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课文教案精编5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高一语文课文教案精编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高一必修语文教案1
《故都的秋》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3、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4、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风景?
2、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
教学难点: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领悟蕴涵于“形”中的“神”,进一步体会散文“形”“神”的辨证关系。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方法:
1、讨论法
2、讲解法
3、诵读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那么,秋天呢?
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那么,郁达夫眼里的秋又会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1篇的散文——《故都的秋》。让我们循着作者细腻的笔触去细细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二、学生自读课文
三、介绍作者: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的小说家、散文家。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_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1945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本文写于1934年8月。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
四、题解
“故”字,饱藏着眷念热爱故都之情。“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写角度。全题点出地点和节令,洗练含情。值得品味。“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文章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取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情景浑然一体。
五、课文结构:
故都的秋景共有五种:清晨静观图,落蕊轻扫图,秋蝉残鸣图,都市闲人图,胜日秋果图。
第一部分:总起(第1、2自然段)
①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②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总起
①北国之秋感受:“清”、“静”、“悲凉”向往:“想饱尝一尝”
②南国之秋感受:“慢”、“润”、“淡”向往:“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味不浓不让人满足。
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区别在哪个方面?用一个字来概括。味。
(2)为什么北国之秋给作者以悲凉之感?(提示:结合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在作者的心中,“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的感受。
第二部分:分写(第3—12自然段)秋花—色;秋槐—形;秋蝉—声;秋雨—味;秋果—实
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秋院:破屋、碧空、鸽子、槐树、和秋草“清”
槐树落蕊而知秋“静”乡国有异,悲秋之感却同。
记叙秋蝉残鸣而报秋“悲凉”议论
秋雨淋人人知秋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别之处。
枣树秋色之奇观
秋色: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_)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六、探讨课文内容
1、讨论: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
明确:总领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板书:清、静、悲凉)
2、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
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佳日胜果。(板书: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3、品味词句: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
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
4、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
点拨:因为“红”的暗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
5、枣子熟了不也是红的吗?作者又为何喜欢呢?
点拨:作者欣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黄”,
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6、作者为何要写故都之外的南国之秋?
点拨:为了对比,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
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7、大家这堂课心情怎样?
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心里感到压抑。
七、总结
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
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
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苍凉;
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
1、为什么以“南国之秋”作对比?开篇提到“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结尾提到“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并作了适当的展开,以此与北国之秋作对比。对比的目的非常明确,即抑彼扬此,北国之秋胜于南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表达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这种感受既来自空间的对比(南北两地),也来自时间的积累(“已将近十余年了”)。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这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来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对比,这样南北对比、衬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3、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神的结合点是什么?文章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是五幅秋_。文章的“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八、课后思考
比较《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高一语文课文教案》,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高一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对照注释阅读全诗,做夹注。
2、朗读比赛,看谁读得又准,又有感情。
3、把生字写两遍,然后集体听写。
4、提问:上下片的内容有什么不同?所写意象有什么特点?上下片有什么联系?共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目标3。
教学关键
上下片是怎样过渡和联系的。
教学时间
45分钟。
实施目标
1、给10分钟时间,对照注释自由阅读全诗,做夹注。
2、找两名同学(男女生代表各一名)朗读比赛,看谁读得又准又有感情,教师计分,并纠正朗读中存在的问题。(5分钟左右)
3、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本子上把生字写两遍,然后抽查作业,主要看准确性和字体。
4、用5分钟时间集体听写,交听写作业。
5、提问:上下片的内容有什么不同?(预设:上片主要写景,下片主要写人)所写意象有什么特点?(程序:让学生先找出所写意象,看修饰语或具体描写,说出这些景物、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预设:景物——生机勃勃;人物——意气风发。)上下片是怎样联系的?(预设:引导学生把上片写景和抒情的句子分别画出来,然后给写景的句子划分层次,找出描写的具象,分析特点。
认识由概括到具体的描写方法,指出“看”有总领下面具体描写的作用。小结:作者从概括到具体描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充满生机的湘江秋色图。)那么,面对着这样壮丽的山河,作者的心情如何?(预设:让学生对照注释解读后三句──一个“怅”字,写出了作者当时由沉思到激昂慷-差异网§ 慨的心绪。)
(布置课外作业1:查阅资料,看毛泽东同志在1925年左右,都做了哪些革命工作。)提问:那么,从全词看,作者有没有对这一问题做出回答?(预设:让学生朗读下片,预习下片内容,并留作业。)
反馈练习:1/5页:朗读并背诵这首词,注意把握情感和节奏。(5分钟左右)
教师强调课外作业和预习内容。(二分钟左右)。
板书设计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1925年)
上片(上阕):写景——壮丽、充满生机的湘江秋色
下片(下阕):写人——(特点)
高一语文课文教案3
教学目的
一、学习编写情节提纲,掌握课文的结构特色,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
二、懂得小说结尾“异史氏曰”一段的论述及其作用。
三、引导学生掌握文言虚词“然”的用法,介宾短语中宾语“之”的省略以及一些课文未加注释而有一定难度的词语或句子。
教学设想
一、课文较长,故事情节曲折多变,但语言较浅近,可以让学生借助课文提示、注释,查阅词典,通读课文,理清脉络,编写情节提纲。
二、为使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引一则跟它相类的野史作比较,使学生了解同旨异体的文章,并进一步把握《促织》的题旨。
三、《促织》的结尾,历来有争议,通过讨论,求得比较一致的看法。
教学时数
3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教学要点。
简介作者及作品,通读课文,解决词句疑难、分段。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
1、题解:
课文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简称《聊斋》。
作者蒲松龄,山东淄州(今淄博市)蒲家庄人,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从小热衷功名,19岁参加科举考试,连中县、府、道的第一,但此后却屡试不第,挤不进官场。他的大半生基本上在家乡过着清苦的塾师生活,因而和人民接触的机会较多,对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有所不满。
蒲松龄2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40岁左右基本完成,以后不断有所修改和增补,直到死前为止。这部作品,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聊斋》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书中极大部分以狐仙鬼怪、鱼精花妖为题材,用以讽刺现实,寄托孤愤。正如该书自序所说:“集腋成裘,忘续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是悲矣。”
《促织》是《聊斋》中的名篇,作者通过写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交纳蟋蟀以致倾家荡产,但又终于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徭役的残酷,辛辣讽刺“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丑剧,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2、通读:
(1)提出要求:
①先看课文“预习提示”,画出关键句子。
②对照注释逐段通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句子。
③阅读时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全文;
紧扣线索,简要归纳段意;
结尾“异史氏曰”是否是多余笔墨?
(2)通读课文: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自读课文。教师指导,一些简单的疑难,随时个别解决;困难较大,带有共性的问题,教师板书,准备讨论答疑。
(3)解释疑难词语句子:
学生通读课文结束,教师根据板书,解释疑难词语句子(限于课本未加注释或虽有解释但不够恰切的)。
①宣德间:宣德年间。宣德,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1426—1435)。
②不终岁,薄产累尽;累尽,课文注释“受累而赔尽”。按:累,音lèi,这里作亏损讲,就是“赔”的意思,“累尽”应作“赔光”讲。
③成然之:成名(认为)很对。然,是;然之,以之为然。
④展玩不可晓:翻来覆去的细看,却不明(是什么意思)。展,展转,翻来复去;玩,玩味,细细地体会。
⑤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句中“复算”,课文注释“算帐,追究”,细味“复”字没有落实。这句应该是两句话两层意思,第1层是母亲骂,第2层是父亲再算帐。
③思试之斗以砚之:前一“之”代“蟋蟀”,后一“之”代“蟋蟀角斗的本领”。“以”,连词“而”。“舰”,窥视,此处是“看”的意思。
高一语文优秀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认识山市的形成及山市的“变”“奇”“美”。
3、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顺畅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2、熟悉文中的描写用语,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
3、反复诵读,用简练的语句概括写景的内容和层次。
4、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写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并培养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发挥想象,体会山市这一自然现象的神奇并再现山市。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及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采用多种方式朗读)
讨论法
情境设置法(充分利用课件创设情境。播放海市蜃楼的图片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行字﹑词﹑句解释大比赛;小记者采访的形式体味山市之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显示海市蜃楼图片,然后请同学们说说图片中最神奇的是什么,并适时引导。现实生活中有可能在瞬息间出现一座城市吗?让我们走进<
二。整体感知(检查预习)
1、学生介绍作者及《聊斋志异》,课件出示资料助读。
2、师生竞读
①抽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评价。(字音﹑停顿﹑断句)
②教师配乐朗诵,学生体会停顿﹑语调﹑情感。
学生发表观点,教师总结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准确断句﹑读出情味。
③选派学生代表与老师比赛,学生评论并说明理由。
④集体有感情朗读。
3、译读(字﹑词﹑句解释比赛)
注:在比赛中,老师提出重点字﹑词﹑句。
(一切乌有数年恒不一见居然城郭尘气莽莽然
危楼一座往来屑屑或凭或立高插青冥历历在目
碧瓦飞甍高垣睥睨风定天清直接霄汉黯然缥缈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屏或立,不一状。)
3、品读
(1)体会山市之“变”。
①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些时间很短暂,看来山市瞬息万“变”。
②随着时间推移,山市呈现怎样的景象?(学生熟悉文中的描写用语,用自己的话描述)
③山市变化的全过程分为几个阶段?请简练概括。
(2)想象山市之“奇”。
①分组讨论所看到的山市奇观。同学们都是山市的目击者,派小记者下组采访。
参照采访提纲:你看到怎样的景色?
它有变化吗?怎样变化的呢?
你觉得这些美吗?美在哪里?
教师以记者采访的方式与小记者交谈,总结小记者所了解到的山市奇景。
(3)品味山市之“美”。
①集体朗读一段课文,有感情的描绘这部分景色,共同品位山市奇观。(多媒体出示图片欣赏)
②师生评说山市景色之美,探究由哪些词语﹑句子体现出来。
(高插青冥、碧瓦飞甍、高垣睥睨、直接霄汉、暗然缥缈)
三。讨论研究
为什么那时的人把山市称作鬼市?山市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思考、议论、自由发表个人见解。引导明确:古代的人无法解释这种现象,所以才归结为鬼在作怪。实际上我们现代科学已经完全能够解释这一现象了。自由组成研讨小组。搜集相应资料或故事,讨论、探究其中科学道理。
四。课堂练笔
学生欣赏烟花绽放情景的图片,然后用笔有顺序、抓特征、运用美的语言去描绘。
五。作业设计
1、用自己的话向家长描述美丽神奇的山市。
2、给蒲松龄先生写信说明山市形成的原因。
高一语文教案5
一、解题
“咬文嚼字”一般解释为:过分地斟酌字词(死抠字眼,不领会精神实质)。作者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就是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提倡“咬文嚼字”,认为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文字的优劣要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的意境上去辨别,文字的运用,要从思想感情的透彻、凝练、创新入手。
二、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 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近代。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周扬等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直到20世纪三十年代,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时朱光潜写的《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等专著,具有开拓意义。朱光潜也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
1933年回国前所作的《诗论》是我国比较美学的典范作品,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著名诗论,触类旁通,潇洒自如,美不胜收。朱光潜认为:“在我过去的写作中,如果说还有点什么自己独立的东西,那还是《诗论》。《诗论》对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中国诗后来走上律诗的道路,作了一些科学的分析。”此外,他的《文艺心理学》也是融贯中西的经典著作。
《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对黑格尔《美学》的翻译,为他赢得了崇高声誉。他的数量众多的译著和译文为我国的美学研究和文艺理论研究铺平了前进的道路。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解放后,一直是北京大学教授。
朱光潜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这是朱光潜不尚空谈、着眼现在、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
他的座右铭:“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其他著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艺文杂谈》。
三、课文分析
《咬文嚼字》全文8段,1—7段是文章的主体,为第一部分。8段表明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可以分两层。第一层1—5段,说明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这一层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举三组典型例子,从三个方面说明三层意思。第l、2段为第一层次。文章开头先举郭沫若听从一位演员的建议,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通过这个例子研究炼字的道理。说明“你是什么”句式,“不带情感判断”,而“你这什么”句式则“表现着强烈的情感”。朱光潜先生为了证明不同句式可以有不同意味的道理,不是只作理论上的分析,而是又列举了《水浒传》中石秀骂梁中书、杨雄醉骂潘巧云所用的“你这什么”句式以表达极端憎恶的感情的例子。
接着又列举了《红楼梦》中茗烟骂金荣用的“你是什么”的句式,进一步阐明“‘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来得有力”。顺势指出郭沫若把“你有革命家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风度”并不妥当。这一组三个例子,典型生动。说明各种不同句式,还要适合不同语言环境要求的道理。在有力的例子证明下,再进行语法句式分析,顺理成章。
第二层次3、4段,列举了《史记》中李广射虎的例子。《史记》原文原本很精彩,但是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凡多三石字”,他把三个石字删了,其中一例是“尝见草中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朱光潜先生指出“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但却失去了原文中“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朱先生告知人们:文字的“增”或“减”需要人们“细心玩索一番”,才会感到它们意味的不同。
第三层次5段,列举了唐代大诗人韩愈和贾岛“推敲”诗句的佳话。独辟蹊径,充分利用联想和想象,有理有据地分析“推”和“敲”对全诗意境的不同作用。贾岛当时究竟想到了“推”还是“敲”,都是他思想情感的“外化”。因此,朱光潜先生对有些人“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漂亮些”实在是“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这一层作者从文字、词语的表层入手,句式的变化、文字的增删、词语的选择,这些可见的语言现象背后带动的都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语言外表的锤炼反映作者(或者读者)思想内核的锤炼,只有咬文嚼字,别无他法。它强调了咬文嚼字的必要性。
第二层6—7段,作者旨在回答咬文嚼字的重要意义。
第6段先从文字的意义上分析,它具有“确定”和“控制”的难处。当然“确定”是基础,“控制”是难点,也是目的。要想控制文字的意义,非得了解文章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不可。“直指意义易用,联想意义却难用”。因为联想意义浸透了作者的个性。朱光潜先生信手拈来的“烟”的不同意义。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的三四句阐明了捕捉联想意义,抓住这“游离”的,不易控制的“甚至于支离”的“怪物”,的确需要作者的艰苦劳动,同时还必须有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小龙团”茶触发了“天上小团月”的联想。可见联想起来的难处,但是,“难处就在含混中显得丰富”。点击了、激活了这一难点,“这是点铁成金”。
第7段,承接6段说,苏轼善于联想,能点铁成金。但现实的情况却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可怕的是“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陷入到联想的套语中,出现了“套板反应”的尴尬局面。
作者尖锐地指出:“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那么就可能是“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这种可怕现实并非耸人听闻,“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那些“省力”、“惰性”的僵化的思想感情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如何去掉这一毛病呢?朱光潜先生告诫只要“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依然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于落入下乘”。
上一篇:角色游戏教案【优质4篇】
下一篇:小学开学第一课的教案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