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教育教案【范例4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教案“青春期教育教案【范例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青春期教育教案【第一篇】
关键词:唐氏综合症 青春期 行为矫正
唐氏综合症儿童青春期的退缩行为是指在学校活动中所表现和产生出来的心理承受能力差、神经过敏、白日梦等心态和行为。这些行为久而久之泛化到其他情境并形成习惯,如对上课持逃避态度,拒绝走进课堂等退缩行为的并发行为。这些都对进入青春期的唐氏综合症儿童情绪与行为方面的发展有影响。还从一些问题的特征来看,唐氏儿童需要经常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这就是导致了一些问题行为的出现。
一、个案分析
(一)个案对象
王某 , 男 , 15岁,培智班唐氏综合症儿童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得出智力中下。身体状况一直良好,性格内向,识字能力较佳 , 但课堂上不敢提问和发言 , 自我表现能力差。
(二)环境分析
家庭因素:王某是家里的独子,从小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和父母的教育态度截然不同。 爷爷奶奶能耐心地教导孩子学习;父母亲缺乏耐心,因为工作较忙很少跟孩子接触,对孩子没有太多的了解和深入的认识。家庭沟通方面,爷爷奶奶较能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
学校因素:王某在我校就读近五年,学校教师每个学期为他制定的个别化教育教学计划中,把提高语言思维能力、交往能力和肢体康复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重点。学校里,代课教师基本能明白他问题行为的需求并能应对,但周围的同学或伙伴没有较好的能力去理解和帮助他的,有时会无意间诱导他的不良行为。这是他在学校出现较多情绪行为问题的原因之一。
(三)问题行为分析
学习上碰到一点困难就退缩,常常一个人独坐,活动要有教师领着,常会自己走来走去,重复刻板的动作,嘴里自言自语。注意力不集中, 惰性重,自制力差。随着年龄的增长,王某的退缩行为呈上升趋势, 如上课铃响后,他不愿意主动走进教室学习,而选择去操场树荫下或体育器材边上躲避,等大家都去上课后, 才从边上慢悠悠出来, 在校园操场上走来走去 ,嘴里还胡言乱语说着某件事情,像是在做白日梦。对同伴和教师的召唤不予理睬。每次由教师和他交谈才肯回教室。这种情况也发生于课间操后。从教师的观察判断 ,助长王某问题行为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逃避学习,二是吸引教师及周围同学的注意。王某的问题行为是由周围同学和教师的注意维持的。一旦教师与他交谈并制止,他就显得十分高兴,抬头挺胸、神采飞扬地走进教室,此时他的行为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关注。随着年龄的增长,王某的课堂退缩行也越来越严重,且随着学习内容难度的增加逃避学习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二、矫正方案
(一)矫正方法
考虑到个案对象已进入青春期,认知范围比较广,理解能力相对比较好,所以在选择行为矫正方法时,我主要尝试用了个别化目标行为一般化,即有意忽略。确定为王某每天上课铃响后及课间操后能自觉并且直接进入课堂学习,而不走回旋路线;强化物支持,即正面奖励。有时给予物质鼓励:一块橡皮,一个糖果。象征性奖给教师剪的笑脸娃娃、贴画 (满足王某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需要 );社会性奖赏如教师、同伴及家长的肯定及信任的微笑、赞赏或给予一个亲切的抚摸。
(二)矫正过程
第一步:鼓励――建立自信。教师和同学在王某出现目标行为时不予理睬、不作任何反应,让目标行为自己消退。教师和周围同学对“王某又躲在器材后面 ”这一行为忽略不做出反应,也不去关注;对他一切过分的举动都置之不理。当王某能主动、按时走进教室,周围同学特别是教师要立即表扬,抓住微小进步的地方,立即给予表扬,这时候再过去跟他讲话,他的情绪会很快好转。将他的注意力吸引到活动中,防止他再次出现行为问题。也可以给他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在塑造目标行为的同时减少问题行为。
第二步:奖励――正面强化。该生对物质奖励很在意。在实施矫正行为的过程中以教师自制笑脸为代币,以海绵宝宝贴画(王某非常喜欢海绵宝宝 )为后续强化物,以增加良好行为的出现率。开始连续强化,如果一天未出现问题行为就得到一个代币。以后逐渐提高标准,再使用间歇强化 (如每 3天或 5天问题行为未出现后给一个代币 ) 维持这种良好行为的出现率。后续强化物用代币交换 , 三个代币可换取一个海绵宝宝贴画。各科目教师围绕同一个矫正目标,依据学科特点,不失时机进行正强化训练,在矫正王某不良行为的同时,提高他的学习能力,增强他的自信性。
第三步,肯定――巩固成果。在干预问题行为前期,向王某明确说明奖励的整个过程,以笑脸娃娃为代币,以海绵宝宝贴画为后续强化物,激发他的问题行为的改变并培养王某的坚持性。同时以周围同学、 教师的差别强化作为辅助手段。记录矫正期间的问题行为频数,来检验目标行为的塑造是否成功。追踪个案的目标行为,来评估问题行为改变是否具有持久性。经过近两个月的观察记录,王某问题行为每天频次2―4次,表明问题行为变化不明显,矫正干预中、后期问题行为出现次数明显下降,在问题追踪阶段行为出现几率较小。
第四步:追踪――防止反弹。个案追踪前期很少有问题行为出现,个案追踪后期问题行为有一定反弹。个案对于唐氏综合症儿童青春期课堂退缩行为的矫正效果较为明显。但是很难彻底消除。追其原因在于:周末在家里休息两天后问题行为会再次出现:故意逃避、懈怠等消极心理再次唤醒了孩子的退缩行为,使得他不愿重新投入到学校生活。此外,唐氏综合症儿童易受不良影响而使行为出现反复,其问题行为有一定的生理基础,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所以对于青春期的唐氏患儿的个案矫正,短期的训练效果不会很明显,有时还会有反复,教师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采取反复强化的手段。
“青春期”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二篇】
“青春期”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章“人类的产生”中的第三节,是前一节“人体生殖系统”的深入与延伸,又是下一节“计划生育”的前提与基础。在教材的内容设计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本章教学内容中最重要的一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青春期在人体发育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形成健康度过青春期的愿望,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确保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观的形成。
2.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①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包括身体形态及生理结构、功能变化和青春期心理变化)。
②正确对待青春期生理及心理变化特点,对自身变化进行适时合理调整,健康度过青春期。
(2)能力目标。
①通过课前小组内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②通过在课堂中的讲解,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抗拒恐惧心理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自己和同学的身心变化,正确对待人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共同健康渡过青春期。
3.教学重点。
(1)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及其卫生。
(2)识图能力的提高与如何主动学习。4.教学难点。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5.教学突破
(1)以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为突破口,结合资料分析、讨论等突破重点和难点。
(2)课前与同学交流、谈心,让学生提前对青春期的身体和心理变化有一定的了解,再正面疏导,促进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做好青春期的卫生,抓紧时间主动学习。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教师通过调查,与学生共同确立本节课的主题,并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分组方式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采用多种不同形式)。同时,教师还要查阅有关书籍、登录有关网站,收集青春期的相关资料,并在学生需要时给予必要指导。
2.学生准备。
①课前一周,以小组为单位测量一次身高和体重,统计分析全班结果,绘成曲线图;完成有关青春斯问卷调查。
②回忆自己在进入初中以来,身高、体重、声音等方面有些什么变化。③分男女两组,分别统计本班男生出现遗精的人数,女孩来月经的人数。男孩出现了遗精,女孩来月经的最初反映是什么。
三、教学流程
(一)设置情境
1.提问:请告诉老师全班同学的平均年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是多少?
2.汇报:从校卫生室统计的七年级以前的学生体检结果,让学生描述从小学到初中来的一些变化。
3、陈述:你们从母亲体内生下来后已经有11-13年了,你和你的同龄人正步入一个重要的发育时期——青春期。(板书:青春期)
(二)探究交流
这个环节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学生对调查结果的汇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在课下师生互动的基础上,实现课堂上生生互动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体验到探究学习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应以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的探究成果,使学生在赏识教育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1.青春期生理变化及生理卫生。
(1)青春期男性生理变化为研究对象。
在小组中选取一名课堂主讲人。学生通过在课下的精心组织形成了完备的讲授方案与材料,有针对性地讲解了青春期生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如青春期身高和体重的突增现象,心肺功能的增强以及神经系统的完善与发展。特别着重说明了青春期男性生殖系统发育以及第二性征的出现,并以调查的形式说明了青春期男性遗精现象的科学道理以及如何正确对待遗精。在此环节中,学生利用自制的青春期男性身高体重及睾丸发育特征的折线统计图,使学生可以直观和理性地认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2)青春期女性生理变化为研究对象。
组长作为课堂主讲人。该组学生以对比的形式对青春期女性生理变化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研究,并在课下与第一组学生进行了交流,通过交流形成了系统而完善的教学材料。如男、女青春期到来时间上的差异,生理变化上的差异,强调生理变化的原因是由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产生的,并以调查的形式说明了月经的形成以及行经期卫生等关系女性青春期身心健康的问题。该组学生通过女性与男性在青春期中发育的共同点,强调指出,青春期是人体发育的“黄金时期”。在此环节中,这个小组的学生利用女性青春期身体变化的曲线,与上一组学生出示的材料进行比较,从而使大家清晰认识到女性青春期发育的特征。
2.青春期心理特征及心理卫生。
这个小组以青春期心理健康为研究对象,选举了一部分学生参与这部分内容的课堂讲解过程。首先,该组组长以主持人的形象出现,将课前调查结果向全班同学汇报,使学生明确青春期心理变化的普遍性,从而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并综合调查所有结果,组织同组同学以课堂短剧的形式表演出来。通过小品式的表演,首先使学生体会到青春期独立性格的形成过程中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渴望独立,另一方面又需要父母师长的关心与爱护。教师可以此为契机展开讨论,力争使学生形成尊重父母师长的良好品质。同时,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教会学生如何良好地处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在此环节中,教师一方面以孩子的语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陈述学生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分析其中的一些不足。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站在家长的立场上,分析发生在他们之间的某一矛盾。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形成换位思考的习惯。
最后,教师在总结学生所讲内容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共同探讨青春期性意识萌动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对自身经历的回忆,体会自己在对待异性的情感态度方面的变化,从而使学生愿意接受这一话题的展开。教师可以在课下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所述经历,将人的心理发育的几个阶段简单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关注青春期性心理发育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适度地讲解,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形成健康的性意识,并获得正确处理相关问题的方法。在此环节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易出现极端做法的特点,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正常的交往。
(三)板书设计:
(四)总结提高
在探究环节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共同展开对青春期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这节课所学,谈一谈对青春期的基本感悟。特别是青春期中男女学生生理变化的区别、心理变化的主要特征以及青春期异性之间如何正常交往等问题的讨论与个人看法的发表。
(王)作业设计
以“青春期宣言”为题写1篇题材不限,字数不限的短文。文章的中心以青春为题材,以沤歌青春、感悟青春为主。
四、教学探讨与反思
1.(1)教学中涉及到学生自身或学生群体中的一些敏感点,如初中学生谈恋爱等,教师要进行心理疏导,加强正面的教育和侧面引导。
(2)青春期的卫生,不是通过一节课内容的学习就能达到目的的,可以组织男女教师分别深入男女同学的寝室,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实话实说,现场教育。
2.通过这节课,更让我坚信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教师应该给他们创造合适发展的广阔空间,为学生服务,使他们充分展示出自己的个性,鼓励他们创新,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不但要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方法,将生物学课堂变成一个开放式的课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真正把学习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做生活的主宰者,积极健康地成长,成为新世纪的栋梁之材。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学设计说明【第三篇】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学设计说明
一、设计理念
坚持“健康第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理念,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基础上,体现成功体育和快乐体育的思想。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通过“设疑、启智、探究创造”的教育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意识。本课以学生身心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需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我参与、我快乐、我成功”的愉悦感受。
二、教材分析:
青春期心理健康是水平四所强调的教学目标之一,而七年级学生正直青春期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最易出现心理问题的时期。面对七年级的学生我们应该启发他们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以及身边他人发生的事情,理解本课知识,有针对性地掌握调节心理问题的方法,愉快度过青春期,而我所选择的教材内容知识点包含有青春期心理健康的特征、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原因以及调节心理健康的途径。其中青春期心理健康的特征有六个方面,常见的心理问题列举了八个部分,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四个大点,还有三种调节心理健康的途径。因此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青春期心理健康的特征、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原因,学会利用各种途径调节自身心理健康。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教学针对的是七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的初级阶段,在他们身上比较容易出现教材当中出现的各类心理问题,作为教师有责任让他们了解青春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并有意识的使学生知道利用多种途径调节心理健康,但作为七年级学生来讲,他们接触到系统的心理方面的问题毕竟还很少,更多的是一种感受和对问题的一种看法,因此,突出本课重点并利用示例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上升的一个相对的理论层次是很有必要的。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了解青春期心理健康的特征、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原因,调节心理健康的途径。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
题的能力和扩散思维能力,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社会适应目标:在帮助同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喜悦并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合作精神。
五、教学媒体:
电脑、投影仪、图片
六、设计思路:
该内容在一次课中完成,在教材分析中我们看到本课知识点相对较多,在一堂课当中要面面俱到显然不易突出重点,因此,把重点放在调节心理健康的途径上,通过自己的独白以及和家人、同学、老师的对话,剖析自己的心理变化,并以教师设问的形式,让学生帮助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思考自己类似的以及其它发生在自身的心理问题,并能够基本了解青春期心理健康的特征,找出青春期的心理问题、总结出调节心理的途径。此外,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课在教授过程中大量采用了学生自学,自我思考、剖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既解决了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集中、兴趣的激发,也从一定程度上开拓了学生的自我学习、归纳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在大家共同帮助同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喜悦并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合作精神。
七、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通过七年级四班学生的内心独白和她们与家人、同学的对话为主线进行
(一)创造情景并引入。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对话引入
教师设问:孩子的烦恼,妈妈的困惑,青春期的学生们究竟遇到了什么心理问题
呢?我们大家一起解决好吗?
小知识:讲解青春发育期的三个阶段(通过幻灯片)使学生基本了解 设计意图:通过对话的引入,能够使学生注意力很快集中,并有一种愿意学习的愿望,为探索性学习作好铺垫
(二)你了解青春期心理健康吗?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该段落进行自学,并通过阅读后回答教师的提问
总结出青春期心理健康的特征。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巡视指导,并在学生阅读完后根据问题的回答总结出心理健康的几大特征(幻灯片)
设计意图:这里考虑到本次课重点在后一部分,此内容仅为了解,所以让学生自己阅读,并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能归纳总结知识点
(三)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通过学生的内心独白引出问题:
学生活动:
1、思考自己遇到了什么心理问题,并小组讨论想一想还有哪些心理问题。
2、思考完后踊跃发言说说自身都被哪些心理问题所困扰。教师指导:
1、在学生思考的过程可以用语言提示引导,使同学们能尽可能多而准确的发现青春期心理问题。
2、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幻灯片)
设计意图:此部分通过学生找问题的形式,思考自身的心理问题,比教师单纯进行讲授效果要好的多,另外这部分形式多种多样,是因为基于心理问题有可能涉及到自身隐私而考虑,此外在后面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有可能涉及到一些问题,教师应根据临场情况做好引导。
(四)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
此部分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青春期心理问题。
(五)调节心理问题的途径。
通过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向老师询问如何解决的对话引入。
学生活动:
将学生分成4个组,设立心理咨询工作室,通过讨论每组推荐一名同学点评,如何调节心理健康的方法。教师指导:
1、组织好学生的分组讨论
2、评价并总结同学的建议,并提出比较常用的易行的三种调节途径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设计意图:设此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较好的对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进行思考,学生理解的也更为深刻,此外工作室的形式也有助于学生发挥团队精神,建立良好的团结协作意识。
(六)总结。通过在大家的帮助下,你自身的心理问题是不是有很大好转呢?
1、教师利用这段话提示同学们结合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很好的利用以上介绍的方法进行心理调节,做健康向上、活泼开朗、积极进取的学生
2布置课外思考题:结合一种青春期心理问题简单介绍你将采用哪些方法去解决? 板书设计:
一。青春期的心理特征
主要由心理因素和心理特征的对应关系来了解
二。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原因
1.常见的心理问题------从7个方面来看(其中困扰自己的问题有哪些?)2.引起原因------生长加速,性的觉醒,学习压力,家庭的意外变故
三。调节心理健康的途径 1.积极的体育锻炼
2.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有自我调节,进行心理咨询等)总结:问题的发现------引起的原因------解决的方法
八、教学反思
本次课是通过产生青春期心理问题和解决问题来进行,学生在此次课的过程中
始终能保持探索性学习的积极性,也在教师设置的各种活动中提高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较好的掌握了知识点。此外,学生在课的整个过程中始终能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喜悦,也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所以,本次课较好的达到了教学目的并在知识点掌握和重难点的突破上有较好的效果。
青春期教育教案【第四篇】
关键词:智障孩子;青春期;不良行为;矫正
笔者担任培智班班主任多年,在工作实践中,最令笔者头痛的莫过于智障孩子青春期的不良行为问题――他们对的无知和原始性的性冲动。如何对他们的这些不良行为进行干预和矫正,笔者一时找不到适合的教育对策,只能简单地批评教育。直到2012年3月,笔者所带的培智三班(七年级)来了一个叫小化的孩子,彻底打破了以往沉寂许久的“宁静”。他近乎“另类”的行为问题,让笔者意识到智障孩子青春期教育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一名青春期智障学生在一年半的时间内持续研究调查,分析他在青春期所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心理和行为方面对他加以辅导,及时防范或消除出现的不良行为,使其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一、成长背景及家庭背景
姓名:小化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97年7月
智障程度:中度
就读年级:培智七年级
学习情况: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较好,语文成绩在班上属中等水平,字写得工整、漂亮,组词、造句做得很好,但数学成绩不是很理想,数字感特别差,20以内的加减法还未掌握。
二、问题行为的分析与策略
(一)问题行为分析
1.个案自身的因素
个案已经15、16岁了,语言发展和身体发育都较好,由于早年生病治疗时所吃的药物含有大量激素,他的青春期来得特别早,12岁以后就已经开始出现了明显的第二性特征,喜欢异性,尤其是喜欢成年的异性,已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个案缺乏基本的青春期相关知识,对自身身体变化产生好奇和不理解,缺乏自控和约束能力。
2.家庭环境因素
单亲家庭的孩子都会有很强的依赖心理,他们怕失去唯一的亲人,所以会有恋母或恋父情结。个案从小在单亲家庭生活,缺少家庭温暖,尤其是母爱的缺失,强烈的不安全感使得他对女性教师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也造成了他对年长女性的过分依赖和渴望,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恋母情结”。个案从小到大都是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受女性角色影响较多,一直感受到的是奶奶女性细腻温柔的爱护,加上父亲平时生意忙,无暇顾及孩子,很少和他在一起待很长时间,更谈不上用自己的男性形象为孩子做榜样。对母爱的渴望和依赖使得小化更容易体现女性气息,这就是个案缺乏阳刚个性的原因之一。
3.教育环境因素
在我校,由于没有针对智障学生青春期教育的系统教材,也缺乏这方面的专业教师,对智障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的内容、方式、尺度的把握等方面也还存在疑惑。在教学中,也很少涉及有关青春期的知识,特别是性教育。甚至有些教师认为,对于智障学生没必要进行青春期教育,讲多了他们也不理解,有时还会起反作用。所以,对个案表现出来的一些异常行为,之前也只是以简单的批评教育为主或干脆避而远之。可以说,学校对智障学生青春期教育非常薄弱,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二)教育策略
1.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积极开展适合的青春期教育。
2.鼓励个案参加对身心健康有益的活动,转移其注意力。
3.在转移注意力的同时,强化其性别意识。
三、对问题行为纠正的效果和思考
通过一段时间的疏导,虽然个案还没有完全度过青春期,但是不良行为已经逐渐减少。学校的教师和同学也越来越喜欢他,而他也意识到了这些转变带来的快乐。对个案这些不良行为的矫正,及时地消除他因此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使他树立了正确的性道德意识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当然,对个案这样的智障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矫正不良的行为问题,笔者觉得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情感交流
对于个案这样一个从小就缺失家庭温暖的青春期智障孩子,他的不良行为的表现就反映出对母爱的强烈渴望及对父爱榜样力量的需求。作为教师,只有走进他的心灵深处,才能洞悉他的内心世界,理解他的行为表现;只有通过与之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真正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爱心、关心、耐心、细心,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智障孩子的内心世界。
2.强化正面引导
由于智障孩子对问题的理解不灵活,不善于从反面事例中吸取教训,还容易跟坏样子学,所以对他们应作正面的启发,积极引导。对智障孩子青春期所表现出来的异常行为,及时指出,帮助他纠正。首先,教师应该了解其问题行为背后的更深层次的心理原因,如“你为什么喜欢女老师?”“你为什么要抱她、想亲她?”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对智障学生给予正面引导,告诉他“你知道吗,这是很不好的行为,老师会很不高兴的。”“爱老师就应该好好学习,但不可乱抱老师,也不可乱亲老师,这是一种违法行为。”切忌采取简单粗暴的批评教育或采用“防、堵、禁”的教育方法。
3.增强法制观念
智障孩子青春期所表现出来的问题行为,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教育,很有可能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转化为违法行为,那后果将不堪设想。现实中,智障学生思维能力的缺陷、辨别是非能力的不足以及现阶段智障教育中法律知识教育的不到位,很多智障孩子还没有意识到什么行为是违法行为,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严重的要受到法律制裁。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是当前聋哑和培智学校最主要、最基本的德育内容。所以对智障孩子的不良行为,教师除了作正面的启发,积极引导,还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讨论分析,明辨是非,还可通过有奖问答和游戏互动等方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从而知法、守法,远离违法犯罪。
参考文献:
[1]姚佩宽。青春期常识读本。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
[2]银春铭。弱智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华夏出版社出版,1993-06.
[3]吕荣侃。青春期教育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2.
上一篇:汽车总动员教案 精编3篇
下一篇:实用的桥教案【最新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