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说课稿汇总4篇
【导言】此例“幼儿园中班说课稿汇总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第一篇】
一、说教材1、分析教材的内容地位:
冬天到了,动物的踪迹越来越少,蚂蚁钻进洞里,小燕子飞走了,这些现象无不引起幼儿的主意。户外活动时,他们会不约而同的产生疑问:为什么小蚂蚁不出来搬食物了?小燕子怎么不见了?呱呱叫的青蛙哪去了?动物们生活习性的变化让幼儿产生好奇。《纲要》中也指出中班幼儿能够主动照顾动物,并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观察他们,了解其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因此为了顺应幼儿兴趣需要、发展需要,我认为通过活动《动物怎样过冬》可以让幼儿了解冬天对动植物们的生活习性产生的影响,以激发幼儿探究动物的兴趣和爱护照顾动物的情感。
2、活动目标:
根据《纲要》和教学内容,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我制定了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发展的三个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初步了解动物对环境的依存关系和适应特点。
3)、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和关心爱护动物的情感。
3、活动的重点、难点:
根据《纲要》和幼儿的已有经验水平,我认为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幼儿能说出几种常见动物是怎样过冬的?难点是知道动物过冬的几种不同方式。
我通过利用直观、生动形象的课件并以故事的形势以及启发性提问,是幼儿在有趣的情境中主动探究,从而形象直观地了解动物是怎样及其不同的过冬方式,使活动的重点得以有效的突破。
二、说教具、学具:
1、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并记录有关动物怎样过冬的录像、图书,并丰富相关知识。
2、物质准备:
1)、课前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2)、提前饲养白兔、毛毛虫等动物,随时带领幼儿观察记录小动物生活习性的变化。
3)、和幼儿一起布置"动物过冬方式"的背景图。
4)、课件《动物怎样过冬》。
这些准备活动一是丰富幼儿的已有经验,便与幼儿在和同伴的讨论中大胆、自主、快乐的交流;二是能在活动中突破中难点,便与幼儿理解。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本次活动中运用了启发提问法、引导发现法、课件演示法、观察法等,这些方法的运用,我克服教师说教的传统形式,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让幼儿通过观察、探究、通过形象直观的课件,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
2、学法:活动中我引导幼儿运用游戏操作法、分类法、观察法、归纳法来获得知识。因为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创设各种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引导幼儿自己归纳出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
四、说教学程序:
1、通过谈话活动,引发幼儿对动物怎样过冬产生兴趣。(4分钟)1)、小朋友,冬天来到了,你知道人们是怎样过冬的吗?
2)、小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呢?
这一环节中,幼儿已经收集过这方面的信息,所以就鼓励幼儿大胆运用已有经验进行讲述,和同伴分享交流的快乐,在交流中获得新知识。
2、播放课件,以故事的形式引导幼儿了解动物怎样过冬。(6分钟)1)、小灰兔遇到哪些小动物2)、它们是怎样过冬的?
3)、小灰兔和谁的过冬方式一样?
这些开放性的问题,能激发幼儿说出故事里的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如,蝙蝠冬天睡大觉、小松鼠储备粮食、小兔换厚的皮毛。
当幼儿说到蝙蝠睡大觉的时候,随即丰富词汇:冬眠。
这一环节中,课件的展示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而且生动形象地让幼儿感知动物是如何过冬的。
3、引导幼儿总结动物过冬的几种不同方式。(5分钟)提出问题讨论:
1)、蝙蝠在冬天靠冬眠来过冬,还有哪些动物也是靠冬眠来过冬的?如,蛇、青蛙、乌龟等。
2)、还有哪些动物和小松鼠一样储存粮食来过冬呢?如,蜜蜂、蚂蚁等。
3)、哪些动物在冬天需要要加上后皮毛或羽毛来过冬呢?
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大胆的想象、思考,这些开放性的问题,是幼儿的发散性思维的已扩展,在交流中总结出动物们不同的过冬方式。
4、 请幼儿互相介绍交流自己画好的小动物的过冬方式。(5分钟)请你们拿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说说他们是用什么方式来过懂得,它和哪些小动物的过冬方式一样?
给幼儿自由讨论的时间,鼓励幼儿大胆交流,分享彼此的快乐,在说中学,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发散了幼儿的思维,丰富了知识,进一步拓展幼儿的认知空间。
5、引导幼儿将自己手中的动物送到布置好的背景图中,并贴在相应的过冬方式里,鼓励幼儿互相检查小动物被送到的过冬方式是否正确。(3分钟)这一环节幼儿自己动手送小动物回家,不仅巩固了幼儿所学的知识,了解了不同动物的过冬方式,而且有激发了幼儿爱护小动物、探索研究动物的兴趣。
6、延伸活动:
1)、科学区提供动物图片,引导幼儿相互交流;2)、墙饰中知道幼儿继续添画各种过冬的动物。
教学反.思:
活动形式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刺激幼儿去感受美和表现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好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强烈。及时表扬幼儿的点滴进步,肯定和鼓励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举止,树立自信心,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第二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故事《微笑》。
新《纲要》明确指出,教师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同时,新的省编教材中,在各主题活动的设计上也为教师提供了根据幼儿情况自由生成的空间,幼儿教师要不断尝试将新的题材,新的内容引入课堂,以新角度、新形势、新方法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善于站在幼儿的角度上设计教学,驽驾教学,水到渠成的实现教学方面的突破。省编幼儿园中班教材中第五主题《我的朋友》的总目标为:初步了解并体验人与人,人与整个环境和解相处的快乐感觉,学习并尝试与他人交往的方式,促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所设活动有:好朋友画像、换名片、哭哭脸和笑笑脸等,多为实践,操作活动,而作为幼儿最喜欢的教学形式,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故事教学的内容却很少,所以在进行本主题活动内容的基础上我生成本次故事教育活动。
第一部分:说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内容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富有浓郁幻想的虚构故事。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绘的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样说话,富有生命力,并编制生动的情节来反映生活。童话的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简单,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认识水平,富有教育意义,易于幼儿接受。《微笑》是1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蜗牛用微笑的方式给大家带来快乐,从而自己也快乐起来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我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及本主题的总目标,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
情感目标:使幼儿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并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发展幼儿的感受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的名称、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节。
确定本次活动的依据有以下几点:
1、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4至5岁的幼儿理解能力还很肤浅,注意力往往受兴趣的影响和支配,有意注意初步得到发展,所以需要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恰当、巧妙地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还要注重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
2、现在绝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缺乏一定的爱心,不懂得去关心别人,不知该如何去关心别人。向幼儿进行这样的情感教育和思品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
3、是根据幼儿园课程目标及《纲要》、《规程》,幼儿课程目标的宗旨在于提高幼儿素质,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各种艺术作品,关注人类道德行为美。本故事通过使幼儿懂得"微笑"的真正含义,来感染幼儿,美化幼儿的行为。《新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由此制定了情感、能力、认知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使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及内容,了解故事的含义。
难点:能主动帮助别人,愿意给别人带来快乐。
制定重难点的依据是:我班幼儿在情感及认知方面的特点,即中班幼儿理解水平有限,对理解隐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让幼儿充分感受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验为朋友做事的快乐尤为重要。
四、说教学准备
1、自制多媒体课件:符合故事情节发展,动画形象生动有趣,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
2、空白圆形卡片、彩笔,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加深对故事含义的理解。
第二部分:说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遵循"三个原则",做到"两个注意",体现"一个整合"的指导思想来设计教法,学法。
"三个原则":
一是"教师主导、幼儿主体,以问题的引导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
二是"教师在前、幼儿在后"的教学原则,既当幼儿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过程时,教师要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行为是怎样产生的,并在尊重幼儿认识过程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施加影响。
三是"同时进行原则",即在教学活动中,要同时顾及兴趣,态度和行为的培养,既有明确的重点,又相互渗透。
"两个注意":
一是设置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境。既要把各教学环节与教学要求设置成问题情境展示给幼儿,这样容易使幼儿被问题情境吸引而主动投入学习。
二是注意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和情感发展规律,把教学目标的要求分解成若干细小的层次,分散到各个具体的活动中,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使教学重点得以巩固,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一个整合":《新纲要》中明确的指出:
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通过自主的学习,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教学过程体现整合性,对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保证。
一、说教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讲述法和提问法。
1、直观演示法: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进行表演示范,引导幼儿理解作品内容。活动中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整个故事制作成形象直观的动画,既可以完整欣赏,又能分段播放,通过观赏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2、讲述法: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树立简单的是非观念达到教育目的。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我注意控制语速、音量的快慢、大小和抑扬顿挫的变化,采用不同的音色来讲述不同事物的对话,从而较好的表达作品的感情。如:小蜗牛给大家微笑,我就用表扬鼓励的口吻说:小蜗牛,你真了不起!激发幼儿为别人服务的愿望。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事物的形象特点,并能较好的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为提高教学效果和突破重、难点做准备。
3、讨论法:是指让幼儿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互相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答案的方法。在活动中,我将讨论法结合在讲述故事过程中。如:请小朋友而共同讨论:小蜗牛为什么不快乐?
4、提问法: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事物,要求幼儿再现已掌握的知识,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手段。提问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主要运用了解释性提问(如:小蜗牛为什么会给大家送信?)、假设性提问(如:如果你是小蜗牛,你们会怎么做呢?)等等。在提问问题时,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比较容易的问题可让水平比较差的幼儿回答,需要幼儿描述的问题就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回答,像总结、归纳性的问题请能力最强的幼儿来回答,使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说学法指导
本次活动,主要采用欣赏法、发现法、讲述法。
1、欣赏法:引导幼儿学会理解作品内涵,鉴别作品的美及分析评价文学作品,使幼儿获得美的享受,唤起美的情感,陶冶美的情操。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述,引导幼儿来体验帮助别人的那种心情,感受作品的语言美,从而突破难点。
2、发现法:教师提供适于幼儿进行发现活动的教材,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过程,发现知识。在活动中,请幼儿回忆、讨论故事中人物的对话,通过提问和幼儿讨论,引导幼儿自己得出结论,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讲述法:主要教会幼儿能准确地回答问题,恰当地说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活动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提问,为幼儿提供讲述的空间,启发幼儿用宏亮的声音、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并且注意为每名幼儿创设讲述的机会。
第三部分:说教学程序
整个活动分为三大部分,活动流程图简单明了地概括了整个活动,使大家一目了然,明白设计意图,下面将其详细说明一下:
一、导入部分:激发学习兴趣,引出故事主题
出示两个表情(微笑、哭泣)的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喜欢看哪一个表情?为什么?我在此环节注意引导幼儿回忆原有的生活经验,并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讨论,为下一步的教学的开展进行铺垫。突出活动的教学重点,引起兴趣,引出主题。
二、展开部分: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学习方法。
1、教师有感情地讲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依据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还不稳定的特点,为了避免分散幼儿注意力,影响幼儿对故事内容的感知,所以,只运用丰富的表情、优美的背景音乐来表现故事,讲完后,提问简单的问题:(1)故事的名称;(2)有那些角色;(3)小蜗牛做了一件什么事?
2、分段播放课件,幼儿欣赏。教师分别提问:
(1)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看看小动物们在为自己的朋友们做什么?(小鸟为朋友唱歌、小猴为朋友摘香蕉、小鸭为朋友送信)
(2)朋友感到怎样?(很感动、很高兴)
(3)看看小蜗牛怎么了?(不开心)猜猜它为什么不高兴?(放录音:小蜗牛不开心的原因)
(4)帮小蜗牛想个办法,想想它还能为朋友做什么?(预报天气,讲故事,画画)(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充分想象并讲述,幼儿自由讨论)此环节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3、完整欣赏故事:请幼儿边看课件,边完整欣赏故事教师根据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以递进的方式提问:
(1)小蜗牛为朋友们做了一件什么的事情?
(2)为什么小蜗牛会想到把微笑送给大家?
(3)大家喜欢小蜗牛的微笑吗?为什么他们都认为小蜗牛了不起?由此逐步得出故事的含义:小蜗牛虽然能力很小,只会爬,但它有一颗爱心,它想到了要让自己的朋友快乐一点,它把微笑送给了大家,给大家带去了快乐,所以大家都觉得它很了不起。这个环节其实重在揭示思想内涵,进行情感教育,我将它贯穿到整个故事的情节中,它是解决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三、结束部分:迁移故事主题,渗透思品教育。
我依据幼儿的生活环境从三个方面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为大家带来快乐的:
(1)为爸爸妈妈做什么;
(2)为小朋友做什么;
(3)为老师做什么。依据幼儿思维发展的过程,本环节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的引导幼儿思考、讨论,进而得出与幼儿实际生活相关的答案,并使幼儿有了行动的愿望,促进幼儿发散思维的发展。解决了本活动的难点达到了教育的目标。
制作"微笑"标志:幼儿自制两枚"微笑"标志,即在圆形卡片上画上微笑的表情。启发幼儿将其中一枚"微笑"标志别在自己胸前,另一标志则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在愉快、温馨的氛围中,活动自然结束。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这个活动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观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谢谢!
附
微笑
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小鸟为朋友唱歌,大象为朋友盖房子,小兔为朋友送信。小蜗牛很着急,他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别的什么也干不了。
小兔走过小蜗牛的身边,小蜗牛向着小兔微笑。小兔说:"小蜗牛,你的微笑真甜。"小蜗牛想:"对呀,我可以对朋友们微笑。"小蜗牛又一想,"可是,怎么样让朋友们看到我的微笑呢?"
小蜗牛想出了好办法。第二天,他把很多信交给小兔子。小兔子把信送给了森林里的朋友们。朋友们拆开信,信里是一张画。画上的小蜗牛正在
甜甜地微笑。森林里的朋友们也都微笑起来,他们说:"小蜗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给了大家。"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第三篇】
一、说教材
《泡泡找来的朋友》是中班“长大的我”里面的一个活动,故事里的大白鹅从没有朋友的不快乐到交上朋友的开心,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激发了孩子们与人主动交往,主动交流,从中感受到有朋友的快乐和欢笑。
二、说活动目标和重难点
《幼儿园教育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我制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感受找朋友的快乐。
2、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交朋友的愿望。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如何去找朋友。因此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围饶着这一目标进行教学。中班幼儿比较单纯,不会察言观色,不太会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心情。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难点是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说教学准备
为了使活动的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协调统一,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特做以下活动准备:
图片《泡泡找来的朋友》、动物头饰、幼儿用书。
四、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直观法是因为中班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以直观的画面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看到的具体形象用语言描述出来,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
2、说学法活动中我将游戏法作为主要的学法,是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幼儿注意力稍显弱时,游戏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能充分地表现自我,大胆说话。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
五、说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故事内容: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朋友。
教师模仿大白鹅,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2、幼儿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请幼儿听故事录音。
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讨论:
“大白鹅没有朋友时,它是怎样的?”“是谁帮助它找到朋友的?”幼儿围绕故事画面内容进行讨论:
“小姑娘是用什么办法找到朋友的?”“小姑娘为什么要找这么多的朋友?”“和朋友在一起,大白鹅感觉怎样?”
3、幼儿完整欣赏故事,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师连贯地、有感情地讲述故事,鼓励幼儿练习角色对话。
请幼儿交流:
“听了这个故事,你是怎么想的?”“你有什么方法找到朋友?”
4、阅读活动:
指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泡泡找来的朋友》。
5、表演游戏:
幼儿扮演角色进行对话,巩固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第四篇】
一、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爱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是世间最美好的事物之一。我们要诉说爱、感受爱、表达爱。《抱抱》这本书就是这样通过各种动物间不同的抱抱来表达爱的绘本。其实在众多的绘本中,很容易发现这本《抱抱》,它的封面是猩猩妈妈紧紧地抱着自己的孩子小猩猩,闭着眼睛,很陶醉,而小猩猩却睁着眼睛,悄悄地看着外面。这本书画面主体很突出,主要人物形象大,线条清晰,很引人注目。绘本开本也很大,适合集体阅读。翻开书看后发现,此书几近无字书,书中只有“抱抱”、“妈妈”以及“宝宝”大大的字样。故事主要情节是小猩猩看见许多妈妈在和自己的宝宝抱抱时想自己的妈妈了,大家帮助它找到了妈妈。但是怎样很好地把无字绘本介绍给孩子,唤起孩子的阅读欲望以及读懂它?此绘本中又蕴含着怎样的教育信息和教育价值?这些是设计这节课重点考虑到的问题。于是根据中班孩子的心理和年龄的发展特点,及《纲要》中对幼儿园语言教育提出的要求。着力组织适合中班孩子的语言教学活动,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从孩子的实际生活中去发现教育教学的资源,鼓励、引导、支持孩子积极参与活动,把教育内容有机地蕴含在活动过程中,通过作用于孩子的活动来激发孩子主动学习。让孩子从中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并鼓励孩子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结合这些设计了本次语言活动《抱抱》。
(二)活动目标:
根据中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要,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
1.观察画面中动物的动作和表情,初步感受并用语言较清楚地表达它们抱抱时的内心感受。
2.借助音乐、动作、讨论等手段,进一步理解作品中抱抱的不同含义:亲情、感谢、友谊等。
3.体验和同伴共同阅读,体验阅读绘本的快乐。
(三)活动重难点:
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活动中,我将“观察画面中动作和表情”作为重点,“理解作品中抱抱的不同含义”作为难点。
(四)活动准备:
我从下面两部分做充分准备
1.前期幼儿经验准备:
(1)《表情游戏》:让幼儿在参与游戏中初步感受做各种表情时五官的变化。为幼儿学习利用观察画面中动物的动作和表情的方法,感受并表达动物们抱抱时的内心情感做准备。
(2)《抱抱舞》:让幼儿在舞蹈中感受与朋友抱抱带来的快乐。
2.物质准备:
PPT、音乐《爱我你就抱抱我》、绘本《抱抱》、垫子、教棒
二、说教法:
活动中,我运用以下教学法完成本次活动目标:
(一) 游戏法:
运用律动帮助幼儿在拥抱中放松心情,感受抱抱时的内心情感。
(二) 观察法:
通过观察重点画面的方法,为幼儿能用语言较清楚的表达动物们抱抱时的内心感受做准备。
(三)引导谈话法:
通过提问谈话活动,引导孩子认真倾听,大胆回答问题。
(四)行为体验法:
行为体验式法教学不仅对孩子的感性认识有帮助,而且在发展孩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活动中,我将通过帮小猩猩呼唤妈妈的方式让幼儿的心灵去感受、体验小猩猩想妈妈的心理。
三、说学法:
活动中,我将为孩子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让幼儿在跳跳、看看、说说、抱抱的过程中进行活动。
四、说活动过程:
为了更好地完成活动目标,我采用了环环相扣的方法组织活动。
(一)开始部分:
借助音乐律动、体验拥抱
开场利用律动《爱我你就抱抱我》让孩子在拥抱中放松心情,并在旋律中体验抱抱产生亲切感,为感受抱抱时的内心情感做铺垫。
通过提问问题“喜欢和谁抱抱?为什么?”唤起孩子的生活经验,并支持和鼓励孩子能大胆的说出来。这为绘本阅读的准备。这一环节是为落实活动目标第一条。
(二)学习部分:
学习观察画面,为绘本阅读做准备。
1、《纲要》指出: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在这一环节中我将刚才孩子们的真实体验进行梳理回馈,直接导入动物的抱抱。设计导语:“孩子们,今天有几个小动物也在开心地和它们的妈妈抱抱呢!让我们看看它们是谁?它们是怎么样抱的?”刚刚和同伴拥抱过的孩子们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动物会是怎么样抱抱?带着这些好奇的疑问,我将先逐一出示从绘本中抽取三幅动物妈妈抱抱的重点画面做成PPT(大象→长颈鹿→河马),引导孩子学习通过观察画面中动物的动作、表情的方法来体验拥抱带来的感受。孩子的们的观察表述词汇是有限的,这时把三幅画面集中,引导幼儿观察出它们都是闭着眼睛,久久地抱在一起,闭着眼睛,很温馨、陶醉。这样的词语的引入帮助幼儿更准确描绘拥抱的状态,给孩子一个提升,让孩子们在动作中感受和理解。
2、出示小猩猩→认识小猩猩→观察小猩猩的表情变化的过程:
介绍主角:小猩猩,用它只有一岁,不太会说话的介绍,唤起幼儿帮助它的愿望,并结合观察小猩猩的动作和表情来感受小猩猩内心的手段,激发孩子迫切想去了解小猩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情绪,帮它把故事中发生的事情说出来。引出故事《抱抱》。
(三)引出绘本,和幼儿共同阅读
1、和孩子共同阅读,鼓励孩子把看到的说出来。
孩子有了观察以及把观察到的说出来的经验后,过渡到绘本的阅读。并且把小猩猩的图片黏贴在绘本上,让这个小猩猩图能从书上跳下来,到孩子身边进行互动,引发幼儿更加积极地观察画面和主动表述的愿望。这些策略的综合运用,从而帮助幼儿更关注作品。
绘本教学中集体阅读策略有重点画面的阅读,孩子们和同伴边阅读边议论,也有带着问题阅读的方式,这些手段的运用,是为了让孩子们有目的的读,有思想的读,让孩子在充分的预期和感受后再读,体会作品的精髓,体会作品中抱抱的多重含义,落实活动目标第二条。
2、故事的**:
(1)小猩猩仰头大声呼喊的图片:是为了让孩子能掌握运用观察动作、表情的方法,体会小猩猩着急、伤心、难过,想念妈妈的情绪。以鼓励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办法帮小猩猩找妈妈,一起呼唤小猩猩妈妈的游戏让孩子宣泄内心的情感。
(2)猩猩妈妈伸长胳膊,跨着大步的图片:引导孩子更熟练的掌握通过观察动作、表情的方法来了解猩猩妈妈的心理想法。
(3)小猩猩和妈妈紧紧拥抱的图片:唤起孩子的生活经验,去感受与自己妈妈拥抱时的内心感受。
(四)结束部分:
大家抱抱,体验爱的快乐。
1、《纲要》指出:
“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它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在结束时我积极鼓励孩子主动与同伴、老师抱抱,共同体验拥抱带来的快乐。
2、寻找绘本《抱抱》:
最后利用找书的游戏,激起孩子们要完整欣赏绘本故事的兴趣。当孩子们得知《抱抱》的书一直藏在身边,亟不可待地寻找,迫切地阅读愿望,使我想到周兢老师说过:阅读不仅仅是一个理解过程,更是一个审美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孩子在今天的活动中无法自我完整的阅读,有点遗憾。但在整节活动中,为营造了温馨、温柔、温暖的情境,如孩子们坐在软软的垫子上上课,老师、孩子们的各种拥抱姿势,音乐韵律的烘托,找到藏着的书后的喜悦,让孩子们的心情一直在被关注着,被暖意包裹着。
绘本教学,让孩子成为阅读的主人,让他们喜爱阅读,愿意阅读,会读,是绘本教学的一项长期任务,我会继续努力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