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教案【精彩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三年级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教案【精彩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三年级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教案【第一篇】

2.折好涂色表示四分之一,交流。

(学生对二分之一有了初步认识后,对折四分之一感到很顺利)。

3.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通过这一折,学生理解了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3.辨析:哪几个图形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说明理由。

1.折过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折一折,取一份用分数表示吗?

学生折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等,他们通过自己操作而得到新的分数很兴奋。

2.折出了这么多的分数,你觉得谁折的分数大?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三十二分之一,折出的八分之一最小,并且还说了理由:32比8大,当然1/32大。一些学生发现越折越小了,觉得1/32是最小的。(这时教师也不表态)。

4.故事:

猪八戒分西瓜:一次,唐僧派猪八戒前去探路,谁知去了好久也不见回来。于是派孙悟空去找。原来猪八戒在美滋滋的吃西瓜。刚咬第一口,悟空就从天而降。孙悟空说:“我吃西瓜的二分之一。”八戒心里一直想多吃点,听了高兴极了,说:”我可要吃八分之一。”学生这时候就议论纷纷了,到底谁吃的多呢?这下大部分同学认为孙悟空吃的多,因为他吃了西瓜的一半;一些认为猪八戒吃得多。

课件演示:分西瓜(通过直观演示:大家一致认为八分之一比二分之一小。并且学生发现:平均分的份数多了,它的一份就小了。)。

5.回到折纸时的分数比较,1/8和1/32的比较,这时候,同学们都笑了,原来不能直接用32与8的比较来比较分数的大小,学生认识上提升了。理解了分母越大,平均分的份数就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

三年级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教案【第二篇】

1、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初步感知分数是如何产生的,并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

2、学生能直观地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1、自学交流:

(1)师:同学们,关于分数,你想要了解它的哪些知识呢?

生:……。

师:谁能给大伙儿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认识1/2。

(1)出示课件一块月饼。

教师演示课件平均分。

师:每一块月饼该怎么表示呢?

师:1/2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呢?(师生共同用手势演示1/2的意思)同座互相说一遍。

(2)教师出示另一块月饼(圆形纸片)。

师:这句话中,你认为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些什么呢?

师简要介绍“每一份”“它”的意思。

(3)判断图中涂色部分能否用1/2表示?

师:拿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折出你喜欢的图形的1/2。

教师选三个有代表性的学生上台展示(说说表示的意思)。

3、认识1/3。

(2)课件出示长方形纸,问:怎样找出这张纸的1/3?

师:你能用桌上的纸还能创造出其他的一些分数吗?动手折一折,并用彩笔画出来。

展示交流的作品吗?

4、认识1/5、1/10。

(1)学生将书中例3、4的填空独立完成。

汇报并板演1/5、1/10,教师演示课件1/10。

(3)师:像1/2、1/3……这样的数都是分数。你还能说出几个分数来吗?”

师:这些分数你们都会读吗?(学生齐读)。

师:这些分数的分子都是几?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几分之一”(板书)。

6、反馈练习。

(1)做书上练习第一题(1、在图上选适当的部分涂上颜色表示下面的分数)。

(2)课件练习4(判断)。

(3)课件练习5(快速抢答:图中涂色部分是全图的几分之一)。

(4)思考题:课件练习6。

师: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能用分数说一句话吗?

三年级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教案【第三篇】

1.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对分数有初步的认识,培养互助、合作的意识。

2.在想一想、分一分、看一看、说一说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4.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师:如果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得到几个苹果?预备——开始生:(拍手击掌)。

师:如果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得到几个苹果?预备——开始生:(拍手击掌)。

师:怎么不拍了?

生1:每人半个苹果怎么拍啊?

师:是啊,这半个苹果,用我们以前学习的数能表示吗?

生:不能。

师:那么,用一个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一)认识二分之一。

生:分成的两份必须一样大。

师:把这个圆平均分成了2份(动画演示)。

师:这样的一份也就是——(生:一半),这样的一半就可以说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注意这二分之一怎么写?先画中间这条横线,表示平均分,把整个圆平均分成两份,就在下面写2,因为表示其中的一份,所以在横线上面写1.

师:一起来读这个数。

师:谁来说说这二分之一在这个圆中表示什么意思?(指名说)。

师:想一想,这一半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那另外一半又可以怎样表示呢?(教师强调:只有平均分,每份才是它的二分之一。)。

(二)认识四分之一。

2.生: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四分之一来表示。

3.师:你能来写一写四分之一吗?

4.师:同桌互相说一说四分之一在这块月饼中表示的意义。

5.师总结:在平均分的过程中,我们认识了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这样的数就叫分数(板书)。

(三)动手操作——折一折。

1.师:我们共同认识了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你是否能利用我是为你们准备的这些不同形状的手工纸,试着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你手中那张纸的二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

2.生:动手操作。

3.同桌交流讨论:拿的是什么图形?你表示的是哪个分数?

4.汇报成果。(把作品贴在黑板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相应位置下)。

5.师:你们真了不起,你们不但认识了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而且能折出不同图形的二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

6.生:我折出了八分之一。

7.师:八分之一这可是一个新的分数,快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得到这个分数的?

8.生:我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8份,每一份就是这张纸的八分之一。

10.生:举例(板书:15分之1100分之124分之1)。

11.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分数,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任取其中的1份,就是几分之一,看来生活中的分数真是数也数不清,也就是有-----生:无数个(板书:……)。

(四)比较分数大小:

1.师:我们认识了分数,并了解了他们表示的意义,下面你能用准确的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吗?(出示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图)。

2.师:能结合图示,试着比较一下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大小吗?

3.生:二分之一大于四分之一。

4.师:再来看下一组(出示三分之一和五分之一图)。

5.生:三分之一大于五分之一。

6.师:在比较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7.生1:横线下面的数越大,份数就越小。

生2:同样的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每一份就越小。

8.师:你的发现太重要了,有了这个发现,我们就可以比较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了,你能试着用他的发现,来比较一下黑板上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一这三个分数吗?(板书)。

三.巩固练习,拓展深化。

(一)基础练习。

(1)填一填。

(2)组内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二)拓展与延伸:

1、红线长还是蓝线长?(留出红线三分之一和蓝线的二分之一同样长,其他部分遮盖)。

2、各涂色的部分分别是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4.拿出盒子中粉笔的二分之一,为什么同样是二分之一,却拿出了不同的'数量?

师:通过这样的训练,我们要学会善于应变,不同问题要不同分析。

四.总结反思,评价体验。

三年级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教案【第四篇】

1、结合具体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并能结合直观图形,初步学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通过开展丰富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对“平均分”及分子、分母含义的充分感知和体验,为进一步认识分数积累感性经验。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1、谈话,出示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场景图中的各种食品。

2、引导学生把场景图中的各种食品平均分。

(1)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个?

(2)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瓶?

(3)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1、讨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应该怎样分?

3、介绍“二分之一”的写法。

4、讨论:右面的这一份能不能用1/2来表示?为什么?

5、得出结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都是它的1/2。

6、拓展:你还能把什么物体平均分,表示出它的1/2?

(1)请学生从老师课前提供的学具中任选一种,分一分,表示出它的1/2。

(2)自己想一个物品,说一说怎样可以得到它的1/2。

1、启发:刚才,我们一起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把那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3份、4份、5份,……又应该怎样用分数来表示呢?(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四幅图。)。

2、小组里议一议:每个图形是怎样分的?涂色部分应该是它的几分之几?

3、全班交流,注意引导学生完整地叙述。

5、拓展:请学生自选一样物品,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

6、辨析:有几个小朋友是这样表示1/4的,对不对?为什么?(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二题的四幅图,让学生看图议一议,再作出判断并说明道理。)。

2、结合具体的例子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让学生举例说一说。

2、交流猜的结果,借助图形验证猜测。

4、比一比:谁吃得最多?谁吃得最少?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1、介绍生活中的分数: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与分数有关。

3、向课外延伸:只要大家在日常生活做一个用心的人,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你一定还会发现更多的分数!

三年级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教案【第五篇】

教材分析:

1、本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数学领域中第一次接触“分数”这个概念,而且只是较为抽象。无论从其意义以及读写法都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学好本单元内容才能为今后继续学习分数等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而我们在教学时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分数的。

2、“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数是单位“1”的叠加,而分数是单位“1”的均分,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是学生认识数的一次质的飞跃。几分之一即是一个分数,又是一个分数单位,对以后认识几分之几、分数大小的比较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分数,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数的简单应用等几部分。教学内容要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

及分数的大小。

2、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从现实生活中认识几分之一,并能正确地对几分之一的分数进行大小比较。

2、为学生提供数学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体会分数的产生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课件、不同形状、大小的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中秋节到了,妈妈打算把买来的月饼与邻居张奶奶一家共同分享。课件出示:

1、把4块凤梨月饼平均分给2家人,每家分得几块?

2、把2块蛋黄月饼平均分给2家人,每家分得几块?

3、把1块豆沙月饼平均分给2家人,每家分得几块?

二、探究新知。

1、认识。

(1)教师明确: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

(2)教师提问:另一份是这块月饼的几分之几?为什么?

(3)学生交流。

动手操作:任意拿出一张纸,折出它的。

学生汇报:把得到的贴在黑板上。

(4)教师提问:折出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都是它的?

2、认识。

教师出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几分之几?

学生汇报: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三分之一,写作。

学生互动:互相说一说表示的意义。

教师明确: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3、认识。

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正方形纸表示出它的`,在图上标出,并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得到的。

分组汇报,并把学生得到的贴到黑板上。

教师提问:(1)折出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都是正方形的呢?

(2)你能说这个表示的意义吗?

教师明确:要想得到谁的几分之一,就必须把谁平均分,同时得到的分数就是对谁而说的。

老师提问:你能再任意说一个分数吗?你们所说的分数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老师边明确边板书:分数中,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上面的数叫作分子,分数线下面的数叫作分母。

1……分子。

—……分数线。

4……分母。

4、比一比。

出示教材第91页的例3.

小组讨论:观察这两组分数,你们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学生汇报:

生1:我发现。

生2:我发现。

生3:我知道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越少。

生4: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反而越多,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少。

三、课堂作业。

1、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哪里用到了分数。

三年级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教案【第六篇】

1、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经历由生活经验到认识分数的过程。

2、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3、感受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每生准备几张长方形和正方形纸。

师生谈话。提出观察教材中的情境图讲故事的要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看图编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与动物交朋友的情感。

1、指定学生将自己编的故事讲听,注意引导学生说完整话,将故事编完整。然后老师指出生活中的“一半”也可以说是二分之一。

2、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让学生举出一些生活中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的事物。如,半块月饼,半个西瓜,半个馒头等。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每个学生都动手折一折,涂一涂。

1、提出(1)题的要求,先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充分交流个性化做法。可让学生讨论一下涂色部分表示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最后说明,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并板书。

2、教师提出(2)题的要求,让学生进行操作,并交流。重点指导1/3的写法和读法。

3、教师提出(3)题的要求,在操作和交流的基础上,重点让学生试着读写1/4。

学生如果出现与教材不同的分法,只要正确就应给予肯定。

是前面数学活动的继续,鼓励学生做出更多的分法,读、写出相应的分数。

:这两个问题是对分数意义的具体理解,可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再进行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第二个问题鼓励学生举出具体事例进行说明。

:第一题,重点让学生回答“为什么”。第二、三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互相评判。

:说说本节的收获及教法、学法。

教学反思:

三年级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教案【第七篇】

讲述: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同学们跟着老师到公园里秋游呢。看,他们带来了什么好吃的。

1.(课件出示两个学生,草地上摆着两杯水和四个苹果)师:怎样把这些食物分给两名同学。

生:每人一杯水。

生:每人两个苹果。

师小结:真好。象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我们把它叫做?生:平均分。

2.(出示1个蛋糕)。

师:可是,一个蛋糕还能平均分成两份吗?

生:能。

师: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个同学分得多少呢?生:每个同学分得一半。

师:如果是你的话,你怎么分呀?

生:用刀从中间分开。

师:(多媒体展示将苹果切开的过程)同学们看看,是这样分吗?生:是。

师:用手指一指,蛋糕的一半在哪?这一份是吗?(是)这一份呢?(也是)。看来呀,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这个蛋糕的一半。

师:可是,蛋糕的一半,用我们以前学的数能表示吗?生2:不能。

师:那么,用一个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新朋友——分数。

(一)认识二分之一。

1.师:同学们,刚刚我们把蛋糕分成了几份?

生:2份。

师:它的一半,也就是其中的'一份,我们也可以说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会读吗?谁来读一读。

(课件展示二分之一的写法及各部分名称和意义)。

师:同学们,这一份是蛋糕的二分之一,那一份呢?

生:也是二分之一。

师:这样看来,只要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苹果的?

生:二分之一。

小结:在分数二分之一中,中间的这条线,表示平均分,2表示平均分成两份,1表示其中的一份。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是怎样得到蛋糕的二分之一?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二分之一的意义)。

2、折出二分之一。

出示课件: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先折一折,然后把它的二分之一的涂上颜色。

3、展示。

教师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同学们,他分的时候是随便分的吗?

生:不是。

师:那怎么分的?

生:平均分。

师:真棒,哪些同学是这样折的?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师:还有不同的折法吗?

师:同学们发现了吗,他是这样对折的,涂色部分是长方形的二分之一吗?

生:是。

引导学生说出,它们都是平均分成了两份,涂色正好是其中的一份。

课件出示。

师:这时,又来了一个小朋友,如果把蛋糕重新分,应该怎样分?生:应该把蛋糕平均分成三份。

师:那每个小朋友得到的是多少?

生:每个小朋友得到三分之一。

师:真棒。谁能把刚才的分法连起来再说一遍。

生:把蛋糕平均分成三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三分之一。(课件展示)。

同桌之间再互相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得到蛋糕的三分之一的。

(三)认识更多的几分之一。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让学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真棒。那么,你能用纸,折出你想要的分数吗?请同学们试一试。

学生折好后,教师拿出展示,分别问学生,这是几分之一,你是怎样分的?引导学生说出其他分数的意义。

小结:同学们,刚才的蛋糕、长方形、正方形,我们都可以把这些物体看做是一个整体,把他平均分成的两分、三分等等,我们可以概括成“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我们就可以说是它的几分之一。

1、读出或写出下列分数。(此题目写在答题卡上,用投影展示学生成果)。

2、判断下列图形中涂色部分能用阴影部分表示吗?能的用分数表示出来,不能的画叉。

3、判断题。(让学生用手势表示,有不同意见的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

4、说出下列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6、思考题。看图,说说在图中所占的面积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四人小组进行交流。

三年级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教案【第八篇】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2、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

理解几分之一所表示的意义,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等图形。

师:同学们,在家里或者学校,你们分过东西吗?这节课,老师也想请你们帮忙分一分月饼。

出示课件:

(1)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得几个?

(2)有2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得几个?

引出平均分的概念,板书:平均分

(3)有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得几个?

师:这半个月饼该怎么表示呢?还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表示吗?

师:其实刚才同学们提到的二分之一是一种新的数,而且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1、认识1/2

(1)指导认识(课件)

师:像这样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这个月饼的一半,也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课件)

(2)教学二分之一的读写

师示范:先写横线,表示平均分,再写2表示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在线上写1。

生书空。

(3)追问:在这个月饼中有几个二分之一?“它”指的是谁?

(4)说一说刚才是怎么得到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的?

(指名说2到3个,同桌说,全班说。)

2、找一找,感悟平均分的.重要性。

课件出示题目,看一看,哪些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

指名平均分是表示分数的前提。

3、动手实践,折1/2

a、折一折:让学生用各种的纸片动手折出(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折出你喜欢的图形的二分之一,并涂上颜色。

b、展示学生的几种典型折法

c、从操作过程中凸现思考过程。师巡堂,生操作。

(1)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表示出图形的二分之一的?(指名说)生汇报。

(展示不同的几种折法)

(2)师:这些涂色部分都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吗?为什么?

师:折法不同,形状不同没关系,只要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一份都

是它的二分之一。

(3)师出示不同大小的圆形

师小结:把一样大的图形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二分之一,这样的二分之一才是一样大的。

4、认识其他的分数

(1)师:看来呀,第一次的折纸游戏难不住大家,我要提出新要求了。(课件出示要求)

师巡视指导,找相同图形,不同的份数。

(5)师:你还能举出几个分数来?

(6)师指出:像1/4、1/8、1/3、1/6都是分数。

5、看书质疑。92页,看一看,填一填。全班读一读。

6、出示课本103页,“你知道吗?”

(1)完成93页做一做。第一题。

(2)完成96页。1到2题。

(3)拓展练习。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吃西瓜》,为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设疑。

三年级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教案【第九篇】

教学内容: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新课程三年级上册数学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分数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也是这一单元的核心,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体验平均分;初步认识并理解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重点: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教学过程:

[片断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通过对“一半”的认识,理解“一半“的含义。

师:说一半是多少:

(1)全班同学的一半。

(2)一个西瓜的一半。

(3)一个苹果的一半。

2.说说一半是怎么分的?(平均分成相等的2分,两份中的一份就是一半)。

3.所有事物都可以分出一半,一半能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像全班同学的一半是用26表示,我们能说清它有多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碰到类似这样一个西瓜的一半、一个苹果的一半的情况,我们无法用所学的数说清它到底有多大。于是在数学上引入了分数,就象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这个圆的一半。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它来表示。

4、收集生活中的分数,如医生嘱咐每次吃1/2的'药片和1/4包的药,让学生说说1/2、1/4怎么读、表示什么意思?懂得意思才能正确吃药,不至于吃错药而影响身体健康。

5.折一折:在长方形纸或圆片上折出二分之一,涂色表示。

[片断二]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理解四分之一。

师:

1.你能折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你能折吗?

2.折好涂色表示四分之一,交流。(学生对二分之一有了初步认识后,对折四分之一感到很顺利)。

3.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通过这一折,学生理解了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4.辨析:哪几个图形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说明理由。类比联想,抽象概括。

[片断三]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

师:1、折过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折一折,取一份用分数表示吗?学生折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等,他们通过自己操作而得到新的分数很兴奋。

2.折出了这么多的分数,你觉得谁折的分数大?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三十二分之一最大,折出的八分之一最小,并且还说了理由:32比8大,当然1/32大。一些学生发现越折越小了,觉得1/32是最小的。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平均分的份数多了,它的一份就小了。

3.回到折纸时的分数比较,1/8和1/32的比较,这时候,同学们都笑了,原来不能直接用32与8的比较来比较分数的大小,学生认识上提升了。理解了分母越大,平均分的份数就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比较几分之一分数的大小。

三年级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教案【第十篇】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认识几分之一。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及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着很大的差异。认识几分之一是第七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坚实的基础。教材的安排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非常注重情境的创设。

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具体性,概念形成主要依赖对感性材料的概括。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时已经掌握了平均分的意义,能把一些实物图片进行平均分,这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感性基础。

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意图,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数学思考和创新精神。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表示的具体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各种图形纸片若干张、彩色笔等。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实现确立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情境教学法、演示法、操作法、观察法和讨论法。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想学、乐学;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中主动建构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流程。

根据新课标理念,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最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数学学习的机会。”因此,新课伊始,我就创设了两个小朋友分水果的情境。把这些水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几个苹果?几个梨?几个西瓜?请你用掌声回答,答案是几就拍几下。当学生拍到“半个”西瓜时,产生了质疑:“‘半个’应该怎么拍呢?能用什么数来表示呢?”从而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新的数:分数。

拍掌引入分数,我是参考了吴正宪老师的精彩课堂设计,我觉得这个设计非常巧妙。首先拍掌能使全班学生注意力快速集中,其次“半个”无法拍掌表示,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新知的欲望。

第二个环节:动手操作,建构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因此我精心设计了六个活动来进行教学。

活动1.课件演示,建立表象。

几分之一的表象认识比较抽象,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认识“二分之一”时,我利用课件演示并让学生仔细观察: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西瓜的1/2。这一半是西瓜的1/2,那么,另一半呢?也是这个西瓜的1/2。在这里,我多让几位学生说一说,这个二分之一是怎么得来的?让学生明白,只要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其中任意一份都是整个西瓜的1/2。通过多媒体演示,使学生建立了1/2的表象。

活动2.读写1/2,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

初次认识分数,教师的引领显得尤其重要,我利用课件演示,示范读、写1/2,和学生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再让学生书空1/2,并快速地在本子上写出两个1/2。这样,学生在读写分数的过程中,初步感知了分数。

20 29712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