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过河》课本剧(精彩4篇)
【导言】此例“《小马过河》课本剧(精彩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马过河》【第一篇】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4学习课文内容,懂得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去想,从实践中去寻求答案。
二、教材说明
这课是1篇童话故事。叙述了小马驮麦子去磨坊,路上要过一条河,老牛说水很浅,可以过,松鼠说水很深,他的伙伴刚被淹死。小马没了主意,只好跑回去问妈妈,妈妈要他亲自去试一试。小马又回到了河边,自己过了河。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说明遇事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找到答案。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老马对小马说的话,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与课文插图内容相应的课件或投影片,课文朗读录音磁带。
2课前观看老牛、小马、松鼠的外形,了解其身高。
3老牛、小马、老马、松鼠的头饰。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本课生字中,“如、然”是翘舌音,“挡”是后鼻音,“突”是第一声,不读tù。着重指导学生分析识记以下几个字。
匹:外边是三框儿,里边是“儿”字。笔顺是匹。
袋:衣字底,上下结构。
突:上边是穴宝盖,下边是“大”字加一点。
然:上半部左边不是“夕”。
低:可用熟字“底”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2写字教学。
如:右边“口”的高矮要掌握好。
突: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
袋:上短下长,上面是“代”字,不要写成“伐”。
愿:下面的“心”字要写扁些。
(三)词句教学
1“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小马为难了”,“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办。
2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过去。”松鼠认真地说:“深得很哩!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一个说“水很浅”,一个说“深得很”,这是摆在小马面前的一对矛盾。可以借助牛、松鼠的图或教学课件演示,了解老牛说河水浅,松鼠说河水深的原因。
3“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这是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意思是要小马自己动脑筋想想:老牛说河水很浅,松鼠说河水很深,最好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出正确答案。让学生明白:要听别人说,也要动脑想,还要自己去实践。
(四)朗读指导
这篇课文生动有趣,对话很多。富有儿童情趣,是分角色朗读的好材料。读老马的话要语调平和,像一位慈祥的妈妈。如:“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读出商量的语气。“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要读出引导孩子思考问题的语气。小马的话则应读得天真活泼。“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没……没想过。”应表达出因为小河挡路,没有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时不好意思的心情。老牛的话应显得不在乎。松鼠的话应当急促,给人以紧张的感觉。
(五)练习提示
课后第一题中“说说小马过河以后会说些什么”,要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内容和自己的体会说。可以先分小组说,后指名在班上说,使人人都有练习的机会。
第三题是用带点字口头组词。可以采取看谁组得对、组得多的比赛激励学生动脑筋多组词语。
第四题是让学生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了解近义词“立刻”和“连忙”。可以让学生交换这两个词语的位置再读一读,看它们的意思改变没有,如果没有改变,就证明这两个词的意思差不多。
(六)扩展活动
1戴上头饰,表演《小马过河》。
2以“小马过河”为题另编一个童话故事,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看谁想得新,想得与众不同。
3假如有一只小猴子要过河,会怎么样,以“小猴过河”自编故事。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读一读。
读出三个层次:(1)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加字,不丢字,把句子读通顺。(2)细读课文。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然后分组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可参加学生的讨论,发现问题,及时点拨。(3)熟读课文。采取自由读、同桌互读互听等多种形式读课文。让学生进入角色体会情感。
(二)演一演。
本课是1篇童话故事,情节生动,适合儿童表演。针对这一特点,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以课文为依据,让学生演一演,用这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小马过了河会说什么?回到家怎样对妈妈说?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学生在演的过程中把这些想象加进去,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创造力。
(三)进行识字、写字教学。
(四)完成课后练习。
《小马过河》【第二篇】
教学内容
小马过河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9个生字,积累新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
1、认读9个生字,积累新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挂图、小黑板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马为什么要过河?过河时会遇到什么困难?结果怎样?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小马过河》。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读文
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再读课文,画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读准生字的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自读自悟中体会课文内容。)
3、同桌互读,互相纠正字音。
4、分角色朗读。
5、自由汇报读懂的内容。
6、师归纳。
识字
1、 师:(出示生字)组词并讲认字方法。
2、注意个别字的读音。
3、自由认读后测读看谁记得又快又准。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读这篇课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请大家准备一下,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请同学读课文)
教学内容
小马过河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认真分析理解课文。
2、在朗读中理解深刻道理。领会听与做的关系,学会实践。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认真分析理解课文。
2、懂得道理。
教学难点
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勇于实践,在实践中找答案。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 学 过 程
一、比一比,看谁认得快,读得准。
1、出示生字测读。
2、出示句子测读。
二、自主实践,互动感知。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解的词语。
2、再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问题。
同样一条河,为什么牛伯伯说的与小松鼠说的不一样?
3、围绕问题讨论做试验。
4、讲讲读懂的内容并朗读全文。
5、读了课文,大家认识了什么道理:
。
6、齐读小马妈妈的话。
7、为什么小马趟过去时发现河水没有牛伯伯说的那么浅,也没有松鼠说的那样深?(因为马比牛矮,比松鼠高。)
8、思考:小马从磨坊回来后会对妈妈说什么?
三、拓展。
思考:在我们身边有类似小马过河的事情吗?
四、课外作业
把故事讲给妈妈听。
板书设计
牛伯伯 浅
小马过河 小松鼠 深 动脑筋,试一试
妈妈 试
教学反思
分角色反复朗读,可以很快使学生进入情境,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初次尝试让学生简述故事大意,只有个别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大致能说,多数还是在讲述细节内容,不过相信坚持下去,能说的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多。
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故事里蕴含的道理,而是让他们先各抒己见,然后再统一认识,这样既重视了孩子们的能动性,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也很有好处。
在解决课后问题时,(小马从磨坊回来后会对妈妈说什么?)我让学生直接对我说,把我当成老马,我做出相应的肯定,那一刻我们彼此感觉特别亲切,眼泪竟在眼圈里打转。有个学生竟说:“老师,你的孩子可真多啊!”
学生很喜欢结合实际的拓展部分,当他们说不到点子上时,我随机举了个例子,(罗冰仪要买桔子,爱吃酸的刘金波说那桔子一点也不酸,爱吃甜的李静怡说酸死了,你应该怎么办呢?我说得声情并茂,孩子们听得趣味盎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感觉走入文本,在走出文本,进而走入生活,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小 马 过 河【第三篇】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在故事中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筋、勇于尝试的道理。
2、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分析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活动丰富幼儿的词汇:磨坊、为难、难为情。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录音机、磁带、字卡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三张图片,请幼儿比较三种小动物的高矮,涉及过河问题,将难点提前突破。
二、展开
1、教师讲述故事
提问:(1)老牛说了些什么?
(2)小松鼠说了些什么?
(3) 小马是怎么做的?
2、听录音
提问:(1)老牛说得对吗?为什么?
(2)小松鼠说得对吗?为什么?
(3) 马妈妈对小马说的什么?小马最后是怎么做的?
(4)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3、教师总结:
碰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一想,还要动手去试一试,这样才能聪明能干。
三、结束:
进行生活渗透,请幼儿动脑筋试一试制作风标。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马过河》【第四篇】
[教学目标]
1.会认“棚、驮”等14个生字,会写“愿、意”等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坊”。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
3.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教学重难点]
1.自主识字。
2.分角色朗读,理解老马说的话的含义,并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出示小马图片)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一位新朋友。谁想和新朋友打个招呼?他就是我们的新朋友小马。他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有关他的小故事,下面我们就来听听吧。(教师板书课题,生齐读两遍)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本课生字词。
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1)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教师适时正音。
(2)去拼音认读,开火车认读。
(3)出示本课词语,学生自主认读。
(4)请学生把认读的生字、新词带进文中,再读课文。
3.小组合作,相互交流识记方法。
(1)熟字相加:马大=驮麻石=磨土方=坊扌当=挡
(2)记词组:深—浅(反义词)
4.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名认读并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生字结构,探讨书写笔顺。
(3)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练习。
注意:“愿”的下半部分“心”字在“厂”的里面;“该”“刻”有相同的偏旁“亥”,书写时,注意“亥”中两撇要平行,第二撇要比第一撇短。
(4)学生根据教师指导练习临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引导提问,训练说话
过渡:同学们太棒了,轻轻松松地就掌握了本课的生字。下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小马要帮妈妈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
2.小马可真懂事呀!他完成妈妈交给他的任务了吗?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这篇课文。4.小马要过河是为了,他遇到的难题是。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入手,捕捉重点,理清脉络
导入:这节课我们来深入学习《小马过河》这篇课文。
出示学习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思考:小马几次从家里来到河边?每次的结果如何?
二、细读第3~6自然段,引入情境,质疑解疑
过渡:小马第一次来到河边,为什么没有过河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听老师朗读第3~6自然段。
1.教师配乐朗读,为学生做好榜样,激起学生浓厚的朗读兴趣。
2.出示学习要求:
(1)小马在去磨坊的途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么想的?
(2)同样一条河,老牛和松鼠的说法一样吗?用“”画出牛伯伯和松鼠说的话,再有感情地读一读,想一想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
3.学生先自主学习,再分小组讨论。5.小马第一次来到河边,因为牛伯伯说,而松鼠却说,所以小马左右为难,只好。
三、深入理解,深化感悟,品读角色,初明事理
(一)解决第1个问题。
1.师:小马在去磨坊的途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请你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明确:小河挡住去路,小马为难)
2.去磨坊的路被一条小河挡住了,此时小马心里是怎么想的?
出示句子: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说明小马遇事不动脑筋,就想依靠别人,自己不去试试。)
3.请你用为难的语气把此时小马心里的想法读给你的同桌听。
(二)解决第2个问题。
1.同样一条河,老牛和松鼠的说法一样吗?
(1)学生回答后,出示老牛和松鼠说的话,引导学生质疑、探究。
(2)分角色朗读老牛和松鼠的话。
2.同样一条河,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呢?请你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其中的原因。
3.老牛和松鼠的话你们仔细想过了,可是我们的新朋友小马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
出示句子:(1)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蹚过去。
(2)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①指名读。
②“立刻”“连忙”都表示什么?请你再读一读,看看你能明白什么。(小马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不实践)
(三)学习第7自然段。
学生自读第7自然段,并画出老马教育小马的话。
1.出示句子。
2.指导学生读老马教育小马的话,要求:
(1)读——读出“亲切温和”的语气。6.读课文,用“”画出表现小马遇事不动脑思考、过分依赖妈妈的句子;用“”画出表现小马“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的句子。
四、突破难点,加深理解
过渡:听了妈妈的话,小马又一次来到河边,这次他过去了吗?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8自然段。
1.学生自读第8自然段,并说说从哪里看出小马记住了妈妈的话,遇事开动脑筋、能自己去试试了。
2.讨论:小马亲自下河去试了试,他觉得河水的深浅怎么样?(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同一条河,为什么老牛、松鼠、小马对河水的深浅说法会不一样,究竟谁说得对?(学生讨论交流,举手作答)
3.用“既不像……也不像……”的句式训练说话。
4.小马过河后,心里可高兴了,他不但完成了妈妈交给他的任务,还明白了一个道理。你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吗?(指名回答)(遇事要自己动脑筋,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去试是不行的。)
5.师总结:这节课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小呀。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老师希望你们能做一个勇敢的、爱动脑筋的孩子,因为只有这样,你们才能够真正地成长。10.想一想,写一写。
(1)小马第二次过河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2)学完本课,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上一篇:拔苗助长【精编4篇】
下一篇:观 书 有 感【汇集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