,如何判定是非真假成为全民课题。如果人民没有思辨的能力,徒有民主制度是没有用的。
第二,知识的建立。当我看见澳洲的小学生在学习内蒙古的沙漠化问题,德国的初中生在探讨南亚海啸所引发的贫富不均问题,加拿大的高中生在辩论欧盟和美国农业补助政策对加勒比海贫国的伤害,英国的社区学校在讨论全球暖化的因应对策,心中不免惊骇:中国的学生在学什么?
萧伯纳曾经极其讽刺地说,大学生在毕业的那一天起,就要努力去忘掉学校教过他的东西,才能真正面对社会。我也想说,在一个讯息封闭、心态内视的社会里,大学生必须自力救济,怀疑所有领导人和教育官员的论述和话语,建立自己的知识库,越过目光短浅的政府,越过低智能的媒体,自立与全球的知识网接轨,才能真正地面对二十一世纪。
第三,行动的能力。在整个华人世界里,素质最高、行动力最强的公民群体其实就在台湾。街头的动员示威、行政手段的抗议、压力团体的运作、国会程序的翻案、媒体的调查揭弊、司法途径的争取、社运团体的串连等等,台湾人远远走在先锋,但是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公民社会正在兴起。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可以以极大的格局走在社会大众的前面,带头关心全球议题,开创社会风气。
第四,品格的培养。不知道是什么促使马丁路德金在一九四八年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
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会一个人深刻的思考,并且善于思辨。但是如果教育停止在这里,那么教出来的很可能是一个危害社会的人。对社会危害最大的人,通常就是最擅思辨但是毫无品格的那个人……我们必须深深记住:头脑聪明是不够的,头脑聪明加上品格,才是真正教育的目的。
他是在说希特勒吗?他是在说我们所目睹的那些强权者吗?如果我们的大学生得到一流的专业训练,却不知同情心、正义感、廉耻为何物,如果他善于思辨却无法判断“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行为分际,如果“道德”在他的价值观里没有一个基础地位,我们只不过在培养将来很有能力危害社会的人罢了。
核心价值的永恒
四零年代的大学生教七零年代的大学生:思想的锻炼、道德的勇气、知识的责任、社会的承担。七零年代的大学生教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思辨的能力,知识的建立,行动的参与,品格的培养。两相对照,我所说的,有哪一件,不是罗家伦和萨特说过的呢?
也就是说,六十年来,人类社会的变化何其之大,而核心价值的变化又何其之小。罗家伦和萨特所处的都是尸横遍野的血腥时代,他们思虑的是,要怎样才能避免文明的腐蚀或毁灭。今天的世界,表面上科技猛进,物质发达,但是当年最关键的问题──怎样才能避免文明的腐蚀或毁灭,今天却因为科技发达和全球化而更为致命,更为迫切。
今天海峡两岸掌权的都是七零年代的大学生。掌权者愈是在乎权力,胸襟和眼界就愈是偏狭。
在沙漠中心教案范文2
关键词:WBQ 学习模式 学习原则
The learning model of WBQ bases on the investigative internet study .In this learning model , in the circumstance of internet , the investigative learning activity of learner is self-antimating ,self-guiding and it must have the definite cognitive inquirment and learning direction ,and it is an internet learning behavior . A learner can search for the correct starting point ,basing on self-level and the choice of study materials ,the establishment of study goal can be made by his need .In the course of study ,the learner can have a self-reconsideration, have a self-evaluation, and can expand the free space of study activity .This article makes a discussion ,basing on the internet investigating study model .
Key words: WBQ learning model learning principle
1 引言
WBQ学习模式即Web-based Query learning Model,是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指学习者根据学习任务和学习需要,自定学习步调,自主选择学习媒体内容和学习方式,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WBQ学习模式下的探究式学习是指学习者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所创设的集成化、智能化的虚拟学习环境以及丰富的媒体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学习活动过程中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在分析问题之后,利用资源有效地去解决问题,以培养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元认知技能。
2 WBQ学习模式的要素
在WBQ学习模式中学习者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四个关键要素是:自我识别、自我选择、自我培养、自我控制。自我识别是WBQ学习的基础,指学习者在学习中能正确地进行自我定位,了解自己的学习基础,能进行自我诊断,自我鉴别,自我评价,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反思,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自我选择是WBQ学习的核心,指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学习目标,确立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自主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及各种教学媒体,有效地完成某一课程的学习任务。自我培养是WBQ学习的实现途径,指学习者要不断研究和建立既适合自己又较科学的学习方法,并针对自己的情况不断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积极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自我控制是WBQ学习的关键,学习者能经常地对自我识别、自我选择与自我培养这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与调节,不断修正与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制能力以及战胜困难与挫折的能力。
3 WBQ学习模式案例分析
我们通过一个WBQ学习模式的设计案例来分析这种模式的一般步骤和原则。这一案例的主题是如何在沙漠中幸存,其适用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确定的教学设计目标是通过网页给学生提供情境、任务、问题、资源、成果分享活动。
(1)情境创设
你同团队驱车做穿越沙漠的旅行,突然汽车嘎然而止,你们被困在沙漠中,面对此情束手无策,虽已经发出求救信号,但救援队伍在7天后才能到达,在救援队伍到达前,你如何幸存?(通过网络提供与问题有关的真实情境?)
(2)任务活动设计
①两人或三人一组一起合作。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分别负责:记录者、调查研究组织者、设计者。
②选择沙漠:Hot-Kalahari,Mojave, Cold-Gobi,Great Basin,Namib,Turkestan,South West USA Deserts。
③完成个人作业:
画出Hot-Kalahari沙漠白天、晚上的气温曲线图,与你所围困的沙漠信息相比较对照,解释这些信息如何影响你的日常安排。
保留一份活动日志。
绘制一张地图要求包括以下元素:沙漠所在的洲;你在沙漠中的位置。
解释你所围困的沙漠是怎样形成的。
④为小组设计一种如何在这七天内幸活下来的方案。
选择你车里的10个项目,解释为什么对你的幸存来说,它们是很重要的。
制做KID PIX 幻灯片演示说明你如何在这7天内幸存。
对你的日常安排做一生动的陈述。
对在沙漠中的七天按时间线顺序做出流程安排。
(3)问题
沙漠中的哪些部分给你带来了威胁?
沙漠中的哪些地方有助于你生存?
选择沙漠中的一种或多种动物,找出它们是如何适应沙漠生活的?把你发现的规律运用到你遇到的情境下。
选择一种在沙漠中生活的植物,分析它是如何在恶劣的沙漠气候环境中生存的?
如果你所在的沙漠有人居住,有多少人居住?在沙漠中居住的人的生活是怎样的?
在沙漠中的居住环境特征是什么?(如:温度、风景、植物、动物)
气候条件是怎样影响你在沙漠中的幸存的?
你如何利用汽车中所拥有的物品帮助你生存?
(4)资源
你可在这些站点发现与你主题有关的一些信息。链接与下列主题有关的站点:
①沙漠是什么样的?
②有关世界上许多沙漠的事实;
③在沙漠中的一天;
④沙漠中的幸存者;
⑤沙漠生存指南。
可提供更多帮助找到关于沙漠信息的相关站点。
(5)结论
根据探索研究的结果,初步得出结论。
(6)反思
①反思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所用的信息资源(网络资源、人力资源、书本教材资源等),是否能获取、评价、有效利用这些信息资源?怎样利用这些资源提高作品质量?
②反思作为小组成员,你学到了哪些小组协作技能?哪些方面做得较好?哪些方面还有待于提高?
(7)分享交流
借助网络技术,利用通讯工具以及网络交流模板,向全班同学提出你七天内在沙漠中如何幸存的策略,把设计好的项目成果公开展示,与他人共享研究成果,同时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认知,发展多元化思维。
4 WBQ学习模式的一般步骤
WBQ学习模式以问题情境或课题项目为导向,通过给学习者提出与现实生活情景相联系的任务情境,让学习者经历这样一个学习过程:问题分析 信息搜集 综合加工 提炼抽象。
反思深化,最后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案,完成对问题的解决。
WBQ学习模式,一般包括五个阶段:
(1)问题分析阶段
网络给学习者提供问题情境,学生对问题进行独立认真的分析,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然后围绕要解决的问题与学习任务形成一个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或行动计划。
(2)信息收集阶段
学习者围绕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独立探索、展开行动,教师可通过网络给学习者提供与问题有关的线索或资源,学习者根据学习任务搜集有关的信息资料,逐步建构起关于该领域知识的认知结构原形。
(3)综合阶段
经过信息收集的探索学习阶段后,学习者对信息进行鉴别、加工整理,利用获得的信息资料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案,找出解决问题的确实可行的方法。并将获得的知识进行外化,来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让知识在进一步应用中得到巩固,产生广泛的联结,建构起牢固的知识体系。
(4)抽象提炼阶段
当问题得到解决后,需要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通过抽象概括,建立起解决同类问题的一般性原理与方法,以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与灵活应用。
(5)反思阶段
学习者在解决完问题后还要进行反思,反思问题的求解过程,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对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学习者可借助网络通讯工具向教师咨询请教,教师可适当进行指导评价,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元认知技能。
5 WBQ学习模式的原则
在WBQ学习过程中要遵循如下原则:
(1)自主能动性原则
WBQ学习模式不仅要求学习者知道做什么,还要求学习者具有独立学习的意识和心向,他们能够针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认知加工,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自己独立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能灵活地进行知识迁移,利用所获得的方法和技能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知识建构原则
在WBQ学习过程中,知识不是由外界输入的,而是学习者利用网络通讯工具在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中建构而成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发现知识、重新提炼知识或重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是面向自我的,是利用已有知识不断建构新知的过程。
(3)灵活性原则
WBQ学习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技巧,而不仅仅局限于得出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学生的学习活动遵循灵活性原则,学生可以独立确定问题范围,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利用网络可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研究的空间,促进学生元认知技能的发展,提高学生探索研究的灵活性。
(4)社会性建构原则
WBQ学习模式虽然在整个学习活动中以自我探究为中心,但利用网络通讯工具的支持可以与其他学习者或教师进行交流与协作,通过社会性合作活动可促使学习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对开阔学习者思路,进行多元认知思考有积极的作用。
6 结论
WBQ学习模式是网络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模式,该学习模式的理念是通过创设情境,提出学习任务要求,提供学习资源以及学习建议,让学习者利用网络提供的资源以及问题情境进行自主探索研究学习,通过提供通讯工具与通信模板让学习者分享交流学习成果。教学活动设计是WBQ学习模式的关键,而教学活动设计的重点在于任务活动设计与资源提供,要围绕任务目标给学习者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习者自主探索的愿望,同时给学习者提供与主题任务相关的链接资源,有助于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搜集有用的信息资源。以WEBQUERY为主题的网站给学习者提供了自主探索学习项目以及探索学习的资源,如何有效地利用该类网站开展WBQ的学习模式,值得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wbq8f/
在沙漠中心教案范文3
课堂问题设计,无疑受到广大教师重视。然而很多时候,这种重视也许只是基于“设计”的本身,对于“有效”与“精心”的理解也许只是停留于课堂的表层,众多教师的备课过多地陷于技巧、方法和模式的纠缠之中,忽略了设计背后的文本本身和教学本质,从而为设计而设计、为问题而问题、为开放而开放、为拓展而拓展,多数表面化、潮流化、片面化、公式化的教学设计最终导致学生与文本及作者的距离化,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向浅表化和低效化。
笔者主持的课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研究》意在对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展开细致研究,发掘问题设计的内容和层次,探寻问题设计的方向和根源,找到问题设计的出发点。课题组由十位骨干教师组成。经过一段时间的前期研究,大家决定通过同课异构、同课再构的方式,展开课堂实践研究,以发现问题,反思设计,探寻根源。我们选定的开课篇目为人教版七年级下新增课文——《在沙漠中心》。
二、描述
《在沙漠中心》中,作者圣埃克絮佩里表露出其独特的人生追求——从空中俯瞰大地,通过飞行寻找真理,用生命来书写人生的意义。这一独特的人生理想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极大的距离,再加上其意识流似的叙述方式,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真是“怎一个‘难’字了得”。那么,就应该首先让学生走进文本,即让学生真切地走进沙漠的中心,走进作者的内心,然后才能走出文本,从课文《在沙漠的中心》去思考人生的“沙漠中心”。
第一阶段:同课异构,不同课堂,从不同角度中审视问题的距离
第一堂课——“跳”出沙漠的中心
本着对“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认识,A教师设计了一系列问题。
教师的第一个主问题:速读课文,结合词句说说“我”在沙漠中遭遇了哪些艰险?你读到了怎样的心境?在这一问题的引领下,学生思维较活跃,通过文中的相关词句,初步感受到作者当时的“恐惧、绝望而又平静、坚定”的复杂心态,形成了一个较好的教学蓄势。
然而,第二个主问题的出现却将学生的思维绳索硬生生地扯断了,只能在空中无序地旋转。“农人通过犁铧可以耕种。人们通过飞机,离开城市和会计师,可以重新找到农人的真谛。你觉得作者通过飞行找到了什么?”
教师很希望学生就此能有所总结和提升,但这一问题并非指向文本。没有了文本的支撑,没有了思绪的铺垫,学生准备不足,多数变得犹豫和沉默,只有聊聊几个学生用口号式的语言报出了“找到理想,找到真理”等空洞的答案。
教师开始抛出第三个主问题,希望将文本主题的解读提得更高。“作者又说当他以造物的名义和死亡抗争的时候,就是勇敢的人。那么,你们说一个人的勇敢在于什么?”学生还没从第二个问题中反应过来,又来了一个更为深邃的问题——一个人的勇敢在于什么?于是,课堂变得死寂,学生彻底懵了。
初步反思:与文本的距离——没有基于文本的“走出文本”。
从课堂实效来看,学生的确是初步走进了文本,但并没有浸入文本,没有沿着作者思想的起伏线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此时,过早的提升必将让学生“跳”出沙漠、“跳”出文本。
由“遭遇艰难”、“体会心境”,到“思考飞行”、“感悟勇敢”,看似是有层次的问题设计,其实缺乏内在的联系和勾连,过度脱离了文本的内在线索及问题设计的基点所在——作者的情感起伏。体会不到作者走出沙漠中心的心路历程,自然走不进作者的心灵世界。
第二堂课——以“英雄”为中心
B教师以“英雄”为中心,设计了如下问题:
师:作者是英雄吗?哪里体现他是一位英雄?
(学生沉默片刻,有两生举手)
生1:他是英雄,因为他决定要继续走下去。
生2:他是英雄,因为他和大自然斗智斗勇。
(其余学生沉默,发言没有继续下去。教师引导全班齐读第20段。)
师:有怎样的心情?
生:没有希望,绝望的心情。
师: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走下去,他是英雄吗?
生1:是英雄,因为只要奋斗过,即使失败了,也是一种胜利。
生2:是英雄,因为他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但依旧不放弃希望,还要继续走下去。
生3:是英雄,因为作者对生命有一种放弃的态度,很是顽强。
(其余学生沉默,发言没有继续下去。)
师:对,这正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在那样一个严酷的环境中,人的力量显得那样弱小,恐惧和绝望都是一种正常的反应。恰恰相反,此时“我”所做的每一个小小的举动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生命不屈的抗争,不仅仅是与自然的抗争,也是与自我内心的抗争,这种抗争是残酷的,却是震撼的,它最后的胜利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坚忍。
初步反思:与人物的距离——没有还原人性的“英雄形象”。
也许,教师对文本人物的理解是一种浅读或者误读。圣埃克絮佩里固然是一个英雄,但这样的英雄不是遥远的,而是切近的,他与我们一样,在追求某一种生活的方式;这样的英雄不是冰冷的,而是温暖的,他与我们一样,有一颗火热的心,既有理想和追求,也有恐惧和向往。然而,“他是英雄吗?”,这是一个既定概念的问题,限定了学生对作者丰富人格的认识,体会不到英雄在坚强的同时还有脆弱;这也是一个高度提炼的问题,主题先行,限制了学生的初始体验,体会不到英雄其实与我们一样,也会有恐惧和害怕。因而,学生对于这个英雄只有认识,没有体验,只有评论,没有感受,最终无法触摸到教师所说的那个“有血有肉”的英雄的内心。
第三堂课——来到地震的中心
以下是C教师的结课环节,教师意在把作者的伟大人格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去观照现实人生。
师:如今,灾难降临到了中华大地,我们同学在沉痛哀悼那些逝去的生命的时候,是否对生命有了更进一步的思索呢?请说说你的生命感言。
生1:无论有怎样的困难,都应该坚强地走下去。
生2:好好活下去,不能放弃生的希望。
生3:生命,即使只有一丝希望,都应该继续走下去。
生4:生命就是坚持。
生5:也许生命在大自然面前不堪一击,但生命的精神屹立不倒。
师:同学们,罗曼·罗兰说,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因为在每一个创伤上都标示着前进的一步。无论我们遇到怎样的艰难,我们都应该坚定地对自己说:“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结束全课)
初步反思:与生活的距离——没有回归本我的“联系生活”。
让学生从作者的人格光辉中获取力量,叙述感言,这是教师设计本环节的美好愿望。但可惜的是,学生的发言流于表面,意思单一,并没有出现期待中的感彻人心的陈述。学生的回答与期待的答案存有较大的距离,首先源于文本内容本身与震灾的距离,从“在沙漠的中心”引申到“在地震的中心”,显得过于牵强,一个是个人之于理想的坚忍,另一个是人类之于灾难的坚强,并非完全能够等同勾连;其次源于学生与震灾的距离,虽然震灾牵动了所有人的心,但并非感同身受,如此,也就限定了学生的主观体悟,所发言论也就易于浅表。
这一问题的设计,看似联系了生活,其实依旧是脱离了生活,因为其没有联系学生的本我。
第二阶段:同课再构,完善课堂,在共鸣共通中架构问题的桥梁
第四堂课 ——其实,我们也会在“沙漠”的中心
在前三堂课的基础上,笔者开始新一轮备课。之前课堂的遗憾告诉笔者,问题的设计必须紧扣文本,必须联系生活。紧扣文本,首先必须要研读文本、联系生活、联系自我。在反复的朗读和细读中,笔者逐渐靠近了圣埃克絮佩里,他的思想和形象逐渐明晰起来。笔者发现:他虽然在矛盾、犹疑中徘徊,但他的思想却随着坚定的追求和意志的螺旋上升,最终让他走出了沙漠中心。因此笔者被他深深地打动,圣埃克絮佩里在自然的沙漠中心挣扎,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在生活的“沙漠中心”困惑。而我们的学生呢?他们不可能永远生活在花红柳绿中,他们今后也必将会遭遇人生的“沙漠”,圣埃克絮佩里的经历是否可以成为一个有益的启示呢?在这番触动下,笔者沿着作者的思考、放入自己的想法、根据学生的生活,开始了新的教学尝试。
问题设计之一:从“想象的沙漠”走到“文本的沙漠”
上课伊始,教师出示“沙漠”两字,并向学生发问:沙者,三点水一个“少”字,漠者,三点水,一个“莫”字,你说,沙漠意味着什么?如果把你抛在沙漠的中心,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你会有何感受?
在步步紧随的问题下,学生的生活积累被调动了起来,想象的翅膀飞扬起来,在声声“寒冷、饥渴、恐惧、绝望”的声音中,沙漠之感在课堂中油然而生。
教师趁机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法国飞行员兼作家圣埃克絮佩里就印证了我们刚才的假设,当他置身于沙漠中心时,是否有我们刚才的感受,请拿起笔来,将文中的相关词句圈一圈、画一画,然后说一说。
初步反思:问题的突破口极小,从“沙漠”二字入手,唤起学生生活上和语言上的初始体验,一个假设——如果把你抛在沙漠的中心,先让学生“由己推人”,后通过语言的品析再进行“由人推己”,充分体验到在沙漠中心的困苦之感。
问题设计之二: 在“文本的沙漠”中感受“生命的沙漠”
1.教师沿着文本将教学推向深入。
师:老师惊讶地发现,圣埃克絮佩里在害怕、绝望之后竟然还有出乎人们意料的感受和想法。请再找出体现这些感受和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学生陆续找出“平静”、“没有遗憾”、“如果我能够回去,我还要卷土重来”等。)
师:重来到哪里?通过什么重来?
生:重来到沙漠,通过飞行。
师:为什么要重来?请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生:我需要生活。在城市里,已经没有人的生活了。
师:需要生活?作者到底在需要、追求着一种怎样的生活,以至于他还想卷土重来?
(教师在这一问题上放慢节奏,驻足停留,让学生通过相关句子理解作者所追求的生活的内涵,通过对城市人虫豸般生活的比较分析,最终让学生理解了作者所说的“人的生活”。)
2.就在学生对“人的生活”有所感悟,达到理解的高潮之时,教师继续沿着文本引导学生的思维。
师:但老师发现,作者追求的这种生活可能实现不了了,因为第20段中说“这里有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干枯得挤不出一滴眼泪的心……”
师追问一:你认为这句话应该用怎样的感情、语气读?
(学生读出了伤心、绝望的感情,但声音洪亮。)
师:同学们,作者困在沙漠中心几天了?
生:三天。
师:三天了,能发出这么洪亮的声音吗?
(学生笑,转为轻声、略带嘶哑的朗读。)
师:生命之火即将熄灭,生命之泉即将干涸。可老师又很奇怪地发现这一句话,“上路吧,普雷沃!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 为什么现在还要继续走?这样做,有必要吗?
学生纷纷表示有必要,并结合文本陈述理由,在几个学生的发言中,教师把对朗读的理解上升到生命意义的高度。
师三:这是坚强的生命,有意义的生命,对这句话的朗读,你是否有了新的理解?
学生再次朗读。(无奈中透露着坚定,绝望中透露着希望。)
初步反思:教师发现了作者思想起伏的转折处,勾连起前后的教学问题,不断地将学生原有的思考击倒,又不断地促使学生进行新的思考。阅读在推进,思想在变化,认识在加深。对于“生活问题”的讨论,正是看到了作者在矛盾、犹豫中的坚定之心,就是引导学生对作者思想、理想、追求进行一番思考。对“干枯的心”的朗读,就是对作者情感起伏的反复体会、层层朗读、环环相扣,在朗读中体验情感的变化,体悟生命的意义。
问题设计之三 :从“生命的沙漠”中思考“人生的沙漠”
师:圣埃克絮佩里已离我们而去,但他将生命的思考留给了我们,再回到我们课前的那个假设,其实我们不大可能像作者一样被抛到撒哈拉大沙漠中,但我们在学习、生活、人生中其实也会遭遇沙漠,也会站在沙漠的中心,是吗?如果真的是这样,你会说什么呢?可用自己的话,也可引用文中的句子。
在教师问题的陈述下,学生纷纷点头,说出许多凝练而又深刻的句子,作为自我走出生活沙漠、人生沙漠的勉励语。
最后,师生共同选择了课文最后一句话,结束全课——当我们站在“沙漠”中心时,让我们继续走下去!
初步反思:在感受作者之沙漠的同时,学生内心深处潜伏的沙漠之感已然被唤醒,此时,再经教师的问题加以点破,学生就很自然地从作者之沙漠走到了自我之沙漠,从课文之沙漠走到了生活之沙漠。当然,这基于教师在文本和学生之间发现了共同“沙漠”。
三、总结反思
在这样一种链接滚动式的教研中,笔者再一次深切地感到:问题设计的区别并非仅仅在于形式上的不同,问题之源的区别决定着课堂的差异。对问题设计的关注绝不能仅仅停留于设计的表层,我们有必要溯源而上,发现问题设计的源头和出发点。
(一)从文本出发,把握脉络,勾连问题,方能靠近作者的本心
文本是问题设计的根本。构成文本的要素有三:一为情感价值,二为语言形式,三为思路脉络。在现实情况中,教师或是将问题设计的基点更多地落在言语形式和思想情感上。以第一堂课为例,教师的第一问题落在言语情感上,第二、三问题落在思想主题上,三者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和线索,整堂课尽显跳跃之感。
需要注意的是,一堂语文阅读教学课,应是由多个问题组成的,在问题与问题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内在逻辑,前问题暗埋了后问题的铺垫,后问题又对前问题进行了照应和提升,这样,就有了一条问题链,而勾连起这条问题链的线,往往就是作者的思想起伏和行为脉络。
在第四堂课的“问题设计二”中,教师找到了作者的思想绳索,牵引着学生从情感的突变中把握生活的内涵,再从生命的绝境中过渡到思考生命的意义,在一步步转变、惊奇、体悟之中,学生走进了作者的内心。
由此可见,从文本出发的问题设计,应体现为这样的三维性:紧扣文本的语言,设计利于品味语言的问题;把握文本的情感,设计能体验情感的问题;遵循文本的脉络,设计序列恰当的问题。其中,对文本的思路脉络的关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有明确的文本意识,尤其是明确的文本思路意识,以此来安排教学的环节和问题的序列。在起承转合中找到通往作者心灵的道路,顺其而下,必将推开作者的心灵大门。
(二)从学生出发,联系生活,促使体验,方能调动学生的真心
学生是问题设计的对象,他们的理解和体验受到现实生活和认知水平的限定。这就要求教师的问题设计要充分尊重学生原有的生活、认知和思维,将问题靠近学生的心灵,能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基点,架构桥梁,创造情境,将文本的世界与学生的世界打通,让学生调动生活体验去把握文本,理解作者。
在第二堂课中,教师并未将英雄形象的探讨建立在学生对作者形象的初始理解之上,未能将英雄建立在其作为一个人当有的痛苦、犹豫、恐惧和绝望之上,自然形成不了“有血有肉”的形象。同样,在第三堂课中,教师虽然将对文本的思考引向关注现实中的地震,但地震并不是施教学生的真正生活,虽然看似联系生活,但终究还是脱离生活,自然也不能调动学生真正的体验和感悟。
从学生出发的问题设计,首先是浅近的问题,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阅读规律;其次是富有情境的问题,符合学生“好奇、活泼”的心智特点;再次是与“学生自我”相连的问题,符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心理体验。
在第四堂课中,教师先是由“沙漠”二字的切入,从浅近的问题开始,四两拨千斤,带动对整篇课文的阅读。接着是课前的假设和想象三天口渴的朗读,这样的情境问题能激发想象并给学生带来趣味。特别是三次层层提升,步步深入的朗读,由“绝望之读”到“无力之读”,由“无力之读”再到“坚定之读”,每一次都促使学生用自己的感受去揣摩作者的感受,在建立、、再建立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心灵的颤动,以己之情体作者之情,以己之思悟作者之思,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和契合。最后是对“生活沙漠”的巧妙点拨,促使学生自然地将自我生活与文本世界相连。这些问题设计如同一个个时空隧道,学生能在瞬间对文本的情境感同身受,调动了学生的真切感受,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能让学生从生活中进入文本,又从文本中回到生活,最终获得心灵上的提升。
(三)从教师出发,思考人生,选择价值,方能体现教师的用心
教师,首先是问题设计的主体。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是一位读者,而且是一位有着善感之心的读者,他能被文本打动,能将自我置身于文本的情境中,与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又能用文本的意义映照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思考自我的人生方向。在对《在沙漠中心》的反复朗读中,教师唯有想到了自我人生中的某种困境,方有作者之沙漠与自我之沙漠的贯通,然后才有作者之沙漠与学生之间的贯通。
教师,其次才是一位教师,并且是一位有思想的教师。真正的教学不仅仅在于对人的尊重,更在于对人的完善。将尊重导向完善,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自我的人生阅历和文化积累,在文本思想价值与学生现实人生中找到一座桥梁,给予学生思想人格的引导和熏陶。对于《在沙漠中心》,教师如果没有基于自我的“沙漠”之感,何来对于学生的“沙漠”之想?又何来问题设计中对起点和终点的铺设?因而,教师绝不能将自己高高挂起、袖手旁观般地去设计问题,唯有置身于文本,用自我的情感、自我的思想、自我的人生去设计的问题,才是有思想、有情感、有味道、有效率的问题。
在沙漠中心教案范文4
“关注农业”是百事集团在中国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中非常有代表性的项目之一。也是具有鲜明的“责任竞争力”理念的案例。结合中国国情――三农问题、西部大开发问题考虑,这一案例极具社会意义与示范效应。
作为中国社会的一分子,百事公司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百事公司在贫穷的内蒙古、甘肃和广西省设立了示范马铃薯农场,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农场之一。农业项目的本地化得到良好发展,不仅为中国的西部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当地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于沙漠治理、保护生态环境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更令人欣慰的是,百事集团自身也在“关注农业”中获得了质优价廉的生产原料,在商业竞争中赢得了重要的一块筹码。
简介
1981年,百事公司与中国政府签约在深圳兴建百事可乐灌瓶厂,宣告了投资中国历程的开始,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美国商业合作伙伴之一。1995年,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总部设在上海。时至今日,百事公司已在中国成立了数十家合资、合作、独资企业和项目。截止2006年底,在百事公司投资中国25周年之际,百事中国已成为百事国际集团(饮料)第一大市场,也是百事公司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问题
1993年,百事公司计划将休闲食品乐事薯片引入中国。这就需要大量优质土豆作为原料。在中国的土地上可能种植出大量低成本高质量的土豆吗?
解决方案
一、沙漠中种土豆,保质又保量
薯片的加工包括清洗、除皮、切片、脱水、油炸和灌装几个主要工序,对土豆的原料有一定的要求。一是土豆的形状要比较规则,芽眼要浅,这样较容易清洗和除皮;二是土豆的糖分含量要低,这样高温烹炸的时候不会变黑;三是加工特性的要求,固性物含量要高,这样加工以后的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四是便于储藏。
当百事公司打算在中国做薯片的时候,经过调查发现中国的本土土豆品种都难以满足这些要求,而中国政府有关植物检疫的规定又不允许从美国进口土豆原料或直接引种。于是从1993年开始,百事公司通过试管苗的技术,将美国的优良土豆品种“大西洋”引进到中国。为了确认试管苗引进的土豆品种在中国的适应性以及投入产出情况,百事公司在内蒙达拉特旗沙漠边缘的大沙丘上办了第一个示范农场。
沙地对土豆生长的形状规则有好处,而如果是泥地,土豆的生长膨胀,就会往松的地方去,造成土豆的形状不规则。另外沙漠的日照时间长,也有利于土豆固性物的积累。同时因为沙漠没有种过农作物,因此十分干净,没有农作物病虫害的残留,有利于新品种的试种成功。并且,沙漠面积广大,试验成功的话发展空间大。
百事食品公司对土豆原料的需求巨大,这就需要大量的土地。在中国,想要找到上千亩的大块土地种植土豆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使找到成本也会。较高。在沙漠上种植可以解决这些难题。首先,沙漠足够广阔;其次,相比租用其他土地成本较低。问题是在沙漠生产土豆,要想达到高产,还必须进行改造。
二、专业技术变沙漠为良田
百事公司通过一系列的设备投资和专业技术开始对沙漠进行改良。
1、投资专业的喷灌设备。这样改造沙地的树草和农作物就有了基本的生长条件。然后按照喷灌设备的性能,根据其灌溉面积的大小,将沙丘分成一个个大小约400亩左右的喷灌圈。
2、百事公司在农场周围植树、修路,帮助减少当地沙尘暴的影响。百事种植的沙柳生长能力很强,不到一年就可长到0.5-1米,固土能力较好。在沙柳的再种上杨树,两者结合起来对于防止沙流以及风沙对圈内土地的侵蚀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3、改善土质。沙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保水保肥能力差。百事公司在土豆收获后种植其它的农作物,如土豆收获后,种冬小麦或玉米以保持水土,这样周年的保持植被覆盖,防止扬沙;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
4、降低土地盐碱度。由于沙地的盐碱度较高,不利于土豆生长,百事公司根据对土壤酸碱度的测算,买来酸性的石膏粉进行改造。经过开始三年的努力,原来的沙漠变成了种植土豆的高产良田。
三、捐赠图书献爱心
与此同时,百事员工在公司的倡议和带动下,踊跃捐款,为马铃薯农场周边的学校修建“百事图书阅览室”,向孩子们捐赠图书馆硬件设施和数以千计的图书,为农村儿童的教育事业和健康成长献出爱心。成效
1、百事公司1993年进入中国后,目前已在华设立4家工厂,并投资2300万美元在中国各地区开发了土豆种植项目。百事公司在内蒙古投资建立了种植基地,使先前近2万亩的沙漠由此变成了良田。
2、2003年起,百事公司在山东、内蒙古等地种植的土豆还出口到东南亚,累积至2007年出口土豆达5000多吨。
3、百事在内蒙古包头的模范农场成为主要的培训中心,向农民们传授如何脱离传统低价值、低商品率的农作物的技术与经验,促进了当地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百事公司在贫穷的内蒙古、甘肃和广西省设立了示范马铃薯农场,为中国的西部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农场为当地经济创造了每年300多万美元的薯片原料销售额,受益的家庭每年超过1100户。
4、百事在沙漠种植土豆对于治理荒漠化和改造环境,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减少了政府治理沙漠化问题的资金投入,节约了政府开支。2006年6月3日总理考察百事土豆农场,对于百事公司改造沙漠、种植土豆、扶助农民的事业给予了高度赞扬,更使百事的员工获得了极大的鼓舞。
5、经过改造,沙漠变成了土豆高产田,土豆的产量由当初的亩产不到1吨,提高到最高产量达到3.4吨。优良品种加科学种植不仅为百事的原料供应提供了保障,还获得了比市场收购还低的原料成本,增强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展望
1、目前,百事正在加大设备与资金的投入,继续扩大“沙漠变良田”的壮举。
上一篇:语文 《开国大典》教案精编4篇
下一篇:《坐在最后一排》教案精编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