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对联》教案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奇妙的对联》教案精编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奇妙的对联》教案1

学习目标:

积累有关对联知识。

学习欣赏对联。

尝试对对联。

学习过程:

一、联林趣事

谢缙巧对曹尚书

明代翰林学士谢缙,是个有名的才子。据说,他六、七岁就能吟诗作对,人们都称他为 “神童” 。他家与曹尚书府第的竹园相对,于是他便在自家的大门上写了一联:

门对千竿竹;

家藏万卷书。

第二天,曹尚书见了很不愉快,命家人曹保去问是哪个人写的。一打听,原来是卖水的贫民谢通之子谢缙写的。曹尚书心想:我家的竹园景色岂能让他借用?于是,命家人把园中竹子砍去一截。谢缙见了,就在对联下面各添一字:

门对千竿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曹尚书读了对联更加气愤,忙命家人把园中竹子全部砍光。谢缙见后又在对联下面各加一字:

门对千竿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曹尚书感到十分惊奇,即命家人曹保把谢缙叫到府上。当谢缙来到曹府时,不料大门还关着。谢缙当时高声指斥:“正门不开,非迎客之理。”

曹尚书在门内说:“我出几副对联,如果你对得上,我便开中门迎接。”于是,念了上联: 小犬无知嫌路窄;

谢缙对道:

大鹏展翅恨天低。

曹尚书又念一联:

闲人免进贤人进;

谢缙闻声对道:

盗者休来道者来。

曹尚书见谢缙对答如流,连称 “奇才”,当即开了中门迎接。谢晋身穿绿衣,个子矮小,

走起路来连蹦带跳,曹尚书便又挖苦他:

出水蛤蟆穿绿袄;

谢缙见曹尚书身着红袍,老态龙钟,不假思索地答道:

落汤螃蟹着红袍。

曹尚书听了觉得很尴尬。待谢缙进入府后,便问:“谢学生,你父母做何生意?”谢缙想起父亲起早摸黑,沿街卖水,早晨、夜晚水桶映照着太阳月亮的光华;又想起母亲在家纺线织布,双手灵巧操作的情景,于是回答道:

严父肩挑日月;

慈母手转乾坤。

曹尚书听了,不得不惊服谢缙的奇才。

读了上面这个故事,你一定也能想起来不少关于对联的趣事吧。写下提要,课堂上给同学们讲一讲。

二、了解对联常识

1、对联由 和 组合而成,字数多少无定规,但要求 。

2、对仗的要求是 。

3、词性相同是指名词对名词等。(请用“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填入前面各空,并补充完整)

4、结构相当是指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 等。(请用“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填入前面各空,并补充完整)

5、平仄是就字的声调而言,在现代汉语中,平声包括 、 两种,仄声包括 、 两种。

6、对联讲究平仄,对联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 ,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 。因为一般仄声短促,平声舒缓。

三、欣赏对联

1、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联中 对 ,均为颜色词; 对 ,均为地理名词; 对 ,均为天文名词; 对 ,均为形容词; 对 ,均为珠宝名称; 对 ,均为动词:上下词性相对十分严格,可谓工对之佳作。

2、 揭阳一中校庆联:

癸亥创书院,岐山毓秀,榕水钟灵,喜看桃李争荣,流芳万里;

甲子庆校诞,嘉宾贲临,群贤兴会,欣祝鲲鹏展翅,奋翮九霄。

此联文笔庄重,层次分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联语以干支纪年开始,“癸亥创书院”、“甲子庆校诞”,一开头就巧妙地以 、 两字点明主旨。接着,灵活地运用句中自对格式,以“岐山毓秀”对“榕水钟灵”,“嘉宾贲临”对“群贤兴会”,写榕城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和揭阳一中校庆时的盛况。最后,再以 、 回顾过去和展望未来。联语活用比喻修辞格,把济济人才喻为 ,把他日大展鸿图喻为 。全联以“流芳万里”和“奋翮九霄”结尾,极具力度,极有气魄。

3、看教材78页,说说对应“孙行者”的几个下联好在哪里。

4、看教材78页,指出“对联欣赏”部分涉及到的人物与名胜。

5、下面是一组行业对联,请连线,使它与相关行业对应。

千秋伟业千秋福 一寸光阴一寸金 饭店

察及秋毫如照烛 看来老眼不生花 照相馆

一剪喜成百家愿 寸尺巧量万客心 理发店

但愿世间人长寿 不惜架上药生尘 钟表店

体态须眉都活泼 心神毫发不参差 眼镜行

虽云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中药铺

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弃之可惜 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裁缝店

四、学对对联

1、下面几副对联已经打散,请按照对联的相关知识重新组合。

A、人梯巧搭登攀路 水深不乏破浪舟

B、学海无涯勤可渡 阵阵渔歌卷春风

C、山高自有人行路 雨滋桃杏万户红

D、风吹杨柳千门绿 书山有径志能攀

E、点点轻舟腾巨浪 心血勤浇栋梁材

2、下面是几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上联:扫千年旧习

下联:

上联:祖国江山好

下联:

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下联:

上联:大地春回,青山绿水,祖国千般美

下联:

五、拓展延伸

查阅、复习学过的古诗文,包括你在课外所学,从学习、友情、做人、立志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辑一副对联。

教后反思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奇妙的对联》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奇妙的对联》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如起源、特点、种类等。

2、 学会拟写简单的对联。

3、 了解对联的有关题型,基本上学会做。

二、教学重点:

1、学会拟写简单的对联。

2、了解对联的有关题型,基本上学会做。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宋)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桃、符就是对联,今天我们学习对联的有关知识,并学会写简单的对联。

(二)、教学目标展示:今天我们要学习:

1、对联起源

2、对联特点

3、学对歌诀

4、对联种类

(三)、讲析目标:

1、对联起源:要求筛选出要点: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2、对联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举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学对歌诀:天文天对地,地对天。日月对山川。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户十千年。

地理溪对谷,水对山。峻岭对狂澜。柳堤对花苑,洞壑对峰峦。舟横清浅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

时令朝对暮,夏对春。五戊对三更。重阳对七夕,冬至对秋分。三百枯棋消永昼,十千美酒赏芳辰。

国号今对古,汉对唐。五帝对三皇。三国分吴魏,六朝有宋梁。虞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武是三王。

食馔茶对酒,饭对羹。美酿对香粳。炮羊对脍鲤,煮笋对餐英。雪夜烹茶真韵事,春初煎韭见交情。

4、 对联种类:按内容分:春联,寿联,婚联,挽联,名胜联,书画联,行业联,其它联等。

按形式分: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

(四)、实战演练:

1、请为下列上联对下联:

冬去山明水秀 爆竹一声除旧岁

春风轻拂千山绿 校园美丽春来早

2、找出诗中的对偶句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请说说下列对联中涉及什么人?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杜甫)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蒲松龄)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范仲淹)

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蒲松龄)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项羽、越王勾践)。

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诸葛亮)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李白)

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 (诸葛亮)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李清照)

4、请找出下面的上下联,并说说写的是谁。

数点梅花亡国恨鸿门斗碎霸图空志见出师表

平沙无处可招魂好为梁父吟鹿野舟沉王业兆三分明月故臣心盛唐诗酒无双士青冢有情犹识路青莲文苑第一家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答案: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诸葛亮)

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李白)

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王昭君)

数点梅花亡国恨,三分明月故臣心。(史可法)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三苏”和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轼四位散文家)

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斗碎霸图空。 (项羽)

5、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的上联调整下联。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

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答案: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尧天日。

6、去年中考题

一辆公交车上写着这样的一条标语:“绿色车厢,情系乘客。”你能根据对偶的要求,把它改写得更好一些吗?(可以调换或增加词语,原意也可以略加改动。)

如:绿色车厢,文明乘客。

7、位于东海之滨的宁波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这是我们宁波人的骄傲.请根据《情系上林湖》,《为奴隶的母亲》,《舜水风范长留东瀛》3篇文章所写的人、事拟写相应的下联或上联。

上联:范尧卿力保天一阁下联:xxxxxxxxx

上联:xxxxxxxx下联:童第周效实创奇迹

余秋雨情系上林湖朱舜水东瀛留(存)风范

赵平复怒抨旧习俗

(五)作业:课外对联题

《奇妙的对联》教案3

内容简析

本课教材安排了三副对联、九个会认字和四个会写字。通过读对联识汉字,让学生了解祖国一些传统文化,初步了解一些对联的意思。

设计理念

引导儿童多种途径识汉字,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将识字和生活结合起来,在生活中识字。

教学目标

1、结合对联认读“美、民、岁”等九个会认字,掌握“万、百、民、竹”四个会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用生字组词造句,培养识字能力。

3、熟读课本中的对联,感受祖国文化。

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和正确书写四个会写字。

难点是用生字组词造句。

教具准备

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带田字格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设计流程

一、谈话,揭示内容

1、同学们,在过新年的时候,你家大门口贴上了什么?(对联。)你记得你家的对联写的是什么吗?记得的自由站起来说。

2、揭示内容,提出学习要求。

二、读对联,读准字音

1、范读,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2、学生自由读,难读的字借拼音多读几遍。

3、你觉得哪个字难读?谁能把这个字读好?

4、指名读对联,其他同学听、评、正音。

5、同桌互相读。

6、师指导读好对联,要注意读好每副对联的停顿。

三、识汉字,积累词语

1、读九个要求会认的字。

(1)认读带有注音的生字。

(2)去掉生字上的注音,认读。

(3)选喜欢的字组词说句。

2、学习四个要求会写的字。

(1)想一想,说一说,你准备怎样记这些字。(结构、笔画、笔顺。)

(2)指导书写。(“民、竹”两个字是难写字,重点指导。)

四、活动与作业

1、回家以后把今天学到的对联背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邻居的小朋友听。

2、收集一些简单的对联读一读,背一背。

《奇妙的对联》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的常识。

2、收集和积累对联。

3、学习欣赏对联。

4、尝试对简单的对子。

教学过程

一、预习

布置学生收集一些古文中的对联或民间对联。

(古文的例子可参照教参。)

二、激趣

做些小游戏如猜灯谜来引发学生的兴趣。

(参考后面所附材料1、2。)

三、特点

主要分四个方面:

一是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二是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三是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四是内容相关,节奏鲜明。

(对仗工整平仄有规词性相对内容相关书写美观张贴有序。)

四、评赏

例1: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

(童子和桐子读音相同,落与乐亦是)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上联三、六、八字读cháo,四、五、七、九字读zhāo;下联三、六、八字读zhǎng,四、五、七、九字读cháng。)

例2: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唐宋君王非寡德,琼崖人士有奇缘。

赏析:

1、每副对联都分上下联,每联为7个字,且断句也有规可循。如“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唐宋/君王/非/寡德”,“琼崖/人士/有/奇缘”。

2、每副对联上联的最后一个字都是仄声字,下联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平声字。如“海”为仄声字,“德”为仄声字;“江”为平声字,“缘”为平声字。因此,每副对联读起来都显的音调和谐,声律相对,平仄相调。

3、两副对联相对的词语,不但位置相同,而且词性相对。第一联“生意兴隆”对“财源茂盛”,主谓短语对主谓短语;“通”对“达”动词对动词,“四海”对“三江”,数词对数词,地理名词对地理名词。第二联“唐宋君王”对“琼崖人士”,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非寡德”与“有奇缘”,其中“非”对“有”,动词对动词,“寡德”对“奇缘”,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由此可知,对联是要讲究对仗的。对仗是对联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对联的审美所在。

4、对联除了“对”之外,还必须“联”。如果对联的上下联写的不是两个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应,贯通、呼应,则不能称其为对联。学生读出的这两副对联,不但内容相关,而且形式上也相互联系。“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此联是祝颂吉祥语,企盼来年生意顺利,财源滚滚,日进万金。上下联内容相互照应,相互强调。“唐宋君王非寡德,琼崖人士有奇缘”。此联意思是:这些气节学识都很高的人杰被流放到海南岛,并不是唐代和宋代的统治者缺少德行,而是海南岛的一种缘分,要不然我们怎么结交得了这样的大人物呢!同时,这两副对联读起来节奏感很强,停顿换气的地方也很明显。

五、作法

1、绝对,一般指只有一个好的出句或对句,而缺少另外和它对仗的一句。

2、要注意对仗、平仄、词性等规律。

3、注意逻辑。

六、练一练

1、天──(地)风──(雪)海──(山)新──(旧)

南北──(东西)千山──(万水)千山秀──(万水清)

庆贺──(恭喜)枝头──(花丛)

2、上联:处处风光好。(下联:家家喜气浓。)

上联:鸟儿枝头落。(下联:蝴蝶花中飞。)

上联:福如东海。(下联:寿比南山。)

坐──请坐──请上坐。(下联:茶──敬茶──敬香茶)

(下联可以是多元的。)

〖材料1:春晚灯谜〗

横批一:盛景争春

1、三海九门京华迎奥运(北京)

一江两岸世博靓申城(上海)

2、朝天门喜迎天下客(重庆)

塘沽港笑纳万国风(天津)

3、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吉林)

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辽宁)

4、雪域春秋扎西德勒(西藏)

天山南北乌鲁木齐(新疆)

横批二:世间同春

5、南海风清讲述春天故事(广东)

漓江水碧飘来三姐新歌(广西)

6、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山东)

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山西)

7、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湖南)

两千里赤壁览黄鹤风流(湖北)

8、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河北)

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河南)

横批三:联袂贺春

9、苗寨黔山黄果树酒香赤水(贵州)

川肴蜀绣锦官城花径草堂(四川)

10、饮龙井茶品江南丝竹(浙江)

登虎丘塔论天下园林(江苏)

11、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内蒙古)

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黑龙江)

12、红黄蓝白黑五珍献瑞(宁夏)

字史酒医诗诸圣流芳(陕西)

横批四:欢歌迎春

13、水泽源流江河糊海(青海)

金银铜铁铬镍铅锌(甘肃)

14、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云南)

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海南)

15、黄山为九州增色(安徽)

瓷器与中国同名(江西)

16、荆花吐艳香江瑞(香港)

莲蕊临风镜海清(澳门)

17、品铁观音香飘两岸(福建)

拜妈祖庙情系一家(台湾)

横批五:盛世大联欢

18、上联:上下五千年太平盛世欣今日听钟乐和鸣八方共饮复兴酒

下联:纵横九万里锦绣中华创未来看龙狮劲舞四海同吟发展歌

〖材料2: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的对子〗

1、对穿肠: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艺竟敢教七八九子 十分大胆

唐伯虎: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两意 一等下流

(其实这个是病句,很明显,字数不对!)

2、对穿肠:画图里,龙不吟虎不啸,小小书僮可笑可笑

唐伯虎:棋盘内,车无轮马无缰,叫声将军提防提防

(这对压韵非常棒,智囊团将民间流传的长联改得恰到好处!)

3、对穿肠: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

唐伯虎:雨雨风风花花叶叶年年暮暮朝朝

(这个说不准,可能是由国语改过来的,适合用粤语来说,但平仄顾不上了,白璧微暇。)

4、对穿肠: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思社稷

唐伯虎:八目尚赏,赏花赏月赏秋香

(这个要说得详细一些。这一副改得绝,把秋香嵌进去了,十分应景。原联大多是这样传说的:上联:口十心思,思乡思友思父母:下联: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相传是清乾隆和纪晓岚的酬唱之作,构思拆字十分巧妙。而现在改的下联却也不遑多让,将“赏”字拆为尚、目、八(繁体),更摆秋香姐姐上台,才子风流呀!)

《奇妙的对联》教案5

课文类型

活动课。

课前准备

1、收集对联:

⑴ 收集楹联:

① 了解什么是楹联。

② 主要从祠堂、庙宇、古建筑中获得。

③ 选择较有文化意义的加以整理。

⑵ 收集春联:从春节期间人们所贴的对联中去搜集。

⑶ 收集商业用联。

⑷ 收集喜庆、婚、寿、挽等联。

2、阅读资料,网上查询。

3、了解对联的有关基本知识。

活动目的

1、知识:

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的历史。

2、能力:

⑴ 品味对联形式与内容。

⑵ 学会欣赏对联。

⑶ 学作一些简单的对联。

⑷ 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对传统文化兴趣。

活动过程

一、导入对联

二、对联来源的发展介绍

三、对联的分类

1、由学生展示所收集的对联,然后归类。

2、分类标准。

四、对联欣赏

1、趣味联(讲一个趣味对联故事)。

2、古对联(楹联、春联、商业联、喜庆联、挽联)。

3、现代联。

五、对联课堂活动

1、对联与名人。

2、猜谜。

3、对联断句。

4、读准对联。

5、改对联。

6、学对对联。

六、总结、归纳,进一步明确知识

七、作业:收集、交流

20 3732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