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环境教育教案【通用1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通过观察自然、参与环保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与行动能力,能否让孩子们更爱护家园?下面由阿拉题库网友分享的“小学环境教育教案”,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环境教育教案

小学环境教育教案 篇1

一、活动目的:

通过表演、讲故事的形式,使学生意识到我们周围的环境正在逐渐被人为地破坏,在故事中清楚环境的危机带给人类,动物植物的危害,在表演中增加学生的责任感,发出倡议,保护环境。

二、活动过程:

(一)学生室内表演儿童剧

内容简介:生活在大城市的一对姐弟俩在周日出去玩,途中经过马路闻到汽车的尾气味儿感到恶心,由此引倒正题。一天中他们发现以前清澈的小河已成污水,街上烤羊肉串的不停地扇着火烧碳冒出的黑烟…看到这种种破坏环境的行为,姐弟俩与班里同学商量组建雏鹰环保小队,制止了两起破坏环境的行为。

(二)学生讲环保小故事,介绍环保知识

1.《小雪豹的故事》

小雪豹和他的妈妈幸福地生活在青藏高原的深山里。一天,偷猎者杀了他的妈妈,又将小雪豹拿到市场上卖。一位叫斯蒂文的外国游客买下了他,将他送到北京濒危动物驯养繁殖中心。为了记住救他的恩人,人们为它取名叫斯蒂文。在养殖中心,小斯蒂文长成了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可他没有伙伴,他整天孤独地望着远方,夜里发出绝望的哀号。有一天,人们发现小雪豹双目失明了,后来耳朵也聋了。养殖中心再好也不是小雪豹的家呀!小雪豹真正的家是那美丽的青藏高原的深山里。

2.小实验

生物学家做了一个试验,把小白鼠放在一个隔音实验箱中,释放噪音,逐渐加大到165分贝,开始小白鼠烦躁不安,惊恐万状,进而疯狂跳窜,互相撕咬,最后死去,小白鼠被强噪声杀死了。

60年代,美国空军的f104喷气机在某城市上空试飞,每日八次,共飞了6个月,在强烈的轰鸣声中,地面上一个农场的1万只鸡死了6000只。

3.《明天怎样植树》

21世纪,我国造林将以机械为主,挖土,植苗,培土,浇水都由植树机进行,速度又快,质量又好。

大约到XX年,露天育苗要被大型自动化温室取代,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二氧化碳量都由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就是工厂化育苗,能育出优质苗木,使造林率有保证。将来还要运用基因工程,培育各种各样的树木新品种,如抗病虫害的,抗旱的,抗污染的等等。

策划指导:班主任活动过程:

说好习惯的重要性,导入

主持人: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美化校园,从我做起”五年级主题班队会现在开始。(鼓掌)

主持人:下面请老师讲话。

老师:良好的习惯是我们生活学习的保证,养成教育不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头戏,也是我们每个学生身心发展中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经过这几个星期的学习,同学们在行为习惯上有了不同的进步。今天我们继续组织这个活动,希望同学们有更多的体会与收获。(鼓掌)

甲:成功离不开好习惯,同学们能说说有关这方面的故事吗? (二)小品表演

主持人:同学们,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能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许多的好处,而坏习惯则会给你带来许多麻烦。下面请大家观赏一个小品,你从小品中谁和谁的身上看到了哪些好习惯?哪些坏习惯

小品的主要内容是:下课了,一个学生吃桔子,一个吃棒棒糖,随地乱扔果皮纸屑。一个女生劝阻。其中一个男孩说老师又没看见,你多管闲事。另一个女同学招呼同学把纸屑果皮捡起来。

学生评议。生一?生二?.(老师)导入:是啊,由此可见,养成好习惯对我们来说可太重要了!今天这节班会课呀,咱们就来聊聊我们的好习惯。(板书:美化校园,从我做起)

二议习惯后果的好与坏

主持人:好的习惯能带给我们什么?坏习惯的'后果会怎样?下面请大家自由发言。

好的习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畅谈。生一:?生二:?

坏的习惯的危害:

生讲故事三:日本有一家食品公司要招聘一位卫生检测员,一位衣冠楚楚、气度不凡的年轻人自信地走进了总经理办公室,他优雅地谈吐,扎实的专业知识赢得了总经理的好感,没想到就在年轻人转身离开的时候,他下意识抠了一下鼻孔,这个不起眼的小动作并没有逃过总经理的眼睛,结果可想而知,一个没有良好卫生习惯的人怎么能够做卫生检测员呢?当然,年轻人到死也不会知道是他抠

鼻孔"的坏习惯毁了他的工作,使到手的饭碗落入了他人之手。三不良现象身边“大搜索”

主持人:同学们对不良习惯的好与坏大家讲得条条有理,现在请大家擦亮我们雪亮的眼睛,搜寻我们身边的不良现象吧?

现象主要有:乱扔垃圾、乱踩草坪、破坏垃圾桶、随地吐痰、乱折花等。

生三:我发现?

四分析形成这些不良校园习惯的原因

主持人:大家找到的不良现象可真不少呀,现在针对以上不良现象,大家分析形成这些不良现象的原因。

小组(或前后桌)讨论。汇报。可能会有:?

五改掉坏习性,形成好习惯的对策

主持人:刚才大家对怎样形成那些不良的习惯,讲得可谓头头是道,现在请同学们就如何改掉那些坏习惯出点子,为美化我们的校园出谋划策!小组合作商讨,为学校出谋献策。汇报

可能有:

一是美我校园,人人有责。爱护校园环境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少说多做;

二是在全校营造“爱我校园、美我校园”的氛围,让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创建“绿色学校”活动;

三是在校园树立环境保护标语,标语向学生征集;

四是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如举办环保讲座和环保图片展等;五是加强对学生的体验教育。如倡导学生自己种树、种花,并由自己维护;

六是加强监督。学校和少先队大队部要加强检查力六承诺

活动结束

主持人:今天的班会开得很好很意义我们对美化校园认识得深刻,现在有请我们班主任给我们请话。

老师:同学们,今天的主题班会开得很有意义。我发现你们都长大了,都懂得更多的道理了,祝贺你们!(鼓掌)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文明有素养的好学生,把我们的校园建设得更美好,你们能做到吗?(能)

小学环境教育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经过“寻找身边浪费纸张、令纸张悲痛的现象”,让学生了解自我哪些行为造成了纸张的浪费,规范自我的日常行为。

2、让学生了解造纸的过程、使用资源状况和产生的污染物,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

3、让学生初步认识森林资源是有限的,并且懂得要去珍惜。

4、让学生了解再生纸的定义和环保性,提倡使用再生纸。

5、让学生了解生活中节俭用纸的具体措施,体验参与节俭用纸、保护环境实践活动的乐趣。

6、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纸张的生产过程和原料

教学难点:

节俭用纸的措施

教学准备:

1、搜集用纸和造纸的'资料、图片和视频等等。

2、设计调查表格,为“走出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齐读“纸张的自述”,导入新课,使学生初步了解纸张的一生,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开动脑筋:

1、引导学生从身边出发,寻找浪费纸张、令纸张悲痛的现象,在同伴交流的教程中,对自我一些不以为然的浪费行为有一个重新的认识。

2、展示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纸制品,给学生供给一些参考,让学生了解自我哪些行为造成了纸张的浪费,便于以后规范自我的行为。

三、探究园地:

展示造纸的过程,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文字,了解造纸的全过程,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造纸的哪些环节需要利用资源,哪些环节会污染环境?让学生讨论交流。

四、齐心协力:

阅读课本中一段很重要的文字,了解什么是再生纸,并经过再生纸与普通纸的比较,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再生纸的环保性。经过学生之间互相回忆,讨论在学校和自我家中发现过的再生纸有哪些。

五、走出学校:

把调查表格拿出来分析:怎样节俭用纸?

小学环境教育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运用资料,说明海洋污染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

2.了解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3、运用资料,说明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重点难点

1.海洋污染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赤潮形成的原因。

2.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影响。

学习过程

读《海洋污染物质来源》示意图

思考:海洋污染物质来源于哪些经济部门,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到海洋中,从而产生海洋环境问题的。

(一)海洋环境污染:

(1)海洋污染的

阅读:《阿拉斯加的油轮泄漏》一文及插图、图表《海上石油泄漏清污方法》

思考:海洋污染会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什么影响;海洋生态的破坏是否都是人为因素?

(二)海洋生态破坏

1、产生原因:

2.赤潮:

(1)综合分析赤潮产生的原因:

(3)赤潮的危害:

(三)海平面上升

1、海平面上升原因:

2、带来的危害:

(四)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

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20xx年5月5日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油港油库破坏而流入海湾的原油多达65万至70万桶。海面漂浮着一层厚厚的浮油,海水几乎掀不起浪来,只能像泥浆般涌动着,发出汩汩声。波斯湾的海鸟身上沾满了石油,无法飞行,只能在海滩和岩石上待以毙命。其他海洋生物也未能逃过这场灾难,鲸、海豚、海龟、虾、蟹以及各种鱼类都被毒死或窒息而死,成为这场“战争”的最大受害者。海湾是较封闭的生态环境,水域浅,海水流动缓慢,一旦发生大规模的石油污染事件,将会导致生态平衡失调。专家们认为,墨西哥湾如果要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至少需要100年的时间。据此回答1~2题。

1、石油污染成为日益突出的海洋污染问题,下列海域污染严重的是( )

①沿海水域②海上航道沿线③海上石油产区④石油输出港附近海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石油污染除了会造成海域内动物的死亡外,还会( )

①破坏海滨娱乐场②造成海岸环境退化③造成生态破坏④使海水富营养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21世纪是向海洋进军的时代,近年来我国海洋污染却有不断加重的趋势。据此回答4~6题。

4、我国海洋的污染源主要来自( )

A、海洋运输B、石油开采

C、工业生产D、农业生产

5、我国四大海域中污染最严重的是( )

A、南海B、东海

C、黄海D、渤海

6、治理我国海洋污染的根本途径有( )

①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

②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

③配备除污船,随时清除海上油污和垃圾

④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⑤无害化处理,实行达标排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地表环境中各事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事象发生变化时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所示,中心事象(X)是指( )

A、海平面的上升

B、城市数量增多

C、动物数量减少

D、冰雪覆盖扩大

8、世界各国对此变化应达成的共识是( )

A、修筑水利工程

B、控制大城市规模

C、保护人类文化遗产

D、控制大气中CO2的含量

二、综合题

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氮、磷等营养盐是水生植物的营养物,营养物增加使各种藻类大量繁殖,会使水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人们将此现象称为水体富营养化。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往往出现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红、紫等现象,称为“赤潮”。

材料2:下图是某近海海域中浮游生物与鱼类的发展过程(t1→t2→t3)示意图(阴影区代表浮游生物,黑点代表鱼类)。

(1)图示表明该海域海水有xx现象,水中xx等营养物质显著增加,其来源可能是xxxxxxxxxxxxxxxxxx

(2)造成图中鱼类从t1到t3大量减少的原因是xxxxxxxxxxxxxxxxxx。

(3)在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 )

A、杭州湾B、莱州湾

C、辽东湾D、珠江口

(4)赤潮是(多选)( )

A、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C、在封闭的海域更易产生赤潮

D、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的后果之一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海鸟的厄运

大量石油泄漏入海,生灵惨遭涂炭,海岛首当其冲。1升石油完全氧化,需要消耗40万升海水中的溶解氧。大量石油涌入海洋,造成海水中严重缺氧,致使海洋生物窒息死亡。潜水鸟在海水中潜游上浮时,海面的油污就像油质外套一样披在它们身上,使其再次落入水中,这样不断上浮下沉,使它们在惊恐中死去。对于飞翔能力较强的海鸥来说,只要偶然接触到漂浮在海面上的油膜,石油就会渗入并粘住它们的羽毛,使其游不动也飞不起。油污还会使羽毛失去保暖性能,使海鸟冻死。受轻度污染的海鸟,能侥幸游到海滩免于一死,但海滩的沙石上也沾满油污,它们用嘴梳理羽毛时,往往会把石油吞入肚内,从而严重刺激消化道,造成厌食。

(1)造成海洋中石油污染的主要原因是xx、xxxx、xx。石油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xxxxxxxxxxxxxxxxxx。

(2)海鸟惨遭厄运原因有三,一是大量石油入海,xxxx,鸟类因缺少食物而死亡;二是油污使海鸟丧失xx性能而死亡;三是海鸟食入石油,造成厌食而死亡。

(3)若一艘油轮在非洲好望角以南发生大面积石油泄漏,那么哪些地区的生物可能受到污染?洋流对石油污染有何影响?

学习反思

参考答案

      

9. (1)赤潮无机营养盐(或氮、磷),各种有机物城市工业和农业废水,生活排放的废水(或海水养殖过程产生的废物等)

(2)赤潮生物大量繁殖和聚集,导致自身大量死亡,死亡的赤潮生物腐烂分解,可使大面积海域缺氧甚至无氧,并产生大量有害气体,释放出大量的藻毒素,使海洋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

(3)D (4)ACD

10、(1)沿海石油工业海上运输海上采油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

(2)消耗水中溶解氧,海洋生物因缺氧而死亡保温和飞行

(3)整个南半球西风漂流海域全遭到石油污染,还可能通过秘鲁寒流等向北蔓延。洋流对石油污染有扩散和稀释作用,减轻了当地的污染程度,但扩大了污染范围。

小学环境教育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海水是如何变成淡水的。了解海水变成淡水的方法。

2、了解海水淡化还未普及的原因。

二、教学过程

1、了解地球淡水资源情况,知道海水分布情况。

2、实践天地

通过实验,了解海水是如何变成淡水的。

3、了解海水淡化的方法。

资料:

[编辑本段]

海水淡化方法

现代意义上的海水淡化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发展起来的。战后由于国际资本大力开发中东地区石油,使这一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快速增加,这个原本干旱的地区对淡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中东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加之其丰富的能源资源,又使得海水淡化成为该地区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现实选择,并对海水淡化装置提出了大型化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20世纪60年代初,多级闪蒸海水淡化技术应运而生,现代海水淡化产业也由此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

海水淡化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始于干旱的中东地区,但并不局限于该地区。由于世界上70%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离海洋120公里以内的区域,因而海水淡化技术近20多年迅速在中东以外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最新资料表明,到3年止,世界上已建成和已签约建设的海水和苦咸水淡化厂,其生产能力达到日产淡水3600万吨。目前海水淡化已遍及全世界125个国家和地区,淡化水大约养活世界5%的人口。海水淡化,事实上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解决缺水问题,普遍采用的一种战略选择,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

冷冻法:冷冻法,即冷冻海水使之结冰,在液态淡水变成固态冰的同时盐被分离出去。冷冻法与蒸馏法都有难以克服的弊端,其中蒸馏法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并在仪器里产生大量的锅垢,而所得到的淡水却并不多;而冷冻法同样要消耗许多能源,但得到的淡水味道却不佳,难以使用。真空冷冻海水淡化法工艺包括脱气、预冷、蒸发结晶、冰晶洗涤、蒸汽冷凝等步骤,海水淡化水产品可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是一种较理想的海水淡化法。

冷冻海水淡化法原理

海水三相点是使海水汽、液、固三相共存并达到平衡的一个特殊点。若压力或温度偏离该三相点,平衡被破坏,三相会自动趋于一相或两相。真空冷冻法海水淡化正是利用海水的三相点原理,以水自身为制冷剂,使海水同时蒸发与结冰,冰晶再经分离、洗涤而得到淡化水的一种低成本的淡化方法。与蒸馏法、膜海水淡化法相比,冷冻海水淡化法能耗低,腐蚀、结垢轻,预处理简单,设备投资小,并可处理高含盐量的海水,是一种较理想的海水淡化法。

冷冻海水淡化法工艺

冷冻海水淡化法工艺之脱气由于海水中溶有的不凝性气体在低压条件下将几乎全部释放,且又不会在冷凝器内冷凝。这将升高系统的压力,使蒸发结晶器内压力高于二相点压力,破坏操作的进行。显然减压脱气法适合本系统。

冷冻海水淡化法工艺之预冷海水脱气后可与蒸发结晶器内排出的浓盐水和淡化水产生热交换,预冷至海水的冰点附近。

海水淡化法工艺之温度和压力它们是影响海水蒸发与结冰速率的主要因素。

海水淡化法工艺之冰—盐水是一固液系统普通的分离方法均可使冰—盐水得到分离,但分离方法不同,得到的冰晶含盐量也不同。实验结果表明减压过滤方法得到的冰晶含盐量比常压过滤方法得到的冰晶含盐量低得多。

海水淡化法工艺之蒸汽冷凝在蒸发结晶器内,除海水析出冰晶以外,还将产生大量的蒸汽,这些蒸汽必须及时移走,才能使海水不断蒸发与结冰。

反渗透法:通常又称超过滤法,是1953年才开始采用的一种膜分离淡化法。该法是利用只允许溶剂透过、不允许溶质透过的半透膜,将海水与淡水分隔开的。在通常情况下,淡水通过半透膜扩散到海水一侧,从而使海水一侧的液面逐渐升高,直至一定的高度才停止,这个过程为渗透。此时,海水一侧高出的水柱静压称为渗透压。如果对海水一侧施加一大于海水渗透压的外压,那么海水中的纯水将反渗透到淡水中。反渗透法的最大优点是节能。它的能耗仅为电渗析法的1/2,蒸馏法的1/40。因此,从1974年起,美日等发达国家先后把发展重心转向反渗透法。

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发展很快,工程造价和运行成本持续降低,主要发展趋势为降低反渗透膜的操作压力,提高反渗透系统回收率,廉价高效预处理技术,增强系统抗污染能力等。

太阳能法:人类早期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淡化,主要是利用太阳能进行蒸馏,所以早期的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一般都称为太阳能蒸馏器。馏系统被动式太阳能蒸馏系统的例子就是盘式太阳能蒸馏器,人们对它的应用有了近150年的历史。由于它结构简单、取材方便,至今仍被广泛采用。目前对盘式太阳能蒸馏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材料的选取、各种热性能的改善以及将它与各类太阳能集热器配合使用上。与传统动力源和热源相比,太阳能具有安全、环保等优点,将太阳能采集与脱盐工艺两个系统结合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海水淡化技术。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由于不消耗常规能源、无污染、所得淡水纯度高等优点而逐渐受到人们重视。

低温多效:低温多效蒸馏淡化技术的概念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是指盐水的最高蒸发温度低于70℃的淡化技术,其特征是将一系列的水平管喷淋降膜蒸发器串联起来,用一定量的蒸汽输入通过多次的蒸发和冷凝,后面一效的蒸发温度均低于前面一效,从而得到多倍于蒸汽量的蒸馏水的淡化过程。

多效蒸发是让加热后的海水在多个串联的蒸发器中蒸发,前一个蒸发器蒸发出来的蒸汽作为下一蒸发器的热源,并冷凝成为淡水。其中低温多效蒸馏是蒸馏法中最节能的方法之一。低温多效蒸馏技术由于节能的因素,近年发展迅速,装置的规模日益扩大,成本日益降低,主要发展趋势为提高装置单机造水能力,采用廉价材料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操作温度,提高传热效率等。一种低温多效蒸馏法海水淡化设备,包括供汽系统、布水系统、蒸发器、淡水箱及浓水箱,供汽系统的生蒸汽入口置于中间效蒸发器上。工作方法为:(1)布水系统对海水进行喷淋;(2)输入生蒸汽到中间效蒸发器的蒸发管内部;(3)蒸汽在蒸发管内冷凝传出热量,蒸发管外吸收热量产生蒸发;(4)新蒸汽输送至其两侧的蒸发管内;(5)管内发生冷凝,管外吸收热量、产生蒸发;(6)各效蒸发器重复蒸发和冷凝过程;(7)蒸馏水进入淡水箱;(8)浓盐水进入浓水箱。

多级闪蒸:所谓闪蒸,是指一定温度的海水在压力突然降低的条件下,部分海水急骤蒸发的现象。多级闪蒸海水淡化是将经过加热的海水,依次在多个压力逐渐降低的闪蒸室中进行蒸发,将蒸汽冷凝而得到淡水。目前全

球海水淡化装置仍以多级闪蒸方法产量最大,技术最成熟,运行安全性高弹性大,主要与火电站联合建设,适合于大型和超大型淡化装置,主要在海湾国家采用。多级闪蒸技术成熟、运行可靠,主要发展趋势为提高装置单机造水能力,降低单位电力消耗,提高传热效率等。

电渗析法:该法的技术关键是新型离子交换膜的研制。离子交换膜是厚度的功能性膜片,按其选择透过性区分为正离子交换膜(阳膜)与负离子交换膜(阴膜)。电渗析法是将具有选择透过性的阳膜与阴膜交替排列,组成多个相互独立的隔室海水被淡化,而相邻隔室海水浓缩,淡水与浓缩水得以分离。电渗析法不仅可以淡化海水,也可以作为水质处理的手段,为污水再利用作出贡献。此外,这种方法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的.浓缩、分离与提纯。

压汽蒸馏:压汽蒸馏海水淡化技术,是海水预热后,进入蒸发器并在蒸发器内部分蒸发。所产生的二次蒸汽经压缩机压缩提高压力后引入到蒸发器的加热侧。蒸汽冷凝后作为产品水引出,如此实现热能的循环利用。

露点蒸发法:露点蒸发淡化技术是一种新的苦咸水和海水淡化方法。它基于载气增湿和去湿的原理,同时回收冷凝去湿的热量,传热效率受混合气侧的传热控制。露点蒸发淡化技术是以空气为载体,通过用海水或苦咸水对其增湿和去湿来制得淡水,并通过热传递将去湿过程与增湿过程耦合,使冷凝潜热直接传递到蒸发室,为蒸发盐水汽化潜热,以提高过程的热效率。建立了有效传热面积分别为~2和~2的两台增湿/去湿耦合的露点蒸发淡化设备。建立了相应的实验装置和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分别成功地完成了露点蒸发淡化基本流程与参数相关性实验以及强化传热/传质淡化实验。

水电联产:水电联产主要是指海水淡化水和电力联产联供。由于海水淡化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耗电力和蒸汽的成本,水电联产可以利用电厂的蒸汽和电力为海水淡化装置动力,从而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降低海水淡化成本。国外大部分海水淡化厂都是和发电厂建在一起的,这是当前大型海水淡化工程的主要建设模式。

热膜联产:热膜联产主要是采用热法和膜法海水淡化相联合的方式(即MED-RO或MSF-RO方式),满足不同用水需求,降低海水淡化成本。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热膜联产海水淡化厂是阿联酋富查伊拉海水淡化厂,日产海水淡化水量为万立方米,其中,MSF日产水万立方米,RO日产水17万立方米。其优点是:投资成本低,可共用海水取水口。RO和MED/MSF装置淡化产品水可以按一定比例混合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

此外,以上方法的其他组合也日益受到重视。在实际选用中,究竟哪种方法最好,也不是绝对的,要根据规模大小、能源费用、海水水质、气候条件以及技术与安全性等实际条件而定。

实际上,一个大型的海水淡化项目往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就主要工艺过程来说,包括海水预处理、淡化(脱盐)、淡化水后处理等。其中预处理是指在海水进入起淡化功能的装置之前对其所作的必要处理,如杀除海生物,降低浊度、除掉悬浮物(对反渗透法),或脱气(对蒸馏法),添加必要的药剂等;脱盐则是通过上列的某一种方法除掉海水中的盐分,是整个淡化系统的核心部分,这一过程除要求高效脱盐外,往往需要解决设备的防腐与防垢问题,有些工艺中还要求有相应的能量回收措施;后处理则是对不同淡化方法的产品水针对不同的用户要求所进行的水质调控和贮运等处理。海水淡化过程无论采用哪种淡化方法,都存在着能量的优化利用与回收,设备防垢和防腐,以及浓盐水的正确排放等问题。

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与工业应用,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在此期间形成了以多级闪蒸、反渗透和多效蒸发为主要代表的工业技术。普遍认为,今后三、四十年在工业应用上,仍将是这三项技术“唱主角”,但反渗透的比重将越来越大。从地区上来讲,中东海湾国家仍将以多级闪蒸为首选,因为它具有大型化和超大型化(单台设备产水量目前已高达日产淡水4~5万吨)、适应于污染重的海湾水以及预处理费用低的优势;然而在中东以外地区将以反渗透或膜法为首选,因为膜法的能耗和成本都具有优势,以北美地区为例,近期的发展已经表明,在淡化和水处理方面都将以膜法为主。

海水淡化现状

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约3500万立方米左右,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供水问题,即世界上1/50的人口靠海水淡化饮用水。全球有海水淡化厂1.3万多座,海水淡化作为淡水资源的替代与增量技术,愈来愈受到世界上许多沿海国家的重视;全球直接利用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总量每年约6000亿立方米左右替代了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全世界每年从海洋中提盐5000万吨、镁及氧化镁260多万吨、溴20万吨等。海水淡化需要大量能量,所以在不富裕的国家经济效益并不高。沙特阿拉伯的海水淡化厂占全球海水淡化能力的24%。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杰贝勒阿里海水淡化厂第二期是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厂,每年可产生3亿立方米淡水。

4、齐心协力

展开想象:未来的海水淡化厂是什么样子的?

教后反思:本节课向学生介绍了几种淡水提取的方法,丰富了科学知识。我国淡水资源随然总量丰富但的人均很少,并且分布极不均衡,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提高了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小学环境教育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当今世界环境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2、知道全世界和在保护环境方面所作的努力。

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人类在享受科技进步的时候,面临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

(一)发展和恶化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能源问题和温室效应。

2、热带雨林所遇到的问题。

3、物种消失的阴影。

4、自然资源的过量消耗。

二、全球的绿色行动。

1、斯德哥尔摩会议——人类保护环境德里程碑。

了解雷彻尔卡逊这个人。

斯德哥尔摩会议德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世界环境日”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以及会议口号“只有一个地球”

2、一个全新德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了解斯德哥尔摩会议后世界环境变化。

三、德绿色行动1、《环境保护法》颁布,(绿色德保证)《环境保护法》颁布德背景(1)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使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

(2)设立环境保护机构,加强环境管理。

(3)加强环境保护德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们德环境保护意识。

2、可持续发展在。

“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21世纪议程》

环境科学德产生。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过程。

生态农业。

四、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我们作为新世纪德

小学环境教育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环境,关注自然变化、主动探究环境变化原因的良好生活习惯。

了解植物生长变化规律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初步学习不停的探究自然规律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欣赏秋天的美景或描写秋天的美文、古诗、词语,让学生为秋天而赞叹,产生走进秋天的`欲望。

提出探究主题:枫叶为什么在秋天会变红?

追根溯源

探究枫叶变红的原因

学生猜想枫叶变红的原因,鼓励学生多角度思维,肯定其积极的一面。

明确研究方法:怎样才能知道枫叶为什么会变红?用什么办法去研究呢?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枫叶变红的原因探究。

讨论交流: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枫叶变红固然是有其自身的原因,但是最重要的是气候变化的原因。

农业生产与气候的关系

了解二十四节气的产生,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注意对这些现象进行观察与记录,并且形成了一定的成果,比如“二十四气歌”。

交流关于“二十四气歌”的认识,充分感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小组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调查报告。展示常见农作物的播种时间与收获时间。通过对比认识到自然生物界的多样性,同时了解本地区适宜种植农作物有哪些。

小学环境教育教案 篇7

全学年教学目标总要求:

(一)双基:

1、让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

2、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二)教育:

1、体验健康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

2、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

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一)教学内容:

1、大树的功劳。

2、找寻珍稀动植物。

3、纸张的自述。

4、画出秋的绚烂。

5、滴答滴答下雨了。

6、与动物交朋友。

7、大树爷爷多少岁。

8、感受冬的宁静。

9、过个环保的春节。

10、聆听春的脚步。

11、室内花卉本领大。

12、鸟是人类的朋友。

13、争做文明小游客。

14、玻璃瓶的新生。

15、走进昆虫王国。

16、是谁阻挡了飞机的起飞。

17、拥抱夏的热情。

18、节约是一种美德。

(二)重点难点:

1、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

2、学生对动物与人的关系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和了解,理解爱护、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3、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

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把对全球环境的认识转变为保护地球的具体行动。

4、体会自然之声的美妙、和谐,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增强。

5、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树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四、具体的措施

1、准备,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加强健康教育。

2、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

3、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5、课堂中渗透品德教育。

五、问题研究与教改设想: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

六、执行说明:

1、学生组成若干调查小组,选定调查主题。

2、广泛阅读报刊杂志,借助丰富的络资源搜集环境污染及如何保护环境的资料。

七、课时安排:

本学期教学第1——9课,下学期教学第10——18课。

第一课 大树的功劳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初步感知树木与人类的`基本关系,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认识大树的价值。

3、引导学生关心周围的社会生活环境,关心自然界,培养学生爱护树木的情感。

内容分析

由六个板块构成。

1、引出大树的功劳。让学生思考这首儿歌表达了什么意思,重点讨论大树在保护环境中做出的贡献。

2、创设情景设立探究园地,让学生课本中出现的情况,说己的做法。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居住的社区乡村或者校园有没有毁坏树木的现象。

3、介绍植树节。

4、号召学生爱护树木,组织一个护绿小组,征集爱护树木的语。

5、呼吁学生将对树木的爱落到实处。

教学建议

1、教学准备

选取有大树的环境优美的图片、大树底下乘凉的图片、描写大树的诗或者儿歌等。

2、教学过程

(1)课程引入:树可为人类氧气,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树木有光合作用,树木在光合作用下会释放氧气,就像“绿色工厂”。当我们吸进氧气之后又吐出二氧化碳时,树木会把我们吐出的氧气吸进去,然后释放出清新的氧气,让我们健康、幸福地成长!据统计,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释放出49公斤氧气,足可供65个成年人呼吸用。由于森林具有遮荫避风、树木呼吸和蒸腾作用,因此有成片树林的地方冬暖夏凉,可以避暑疗养,是我们休息渡假的首选。树木还具有粘附空气中的尘埃的作用,使空气清洁、新鲜。科学测试表明:一亩树林一个月可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4公斤,一年可吸收尘埃20吨~60吨。此外,树木在呼吸过程中,产生大量特殊空气,能治疗一些疾病,对人体有良好作用,比如,桦树、杨树、桧树等能分泌出植物杂菌素,可以杀死白喉、肺结核、伤寒、痢疾等病原菌。树还可以降低工业区内发出的噪音,在道路两旁栽多种多样的树型、花果和翠绿的枝叶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理想化环境。植树造林对人类生活也很重要,我们的课桌、书柜、纸张等,都是用木材制作的,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的帮助。它还能防止水土流失。在山西、陕西以及边新疆一带,水土流失异常严重!

(2)转折 由于人们对大树的认识不足,或者由于人类的贪婪导致出现很多毁坏大树的情况。说一说都有哪些?你觉得该怎么办?

(3)过渡 我们能为大树做什么呢?

第2课 找寻珍稀动植物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认识我国的几种珍稀动植物。

2. 让学生了解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意义和措施。

3. 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保护珍稀动植物,加强对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教育。

4.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资料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由五个板块构成。

1. 开动脑筋,通过展示让学生多多认识珍稀动植物。

2. 沉思默想,通过一些数据的对比,引出一些珍稀动植物正在濒临灭亡或者数量急剧减少。为什么会成为珍稀?一个是自然环境的变迁,一个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3. 畅所欲言,思考保护濒危生物有什么意义。

4. 齐心协力,结合图片,学生从身边做起,如何 保护珍稀生物。

5. 走出校园,了解一种珍稀生物的生存现况,提出保护性建议。

教学实施

1. 教学准备

我国珍稀的动植物的图片及生活习性,尤其暗教材中提到的珍稀动植物。

2. 教学过程

(1)课程引入 课件演示情景,使学生入情入景。

A.课前唱《一个真实的故事》第一段。提问 爱看动物世界吗?认识哪些动物?

B.课件演示,创设情景 我国丰富自然资源以及遭到破坏的情景。

教师 看了短片有什么想法?想弄清哪些问题?

(2)开动脑筋。教师展示一些珍稀动植物的图片,结合图片让学生认识我国的珍稀动植物。

首先认识大熊猫,请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同学们都认识它,请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大熊猫可爱的样子。教师提问:关于大熊猫,你知道哪些?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是我国特有的哺乳动物,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大熊猫体胖,长约米,身体像熊,脸像猫,所以人们称之为熊猫。生活在0-4000米高山的竹林中,以竹子和小动物为食。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加之人为破坏,造成了大熊猫越来越少,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目前只有1000只左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活化石之称。1980年我国在四川的卧龙建立了保护区,成为世界熊猫研究中心。

第二个认识白唇鹿,为我国特有动物。简单介绍外形 生活习性 数量 分布区域等。

第三个认识朱鹮,教师展示图片。朱鹮号称国际保护鸟,是国际上一级濒危动物。

第四个认识桫椤,教师展示图片,提问:这是什么植物?对它了解多少?

第五个认识银杉,教师展示图片,提问:大家认识这种植物吗?人们为什么称它为银杉?银杉叶背面那两条银白色的带子闪闪发光,非常漂亮,全世界仅存于我国,且只有0多株,被人们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

提问:你们知道在我国,哪些是珍稀的动植物吗?组织同学汇报,学生汇报时,师生可以及时点评,对汇报有新意的组给予鼓励表扬。

(3)沉思默想板块,提问:为什么会这样稀少?分组讲座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师生共同讨论归纳: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环境的变化,另一个方面是人的乱捕乱杀和乱砍乱伐。

(4)畅所欲言板块,过渡:生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必须保护他们,提问:保护珍稀动植物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是特别富贵的自然资源,数量正在减少,有的已经濒临灭绝。

(5)齐心协力板块,教师提问:怎样保护珍稀的动植物?组织学生集体讨论,记录学生的发言。颁布相关法律,设立自然保护区,从自身做起。

(6)走出校园板块,倡议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现状,重点是提出保护性建议。

[1][2][3]下一页

小学环境教育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口乱吐香糖带来的烦恼以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理解口香糖外包装纸上的环保标志的含义。讨论消除口香糖污染的办法。

3.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乐意为保护环境而努力。

活动准备:

1.口香糖的外包装纸若干,将口香糖扔进垃圾桶的图标一组。

张错误处理口香糖方法的图片。

活动过程:

教师:这是什么?小朋友吃过没有?谁能告诉我口香糖是什么样的呢?

(请一个幼儿现场吃吃看说说口香糖的特点:软软的、粘粘的,不能咽下去)

吃口香糖有什么好处吗?

(防止蛀牙,清新口气,帮脸部做运动,口香糖还能吹泡泡,很好玩)

吃口香糖有那么多好处,小朋友喜不喜欢吃,(喜欢)可是,因为口香糖不能咽下去,所以它也有不少的烦恼!

3.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说说图片内容,了解口香糖的烦恼。

(1)图片1 把口香糖拿在手里玩

(2)图片2、3 把口香糖扔在地上踩到了口香糖

(3)图片4把口香糖粘到墙壁上

(4)图片5把口香糖放到别人头

4、讨论,怎么做才能消除口香糖的烦恼

(1)探索口香糖包装纸上的秘密

人手一张包装纸,找找包装纸上的秘密。

(2)请幼儿说说自己找到的秘密。

(3)出示图标,引导幼儿一起说一说。

5、延伸

提问:除了不乱吐口香糖我们还能为保护环境做什么?当你看到身边的`人或是爸爸或是妈妈做了污染环境的事的时候,请你们做一名环保小卫士,提醒他们不要污染环境,要爱护我们的环境。现在,让我们到操场上去看看有没有小朋友们乱扔的垃圾,去把它们捡起来扔到垃圾桶好不好?

小学环境教育教案 篇9

人类的好朋友——动物与植物

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动植物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动植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初步树立保护动植物的思想观念。

3.使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 教学准备

1.挂图或幻灯片──我们常见的一些动植物。

2.挂图或幻灯片──地球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3.关于动植物的录像带。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 教学过程

(一) 教学引入

1.放映关于动物和植物幻灯或录像。

2.谈话:同学们通过观看幻灯片(或录像带),有什么想法和问题?

3.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答。(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要给予引导和鼓励。)

4.讲述:我国动植物种类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它们。(板书课题:人类的好朋友--动物和植物)

(二) 学习新课

1.人类的朋友——植物(出示一些熟悉的植物的幻灯片)。请同学们带着以下的.问题观察:这些都是什么植物?它们有哪些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述绿色植物养育了人类,给我们提供吃的、穿的、住的、用的?

2.人类的好朋友——动物(出示一些熟悉的动物的幻灯片)。

教师过渡:和植物一样,人类的生活也离不开动物。你们都知道哪些动物,它们对我们又有

什么好处呢?

师生共同谈论交流。

3.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这些朋友(出示我们的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的幻灯片)。

教师沉重地告诉学生:同学们,看吧。我们的地球母亲正在遭受这样的破坏:沙暴,洪水,

污染??所有这些有一部分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保护我们的好朋友--动物和植物引起的。为

此,我们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野生动植物(举例具体是哪 些方法),因为保护动

植物就是保护自然环境,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三) 巩固

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我们的一些好朋友,也懂得了要好好保护它们。

2.提问:

(1)你知道动植物对于我们人类有哪些作用?

(2)我国为野生动植物采取了哪些措施?

(3)讨论:假如你遇到了看到有人在乱砍树木或捕杀野生动物,应该怎么办?

(四)布置作业出一份"保护环境报"。写一个星期的环保日记。开展"爱鸟周"宣传活动。

小学环境教育教案 篇10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三、课前准备:

1.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

2.录象带。

3.地球图片、文字、双面胶带、钢笔。

4.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

活动过程:

一.计算导入:(算一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

1、出示题目:某市约有180000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产生1千克的垃圾,那么1天之内,这个市会有多少垃圾呢?如果以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如果一年以365天计算,该市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日180000千克180吨月5400000千克5400吨年65700000千克65700吨

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某市一年之内家庭产生的垃圾量,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为什么?(加上宾馆、饭店以及某市大大小小的27000家厂家,垃圾量大大超出了上面的这个数字)某市就有那么多的垃圾,那么全世界呢?”

5、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全球垃圾现状,贴上垃圾覆盖的效果。“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

二.观看录象:(看一看)“我们就从自己熟悉的某市来开展研究。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录象中去看看某市产生的.垃圾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1、学生观看录象。

2、“看了刚才的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某市正在争创省级文明城市,难道我们能任由这些垃圾散布在大街小巷,影响某市的形象吗?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处理这些已经产生的垃圾?能接受吗?”

三.研究方案:(写一写)

1、学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教师提要求。交流建议:

(1)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同一小组的成员要补充的话,请等这位同学汇报完再发言。

(2)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复。

3、随机补充: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垃圾分成三类:一、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废弃物。包括:瓜果皮、蔬菜皮、变质食品、剩饭菜等。

二、无机垃圾:又称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废弃物。包括: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布料)等。三、有害垃圾:又称危险废弃物。包括:废电池、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等。中国国家环保总局近日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国家行动方案。这个方案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消除白色污染的好办法:连碟子一起吃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开发环保产品,以取代传统的纸杯、纸碟、饭盒。前不久,波兰一家面粉厂的厂主维索茨基想出了制造能吃得下肚的环保杯碟。他把磨完小麦剩下的麸子压制成各种大小杯碟和碗具,适合旅行野餐或开生日会。人们可以在餐后将这些环保杯

四.联系实际:(说一说)“让我们为同学们这些创意的方案鼓掌。如果国际上还没有采用的话,你还可以申请专利!除了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想出这些处理垃圾的办法外,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该注意些什么呢?”

1、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教师评价。

五.活动延伸:(试一试)[机动]“刚才我们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但是光靠我们班的同学,毕竟力量有限。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使全校的同学,全社会的公民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减少垃圾的行动中去?(宣传)你们想怎么宣传?(指名说)接下来,老师请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想宣传的内容写下来,好吗?”

小学环境教育教案 篇11

学习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白色污染,认识到白色污染对环境,对人类生活、生存带来的危害,知道应该投身环保。

2.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拒绝白色污染,保护环境,关爱家园。

3.通过合作交流,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什么白色污染、白色污染的危害的相关资料、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自己收集到的关于白色污染的资料、生活中白色污染的`不良行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起交流兴趣。

二、认识白色污染及其危害

1、同学们,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白色污染有什么危害?(课件出示问题)

2、小组交流查到的资料

3.示范带动,交流评价

⑴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⑵将学生收集的资源有限资料用展示台展示交流。

⑶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4、师课件出示图片,展示白色污染会对人体,环境,动物和农作物造成危害。

三、发现身边的白色污染。

1、白色污染真是危害巨大,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生活中遭遇白色污染的情况。

2、小组交流,教师指导。(自己遭遇的事、看到的景象、听到的故事、了解到的新闻……)

3.指名汇报,师评。

四、拒绝白色污染,设计行动方案。

1、白色污染危害如此巨大,我们怎样才能拒绝白色污染呢?请开动脑筋设计一套拒绝白色污染的行动方案。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评讲。

五、创设情景,实践运用。

1、过渡:同学们说的都很精彩,怎样才能把我们学到的环保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呢?

2、师生模拟生活中产生白色污染不良行为的情景,学生纠错并及时进行劝说。 模拟情景一:一学生走在校园里,边走边吃零食,吃完东西,随手扔掉手中的包装袋。

模拟情景二:星期天,奶奶(师演)拿着一次性塑料袋,准备带着孙子上街买菜。

六、总结,延伸。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快乐吗?请用一句话概括你的收获。

2、同学们,只有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拒绝白色污染,保护环境,天才会更蓝,水才会更清,花才会更艳,我们的校园才会更美!

七、作业:

利用学到的环保知识,劝说身边的人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塑料袋等塑料用品。

小学环境教育教案 篇12

第一节人类影响环境

一、教学目标

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4.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设想

教师可先复习“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节中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方式,进而提出:人口增长是接近哪一种增长方式呢?为什么?教师总结,如果一种生物没有了天敌,而食物供应又比较充足,它就会过度繁殖,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数百年来,人口的增长就是这样的情景。

在进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教学时,教师应指出,人类经常忘记自己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而不是大自然的主宰。然而,随着人类的种群数量增加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长,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远远超越了任何其他动物。

四、教学过程:

教材中列举了“人口增长和开垦土地之间的关系”,并用图6-2来表示这种关系。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人口增长与土地需求之间的关系,更要引导学生掌握用概念图来逻辑推理某一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能比较清晰地表示出事件或概念之间的因果关系(或其他逻辑关系),往往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学生讨论教材中图6-2后,结合“资料搜集与分析”──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选取实例,让学生尝试运用概念图阐释自己的观点。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1)在搜集资料前要拟定主题(或感兴趣的问题),主题的确定应该具体,以小见大;(2)从揭示人口增长(因)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果),分析因果间的逻辑关系,而不仅仅停留在一般性的描述上;(3)尽可能探求表面上未直接关联的事物之间存在着的关系,例如,人口增长与农药使用之间的关系;(4)根据实际情况,充分拓展思维,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对策。

(二)资料分析

提示:

1.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生育率较高和逐渐下降的死亡率,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使人口增长加快;人口基数过大也是原因之一。

2.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但是,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特别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等。所以,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三)资料搜集与分析

提示:(1)如果学生生活在农村,还可以到本乡镇和本县的计划生育、农业、环保、档案等部门进行采访和调查。如果学生生活在城市,还可以通过本市的城市规划部门或通过互联网等进行采访和调查。这些途径都可以快捷地获取可靠的信息。

(2)有关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主要包括:咨询时要说“您好”、“请”、“对不起”等礼貌用语;要先请长辈坐下,自己再坐下;要细心倾听、认真记录、对方说话时不要随便插话,有不清楚的问题应以虚心的态度请教;咨询后应说“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

(3)如果资料繁杂,可以先对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科学分类。如果有些资料相互矛盾,则应仔细分析它们的来源是否可靠、记录是否准确,必要时需要进行核对甚至重新收集这些资料。

(4)应选取那些最具代表性、最能说明问题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制成图或表格。图具有一目了然的直观效果,有三种形式:圆饼图适用于体现各相关数据在一个总数据中各自所占的比例;直方图适用于对各相关数据的大小进行比较;曲线图适用于体现某一情况在变化过程中,相关数据依次的动态变化情况。表格则便于了解相关的具体数据。

(5)可以先进行分工,然后各自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分工后,应当先检查是否有遗漏或重复的项目,再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

(四)想像空间

提示:将会因学生过多和教师、教室以及教学设备等过少而明显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因学生过多而使教室内空气流通不好、光线不足和过于拥挤等,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1)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人类生存所需的食物来源中,耕地上的农作物占88%,草原和牧区占10%,海洋占2%。随着海洋的开发利用,海洋为人类提供的食物能量将会增加。目前,全球适于人类耕种的土地约×109hm2,人均约。但由于非农用地增加、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原因,促使人口增加与土地资源减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人口增加对土地的压力越来越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研究,目前全球大约有5亿人口处于超土地承载力的状态下。人口过载对生态环境,特别是农业生态环境的威胁巨大。

(2)对水资源的压力

虽然水是可再生资源,但也有一定的限度。对某一区域,水循环的自然过程限制了该区域的用水量,这就意味着人均用水量是一定的。如果人口增加,用水量就会相应增加,同时污水也相应增加,而人均水资源减少。如果要维持生活水准,则需要开采更多的水资源,造成水资源缺乏日益严重,甚至导致水荒。人均年可用水量1000~20xxm3的国家被列为水资源紧张国家,全球现有100多个国家缺水,其中有4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十几个国家发生水荒。

(3)对能源的压力

能源为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需。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4)对森林资源的压力

人口增加,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的要求,人们违背自然规律的制约,不断进行掠夺性开发,比如毁林造田、毁林建房、采伐木材等,使得越来越多的森林受到破坏。森林的大肆砍伐,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问题。

(5)环境污染加剧

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使污染物的总量增大。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影响了环境的纳污量以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加剧了环境污染,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

五、教后感:

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人口增长与土地需求之间的关系,更要引导学生掌握用概念图来逻辑推理某一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能比较清晰地表示出事件或概念之间的因果关系(或其他逻辑关系),往往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小学环境教育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通过回收废电池活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要爱护我们的地球家园,保护环境。

2、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活动过程:

一、调查了解电池的消费情况:

1、出示实物:手电筒、手表、计算器等。

提问:你知道这些物品的心脏是什么吗?(学生回答:电池)在生活中哪些物品需要电池?你知道电池有哪些类型吗?(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随机展示不同类型的电池)

2、电池的品种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那么人们对电池需求情况又是怎样呢?学生交流调查情况。

3、观察调查表得出:电池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世界电池消费量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

二、联系实际,了解废电池的危害:

1、这么大的消费量,产生了许许多多废电池,废电池到哪里去了?

2、这些丢弃的废电池对人类有危害吗?为什么?

3、废电池对人类生存的'环境有哪些危害呢?

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了解的最多。(学生利用书籍、电脑查阅有关资料)

4、长期以来,人们光知道使用电池,却随意乱抛废电池,结果产生了严重的后果。现在你知道该怎么办了吗?(学生讨论得出:应回收废电池)

三、出谋划策,正确处理废电池:

1、国外许多国家都已经非常注意回收废电池的管理工作,那么我国回收废电池的情况又如何呢?

2、学生查阅有资料,获取有关信息。

3、交流小结,从大量的资料可看出:我国上亿只废电池大部分没有回收处理,而是被随意丢弃,它对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我国政府现在也已开始重视这个问题。

4、作为一名小学生,你认为对废电池如何处理呢?

(小组讨论,交流,评议)

四、活动总结: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保护地球就是保护自己。让我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从回收废电池开始,为环境出一份力。

小学环境教育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洋环境问题的表现,产生的根源,以及监测防治的措施。

2.了解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内涵,专属经济区的划分,以及如何处理好相邻国家间关于海洋权益的争端问题。

教学建议

1.关于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问题包括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两个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读《海洋污染物质来源》示意图,分析各经济生产部门所产生的污染物质的种类,污染物泄漏和排放到海洋的途径,给海洋生态带来的危害,给人类带来的威胁等。在分析了海洋污染问题之后,可自然过渡到海洋生态破坏的问题上。针对海洋生态破坏问题,可引导学生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特别着重在人为因素的的分析上。关于海洋环境保护问题,也可在课堂上向学生播放有关的录像资料,使学生获得直观的、生动的印象。

2.关于石油污染和监测防治:在教学中,教师将此部分内容合并到海洋环境保护标题下,在讲海洋石油污染时,以阿拉斯加的油轮泄漏为例,说明造成的危害和监测防治措施。关于海洋石油泄漏清污方法,可以用有关的科教片进行展示,比用语言描述效果要好。

3.关于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这部分教材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采取课堂阅读讨论的方式,通过阅读课文内容和读《专属经济区》示意图,了解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内涵,专属经济区的划分,讨论如何处理好相邻国家间关于海洋权益的争端问题。

关于海洋环境问题的教学分析

海洋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而产生的。海洋形成已有几十亿年了,人类利用海洋也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并未发生严重污染问题,就是因为海洋对有害物质具有自净能力。污染物质进入海洋以后,经过物理过程(扩散、稀释)、化学过程(氧化、还原)、生物过程(降解等)的作用,一部分或全部被海水吸收、沉降、稀释或转化,海洋环境又会恢复到原来的状况。海水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数量超出了环境的自净和容纳能力,便会使海洋环境遭到污染。海洋环境容量是衡量海水自净能力大小的标志,它是指在不危害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的前提下,某一海洋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海洋环境容量是海洋环境质量控制和产业规划的一个依据。

20世纪以来,人类及其日益发展的技术,给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反过来海洋污染又对海洋生物资源、工业用水质量和人类自身的健康造成日益严重的威胁。教材投产业部门讲述了海洋污染物质的来源及其造成的危害。从类型上说,目前危害较大的海洋污染物质主要有石油、重金属、农药、有机物质、放射性物质、固体废物和废热水中的热能等。海洋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广,污染物质种类多,影响范围大,危害深远,控制复杂,治理难度大。海水中赤潮的发生与海洋环境污染有着直接和密切的关系。赤潮是指海水中某些微小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短时间内发生突发性的增殖和聚集,引起水体变色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发生有自然因素的作用,古代曾有赤潮现象的记录。但是,人类无节制地向海洋排放、倾倒废弃物是目前赤潮时有发生的主要原因。如果学生对这一现象感兴趣,教师可作适当讲解。

关于石油对海洋造成的污染的教学分析

石油是各种污染物中入海量较大的一种。由于人们对矿物燃料特别是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海洋石油开发和运输迅速发展,海洋中石油溢出事件无疑会更加频繁,石油污染将是一种持续的海洋污染现象。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海洋石油运输业的飞速发展,油轮溢油事件开始频繁发生。时至今日,恶性的油轮油溢事件仍时有发生。在海洋石油开来活动中,石油的自然渗出、偶然发生的井喷、油污排泄等,也可能造成油溢。清理石油污染的化学物质还可能造成二次污染。油污染对海洋环境的现时影响和长期影响是:(1)破坏海洋生态;(2)危害渔业生产;(3)破坏海滨娱乐场所;(4)使整个海岸环境退化。

关于世界海洋管理的教学分析和建议

世界海洋的管理一直是人类面临的挑战之一。海洋面积辽阔,涉及150多个独立国家的国界。维护公海自由的斗争持续了几个世纪。不仅;因海国家对部分海域有主权要求,一些内陆国家也要求分享海洋。

某些国家甚至因各自要求的领土管辖范围上的冲突而发生纠纷。海洋环境区域差异很大,工业发达国家向海洋中排放的'污染物,要比发展中国家多得多。20世纪60年代初,大洋多金属结核的发现,在国际上引起了关于国际海底及其资源的法律地位的激烈争论。因此,与海洋有关的环境问题、领土要求问题与资源所有权等问题始终是国际海洋法会议的主要议题。

20世纪中叶以来,国际海洋法律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在40年代,世界海洋还被置于少数霸权国家的控制之下。进入60年代后,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力量对比发生转折,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取得决定性胜利,这些新独立的国家和已取得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纷纷提出反对海洋霸权、争取平等的海洋权的要求。早在1958年,联合国第一次海洋法会议就提及海洋和海洋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遗产。1970年,第25届联大通过了“各国管辖范围以外海底及其底上的原则宣言”,表明国际海底及其资源适用于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原则,已经得到国际上的普遍承认。1973年12月,联合国召开了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经过9年会议上的争论,在1982年4月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认公海、国际海底的海洋资源属国际共管、共享。

公约所确立的新的海洋法制度的主要特点是扩大了沿海国家的管辖海域面积和管辖权力,确认沿海国家对于管辖海域的海洋资源享有主权权利。国家管辖海域按其法律地位的差别,可分为内海、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这四种主要区域。从行使资源主权权利方面讲,国家管辖海域可以被视为海洋国土,这些管辖海域中的海洋资源应当与陆地国土一样,得到重视和开发。

在教学中,可结合其他学科(如历史、政治)的知识内容,对20世纪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格局与发展适当予以介绍,使学生理解新的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确立的背景及其与国际海权思想发展、国际海洋权益斗争间的关系。

20 37116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