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苏轼教案优推9篇
通过对苏轼《定风波》的解读,展现了作者在逆境中淡然自若的心态,表现出对人生起伏的豁达与乐观,体现了深厚的哲理思考与艺术魅力。下面由阿拉网友分享的“定风波苏轼教案”范文,供您写作参考,希望您喜欢。
定风波苏轼教案 篇1
苏轼的《定风波》,作于他被贬黄州的第三年,言似简,意实丰;景虽常,理却浓。可谓理趣盎然,启人心智。
《定风波》,尤其是作者工于炼字选词,比如“独、遂、轻、任、微、归”等字,“莫听、何妨、吟啸、竹杖、芒鞋、一蓑”等词。这些字词分别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作者守德超然的道家风骨、希望在前的儒家态度、无常归心的佛家思想。
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正处于如诗如梦的年龄,普遍对诗词有兴趣。但是他们多停留在字词的表面意思上,追求景物表层的优美,浪漫情感的雅致,而较难深入理趣的内核。这就要求教师结合高一学生的原有基础、情感特点、思维习惯进行启发诱导,并适时补充相关资料,搭好阶梯,让学生越学越有成功感。此外,多让学生诵读涵泳文意。学生有所悟,才是有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读准字音、感悟语言、分析和理解本词的三个理趣。
过程与方法目标:课件呈现法、诵读法、知人论世法、联想联系法、点拨法、探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本词盎然的理趣,思考自己如何面对人生的风雨。
教学过程:
1.导入:
很高兴能认识我们高一(2)班的新朋友。请允许我唱一首歌的片段,来表达对大家美好的祝愿。师唱《明月几时有》。请问这首歌的词作者是谁?(学生答:苏轼)这首词最吸引我的不是景,不是情,而是人生哲理。外面下着雨,让我想起900多年前苏轼被贬黄州,在沙湖道中也遇到一场雨,并因此写下一首《定风波》词,让我们来探索其中更为丰厚的理趣吧!
2.全班初读一遍全词,了解大意。老师适时正音板书。
3.再齐读一遍,再次领会大意。并思考小序中哪个字给你的印象最深。
4.学生发言,老师点评,并设问诱导推进,不断深入探究三个理趣。
(一) 遇雨:为何“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呢?
补充:庾信的《邛竹杖赋》、芒鞋的象征含义
探究理趣一:守德超然
(二) 雨霁:苏轼是否彻底地做到了超然呢?
探究理趣二:希望在前
(三) 思雨:风雨已无,斜照暖人,苏轼为何还要归去?归去何方呢?
探究理趣三:无常归心
5.联系陶渊明《归园 田居(其一)》,引出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铭》,进而提炼理趣中的思想,即守德超然、希望在前、无常归心大体对应道、儒、佛思想。
6.思维拓展:你如何看待苏轼的这种处事思想?面临人生的风雨,你如何应对呢?
7.总结: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 如果做不到,再多读读他的《定风波》吧。(配《竹林听风》曲,全班有感情地诵读。)师随即板书出简洁、形象的理趣图和风波三转图,最后归结到既是词牌又是题目的“定风波”,突出一个字:定!
8.作业:背诵本词。
课后拓展阅读朱道林的《苏轼诗词的理趣效应》
9.结束语:感谢亲爱的同学们!感谢尊敬的评委老师!再见!
教学反思:
首先我一直喜欢上古诗词鉴赏课。古诗词因其精炼的语言、美好的情思、小巧的外观、抑扬的节奏、悠远的画面等吸引着我。作为教师,应深入探索诗中的景、情、理。自己潜入越深,发现就越多。自己喜欢,就会让学生喜欢。自己陶醉,就能感染学生。
在参加市里组织的一次骨干教师课堂教学选拔赛上,我们这些选手共同上苏轼的《定风波》词,所谓同课异构。如何能出类拔萃?我颇费苦心。
古诗鉴赏应该上出特色来!《定风波》的特色有:序词对应、象征比喻、诵读品味、炼字炼词、趣味盎然等。
由于我对于趣味很着迷,就选择了趣味。经过涵泳文本,我发现了20种趣味。我在试讲课上,全部点到了这些。课后老师们提出建议,不要面面俱到了,给学生印象不深,只要突出一点即可。
我觉得有道理,马上选准了一个角度,即理趣,然后深入挖掘。后来又试讲了,有老师又提出建议,理趣繁杂,学生自主性不够,教学语言不干脆。我根据这些建议,进行了修改。总共五易其稿,敲定为三个理趣,三种思想,即守德超然、希望在前、无常归心;儒、道、佛思想。然后又画出简洁、形象的理趣图和风波三转图,最后归结到既是词牌又是题目的“定风波”,突出一个字:定!
另外,课件中的图片、文字、音乐,有效地助推了课的丰富性和流畅性,加之使用遥控笔,我可以灵活地掌握课的节奏,也可以自如地走到任何一位学生面前进行交流。信息技术助我一臂之力了。这节竞赛课,评委和学生反应都较好。
从理论到实践,我觉得古诗词鉴赏课要突出特色,详略得当,教学语言要干脆利落,多让学生解读,板书要精炼,再辅之以有创新的信息技术,定能打造出高效、长效的优质课堂!
定风波苏轼教案 篇2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苏轼及其创作,立体全面地认识苏轼;
2、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3、继续学习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词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诵读古诗文的技巧;
2、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3、指导学生学习鉴赏古代诗词的方法: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
教学重点:
学习诵读、鉴赏古诗文的技巧
教学难点:
1、通过诵读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
2、多角度全面地认识苏轼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模拟高考试题导入: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4分)
答案可在最后公布,以留下悬念。(答案: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2、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案:词中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描写了“春风”“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的平常自然之景,但在这些简朴的描述中却表现了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哲理。)
怎样才能答好这样的试题呢?那就是认真学习鉴赏古诗词的技巧。今天,我们就以这首《定风波》词为例来学习一些鉴赏古诗词的技巧
二、请同学们看教材注释以及题记,了解〈定风波〉的写作背景。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官)至黄州。同学们想一想:被贬官的人的心情如何?有一天,他出访友人,天公不作美,却在沙湖道中(遇雨),没有雨具,大家极为(狼狈),只有他独(不觉),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什么呢?苏轼这个人真是……大家带者省略号,放声朗读《定风波》
其他材料:
1、苏东坡是在苦难中完成了自己的一个人物,他追求的是一个可以无待(依靠)于外的完成。客观上不得意,还能不落迂腐消极,能够有积极的生活志趣,有持守的一种修养,这是苏东坡了不起的地方。
2、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南宋王灼《碧鸡漫志》
3、东坡的父亲,喜欢到处边四方去游学,常常不在家,苏东坡小时受他母亲的教训。有一次读到《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东汉党锢之祸时被迫害的一个人,而他不逃避,为了理想付出了生命。东坡问母亲:他日儿要做范滂,母亲能做范滂的母亲吗?他母亲说,你如果能做范滂,我怎么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欧阳修的母亲画荻教子,岳母刺字教子。
4、乌台诗案。他被贬到湖州时写了谢上的表文“臣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表中的话被人摘取,以为他有诽谤朝廷之意。于是下到御史台狱,那里有柏树,所以也叫柏台,上有乌鸦,故称乌台。他写的诗中有“根到九泉无曲处,此心唯有蛰龙知”,差一点被处死。在这九死一生之后,东坡写了《念奴娇》(大江东去),在黄州写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所以经过忧患苦难,苏东坡还能写出这样飞扬,这样潇洒,这样开阔,这样博大,这样超旷风格的作品来,这是苏东坡的修养。
要以无生(忘记自己的得失利禄)的觉悟,才能够成就更伟大的有生事业。
三、首先要读准字音,有哪些字音和词义无法把握的,请同学们提出来
徐行:慢慢地走 芒鞋:草鞋 胜:胜过、超过(尽、完 刑人如恐不胜) 萧瑟:风雨吹打树林的声音(遇雨的处所)向来:方才、刚才
竹杖芒鞋轻胜马:穿着草鞋走泥泞之路,怎么比马还要快呢?
一蓑烟雨任平生:蓑衣,不是说雨具先去了吗?为什么这里还用“一蓑”呢?
“轻”和“蓑”有疑问?
同学们推荐一位同学来朗读这首词。
四、赏析词文:
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的?
雨骤风狂。
2、“徐行”且“吟啸”,描写了词人怎样的心态?
闲适、坦然的心态。
3、“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己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4、过片到“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A阳光总在风雨后。
B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C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
D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E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
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A“风雨”比喻词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B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然后完成导入时试题。)
五、课堂拓展:
我们从苏词当中读到了旷达豪迈的精神之美。然而,“无情未必真丈夫”,其实苏轼在很多词作中还表现出婉约的情感,请看《江城子》,这是一首悼亡词,苏轼追念谁呢?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带着这种情感来诵读全文?自由诵读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江城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借这首词来悼念他的结发妻子王弗,十六岁的王弗与比她大三岁的苏轼结婚,婚后两人恩爱,有道是恩爱夫妻不到头,幸福的日子没过几年,就因病永远地离开了苏轼。转眼间,十年过去了,故人之情,化作一梦,在不经意时,又袭上心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遗憾的是,死者长已矣,而生者不知又遭受了多少挫折,经历了多少风霜,于是“纵使相逢应不识”只因“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一切仿佛还在从前。可是种种情怀,不及细说,早已泪满衣襟“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梦已逝远,只能惆怅而叹“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请听——(再读《定风波》)
诵读《江城子》跟《定风波》有明显的区别:语速要缓慢,语调要低沉。总而言之,诵读时要注意对作品风格加以仔细的体会,都是苏轼的作品,却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一首是豪放、洒脱、轻快,一首是婉约、沉郁、哀怨;在诵读的处理上(停顿、语速、重音、语气)就要作出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演绎作品、传达出作品的神韵。
这两首词都体现了苏词题材上的一大特色:(外出遇雨/梦中忆妻——所咏虽小意蕴甚深)对妻子的感情是“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执着,对仕途的宠辱得失是拿得起,放得下的豁达。
定风波苏轼教案 篇3
一、复习、交流、检查
1、检查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指名背诵)
2、交流“联想与想象”短文。(自由交流)
二、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李白有言:“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正是政治生涯中的挫折与打击,正是不幸的人生阅历与体验,成就了一代文豪苏东坡。在出世入世之间,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指引下,他用如花妙笔,为我们书写了不少励志警醒的名句名篇,成为我们跌入人生低谷、无路可走时的座右铭。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被贬黄州时的另外一首词《定风波》。
三、放录音,交流初读印象
1、请翻译前面的“小序”,了解这首词的写作缘由。
2、请学生交流预习阅读本词的“初步感受”,或者提出疑问。
四、自由朗读词作,并结合注释了解词意、内容
【明确】词的上阕写冒雨徐行的心境;下阕写雨后天晴的景色和感受。
五、鉴赏分析,探究交流
1、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能够体现出作者对途中突然遇雨这件事怎样的态度?
【明确】面对突然的变故,毫不在意、坦然处之的潇洒、平静、旷达、超脱。
2、词的上阕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能够体现出作者的这种态度?
【明确】“莫听”“何妨”“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3、词的下阕结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仅仅是对雨过天晴之后自然现象的一种概括吗?请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谈谈你对这句词的理解,它包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不是。这是一句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风雨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句,意为风雨之声,与上阕的“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将他置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不管是风吹雨打,不是阳光普照,一旦过去都成了虚无。这反映了苏轼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的旷达胸襟,也反映了他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
4、学生自由讨论:你自己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这首词对你有何启迪?
【明确】从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去谈。写作方法方面——由生活小事阐发人生哲理。
学生练习 江城子·密州出猎【答案】
1、江城子 密州出猎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词作 描写 太守率众会猎的壮阔宏大场面 形象的动作描写 挽弓劲射的英雄
抗击外敌、保家卫国 狂 豪放派
3、婉约派 诗人对亡妻深沉的思念 细节描写 对昔日那种和睦融洽、幸福美满的夫妻生活的追忆和向往 此时无声胜有声 移情入景 凄清哀伤
4、提示:
(1)思想感情方面:
《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上阕描绘了太守会猎时千骑奔驰如潮、倾城围观如堵的壮阔场面,再现诗人“聊发少年狂”的情景。下阕写诗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他由打猎激发出来的卫国杀敌的爱国热忱。情感基调激昂狂放。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是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悼亡词,表现了诗人对亡妻深势的怀念之情。感情深挚细腻,哀婉缠绵。
(2)表现手法及意境营造方面:
《江城子·密州出猎》主要通过描绘阔大壮观的场面、刻画具体的人物形象、借助典故以及直抒胸臆等手法,营造出“狂放豪迈”的意境。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主要通过直接抒情、融情入景、摹写生活细节、白描等手法,渲染出一种“凄清哀伤”的意境。
(3)语言风格方面:
《江城子·密州出猎》语言豪迈狂放、洒脱不羁,极尽夸张渲染之能事,又以凝练厚重的典故,使词作内容丰富、思想深刻。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语言平淡朴实,处处如诉家常,字字吐自肺腑,自然而又极为觉悟,平淡中寄寓着真淳。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完成《优化探究》相关练习。
定风波苏轼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感受词人的形象,知人论世,了解苏轼生平经历及思想。
2、背诵本词积累名句。
3、学习词人乐观旷达坦然的人生态度,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提升学生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举例法、师生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播放邓丽君的歌曲《但愿人长久》,营造教学氛围。
《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听的这首歌是哪位诗人写的词吗?
对了,就是苏轼。苏轼,我想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宋朝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有着怎样的伟大胸襟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定风波》去寻找答案吧。
二、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土,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板书: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三苏: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
苏轼生活在宋神宗时期,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变法派当权时,他看到了变法的弊端反对变法;变法失败,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当权时,他看到了变法的可取之处支持变法,受到了双方的排挤和打击,一生仕途坎坷三起三落。
王安石变法时,苏轼因不满新法中某些政策及其执行中的流弊,写过一些批评和讽刺性的诗文,被李定等人诬告将他以“谤讪新政”“毁谤君相”之罪弹劾入狱,被囚于乌台,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
结果20多人受到牵连,坐牢103天,苏轼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期间未卜生死,一日数惊。在等待最后判决的时候,其子苏迈每天去监狱给他送饭。由于父子不能见面,所以早在暗中约好:平时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有死刑判决的坏消息,就改送鱼,以便心里早做准备。一日,苏迈因银钱用尽,需出京去借,便将为苏轼送饭一事委托朋友代劳,却忘记告诉朋友暗中约定之事。偏巧那个朋友那天送饭时,给苏轼送去了一条熏鱼。苏轼一见大惊,以为自己凶多吉少,还曾写下绝笔诗。
最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在那里偏居荒野,躬耕自乐。1082年的春天,诗人到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沙湖购买田地。元丰五年三月七日,他由几个朋友陪同去沙湖相田看地。沙湖在黄州城东三十里,时值春天,阴晴不定,出门时,风和日丽,于是让带着雨具的家僮先行。却不料途中转阴,进而风雨袭来。大家淋得狼狈,而东坡浑然不觉,从容不迫地一边吟啸一边慢步前行。不久雨散云收,斜阳复出。此次沙湖之行就催生了这首《定风波》。
三、赏析小序
(板书:鉴赏诗歌三步曲:读(文)、析(情)、探(法))
我们先来读一读小序,看看作者在小序里交代了哪些信息?
交代了时间(三月七日)、地点(沙湖道中)、天气(雨、晴)、人物(拿着雨具的仆人、苏轼及同行者)、事件(途中遇雨)、写作缘由(因为途中遇雨引发感慨而写)。
此词是“因事感怀”,特点:作者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
(板书:苏轼遇雨)
四、朗读(诵读要求)
1、读准字音如:同行xíng吟啸xiào一蓑suō烟雨
2、读出情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
3、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五、师生合作探究解读文本
1、请同学们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词上片和下片的主要内容。
上阕:写途中遇雨的情景。
下阕:写雨过天晴后的心理感受。
2、在风雨中,“同行皆狼狈”,而词人却能“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闲适、轻松、自如
3、赏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1)雨是什么样的雨?何以见得?
大,能听见穿林打叶的声音;同行皆狼狈可见应是疾风骤雨。
(2)作者在疾风骤雨中“吟啸徐行”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呢?
泰然从容,视风雨为无物
(板书:泰然从容)
4、赏析“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1)竹杖芒鞋真的轻胜马?为什么作者觉得它轻胜马?
不是。心态好:乐观旷达
(2)“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什么意思?
披着一袭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3)“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哪个字最关键?
任。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有点啸傲江湖的味道。
(4)这的风雨单指自然界的风雨吗?
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作者仕途中的坎坷和生活中遇到的磨难和困难,即人生风雨,喻人生中挫折和磨难困境。
(5)“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自己平生任由各种各样的风吹雨打都是无所畏惧的`,表现了词人乐观自信、飘逸豁达的态度和无惧苦难,勇敢前行的意志品质,以及不为现实所束缚的心境,同时也告诉我们要坦然接受和面对人生中的“风雨”的人生态度。
(板书:乐观旷达)
5、赏析“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刚刚还急风骤雨,现在却斜照相迎给我们什么人生启示呢?
自然界忽晴忽雨变化不定,人生中也是晴雨不定。
虽然变幻无常,但阴雨之后必有阳光(阳光总在风雨后)。
6、赏析“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晴”和“雨”分别喻指什么?
“晴”喻人生顺境,“雨”喻人生逆境。
(2)作者为什么说“也无风雨也无晴”,想表达什么?
无论是顺境逆境都一样坦然面对,从容接受。
(板书:坦然接受和面对人生中的挫折、磨难、逆境)
(3)“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有没有雨了?
没有,一切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本无风雨,何来晴明。
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
(4)如果我们想把全词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
“归”。全词思想情感的核心就是:作者不怕任何风雨,也不在乎风雨阴晴多
变,一心渴望退隐,归去。
回首。“也无风雨也无情。”实指刚刚遇雨之处,虚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归去。
小结:回头看狂风大作、骤雨肆虐的情形,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都会成为过去。
六、拓展
1、大家再考虑:东坡为何不躲雨?
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庙堂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
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
2、下阙中的“归去”,让我们想到谁?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远离尘世。
“归去”是用陶渊明的归隐之意。表现了诗人旷达心态和归隐意向。
陶渊明的退隐躬耕,是词人所仰慕的,据统计,苏轼现存词作中,“归”字出现了一百余次,但终其一生,苏轼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退隐。他一生宦海沉浮,刚直如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支撑他的是什么力量?
儒家入世思想和为民请命的道义担当。
(背景)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
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道家的思想又占上风,而道家讲的是无为,所以他又像庄子一样,要逃离这个社会。
(板书: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
3、从这首词中你得出最大的感悟是什么?你以后准备怎样对待你的人生?
对待人生要有旷达的襟怀,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乐观自信,不能沮丧沉沦。
小沈阳说:“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是啊,生命因脆弱而宝贵,既然上苍在又一个早晨让我们又一次睁开了眼睛,那么我们就应该像苏轼一样用一种乐观旷达的心态去坦然接受和面对睁开眼后看到的一切,无论是晴天,还是风雨天。
七、小结
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抒发感情的?——比喻、一语双关、以小见大
一语双关,将自然风雨和人生风雨相类比。
以小见大,以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
(板书:比喻、一语双关、以小见大)
《定风波》以道中遇雨,隐喻仕途风雨,并进而借雨后“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景象,寄托隐逸江湖后就无挂累于风雨阴晴的超然心境。体现词人在自然风雨中镇定自若、在仕途风险中泰然处之、在痛苦中旷达自解等复杂而深微的情怀。表现了一种醉醒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
苏轼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风雨无阻。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态去面对一切;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人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道路难免坎坷曲折。汪国真有诗曰:“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环境可以影响心境,心境也同样也可以影响环境。当我们身处逆境时,我们应该像苏轼那样做到洒脱,且行且歌。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
八、作业:
1、背诵本词
2、请以《东坡先生,我想对您说……》或《从苏词看人生》或“我看磨难”为题,写1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九、板书设计
定风波苏轼
事:苏轼遇雨
怀:遇事要泰然从容、乐观、旷达
坦然接受和面对人生中的挫折、磨难、逆境
表现手法:比喻、一语双关、以小见大
定风波苏轼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了解苏轼,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把握词中抒发作者的豁达胸襟。
2、体会词中包含的人性哲理。
【教学重点】:理解作品思想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旷达胸襟。
【教学难点】:领会词中抒情特点及从生活小事去领悟人生哲理及隐喻手法运用。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
①标题《定风波》苏轼
②苏轼生平简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土,四川眉山人,是宋代文学家,书画家。
嘉祐元年(1056),苏轼首次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苏辙同榜进士。嘉祐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其间因与王安石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罪,即“乌台诗案”下狱,被释后,谪贬黄州。(一起一落)元祐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但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元祐四年,出知杭州。(二起二落),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颖州、扬州、定州。这期间,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革新。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苏轼这次一贬再贬,由英州、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三起三落)。直到宋徽宗继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
苏轼坎坷的一生有这样两句诗形容“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文学成就:
苏轼是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的大家,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有独到的成就。
在文学创作方面:他倾注了毕业精力,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反对“贵华而贱实”,强调作者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重视文艺创作技巧的探讨,他用“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进一步“了然于口与手”来解释“辞达”(《答谢民师书》)。
在写作方面:今存有他的诗2700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
在北宋词坛上,他一改词坛婉约之风,把游仙、咏史、宴赏、登临、悼亡、哲理探讨等写进诗词里。扩大词境,对词起到开疆拓土的作用。
对散文也有很大贡献,他发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为散文创作开拓了新天地,有谈史议政的论文,包括奏议、进策、史论,如《进策》、《思治论》等,尤其是叙事记游的散文艺术价值最高,有不少是广为传诵的名作,如《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是他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
除诗词文赋而外,他对书画也很擅长,书法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他善长画竹石,自成风格。
总之,苏轼学识广博、才华横溢。文、诗、词、书、画,无所不通,他是一位罕见的通才人物。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
不过,苏轼的人生经历了许多波折,但并没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己超脱,始终保持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如《定风波》
二、教师范读这首词
提醒:1、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学生朗读(读准字音)
同行(xíng)吟(yín)啸(xiào)一蓑(suō)
三、整体讲解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在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这几年,他内心当然有痛苦的一面,但他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定风波》这首词是借“道中遇雨”一事来抒写作者的心境。
上片:(“莫听”~“任平生”)开篇连用“莫听”“何妨”“且”三个词,使一个在雨中长啸,从容闲雅,且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自己形象跃然纸上。
从“莫听~徐行”意思是: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主人公既有的步伐,“我”依然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前行,视风雨为无物,表现得镇静、潇洒。
“竹杖芒鞋”~“一蓑烟雨任平生”意思是竹杖芒鞋不可怕,只要你以此为乐,一样可以轻松胜过骑马,表现出几分倔强,几分抗争。当然这里的“轻”字另有含义,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也未可知。
“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不是写眼前景,而是写心中事。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这里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意思是不怕自然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暗含能顶得住人生风雨,说明他自然、旷达。
下片:表现作者心境恬静,听任自然,旷达乐观的胸襟。
“料峭~却相迎”:料峭的春风几丝寒冷,山头斜照、气候不定,隐隐地透露出作者这几年的劫后余生中,余悸尚未完全消尽,政治风雨令人寒冷。但不管天气是阴是晴,政治风雨是寒是冷都听任自然勇敢面对。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回头看看刚刚遇雨之处,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这里应该说是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呢?只有坦然面对。一个字“归”此时的主人公只想着“归去”,这里也许表现的是苏轼的忧乐两忘,祸福不惊的旷达,但也许表现了他身上的道家意向:退隐和逃离。因在苏轼的思想体系中,儒、佛、道是兼容并蓄的,他崇尚老庄哲学、颂扬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因而在仕途上屡遭挫折后产生隐逸思想是很自然的事,然而苏轼一生始终没有真的归隐过,这说明即使严遭挫折,他的基本思想还是儒家的思想观念,他的归隐,只能看作是一种自己心理调节,自己心里宽慰,表达他旷达通脱的人生态度。
“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语双关,表面是说自然气侯,实则说,人生风雨不定,政治风雨不测,但他淡化了甚至无视所有风雨,无视处境好坏,无视官职升降,地位得失等,表现了他随缘自适、心境恬静、超凡脱俗的心态。
综上所述:这首词记叙的是主人公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表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表达了作者洒脱,旷达的性格和胸襟。
需要提醒的是:全词从表面上好像是写自然风雨,但仔细体味,这里写的己经不是自然界的风雨,而是人生旅途中的风雨,怎样对待这旅途中的风雨人生,应该说我们从这首词里找到了答案。当然,苏轼的旷达胸怀,隐含着诗人历经政治磨难而终于醒悟的意味,他在《临江仙》中写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一名句,在这首《定风波》之前,可见在被贬黄州这段时期内,归隐的思想在他思想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四、重读这首词
五、这首词在写作上的特点是:
1、写眼前景,想心中事,情景交融,隐喻寄托。
眼前的遇雨:可在雨中“吟啸”,竹杖、芒鞋、寒风、酒醒、斜阳……这是眼前景,但都隐喻着苏轼的经历,眼前的雨,喻人生的政治风雨;竹杖、芒鞋、喻苏轼被贬渔樵杂处,放荡出水;“酒醒”隐喻作者经历坎坷后对世事更加清醒。
2、以小寓大,言外无穷。
道中遇雨本是生活中常事,但道出人生哲理:人世哪个不遇风雨,遇风雨怎样面对,应该是在自然风雨中镇定自若,在仕途风雨中泰然处之,在痛苦中旷达自解,在醒悟中超脱旷达。这些都渗透出他放开眼量,洞达事理,自己调节、旷达通脱一系列的人生哲理。
六、作业
1、联系苏轼的一生探究他的旷达胸襟及超脱性格的由来,并讨论从他身上我们应该学习的是什么(和学生互动)。
苏轼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鬓微霜,又何妨……”说明他是多以的渴望建功立业。《江城子》;“大江东去,浪淘尽……一尊还酹江月”表现了他在壮志难酬时还有许多感概。但宦海的风波,仕途的坎坷使他不得不希望获得精神解脱,“归去”,可见也是自己慰藉的最好方式,“旷达”“超脱”的性格来自于“政治风雨”来自于对人生空漠的看透和体验。
从他身上应该学习他对待人生的旷达胸襟,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乐观自信,不能沮丧沉沦。
2、“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表现词人无惧苦难,听任自然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
3、背诵这首词
定风波苏轼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2、合作探究,体会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朗读诗词,体会诗歌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感受作品旷达的意境,体会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感受作品旷达的意境,体会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听音频);朗读法(指名读、分组读);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法:以接龙的方式,回顾学过的苏轼诗词。(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苏轼的一首诗词,看看这首诗词苏轼又为我们展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板书:定风波—苏轼)
(二)初读诗歌,初悟情感
1、教师伴乐范读;学生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
2、指名学生回答初读的感受。
(明确:从诗中能够感受作者的积极与乐观。)
(三)品析语句,深入情感
1、自读小序,提问:从小序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明确:作者遇雨,时间—三月七日,地点—沙湖道中,人物:拿着雨具的仆人和苏轼。
2、教师出示写作背景。
明确:《定风波》这首词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第三年所做。
3、你们是从哪里感受到苏轼积极、旷达的人生态度的?以语文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板书:旷达)
明确:
①“沙道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提问:作者和同行人遭遇了怎样的雨呢?
明确:“同行皆狼狈”“穿林打叶声”。能够看出雨非常大。
②“莫听”“何妨”这两个词语也可以体会到作者的乐观,途中遇雨,作者仍安然处之,“我行我素”。(板书:莫听、何妨)
③“竹杖芒鞋轻胜马。”穿着草鞋、杵着拐杖在大雨中行走,仍比骑马觉得轻松。并不是作者身轻,而是心轻,体现了作者超然外物的精神。(板书:轻)
④“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雨过天晴,回去吧,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4、看来同学们都已经体会到作者的旷达的人生态度,再次有感情朗读诗歌并同桌交流:作者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呢?
明确:
“双关”:“风雨”指的是途中所遇到的风雨,也是人生当中遇到的挫折。
“以小见大”:一件小事却传达出独到的人生感悟。
(四)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拓展:手绘苏轼遇雨的情景,进行展示,感受作品旷达的意境,体会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
小结:全班齐读诗词,结束课堂。
作业:背诵诗歌;完成手绘图,下节课分享。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首诗词,因而重在朗读。本节课的教学以情感基调为切入点,以“读”促悟,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抓住词、句体会作者旷达的情感,在拓展延伸环节设计了“手绘图画”的环节,实现各学科的联结,也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
定风波苏轼教案 篇7
一、 新课导入。
上课前我想先给大家讲一个笑话:在六七十年代,在农村下大雨了,生产队的人都纷纷拿起劳动工具跑着找避雨的地方,其中有一个知青他抗着锄头不紧不慢的在雨里踱着。旁边的人喊他快跑,他说:“急什么?前面没有雨吗?”别人都跑他为什么不跑?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定风波》,看看我们的大文学家苏轼在风雨中是如何面对的?板书:定风波
二、朗读指导与整体感知
1、三分诗词,七分读”,诵读三个基本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
(3)、读出情感。
结合此处分析诗歌的意象,情趣和理趣,及感情,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课文,用笔把不懂的字音或词语打上标记。
指名一名学生诵读。(3分钟)
2、教师指导:“何妨……平生”,还应该读得怎么点?
从容点,潇洒点,豁达点。
豁达怎么读?不温不火,不急不躁,这是节拍。
调子呢?不扬不抑。
——不对,有同学说“竹杖芒鞋轻胜马”有点喜悦和豪迈在里面,可以调子略高点。能不能读成“大江东去”那种?语言风格还不一样,这首词更随意、更朴拙点,豪放在骨子里,在不经意间。
——有人说“料峭……微冷,相迎” 还有对人生阴晴不定、捉摸不定的复杂情绪。
3、听这首词想象风雨中的行者苏轼给你的最大印象是什么?
齐读一遍,然后从词中找一下答案。
(漫画式的一个老者,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沉着。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 “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豪迈。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随意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
——通达。也无风雨也无晴。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有几分禅意了)……
三、重点探究、拓展
1、太复杂了,不好读。那按照自己的理解,再自由读一遍。看看这首短短的词,如果抓重点,你会抓哪两句来看?大家互相讨论一下。
——上片重点:“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哪个字最关键?任。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有点啸傲江湖的味道。
——下片关键:“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有没有雨了?一切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本无风雨,何来晴明。
小结:
这让我想到五祖的两个弟子的话:“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还有一位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无一物、无风雨,颇相似,有点空蒙之感,禅意很浓了。
2、如果让你找出最能体会作者心愿的词,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
板书:归 因(风雨)
——前二者合在一起便是全词思想情感的核心所在,那就是:作者不怕任何风雨。也不在乎风雨阴晴多变。一心渴望退隐。归去。 那么词人因何而归?“风雨”仅仅是自然界的风雨吗?那么词人在写作此词这段时间经历了怎样的“风雨”?
(联系写作背景谈。)
(背景穿插:苏轼只因反对新法,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被人以其诗有“谤讪朝政及中外臣僚”之意弹劾,于知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台狱;羁押四月余后,谪任黄州团练副使。(民间自卫队副队长)苏轼的坦荡仕途突遭狂风暴雨,他几欲投江自尽。但谪贬路上,壮美山川洗涤了他那蒙垢的心灵,村野生活又让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传说他被贬黄州除了党派之争还和他评判王安石的诗有关。讲的是有一天,苏轼到王安石那里拜会,恰好他不在,苏轼在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安石一首还未有完成的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轼就想,菊花开在秋里,其性属火,敢傲秋霜,最能耐久,就是干枯,也不会落瓣,于是,就在后写到,‘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听。’ 王安石回来后看到,并没有说什么,次日上朝,暗地里告诉皇上,直接把苏轼贬到黄州,苏轼只以为王安石记恨更改他的题诗。待到菊花开的时候,一日,苏轼到花园看菊,一阵秋风吹过,菊花落了一地,苏轼方明白被贬黄州的意义。
由此可见苏轼之归不仅仅是表面上所指途中自然界之风雨,还有政治上的风雨人生仕途的风雨。——回首。实指刚刚遇雨之处,虚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归去。
归到何处?
苏 362首词赋中,归字出现 105多次。他要往哪归?与学生共同探讨拓展:
多媒体展示苏轼在贬谪黄州同一时期的其他作品两例:
——《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 hu2声)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个笑话,以为他逃跑,派人去追,回头却发现他在呼呼大睡。)
他想归哪儿?(形体,神:心)板书:归果(心)。(不同于曹操的天下归心,而是自归于心)
东坡为何不躲雨,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
他从来就没有像陶渊明那样“归隐”,是因为没有必要。他不需要躲避官场,逃离尘嚣,而是要逃离人生。可是,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就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
四、探讨交流:
如果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雨,我们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归”?我想请同学们交流一下。
风雨:学习,生活,情感等多方面的挫折坎坷,如何归?尽心,静心,真心,诚心。
(听大家这么说,我突然感觉到人生的复杂和多元了。在人生的穿林打叶声中,你到底选择一种什么样的归的姿态,是你自己的事,只要对得起人生这一场雨的工分,对得起容纳我们的这个世界就行了。
五、学习评价
鉴赏中很重要一条就是评价请各小组用一句话说说他的人或他的词。
他人评价: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林语堂《苏东坡传》)
——“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余秋雨《文明的碎片苏东坡突围》)
小结:
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带着我们对风雨的理解、对东坡的理解我们再读一遍《定风波》。
结束语: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 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如果做不到,再多读读他的文字吧。
定风波苏轼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抓住诗词的意象,领会意象所营造的意境特征。
2、体会诗歌感情要注意抓住那些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关键的词语或句子。
3、领悟苏轼面对人生风雨的态度
4、背诵全诗,积累名句
预习学案
一、知人论世(看课本注释1及《导学练》)
1、大家知道他这首词写在什么时候吗?
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好多人都记得余秋雨的这句话:苏东坡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东坡。
——苏轼是在朝廷新旧党之争中倒的霉。有意思的是新法当政,他发现新法弊端,故反对;旧法当政时,他又觉新法仍有可取之处,所以他不见容于两端。在新法倒霉后苏轼目睹新法一些弊端,故很不同意王安石的新法。神宗即位支持变法,旧雨凋零。苏轼自求外放。就是前面说的出知杭扬等。这样持续了大概有十年,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调到湖州做地方官,他照例给朝廷写封感谢信《湖州谢上表》,表中苏轼流露了对当政朝臣的轻蔑。与保守党对立的新党,便把握这个大好机会,把这些话曲解,还以苏轼所写的百余首诗词作为罪证。他们指苏轼借古讽今,谤讪朝廷,影射皇帝,指苏轼并非直接攻击他们,而是间接指斥重用他们的宋神宗。他们以此作为把柄,弹劾苏轼欺君妄上。结果苏轼被冠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而被捕,解往汴京下狱。后神宗拒绝了处死他的上奏,改判为贬谪到黄州,世称“乌台诗案”。
乌台即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山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由于这案的发起者都是御史台的言官,因此称为“乌台诗案”。
2、——豁达。也无风雨也无晴。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有几分禅意了)……
课堂学案
二、导入新课
苏轼,我们并不陌生,其词豪放飘逸,他是宋朝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我们学过他的《赤壁怀古》,领略他那“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旷达,今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他词中阔达渺远的意境和豁达的胸襟。
三、检查预习
诗句默写
回首向来萧洒处,
竹杖芒鞋轻胜马,
寄蜉蝣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故国神游,。早生华发。,。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答案: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多情应笑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休将白发唱黄鸡
让学生朗读写作背景
听朗读,结合课后注释理解本词
四、整体感知,把握主旨
1、看看这首短短的词,作者的情感有没有变化?如果抓重点,你会抓哪两句来看?
——上片重点:“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话从字面上解释,是说:“怕什么呢?自己的一生就是披着蓑衣在风雨之中过来的,对此我早就习以为常、处之泰然了。”“任平生”三字是指平生饱经风雨、早已听其自然的意思。(古往今来,诗词中的一些带关键性的警句,往往是一语双关或富于多方面的涵义,具有十分深广的思想容量,经得住人们反复的咀嚼和回味,能引起人们的深思。)所以“风雨”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更重要的是指政治上的风雨。只要想想苏公一生坎坷的遭遇,我们就能掂出这句话的分量。确实如此,苏轼所经受的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实在太多,他一生长期被贬在外,尝尽了人世的艰辛。生活磨练了他的意志,他对来自各方面的打击和挫折早已习以为常了,这句话描绘出了他的气度、胸襟以及对人生的态度。有力的强化了作者面对的风风雨雨而不畏坎坷、任其自然、坦然处之的超然情怀。
——下片关键:“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我们来解释一下,“回去,晴天也好,雨天也好,对我来说都是无所谓的。同“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前后呼应的,通过这种写法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心胸、志向以及对人生的态度。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生活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苏轼在风雨之中独自漫步的表现和与众不同的个性使我们很自然的想到谁?
——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陶潜《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他和庄子、陶潜能划等号吗?
——不能,庄子、陶潜隐居出世,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面对穷困坚守节操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邪恶、消解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于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
2、如果我们想把全词即作者的思想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归。
——前二者合在一起便是全词思想情感的核心所在,那就是:作者不怕任何风雨,也不在乎风雨阴晴多变,一心渴望退隐,归去。
——回首。实指刚刚遇雨之处,虚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归去。
3、他想归哪儿?归于心。(不同于曹操的天下归心,“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的《短歌行》咏叹着求贤若渴之心,告诉我们只有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才心向往之。而是自归于心)
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他从来就没有像陶渊明那样“归隐”,是因为没有必要。他不需要躲避官场,逃离尘嚣,不需要逃离人生。可是,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无处可逃,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就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所以,词中通过对沙湖道中遇雨这件极为平常的生活小事的描述,表达了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和随遇而安的坦荡胸怀
五、自主探究品味语言,鉴赏形象
1、讨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抓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常常是重点)
这几句话描写了一个穿着草鞋,拄着竹杖,迎着疾风骤雨,缓缓而行,时而吟唱时而又长啸的潇洒旷达的抒情主体形象。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步行,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谁怕”一语的反问,因了“莫听”、“何妨”的映衬,显得气度从容,由此展出披蓑烟雨的隐逸之思,就更有了遇祸不惊、笑对苍茫的神韵,表现了词人闲适、轻松、自如的心情
2、原文的“雨”到底是什么意思啊,诗中的“风雨”用了什么手法?
“风雨”二字,一语双关,运用象征的手法,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置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检测学案
六、阅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我们看注释了解这首词的背景,找一下表达情感的词,做下面各题
1、前人认为“恨”字是全词关键。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步骤:①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②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本词借孤鸿来表达无人理解的忧愤,同时上片描写缺月、疏桐、漏断、人静、幽人、孤鸿等特定景物,渲染自己幽独凄清的心境,正是由“恨”而生,由于含恨,所以必然产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徘徊心境。
这两首词的写作背景是一样的,但塑造的主人公形象却截然相反,本词塑造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恨,拣尽寒枝都不肯栖息,只得归宿于荒冷的沙洲,正是苏轼被贬居黄州时的心情与处境的写照,借咏雁来抒发个人幽愤寂苦之情。
七、总结
1、回顾一下苏轼在黄州的心路历程
——在贬谪到黄州的初期,苏轼是低沉、苦闷的,但他很快从中逃离出来。毕竟他是一个洒脱旷达的人。面对人生的困境,他没有颓废,没有逃避,而是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去挑战。所以,他战胜了生活,战胜了自己。所以,我们才看到,黄州时期的苏轼是一个无畏风雨、笑看坎坷的潇洒之人,是一个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之人。对待人生要有旷达的襟怀,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乐观自信,不能沮丧沉沦。
2、学了苏轼的词之后,你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什么改变?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对待人生要有旷达的襟怀,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乐观自信,不能沮丧沉沦。
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定风波苏轼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学习本词的表达技巧。
2、感悟苏轼达观的处世态度。
3、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背诵。
教学重点:
理解内容,感悟形象,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理解“归”向何处,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由生活场景导入。
天气越来越热,下雨的次数越来越多,同学们有没有在路上被突然而至的雨淋过呢?你当时的心情怎样?有没有写1篇作文记下来?
……
一千多年前,文化巨人苏轼也被雨淋过。他当时被贬黄州,有一次准备到沙湖买田终老,在回去的路上突然下起了雨,不巧的是雨具被先行的人带走了,同行的人都狼狈不堪,只有苏轼浑然不觉,并写下了一首词,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千古名篇《定风波》。
二、回顾旧知:
请同学自己介绍苏轼及其作品,老师可以稍作补充。
三、自由诵读,初步感知:
先找两个同学朗诵,再进行点评,然后听名家范读,注意节奏和轻重缓急。再大家一起齐读全词。
1、翻译序中内容?
2、让学生说说这首词作的大意。
明确:不要去听雨点子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不妨一边舒适地吟诗、长啸,一边慢慢地走去。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比乘马还要来得轻便。这雨有甚么可怕?虽只有一件蓑衣,任凭一生风雨都不在意。
带着寒气的春风将我的醉意吹醒了,微微感到点冷。雨后放晴,前面山头上的夕阳普照,好似在招手欢迎我。回头望望刚才遇雨的地方,真是晴雨无常!回去吧,不管风吹雨打也好,阳光四照也好(却可过着平静安定的生活)。
3、并简单概括诗的内容。
明确:上片写冒雨徐行时的景物和心境,下片写雨过天晴后的景象和感受。
四、问题研讨,探究体会: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雨势如何?是大还是小?苏轼是怎样面对的?体现出怎样的性情?
大部分同学可能认为雨势比较大,因为可以听到风穿过树林,雨打击树叶的声音,还有前面序里也提到同行皆狼狈。不过有可能有同学从三月七日和料峭春风的角度出发认为雨势小,如果像夏天的狂风暴雨刮的人站都站不住,怎么可能徐行呢?一般都解读为是风急雨骤,因为这样更容易突出苏轼淡定、超脱的形象,其实我觉得有点脱离实际。可以引导学生从“莫听”二字入手,不管雨势是大是小,苏轼都会无所畏惧,毫不在意;“何妨”是态度,“吟啸徐行”是行动。行文至此,一个在风雨路上(也是人生路上)勇于迎接挑战,气定神闲的形象,便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竹杖芒鞋诚然轻巧、轻便,然而在雨中行走用它,怎么能比“骑马”还“轻”呢?
“轻”,并不是他行走的“轻快”,而是他的心情“轻松”,是他乐观精神的一种体现。“竹杖芒鞋”本是草野百姓的装束,也是苏轼在黄州“半是闲人半是罪人”处境的体现。而“骑马”,是官者的形象,所以这一句,鲜明的表现了被贬苏轼的精神境界是超然的。
3、一蓑烟雨任平生。——序文已说“雨具先去”,可这里为什么又有“一蓑”,前后不是矛盾吗?如何理解?“烟雨”是否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一个“任”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不矛盾。“一蓑”并不是实指。这里的“蓑”,可指苏轼的思想,精神风貌,包括他的才华。“我就是这个样子,管你个东南西北风。”
“烟雨”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政治上的风雨。作者申明,自己完全有能力有气度来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政治风雨的考验。现在所面临的政治祸难又算得了什么?一个“任”字,表现了作者乐观自信、飘逸豁达的态度,也体现出不为现实所束缚的心境。
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春风是“料峭”的,而作者却是“微冷”,怎么理解?苏轼喝没喝酒,为何喝酒?此词是不是他酒后的自己宽慰?
“料峭”是写实,“微冷”是写感受,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差距,这个差距表现了作者乐观的精神状态。“斜照”有没有深刻的含义?
苏轼爱喝酒,他的诗也可以为证,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欢饮达旦”“把酒问青天”到《赤壁赋》的“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从《临江仙夜归临皋》的“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到《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一尊还酹江月”,可以看出,酒是苏轼生活中的一样必需品,甚至经常喝醉,但他的醉和一般人的酩酊大醉不同,他更多的是一种似醉非醉的状态,而非醉的结果,这正是他豁达性格的体现,所以说此词并不是他酒后的自己宽慰。
前面的“烟雨”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政治上的风雨,同样这的“斜照”也是既指自然界中阳光也指生活中的希望和顺境。
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前面明明说“道中遇雨”,“已而遂晴”,可这为什么说“也无风雨也无晴”呀?
明确:这是涉及到诗词中“风雨”的理解。共有三层意思,一指“自然界中的风雨”,二指苏轼遭遇的“政治风雨”,三指作者“心中的风雨”,“也无风雨也无晴”,是指苏轼的内心没有风雨阴晴的差别,他不因天晴而喜,不因雨天而悲。他怀着一颗超然物外的心,按照自己预定的人生道路悠然前行。
6、“归去”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的“归去”是否相同?苏轼362首词赋中,归字出现105多次。他要归向何处?
(1)、归朝廷。苏轼年少时接受的主要是儒家思想,这一点从他父亲给他们兄弟二人取名上就可以看出来。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因此在苏轼的一生中,都信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归田园。他自己比较喜欢老庄的作品,不自觉也会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的无为非凡,又使他淡泊名利。所以他每到一处,都能敞开胸怀,尽情走进深山,寻找一种解脱,在山水间淡泊名利,皈依心灵。
(3)、归佛门。自己取名东坡居士,和佛印等人的交往较密,可以看出佛教思想对他的影响也非常大,佛家的静达圆通,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4)、“归去”——回归自己精神家园。
他汲取了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能够以儒家思想担纲,以道家思想养气,以佛教思想超脱。使得他在顺境与逆境的变更中,在入世和出世的交互中,在儒道佛的碰撞中,得到了融汇、统一,达到天趣洋溢,生机浩然,超然无景,自足完满的人生境界,以一种赏爱的态度去应对人生的风雨。
陶渊明独善其身归隐田园,苏轼所归之处是一个使他敏感复杂的灵魂得以安宁的精神家园。
五、把握形象,再赏《定风波》:
1、尝试背诵并思考:苏东坡是个怎样的人?
超然物外
镇定自若
不惧风雨
潇洒闲适
旷达乐观
雨中东坡——笑对人生风雨的达者
雨后东坡——堪破人生晴雨的智者
六、写作手法:
1、以小见大。
2、虚实结合。
七、归纳主旨:
本词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途中遇雨写起,表现了词人在自然风雨中镇定自若、吟啸自乐的豁达心境,也暗喻词人在人生逆境中泰然自若、在痛苦中旷达自解的情怀。
一次偶然的出行,一场自然的风雨,引发了穿越历史的人生感悟,豁达、超脱,这就是《定风波》,这就是苏轼。
八、当堂训练:
东坡
雨洗东坡月色清,
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
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荦(luò)确:山多大石。
1、这首诗叙写了什么事?
描述了作者在清明幽静的雨后东坡悠然自得行吟一事。
2、采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运用对比的手法,“市人”和“野人”“莫嫌”和“自爱”形成对比,作者就是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对比抒发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世俗名利的不屑,洋溢着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九、结语:
本词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途中遇雨写起,表现了词人在自然风雨中镇定自若、吟啸自乐的豁达心境,也暗喻词人在人生逆境中泰然自若、在痛苦中旷达自解的情怀。
有人说,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事。人生再多的风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如果做不到,请你再读读她的文字吧!
尝试写一段文字,可以是赏析,也可以是感悟……
欣赏张格的作文《归去归去》
归去归去
张格
看多了太多穿越小说,也会整天想象着回到有苏轼的那个朝代。与他相遇,做他的红颜,倾听他的豪情与豁达,呼吸着和他一样的空气,如果有那么一天的话,我希望我用十年的时光去换,可否?
如果能和他相遇,我想陪他“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夜饮醉归,站在他身后和他一起批判痛恨,如果全世界背叛了你,好吧,我会陪你背叛全世界。
如果能和他相遇,带我去那片青翠可爱的橘子林好吗,“橘暗荷枯一夜霜,新芭绿林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后来,你们都不懂我为什么那么爱吃橘子,只因他爱橘子的香气,字字句句,满眼都是橘子,满心都是他。
如果能和他相遇,我想陪他坐在亭子里看月亮,“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只要能在他寂寞的时候,给他披上一件衣衫,或者给他续上一杯热茶,即使他心里看不见我,只要能给他一丝温暖,足矣足矣。
如果能和他相遇,在碧水青山间,在弄堂小巷前,在轻舟蓝天下。傍晚,是谁奏起了恒伊的《三弄》,乐曲动人却惊断了绿纱窗帘里离人的幽梦。新月如钩,愁烟布满江水上空。将要离去又不忍离去,明天会有落花和飞絮。望着他的背影,心疼着他的落寞,我会在这一直等他,等他走来,坚坚定定地抓紧他的手,我们就这样一直到老好不好。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想念他的一袭青衫,飘扬的味道,寂寥的眸子里,满是心酸,我知道他看透了,滚滚红尘,淋漓烟火,被他轻扬嘴角,一一瓦解。世间恐怕也没有第二个男子,如他这般,看淡一切。
秋风徐徐,湖上落雨潇潇。痴情的他还在为自己已故的爱人种松树,每一棵,都是一丝思念。如果她是他眼中的一滴泪,那么他永远也不会哭,纵然有那么多不舍,那就让它随风归去吧。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多想像这样做他的心头爱,牵肠思。
一个人的日子里,一壶清酒,涓涓心事说给自己听。
修身以儒,他以儒家的兼济对待现实;养生以道,他以道家的超脱宽慰灵魂;治心以佛,他以佛家的智慧调整心态。
他潇洒如春风细雨,青天白云,不致碍于物欲,不羁绊于得失,一袭青衣,竹杖芒鞋,笑对官场得失,坐看鸡虫争斗。
他自然如雪映梅花,水流石上,率性闲适,自成风流。一支竹管笔,指点山河,评论古今,干净优雅,韵致高迈。
但,更让千古士子倾倒的,是他豪迈中的多情,潇洒中的温柔,飘逸中的细腻。
苏轼,是苏轼的天赋成就了自己,笑傲江湖,淡对人生。
苏轼,更是蜀中山川风物孕育的奇子,胸襟如海,眼界超迈。
在梦中,先生沐风而立,一站就是千年。
十、作业:
默写这首词。
板书:
定风波
苏轼
雨中东坡——笑对人生风雨的达者
雨后东坡——堪破人生晴雨的智者
上一篇:《民族的舞步》教案(优质5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