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精编5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精编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1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三13页至1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用字母来表示。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4.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他们。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计算从而自己发现并总结出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仪、卡片
教学过程:
一、拟定导学提纲,自主预习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长江,黄河就像两条长龙盘卧在中国大地,特别是黄河被称为我们的“母亲河”。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学习有关黄河的知识,了解到了许多有关黄河的信息,除了我们学过的,你还了解到那些有关黄河的知识?(学生根据课前调查回答)想不想再多了解一些?
课件展示情境录像:(课件展示的关键是让学生从中知道黄河流域的小知识,例如上游: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中游:黄土高原下游:华北平原等小知识)最后大屏幕定格在信息窗三的情境图。
以上展示在大家面前的就是黄河流域图。教师板书:黄河流域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汇报,
生汇报:根据黄河流域图我了解到黄河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1、黄河上游长3472千米,中游长1206千米,下游长786千米;2、黄河上游流域面积是39万平方千米,中游是34万平方千米,下游是2万平方千米;)
教师适时板书相应的信息条件。
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出问题。
问题(1)黄河流域的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问题(2)黄河全长多少千米?
(二)出示学习目标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那么今天我们将解决那些问题呢?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用字母来表示,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三)出示自学指导
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今天的学习目标,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指导意见,请看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看教科书第13—14页的信息窗3的第一个红点和小电脑的内容,重点看解决问题的过程,思考:(1)怎样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哪种方法简单?(2)什么是加法的结合律?怎样用字母式表示?(3)什么是加法交换律?怎样用字母式表示?
(5分钟后,比一比谁汇报得最清楚。)
(四)学生自学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开始自学,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谁自学效果最好!(师目光巡视每一个学生,特别要关注特困生。)
二、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一)调查
师:看完的同学请举手?
(二)全班汇报
1.问题一:黄河流域的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学生在列式解答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
(1)39+34+2和34+2+39
(2)(39+34)+2和39+(34+2)。
2.问题二:黄河全长多少千米?
学生可能出的情况:
(1)、3470+1210+790和1210+790+3470
(2)(3470+1210)+790和3470+(1210+790)。
今天我们要学的知识就在这两组算式中。
(设计意图:充分运用教材情境图,引导学生获取信息,提出加法问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列出算式。通过这两组算式学习今天的新知识,为下面学习埋下了伏笔。学生会马上把精力投入到这两个算式的研究中,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3.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观察这些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汇报:每组算式运算的数相同,运算的结果相同,运算的顺序不同。
例如:
(39+34)+2=39+(34+2)
(3470+1210)+790=3470+(1210+790)。
(2)是不是所有的三个数相加都符合这些规律呢?举例验证一下吧:(每个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几组这样的算式,看结果怎样)
生汇报:
(35+63)+15=35+(63+15)
(325+82)+18=325+(82+18)…
(3)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将学生的举例用实物投影展示)
(三个数相加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师指出这条规律叫做加法结合律。
(4)你能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示这加法结合律吗?
学生用各种符号、字母表示这个运算定律。最终教师指出,在数学上,我们统一用a、b、c来表示三个加数,因此加法结合律可以写作(a+b)+c=a+(b+c)。学生齐读,教师板书在黑板上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解决两个问题发现并归纳出了加法结和律。
(设计意图:本环节经历了猜测—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一种数学思想。)
4.学法迁移,探索加法交换律。
那么,加法运算中还有其他的规律吗?想不想知道?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吧。
(1)游戏:找朋友。
在每个小组中都有一个算式卡片,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仔细想一想,算一算,它应该是屏幕上哪个算式的好朋友?为什么?
(2)同学们真棒,很快就为自己的算式找到了合适的朋友,还有谁的算式没有找到朋友?你能根据刚才同学们的方法给他介绍一个合适的好朋友吗?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5篇《《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2
一、导入部分
上课伊始,我先说了个牛顿的故事:牛顿因为看见苹果落地,进行思考,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最后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个伟大的成果。目的是想告诉学生要注意观察、思考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的问题,并从中探索出一些规律。然后说,随着气候渐渐转凉,学校将组织同学们进行冬季锻炼——跳绳和踢毽。请大家翻开课本,看看从图上可以获得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反思:自我感觉这样的导入效果不错,吸引了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能马上提出一些问题。为后面的探究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探究规律
在初步认识了28+17=17+28这样的等式以后,我问:这样的等式你还能举些例子吗?(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我追问,如果一直这样说下去,能说的完吗?(学生马上回答我:不能。)我启发道:这样的等式无穷无尽,在这里肯定有着某种规律,大家想知道吗?(想)好,大家以4人小组为单位,研究这些等式里蕴藏的规律,可以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但要说明表示的理由。经过一番合作,学生的探究结果也出来了,主要有这样几种:甲数+乙数=乙数+甲数;△+○=○+△;逗号+句号=句号+逗号;a+b=b+a,这时我又让他们用文字叙述这一规律。然后我小结:在很平常的一些四则运算中包含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们把这些规律叫做运算律。然后指着板书指出:我们刚才研究的就是加法交换律。接着,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探究加法结合律。
反思: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样的设计,紧密围绕并运用好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并学会用多种方法表示,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然后引导学生运用前面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由扶到放,初步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能力。这节课我强调学生的发言要大声的说:我们小组的发现是……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总的来说,这堂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呵呵,自我感觉良好,不过,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客观的,有些是由于本人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设计还不够。
1、在学生得出了加法交换律时,没有让学生总结一下研究问题的方法,而是直接让他们去研究加法结合律。
2、对“关注每一位学生”这个问题,做得不够好。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3
教学目标:
1、教学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过程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难点:使学生经理探索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教学准备:配套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有牛顿因为看见苹果落地,进行思考,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最后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个伟大的成果。引导学生得出:要注意观察、思考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的问题,并从中探索出一些规律。设计意图:由科学家从一个平常的现象得出伟大的发现,引导学生应注意观察身边的一些平常的、习以为常的现象,并从中的出一些规律,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
二、教学加法交换律。1、随着气候渐渐转凉,从下个月开始,同学们都将投入到冬季锻炼中去了。电脑出示第54页的例题,这是某个班级进行冬锻的情况,提问:从这张图片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几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依次出示:①参加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②参加活动的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③跳绳的男生和踢毽子的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④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从创设的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自由地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符合新课程“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理念。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其中的这两个问题:在黑板上张贴:参加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参加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3、你们能马上口头列式并口算出结果吗?指名回答,教师板书:28+17=45,追问: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解决吗?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完成板书:17+28 =45(人)为什么这两个算式的结果一样?4、你们能用一个符号把它们连接以来吗?教师继续板书:28+17=17+28仔细地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在等号的两边,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5、你们能够自己模仿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算式,并追问:这样的算式能写几个?6、我们再仔细的观察这几个算式,从中你们有什么发现?你们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你们的发现吗?教师巡视,并作相应的辅导,在学生交流后板书出示: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并板书学生回答的一些符号表示的算式。并追问:你这样表示,每个符号分别表示什么?7、同学们都自己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表示了你们的发现,那你们想不想把这些算式都统一呢?国际上一般用字母来表示这些规律,假如我们用a来表示第一个加数,用b来表示第二个加数,那这些算式能够怎样来表示呢?板书:a+b=b+a。8、教师小结知识点:在很平常的一些四则运算中包含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们把这些规律叫做运算律。板书:运算律。教师指着板书指出:我们刚才研究的就是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学生齐读一遍。小结研究方法:刚才我们在研究加法法交换律的时候,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开展研究的?引导学生能得出:列式计算——观察思考——猜测验证——得出结论。9、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前面两小题。 设计意图: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仅仅是解题指导者。本环节的设计,层层递进,紧密围绕并运用好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最后还归纳出了研究方法,都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三、学习加法结合律。1、刚才通过解决第一题,我们得到了加法交换律,现在我们再来研究问题“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看看我们有没有新的发现?2、你们会自己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想想你为什么这样列式?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回答,教师有意识地板书:(28+17)+23=68(人)28+(17+23)(28+23)+1728+(23+17)(23+17)+2823+(17+28)让回答的同学说说这么列式是怎么思考的?下面,我们就来针对这两个算式开展研究:(28+17)+23 28+(17+23)设计意图:本环节又是“用教材教”的一个很好体现,比较好地注意了关注学生的生成与教师预设之间的联系,并很好地引导到需要的算式。 4、根究研究方法,接下来我们应该进行哪一步?(观察思考)那你们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呢?(参与运算的数相同,运算结果一样;运算顺序不同)你们能用什么符号连接?教师板书:(28+17)+23=28+(17+23)5、电脑出示:下面的ο里能填上等号吗?(45+25)+13ο45+(25+13)(36+18)+22ο36+(18+2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5+25)+13=45+(25+13) (36+18)+22=36+(18+22)6、看着黑板上的板书,你们从中有了什么新的发现?学生小组交流后大堂再交流,教师张贴: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7、这样的描述太长又难记,你们从第一个运算律中能得到启发,用简便的方法来表示你们的发现吗?自己尝试写一下。板书:(a+b)+c=a+(b+c)教师揭示: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第二个运算律——加法结合律(板书:加法结合律)。8、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的后面两个小题。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得到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由扶到放,初步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能力。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第4小题引导学生发现是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第1行。
3、插入“朝三暮四”的故事,让学生通过故事得出:猴子很愚蠢,因为总量不变,只是老头采用了加法交换律。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使学生初步感受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设计意图:几个层次的练习,内容丰富,提供了具有价值的学习内容,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到有趣的数学学习中,从验算中明白了其理论依据,从故事中分析出了其中蕴涵的运算律,既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又复习巩固了全课的内容。
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设计意图: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自己的整理总结中再次巩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
28+17=45(人) 17+28=45(人)
加法结合律
(28+17)+23 28+(17+23) 28+17=17+28 =45+23 =28+40 =68 (人) =68(人)
(28+17)+23=28+(17+23)
(45+25)+13=45+(25+13) (36+18)+22=36+(18+22) a+b=b+a (a+b)+c=a+(b+c)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P28-2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分析、归纳、合作交流等学习过程,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在数学活动中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鼓励猜想
1、出示图片牛顿与“万有引力”
2、引入“牛顿因为一只苹果掉下来打到他的头上,大胆猜想,是不是所有物体都往下掉呢?通过进一步的观察、思考,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最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我们在平时也要学会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一些习以为常的问题,并努力从中探索规律。
二、合作交流,探索猜想
(一)故事激趣,初次猜想
1、朝三暮四
猴妈妈给小猴们分配桃子,“早上给你们每人3个,晚上每人4个桃。”小猴们很不乐意,“太少了,太少了!”吵着要妈妈多分一些。猴妈妈说:“好的,早上给你们每人4个,晚上每人3个。”小猴们拍手欢呼。听了这个故事,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我们能用数学的眼光说点什么吗?
2、初步感知,大胆猜想
出示:3+4=4+3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加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得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适时板书)
(二)广泛举例,验证猜想。
师:这里是3和4的位置交换了,和没变。仅凭一个例子就得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的结论,似乎草率了一点。我们不妨把这个结论当作一个猜想(教师随即将生1的结论加上“?”)
师:既然是猜想,想不想知道猜的对不对?
生:想。
师:我们还得举例验证。
1、举例要求:
(1)任意两个数,求出他们的和;
(2)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求出两个数的和:
(3)比较两次的结果,判断式子是否相等。
2、学生汇报,师板书。
3、小结:根据自己的等式,再次观察比较,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一猜想是对的。(同时将“?”改成“。”)
4、揭题:大家发现的这个规律叫什么呢?
学生交流后,师板书。
5、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1)观察自己仿写的式子,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然后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示。
(学生可能使用文字,图形,符号等方式)
(2)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a+b=b+a
6、追问:加法交换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7、原来,猴妈妈就是巧妙地运用了加法交换律中的“变”与“不变”,轻松的解决了分桃的问题,其实同学们在以往的学习中也不知不觉的运用过?(加法计算“验算”的时候)
(3)出示教材56页的例题情境图。
解决:跳绳的有多少人?
28+17=45(人)17+28=45(人)
(三)规律延伸,猜想拓展。
1、根据反思,拓展规律。
师:同学们真棒,从个别例子中形成猜想,并举例验证,获得了加法交换律。但有时,从已有的结论中通过适当的变换、联想,同样可以形成新的猜想,进而形成新的结论。那么“在加法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那么,其它三种运算中呢?
生可能会说出以下几个想法?
“猜想二:减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差不变?”“猜想三:乘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积不变?“"猜想四:除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商不变?”
“猜想五:几个加数时,变换加数的位置和也不变?“
2、举例探究,验证猜想。
师:现在同学们又有了不少新的猜想。这些是与众不同的、全新的`猜想!如果猜想成立,它将加大我们对“加法交换律”的认识。那这猜想对吗?又该如何去验证呢?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用合适的方法试着进行验证。
3、汇报交流,验证猜想。
师:哪些同学选择了“猜想二”又是怎样验证的?请生汇报,观察、总结
小结:
a、验证的结果是减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差会变,猜想不成立
b、只要能举一个反倒,就能验证猜想肯定不成立。
(2)验证猜想三。
师:哪些同学选择了“猜想三”,又是怎样验证的?学牛汇报,观察、小结:乘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积不变?验证结果是积不变,猜想成立。这就是我们将来要学习的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这样的规律。简洁交换律:axb=bXa。
(3)验证猜想四
师:哪些同掌选择了“猜想四”,又是怎样做的?
学生汇报,观察、小结:验证结果是“除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商会变。”猜想不成立。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5
[教材简解]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六单元第1课时的内容,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运算定律,对于加法交换律的内容,从知识的层面上看,学生学习、理解、运用起来比较容易。而且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也已经渗透,让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学习加法的运算定律,为以后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基础,同时也为简便运算打下基础。
[目标预设]
1、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结论的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会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加法验算。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和成功地喜悦,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4、通过自主探究、相互合作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1、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
2、理解不同算式间的相等关系,发现规律,概括运算律。
[设计理念]
1、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巩固旧知识,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方法。
2、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向导,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策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预设出合理的教学流程与思维坡度。
3、本着真实有效的宗旨,让课堂焕发生活的活力,让每个孩子在民主、平等的课堂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并注重教师与学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在对话中加强情感交流,使得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从而让教师与学生都获取丰富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设计思路]
1、展示生活题材的'数学例题,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从而初步感受规律。
2、充分感知,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观察,比较、不断地思考与建构。得出规律,并能运用规律。
3、帮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并总结数学思想与方法,并让学生尝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完成新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4、总结归纳。通过对一节课学习的回顾,让学生谈谈收获,尤其是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上做出评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高斯小学的故事:1+2+3+4+5+6……+97+98+99+100=?
2、引入新课:高斯为什么能快速的找到答案,计算加法时是不是有什么运算规律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索这个问题。
板书:加法运算规律
二、自主探索,寻找规律(加法交换律)
(一)出示情境图
四年级的同学们在开展跳绳和踢毽子的活动,从图中你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呢?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多指名说)
(二)、解决问题,探究规律
1、出示问题:
(1)跳绳的有多少人?
(2)女生共有多少人?
(3)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2、师生研究解决第一个问题,揭示加法交换律。
(1)指名口头列式:28+17;还可以怎样列式?17+28;说说各算式表示的意思。
(2)这两个式子相等吗?为什么?(计算结果相等)(都是求跳绳的有多少人)那我们就可以用“=”把它们连接起来。教师板书:28+17=17+28,指名读算式。
(3)解答:女生共有多少人?板书等式:17+23=23+17
(4)仔细观察这两组等式左右两边的算式,思考: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有什么想法?(两个数的位置变了,数据、运算符号、结果没有变)
(5)这只是猜想,这种猜想在其他加法运算中也存在吗?你还能举几个像这样的例子吗?(指名说,教师板书。)这样的例子写的完吗?
(6)仔细观察这些等式,你有什么发现?能找出它们共同的规律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全班交流。
(7)师:刚才老师用省略号把无数个这样的等式藏了起来,你还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比如字母、符号、文字等方式把这个规律简明的表示出来吗?试试看。
交流介绍:数学中一般用字母来表示:a+b=b+a,这里的a可以表示任意一个加数,b可以表示任意的另一个加数。这也是我们刚才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所得到的结论。这个规律叫加法交换律。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运算律。(板书课题)
3、其实加法交换律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回顾一下,我们以前学习什么知识时也用了加法交换律?想一想加法是怎样验算的?
4、巩固练习,完成自主练习单(一)
自主练习单(一)
1、根据加法交换律填空。
23+35=35+()a+12=12+()
23+()=178+()()+98=()+56()+()=()+()
2、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上一篇:胡适我的母亲教案优质4篇
下一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推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