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汇编5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汇编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小学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第一篇】
一眨眼的功夫,一个暑假又过去了。一开学,我就成为三年级的小学生了。
听妈妈说:“三年级的课程内容将更加难了,你要有心理准备”。我听了,心里有点害怕,因为我担心自己考不好。我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制定了三年级的学习计划:
一 .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
二 .下课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一项作业。
三 .在生活当中找一些新问题来解决,锻炼自己。
四。课余时间多读课外书籍,增加自己的词汇和知识量,为写作文打基础。
妈妈看到后,笑着说:“宝贝,你现在迈出了新学期的第一步,我敢保证,你只要能遵守这四条,下学期肯定能考试出好成绩,同时也可以得到《三好学生》的奖状。有一句话说的好:一份付出就有一份回报。”
我听了会心的笑了。
我上学期考的不理想,这学期我要达到我的理想,实现双百分。因为我的目标是追上我们班的班长——陈子涵,让大家来监督我吧!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能力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体会分数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
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教学难点:
“几分之一”概念的形成。初步认识分母、分子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等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分过东西吗?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帮我分一分好吗?
现在有四块月饼,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公平?每人分多少?
两块月饼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公平?每人分多少?
像这样,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就是我们以前学习的什么分法?
我们再来看看如果一块月饼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呢?每人得到多少呢?
一半用我们以前学的数能表示吗?
那么,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分数。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的初步认识。
揭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板书)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一)、认识1/2
1、认识1/2
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分这一块月饼的?每人得到多少?
看一看两个半块月饼大小一样吗?
分后的两块饼大小完全一样,这就是把饼平均分成两份。这半个月饼我们就可以说是这整个月饼的1/2。
也就是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1/2。
你们能在这块月饼中找到另外一个1/2吗?
2、写分数1/2
我们来写一写。
谁来读出这个分数,并说出各部分名称几含义,1/2表示什么意思?
出示课件,如果这样分能不能用二分之一表示?
练习:图中涂色部分能不能用1/2表示。为什么?
总结:只有平均分才能保证分的公平公正,才能得到分数。
课件,每人得到的1/2块月饼,它们一样大吗?为什么?
所以我们在描述时,必须要说清是谁的二分之一。
是不是只有分月饼能得到二分之一,还有什么办法得到二分之一。
3、折纸活动
任意拿出一张图形,先折一折表示出它的1/2。
明明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1/2?
我们用这三种折法折出长方形的1/2,那么同一个图形的1/2表示的大小相等吗?为什么?
总结:一个月饼,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只要是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1/2。
(二)发现分数
1、如果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怎样表示?谁来写一写?1/4表示什么意思?
请用正方形折一折,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
这几个图形,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四分之一
2、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怎样写?1/3表示什么意思?
3、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指出它的五分之一并涂上颜色。1/5表示什么意思?
总结:向1/2、1/3、1/4、1/5这样的数都叫分数。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多少?平均分成100份呢?你能再说出几个这样的分数吗?
三、巩固练习
1、下列不是平均分的请打×
2、下面的分数能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吗?能表示的画“√”,不能表示的画“×”。说一说理由。
3、你知道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吗?说一说理由。
4、判断题
5、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是1/4,在()里划√
同样的正方形,为什么用不同的分数表示呢?
总结:形状相同可能表示的分数不同,形状不同可能表示的分数相同。
6、会变的正方形:说出正方形在不同图形中分别用什么数表示?
8、想一想。
四、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分子平均分
─……分数线读作:二分之一是谁的
2……分母
小学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第三篇】
1、在家长的帮助下认真完成《寒假作业》。做到书写认真。
2、每天课外阅读至少半小时左右,多看一些国内外童话、《论语》或《三字经》(少儿版)。每天摘抄2---5个好句子并加以背诵。(自备摘录本)
3、摘录春联三副以上,背诵。(写在摘录本上)
4、购买有三年级生字的字帖,每天坚持用钢笔练字30分钟。
5、长长的寒假,肯定会发生许多有趣、难忘的事,把各种各样不同的心情,开心、难过、惊讶、懊恼、感动等等都记录下来。
6、影视欣赏:CCTV少儿、《动物世界》、《人与自然》、春节联欢晚会及其它音乐类曲艺类节目等。
7、画一幅画。纸张尺寸、绘画形式、题材内容均不限。要求图画能体现出科学创新的理念,并能对我们的生活、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8、完成一份小制作。力求有创意。
小学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第四篇】
一、指导思想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通过诵读活动,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典文化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二、实施目标
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素养。在指认式诵读中使低年级学生扩大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让中高年级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利用13岁以前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经典诵读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诵读内容
诵读的古典经文三年级老师推荐书目,对部分通用篇目进行选编。诵读范围以优秀的古典诗文为主,同时涵括典范的现代阿拉文库作品。
第一学期:诵读《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
第二学期:诵读自编队《三字经》《幼学琼林》《中庸》。
1、学校召开“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动员会,向全体师生和家长广泛宣传活动的意义,动员全校小学生共同参与。
2、创设良好的诵读氛围和环境。各班要每两周更新一次壁报栏中的内容,各班要每月上交一定数量的展示作品。可以是古诗配画、诵读内容抄写小报、改写经典、自写古诗等。各班要在教室里开设诵读专栏,可以利用后黑板,也可自行选择位置。
3、各班制定班级诵读计划:
(1)要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周的诵读量,制定表格。
(2)做好每个诵读时间段的指导教师分工。
(3)确定班级每周检查和每月展示的时间及负责人。
4、各班级要建立诵读记录簿,每天由指导教师记录并签名。诵读时按进度诵读,整块诵读,快速诵读,贯彻“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指导教师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相检查;教师要每周进行一次诵读统计,表扬先进,鼓励后进。
5、各班以带领学生反复诵读为主,对其中简单语句的释义不要求讲解得过深过细,体现大意即可;对部分难懂的句子不要求解读。提倡通过经常的、轻松的、大声的诵读和吟诵,自然成诵,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诵读。如,将诵读内容编入拍手歌中,切忌“一刀切”。
6、师生同读同背。身教重于言教,老师轻松愉悦与孩子一同诵读经典就是孩子读经的动力。
7、保证诵读时间。
(1)每天晨会时,班主任老师要领读一遍。重点指导诵读内容中出现的通假字、异体字等。
(2)学生在每节课前三分钟,要集体诵背当天的内容
(3)中午的阅读时间专门安排十分钟用于诵背。
(4)每天中午、下午放学时组织学生集体诵背当天的内容。
(5)每天回家复习10分钟,和家长一起读,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6)各班每月抽出一节班会课,将本月所吟诵的古诗文全面复习,或在班级内举行古诗词吟诵表演。
8、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灵活安排。
学校将把古诗文诵读和欣赏纳入校本课程内容,整合各类读书教育活动资源,使之课程化、制度化,保证效果。各科教师都要自觉地在班主任教师的统一协调下,在规定的时间段里,有条不紊地创造性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要充分利用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多种功能,让孩子在唱游活动中诵读。
9、在语文教研组中开展经典诵读专题校本教研活动,研究师生的记忆规律,探讨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配合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师生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把经典诵读、古诗吟诵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师生学以致用。
10、面向家长进行相关的宣传,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更多支持,动员家长对孩子课外诵读经典、学古诗给予支持,形成校内校外的合力,促进诵读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
五、成果检验:
1、上、下学期分别举行“庆元旦”、“庆六一”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展示活动。
2、每两月组织一次同年级段的班级诵读联谊活动。联谊班级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以促进班级之间、学生之间的诵读交流。
3、组织手抄报编写活动。为学生提供编写、选材、绘画、书法方面的锻炼机会,让学生根据诗文进行编写手抄报。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第五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地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能力目标: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情感目标: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感悟分数只是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获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整数知识,在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的量,虽然他们在生活中能理解一半和一多半的概念,但只能模糊地来表示某些量。初学分数,由于分数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初学分数会感到困难。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理解分数的含义,初步建立几分之一的概念。
(二)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采用情景教学、演示、引导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知识,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
(二)学法:学生通过分、涂、折、说等手段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达到帮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目的。采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教学过程:
本节课共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问题,引入课题。
(1)出示“平均分”,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你觉得平均分怎么样?
(2)把6本本子平均分给2个人,你会吗?每个人分到多少?
(3)2支笔呢?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到多少?
(4)1个圆饼呢?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到多少?
创设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之中,体验分数的产生。
第二个环节: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在这个环节里共安排了三个步骤,分别是:
(1)认识 1/2
由疑问“怎么表示这半个蛋糕呢?”来产生分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类似这样不足一个蛋糕的情况,用整数是无法表示的,在数学中引入了分数,可以用1/2这个分数来表示这个蛋糕的一半,让学生说说1/2这个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动手操作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能力。让学生用手中的长方形折一折,找到1/2 ,并用斜线涂上颜色。涂好后说一说1/2是怎么来的?在这个环节设计 “ 折一折 ” ,就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为后面让学生动手操作,发现新的分数作了铺垫。
接着学生动手折纸表示后反馈:说说自己的1/2是怎么来的?并且有意识地收集学生作品:
a.为什么都能表示1/2 ?
b.图形不一样,为什么都能表示1/2
c.为什么一个1/2大,一个1/2小
经过多次比较,去掉1/2的表面属性,提取1/2的本质属性。
e.下列图形能用1/2表示吗?
f.在生活中能找到1/2吗?
(2)认识几分之一
在学生初步理解1/2后,根据学生的生活及学习经验,自主地学习探究几分之一,培养学生进行尝试学习的意识,让学生获得发现的喜悦。这一步采用了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几分之一。
活动要求:
想:在心里想好一个分数
写:将这个分数写在方格纸上
选: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释这个分数是怎么来的
(3)比较分数的大小
这个环节分两个层次。
首先,出示了课件,先出示一条红纸条,告诉学生可以用“1”来表示,再出示涂了一半颜色的纸条,让学生估计出1/2。这时再出示涂1/3颜色的纸条,让学生估计出是1/3后,老师问:同一张纸条的。1/2和1/3哪一个大这里只要让学生从图上直观的看出哪个分数大就可以了,简单的说一下为什么。接着再来估计1/6,可能有一些难度,但有了前面的1/3作铺垫,学生应该可以估计出。最后,再比较1/6与上面两个分数的大小。这个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几分之一的认识,让学生在经历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后自主探索出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对数的感觉,也通过直观图形让学生体会了1/2、1/3、1/6和1的关�
第二,让学生动手自己解决课本的习题,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和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让学生在直观图形的引导下,感到分数也有大小,点燃学生探索的火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去探寻其中的奥秘
第三环节:
综合实践,巩固运用
(1)比较大小
(2)先看图估一估,在填上合适的分数
通过多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活跃思维。
第四环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上一篇:语文上册教案精编5篇
下一篇:《七律长征》公开课教案最新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