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精选27篇
通过实例和图形,帮助学生理解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掌握面积公式吗?以下是阿拉网友分享的“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大家吧!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的进行计算。
2、通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引导学生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交给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呢?学生可能进行猜测,用面积单位来测量,教师指出:这么大的地面用面积单位来测量太麻烦,所以,我们就要研究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研究方法
1、教师准备三种不同的`长方形,每组只选择一种进行研究。
一个长3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1)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想办法求出各自图形的面积。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情况:用1平方厘米来测量或只测量长和宽,相乘即是面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指导,后一种方法比较简单。)
(3)师生交流,提炼方法。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独立思考后交流。
(4)学生思考:求长方形的面积事实上是求什么呢?
2、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例题)
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3、学习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我们知道正方形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有长方形的特点,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也可以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相同。
4、出示例题3。学生试做,汇报答案。
三、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1、我们用的数学书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先请你估计一下,再算一算。(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2、生独立完成P79页第1、2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道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3.能够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有一天,乌龟又遇到了兔子并再一次向兔子提出了挑战。这次,乌龟和兔子要进行粉刷墙面的比赛。(课件演示龟兔粉刷墙面的情境:兔子粉刷一块长方形的墙面,乌龟粉刷一块正方形的墙面,它们同时开始、同时完工)
师:怎样才能比较出谁赢了?(要知道它们粉刷的墙面的面积到底哪个大一些)
师:如何知道它们哪个粉刷墙面的面积大?用面积单位去测量行吗?
师:要测量黑板、操场等比较大的面积,使用面积单位一排一排地实际测量这种方法显然比较麻烦。今天我们就寻找一下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规律,推导出计算公式。
二、探究新知
1.长方形面积的推导
(1)猜想
师:为了能很快找出长方形面积的规律,请看大屏幕。(教师用多媒体演示长、宽的变化引起长方形面积大小变化的动画)看了老师的操作过程,请你们大胆地猜猜看: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你们喜欢自己来探索这个问题吗?好,通过实验解决问题是科学研究经常采用的方法。
(2)实验
师:下面我们用准备好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任意摆一些长方形,然后数出它的面积。
师:你摆的长方形一排用了几个小正方形?一共有几排?一共用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3)发现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你有了哪些发现?
生:每排小正方形的个数刚好是长方形长的厘米数,排数正好是长方形宽的厘米数。因为总个数=每排个数×排数,所以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大家的这些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说明你们很会钻研问题。但是,这些长方形都是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出来的,是否对计算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适用呢?我们还要对这个发现进行验证。
(4)验证
师:请同学们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测量已知长、宽的长方形的面积。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先用刚才发现的计算方法算出这些长方形的面积,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直接测量出这些长方形的面积,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所以,我认为这个计算方法是正确的'。
2.正方形面积的推导
师:(应用多媒体动态展示:先出示长7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然后把它的长缩短1分米,接着再把它的长缩短1分米,宽始终不变)这个长方形通过两次变化已经变成了什么图形?(正方形)那么,正方形的面积又是怎样计算的呢?为什么?
生:因为原来长方形的长和宽都变成了正方形的边长,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知识运用
一张长方形的餐桌,桌面长14分米、宽9分米,要配上同样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平方分米?
四、巩固新知
题目略。
五、总结深化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3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单位,理解面积单位的具体含义。
教学难点
主动探索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知识点整理
1. 认识面积的含义。
2. 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分米。)
3. 面积的计算。(探究和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4. 简单的面积单位的换算。
5. “我们的试验田”为场景的实践活动。
训练补充设计
一、 判断。
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周长与面积相等。
二、思考题。
1. P77 用方砖铺满下面的空地,哪块空地用的.方砖多?两块空地一共要用多少块方砖?
2. P86 把一张长12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纸分成长3厘米、宽2厘米的小长方形。怎样分能使分出的小长方形最多?
3. P89 青湾村有一个正方形养鱼池,在养鱼池的四周都载有一棵树。现在要扩大养鱼池,扩大后养鱼池的形状仍然是正方形,面积是原来的2倍。不移动这4棵树,能做到吗?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的教学,虽然说内容不难,但对于逻辑思维不是很强的小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不能只关注“记住公式”,“会算面积”,这样学生即使学会了也只是机械模仿,对其思维锻炼的含义不大,所以应该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测量、猜想、验证、想象等过程。这样能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本节课的知识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表象后进行的。书本中例题是让学生用正方形摆出不同的长方形,再将数据填入到表格中,从而推测出长方形面积就是含有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个数。接着是引导学生探究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设计理念:
这节课的总体设计理念侧重于通过猜想、验证、概括过程,让学生体会到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含面积单位个数的多少”这一面积含义的数学本质。而不是关注“记住公式”,“会算面积”,只会“记住公式”,“会算面积”无法理解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当然也无法体会到数学探究的乐趣。 在教学设计编排上,采用准备题后出示正方形,让学生猜想面积是多少,再让学生自己验证,通过多个正方形面积概括出面积计算的含义和过程。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所以面积推导采用的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最后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进行巩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推导方法和计算方法,并会正确应用。
过程与方法:渗透“猜想——验证——发现——概括”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对数学内在规律的'探索,来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成功探究和尝试成功的乐趣。
学情分析:
总体情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对于孩子来说十分简单,如果是单纯让孩子学会计算方法,那么只要花很少的时间就能做到,但这样的话,学生知识接受知识的一个容器,缺乏过程的支撑, 个别化对象分析: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借助方格纸是很容易数出面积单位的个数,也就是面积的,但是后20%的学生很难推导出计算公式,这就需要教师给与学生更多的关注时间。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推导方法和计算方法,并会正确应用。
教学难点:
渗透“猜想——验证——发现——概括”的学习方法。理解“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的多少”这一面积含义。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谈话
教学准备:
课件、磁贴、方格纸、练习纸
教学环节:
一、准备题
1.出示一个正方形
2.问:它的面积指的是?(学生说一说)那么你觉得它的面积有多大呢?
3.出示“边长是1m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m2”
4.问:那么面积是1dm2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多少呢?
5.问:边长是1cm的正方形的面积又是多少呢?
6.出示 1cm2的正方形和稍大的正方形,猜一猜,估一估,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
生:用小正方形放一放,可以放4个,所以它的面积是4cm2.
小结:原来面积大小可以用“面积单位”来测量,能放几个“面积单位”就表示面积有多大。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回忆面积单位的定义,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通过小问题,让学生感受面积就需要面积单位来度量。
二、尝试问题
1.出示1cm2的正方形和稍大的正方形(5×5),问你知道它的面积吗?猜一猜。
2.请同学们用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材料试一试,放一放,看看是不是和猜想的一样。材料:提供格子图(透明的),1cm2的正方形若干个(不到25个)和胶水,尺子。 学生独立尝试,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估一估,猜测面积是多少,再利用提供的材料来验证。其中难度较低的是格子图,准备的小正方形个数不到25个,需要学生动脑筋,引出后面的其他几种方法。
三、反馈
指名不同方法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验证的。(失误投影)
预设:
方法一:格子图法,每格是1cm2,一共是25格,所以是25cm2。
方法二:贴小正方形,贴了横和竖,判断出是25格,所以是25cm2. 板书:5×5=25cm2
方法三:贴小正方形,贴了横,又因为是正方形,判断出是25格,所以是25cm2。
方法四:量一量,追问:为什么可以用尺子量(这条边几厘米就表示可以放几个正方形)
【设计意图】四种方法进行反馈,特别是第二、三种,让学生感受到边长是什么,为后面引出公式做准备。
四、概括提炼
1.出示边长7cm的正方形,问:看到7cm你想到了什么? 生:一行能放7个1cm2的小正方形,一列也能放7个1cm2的小正方形。 师:也就是一行能放7个,能放7行,对吧,那么一共能放几个呢?面积是多少呢?板书7×7=49cm2.
2.那如果小一点呢?出示边长3cm的正方形,你能在脑袋中摆一摆吗? 一行能放3个,能放3行,一共可以放9个,那么面积就是9cm2. 板书3×3=9cm2.
3.观察板书,你发现了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怎么算呢? 板书:边长×边长=面积
4.问:第一个边长表示什么呢?第二个又表示什么呢?面积表示什么呢? 预设:第一个边长表示每行摆几个,第二个边长表示可以摆几行,面积表示一共摆了几个。
5.出示边长4cm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4×4=16cm2.
【设计意图】通过3题让学生说一说,并列出算式,特别强调的是第一个边长表示什么含义,第二个又表示什么呢?面积表示什么呢?最后设计了一题简单的巩固练习,强化记忆。
五、再次探究
1.我们发现,边长是4cm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那么给你16个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除了能够评出1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你还能拼出什么图形,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2.反馈:出示面积是16平方米的长方形 1×16 2×8 交流:每行摆8个,摆了2行;每行摆16个,摆了1行。 问:那长方形面积该怎么计算呢?长×宽=面积(板书)长表示什么?宽表示什么?
3.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有什么想法(突出“几个几”的乘法模型)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正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学生应该能想到长方形面积公式是怎么样的,同样要强调长表示什么?宽表示什么?
六、巩固练习
1.基本训练:口答(课本79页“练习十九第2题”),书面(课本78页“做一做”)
2.拓展练习一 3.拓展练习二 一个花坛长10米,宽5米。 问:
(1)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2)四周围上一圈篱笆,篱笆需要多少长?
【设计意图】第一题的第一小题是基础练习题,第二小题是生活情境的问题。拓展练习为需要学生动脑的题目。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周长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1、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直观,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教学活动。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对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正确的表象。教材还特别安排了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比较,以免混淆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部分内容很重要,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积计算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找出面积与边长的关系,从而总结出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这里教材内容包括单位间进率和简单的换算,学好这个内容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每个面积单位大小的印象,而且又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公顷、平方千米。这一内容主要是介绍教大的面积单位,它常用测量土地面积,我们有时称它为“地积单位”。认识这两个面积单位,对以后的生活 、生产劳动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对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起正确的表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解答,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增强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4、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含义,建立正确的常用的面积单位的表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单位的推导过程。
教学关键:
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认真观察,找出面积与边长的关系。
第三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77~78页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的进行计算。
2、通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引导学生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自学反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二、教师点拨,领悟方法
1、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呢?学生可能进行猜测,用面积单位来测量,教师指出:这么大的地面用面积单位来测量太麻烦,所以,我们就要研究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2、动手操作,研究方法
(教师准备三种不同的长方形,每组只选择一种进行研究。) 一种:一个长3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二种: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三种: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1)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想办法求出各自图形的面积。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情况:用1平方厘米来测量或只测量长和宽,相乘即是面积。)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指导,后一种方法比较简单。
(3)师生交流,提炼方法。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独立思考后交流。
教师指导:长方形的长摆了5排,说明是5厘米;宽摆了3排,说明是3厘米,那么,面积15平方厘米等于什么?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学生思考:求长方形的面积事实上是求什么呢?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
课件出示:例2 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三、知识的迁移
教师借此机会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我们知道正方形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有长方形的特点,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也可以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相同。
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1、我们用的数学书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先请你估计一下,再算一算。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2、完成课本第78做一做。
3、完成课本第79页1、2、3、4题。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面积等与长乘宽,正方形面积等于边长乘边长,应该注意的是计算面积单位一定要用面积单位,不要与长度单位混淆。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 通过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面积和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谁能够比划一下?
生: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师:如果要表示教室的面积,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呢?如果要表示这张卡片的面积呢?(出示一张卡片)
3. 今天我们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二.探究悟理
1.估计“卡片”的面积。
师:(出示一张长方形卡片)请你估计一下这张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师:这张卡片的面积到底是多少呢?你们有办法测量吗?请试着测量出卡片的实际面积。
学生动手操作,用自己的方法测量出卡片的实际面积。教师巡视指导。
(这里每个学生要有一定的工具: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直尺)
2.反馈交流
师:你实际测量出这张卡片的面积是多少?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测量得到的呢?
学生汇报
4. 探索方法
(如遇到学生摆小正方形时没有摆满,则老师要问:没有摆满的情况下怎样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肯定会有学生说到只需用直尺量出长和宽即能知道长方形的面积)
则老师小结并引导:这位同学的方法是先用尺量出卡片的长和宽,然后乘一下计算出卡片的面积。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答案和我们用小正方形摆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看来用长乘以宽计算这张卡片的面积是可以的,这种方法对于其他的长方形是否也适用呢?我们如何验证呢?
给每个四人小组准备三个不同的长方形,其中三人各选一个长方形,一人画一个长方形,为了方便计算,长和宽都画整厘米数,用刚才那位同学的方法测量并计算面积,再用其他方法验证一下长乘宽是否能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小组代表汇报。
4.小结并得出计算公式。
师:通过几个长方形面积的'测量验证,刚才那位同学的方法是正确的。现在我们可以知道,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板书公式)
师: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的面积怎样计算?
(肯定有学生直接说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师板书
三.应用拓展
1.尝试运用
师:我们学会了用多种方法测量长方形的面积,也知道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
来口答几个图形的面积。
逐一出示图形,学生口答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2.想一想,算一算。
师:(出示足球场)长方形、正方形是很常见的图形,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足球场是一个什么图形?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足球场的面积呢!
生:可以量出足球场的长和宽。
师:老师事先测量了一下,足球场的长是50米,宽是33米,那么,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呢?
3.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
师:正方形、长方形是常见的图形,同学们想不想测量一下我们身边的长方形的面积呢!
师:就测量这个信封吧,测量前你能不能先估计一下,这个信封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呢!
师:请每个同学把你估计的结果写在纸上。你们的估计是否正确呢! 请每一位同学量一量,算一算。(学生测量信封面积。)
师:信封的面积是多少呢?
你是怎样测量的?
四.归纳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你能谈谈你的学习体会和感受吗?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7
(一)教材说明
1.本单元教材内容
全单元教材主要由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简单的换算、解决问题等内容构成。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教材的设计思路由侧重于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到通过测量活动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面积和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3)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富有现实意义。
(4)让学生在经历操作、估测等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和合作学习的乐趣。
(二)单元教学提示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实践探索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上。
1.在动手操作中认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
2.突出学生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3.教学过程紧紧围绕发展学生空间观念这一主题展开。
(三)各节教材内容分析和教学建议
面积和面积单位
本节教材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两个内容,共由3个例题、2个课堂活动和练习六构成,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建立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概念,为后面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单元主题图:向学生展示了朝夕相处的教室,让学生看到教室里有很多的面。通过主题图的学习,为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有利于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面积的重要性。
例1:提供了观察物体的面和平面图形,让学生主要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来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到物体的表面和平面图形都是有大小的,这种大小在数学上就称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面积。
例2:仍然是比较面积的大小,不过方法在例1的基础有了变化,通过比较的两面墙中贴瓷砖的大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大小、树叶的大小等,让学生产生统一面积单位的需要。
例3: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本小节主要包括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应用面积公式求面积,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以及比较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这节教材突出了探索性、实践性和应用性。
例1:是用任意个1cm2的正方形拼长方形,在拼的过程中去发现用的正方形个数与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的.关系,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之间的关系。
例2:是测量出给定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之后,再用1cm2的正方形纸片去覆盖长方形,并发现面积的平方厘米数与长、宽厘米数之间的关系。通过上述两次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归纳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例3:先计算电视荧屏的面积,再计算遮电视机的方巾的面积,通过教师一句启发性的提问“正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很自然地过渡到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例4:有两项任务:一是估测,二是比较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简单的换算
面积单位的换算是面积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本节教材内容限定在“简单的换算”之内。之所以说“简单”,是因为一是涉及的面积单位换算在两个相邻单位之间进行;二是较大单位的数是较小单位的数的100倍、10000倍;三是单位换算只在两个相邻的单名数之间进行,不出现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换算。本节教材的内容包括探索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共设计了3个例题和1个课堂活动。
例1:以求大正方形的面积的形式探索1dm2与1cm2之间的进率。
例2:hm2和km2三年级小朋友没有这些相关知识经验的感受,那么探索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以及hm2与m2、km2与m2之间的进率关系就更难了。因此,教材对这几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作了淡化处理。用“同样地”三字告诉学生,像上面那么去推导也一定能得出1hm2=10000m2,1km2=100hm2。
例3:是面积单位的换算在生活中的应用。简单的单位换算涉及的内容不多,所以只设计了课堂活动,没有设计习。
解决问题
例1:表面上是“估计图中大约有多少只企鹅”,实际是通过估计面积来估计企鹅的只数。这个问题不是要学生得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主要是让学生经历估计过程,获得一些基本的估计方法。
例2:主要是体现解决问题,教学的重心应放在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上。“给教室的地面铺方砖,需要多少钱?”选用不同价格的砖,需要的钱也就不一样。
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基地
活动内容比较多,涉及的知识不仅包括数学方面的,也包括生物、气象等多方面的,一方面让学生强调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又强调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整个活动可以分为活动准备、开展活动、活动总结3个部分。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77、78页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是根据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的有关知识,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量一量,摆一摆,初步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与长和宽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进一步推广到任意长方形的面积都可用长×宽=面积的方法计算。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编排特点以及考虑到我班学生的学习能力等情况,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会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归纳、推理、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充分感受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根据教材的要求,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学会自行探索,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理解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方形所含的厘米数与宽所含的厘米数的乘积。
本节课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后面正方形面积的教学,以至关系到整个小学阶段平面图形面积的教学。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面积等。这些平面图形面积的求法都是在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推导的。所以,这节课又是小学阶段平面图形知识的重点。
二、教法与学法: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尽量运用直观教具、学具和操作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手、眼、脑)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法的选择以直观教学法为主、操作法和演示法为辅。
教具和学具:边长1厘米的.方格纸、两个长方形纸片、表格等。
在学法上可归纳为: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好学。
2、创设操作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会学,在学习过程中有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
3、运用直观教学等多种手段,以便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
三、教学程序:
(一)课前谈话,复习导入
通过复习面积和面积单位,用面积单位密铺的方法可以知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面积的谈话来导入课题。使学生明白要学什么,知道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为了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学习新知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特点,让学生在回忆常用面积单位的基础上,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采取以下的方式进行:
1、让学生动手操作,先是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从而引出探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再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并完成表格。并将长方形的长,宽,以及面积的数据统计出来。
2、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让学生交流发现计算长方形面积与长方形长和宽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初步发现了长方形的长所含厘米数×宽所含厘米数=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初步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运用结论,抽象归纳。问: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面积都可用它的长乘以宽来计算呢?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好不好?以此提问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要求学生通过现有的材料,小组操作、探讨、验证。这一部分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他们独立去探索、去发现,验证、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这样既加强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进一步的验证,让学生归纳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一结论。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没有把它作为例题来教学,而是通过出示下面几个图形,让学生计算每个图形的面积。长3厘米、宽2厘米;长5厘米、宽3厘米;长4米、宽3米;长3米、宽3米(实际上是边长3米的正方形)指着最后的图形:这个长方形特别在哪里?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
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迁移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即长和宽相等时,就变成了边长×边长,从而总结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边长×边长。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
(四)巩固应用。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让学生完成如下练习:
1、P79练习十九第1题:计算黑板的面积?
2、P79练习十九第3题:计算篮球场的面积?半场的面积?
(五)、提高延伸
李小林要从下面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部分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通过这一基础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来解决一般问题。
(六)、总结评价,促进发展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把自己的收获与同学交流,既是对一节课自己掌握情况的回顾,也是对自己行为的评价。)
最后,教师以提问,学生自行小结的方式结束:这节课你们学了哪些知识?这一部分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我在进行补充,使这一节课的内容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为了让学生学好《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课知识,我尽量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归纳,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启发者、引路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这样,学生才真正学到了知识。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认识到探求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必要性,激发其学习动机。
2、让学生通过参与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全过程,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发展其抽象概括能力。
3、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
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
教学准备:
每位学生1平方厘米正方形纸片15片。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1、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照片。
师:大家认识他们吗?想对他说什么?
师: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照片?
生:是一张长方形的照片。
师:马老师很喜欢这张照片,想把它保存的久一点,老板向我建议:可以去塑封,就是在表面贴上一层薄膜。要知道这张薄膜有多大?
2、我们要求它的什么?
生:求面积。
3、师:对,我们必须知道这张长方形照片的面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的面积(板书:长方形的面积)。现在请你估计一下这张长方形照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师:你们觉得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呢?
师: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就一起来做个实验吧。
(二)动手操作,实践探究
1、验证长方形的面积。
要求:
(1)用15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任选几个拼成长方形,看哪小组的摆法最多。
(2)请把结果填入表格。
(3)聪明的'你会发现什么?
(4)(小组操作、交流并汇报)整理如下
长所含的厘米数 宽所含的厘米数 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
6 1 6
5 3 15
5 2 10
3 3 9
师:请仔细观察这些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的厘米数乘以宽的厘米数。
师:还有谁发现了?你来说说看!
生2: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师:通过实验大家证实了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 × 宽)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2、用字母表示公式
师:刚才我们得到的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如果用字母来怎样表示呢?
师:如果用s表示面积,a表示长,b表示宽,那长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
生:s=a×b (板书)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说:“老师,刚才那个表格上的第四个摆的不是长方形,是正方形。
师:是吗?同学们发现了吗?刚才那个同学摆的好象有点特殊。
师:我们刚才研究的可是长方形啊,怎么会出现正方形呢?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正方形的面 积也可以这样算吗?(讨论)
师:你来说说看。 同学们,你们对正方形的面积是怎么想的?正方形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呢?我们应该怎样证明它呢?
生2:我是这样想的:刚才我在排的时候横过来排3个,竖下来也排3个,这样就成为一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了。(教师指着原来的表格)它的面积有9个小正方形的面积,3×3就是9平方厘米,也就是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边长。
生3:老师,我们可不可以这样想,(师:你说说看)我们以前学过,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边长就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和宽,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那么正方形的面积就可以等于边长×边长。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他们的说法吗?那正方形的面积怎么求?
(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 s=a×a )
3、小结
师: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了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而且还有意外的收获,得到了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那么同学们,如果我们想求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几个条件?要求正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
(三)运用与扩展
1、练习
师:你能运用这个面积公式求下面几个图形的面积吗?
师;在算这个照片的面积时,我们要先做什么?
生:测量。有两个小朋友帮测量,一个测的结果是长15厘米,宽10厘米;
生汇报:15×10=150平方厘米
师:可是老板为什么给我180平方厘米的透明薄膜呢?他是不是想多要我的钱呢?
师:既然大家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应用。
1、例1 上海人民广场地下商业步行街长300米,宽36米。它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解:s=ab=300×36=10800(平方米)
答:它的面积有10800平方米。
2、计算出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动手试一试。
3、填表: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
图形
长
宽
面积
长方形
9分米
4分米
20米
10厘米
正方形
边长8米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面积是( )
a、12厘米 b、12平方厘米 c、16厘米
(2)有一张方桌,桌面的边长是8分米,要配上一块与桌面同样大的玻璃,求这块玻璃面积的算式是( )
a、8×4 b、8×8 c、8+8
5、判断。
(1)、课桌桌面的面积是20平方米。( )
(2)、“长×宽”可以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
(3)、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4)、常用的面积单位有:米、分米、厘米。( )
6、小明家刚刚买了新房子请你帮忙计算一下房屋的总面积。(单位:米)
7、一个房间长10米,宽4米。在地面上铺正方形的地砖,如果地砖边长是20厘米,需要地砖多少块?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51页。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学会区分、比较周长和面积。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周长和面积的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体验周长和面积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学会区分、比较周长和面积。
教学过程
一、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本节练习。
二、练习
1、比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它们的`周长是否也相等。
这道题可以先让学生猜想,然后再通过计算来验证。从而得到: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它们的周长不一定相等。还可以进行拓展训练,如果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是否相等。
2、第5题
先让学生交流一下怎样包书皮,亲自动手包一包、试一试,然后再出示该题让学生思考。得到:长方形纸的宽应比书本的长长一些,长要比书本宽的2倍多些。从而判断用这张纸来包书皮是完全可以的。
3、“聪明小屋”
可以先求出一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再算6个长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如果学生还有其他算法,只要有道理,教师都要加以肯定,予以表扬。周长36厘米,面积12平方厘米。在计算周长时,如果学生用(12+6)×2一定要让他说说是怎样想的,并要给与充分的肯定。
4、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加一些练习题。
课堂练习设计: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在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通过1cm的小正方形测量三个不同长方形的面积,推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再用同样的方法推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能力目标: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
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
重、难点:
重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难点: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长方形、正方形纸片若干张。
教学思路:
情景引入—师生互动探新—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总结评价。
教学过程:
一、 情景设疑、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非常高兴今天又能和大家一起探讨有趣的数学问题。这节课,老师为同学们请来了两位客人。是谁呢?是两只可爱的小老虎,一只叫淘淘,另一只叫乐乐,他俩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件小事争了起来,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淘淘说:“我的家可漂亮了,面积很大”,乐乐说“你瞎说,我的家面积比你的大”他俩谁也说服不了谁?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课件出示情境图)
生互相讨论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导入新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师:同学们的这些方法都很有创意,那有没有一种简便的方法来很快得出答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一种计算面积的新方法来帮助淘淘和乐乐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揭示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二、操作实验、探究新知
(一)探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
1、估一估:课件出示P45 “估一估”。
引导学生看书45页,让学生说一说用哪个面积单位表示这几个图形比较合适。
请学生估计一下它们的大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估一估这些长方形的面积,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估算能力)
师:同学们估计了很多答案,怎样知道这三个长方形的准确面积是多少cm2呢?你们每个学习小组也有这样的一个长方形。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你能知道他们的面积吗?想一想,你们有什么办法知道?学习小组可以一起讨论。
2、摆一摆:
(1)按组分任务:(一、二组摆图①、三四组摆图②、五六组摆图③),并把摆放小正方形数据填入相应的记录表中。
(2)明确操作要求(课件出示)
(3)小组交流汇报,展示小组的探究成果。
生:我们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摆满后再数一数,正好用了10个1平方厘米,所以它的面积是10平放厘米。
生:我们也是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的,先横着摆,可以摆5个,再竖着摆可以摆2个,所以一共是5×2个,也就是10平方厘米。
师:两种方法哪一种更简便呢?老师也在电脑上摆一摆,同学们仔细观察然后再比一比。
4)课件演示:摆一摆的过程,让学生加深理解公式的含义。
比较方法,交流反馈:通过比较,大家都觉得用计算的方法要简便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测量的方法进行对比,感受其优劣,体验到计算比直接测量更方便,为进一步探究面积计算方法创造条件)
5)课件演示:师生共同填写书中表格,启发学生发现规律。
师:从表格中,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吗?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设计意图: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填写记录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积极性,为学生自主探索创造了广阔的时空。同时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让学生分析、比较、概括实验过程,自主地去感知、观察、发现长方形面积与长、宽的关系,让学生体验到“做“数学的乐趣)
3、量一量:
(1)用尺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用长乘宽算出面积。
(2)分组量出45页三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算出面积,反馈交流,验证结果。
4、解决问题:
师:刚才我们一起探究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现在请同学们用你学到的新知识去帮助淘淘和乐乐解决他们的问题吧。
(二)探究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1、课件出示46页试一试。
师:想一想,正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板书课题:正方形的面积)先用1cm的正方形摆一摆,再算一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2、每位同学独立试一试,小组交流结果。
3、课件演示,验证结果
师:这是一个正方形,由于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所以它的面积也适用“长×宽”的计算方法。请同学们想一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应该怎样说比较合适呢?
4、强调并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先前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推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灵活运用,巩固内化
(一)森林公园----闯关
师:同学们,淘淘和乐乐很感谢你们帮助他们解决了问题,邀请我们到森林公园去玩闯关游戏,闯关成功不仅有丰厚的奖品,还能获得森林公园的免费门票,想挑战吗?
(二)课件出示:
1、第一关
计算下面花圃的占地面积。(边长15米)
2、第二关
我的床长20分米,宽14分米,要铺上与床同样大的席子,这块席子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3、第三关
这张桌子的面积是90平方分米,宽是6分米,长是多少?
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利用新颖的闯关游戏,设计有层次、有新意、有挑战性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运用知识、内化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评价,拓展升华
1、引导学生回顾本课学习内容,谈谈学习本课的收获。老师认为同学们这节课学的很棒!能评价一下吗?(启发学生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自评、互评)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只要勤动手,勤思考,一定会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同学们也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2、挑战自己我快乐(拓展题)
用12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纸板摆长方形,你能摆出几种?
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课后去实验、去思考、去解答。
(设计意图: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提高学生思维水平,)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12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教材P66—67例4及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中的教学重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知道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教材在讨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注意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量一量,画一画,初步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与长和宽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进一步推广到任意长方形的面积都可用“长×宽=面积”的方法计算。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模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所以,在教学中借助直观的教具、学具、多媒体等手段,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画一画、动脑思考以及小组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从感知到抽象的过程,体会知识的产生及发展过程,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教学目标:
1、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获得从度量到计算来研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意义,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动手量一量、画一画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再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结论,体会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会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在探索的过程中,理解概括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PPT课件,方格纸、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什么叫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复习面积单位
(1)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
(用手比划比划)
(2)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下面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
为什么图形的的形状不一样,面积却都是3平方厘米?
(因为这些图形中都含有3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所以它们的面积都是3平方厘米。)
二、探究长方形的面积
1、猜想
(1)课件出示7乘4的长方形,你知道这个它的面积吗?
猜一猜
用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摆一摆。
课件出示铺有小正方形的长方形,现在你知道它的面积是多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一个一个的数;还可以数一行有7个,有这样的4行,就是4个7,用乘法计算,7乘4得28,也就是28平方厘米。)
(2)课件出示5乘3的长方形
用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摆,没有摆满,你知道它的面积吗?
小结板书:小正方形的总数=每行的个数×行数
(3)激疑,出示课题: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要算我们教室的面积或篮球场的面积,你还用小正方形去摆吗?为什么?(摆——算)
2、探究长方形面积的算法
生说课件演示:每行5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有这样的3行,长方形的宽是3厘米;一共有15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15平方厘米。
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交流)
发现每行摆几个小正方形,长就是几。摆几行,宽就是几。
生说师小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乘宽,就是5×3=15平方厘米。同学们可真厉害!
师:“长×宽”是不是适合所有的长方形呢?想不想验证一下?
【设计意图:找到每行个数和长;摆几行和宽的对应关系,得到面积公式,提出进一步猜想。】
3、验证
(1)动手操作,在方格纸上动手画一画
任意画一个长方形,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标出它的长和宽、小正方形的个数以及长方形的面积。
(2)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交流反馈,发现规律。
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
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有什么关系?
生汇报师小结: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验证了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3)小结:长方形的面积与里面铺成的小正方形的个数相等,它的长是几厘米,每行就可以摆几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它的宽是几厘米,就可以摆这样的几行,铺成的小正方形的个数就是每行的个数×行数,所以,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要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些已知信息?(必须知道它的长和宽。)
4、小练笔:计算下面长方形的面积
(1)长9厘米,宽4厘米
(2)长5厘米,宽5厘米
三、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1、长5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实际上是什么图形?
(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你知道正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吗?
生说师小结: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板书)。(补充课题)
要求正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探索出长方形的面积后,进行迁移类推,得出正方形面积公式。】
2.小结:探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我们是先猜想,然后推理演算,接着验证,最后得出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宽的结论,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这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猜想——推理——验证——结论)
【设计意图:回顾过程,让学生理清研究思路,培养学习的能力。】
四、巩固提升,深化新知。
1、动手量一量
要想知道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是多少,要知道什么信息?(量出它的长和宽)
动手量一量,为了计算方便,数学书的长和宽取整厘米计算。
课件出示:数学书封面的长大约是26厘米,宽大约是18厘米。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张长方形纸,长10厘米,宽6厘米,明明从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图中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让学会结合平移知识,得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再计算面积。】
4、每个小正方形代表1平方厘米。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你能画几个?它们的周长分别是多少?面积相等的情况下,( )的周长最小。
五、回顾总结,多元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回忆总结,进一步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以及推导过程,明确解题策略。】
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小正方形的总数=每行的个数×行数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5×3=15(平方厘米)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5×5=25(平方厘米)
猜想——推理——验证——结论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13
教学目的:
1、利用学具推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使学生熟记公式并会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3、通过学生自己去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概括等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养成勇于探索和实践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熟记公式,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个性品质。
教学难点: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准备:
带有正方形面积公式的纸条。
学具准备:
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20个,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6个,一个正方形手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激发学习动机
1、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以下练习,学生口答
(1)物体的( )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 )叫做它们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 )、( )。
(2)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3)以下两图,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用数方格的方法说出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
2、教师小结引出新课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用数据数方格的方法(也就是用单位面积去度量)长方形的面积了。如果这种方法求(度量)一个较大图形或物体的面积(如操场),你会感到怎样?
生:太麻烦了。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种新的求长方形面积的方法,大家想知道吗?
生:(齐声说)想
(师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养成良好习惯
1、直观感知长方形面积与什么有关
师:请同学们拿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任意摆一个长方形,摆好后思考以下问题。
(师多媒体出示:你摆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长是多少?宽是多少?你认为面积与什么有关?)
生1:(动手摆后)我摆的长方形面积是18平方厘米,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师请这位学生在实物展示台投影出他的图形,同时教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18 长6 宽3)。
生2:我摆的长方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长5厘米,宽2厘米(师板书:10 5 2)。
生3:我认为面积与摆的小正方形的个数有关。
生4:我认为面积与长和宽有关。
师:说得好!摆法很多。同桌相互交流,看是否都有这种关系。
2、小组合作,探究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
师:请同学们拿出12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个长方形,摆好后四人小组讲座下面问题:
多媒体出示:
1、你摆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2、你们发现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师:先请同学们说说你摆的长方形是怎样的。
生1:我摆的长方形面积是12平方厘米,长是12厘米,宽是1厘米。(师多媒体展示图形,板书:12 12 1)
生2:我摆的长方形面积是12平方厘米,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师多媒体展示图形。板书:12 6 2)
生3:我摆的长方形面积是12平方厘米,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师多媒体展示图形。板书:12 4 3)
师:你们讲座发现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生1: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的积有关系。
生2: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师:你们的发现真棒!
3、验证总结,概括公式。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1平方厘米的上正方形,任意摆一个长方形看看是不是也有这种关系?
生:(动手摆后)我摆的长方形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15厘米。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师: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会等于长乘以宽?小组讨论后回答。
生:我们用的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就是所有小正方形的面积和。所有小正方形的面积就是所有小正方形的面积和是:每排小正方形的个数乘以排队数,而每排小正方形的个数又正好是长边所含厘米数,(因为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所以长边摆了几个小正方形就是几厘米),排数又正好是宽边所含厘米数。所以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师:答得真好!掌声鼓励!(生报以热烈的掌声,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请同学们四人一组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课桌的面积,然后再用尺子量一量课桌的长和宽算一算面积,看是否一样。
生:(操作后)我们量得课桌的面积大约是24平方分米,量得课桌的长约是6分米,宽大约是4分米,面积大约是 6×4=24平方分米。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只是知道发长方形的长和宽就可以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同学们真能干,今天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找到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不过老师想考考大家。
(多媒体出示了一个长方形。已知长和宽,另一个正方形标出相邻的两条边)学生练习。
师:(指正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有什么特点?
生:它的长与宽相等,是正方形。
师: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所以对于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它也适用。那么你能根据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说说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吗?同桌讨论。
生: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乘以边长。
师:为什么是边长乘以边长呢?
生:因为正方形的边不叫长和宽,它的四条边都叫做边长。并且它是特殊的长方形。所以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乘以边长。
师:你回答的真精彩。老师真为你感到自豪,这说明我们生活中的事物之间都是的联系的。请同学们用9个小正方形摆一摆验证一下,(同时师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那么这道题你会做吗?(多媒体出示例1)请同学们齐读题。(生读)
师:请说出你是怎么做的。说出你的公式再说出你的算式。
生:我的公式是: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我的算式是5×5=25(平方分米)。
师:我们一起答好吗?
生:答:它的面积是25平方分米。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得到了哪些知识?
生:我学会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生2:我知道了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长和宽,求正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边长。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享受成功的快乐。
1、完成教材第98页的做一做。(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并计算它的面积)。
生:(完成后)量得这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2厘米,它的面积是:8×2=16(平方厘米)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
师:做得真好!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看手帕量一量,再算出它的面积。
生:(完成后)量得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2分米,它的面积是2×2=4平方分米。
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练习二十六的第1、3题(后集体订正)(两位学生板演第五题,后师生共同评讲)。
以上练习均以多媒体出示。
四、深化练习,拓展新知,培养创新思维。
(师出示思考题)
下面是教学楼的平面图,你有哪些方法可以求出这个平面图的面积。(先小组讨论)
生:(讨论后)可以把它分成两个长方形 分别求出两个长方形面积再加。
生2:(讨论后)可以把它分成两个长方形 分别求出两个长方形面积再加。
生3:(讨论后)可以把它分成三个长方形 分别求出三个长方形面积再相加。
生4:可以补……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真聪明!今天大家学得真好,希望今后继续发扬这种学习上敢于试一试的精神!
课后反思:
本节课体现了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己探索获取知识,使全新的教学观念落实在课堂教学行为中。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摆、动脑想、动口说,让学生提供足够的活动时间,师生互动,民主和谐。教师精心设计的三步曲引导下,借助学具操作,使学生发现了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个性品质。在练习中注意让学生做到勇于实践,细心观察,发挥想象,总结升华。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自己动手摆、动脑想和动口说等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发现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
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若干、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若干、自制1号2号长方形学习卡片、报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我想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你能说一说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2)请你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
(3)说一说黑板的面积、操场的面积、书本封面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明确不同的面积单位在什么情况下适用。
二、情境导入
1、为学生提供一张报纸,想办法测量这张报纸的面积。
师:这是一张报纸,它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
你知道这张报纸的面积吗?估一估
生1:大约有1000平方厘米。
生2:大约是几十平方分米。
生3:大约是1平方米。
师:究竟面积有多大?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的办法量出来。在量的时候应选择什么样的面积单位最合适?为什么?(平方分米)
生交流选择平方分米的原因。
师:小组合作,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测量出他的面积。
学生小组研究测量的方法并动手摆一摆。
汇报展示各组的测量情况。
小组1:
小组2:
师:怎么回事?为什么要用5乘4?
生:因为一行能摆5个,可以摆4行。横着数这一行刚好5个,竖着数这一列刚好4个。这就表示有4个5.
师:同意吗?(学生赞同)鼓励采用这种方法。看来,不用全摆满,只摆1行1列也能知道报纸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明白只需要摆一行,摆一列,然后用行数和列数相乘即可以得出所需的正方形的个数,从而得出测量的物体表面的面积。
2、即时练习:用这种方法测量一下课桌的面积。
三、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拿出1号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应该用什么面积单位测量?不用尺子你能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吗?
学生开始自主探究。
交流汇报:
生1:每行摆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1行。每列摆3个1厘米的正方形,摆1列。就是说:有3个5,用乘法:3乘5,得15平方厘米。
生2:我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因为横着摆了5个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厘米。
生3:我发现这个长方形的宽是3厘米。
生4:我明白了,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用长和宽相乘就行了。
生5:原来只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就能算出它的面积。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和长、宽之间的关系。
(2)拿出2号长方形(长7厘米,宽4厘米)。
师:用刚才大家想出的办法,算出2号长方形的面积。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时,注意单位。
(3)交流总结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师适机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探索正方形的面积
出示长6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让学生计算它的面积。
生:6×5=30(平方分米)
电脑演示将上面的长方形的长变为5厘米,此时的长方形变成了什么图形?
生:正方形。
师 :你能计算出它的面积吗?
生:5×5=25(平方分米)
师:想一想正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注意观察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生: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师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会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长方形的长变化后(长和宽相等)的面积,从而让学生发现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时,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长和宽就成了正方形的边长,得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四、巩固练习
1、课本66页第(3)题。生板演后集体订正。
2、解决问题,出示:学校篮球场的长是28米,宽是15米。篮球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设计意图】用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检测本节课新授知识的学习效果。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1、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能用来解决接但的实际问题。
2、在学习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能力,培养符号感。
3、进一步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组织学生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是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
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12个边长1厘米的政纲性硬纸片‘1张电话卡或其他类似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出示两组长方形,第一组等宽不等长,第二组等长不等宽。
2、提问:每组中两个长方形哪个的面积比较大,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谈话:通过我们对两组长方形的观察,发现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宽比较大的面积比较大;宽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长比较大的面积大,这说明了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那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同时也研究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 教学例1。
(1)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卡片,四人合作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然后一起看一看摆成的每个长方形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用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再分别填写在自己的课本第82页的表格里。
(2)学生小组合作摆长方形,彼此交流,各自填表。
(3)展示部分小组填写的表格。
提问:每个长方形中正方形卡片的个数你们是数出来的,还是算出来的,说给大家听听。表中长方形的面积的平方厘米数与所用卡片的个数有什么关系?(用了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九世纪平方厘米。)
2、 教学例2。
(1)(出示例2左图)谈话:要求你们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再量出它的面积。想一想,量长和宽用什么工具量,量面积用什么量?怎么量?
学生各自测量课本上的例2左图。
谈话:你测量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在小组内交流。
指名说出测量结果和测量方法。
(2)(出示例2右图)谈话:这幅图你打算怎样测量他的面积?没人各自在书上测量,如果面积单位不够用,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无法解决可与同学交流商量。
提问: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样量面积的?(可以沿着长摆一行,共用5个面积单位;沿着宽摆一列,共用4个面积单位,说明每行5个面积单位,可以摆4行,一共有20个面积单位,面积20平方厘米。)
3、教学第82页“试一试”。
(1)出示题目。
(2)谈话:这个长方形已经量出了它的长和宽,你能利用刚才量长方形面积的经验,想像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样量并说出它的面积吗?
(3)在小组里交流想法。
(4)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
4、归纳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谈话:通过刚才的一系列操作活动,你们是不是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的关系。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在小组里讨论。
(2)指名回答,根据回答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讲述:这就是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了更简明,我们还可以用字目标是这个共识,这个公式是S=a×b、(板书:S=a×b)在这个公式里,S表示什么?a表示什么?b呢?
(4)提问: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那两个条件?你能运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释一下刚上课时我们讨论的两组图形为什么宽相等、长越大面积越大,长相等、宽越大面积约大吗?
5、探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提问:运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不能计算正方形的'面积?根据正方形边长的特点和边的名称,你认为用什么公式计算正方形的面积更合适?
(2)学生讨论后提名回答,根据回答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3)提问:如果用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吗?(板书: S=a×a)计算正方形的面积需要几个条件?什么条件?
三、组织练习。
1、 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指明板演。订正时注意是不是正确使用面积单位。
2、 做“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题目,明确要求。
(2)谈话:现在让你估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你打算怎样估计?与上两节课我们估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在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3)让学生各自估计,记下估计结果,再测量、计算,并检验自己估计得怎么样。
(4)指名说一说估计方法和结果,以及测量和计算的结果。
3、 做第83页“试一试”的两道题。
独立计算,指名两人扮演,全班共同订正,注意算式和答语中的单位名称。
4、 做“想想做做”第4题。
(1)默读题目,明确要求。
(2)各自用手中的电话卡或其他卡片测量数学书封面各有几个电话卡那么大,并计算书本封面面积。
四、课堂作业
做“想想做做”第3题。
五、全课总结
1、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那些知识?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谈话: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在日常生活中发泛应用。例如,油漆我们的黑板就要先算出黑板的面积,为做教室门准备材料,就要计算教室门的面积。你能估计一下我们教室的黑版面和教室门正面的面积玛?回到家里可以找一些表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物体,测量并计算出面积。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16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66-67页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本课遵循这一理念,力图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提出问题—寻找计算方法并推导面积公式—实际应用”三个环节组织学生实验操作、观察、比较、公式推导、验证结果等,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教学,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数学课堂成为生活与数学和桥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自己动手摆、动脑想和动口说等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发现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小正方形、操作表、长方形卡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我想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你能说一说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2)请你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
2.激趣引入:
(出示一个15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师:同学们能估计一下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吗?
3.出示例2:师:这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怎样才能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面积的概念,复习面积单位,为学生导入新课及学习新课作铺垫。]
二、情境导入
1.出示例2: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
让学生利用摆小正方形的方法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2.师:是不是每一个图形的面积都可以用小正方形摆出来呢?
出示学校足球场和篮球场的图片,问:足球场和篮球场的面积能摆出来吗?为什么?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方法用来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设计实践应用阻力,让学生体验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必要性。]
三、自主探究
1.(1)每个小组任取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边填表。
长(厘米)宽(厘米)
面积(平方厘米)
(2)学生动手操作,并计算所摆的长方形面积的大小。
2.让学生思考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3.归纳总结。学生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教师追问:求长方形面积必须知道长方形的哪个条件?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小正方形摆一摆你最喜欢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激发学生的兴趣。边记录边思考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为学生交流做铺垫。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反馈练习。
做一做:先量一量,再计算它们的面积。
长=长=
宽=宽=
面积=面积=
5.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6.归纳小结: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7.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8.自学例3:一张长方形的餐桌,桌面长14分米、宽9分米。要配上同样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平方分米?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学例3,使学生能更熟练的运用公式。]
四、实践应用
1.竞赛能手
(1)门面长2米,宽1米,它的面积是( )。
(2)黑板长3米,宽1米,它的面积是( )。
(3)一块正方形手帕的边长是20厘米,它的面积是( )。
2.智慧冲浪
足球场的.长是80米,宽是8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勤学巧用
篮球场的长是28米,宽是1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半场是多少平方米?
4.估一估
请同学们任意选择身边的一样物体,先估计物体一个面的面积,并测量长长、宽计算面积,看看哪位同学估计得最准确。
5、巩固练习
1、黑板长34分米,宽12分米,花边至少长多少分米?
2、一个长方形花坛,长30米宽15米。
(1)求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
(2)在花坛的四周围一圈栏杆,求围栏的长度。 [设计意图: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造意识。]
五、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把收获讲给大家听。
六、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数学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接受过程,而是学生自己体验探索实践的过程”这一理念,课堂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合作探究,发现规律,提出猜想,验证概括。练习部分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建议在提出猜想之前,利用课件演示长方形的变化,如:一个长方形宽不变,长变长,观察面积的变化;另一个长方形长不变,宽加长,面积的变化,让学生猜想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17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第77-78页。
[教学目标]
1、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符号感。
3、通过自主探索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运用公式进行面积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第一组长方形(等宽不等长)
这两个长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谁的面积比较大?
2、出示第二组长方形(等长不等宽)
这两个长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谁的面积更大一些?
3、刚才我们观察了两组长方形,你们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大小与什么有关系?(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都有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说明:通过观察两组长方形,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为学生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作孕伏铺垫。]
二、教学新课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教学例1。
(1)小组合作:请同学们拿出若干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四人小组合作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再观察摆出的长方形,看一看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并数一数用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然后填写下表。
(2)学生小组合作摆长方形,交流并填表,教师巡视。
(3)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展示部分小组填写的表格。
教师提问,学生交流:你所摆的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1平方厘米小正方形的个数和摆的长方形面积各是多少?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个数和长方形面积的平方厘米数有什么关系?(有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出的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几平方厘米)。
2、教学例2。
(1)出示例2左图提问:先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用什么量?怎样量?
(2)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提问:你测量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学生全班交流。
(3)出示例2右图提问:这幅画你打算怎样测量它的面积?
学生在书上各自测量长方形的面积,遇到困难同学间可以互相商量,合作学习。
教师提问: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样量面积的?学生汇报交流测量的方法和结果:可以沿着长摆一行,共用5个小正方形;沿着宽摆一列,共用4个小正方形,说明每行5个小正方形,共可摆4列,共需要20个小正方形,面积就是20平方厘米。
3、教学试一试。
右边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样想的?在小组里交流。
这个长方形已经告诉了我们长和宽,你们能不能运用刚才测量长方形面积的学习经验,观察思考并想象得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样量,并说出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吗?
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想法,再向全班同学汇报。
4、总结抽象概括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小组讨论:通过刚才的实践和合作学习交流,你们觉得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呢?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说明: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充满了观察、操作、探索、抽象、概括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亲历操作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18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 77页——81页《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及练习十九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会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是让学生学会自行动手操作、探索、,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五、教具准备:
长方形卡片、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直尺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出示图,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些长方形的面积1 我们是用摆小正方形的方法得到的,如果我们想知道教室地面的面积,用这种方法合适吗?
(二)、探究新知: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老师手中有张卡片,你能估计一下这张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吗?(学生交流估计答案)
你能想办法知道这张卡片的面积到底是多少吗?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同桌合作试一试,我们比比看哪些小组合作的最好。 师:巡视指导。 生:汇报。
师黑板展示:怎么摆?一行摆5个,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几厘米,摆了3行,宽是几厘米,面积是几平方厘米,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生:汇报.可能说:长方形面积=长×宽
师:这个长方形面积可以用长×宽来计算,那么其它所有的长方形面积都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吗?我们该怎么办?是不是要验证呢。下面我们进行一项活动,4人一小组,用你手中的小正方形任取几个,拼成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看看它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厘米,汇报给小组长,并填好小组合作记录表。 生:汇报,你发现了什么? 师:黑板展示。
2 小结:长方形面积=长×宽
练习:计算长方形卡片的面积。出示一组卡片分别是长9厘米、宽6厘米;长8厘米、宽6厘米;长7厘米、宽6厘米(实际上是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指着最后的图形:这个长方形特别在哪里?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
小结: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练习:老师有一块正方形的手帕,边长是2分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计算图形的面积。
(三)、巩固新知:
一张长方形的办公桌,桌面长14分米、宽9分米。要配上同样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平方分米?
(四)、拓展新知:
李小林从一张长10米,宽6米的长方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部分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五)、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19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发现的过程。
2、 使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4、向学生渗透互相联系,互相对立的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
多媒体课件、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一、复习准备
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什么是面积?
计算和测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很好,那么请看大屏幕。
二、新课导引
1、下面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
师:你怎么数得这样快?你是怎么数的?同学们已经会用数方格的方法求长方形的面积了。如果用这种方法去求一个较大图形或物体的面积(如操场),你会感到怎样?今天我们研究一种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新方法。(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三、教学新课
(一)实验,猜想
请小朋友们拿出1号纸,量一量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再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
学生反馈:利用面积计、长乘宽……
猜想: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是长乘宽呢?
(一)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现在每个小组都有一些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A、小组合作,用手中的小正方形摆出你喜欢的长方形。
B、说出你所摆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C、组长把结果填在书上的表格中。
反馈拼图情况。
探究提示:长方形的面积跟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
根据你们小组摆的长方形,你有没有发现长方形的面积跟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我们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跟( )有关系,有( )关系。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反馈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师:哪组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指名学生说一说。
(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1、利用迁移,探究知识
把长方形的长缩短3厘米,求这个图形的面积。
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的时候,这个图形就是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那正方形的面积应该等于什么呢?你可以借助刚刚的小正形摆一摆。(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师:由此我们发现,只要给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就能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同样只要知道正方形的边长就能计算出正方形的面积。
试一试:
小明家的方桌宽9分米,小明爸爸想给方桌划一块玻璃,请问要划多大的一块玻璃呢?
四、巩固练习
五、课堂
本节课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想一想,这部分知识能帮助你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师: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它也是求其它平面图形面积的基础。通过它我们可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许多图形的面积。
六、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20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能通过实际测量,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交流以及实践能力。
3、让学生在运用公式计算面积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教学资源
投影仪、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做练习八第6题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出每个图形的面积。
2、同桌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思考和计算的。
3、全班组织交流评议
二、做练习八第7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仔细看图。
2、提问:你从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3、学生独立完成。
4、交流时要求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做练习八第8题
1、先让学生猜一猜。
2、再让学生动手拼一拼。
3、学生计算两个图形的周长,指名两位学生板演。
4、集体评议。
四、做练习八第9题。
1、指名读题,理解题目要求。
2、同桌合作完成,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全班交流,巩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做练习八第10题。
1、学生准备好《少年报》的报纸。
2、讨论计算面积必须已知什么条件。
3、尝试解决第一个问题后反馈交流。
4、小组讨论尝试解决第二个问题。
(1)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测量
(2)尝试计算出结果。
六、全课:
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练习,有何收获?
2、作业:完成练习册。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21
教材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认识,学会了运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推导及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有着重要影响。在学习和研究这一内容后,让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计算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在小组合作,师生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大胆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3、结合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的物体的课件)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1、回顾旧知:图中的物体都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你能估一下这个长方形和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吗?
2、2、估一估:你们都有哪些办法能够估计出它们的面积?
3、引入新课:你能从摆面积单位的过程中,发现面积计算的方法吗?我们今天来研究一下。(板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一)探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1、教师出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
2、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图形,合作探究出图形的面积。
3、学生以组为单位,汇报交流方法
4、总结提炼方法:
5、做一做:
先估计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是多少,再计算封面的面积。
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估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能过小组交流总结出方法,再进行实际的操作。
(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旧知、估一估、摆一摆等环节,发展学生面积单位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合作探究,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人人动手拼摆,让不同个性、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真正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探究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1、让学生量一量课前准备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并比较一下长方形与正方形有什么关系。
2、交流总结:正方形是长、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形。
3、师:你们能不能猜想一下正方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
4、生汇报:因为正方形是长、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形,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设计意图: 学生思考、讨论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大胆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自主探究,获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充分应用课本主题图,设计了一些应用性练习,如计算黑板的面积等,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
三、实践应用:
出示课本70页主题图:
1、黑板的长是4米,宽是1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教室前面的墙壁,长是6米,宽是3米,面积是多少?
3、你还能在图中找出哪些长方形和正方形,请你估计一下它们的面积,再计算一下。
(学生通过长方形与正方形公式进行计算物体与图形的面积。)
四、课后拓展:
老师想在办公桌上放一块与桌面大小相等的玻璃,办公桌的长是80分米,宽是30分米,你们帮老师算一算它的面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同时,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x边长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2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经历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渗透猜想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以及相关事物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3.让学生通过对数学内在规律的探索,来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成功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比较,探究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1. 学生分组。
2. 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透明方格纸(每个方格1平方厘米)、各种长方形、统计表格、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师
我一朋友刚装修了房子,我们一起去看看。
(课件出卧室装修图及平面图)
你读到什么数学信息?
(卧室1是长方形,长5米,宽3米;卧室2是正方形,边长为4米。)
朋友问我,两个卧室有多大?卧室有多大在数学上是求什么?
(卧室的面积是多少?)
谁来帮帮我?学生以现有的经验,用单位面积去摆一摆。提出更大的面积,学校的占地面积再摆会怎么样?引出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探索的积极性。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引出学生的认识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实验探究,大胆猜测
借助长方形纸片来研究。
(1)提出活动要求:摆一摆,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看一看,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找出汇报同学。
(2)汇报交流
师:下面我们看看这两个同学是怎么摆的?他俩讲得时候,你该怎么做?(认真听)听完后,你有没有问题要问他?学生汇报并提问交流。
(3)观察比较,提出猜想
师:这两种摆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指生说一说。
师:听了同学们的想法,我也想讲一讲。听完认为我想的和你一样,请给我掌声。课件出摆的过程,师讲解。沿长每行摆5个小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所以长方形长为5厘米,沿宽摆这样的3行,长方形宽为3厘米。小正方形的个数是5×3=15(个),得到长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师:通过摆一摆,我们得到这个长方形的长5厘米,宽3厘米,面积5×3=15(平方厘米)。现在你能大胆猜测出长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吗?
学生猜测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设计意图:在探究长方形面积计算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独立思考和讨论交流、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初步猜测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2.深入探究,验证猜测师:我们猜测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的积,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等于长乘宽的积呢?你想怎么办?
(再摆几个长方形看一看)好,我们就再来研究几个长方形看一看。
(1)小组实验每组提供不同的小长方形,一张实验表格。
长(厘米)宽(厘米)测量面积(平方厘米)
师:拿出学具袋里另一个长方形,摆一摆,把表格填写完整。看一看,它的面积是不是等于长乘宽的积?
(2)学生汇报实验数据。
(3)观察发现。
师:仔细观察这些数据,你会发现什么?(这些长方形的面积都等于长乘宽的积。)
(4)学习反思,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师:现在闭上眼睛想一想你刚才摆的过程。
(5)思维拓展,验证猜测。说一说,下面3个长方形怎么摆?面积是多少?
师:任意给我们一个长方形,同样的方法都能得到它的面积等于长乘宽的积。验证了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
(设计意图: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学生通过一次实验而发现的,是不能成为数学发现的结论,还必须通过验证这一环节,使学生明白在任何一种发现活动中,新的认识、新的结论不能盲目地相信,必须要有充分的理论依据。)
3.知识迁移
学生口答长方形的面积。((课件演示长方形的'长逐渐缩短的过程)
师:这个图形是正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5厘米是正方形的边长。你能说出正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吗?
引导学生说出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4.小结
今天,我们做了一次小小数学家,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探究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以后,我们就可以直接用这两个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三、巩固练习
1. 卧室1和卧室2的面积是多少?
2. 黑板的面积是多少?
3.正方形手帕的面积是多少?
4.草坪长18米,宽比长短10米。这个草坪的面积是多少?
四、自主总结,拓展延伸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回家把收获分享给爸爸妈妈并一起完成一下作业。
1.必做题:测量身边长方形的长和宽,并计算面积。例如:餐桌、写字台&&
2.选做题:儿童公园里要设计一个面积为24平方米的长方形花园,你能设计出几种?你认为哪种设计最美?
(设计意图:在学生获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设计多层次的作业,巩固了所学知识,并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23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 77页——81页《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及练习十九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会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是让学生学会自行动手操作、探索、,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五、教具准备:
长方形卡片、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直尺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出示图,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些长方形的面积1 我们是用摆小正方形的方法得到的,如果我们想知道教室地面的面积,用这种方法合适吗?
(二)探究新知: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老师手中有张卡片,你能估计一下这张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吗?(学生交流估计答案)
你能想办法知道这张卡片的面积到底是多少吗?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同桌合作试一试,我们比比看哪些小组合作的最好。 师:巡视指导。 生:汇报。
师黑板展示:怎么摆?一行摆5个,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几厘米,摆了3行,宽是几厘米,面积是几平方厘米,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生:汇报,可能说:长方形面积=长×宽
师:这个长方形面积可以用长×宽来计算,那么其它所有的'长方形面积都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吗?我们该怎么办?是不是要验证呢。下面我们进行一项活动,4人一小组,用你手中的小正方形任取几个,拼成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看看它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厘米,汇报给小组长,并填好小组合作记录表。 生:汇报,你发现了什么? 师:黑板展示。
2 小结:长方形面积=长×宽
练习:计算长方形卡片的面积。出示一组卡片分别是长9厘米、宽6厘米;长8厘米、宽6厘米;长7厘米、宽6厘米(实际上是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指着最后的图形:这个长方形特别在哪里?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
小结: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练习:老师有一块正方形的手帕,边长是2分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计算图形的面积。
(三)、巩固新知:
一张长方形的办公桌,桌面长14分米、宽9分米。要配上同样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平方分米?
(四)、拓展新知:
李小林从一张长10米,宽6米的长方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部分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五)、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2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有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内容。
教材简析
本课时是在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首先让学生采用同桌合作的学习方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直接计量学生卡的面积,预测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会有不同的计量方法。有的用一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满卡片;有的用一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沿卡片的长、宽各摆一排;有的直接用尺量卡片的长、宽,算长乘宽的积。对于学生的各种计量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加以分析、比较,特别是第三种方法,为什么可以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要请学生讲算理和原因,并通过实验验证、举例说明其正确性和运用价值,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长方形面积,学会用字母表示。至于正方形面积公式,学生是通过长方形面积公式迁移形成的。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比较,探究得出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体验面积公式形成过程,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你能说一说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请你估计一下我们学生卡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学生交流估计答案并说明估计方法。
3.同学们估计出了很多答案,到底学生卡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呢?下面我们动手测量来验证一下。
【评析:在回忆常用面积单位的基础上,选择学生卡这个素材,让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估一估自己学生卡的面积,从而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二、实践探究,发现方法
1.动手操作。
同桌合作,用自己的方法测量出学生卡的实际面积。
2.反馈交流。
问: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测量得到的呢?
学生交流:
办法一:用学具盒里的透明方格纸盖在卡片上面,然后数一数,每排有8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共6排,所以卡片的面积是48平方厘米。
办法二:用我们自己做的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满整个卡片,每排8个,一排一排数,6排一共48个,所以卡片面积48平方厘米。
办法三:我们也是用摆的方法,用学具盒里的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摆,每行可以摆8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每列可以摆6个,说明可以摆这样的6行,所以8乘6就是48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3.同样是用1平方厘米正方形摆的方法,你们更喜欢哪一种,说说理由。
问: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办法四:我们是用尺量的,一人量长,一人量宽,量出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乘一下面积就是48平方厘米。
请你们说说你们的想法。
(长8厘米就是沿长可以摆8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一排8个;宽6厘米就是沿宽可以摆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6排,所以面积48平方厘米。)
问:他们的解释你们满意吗?看来,先用尺量出卡片的长和宽,然后乘一下计算出卡片的面积是可以的,这种方法对于其他的长方形是否也适用呢?我们可以怎么办?(想办法检验。)
【评析: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得出,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现长方形的计算方法。而且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舞台,学生交流了多种解决学生卡面积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长方形面积的最好方法,但是教师没有到此结束,而是又提出了新的问题长宽是否对于所有的长方形都适用?】
三、动手实验、验证方法
同学们可以利用学具盒的学具摆长方形,也可以自己画整厘米的长方形,还可以利用身边的长方形,想办法验证一下。四人小组合作来试一试。
1.生分组实验。
2.交流汇报。
组1:(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我们从学具盒里拿了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了一个长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6乘2面积12平方厘米;又摆了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4乘3面积12平方厘米;还摆了一个长1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12乘1面积也是12平方厘米。我们认为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长乘宽。
组2:(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我们组每人画了一个长方形。我画了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3乘2等于6平方厘米;他画了长7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7乘5等于35平方厘米;她画了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10乘8等于80平方厘米。我们用方格纸验证一下都是对的。
组3:(在课桌上演示)我们组量了课桌的长是5分米,宽是4分米,5乘4等于20平方分米,然后我们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摆验证是对的。
【评析:在验证过程中,做到了学生人人参与教学过程,每个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验证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这里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四、归纳评价,总结方法
通过刚才实验验证,现在我们可以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算?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如果长方形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面积用s表示,你会表达长方形面积公式吗?板书:s=ab
五、灵活应用,迁移方法
1、口答下面图形的面积。
(1)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
(2)问:图(3)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从而你能得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能用字母表示公式吗?
板书:s=aa
【评析: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没有把它作为例题来教学,而是在练习中,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迁移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
五、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估估、量量、算算,你们身边的某一长方形的面积。
【评析:整个练习,让学生自己选择素材,通过估估、量量、算算的方法,并让学生灵活的选择计算方法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总评:本节课充分地体现了新的数学课程理念,改变传统的讲授接受式的模式,尝试采用自主探究型教学模式。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自己去实验发现,自己去求证,自己去总结,自己去推行,吸引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理解数学知识,积累学习方法(实验发现验证),思维方法,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25
教学目标:
1、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学习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符号感。
3、进一步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学具准备:
每人准备1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硬纸片或薄塑料板,1张电话卡或其他类似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两组长方形,第一组等宽不等长,第二组等长不等宽。
2、提问:每组中两个长方形哪个的面积比较大,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谈话:通过我们对两组长方形的观察,发现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宽比较大的面积比较大;宽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长比较大的面积比较大,这说明了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那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同时也研究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1)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卡片,四人小组合作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然后一起看一看摆成的每个长方形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用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再分别填写在自己的课本第82页的表格里。
(2)学生小组合作摆长方形,彼此交流,各自填表。
(3)展示部分小组填写的表格。
2、教学例2
(1)(出示例2左图)
谈话:要求你们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再量出它的面积。想一想,量长和宽用什么工具量?量面积用什么量?怎样量?
学生各自测量课本上的例2左图。
谈话:你测量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在小组内交流。
(2)(出示例2右图)
谈话:这幅图你打算怎样测量它的面积?每人各自在书上测量,如果面积单位不够用,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无法解决可与同学商量。
提问: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样量面积的?
3、教学第82页“试一试”。
谈话:这个长方形已经量出了它的长和宽,你能利用刚才量长方形面积的经验,想象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样量并说出它的面积吗?
4、交流归纳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根据回答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用字母表示这个公式,这个公式是S=a×b
(板书:S=a×b)在这个公式里,S表示什么?a表示什么?b呢?
5、探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提问:运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不能计算正方形的面积?你认为用什么公式计算正方形的面积更合适?
(2)学生讨论后提名回答,根据回答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3)提问:如果用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吗?
(板书:S=a×a)计算正方形的面积需要几个条件?什么条件?
三、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订正时注意是不是正确使用面积单位。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说一说估计方法和结果,以及测量和计算的结果。
3、做第83页“试一试”的两道题。
独立计算,指名两人板演,全班共同订正,注意算式和答语中的单位名称。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1)默读题目,明确要求。
(2)各自用手中的电话卡或其他卡片测量数学书封面各有几个电话卡那么大,并计算书本封面的面积。
(3)指名说出测量方法和计算结果。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26
教学内容
教科书53-55。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正确掌握平方千米和公顷间的进率,正确运用进率进行换算。
2、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公顷、平方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
利用公顷、平方千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导入练习课
为下面做练习题做好铺垫。
2、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单位间换算的练习
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要组织交流,说说换算方法,教师还可以补充些题目进行训练。
3、第7题
是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研究周长一定,长、宽、面积的变化规律。通过学生的猜想、操作、测量、计算、找规律,从而发现用一定长度的铁丝围成的不同长方形或正方形,周长是相等的,但面积是不相等的,这里要注意渗透函数。
4、第6题
虽然是一道选做题,但算理并不难,关键是需要把2公顷化成00平方米后才能列算式进行计算。算式:2公顷=00平方米00÷4=5000棵
5、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加一些练习题。
1、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50米,宽30米,这块地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张大爷用了这块地的一半种萝卜,种萝卜的面积是多少?
课堂练习设计: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27
导学内容
导学内容(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42页例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能借助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2.能运用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归纳类比能力和应用能力。
导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类推出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通过创设情景:小明的家,显示家里的电视机。小明的妈妈说:“小明,这张方巾的边长是9分米,把它用来遮电视机。”小明说:“电视机的荧光屏长56厘米,宽42厘米。”
教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
(1)电视机荧光屏的面积是多少?
(2)方巾的面积是多少?
二、自主探索,感悟方法
教师:你能根据上节课学习的.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这两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决后交流。
学生1:计算电视机荧光屏的面积可以直接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56×42=2352(cm2)。
学生2:方巾是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没学过。
教师引导:想一想,长方形与正方形有什么联系?
学生3:可以把正方形的边长分别看成长方形的长和宽,由此,方巾的面积通过9×9=81(dm2)来计算得到。
三、归纳概括,得出公式
教师:根据刚才的讨论,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
四、巩固运用
(1)完成第43页课堂活动第2题。
(2)完成第43~44页练习七第1,3,4题。
(3)让有能力的同学做第44页的思考题。
五、课堂
教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上一篇:初一语文教案板书【精选21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