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 教案【优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兰亭集序》 教案【优质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兰亭集序教案【第一篇】

一、教学要点

1、掌握文中文言知识和相关文化常识

2、体会作者的哲学思想

二、教学设计

(一)、方法设计: 诵读、讲解; 多媒体辅助;2课时

(二)、过程设计

1、背景知识

1)、王羲之(321-379)  世称王右军,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兰亭序》由来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邀请当时社会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他们引酒赋诗,将所写的诗结成诗集,王羲之当场为诗集书写1篇序言,即本文《兰亭集序》。

3)、文体"序"  序,也叫"叙"或"引",是说明作品的写作目的或作者情况,也有对作品的评论和相关问题的阐发。序一般写在作品前面,列在后面的称"后序"或"跋"。

2、诵读训练

听范读,朗读

3、文章讲析

这是1篇山水游记散文,语言清新洒脱,注意文章中的景语与情语;文章不论记叙还是议论都颇有层次,理清作者的思路;魏晋时期,玄学风行,在山水游记中体悟、探讨人生道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哲学思想。

1)、讲析第一段:(修禊)之乐。 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兰亭盛会的?

第一句:时间、地点、集会的原因。

⑴。古代纪年方法: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

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地支"则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个字。纪年的方法,从"天干"中的"甲"开始,配"地支"中的"子"依次搭配,得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等等六十个组合,俗称作"六十花甲"。这种"天干地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周期。

如:XX年是庚辰年;XX年是辛巳年;……

⑵。修禊: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古人视季春三月是万物萌生的时节,早在周代,人们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到河边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孔子的得意门生曾点将春禊视为其志,得到孔子的赞赏。"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三国魏以后春禊定在三月三,活动内容也改为在水边宴饮、赋诗等。

第二句:与会者

第三句:兰亭周围地形环境

⑴。带:名词动用,像衣带一样围绕

第四句:宴饮之乐

⑴。流觞曲水:也称为"曲水流觞",春禊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引溪水进入弯曲的水渠,人们坐在水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觞系古代盛酒器具,即酒杯。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可浮于水中。也有陶制的,两边有耳,又称"羽觞",因其比木杯重,玩时则放在荷叶上,使其浮水而行。

曲:使动,使(水)弯曲

⑵。次:旁边

⑶。一:一些,一点

⑷。幽情:深藏内心的感情

第五句:天气

第六句:作者的主观感受。

⑴。仰观,俯察: 古人观照自然、人生的两种方式。

⑵。所以:用来

⑶。游目骋怀:纵展眼力,开阔胸怀。

⑷。极:穷尽

⑸。娱:乐趣

⑹。信:实在,诚

朗读第一段

2)、讲析第二段:(死生)之痛。 思考:本段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是如何逐层阐述的?

第一句:眼前聚会盛况,引起人生感悟。

⑴。与:结交,交往

⑵。俯仰:社会人事周旋应酬

第二句:两种生活态度:"晤言一室"与"放浪形骸"

⑴。或:有的人

⑵。晤言:对面交谈

⑶。因:就着

⑷。放浪:放纵无拘束

第三句:两种生活感受:"快然自足"与"感慨系之"

⑴。趣:通"趋",往,追求

⑵。曾:竟,乃

⑶。老之将至:"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子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⑷。之:往,到达

⑸。系:附着

第四句:过渡深化:生之无常--死之无奈

⑴。向:以前

⑵。俯仰:时间很短

⑶。犹:尚且

⑷。之:代事,指"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⑸。况:何况

⑹。修短:寿命长短

⑺。期:至,及

第五、六句:得出"死生亦大"的结论,令人悲痛。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庄子•德充符》)

朗读第二段

3)、讲析第三段:(今昔)之悲  思考:作者因何而悲?编辑兰亭诗集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句:指出古今兴感相同这一现象

⑴。若合一契:(古人兴感之由)象符契一样相合

⑵。不能喻之于怀:心里却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为何叹息悲伤?)

第二句:批驳"死生一体"的观点,解释"兴感之由"。

⑴。固:本来

⑵。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体

齐彭殇:把长命和短命等同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庄子•齐物论》)

第三句:死生之大,千古同慨,人们将永远处于困境之中。

⑴。由:通"犹",如同

第三、四句:指出结集的目的:引起后人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与共鸣。

⑴。述:陈述,创作

⑵。所以:……的原因

⑶。致:情趣

朗读第三段

4、深化迁移

1)、文章思路  (修禊)之乐--(死生)之痛--(今昔)之悲

2)、作者的哲学思想及相关文化背景

⑴。(讨论)作者的死生观:死生亦大,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对生命的热爱。

⑵。儒、道与魏晋士人的死生观

儒、道与魏晋士人的死生观

生命的短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

儒家:"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儒家重视人的社会存在和现世存在,认为道德仁义远较个体生命重要,思考现世生活远较思考死亡重要,对死亡采取的是视而不见的态度,从而忽视了个体生命面对死亡时所应有的态度。西汉以后,经过统治阶级改造的儒家思想一统天下,士大夫将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伦理观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理想作为自我价值的最高实现,希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和人生价值,他们面对死亡所表现也是儒家那种视而不见的风范。

道家:"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庄子•德充符》)

"生死存亡为一体" (《庄子•大宗师》)

道家的庄子对死亡则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大谈特谈死,"死生"一词在《庄子》一书中至少出现过24次。他意识到死亡的恐惧和生命存在的有限性,死与生的问题是庄子人生哲学的底层。与儒家对死亡的视而不见不同,庄子创立了"至人"、"真人"、"神人"的"游"的境界来作为他的人生理想,最终用虚幻的理想境界掩盖了现实人生的苦难,也掩盖了他对死亡的恐惧感。所以庄子说"生死存亡为一体",他以自然天命作为生死的本体,主张将个体的人完全返回到自然状态,让人在混沌的世界中听从天命,取消生死差别,这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不反过来掩盖了他哲学中死亡意识的光芒。

魏晋士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鲍照《拟行路难》)

时至魏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长期分裂动荡时期,社会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混乱中,整个社会都在生死线上煎熬、挣扎上。浓厚的死亡意识笼罩着这一个时代,魏晋时代的人对死的恐惧和由之引发的对生的焦虑,这种感受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

旧的虚幻的群体社会彻底解体了,昔日士大夫们赖以生存的儒家权威思想全面崩溃了。"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鲍照《拟行路难》)士大夫的内心充满对时光易逝和生命飘忽的无限感慨,死亡是令他们感到恐惧和哀伤的幽魂,驱之不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徐干《室思》),"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阮籍《咏怀》)他们将生命比作朝露、比作暮春草,看作飘忽的轻烟,充满对生之无常和死之无奈的感慨。

此时,玄学兴起,玄学家致力于"援道入儒",力图把儒家提倡的道德规范建立在道家自然本体论思想的基础之上。一般是在哲学上讲自然本体论,在政治上调和儒道,在人生方面追求玄远、超绝,成为魏晋士大夫的精神寄托。以"竹林七贤"为例,三国魏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人为当时名士,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云:’死便据地以埋’"。(《晋书•刘伶传》)

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晋书•阮籍传》)

嵇康"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与山巨源绝交书》)

无论放浪形骸,还是自得自足,都源于对"人生苦短"的无奈,尤其是前者,对死亡意识的表现已达极至。总之,魏晋人的死生意识是从个体的生命出发的对死的恐惧及对生的焦虑,是对人的生存困境的观照和思考,是对儒家生死观的反叛和对道家生死观的深化。它不凭仁义道德,也不凭自然万物来消解人的个体存在,从而消解死亡意识,而是直接面对死亡思考,因此,魏晋时代是文化观念充分开放的时代,不再单纯拘泥于儒或道。正如李泽厚所说,是"人的觉醒"的时代(李泽厚《美的历程》)。正是在人的觉醒的人文思潮里,魏晋人在表面看似颓废、消极、悲观的死亡感慨中,深藏着他们对人生、生命强烈执著的追求和留恋,可以说是一种源自于死亡意识的"悲怆的美丽"。

⑶。《兰亭序集》中的生命意识:

第一段:动荡不安的魏晋时期,带给人们严重的不平衡和压抑感,而优美的自然环境却能使人在身体和心理上获得短时的安静和松驰,自然景观一跃成为人的一种内在需要。人们开始了从自然中去超凡脱俗,在观赏自然中体悟人生道理。"仰观,俯察" 宗白华说这是古代哲人、诗人观察世界的两种特殊方式。

第二段:正视生死,隐含对儒家死生观的批判,儒家重生而轻死,对死亡这一人生终极问题避而不谈,是不能为人接受的。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别解:人的一生很快就会过去,时不我待的生命意识。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面对须臾人生的两种生活态度,前者如嵇康,后者如阮籍。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两种生活方式无所谓积极与消极,在人生体验方面都有共同之处,两种必经阶段:"自足"与"感慨"、"得意"与"失意"……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世事变迁无常,都会引起人们的无限感慨,何况人的生命长短听任自然安排,最终都要结束,非人力所及,

第三段:正视生死,隐含对道家死生观的批判,道家以虚幻的“真人”“神人”境界掩饰对死的恐惧,在天天面临死亡威胁的魏晋士人也是无法接受的。因此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人们世代要面对这个令人痛苦却无法解决的终极问题,传达出一种永恒的生命意识。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第二篇】

教学目标

1、积累整合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2、联系现代文写作,把写作知识融合其间

3、升华全文中心,讲解对学习的认知

教学重点

1、从古文学习中体会写作方法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联系自身

教学方法

讲解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

10~15分钟

一、导入

介绍自己、每篇古文都是古人知识的精华,也是每个大作家写作方法的体现,更是对每个学习人的一场考试。下面我们一起来解答下王羲之给我们出的一份试题。(1m左右)

二、巩固基础

带领大家把全段朗读一遍、重点字词注释的认知到位。

三、阅读理解

过渡我们闯过了古人的基础题,下面就是古人留下的阅读题了。

下面我们看以下的几个问题,让我们在结构和思想上全面阅读找出答案。

整体感知

第二自然段所议论的问题是什么?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其结果是殊途同归,最后归结于消灭(死亡)。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的议论跟前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用“人之相与(人的交往),俯仰一世(过得很快)”句承上启下,由此引发对生活的感慨,自然之极。接着作者指出两种生活方式的人,都是在美好的时光中“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事过境迁,又留恋于过去的美好时光,即留恋于生之乐。再接着笔锋一转,由生说到死(终期于尽),死即失去美好的生活,多让人心痛,至此,作者得出“死生之大”的观点是水到渠成。

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的议论在本段中是怎么一步步实现的?讲解

提示:(论述观点、与上下文联系)

四、写作融入

过渡这种论述的方式只能在古文中实现吗?

展示作文分解其中几句找到相似的语句同时灌输修辞方法

结构、中心思想、优美语句(修辞方法)缺一不可

五、人生题

可联系时政

加上中心两个思想+学习方法

益民

兰亭集序教案【第三篇】

一、课文悟读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传世之作,千百年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有这么两点:

1、作者以简洁、素雅的笔调,娓娓动人的语言,描述了一次令人神往的朋友聚会。请想一想吧:江南正是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在那祟山峻岭的茂林修竹之中,一伙亲朋密友携手并肩而来,席地促膝侃侃而谈,林外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这真是人生的赏心乐事啊!不仅如此,作者所叙写的是一次规格很高的聚会:从人员上说,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从宴会的氛围来看,引“清流激湍”“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里没有觥筹交错,猜拳行令的喧哗,没有丝竹管弦的热闹;有的是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这显然是古代文人学士及当今传统知识分子所追求的雅而不俗、素而不艳的乐境,也是他们淡雅人格性情的体现。

2、作者对人生的感慨系之。有不少人认为,文中流露出作者“人生无常”和“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悲观情绪,这是作品的消极因素。但我认为不可用“悲观”“消极”简单概括,应进一步具体分析。“人生苦短”无论对凡夫俗子,还是英雄伟人似乎都是一个万古恒新的话题。且不必说《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也不必说汉武帝的“少壮几时奈老何”;更不必说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不也发出“人生易老,天难老”的感叹吗?可以说,“人生苦短”是人类的一种普遍心态。那么王羲之对此感慨万千,有什么不可呢?何况,作者并没有因人生短促、“人生无常”就醉生梦死,及时行乐,了此一生,而是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这在玄学盛行,士大夫普遍崇尚老庄哲学的东晋是难能可贵的。诚如《古文观止》所云:“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似乎正是这种“虽苍凉”的对人之生死的感叹,触发了后世众多人的不同感受,而让人“苍凉”的经历,演绎出新的对人之生死的苍凉的感叹。

二、亮点探究

1、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在第1段中起到什么作用?“信可乐也”能否改成“信可乐矣”?

探究学习:在这一段中作者描述了这次聚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是一乐;而聚会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谓良辰,是为二乐;聚会之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景美,是为三乐;宴会之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情真,是为四乐;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谓极视听之娱,是为五乐。作者感到人贤、辰良、景美、情真、赏心五事齐臻,所以认为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一句是对聚会情景的总结,突出了情感的主旋律——“乐”。

“信可乐也”不可改为“信可乐矣”。因为用“也”语气平缓,笔势沉稳;而用“矣”语气激越,笔端情感外露。仔细揣摩第1段中描述景物只在山、水、林、竹,而舍鲜花吐芳;就是写林写竹,只言“茂”“修”,而弃其绿、碧、翠,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集会本是赏心乐事,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并不过分显露,这是他气节高爽、性格沉稳的表现。

2、第1段中“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探究学习:这句是对天气的描写,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而言,上文有“暮春之初”交待了聚会的时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正是对“暮春之初”天气的具体描写。还有,上文所写人们的聚会,如果缺少了“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样的好天气,便不会尽显欢快的气氛。就启下而言,由“天”“气”而及下文的“宇宙”,又由“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而及“俯仰一世”。这些地方都可见作者行文勾连过渡之绵密。

3、怎样理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这句话的意思和作用?

探究学习:“向之所欣”,意为先前所喜欢的事情,即先前的“乐”事,具体指上文所叙兰亭集会这件事。“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言其先前乐事,顷刻之间已成往事。“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是一个双重否定句,意为尚且不能不因此而感慨。“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意为何况对于生命不论长短,终究难免一死呢?整个句子是一个用“……犹……何况……”关联的递进关系的复句,可译作:人们对于像兰亭聚会这样先前所喜欢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尚且感慨万千,何况对于生命无论长短终难免一死这件事呢?

准确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就会看出,作者这句话一是对从兰亭聚会联想到的现今人们“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和“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两种态度的看法;二是以“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引出“死生”这个全文的议论中心。这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宛如一个链环,不仅把第3段与第2段,且把第3段与第1段连成一个链条,使全文意脉相连,成为一体。

4、为什么说“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探究学习:“一死生”“齐彭殇”是庄周对人生死的看法。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又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认为生和死、寿命长与短没有绝对界限,是相对的,这本不错。但庄子夸大了相对性,以致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认为生和死相同,活了800岁的彭祖和夭折之人没有区别,这就是荒谬的。这是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评价庄子观点的错误。若从文中内容看,作者在第3段郑重引出孔子的“死生亦大矣”作为议论的发轫,而后连述古人、今人和后人无不为人生无常而悲,对生死之事而叹。既如此,庄子的“一死生’一‘齐彭殇”之说就是荒诞之辞了。

三、选题设计

“书圣”王羲之研究。

研究方法:

(1)查阅有关王羲之的资料,并作出摘录。了解王羲之研习书法的经历及其刻苦学练,继承创新的精神。

(2)收集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如《兰亭集序》《丧乱帖》《寒切帖》《姨母帖》及《乐毅论》《黄庭经》等。

(3)查阅有关书法理论的论著。

(4)同学自行组合赏析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交换赏析体会。

(5)写出赏析论文。

参读书目:

(1)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编《世界之瑰宝民族之骄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书法》杂志。

(3)《启功丛稿》,中华书局。

摘自《语文学习通讯》XX年8月

《兰亭集序》公开课教案【第四篇】

一、教学要点

1、掌握文中文言知识和相关文化常识

2、体会作者的哲学思想

二、教学设计

(一)、方法设计:诵读、讲解;多媒体辅助;2课时

(二)、过程设计

1、背景知识

1)、王羲之(321—379)世称王右军,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兰亭序》由来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邀请当时社会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他们引酒赋诗,将所写的诗结成诗集,王羲之当场为诗集书写1篇序言,即本文《兰亭集序》。

3)、文体"序"序,也叫"叙"或"引",是说明作品的写作目的或作者情况,也有对作品的评论和相关问题的阐发。序一般写在作品前面,列在后面的称"后序"或"跋"。

2、诵读训练

听范读,朗读

3、文章讲析

这是1篇山水游记散文,语言清新洒脱,注意文章中的景语与情语;文章不论记叙还是议论都颇有层次,理清作者的思路;魏晋时期,玄学风行,在山水游记中体悟、探讨人生道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哲学思想。

1)、讲析第一段:(修禊)之乐。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兰亭盛会的?

第一句:时间、地点、集会的原因。

⑴、古代纪年方法: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

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地支"则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个字。纪年的方法,从"天干"中的"甲"开始,配"地支"中的"子"依次搭配,得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等等六十个组合,俗称作"六十花甲"。这种"天干地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周期。

如:2001年是庚辰年;2002年是辛巳年;……

⑵、修禊: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古人视季春三月是万物萌生的时节,早在周代,人们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到河边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孔子的得意门生曾点将春禊视为其志,得到孔子的赞赏。"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三国魏以后春禊定在三月三,活动内容也改为在水边宴饮、赋诗等。

第二句:与会者

第三句:兰亭周围地形环境

⑴、带:名词动用,像衣带一样围绕

第四句:宴饮之乐

⑴、流觞曲水:也称为"曲水流觞",春禊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引溪水进入弯曲的水渠,人们坐在水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觞系古代盛酒器具,即酒杯。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可浮于水中。也有陶制的,两边有耳,又称"羽觞",因其比木杯重,玩时则放在荷叶上,使其浮水而行。

曲:使动,使(水)弯曲

⑵、次:旁边

⑶、一:一些,一点

⑷、幽情:深藏内心的感情

第五句:天气

第六句:作者的主观感受。

⑴、仰观,俯察:古人观照自然、人生的两种方式。

⑵、所以:用来

⑶、游目骋怀:纵展眼力,开阔胸怀。

⑷、极:穷尽

⑸、娱:乐趣

⑹、信:实在,诚

朗读第一段

2)、讲析第二段:(死生)之痛。思考:本段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是如何逐层阐述的?

第一句:眼前聚会盛况,引起人生感悟。

⑴、与:结交,交往

⑵、俯仰:社会人事周旋应酬

第二句:两种生活态度:"晤言一室"与"放浪形骸"

⑴、或:有的人

⑵、晤言:对面交谈

⑶、因:就着

⑷、放浪:放纵无拘束

第三句:两种生活感受:"快然自足"与"感慨系之"

⑴、趣:通"趋",往,追求

⑵、曾:竟,乃

⑶、老之将至:"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子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⑷、之:往,到达

⑸、系:附着

第四句:过渡深化:生之无常——死之无奈

⑴、向:以前

⑵、俯仰:时间很短

⑶、犹:尚且

⑷、之:代事,指"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⑸、况:何况

⑹、修短:寿命长短

⑺、期:至,及

第五、六句:得出"死生亦大"的结论,令人悲痛。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庄子·德充符》)

朗读第二段

3)、讲析第三段:(今昔)之悲思考:作者因何而悲?编辑兰亭诗集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句:指出古今兴感相同这一现象

⑴、若合一契:(古人兴感之由)象符契一样相合

⑵、不能喻之于怀:心里却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为何叹息悲伤?)

第二句:批驳"死生一体"的观点,解释"兴感之由"。

⑴、固:本来

⑵、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体

齐彭殇:把长命和短命等同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

第三句:死生之大,千古同慨,人们将永远处于困境之中。

⑴、由:通"犹",如同

第三、四句:指出结集的目的:引起后人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与共鸣。

⑴、述:陈述,创作

⑵、所以:……的原因

⑶、致:情趣

朗读第三段

4、深化迁移

1)、文章思路(修禊)之乐——(死生)之痛——(今昔)之悲

2)、作者的哲学思想及相关文化背景

⑴、(讨论)作者的死生观:死生亦大,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对生命的热爱。

⑵、儒、道与魏晋士人的死生观

儒、道与魏晋士人的死生观

生命的短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

儒家:"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儒家重视人的社会存在和现世存在,认为道德仁义远较个体生命重要,思考现世生活远较思考死亡重要,对死亡采取的是视而不见的态度,从而忽视了个体生命面对死亡时所应有的态度。西汉以后,经过统治阶级改造的儒家思想一统天下,士大夫将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伦理观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理想作为自我价值的最高实现,希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和人生价值,他们面对死亡所表现也是儒家那种视而不见的风范。

道家:"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庄子·德充符》)

"生死存亡为一体"(《庄子·大宗师》)

道家的庄子对死亡则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大谈特谈死,"死生"一词在《庄子》一书中至少出现过24次。他意识到死亡的恐惧和生命存在的有限性,死与生的问题是庄子人生哲学的底层。与儒家对死亡的视而不见不同,庄子创立了"至人"、"真人"、"神人"的"游"的境界来作为他的人生理想,最终用虚幻的理想境界掩盖了现实人生的苦难,也掩盖了他对死亡的恐惧感。所以庄子说"生死存亡为一体",他以自然天命作为生死的本体,主张将个体的人完全返回到自然状态,让人在混沌的世界中听从天命,取消生死差别,这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不反过来掩盖了他哲学中死亡意识的光芒。

《兰亭集序》重点难点精解

1、理清思路,弄清本文抒情为什么先乐后悲?

本文共三个自然段,可分为前后两部分。第1自然段是第一部分,叙述兰亭宴集的情况。写了宴集的时间、地点、相聚的缘由、参加人员、周围的环境、宴会的活动内容、当天天气等,是实写,以一“乐”字为基调。第2、3自然段是第二部分,主要写宴集后的感慨,是虚写,这部分则以一“悲”字为基调。这种先乐后悲的写法有其历史的和现实的两方面的原因。就其历史原因来说,这种描述聚会后转悲的作品并非始自《兰亭集序》。当年汉武帝行幸河东,途中与群臣欢饮,自作《秋风辞》:“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奈老何!”东汉《古诗十九首》之四云:“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魏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写宴游之欢后:“乐往哀来,怆然伤怀。余顾而言:‘斯乐难常。’足下之徒,咸以为然。”可见历史上因欢聚由乐生悲的感慨是屡见不鲜的,那么《兰亭集序》如此用笔就不足为奇了。就其现实原因说,这种写法符合人们的心理变化规律:大家难得一聚,是快事、乐事,但有聚就有散,“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种聚散两依依的情景本来已使人感慨万端,再由此想到人生无常、生死相隔,怎不使人悲从中来。

2、从“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看古代的纪年:

“永和”是东晋穆帝的年号。“永和九年”就是晋穆帝使用“永和”年号的第九年,即公元353年,这是古人最常用的一种纪年方法。因为封建社会是“家天下”,皇上就是家主,用他的号作为纪年是理所当然的。有时一个皇上不只有一个年号,像唐高宗就曾先后用了十四个年号,而皇上每换一次年号就要按新年号重新纪年。“癸丑”是采用天干地支纪年,这是古代另一种常用纪年方法,是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共配成六十组,称为“六十年花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使用。干支最初是用来纪日的,后来才用于纪年,现在农历的年份仍用干支。“癸丑”年是六十年花甲子中的第五十年。古文中常用帝号和干支双纪年。另外,先秦时,由于各国国王没有年号,就用国王的称号纪年,像周平王三十二年,即周平王做国王的第三十二年。

3、如此高雅的盛会为什么没有音乐?

古代,像王羲之他们这样有权有势的文人的大型聚会照常是必须有音乐的,甚至有歌舞相伴,然而这次兰亭盛会真的“无丝竹管弦之盛”,这似乎与他们这些相聚者的身份不相称。依当时王羲之的身份、地位,无论配备多么豪华的乐队都是可以办到的,那为什么没有“丝竹管弦”呢?原因是这里美妙的情景不需要音乐。这里的山不但高峻,而且有“茂林修竹”赋予它盎然生气,这里的水“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足以显示出这些流水的神彩飞动。可以想象在这优美的环境中,清波之上,一只只盛满美酒的羽觞漂来,人们胸中一阵阵畅叙怀抱的话语飘出,与大自然中各种动听的声音相合,不是一首绝美的音乐吗?作者与众人都被这大自然的美陶醉了,此情此景人为的管弦之声不是显得太多余了吗?

4、关于天气情况的描写为什么不放在对聚会地的环境介绍之时,而偏要放在参加人员、活动内容介绍之后?

第1自然段先写了宴集的时令、地点、缘由、与会人员、兰亭地理环境及景物,接下来写宴集的活动内容、天气情况,最后写宴集的感受、看上去这似乎不合一般的写作习惯,通常情况应把“天气情况”放在地理环境及景物的描述过程中,可本文却放在了宴集的活动内容介绍和宴集感受之间,作者之所以如此处理,其目的是要借用天气起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上文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如果是处在阴云密布的天气中便会失去靓丽的风彩,而人们“流觞曲水”“畅叙幽情”如果不是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环境中,也很难使心情如此欣快,这是承上。就其启下而言,由“天”“气”而及于下文之“宇宙”显得紧密而自然。

5、从第1自然段用词简约、格调淡雅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性格?

第1自然段里用词,无论是模山范水,还是描竹画树,都达到了简而不能再简的程度,真可谓“惜墨如金”。想那三月的江南山间水渚该有多少鲜花吐芳、姹紫嫣红开遍?而此文作者之笔却紧锁浓香艳颜,些许不流注笔端,进入作者视角者,只在于山、水、林、竹、天、风而已。就是写那翠绿欲滴的树林、竹子,也只言其“茂”、言其“修”,而弃其绿、弃其碧、弃其翠,极力造成一种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宴集,可以说是良辰美景之中的赏心乐事,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从不过分表露,笔端的兴奋字眼从不轻易滑落,只在结尾处以“信可乐也”四字表出,但仍保持着笔势之从容沉稳,可见文字格调的淡雅,正是作者思想性格的体现。

6、第2自然段分几层?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第2自然段分为两层:

第一层叙述。作者首先从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周旋应对,尽管因人不同,人们做事处世的方式、方法千差万别,但人们的观点无外乎有两种:一种是“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另一种则是当“及其所之既倦“就”“情随事迁”,既而就“感慨系之矣”。

第二层是针对人生的这种感情变化,用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而发表的感慨议论:人们对自己先前喜欢的事物转瞬变为历史的陈迹这件事尚且感慨万分,何况随着世界的变化,人们难免一死这件事呢?这里的“向之所欣”指的应该是兰亭集会这件事,这样前后文之间就自然联系起来了。

7、如何理解第2自然段中作者的几句议论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己为陈迹”,这是作者由第1自然段的“乐”到第2自然段转悲的根本缘由。朋友知己相聚本是人生一件值得高兴的事,然而这样令人高兴的事却难以持久,人们很快就会东走西散,“俯仰之间”刚才的一切就将成为历史的陈迹。作者不由得想到人的寿命长短要听凭自然的安排,而最后也不免要归结于寂灭,这怎么不令人伤感呢?所以这几句议论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8、第3自然段中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是怎样一步步推进的?

第一步紧接前一自然段结尾的“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一开头就用孔子的话总说生和死是大事。

第二步,从古人遗留下来的文章看到:古人也为人生变化而兴叹生悲,这和今人为人生的变化兴叹生悲完全相同,甚至比今人还要伤感,这使作者的心情久久不能开解。

第三步,作者推测未来人的感情变化也必和古今人一样,等到现在的一切成为历史的陈迹,未来之人也必像古今人一样,临前人之文而感叹,如此无情的变迁再次引起作者的感叹。

第四步,作者点出此书序的主旨:既然人生变化如此迅速,此次宴集的情况就该记录下来,以免湮没不彰,同时也使将来之人了解我心中的感触。

9、为什么说“一生死”、“齐彭殇”是“虚诞”、“妄作”?

首先从庄子这一观点本身看,观点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子认为生和死是相对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像细胞的新陈代谢。但他夸大了这个相对,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所以生死相等说是“虚诞”,是荒谬的。庄子还认为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和未成年就死去的人没什么差别,因为长短只是相对的。他也同样夸大了这种相对性,否定了寿夭的区别,所以是“妄作”胡说。

其次从第3自然段内容看,作者先引用孔子的话说明生死是人生的大事,接着分别写古人、今人、后人无不对生死这一人生大事感慨万分、对人生无常悲恨不已。那么既然古往今来人们无一例外的都为人生无常兴叹生悲,庄子的死生一样、寿夭等同说还不是虚妄荒诞之辞吗?

《兰亭集序》的主旨值得探究

一位老师教《兰亭集序》,按照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编著的《教案》和《教师用书》内容分析和翻译给学生讲课,学生感到很难懂。问几个刚刚从大学毕业的老师和正在大学读书的学生,他们说,我们大学里的老师也是像参考书说的那样给我们讲的,学了后,对这篇文章的内容也是稀里糊涂的,说不出个所以然。

这种情况令人注意,问题究竟在哪里?我反反复复读这篇文章,并查阅有关的辞书和史料,竟得出了与教学参考书大不相同的看法:第一,《兰亭集序》没有“借题发挥”“宕开一笔”抒发自己对死生的感慨,是紧扣书序的要求和目的写的1篇标准的书序。第二,其主旨不是“谈自己的生死观,批判当时士大夫阶层的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

于是,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兰亭集序》原文第二、三这两段文字进行了不同于参考用书的翻译。今抄下来,就教于大方之家。

人在社会上与人交往,进退浮沉一世,有人会在室内与人家高谈理想,有人会随自己的喜好放纵无羁。尽管爱好千差万别,性情不同,但当他接触到令人喜欢的事物,或遭际得意时,就一定快乐满意,竟不知老之将至;等到对接触的事物厌烦时候,感情就会随着变化,产生感叹;在先前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顷刻间完全消失时,更不会不产生各种复杂的情感;更何况在人的寿命随着自然,最后临近消亡时,(读到)古人说的“死生亦大矣”(这些话),难道会不痛悔(虚度一生)吗?

(我)看过去人产生感慨的的缘由,是一模一样的没有不面对文章(有的)惊叹(有的)伤感,(但我)心中不能明白的是:本来明白把死生一样看待,把彭祖似长寿的人和夭折的殇子等同起来是虚妄的胡说,(但是,有的人却为什么把死生、彭殇等同起来)。后代的人看我们现在的人,也像我们现在的人看过去的人(不明白其中缘由),这是可悲的啊。所以,(我)一个一个记下与会者的人,抄录下他们所咏的诗。(让后人明白)虽然社会不同,情势有差别,(但)每一个人产生感情的原由,(是与)他个人的情趣一致的。后代看(这本诗集)的人,也必将在(我的)这篇文章中受到启发。

我与中语室编的《教案》译文不同之处有:把遗漏的“所以兴怀”一句补译了上去。把“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和“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都看作状语,与前面的“当其所欣暂得于己”“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一样译成“在……、、时”,把“古人云”前的句号改成了逗号。把“不能喻之于怀”后的句号改成了冒号,把“固”译作“本来”,顺着思路在“固知一死生为虚妄齐彭殇为妄作”后,补充上一句省略的话“但是有的人为什么却把死生彭殇等同起来”。

有人会问,你为什么这么翻译?我的理由是:

⑴我翻了好几种辞书,“固”没有“才”这种词义,只有“本来、一定、必、姑且”等意义。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也只能解作“必、一定、当然、本来”等。

⑵说王羲之能“批判当时士大夫阶层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欠妥当。首先,谢安生于320年,王羲之生于321年,两人同是出身于东晋最负盛名的士族家庭(有后人“旧时王谢堂前燕”的诗句为证)。《晋书》说:“(谢安)善行书,王导亦深器之,由是少有盛名。”而王羲之则“司徒(王)导之从子也。……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其次,两人是好友、“同志”,青年时期就同样“以文义冠世”受朝廷青睐,却热衷于游山玩水而不肯做官。《晋书》就这样记载:“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亦居焉。孙绰李允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晋书》说:谢安“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并以疾辞。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作文,无处世意。”王羲之也“既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国将军,又推迁不拜。”但是,谢王两人的思想却因为遭际不同而稍有差异:因为谢安“有司奏安被召历年不至,禁锢终身,遂栖迟东土。尝往临安山中,坐石室临峻谷,悠然叹曰:此去伯夷何远?”王羲之因为未曾由于推辞不就而遭禁锢终生,所以,谢安“尝与王羲之登冶城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王羲之谓之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思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安曰:秦用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所致患也?”这些叙述所反映的不同思想和不同处世态度在《兰亭集》的诗歌中都得到了极形象生动的体现。从这些史料看,王谢两人思想情趣变化的时间有不同,谢安仍然执迷伯夷“无处世意”,不想为国效力,超然世外时,而王羲之却已因看到“四郊多垒”的形势想劝说谢安及时为国效力,但“批判”之类说法就有点儿不合情理,因为两人究竟是同样出身于士族阶层的好友,且一度时间有过相同的爱好、性情,也有过相同的辞召行为,只不过这时王羲之已不再沉溺于游山玩水和清谈之中,主张一个人应该及早建功立业罢了。这大概也就是序言中所说的“所之既倦情随事迁”吧!

⑶大家公认,《兰亭集序》是1篇书序。序言应该写些什么?人人皆知,特地为《兰亭集》作序的王羲之岂不应该更清楚?既然是书序,理应按照书序的要求和目的来构思全文的内容。第一段是按序言要求写,那么第二、三两段自然也不应随意“宕开”“借题发挥”,离开写序的意图和目的。如果照我的译文理解,那么全文恰好是1篇标准的序言。因为第一段交代了诗集形成的背景,第二、三段则交代了自己“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的原因和目的,王羲之清楚地说“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虽世殊时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即虽然社会不同,情势有差别,但每一个人产生感情的原由,是与他的思想情趣一致的。他要说这个道理的原因则是:“后之视今亦由之视昔”意思是说,自己这样的今人以前读古人的诗文(例如曹操的“人生几何对酒当歌”)时不明白,所以后人也不明白我们这些今人(面对同样景物会有不同感慨)。因此王羲之写序目的首先是为了便于后人读《兰亭集》时,理解王玄之王徽之为什么会“萧散肆情志”、“萧然忘羁”,谢安为什么慨叹“万物混一理,安复觉彭殇”,而自己却为什么高歌“适我无非新”。简单的说,即理解诗歌中表现出来的不同思想情趣。

⑷ 本文是永和九年王、谢两人在三十多岁时写的,《王羲之传》说:“羲之自为之序而申其志。”就是说:王羲之亲自为《兰亭集》作序来表达自己(每个人都应该为朝廷出力)的思想:劝告青年人不要沉溺在游山玩水之中忘记一切事业,劝告同龄好友们不要一味地伤感慨叹,如果现在年纪尚轻就不想建功立业,将来年老时读到古人的“死生亦大矣”岂不要痛悔虚度一生了?这不是已经清楚地说明了王羲之写本文的意图了吗?

这样,目的交代了,意图也清楚了,主旨不是这些又该是什么呢?

我觉得,说“批判当时士大夫阶层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有给人不符合客观实际,过分拔高王羲之之感。说主旨是“谈自己的生死观”,就只能牵强附会,用“借题发挥”“宕开一笔”之类的话勉强地自圆其说,造成“你不说,我倒清楚,你越说,我却越糊涂”结果。

因为人教社中语室编著的教学参考用书是根据《名作重读》里等名家的说法编写的,指导着全国范围内的中学语文教学,所以,我认为,应该对《兰亭集序》的主旨重新作一番认真的探究。

20 5712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