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精编教案【参考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荷塘月色》精编教案【参考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语文教案-《荷塘月色》【第一篇】

第二教时

教学过程 

1、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本来朱自清既没加入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

当然,写《荷塘月色》时的朱自清还是一名清华园的教授,但如果我们了解了朱自清后来的命运,我们今天读《荷塘月色》时,也许会另有一番感受吧。

2、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领悟文章思想感情]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描写了一种很自由欢乐的生活。

这一段在过去的高中课本里却是被删去了的。为什么会删去呢?该不该删?这一节与全文的中心并不太吻合吗?

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变化的。他开始是不宁静的,为了寻找宁静来到荷塘,在这里,他的心情获得了一种暂时的愉悦。但最终他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时而烦恼时而愉悦,最后仍然摆脱不了先是的烦恼。

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引用《采莲赋》,描写采莲时热烈活泼的生活,本身就说明他因内心的苦闷而产生的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因为作者说“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可见作者的这一段关于采莲场面的描写是不能删去的,因为它恰好反衬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

有人把这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是很贴切的,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宁静”。

3、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不宁静”呢?

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但是,正因为这是个迷,所以,它为无数读者提供了品味、解读、思考的无限空间。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 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惟一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1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这就是创造性阅读,这就是阅读名作的乐趣!

4、“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

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因为接下来后面有一句“这是独处的妙处”。

小结:揣摩语言要联系上下文。

5、“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请大家看到课文后面的练习二。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宋代词人秦观有词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梦与花互比,愁与雨互喻。还有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 前面写“只不见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怎么又想到流水的呢?由《西洲曲》里的“莲子清如水”而来。

这是一首情歌。“莲子清如水”’就是“怜子情如水”的谐音。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对情感的表现是极富艺术性,含蓄而美。比如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而现在的一些流行歌曲,开口是就“让我一次爱个够”!你们看,同样是表现爱情,中国的古典文学诗词与现在的一些庸俗的流行歌完全是两种艺术境界!同学们要学会鉴赏真正的美。

7、课文第四段说“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既然只有“一丝”,为什么会“像闪电一般”呢?

这里的“一丝”既指程度很轻,也指速度很快,稍不注意,就闪过去了。所以,“像闪电一般”。

8、“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句中有’亭亭’二字。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

的动感,很美。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这是以虚写实,以动写静。

9、继续揣摩:描写荷花的“袅娜”、“羞涩”、“明珠”、“星星”等词语,还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等佳句以及作品中叠字运用的妙处。

小结:如果大家继续品味、继续推敲和继续研究,还会有更多感受、更多的发现和更多的问题。这就是揣摩。《荷塘月色》是我们高中学的第1篇课文,同学们可能已经感到了老师的教学特点,同学们千万不要指望李老师讲得有多么精彩,而应该自己参与教学,大家讨论研究,共同交流。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应该是学生、教室、作家三者平等对话。老师当然也要参与交流,但我的意见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同学们参考。快下课了,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读这篇课文的感受。

10、总结:我这样概括我对《荷塘月色》的理解——借景抒情,是阅读本文时应抓住的一个关键。具体说,作者正是借“荷塘月色”之景,抒“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之情。 如许多论者分析的那样,开篇1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确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调。这”颇不宁静“,正是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心情的写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说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颇不宁静“的心情宁静下来。而置身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确感到了某种超脱:”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这淡淡的喜悦之中,那弥望的荷塘,那田田的叶子,那袅娜的花朵,那屡缕缕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脉脉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雾,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与影和谐的旋律……都让他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安宁。然而,这安宁的确只是暂时的,因为,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是难以排遣的,所以,当耳边传来”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时,他便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一直到”这到底令我惦着江南了“,一直到”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便从梦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闷的现实。

如果说,“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面对黑暗现实对时代苦闷的排遣;那么,“托物言志”则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正直人格的主动追求。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来,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不过是自然界的客观景物,但在朱自清眼里,它们都成了寄托自己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许多论者在分析本文时,多抓住“荷塘月色”的“朦胧”大作文� 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只说对了一半。自然界的“朦胧之景”多的是,可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荷塘”与“月色”来抒情呢?

问题的实质,在于这里的“荷塘”是月下之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上之月色。朦胧固然是二者的共同点,但朱自清赖以言志的是二者更鲜明的相通处,这便是“荷”“月”之高洁!所以,在作者笔下,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而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品格的象征。作者原名“自华”,后更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景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暇!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

只有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我们才能真正领会文章在写法上的艺术魅力。

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只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当然不可能想到自己20年后的命运。但是,我们从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高洁品格,却完全可以理解20年后朱自清所作出的选择。作为一直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他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走向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6年10月,西南联大迁回北平后的两年是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朱自清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面对一个行将灭亡的腐朽政权,贫并交加的他自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斗争的洪流,并以大义凛然的骨气,写下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行壮美的诗句!他瑰丽的诗文成了永远流传的文化珍宝,他朴素的名字成了万代敬仰的人格丰碑!

语文教案-《荷塘月色》【第二篇】

朱自清

教学目的

一。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三。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四。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放在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上。

2、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    请两位同学分别用几句话描绘一下自己印象中的荷塘景色,然后引入课文。

二、      解题

1、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         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2、写作背景

[提问]:本文写于1927年,这段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什么事情?

[解答]: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汪精卫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 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荷》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三、    请学生听朗诵带,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提问]:怎么划分层次,并归纳大意。

[解答]:全文分三大段:

一段(1):  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点明题旨)

二段(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三段(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四、释义:

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慢步行走。

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梵婀玲:小提琴。

一例:一律。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碧:青翠欲滴的样子。

大意:大概的轮廓。

五、讲读第一段

[提问]: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

[解析]:文章第一句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强调了“颇不宁静”,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而且时间上也不是一天半天,而是几天以来的心情了。我一烦闷便想到外面散步,这就忽然想起荷塘,想到满月的光,于是便离家去荷塘。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是不是家里的矛盾?注意联系一下背景来体会可知不是家事矛盾。文章第一段写道:“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孩子安详地睡着,母亲还哼着眠歌,一切都很平静、温馨。“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些举动都体现了作者对家人的关心。可见不是家里的矛盾。联系一下作者所处的社会就可知道,作者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苦闷。这正是作者通过文章表达出来的。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六、讲读第二段:

(一)、[提问]:大家看看各小节都写了些什么,总结一下,作者是按什么线索来写的?

[解答]:按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按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来展示荷塘月色,同时,作者也是按漫步——思索这样一条线索使得情景交融。

[幻灯片]:来路(2、3)——荷塘(4)——月色(5)——四周(6)

漫步——思索

(二)、讲读第2节

[提问]:请一位学生找出小路的特点。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衬托月下小路的美?

[解析]:曲折、幽僻、树多是小路的特点。幽僻是基本的特点。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

[幻灯片]: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解析]:这一对比就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一层朦朦胧胧的诗意。

形成了静悄、幽寂、朦胧的氛围,这也是笼罩全文的氛围。

(三)、讲读第3小节:

[提问]:这一段是讲作者去荷塘的感受,请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怎么理解这种感受?

[解析]:重点理解这个句子: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

[板书]:来    小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路    感受:自由——(苦闷)

(四)、讲读第4小节:

请同学朗读第4节,并划出本节的比喻句。

[提问]: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解析]:先是写了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再接着是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最后还写到流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         田田(多)

。                      荷叶  亭亭(美)

[板书]:             零星点缀、白(色)      形态美

荷     荷花  如明珠、如星星(光)

袅娜、羞涩(态)

塘      荷香: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动态美

象闪电(快)

荷波    凝碧(色)

流水:脉脉(态)   静态美

[讲解]: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先来看这一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 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我们再来看这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提问]: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解析]: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提问]:这种修辞手法以前的课也出现过,试举些例子。

[解答]:1、“……他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绿》)

2、“……绿茸茸的草板,象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长江三峡》)

[解析]: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五)讲解第五节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五节,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写荷塘的月色。

[提问]: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

[解答]:泻、浮、洗。

[提问]: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

[解析]: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

[讲解]: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                 如流水—流动

[板书]:         (正面)月光

泻—轻柔

月色                         青雾:浮、轻纱的梦     光与景的和谐

(反面)(侧面)

黑影、倩影

(六)讲读第六节

请全班学生朗读第六节

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讨论]:文章中有一句话“这时侯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似乎真的很热闹,而在刚才的分析中却说,这是个“宁静”的环境,这两者是不是互相矛盾?

[解答]:(在讨论的过程中拿一支笔从半空扔下,再请全班学生不要发出一丝响声,拿起一支笔从半空扔下。)

问:哪一次声音清晰?(答案当然是后者。)

问:刚刚大家是不是很安静,笔落地的声音是不是很响?(是)

那刚才那个问题还是不是自相矛盾呢?

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提问]:请同学们在这一段中继续找出运用反衬手法的例子。

[解答]:文中用两个“漏”字,借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以蝉蛙的热闹衬托内心的烦恼。

[板书]:

树:重重、阴阴(沉郁)

远山:隐隐约约

四周       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 自远而近)  蝉鸣、蛙叫

(七)总结:第二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七 讲读第三段

[讲解]:这一段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

[板书]: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段文字,即景生情,忽远忽近,善收巧放。最见疏朗又曲折的功夫。

“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寂寞、苦闷与彷徨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漫步荷塘进入醒着的“梦”境—“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沉浸在荷塘月色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却又无法摆脱淡淡的哀愁。“另一世界里的‘我’和现实世界颇不宁静的‘我’拉开了距离。这样的超脱现实的描写越是写得自由自在,则文末写回到现实世界的我也就越显得空虚、烦恼;“路灯是没精打采”的,蝉声和蛙声是热闹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展示出一幅现实世界阴森可怕的图画,巧妙地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最后,独步月下荷塘排除烦闷的“我”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宁静与和谐反衬出“我”那无法排除的烦闷。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作者的“不宁静”呢?这不是意在言外吗?那就是作者当时在白色恐怖下隐约地流露出来对反动派屠杀革命者和人民群众的不满的绝妙之笔。

在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感情是随立足点的变化而变化,这可以用坐标轴来表示:

感情

淡淡的喜悦 --------------- 恰是到了好处  我什么也没有

独处的妙处

颇不宁静

淡淡的哀愁                                      什么声息也没有

家门     小路      荷塘     四周     家门      地点

八、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九。布置作业 :

(一)思考和练习的二、五。

(二)背诵4-6三节

附注:板书

一、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田田(多)

。 二、               荷叶  亭亭(美)                 形态美

零星点缀、白(色)

荷      荷花   如明珠、如星星(光)

袅娜、羞涩(态)

塘      荷香: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动态美

象闪电(快)

荷波    凝碧(色)

荷                    流水:脉脉(态)   静态美

月              (正面)月光:  如流水—流动

色                                 泻—轻柔

月色                       青雾:浮、轻纱的梦   光和影的和谐

(反面)(侧面)

黑影、倩影

树:重重、阴阴(沉郁)

四周         远山:隐隐约约

(自远而近)   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蝉鸣、蛙叫

三、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荷塘月色》教案【第三篇】

荷塘月色         

                         ·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1◆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2◆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3◆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4◆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5◆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6◆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 ,7◆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8◆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9◆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10◆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11◆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12◆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益鸟]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学习程序 

★阅读训练 

    一、背景学习  鼠标指向课题和作者,阅读有关信息。 

    二、知识积累  1、阅读全文,学习有关知识。  2、比喻是一种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一般用像、如、仿佛等比喻词联接本体和喻体。研究带◆号的12个句子,回答:a、哪几个不是比喻句?它们各自是表比较、揣测、举例中的哪一种?b、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各是什么?c、学习“修辞知识”中关于“通感”一节,说一说:比喻句中的哪句属“通感”,后文还有哪一句?为什么?     3、学习“修辞知识”中“语音修辞”一节,然后回答: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叠词?有何作用?析: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三、整体把握  1、阅读全文和背景资料,回答:作者在观赏荷塘月色的过程中,自始至终怀着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些句子最能表达这样的感情? 2、有人评论:(作者) 与其说在观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深处;与其说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你同意吗?为什么?(点击有关资料1-4)3、 有人把本文的重点四五两段概括为“月下荷塘”和“荷塘月色”,这样概括的根据是什么?这里的“荷塘月色”在意义和结构上与课题有什么区别?4、本文写景特别工细,不但把景物分解为荷塘和月色,而且在写荷塘和月色时,把这两个部分再分解剖析成许多更小的部分,然后逐一描写。从观察角度和描写对象两方面列出第四段的写景提纲。5、第五段写月色,那些句子是正面描写,哪些句子是侧面衬托?用哪些事物作衬托? 6、作者为什么要写看似与主旨无关的江南采莲旧俗和《采莲赋》、《西洲曲》?(从写作背景和感情线索两方面考虑)  

  四、揣摩语言 1、文中写荷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请分析:泻、浮、洗、笼这几个动词的表达作用。[答]      2、词语用得好,不但绘声绘色绘形,而且能赋予事物以生命和情感,请分析“脉脉”一词在这方面的作用。[答]     3、“踱”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4、 “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它修饰的是“舞女”还是“裙”?5、“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若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好不好?为什么? (从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和前后文风格一致两个角度考虑) 

6、讨论下列句子的深刻含意。a、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b、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扩展阅读  

★★★研究性学习参考论题(请你就以下论题中的一个或另拟论题,从网络上寻找有关资料,写出你的研究结果。可上交文本、软盘,更欢迎直接发表至“学习论坛”) 

1、走近朱自清 

2、朱自清为什么“不平静”? 

3、谈《荷塘月色》的写景艺术 

4、谈《荷塘月色》的感情线索 

《荷塘月色》珍贵的背景资料 

   1、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 

 (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 

  

   2、 只有参加革命和,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我既不能参加革命与,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姑作安心的过日子了。我是想找一件事,钻了进去,消磨这一生。我终于在国学里找出了一个题目,开始像小儿的学步。这正是往"死路"上走;但我乐意这么走,也就没有法子。 

 (朱自清《哪里走》1923年2月)  

3、 无可讳言,朱先生的思想和政治立场的转向是晚年的事情,以前他是相信国民党政府的。在"七七"前夕,"一二九"运动的后一年,1939年12月20日的日记云:"陈君来访,谈及国事,彼思想甚左,余坦白告余之立场与政府相同。" 

 (王瑶《念朱自清先生》)  

4、 《哪里走》一文是研究朱自清当时思想的重要资料,详尽而真实地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从以上的材料和分析我们可以说,《荷塘月色》的主题思想是:表现了20年代末,朱自清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而产生的彷徨、苦闷的思想感情。 

 (程翔《〈荷塘月色〉的主题思想》)  

5、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怀着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以江北人的坚忍的头脑,能写出江南风景似的秀丽的文章来者,大约是因为他在浙江各地住久了的缘故。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_散文集〉导言》)  

6、 这篇作品获得人们特别赞赏的原因,就在于它写景的特别工细。朱自清不象一般人那样把荷塘月色的景象笼统写出来,而是把这个景象"剥开来看,拆穿来看",把这个荷塘与月色本来是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景象分解为两个组成部分,一部是月色下的荷塘,一部分是荷塘上的月色。前者重点是写荷塘的种种景物,而以月色为背景;后者重点是写月色的种种变化,而以荷塘为背景。这样由一完整的荷塘月色这一景物巧妙地分解开来作两次描写,就得以把景物描写得很细腻。当然,这种描写,并不是把本来很统一和谐的描写对象生硬地割裂开来,而是始终把被分作两部分的荷塘和月色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只不过是两次描写的角度不同,主景和背景互相调换了一下位置罢了。 

不仅如此,朱自清在表现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这两个组成部分的时候,还进一步作更精细的分解剖析,把这两个部分再分解剖析成许多更小的部分,然后逐一描写并且从景物观赏者的视觉、嗅觉、听觉,以及景物的静态,动态等角度,写出它们的种种性状,从而把景物表现得格外细腻。 杨昌江《工笔画,朱自清的散文艺术》 

[1]

语文教案-《荷塘月色》【第四篇】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

师:昨天我请大家预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下面请大家把书翻到31页。

(生翻书)

师:关于朱自清先生我们是比较了解的,在初中的时候我们曾经学过他的不少优美的文章,我想问问大家,都学过哪些文章啊?

生(齐答):《春》、《背影》

师:不错!看来同学们的记性很不错!我又想问大家了,我们学了朱自清先生的这么多文章,你能不能就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比如语言等等。先思考一分钟。

(生思考)

师:好,一分钟时间到了,哪位同学能说说自己的看法?

(无人应答)

师:啊,可能有点难度。没关系,只要说出自己的看法就行,不管你的看法是对是错,说多说少随你,一句话也行。

生:我认为朱自清的散文语言很朴实,他没有华丽的词语来做修饰,而是非常自然的流露,他的每一个字词里面都包含了他深深的感情,比如《背影》,几乎每一个字都在表达父亲对自己的爱,都在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爱。

师:恩,很不错!这位同学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且举了例子,很有说服力。还有哪位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朱自清的《春》描绘了几幅春意图,盼春、迎春、送春,非常有诗意。

……

师:好的,刚才几位同学都说了自己心中的看法,看来我们同学是非常有头脑的嘛,以后我们的学习就应该像这样,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见解。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幻灯机展示朱自清像。

放音频文件,学生听配乐朗读。

师:大家觉得刚才的朗读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好

师:为什么这么认为?他是怎么读的?

生:读得很舒缓、很轻柔

师:哦,是的。我们以后自己读课文的时候,就要带着感情去读,多读几遍,慢慢的就能读出味道了。

师:在昨天的课堂上,我提出了学习课文的要求,就是研究性学习,要求大家回去把课文与注释结合起来读,把课后练习与课后资料结合起来,仔细研读课文,发现什么问题就做好笔记,那么我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自己弄不懂的地方说出来。哪位同学先来?

(一学生马上举手)

师:好,你来。

生:为什么作者要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师:哦,不错(一些赞扬的话,以下赞扬学生的话就不写了)

生:为什么作者说“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

生:“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从哪里体现出来?作者不是说月光是淡淡的吗,又怎么能如流水一般泻下来呢?

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我认为用歌声比喻清香不恰当,老师能说说理由吗?

生:为什么作者说“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生:“弥望”是怎么一种望法?

生:“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作者是不是说得很矛盾?两组相反的情况怎么会都喜欢呢?

生:前面都是写荷塘,为什么后面要写《采莲赋》《西洲曲》,有什么意图?

生:“背着手踱着”,这是怎么走的?

生:“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作者为什么要说“过人头”,是不是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生:“峭楞楞”是什么意思?又是什么状态?

生:作者一开篇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什么使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背景究竟是什么呢?老师能不能介绍一下?

……

(可能还有一些问题,不记得了。有些问题当时就解决了,比如“峭楞楞”,“过人头”,写作背景等。讲了写作背景后,我马上问学生“热闹”句,“无福消受”句,“不宁静”句弄懂了没有,并要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

师:刚才大家提了那么多问题,说明我们很有探究能力,这些问题可以说都切中了要害,只要把刚才的问题弄明白了,这篇文章也就差不多了,我希望以后大家还能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里面有很多问题,我们将在课文研读的时候具体分析。

师:研读1篇文章,我们应该弄明白作者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具体的说,就是要弄清楚文章的结构和作者表达的情感,怎么表达的。我想请大家先看到课后的一段资料,这里有金志华的一段话,我们看他的前几句,金志华说《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从内结构看……(那段话省略),我想请问同学们,这几句话你有没有弄懂?什么是外结构、内结构?前后左右的同学可以讨论

(学生讨论)

师:讨论时间到。哪位同学说说你们讨论的结果啊?

生:(她怎么说的我不太记得了,大概说了不宁静、求静、得静是什么意思,并没有把内外结构理解到位。)

生:我认为外结构指的是作者写了什么,具体到本文就是作者到了哪些地方;内结构就是指作者的情绪变化,内心世界的变化。

师:还有什么看法

(环视片刻,没有学生举手)

师:刚才两位同学说了自己的看法,大家更赞同哪种看法?

(生举手赞同第二个同学的多,问不赞同的能不能说出理由反对,没人举手于是宣布)

师:既然没有同学反对意见,那么我们共同研讨出来的就以大多数赞同的为准。

师:金志华认为《荷塘月色》的内外结构是圆形的,你这�

师:那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生:首尾呼应

师:你开始读的时候有没有留意到文章是首尾呼应?

(生有的摇头,有的说“没有”)

师:为什么没有留意到呢?

生:写得太自然了。

师:是的,太自然了。我们根本没有注意到作者用了这样一个手法,而我们同学们写作文的时候,首尾呼应总是很造作的,一眼就看出来了,以后我们就要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这种写法,努力做到不留痕迹。

(下课铃响)

师:请同学们回去再次认真的研读课文,就是否赞成金志华的看法进行思考。好,下课!

这是我昨天上课时的课堂实录,其中有一些记不清楚了,就敷衍了事。

本学期我想将研究性学习带进课堂,但又苦于对研究性学习理解太少,我这样上也不知道是不是研究性学习,希望大家多指教,多提建议。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第五篇】

重点:

1、 品味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2、 理解作者心情与景物的和谐统一。

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首先请同学们打开自己的记忆仓库,找出几个描写月亮月光月色的名句。

张九龄(唐)《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晏殊(宋)《寓意》:“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辛弃疾(宋)《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李白(唐)《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杜甫(唐)《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王维(唐)《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温庭筠(唐)《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张若虚(唐)《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柳永(宋)《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月是古人最喜欢描写的事物之一,一轮古老的月亮曾牵动了多少人的情丝,真是“明月

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啊!同样的,荷花也是人们喜欢描绘的事物,下面请大家再从记忆仓库中拿出几个与荷花有关的名句:

孟浩然(唐)《夏日南亭怀辛大》:“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王昌龄(唐)《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汉乐府民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李白(唐)《别储邕至剡中》:“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杨万里(宋)《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晓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人们之所以喜欢荷花,是因为它“出 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品质高洁。那么假如把月与荷放在一起,又写月又写荷,会怎么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篇这样的散文,题目叫做《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

二、新课:

(一)作者

1.朱自清是哪一年去逝的?——1948年。

2.他的原名叫什么?——朱自华。

3.他的字号是什么?——字佩弦,号秋实。

4.你曾经读过他的哪些作品?——《春》《背影》等。此外他的著名作品还有《绿》《威尼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他的诗文集主要有《踪迹》《背影》《欧游杂记》等。朱自清是一位正直的、具有高度爱国精神的民主战士,他在后来极度贫病交迫的境况下,坚决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赞扬。

(二)朗读课文:

要求体会作品的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在文中的具体表达。

(三)词语:?

曲折 煤屑 蓊蓊 踱 缕缕 颤动 霎时 薄薄 参差

(四)语段阅读:

1.阅读第四段,讨论问题:

(1)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该段,同时请大家看一看这一段主要是写月光下的荷塘,还是写荷塘上的月色?

——月光下的荷塘。

(2)接下来请大家按内容的不同划分本段的层次,并分别用两个字概括每一层次的内容。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

(3)让我们先来看看朱先生是怎样描写荷叶的。“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这里用了一个书面语词“弥望”和一个双音叠词“田田”,突出的。是荷叶的什么特点?

——多。

(4)正是因为荷塘里荷叶非常之多,所以才有了下面所描写的特点,所以本段起首一句看似寻常随意,实际上它为下文的描写做了铺垫。作者在写了荷叶之多后,又写了荷叶之美,他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荷叶之美的呢?

——作者用了一个明喻来描写荷叶之美,把荷叶比做“亭亭的舞女的裙”。他为什么这么来比喻呢?为什么不说荷叶像雨伞像笸箩呢?这个比喻究竟好在哪里呢?

这个比喻的好处至少有两点:第一,荷叶由于出水很高,与苗条的舞女很相似,再加上“亭亭”一词,就更能写出荷叶那亭亭玉立的姿态;第二,说荷叶像舞女的裙,那么它像什么状态下舞女的裙呢?能像立正站着、靠墙倚着或坐着的舞女的裙吗?当然不像,荷叶的自然舒展像在舞蹈中旋转着的舞女的裙。这样,就显出了这个比喻的妙处,妙在何处?我们知道,这里的荷叶本来是静的,而这个比喻却给人以动感,这就叫以动写静,化静为动。

(5)接下来作者描写了荷花,他是用哪些手法描写荷花的呢?

——拟人,比喻。

在这里,作者先用拟人手法,通过“袅娜”一词,表现开放了的荷花的柔美,又通过“羞涩”一词,突出了含苞欲放的荷花的可爱。然后,作者又连续使用了两个比喻,对荷花进行更为生动细致的描写。

(6)请问作者所做的这两个比喻着眼点是什么呢?他为什么把荷花比喻成“明珠”“星星”呢?

——作者之所以这样做比喻,是因为月光下的白色荷花的光亮与一粒粒明珠相似,而白花在绿叶丛中若隐若现与碧天里闪烁的星光相似。在此,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作者说的是“碧天里的星星”而不是“黑天里的星星”,为什么?因为白色荷花的背景是绿色的荷叶;二要注意明珠的反光与星星的发光都是闪闪烁烁的,这就使本来静态的荷花具有了动态感,这也是化静为动的写法。这样,作者就通过两个拟人和两个比喻十分形象、十分生动地写出了月下荷花的美。

(7)接下来作者由荷花自然而然地写到了荷花的清香。在这里,作者用了一个特殊的比喻,把荷花的清香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清香本来是嗅觉上的感受,而歌声是听觉方面的东西,这种将不同的感觉沟通起来的手法,在修辞上叫通感。那么作者为什么把荷香比作“歌声”呢?二者的相似之处是什么呢?

——因为荷香的时浓时淡、时有时无与歌声的时断时续、时隐时现相似,所以作者就通过联想在嗅觉和听觉之间建立了沟通,突出了荷香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的特点。

(8)作者在写荷香的时候,说荷香是微风送过来的,所以接下来水到渠成地描写了风吹荷叶而形成的荷波。作者在描写荷叶的颤动时,用了一个明喻“像闪电般”,这个比喻突出的是荷波的什么特点?

——波动迅速。作者在上文写荷叶荷花的时候,主要描写静态的事物,而在此则描写了动态的景物,正因为这里所写的荷波是动态的,所以作者使用了“凝碧”一词,请大家品味一下“凝碧”的妙处。

——“凝碧”这个词妙在何处呢?它妙就妙在把迅速波动、瞬间消逝的荷波固定住,让你去品味,让你去欣赏,如果说作者在描写静态对象时运用了化静为动手法的话,那么在写动态事物时,又用了化动为静的手法。

2.接下来让我们继续欣赏第五段,上一段写的是“月光下的荷塘”,这一段写的是“荷塘上的月色”。

(1)这一段描写荷塘上的月色,写得更加幽静、朦胧、和谐、美好。这一段可分成两个层次,大家看一看应从哪里划开?

——见书。

(2)这一段的第一层先从正面描写荷塘上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的月色之美,第二层通过描写树影反衬塘上月色。现在请大家品味一下,看看这一段中哪些词语用得最好。

——如下:

①泻:作者在此为什么用“泻”,而不用“照”呢?请谈谈你对这个词进行品味后的感受。

——这个词用得好,好在三个方面:一是与前面流水很好的呼应,二是使静态的月光富有了动态感,三是使人获得了对奶白色月光的实感,使空蒙的月光变得像实物一样似乎可以用手去触摸。若用“照”既不能与流水呼应,又无动感和实感。

②浮:为什么这里用“浮”而不用“升”呢?

——这个动词反映了水气和月色的交织,准确地表达了水雾轻柔及自下而上逐渐缓慢扩散的特点。如果换为“升”,则无法表现这些特点。

③洗:把“洗”改成“浸”“泡”之后怎么样?

——改后不好,因为原文说“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就把荷花、荷叶在月光下蒙了一层乳白色而显得清朗、柔和的特点写出来了,改为“浸”“泡”则太重了。

④梦:作者为什么要把“叶子和花”比喻成“梦”,并且是“笼着轻纱的梦”?这个比喻突出了“叶子和花”的什么特点?

——这个比喻突出了叶子和花在淡淡的月光下笼罩着薄薄的青雾而显现出来的朦胧美,一个“梦”字,化实为虚,显得那么宁静、超脱,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美感。

⑤笼:为什么要用“笼”字而不用“披”“盖”或“裹”呢?

——“笼”字表现了水雾薄薄的、淡淡的、柔柔的等特点,若用“披”等字,就显得太实了,不能表现这些特点。

⑥参差的斑驳的:这两个词能否改成“杂乱的”,或者干脆删去?

――“参差”表现灌木的影子长短不齐的特点,而“斑驳”则突出了这些影子的黑色浓淡不一的特点。如果删去,就太笼了,不够具体;如果改为“杂乱”则缺乏美感。

三、小结:

本文的第四五六段是重点,大家要反复玩味其中词语使用的妙处。

四、作业:

朗读课文三五遍。

第二课时

一、引入:

朗读四五段。

二、新课:

(五)整体理解:

1.作品当中有一个起统领全文作用的句子,这个句子就是本文的文眼,请大家将这个句子找出来。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2.“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全文的文眼,全文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展开描写的。那么作者心里为何颇不宁静呢?从课后的写作背景中,我们已经知道,作者写作这篇作品的1927年,大革命刚刚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作为正直作家的朱自清,一时找不到正确的出路,所以才陷入了苦闷与彷徨之中。正是因为作者心里颇不宁静,所以他才会在作品中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并且连难得的因荷塘月色美景而引起的喜悦也变成淡淡的。在作品中,四五六段着重抒发作者偷得片刻清闲的淡淡的喜悦,那么文中哪些句子流露出他内心深处的淡淡的哀愁呢?

――见书。

3.下面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一下,作者所写的荷塘月色的宁静和谐与作者心情的“颇不宁静”是不是矛盾?你怎样理解的?

――如果我们对作者的思想感情仔细体会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二者并不矛盾。正是因为他的心里颇不宁静,所以他才到月光下的荷塘边去寻求宁静,寻求超脱。月下荷塘里那弥满的荷叶、袅娜的荷花、缕缕的清香、凝碧的荷波,是那么清新自然,如诗如画;那薄薄的青雾、弯弯的杨柳、斑驳的树影、和谐的月色,是那么朦胧静谧,如烟如梦。这样的境界,正是他所寻求的,心中的哀愁不禁变得淡淡的,同时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也油然而生。可是这川宁静与喜悦只是暂的,蝉噪与蛙鸣已把它打得粉碎,剩下的是内心更为深重的苦恼和烦闷。作者的思绪就是经过这样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的过程而抒发出来了。

4.作者在作品结尾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并且“到底惦着江南了”?

――作者在月光下、荷塘边所获得的片刻宁静、淡淡喜悦被蝉噪和蛙鸣打碎后,自然由眼前的莲花想到采莲,进而涌起了一种对和平宁静的美好的家乡生活的怀念。这样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社会的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三、小结:

朱自清的这篇《荷塘月色》是现代散文的经典性作品,仅仅从景物描写方面就特别值得我们反复吟诵,仔细品味。

四、作业:

20 33892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