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教案(精编3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找规律》教案(精编3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中班数学找规律教案1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观察各种按规律排列的物体,进一步理解按规律排序。
2、能借助事先给出的排列规律继续排列,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去超市途中,含有按各种规律排列事物的场景图及超市货物排列图。
2、小蝴蝶、小汽车、磁性教具及幼儿用书、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观察物体,寻找规律。
创设参观贝贝羊超市的情景,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周围景致的排列规律。
二、探索操作,尝试有规律排列物体。
1、寻找货物的排列规律,继续排序。(摆放方法:颜色、大小、高矮等。)
2、探索操作,尝试有规律排列物体。
3、寻找规律,继续排列,做练习。(幼儿用书)
幼儿按要求做题。教师巡回指导,掌握幼儿做题情况。
三、反馈,尝试互查改错。
投影展示个别幼儿作品,孩子自我作业情况,尝试自查自纠。
四、延伸活动:
本册幼儿用书第13页练习内容。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找规律》教案》,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中班数学找规律教案2
一、活动背景分析:
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里,蔬菜随处可见,它们种类繁多,对于"蔬菜"一词我班的幼儿其实都耳熟能详了,知道蔬菜有营养,要多吃蔬菜,而他们最熟悉的蔬菜则是青菜,其他种类的蔬菜则一知半解,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发现幼儿不爱吃蔬菜的现象。因此,有必要使幼儿形成对蔬菜正确的认识,加深对蔬菜的特征的理解,激发幼儿对蔬菜的兴趣。我认为,选择此教材有一定的季节性、必要性,就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同时我班幼儿在数数的技能上还停留在火车式排序数数法,数一圈物体的方法了解不多。因此在选材上我又将数学与科学两大领域相整合,整个活动的展开以不断地设疑、质疑和最后的留疑为主导,让幼儿在重复犯错、重复性的寻找答案,注重启发幼儿的方法,给予幼儿思考的余地,让幼儿自己探索想出办法解决。
二、活动目标:
1、对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感兴趣,乐意按提供的线索积极思索。
2、观察发现图片上的线索,初步了解蔬菜的不同特征。
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三、活动过程:
一:数客人师:今天南瓜爷爷的家里来了好多的客人(将实物图片的背面围绕南瓜爷爷排成一个圈),请你数一数一共有几位?
师:你数完啦,几位呢(10个)你呢?(11)你呢(12)一圈客人数下来,有好几种答案。平时我们数东西都是排成一列小火车,一个一个数,今天这么多的客人排成了一个圆,有什么办法把一圈的东西数清楚呢?
师:你是怎么数的告诉大家,你从哪开始数的?
幼:从那个正方形的东西开始数的'。
师:数一圈的东西是从容易记的图形开始数。
师:我们从正方形开始数:1 2 3 4 5……9 10 11……有没有人发现问题,再数下去数字越来越大啦,有没有人发现问题,你发现问题啦?什么问题?
幼:数多了。
师:那数到哪里应该停下来呢,幼:方形前面那个。
师:哦。数过的东西不能再数啦。我们再数一遍看到底是多少,先找个一个东西把它记牢了,就选像鸭子的东西吧,记住数过的不能再数了。1、2、3、4、5、6、7,现在知道了南瓜爷爷家里一共来了7位客人。
师:南瓜爷爷家来了七位客人,我们给他们编上号。(教师逐一在每个东西旁边都编上1-7的数字)二:找邻居1、了解"邻居"的概念师:刚才杨老师告诉你们要学会看图上面的提示。看!门上贴着一张纸也。把这张纸放大了给你们看!
师:(出示部分字卡找邻居)什么是邻居?(房子挨在一起,住在旁边的朋友)我们班邻居是谁?南瓜爷爷找谁做邻居呢?
师:(出示完整字卡找蔬菜邻居)南瓜爷爷找谁啊?什么是蔬菜啊?刚才看到的7样菜里边有蔬菜吗?一会请你拿出椅子底下的板,依次念一念,找一支黑色的笔,把你觉得是蔬菜的东西勾出来,勾在上面一行。(幼儿拿出操作板,在上面一行用黑笔勾了起来。教师只是依次看过来,并不提出自己的意见。)师:(等孩子们操作完以后)好,把笔送回去,有的人都找对啦,有的人还差一点点,到底什么是蔬菜啊?
2、什么是蔬菜?
师:杨老师看了厚厚的一本书,书上说,蔬菜是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师:找一只红色的笔,在第二行再想一想到底哪些是蔬菜,在第二行勾出来。(师:好啦。把红笔送回去,看黑板,我这里的蔬菜和你们的一摸一样,师:我们数一数一共有几个?你找对了吗?
师:4样蔬菜用数字几表示啊?(出示数字图片4)片段(三)、给邻居分配房子师:(在南瓜爷爷旁边出示三间房子)南瓜爷爷家附近有几间房子?那要找几个邻居啊?
师:3间房子4样蔬菜该怎么住啊?
幼:挨在一起住,挤一挤!
师:那谁和谁挤一起比较好呢?
幼:红萝卜和青菜,(为什么他俩挤一起)它们一样长。(好主意!)幼:南瓜爷爷和黄瓜,因为它很孤单!
师:老师放一个,土豆和黄瓜,你觉得我是怎么想的?
我这样放是有原因的。蔬菜的分发有很多,除颜色、形状、高矮,[]还有很多,我们回去好好想一想。
活动反思:
这个教材是结合班级主题“秋天的蔬菜”而选择开展的,内容及创意是来之名师的教学课例,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老师也给了很多建议和意见。
活动开始我让幼儿猜猜从影子里看出它会是谁,通过这个环节来了解幼儿对的以往经验了解有多少。从而使幼儿对教师所提供的影子有了一个深入的思考。由于本班幼儿经常在区角玩找影子的游戏,所以幼儿很快就从影子中找出各种实物。在数南瓜爷爷家来了几个客人这个环节中,我特意设计了一个围合的数数方法。让幼儿学会了围成圈的东西也可以数的。并从中得出个结论:数圆圈时,要先找一个有特征的开始数,数过的就不能再数了!无形中又让孩子学会了一个新知识。在南瓜爷爷想找蔬菜邻居这个环节,幼儿对教师提供的物体来选择蔬菜时,在了解了物体的形状、大小后,幼儿对于豆腐干是不是蔬菜的讨论成了一个难点。最后老师通过提供一些蔬菜生长环境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最后得出一个概念:蔬菜是种在地里的可以用来做成菜的植物,所以幼儿按照教师提供的线索得出了结论豆腐干不是蔬菜。在多次的选择中,大部分幼儿能真正理解了蔬菜的概念。但还有一部分幼儿由于对蔬菜认识不够透彻,还没有清晰的辨认豆干和鸡蛋不是蔬菜。
在这个活动中,我为什么要这么设计两次操作?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分别在概念出现的前后,了解幼儿对蔬菜的了解程度,尊重幼儿已有的经验。第一次操作表现出来的是幼儿的经验,第二次操作表现出来的就是知识了,由经验上升为知识。
在活动的延伸部分我先让幼儿猜想:南瓜爷爷家旁边只有三间房子,可是蔬菜有四种,它们要怎么住?幼儿在认真观察和思维的基础上,将蔬菜按颜色、形状、大小、种类进行了分家。最后我把马铃薯和青瓜放在一起请幼儿说说为什么把土豆和黄瓜放一起住?(因为它们都要削皮)这种思维训练方式打破了原先的经验性的分类方法。让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分类,从而得到经验的启发。这种分类方法打破了原先我们所认为的按形状、颜色、大小进行分类的方式。
《找规律》教案3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苏教版第59-60页例1。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挂图、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出示笑脸、哭脸、怒脸…,请学生猜下面是什么图形,并请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像这样规律的排列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揭题:今天我们来探究“找规律”
二、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1、出示场景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他们是不是随意摆放的吗?
盆花是按什么规律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小组里说说
2、全班交流三种物体摆放的规律。
三、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1、提出问题:我们看到8盆花,如果继续照这样摆下去,第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蓝)第十盆是什么颜色的?(红)
2、那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让学生猜猜,并请学生自己验证
3、小组交流,看看哪组的方法多
4、汇报:①画图的策略
②列举的策略
③计算的策略
重点提问:算式中15、2、7、1的意思
5、比较三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
四、巩固练习,加深对解题方法的理解
1、完成试一试(1)为什么除以3?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18除以3没有余数,第18盏彩灯是哪一组的第几盏?
2、游戏:你来提问,我来答(提彩旗方面的问题)
由学生提问,其他同学解答。如:第23面彩旗是什么颜色的?
余数是几时是红旗?余数是几时是黄旗?进一步体会通过计算,用余数来判断的方法。
3、猜猜我是谁?①出示笑脸(红、蓝、黄…),排在第20个是什么颜色的笑脸?
②出示笑脸(红、蓝、黄、绿…),排在第20个是什么颜色的笑脸?
4、画图形:自己设计一串有规律的图形,并算算第32个图形是什么?小组交流。
5、生活小常识(生肖)书上练习十第一题
五、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欣赏、感受规律之美:日出日落、春夏秋冬、潮涨潮落…
红绿灯、霓虹灯…
《找规律》教学反思:
本课能紧密学生的生活体念创设教学情景,通过学生熟悉的笑脸、哭脸、怒脸展开教学,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集中到课
堂学习中,让学生在轻松、有趣、新鲜的气氛中投入探索,学生很自然地探索出脸型的排列规律,然后很自然地将富有生活气息的脸型变化迁移到课堂教学中,学生顺利地找出了规律。
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找规律的过程中,强调了多种方法的运用,不局限于某一种并且又引导了学生去比较,体会最简单的方法,在优化方法后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怎样列式计算,而且考虑了顺着思考和逆向思考,这堂课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好的训练。
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教师采用了激励式语言评价,通过教师激励谈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如在设计一串有规律的图形活动中,教师巡视时发现有学生不能画出有规律的图形时,教师就鼓励学生说:“你动动脑筋,一定能画出来的。老师相信你。”这样的评价语言,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发自内心的关爱,为学生克服困难注入了勇气和信心,从而使学生在老师的关注下,同伴的期待中,重新画出了有规律的图形,掌握了知识,充分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了主体性评价,如设计了游戏“我来提问,你来答”,教师并不急于给予评价,而是把这个评价的机会让给学生,这里让学生客观地看待别人,欣赏别人,正确地评价别人,使学生在相互评价中得到提高,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学习交流的能力。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学生的自我评价还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的评价,反思,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养成自我检查、自我调节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主发展的动力,从而使学生得到较大的发展。另外上课时教师语言要更精练一些,过渡要在自然一些就更好了
上一篇:《景阳冈》教案精选4篇
下一篇: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推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