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论文【最新4篇】
【导言】此例“教学方法论文【最新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教学法论文【第一篇】
一、语文教师要找到正确的教学方法
(一)“群文阅读”的落实意味着“教”的改变
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改变全面灌输的教学方法,把阅读的时间留给小学生,把小学生作为主体,让小学生自己去阅读,让小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的知识和能力。让小学生自主阅读,自己自主学习,学会阅读,学会学习是符合小学语文的奠基性原则的一种教学模式。语文教师可以给小学生布置一些阅读的内容,然后让小学生自己去阅读,语文教师不能讲太多,语文教师问的问题也不能太过于琐碎。小学生在阅读完以后,语文教师也不能发起太多的谈论和发表过多的感悟,要让小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语文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一定要抓住重点,把握难点,在不同的情况下,一定要学会舍弃,学会放手,要让小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二)指导学生尝试用多种方式进行阅读
语文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时,要根据读物的不同的性质,引导小学生去尝试多种多样的方式去阅读。例如,精度、略读、浏览、跳读等方式。群文阅读就意味着不能着重要求小学生“朗读”或者“有感情地朗读”,要让小学生学会默读和详略有度地阅读。
(三)坚持让学生自主阅读
小学生在进行群文阅读时,如果遇到了不懂的地方,语文教师不要马上帮助去解答,要牢记让小学生自主阅读,让小学生自己通过查资料或者自己主动去请教他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小学生的知识量和阅读能力会有一个阶梯式的提高。
教学法分析论文【第二篇】
[关键词]物证分析 双语教学 课程体系
双语教学是国内各高校普遍开展的一种教学模式,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提出要大力推广双语教学,在高等学校中要有5%-10%的课程用外语进行授课。可见,双语教学是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物证分析课程是公安院校法化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各类物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技术,为案件侦查和诉讼提供科学证据。物证分析技术中涉及化学、物理、生物和医药等多学科知识,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法庭科学成果一直以来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可以为物证分析公安实战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通过物证分析双语教学的实施,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不同种类案件物证的理化分析技术,还能够培养学生阅读英文专业书籍和文献、正确理解英文原著的概念与理论含义的能力,强化学生对国际专业前沿的关注,使学生掌握法化学专业英语知识的同时,学会英文学术论文的撰写规范。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教材选编、教案设计、“建构性互动式”教学模式构建等方面探讨了物证分析课程的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建立问题
一、教材编选
选择适合物证分析专业特点和我国公安实战需求的双语教材是保证双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基础。国外原版教材和英文专业文献既有详尽的专业理论知识,通常还配以各种典型案例,实用性较强,可以作为编选教材的素材。笔者通过查阅大量英文原版教材和英文文献,并考虑与其他课程的衔接性,从中节选知识内容进行编辑和完善,建立物证分析课程的双语教材。本教材主要包括绪论、物证提取技术、炸药物证、射击残留物、聚合物类物证、纤维物证、油漆物证等十章内容。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基本概念、物证种类和物证分析主要技术方法,其它章节将分别针对不同种类物证讲解理化分析的具体技术方法和典型案例。通过物证分析双语教材的使用,既可以有助于学生学习物证分析基本概念和理论,还可以使学生掌握不同种类物证的理化分析技术方法。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公安实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现应用型公安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实施,需要根据物证分析课程特点和教学目的进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物证分析专业词汇、基本概念、理化分析方法和典型案例等。其中,物证分析专业词汇主要由物证名称、常用分析方法名称、常用分析仪器名称、常用法律术语名词和行业术语的缩写等构成。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词汇、物证分析概念和理论知识等内容需采用英文原文讲授,若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理解上存在困难,可适当结合汉语进行讲解;分析技术方法内容的讲授主要采用以英文为主的讲述方式,使学生掌握各种仪器、化学试剂、计量单位等的准确英文名称,从而培养学生阅读英文专业文献能力,初步掌握撰写外文学术论文的基础知识;典型案例部分可以采用以汉语为主,英文为辅的方式进行讲授。
三、教学模式构建
教学方法论文【第三篇】
教学活动的第一步就要明确教学目标。第一,知识目标。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本课程理论知识,明确知识理论原理与应用原理,熟悉课程中的概念和定理。第二,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具备独立操作实验实训课题的能力,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大型项目,对相关知识运用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能提出创新的设计思想与设计理念。第三,情感目标。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能积极参与各项创新活动,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
2教学方法的选择
理论、实践和创新结合的教学方法从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三个方面的学习的紧密结合来设计。
理论教学方法
理论知识是学生继续学习研究的基础,是实践和创新开发的基础,主要以讲授法为最佳。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它是教师使用最早的、应用最广的教学方法。可用于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巩固旧知识,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几乎都需要同讲授法结合进行”。讲授法并不是意味着老师讲,学生听这一简单的行为活动。言语的理解是一系列积极的、在经验知识指导下的操作活动。在讲授法的条件下,学生不是消极的接受知识,而是对教师语言的分析、理解和存储的整体的过程。综合看来,讲授法具有在短时间内提供给学生大量知识的优点,使学生能够快速地理解掌握本学科需要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实践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在《教育大辞典》中解释: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工程测绘、社会调查等。旨在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独立工作能力。各类型高等教育共有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实习、工程训练、实训、课程设计等。实践并不是理论教学的简单的延伸,而是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将所学理论课知识得到感性的认识,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2.3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作,使学生有思想、有智慧、有能力进行创新。创新教学方法就是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贯串在整个培养过程当中。
2.4理论、实践和创新结合的教学方法
理论、实践和创新结合的教学方法把三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教学过程中各占一定的比例,不否定传统的讲授法和实验环节,在此基础上添加创新环节,进行合理的安排与调节。
2.4.1案例让学生找
教师将理论知识的应用案例布置给学生,学生课下查找资料举出合适案例。首先学生只有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的意义才能找到合适的案例。其次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最后,由于所占的角度不同,同学的讲解更容易理解的掌握,同时促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中,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习兴趣。
疑问让学生答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疑问,教师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给予学生引导,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并在总结答案的过程中提出新的想法和问题,再通过进一步的查找资料和相互讨论得到综合性的结果。通过这种方法促进学生动脑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2.4.3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思想,进行创新创作
鼓励学生依靠所学知识进行扩展,提出新的想法和新的理解,在课本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组织创新知识的演讲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并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思考、参与教学的乐趣;对学生的想法与创作进行记录备案,给学生奖励。通过这样微小的积累过程,可能刚开始学生并不能提出多么有创意的制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习惯了创新思维之后,就后收到很大的效果,使课堂不再是老师一个人的课堂,课堂教学方法不再单一,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3教学过程的实施
首先,教师必须熟悉课程知识和相关行业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快速地理解掌握本学科需要的知识,对学生创新设计提出指导意见,参与学生的讨论,对学生的创作给予评价和提出修改方案;对学生有耐心,课上讲解,课下交流,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及时沟通,鼓励学生坚持下去,对学生的研究能给予正确建议;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学生一起研究探讨相关知识的发展与创造,达到师生共同进步的目的。第二,学生不再是倾听者,而是课堂的参与者。课堂上积极思考,课下查找相关资料、讨论总结所学内容,搜寻相关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大胆提出新的想法,新的见解,并经过实践发明创新。第三,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估体系。调整理以往考核比例,改为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创新成绩三部分考核的模式。理论考核仍以期末考试为考核形式;实践成绩根据学生平时的实践过程表现给予打分,成绩由教师、学生代表和学生本人三部分取平均值,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能力;创新成绩由班级组的评估小组依据学生在课堂及课下的创新思想和创新作品打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形成规范的实践过程和创新设计的归档材料,以便作为考核依据和今后学生学习和借鉴的依据。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果得到了充分的重视,更加认真去研究和实践,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标准。
4结论
教学法论文【第四篇】
情景认知,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学习研究领域兴起的一种知识学习理论。Borwn,coflins及Duguld于1989年,在1篇名为“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的论文中概括出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这一理论逐渐渗透到各个教育领域并极大地启发了现代教育模式的变革。总体来说,情景学习认为,知识呈现于社会情景之中,知识学习是人与环境接触和互动的一种交互行为,是人通过协调去主动适应变化环境的能力。因此,该理论主要强调两点:一是学习需要在真实或模拟的场景中进行;二是学习是一个与环境交互作用和与人合作的过程。侦查专业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选取公安一线的典型案例,通过学生对案例的学习、分析和讨论等过程,提高学生对刑事案件的认识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过程恰好与情景认知理论的要点不谋而合,即侦查案例教学强调学生在仿真的刑事案件环境中进行学习,强调学生应自主参与到对案件侦查的分析与对策实施之中。因此,在教师进行案例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中应用情景认知理论的最新成果,能够实现在公安课程教学中培养创新型高级人才的目标。
二、从情景要素看侦查课程
案例教学法的发展演变提供真实或仿真的环境是知识理解与情感互动的前提。案例的设计与展示即是侦查教学中的情境,侦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案例教学法的历史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教师讲授案例的初级情景阶段
在案例教学法应用初期,由于对案例教学法的精髓理解不够,任课教师虽然意识到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大量案例的重要性,但是更多的是采用讲授案例的方式进行教学。为了将理论知识形象化,并使学生知晓公安一线侦查工作的做法,教师通过列举各种实际案例来予以说明,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这一方法的缺点相当明显。从情景学习的角度来看,讲授式或列举式的案例教学法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其目的是教会学生各种侦查原理和侦查知识规范,因此,在此种教学方式下,案例环境的一般方法是文本展示和教师解说,例如教师对一起刑事案件的报案、现场勘查和现场访问以文字的形式在课堂上演示,然后通过提示和提问的方式推动学生对该案件的学习。由于学生无法从感性上与案件形成互动,因此参与度较低,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
(二)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的中级情景阶段
随着案例教学法的大量使用,专业教师开始对这种教学方式进行总结与反思,针对侦查专业中该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对策。这一阶段,由于各种现代教学设备的引入,案例的展示能够以图片、视频等方式予以展示,情景的带入感更强。教师更加强调学生的参与度,课堂教学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说明与分析,而是由教师通过多媒体把学生带入真实案例的场景当中,在教师的组织和提示下,以集体发言或小组讨论的方式,共同探索案件中一切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并分阶段分任务提出解决侦查案件的方案和措施。
(三)提供仿真演练的高级情景阶段
狭义上的案例教学主要是课堂教学为主,然而侦查工作具有极强的操作性,是属于典型的经验积累型的活动模式。因此,侦查专业的学生要想在第一时间适应公安一线工作,必须在学习期间进行大量的操作与练习。公安专业的一个重要教学转变就是不断加大实训教学在教学活动中的比重。由于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场所的普及,侦查专业的案例教学有了从教室向室外延伸的可能。相比课堂中进行的案例教学练习,在高度模仿案件发生现场和情节的环境下,学生能够更完整和真实地体会到实际公安工作的特点,其积极参与的愿望更加热切。同时,由于对某一案件侦查工作的理解与把握完全依靠学生的自我分析和判断,强调学习者与环境的交互性的核心理念在此情况下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通过对情境判断和情境方法选择的练习,能够快速提高实战工作的能力。通过以上三个教学历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侦查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法的高级阶段,也就是提供仿真演练的案例教学法,其实就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情景认知方法。这一方法具备了情景学习的重要特征,包括提供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案件侦查活动;提供多样的侦查角色,促成多种可能的观点和结果;在合适的界点提供帮助和提示,促成反思,以扩大默会知识;促成清晰表达,使默会知识转成清晰的知识;对学习过程进行整体评价等。
三、基于情景认知理论的侦查课程案例教学法探索
情景认知理论认为,知识应当在它所在的情景中进行解释,主张学习是一个学习者与所处场景的交互活动的产物。学习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专业领域中以“认知学徒”的方式来进行文化浸润。所以,个体必须置身于知识所在的情景、活动或社群中,通过观察、模仿,以及一连串的实际活动,经过不断的试验、探索、反思及修正的历程,才能逐渐掌握住知识或技能的意义。基于以上思路,本文试图对侦查课程中的情景式案例教学模式进行反思,对其三大组成部分:学生、交互式案件情景和实施过程进行剖析与重构。
(一)学生地位的设计
1.合作共同体
情景案例教学中的情景包括多个角色设计,学生可以在其中扮演不同职责的侦查人员,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和合作来完成整个案件的侦查任务。这与公安刑侦业务中的案件专案组较为类似。例如,侦查综合实训项目是一种综合型的案例教学,因此需要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并且分工合作。然而,以往的教学存在分工随意导致分工不均或者分工不合理,导致在实训中出现一些学生忙前忙后,另一些学生则无事可做的情况。同时,学生的分工问题教师一般是交给小组长或者扮演指挥员的学生处理,他们往往将任务分配简单化,导致有些学生不满意分工的结果而消极怠工。案例教学中的分工并不是简单地将很多人组合起来工作,而是在让学生充分参与的同时,能够认清自己在整个任务中的作用,利用个体与伙伴、个体与教师、个体与案件环境的互动而产生联系。在此理念下,交互式的侦查教学活动设计需要加入高度有序的思考。如分工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知识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的,不能机械随意地分配组合。同时,教师又不能把各个任务进行人为割裂,进行现场勘验的学生应该同时积极参与案情的分析与侦查方案的制订,负责侦查措施实施的学生也应全程随同勘验人员完成整个勘查工作,全体成员应当就某一刑事案件的情况和各种侦查资源进行整体认识和把握。同时,学生应借助教师的指导与帮助来实现知识的建构过程。这样能够保障各个角色的学生能够持续参与整个侦查教学过程,并且能够在交流互动方面有所作为,整个小组的学生和教师通过共同参与形成了一个互相联系的“合作共同体”。
2.独立思考
过去的案例教学法只是教师与单个学生或者学生小组的互动,具体表现为对教师提问的快速分析与回答,这在本质上只是一种低水平的反应。实际上,教师有意识地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是正确的,由亲身的分析与实践带来的反思对学生来说更为重要。但在具体教学中,无论是课堂讨论还是仿真实训,教师大多事先设计好案例教学思路进行。课堂教学中教师分析环环相扣,论证逻辑清楚严密,实训中学生在教师的思路引导下,按照既定的侦查阶段,按部就班地达成最终结果。这种教学模式学生所获取的只是个案的分析解决方案,而无法养成类推等思维能力。侦查思维是一种发散性的思维形式。因此,学生必须学会在场景中进行独立的判断和思考。为了完成侦查的任务,学生必须借助假设、实验和筛选来完成对侦查信息资源的判断和利用,以产生多种解决方案。在侦查案例教学的设计上,不存在线性的解决途径,不存在固定的侦查顺序模块,教师不能对案件场景进行引导和不必要的提示,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他们自身的思维过程,锻炼他们的分析判断和创新能力。
(二)交互式案件情景
1.真实案例
为了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和实践指导价值,侦查课程中的案例教学一般选取真实的案件作为情景设计的蓝本。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是经典的真实案例保持着事情发生情况的完整性,保证了真实世界天然的复杂性,避免出现失真的设计环节。另一方面真实案例能反映一线侦查工作的实际情况,准确反映现代侦查工作的特点,在保障教学贴近实战的同时,学生可能还会通过比较发现与实战部门的差距或自身的亮点。这样的案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思考角度和深度,并注意到现实案例的复杂多样性,从而培养学生全面的思维能力。侦查课程教学案例可以由较为固定的侦查专业教师团队负责编写,并由专门的资金和制度予以保障。案例都应来自公安一线,专业教师应利用带队、锻炼和调研等活动不断挖掘有教学价值、有一定深度的案例。必要时案例设计应邀请兼职教官或一线能手参与其中,以增强案例教学的高度模拟性。
2.场景设计
情景认知理论要求学生探索具有真实世界的一切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某种资源。情境学习强调的不仅仅是有关存在于共同体之中的物质的、真实世界的任务,还需具备有关“认知构成过程和对待任务的整体观”。随着各公安院校对实训教学的深入研究与探索,除了已经普遍采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外,多数学校都通过营造仿真的场景,还原真实案件的发生情况来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例如,不少公安院校建立了集住宅、商业街等功能于一体的战训街区,有的还运用了现代多媒体技术,提升模拟街区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同时,为了适应信息化侦查的需求,还加入了模拟人口库、案件库,以及视频、手机话单等教学资源。这些都向学生提供了一个发现有关信息和无关信息的机会,通过观察、分析等对侦查环境进行体验式理解。同时,为了保证场景的真实可信性,场景的设计需要对环境中活动的人员进行角色扮演。如由教师或学生在场景中扮演犯罪嫌疑人或者证人等以增强案例教学的交互性。由于场景的不固定性,个体在不同的情节中会使用不同的知识,使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意义驾驭有了更深的认识。
(三)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1.搭建脚手架
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起的是指导作用,这种指导应与案情高度相关,与学生使用知识与学习技能产生的问题相关。案例教学的顺利实施,需要教师向学生提供他们还未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连接方法。随着案例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习得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逐渐能够进行独立的学习,用于支撑教学的脚手架将逐步撤掉,直到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活动。侦查课程案例教学法的主体是学生,但专业教师的灵魂地位同样重要。如果忽视教师的作用,案例教学中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学生在进行完一场案例演练后,确实学习了一些片断性的侦查知识,但无法对知识与技能进行整合与梳理。因此,教师在侦查情景式案例教学中的作用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供适合教学的情景和知识与技能之间的线索,协作并引导学生向有利于教学的方向发展。在整个案例教学中,教师不能放手不管,最后还要将教学的终点“收”到教学目标上来。
2.学习评价
情景式案例教学有别于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因此不能以通常的方式对该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如论文、考卷等。侦查课程案例教学学习评价的重点应当包括学生的知识准备情况,案件情景参与情况,对案例的分析判断情况,法律文书的制作情况等。只有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细致的评价,才能帮助学生确立日后努力的方向,帮助教师对案件情景和学习过程的设计进行完善和提高。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有些评价有标准可,如现场物证的发现和提取,现场分析内容,勘验笔录,各种侦查措施的法律手续,刑事侦查卷宗制作等都有较为统一的评比标准。但有些环节和活动如案情分析和侦查路径选择则没有标准答案,教师对分析和训练结果应持开放式的包容态度,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采取合适的解决方法。但由于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在此情况下学生形成的相对固定的认知习惯,一些学生往往渴望知道该案件应当如何操作等“标准答案”。因此,在学生完成全部教学任务后,教师可以在总结案件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提示相对理想的侦查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基于传统习惯而产生的对“标准答案”的诉求。
四、结束语
上一篇:教学案例范例初中物理通用4篇
下一篇:道德与法治教案精编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