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赤壁赋》教案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后赤壁赋》教案3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后赤壁赋教案范文1

《新课程标准》对诗歌鉴赏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发展想象能力,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咏史怀古诗的特点以及鉴赏方法,为鉴赏一般的诗词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豪放词的基本特点;初步学习一些鉴赏古诗词的方法;品味词的意象意境;熟读背诵。

过程与方法

1.诵读感悟法

诗词教学贵在多读。本词是宋词中的经典,文辞优美,感情浓厚,境界雄阔,我要认真引导学生诵读文章,感悟意蕴,特别是抒情部分更要细心玩味。让学生发现诗词中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陶冶情操。

2.情景教学法

根据文中所描绘的情景,生动的语言,创设情境,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3.合作探究教学法

在教学中设计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大胆质疑,在探究中解决问题。使得语文学习更为自主互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与挫折,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材分析

怀古诗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重要的题材,诗人们通过这些诗词向读者展示了许多人生感怀。怀古诗词有许多共通之处,本课将以北宋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引导学生把握词中的意境,感悟诗人深沉的思考,从而学会如何鉴赏怀古诗词。在教学中把朗读和鉴赏重要词语和句子放到中心环节,以读带动感悟。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以往的学习已具备鉴赏诗歌的初步能力,但是对语言的感悟,诗歌意境、情景交融的艺术技巧把握还很薄弱。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艺术境界和炼字用词的妙处,品味作品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人生如梦”的思想。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课前三分钟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

刚才我所播放的歌曲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它是《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在前奏部分,我们首先听到的是战争前的鼓角争鸣,这样的歌曲我们自然而然就联想到三国这个充满纷争的时代,也留下了很多英雄,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而苏轼最欣赏的又是谁呢?(以三国的纷争,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带着一点好奇心来品读这首著名的作品。)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先由学生介绍自己所认识的苏轼,最后由我补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曾任杭州通判,又知密州、徐州、湖州,政绩卓著。苏轼是北宋文坛领袖,建树了多方面的文学业绩,唐宋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

21岁时与其弟苏辙同榜进士,历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方官。1079年6月被指控“讥刺朝政,包藏祸心”,遭到逮捕、审讯,史称“乌台诗案”,后贬谪黄州,精心著述。1084年旧党司马光执政,平步青云,后同旧党发生分歧,又遭诬告,被贬出京城,流放南方。苏轼才情奔放,诗词文均有独到成就,有“苏黄、欧苏、苏辛”之说。

被贬黄州期间(1080-1084),生活困难,极度苦闷,却又是他创作丰富、成就突出的时期,尤以两赋(前后《赤壁赋》)一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最为著名。

由作者、背景介绍引入今天鉴赏的第一个方法:知人论世。

(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要学习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就以鉴赏的基本思路贯穿课堂始终。对于苏轼,学生是很熟悉的,但在这节课上我依然要让学生回顾苏轼的生平,并给学生展示我所准备的材料,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知道鉴赏诗歌很关键的一个方法就是知人论世,也就是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写作的背景等等。)

(三)利用多媒体展示预习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利用预习学案把学生在预习学案中提出的相关疑惑,归纳之后投影)

然后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老师在课堂上的所有讲解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解答他们内心所产生的疑惑,是为他们服务的。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课堂主人翁意识,并培养他们质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气,增强他们学习诗歌的信心。)

(四)文本分析(小组合作——理解分析)

1.解题:题目“赤壁怀古”给了我们哪些信息?相对应词中哪些句子?大声朗读本词,找出相关语句。(方法之二:审读标题)

明确:作者立于赤壁之上,由眼前之景怀想到古人古事。

(诗歌的标题中经常包含着一些重要信息,可能是关于诗歌的内容,也可能是关于写作的背景等等,但是标题又是极易为我们所忽略的,因此特地安排解题的环节,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重视,在以后的诗歌鉴赏中关注标题所提供的信息。由此归纳第二个方法:审读标题)

2.哪句词句使词由赏景转为怀人的?

明确: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宏观把握全词,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

3.由此可见,这首词的结构非常清晰,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这首让后世人赞颂不已的写景的词句,来追寻苏轼的壮志豪情。请齐声朗诵上篇。思考:在上篇中,作者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提问:这个特点你是从哪归纳出来的?

明确:抓住关键字词:乱、穿、惊、拍、卷、千堆雪。从这些字词中我们感受到了苏轼豪迈的气势,雄浑的笔调。(方法之三:抓关键词)

(词中的景物描写与作者的情感抒发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分析景物的特点直接关系到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抓景物特点的一个极其有效的途径就是看关键词。同时这些字词本身也极具表现力,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4.在这样壮阔的美景中,词人想到了谁?(周瑜)据史料记载,赤壁之战时周瑜已经34岁,作者为何会写此时“小乔初嫁了”呢?

明确:目的是表现周瑜的年轻有为,美人衬英雄,从而与自己形成鲜明的对比。

5.由此可见,作者塑造出的是怎样的一位人物形象?(讨论、概括)

明确:年轻有为,雄姿英发,风流儒雅,有出色的指挥才能。“小乔初嫁了”以美人衬英雄,写尽俊伟风姿,另外也暗示了周瑜与孙权的特殊关系,揭示了周瑜之所以能够建功立业的重要原因;“羽扇纶巾”可见周瑜风流倜傥的儒将风范,表现了他智慧的一面。“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以曹操水军的惨败衬托周瑜指挥若定,蔑视强敌的气概,一个少年得志、刚柔并济、能文善武的青年才俊呼之欲出。

由周瑜自然联系到作者自己,抒发了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东坡当年47岁,两鬓斑白,非但无所建树,反而贬官黄州,不免感慨万分,悲从中来,怀古思今,对比反差强烈。

(了解苏轼在这里例举周瑜的典故,目的是和自己对比,从而引发感慨。)

6.以本词为主要依据,联系《赤壁赋》以及写作背景,想象作者在面对如此壮阔之景时的内心活动,写一段苏轼的内心独白。注意紧扣文本,写完后交流,看看谁更能准确把握苏轼的感情。

明确: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在这过程中,多少英雄豪杰都已成为过去。在伟大的自然面前,人是那么的渺小,人生是那么的短暂。英雄如曹操,而今安在哉?豪杰如周瑜,也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相比较而言,我苏轼个人一时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多情应笑我”是自我解嘲,既然如此,我何必还多情善感地感叹自己华发早生而一事无成,耿耿于怀自己比不上周瑜而羡慕他的功成名就呢!不如释放自己,放开怀抱,“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洒下一杯美酒来祭奠江月,将我的情感寄托在这壮美的山水之中,正如《赤壁赋》中苏轼对友人的劝导: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表达了苏轼豁达的情怀,而这也正是苏轼一贯的人生态度。

板书:对英雄的景仰,失落但不消沉,情感旷达!

(这是这节课的难点,作者所抒发的感情也是历来受争议之处。我在设计问题时避开了对于他感情是积极还是消极这个辩题,而是让学生更多地去体会词人的心境,并结合苏轼在《赤壁赋》这同一时期所写的作品中的感悟,以及对苏轼性格的了解,展开讨论,确定苏轼在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争论,在尊重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同时,更多的要提醒学生“紧扣文本”和“知人论世”,现学现用,最终得出结论。由此提醒学生最后一个技巧:紧扣文本。)

7.回过头来,再看在预习学案中所提出的问题,现在也都迎刃而解了。

(五)在理解了词人情感的基础上,一起将本词有感情的朗读,再次体会作者旷达的心境

(六)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背诵本词的同时,将描写赤壁景色的诗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扩写成150字左右的一段文字,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

(七)板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写景——壮美

咏事——雄浑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上面就是山草香给大家整理的3篇《后赤壁赋》教案,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后赤壁赋教案的相关认知。

后赤壁赋教案范文2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研究者甚众,教师在鉴赏本词的主题思想时,往往会将本词与苏轼被贬黄州时的其他诗词进行比较,使学生更深刻的了解苏轼被贬后的心境,这种比较分析本身无可厚非,但这是不是对本词主题思想唯一或是最合理的解读呢?笔者认为,这是有待商榷的。

事实上,文本应该是一种多元的、开放的存在,自它脱离作者而存在于客观世界开始,就具有了高于生命力的开放性。“在作品中未实写出来的或明写出来的部分,向读者所暗示或揭示的内容,成为激发诱导读者进行创造性填补和想象性连接的基本方法。[1]”而这首词的结尾“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正是文本隐含的“空白”和“不确定性”,它召唤着读者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其进行多元解读。

一、知人论世,解其英雄失路之悲

知人论世是鉴赏诗歌主题的重要途径,《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时,这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这一经历几乎使苏轼跌入人生的绝境,他的志向也由当初的“奋励有当世志”、“致君尧舜”转变为了“聊从造物游”。从这一时期苏轼创作的大量诗歌中,我们能看到一颗伤感的灵魂,因怀才不遇,被贬异乡而发出的悲慨。

读罢《念奴娇·赤壁怀古》,不难发现,在三国众多英雄人物中,词人显然特别钟爱周瑜,我们不仅感叹,何也?毕竟在很多人眼中,周瑜也是个悲剧性的人物,但词人显然并不认同。词人昵称其“周郎”,除了词人的亲近之意外,亦可见出周瑜当时之年轻,“小乔初嫁了”的“初”字也是很好的佐证。而这位少年得志,婚姻美满的将军“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让“早生华发”,仕途坎坷的苏轼情何以堪,只能慨叹“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至此,我们也许能明白,周瑜不仅是苏轼仰慕的英雄,其辉煌的人生也是苏轼一生寤寐求之而不得的,而这种遗憾让他咏怀赤壁古迹的时候更感伤怀。正如晚清黄苏《寥园词选》中所说的“题是怀古,意是谓自己消磨壮心殆尽也”。

二、品读文本,解其英雄横槊之气

清代词论家徐轨认为东坡词“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而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自然也流露出了这种豪迈之气。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此句将奔腾的江水与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联系在一起,着一“尽”字,极写自然的永恒,人事的无常,历史的不可扭转。词人开篇就将全词置于这样一个广阔悠久的背景之下,让人自然感受到他豪迈的风格。“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又连用三个动词“穿”“拍”“卷”,绘形绘声绘色,把读者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

在这样一个雄奇壮阔的赤壁战场上,涌现出了一系列英雄豪杰,周瑜在“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历史也在“谈笑间”,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历史面前,人是何其渺小,英雄已湮没在浩瀚历史长河之中,故词人深觉“多情应笑我”,认为正是自己的多愁善感,使自己“早生华发”,不如以酒酬月,聊寄情怀。

尽管人生有诸多不幸,但是词人在描写景物,抒发情感上并未沉湎于悲伤,而是为我们展示了属于自己的洒脱豪迈,将个人的成败得失置于历史长河中,似乎一切都是虚无。

精读文本,我们不难发现处于人生低谷的苏轼,“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并不失其英雄之本色。

三、文本互涉,解其精神突围之达

文本互涉是指“文本之间相互映射、相互干涉,体现为一个文本中存在很多需要其他文本来弥补的不足之处,也就是通过许多文本来共同阐释一个单独文本的过程,为读者解读一个文本供应相关的思路和方法,让文本有本可循。[2]”运用文本互涉理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就可以自主地将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融入到阅读体验中,构建自身的阅读认知体系。在解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们可以联系其同期创作的两篇散文前后《赤壁赋》,寻找其内在联系,进一步解读其主题思想。

在《前赤壁赋》中,苏轼同样提到了周瑜“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在苏轼笔下,曹孟德是文韬武略皆具的“一世之雄也”,但与周瑜相比似乎略逊一筹,从功业而论,周瑜自是无法与曹操相比,但其“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儒将风采显然在苏轼心中更胜一筹。周瑜可谓其理想人格的化身,在周瑜身上,我们依稀可见苏轼早年在儒家思想教化下那份积极入世,“致君尧舜”的理想。然而这种理想却在现实面前折戟,如何排遣这种理想不得施展的悲伤呢?《前赤壁赋》中词人以一句“而今安在哉?”对英雄业绩安在质疑,而这正吻合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建功立业的英雄尚且被历史洪流湮没,自己又何必汲汲于功名呢?苏轼似乎从中得到了解脱,认为“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就是佛家思想的真谛,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去除妄想、执着、分别,使烦恼减少,活得自在、幸福、美满,进一步恢复自己的智慧、神通、德能与才艺,苏轼就是在这种自觉中得到了涅槃。正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言“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汲汲于功名只是徒增愁肠,催生白发,不如放下执念,寄情山水。

《后赤壁赋》中词人梦中遇一道士,问及“赤壁之游乐乎?”颇有道家纵情山水之意。庄周梦蝶亦或是蝶梦庄周,这是道家物我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是古代失意之士寻求精神解脱的重要途径。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发出的“人生如梦”之慨与道家所说的虚无主义不谋而合。

运用文本互涉理论,我们可以看到《念奴娇·赤壁怀古》在思想感情上与前后《赤壁赋》有着共通点,“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正是儒释道思想在其人生失意时碰撞、融合后的积淀,正如余秋雨所说的“突围”。而这种精神的突围让我们感受到了苏轼的旷达超然。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倒筐倒筐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而且“那没有说出来的一部分反而是极关重要的一部分。[3]”对《念奴娇·赤壁怀古》主题思想的多元解读要求我们把握文字中蕴涵的信息,使用灵活多样的阅读方法,在阅读中构造自己的独特感悟。它强调我们的视野必须扩大到与文本相联系的社会文化生活,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注释:

[1]陆丽华。从接受美学谈我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走向[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8).

[2]钮堂柏。基于文本互涉理论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4,(5).

后赤壁赋教案范文3

关键词:柳宗元 欧阳修 坡 山水游记 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1

我国的山水游记,作为一种一种独立文学样式出现,可以追溯的南北朝的郦道远。他的《水经注》记载了中外河流1200条。它详细地记述了河流所经地区的地理、历史、风土人情以及神话传说。内容丰富,文笔多姿多彩。有注重山川景物特征的逼真描绘和隽永传神的特点。到了唐宋继成了这个优秀传统,而且有所发展创新,形成了山水游记文学的一个新的艺术高峰。这时初期那种对祖国山河纯客观的描写减少了,显示了情景交融文情并茂的写作特点,并且出现了像柳宗元、欧阳修和坡这些志高才溢的大手笔。

但是正如曹丕《典论・论文》所述那样,“文以气为主”。三位大家作为文人其气质、禀性、个性各不相同,因而文章的风格,即作家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直接具体的反应和表现也是极不相同的。诗有画龙点睛的“诗眼”,文亦有“揭敛之指”,前顾后注的“文眼”。为着表现作家独特的文气、文风,各自选择谋篇布局的“文眼”也不仅相同。新赏他们的游记,我们不仅可以饱览祖国的山水胜境,更可以充分领略情趣各异的艺术魅力。东坡笔下的山水,则像一幅淋漓酣畅的泼墨写意画,雄浑苍莽,不由人视通万里,遐想千古。《前赤壁赋》是其山水游记的典型代表。如果仔细加以评析,就不难发现,《前赤壁赋》反映出来的苏轼的鲜明个人特点和他山水游记的艺术发特色。

坡(1037-1101)字子瞻,名轼,北京眉州眉山人。他出生在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家庭。祖父苏序是位诗人,“读书务知大义;为诗务达其志而已,诗多致千余首”。父苏洵,长于策论,文风纵横恣肆,对苏轼有明显影响。加之东坡聪颖非常,所以他学识渊博,才具惊人。对于诗、文、词、书都有精深的造诣和成就。“博学”也造就了他思想上“杂”的特点。政治上他倾向于儒家的问政入世,生活上取法佛家、道家的的旷达出世。有矛盾,但又以“外儒内道”的形式达到儒道的统一。这样,他既能进亦能退。

元丰二年(1079)他因“乌台诗案”弹劾下狱。不久就贬到长江边当一个小小的团练副使。政治上的失意使他转而投向大自然的怀抱,寻求安慰和超脱。老庄思想成为他人生哲学的主导,成为他逆境中精神上的砥柱。他在超然化外的旷达中,不懈追求完美的人生。

元丰五年,他巡江傲游黄州赤壁。此处山川险要,雄踞大江,误为当年周瑜大破曹孟德之赤壁,睹物怀古,激发了他胸中豪情,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优美动人的《前赤壁赋》。他虽游的是假赤壁,写出来的却是好文章。

文章一开始就以简洁的富于特征的笔墨勾画出“清风徐来”、“月出东山”的清风明月之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如此雄浑壮阔的气势,的确反映出作者博大宽广的胸怀。置身于这样的诗情画意,当然会从现实的痛苦中解脱出来,飘飘欲仙,感到无穷的乐趣。有清风明月,有山光水色,杯盏在握、对酒当歌、引发了思念美人的清风明月之“情”。通过情绪、反映、形状、效果的“博喻”写出箫声,更显的感情的悠远深邃。值此一折,转乐为悲。兴起了思古的幽情,引起清风明月之“理”。客人道古论今,天地玄黄,由一世之雄曹孟德于今安在哉,联想到人生的短促,渺小。羡慕“长江之无穷”,情绪更为悲怆。借着答客问,苏子钻出来阐发他对人生的看法。他认为由变可以得出天地存在也是瞬间的结论,可是由不变也可以看出人生宇宙的无穷存在,物质是不灭的,山川明月又何羡乎?所以“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日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转悲而为“客喜而笑”。

通篇采用主客问答,以清风明月在结构上穿针引线,情绪变化曲折多端,深刻展示了坡内心的痛苦、矛盾、斗争,最终在老庄思想的朴素辩正法中得到解脱。

为此,他在不显眼的地方安排了非比寻常的“文眼”:“吾与子共适”,文中之配情绪悲乐变化的是“共适”与不适思想的交替。“卒章显志”的结论是:人生无论其变与不变,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应该“适”。文眼看似信手拈来,实际功力深厚,“绚烂之极归于自然。”文风直追老庄,“辟阖,仪态万方。”时而如飞流直泻,时而如幽谷清溪;有仰天长啸,也有俯首哦吟,结构上纵横开阔,舒卷自如,极尽变化腾挪之能事。将眼前景心中情,与人生哲理交织在一起,让读者看到了大千世界和宇宙的玄种,开辟了山水游记的新境界。坡少年读《庄子》曾经感叹:“吾昔有见于中,儿不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也。后人读东坡文也应该有这样的感受。就是说“不但见得到”,而且“能说得出”苏文的“过人之处”就“文气”而言,坡此文有一种飘乎羽化的“仙气”。

有人说,柳宗元山水游记像潺潺清泉,反映大自然细腻的美,欧阳修山水游记如镜湖微澜,陶醉于大自然闲适的美,那么,苏轼之文就是浩淼的大海了,反映出东坡向往大自然雄浑的美。

参考文献:

[1] 《中外散文名篇鉴赏辞典》,张耀辉、傅德岷主编,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1989年8月第一版。

[2] 《古代汉语 上下》,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编,北京出版社出版,1981年9月第一版。

20 7299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