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的摇篮教案(优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祖先的摇篮教案(优推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祖先的摇篮》教案【第一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1小节。(课件)

课题质疑: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请同学们朗读第1小节。

1、全班读第1小节,说说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子的。

2、抓住“多大、一望无边、遮住”,体会摇篮的大。

3、指导朗读,从中体会摇篮的大。

(二)小组合作学习第2、3小节。(课件)

1、婴儿在摇篮中生活、成长,那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这个摇篮中又是如何生活的呢?小组讨论讨论,把表示动作的词用横线画出来。

2、学生汇报。

表示动作的词有:摘、掏、看、逗、采、捉、逮。

3、男女生分读。

4、指导朗读。

师: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

(1)练读第2、3小节。

(2)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第2、3小节。

(3)填空背诵。(课件)

(三)学习课文第4小节。(课件)

1、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2、照样子,说一说。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那(x),是( x )的摇篮。

那(x),是( x )的摇篮。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二、拓展延伸,激发想象力。

1、学完课文,你也展开自己的想象,来画画这美丽的摇篮吧。想想我们的祖先可能在这里做什么。

2、全班交流,适当点评。

板书设计

3、祖先的摇篮

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教学反思

整堂课从读通诗句到初步感受诗意,从读好诗句到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帮助学生在读中体验、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有两点做得尤为好:

1、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朗读训练。教学时,我将教学重心放在朗读上,用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诵读,旨在帮助学生在读中体味。由于诗歌语言简洁且凝练,反复朗读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在朗读训练中,采用音乐、画面等多种辅助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意境。

2、在重视朗读训练的同时,我也十分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诗歌教学难度大,常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虽说反复读能使学生有一定的感悟,但诗歌抽象表达的特点会给学生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因此,我在指导朗读过程中,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将抽象的文字和抽象的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祖先们在美丽的森林里美好生活的场景,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拓展延伸

吴珹,上海崇明人,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曾任河北省文化厅研究室副主任、副厅长。河北省歌词研究会首届会长,河北省老年文艺协会第二届主席。中国散文诗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作品有儿童散文诗集《美丽的童心》《蒲公英》《荷叶上的露珠》和游记《亚澳美欧见闻》等。

教学随笔

二年级语文祖先的摇篮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4.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教学重难点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子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理解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谈话: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吗?请看录像

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

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句子中

意思 意见 意义 意志

1.这是一部非常有教育( )的影片

2.你对这件事有什么( )?

3.邱少云的( )非常坚强

4.这句话是什么( )?

三、把下列每组词中不是同一类的用“——”画出来

1.桂花 西红柿 菊花 荷花 蔷薇

2.蜻蜓 蝈蝈儿 蚂蚱 蛐蛐儿 鸽子

3.自行车 卡车 轿车 摩托车 公共汽车

答案:一、1、tāo dǎi 2、 mó gu

二、1、意义2、意见3、意志4、意思

三、1、西红柿 2、鸽子 3、公共汽车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丰富的想象,感受祖国的伟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配乐齐读课文

二、指导写字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始”字中“女”作偏旁要变窄,横画变短不出头

“意”字的部首是“心字底”。

“该”“掏”“摘”“始”“祖”是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让学生自己记字形,认生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锻炼自主学习意识

课堂作业新设计

1.形近字组词

始( )意( ) 祖( )篮( )

抬( )音( ) 组( )蓝( )

摘( )该( ) 掏( )些( )

滴( )孩( ) 淘( )此( )

2.诗歌你学会了吗?

( )( )说,那( )( )( )( )是我们( )( )的摇篮

( )( )( )( ),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哪!

那( )( )的树荫,( )( )( )( ),遮住了( )( )

3.你能想象我们的祖先生活的原始森林是什么样子的吗?试着画一画

4、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野果 ( )鹊蛋 ( )野兔

( )小松鼠 ( )野蔷薇 ( )红蜻蜓

答案:1、开始 意义 祖先 摇篮

抬开 音乐 小组 蓝色

摘下 应该 掏出 一些

滴下 孩子 淘气 在此

2、爷爷 原始森林 祖先 真有意思 浓绿 遮住了蓝天

4、摘 掏 活泼的 聪明的 美丽的

板书设计

祖先的摇篮

茫茫的——动人的传说

原始森林 热爱大自然

古老的——天真的童谣 热爱生活

课后反思

《祖先的摇篮》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深情地回想我们的祖先质朴率真的田园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茫,大自然永远清秀明净,突出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有两点做得尤为好:1、加强朗读训练。教学时,我将教学重心放在朗读上,用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诵读,旨在帮助学生在读中体味。2、在重视朗读训练的同时,我也十分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诗歌教学难度大,常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虽说通过反复读,能使学生有一定的感悟。但诗歌抽象表达的特点会给学生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因此,我在指导朗读过程中,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将抽象的文字和抽象的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祖先们在美丽的森林里美好生活的场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通过教学,我感到这堂课既有收获,也有不足。在重视诗歌朗读的同时,对有些关键词语的理解不够重视。诗歌中的字词深奥,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又不能采用以词解词这种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因此,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将深奥的词语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让学生能深切感悟。我想:这是以后在诗歌教学中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

《祖先的摇篮》语文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

1.会认“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生字。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2、3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词,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读好第2、3小节中的问句。

2、能展开想象,仿照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歌《祖先的摇篮》。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讲解“祖”)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

(2)标注小节号,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小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2、教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3、指名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1、请4名同学分小节朗读课文,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生交流,师补充)

2、出示: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3、思考:为什么把原始森林当作我们祖先的摇篮呢?他们会在摇篮里干什么呢?找出相关词句,读一读,画一画。

(1)出示:摘野果,掏鹊蛋,逗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

(2)这些词你能表演一下吗?如果你也在原始森林里做这些事情,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快乐、自由)

(3)谁能读出这样的感受?指名读第2、3节,师评价,男女生合作读。2.照样子,说句子。

例: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1)那是的摇篮。

(2)那是的摇篮。

四、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形,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出新课

1、复习生字、词语。

2、上节课,我们体会到祖先在原始森林中生活得很快乐,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

二、研读课文,合作学习

1、课件出示最后一节,齐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1)引导学生理解“苍苍茫茫”,联系第1节中“一望无边”理解。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出示原始森林图片,感受辽阔、茂密)

(3)大家现在说说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结合前文,原始森林是祖先生活、成长的地方)

(4)说一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不被污染?(保护环境)

2、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读一读。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配乐)

三、拓展延伸

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说一说。如果学生有困难,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第3题的词语展开想象。

2、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想问?

[教学板书]

祖先的摇篮

原始森林(美好)

猜想祖先生活(快乐)

[教学反思]

《祖先的摇篮》是一首诗,诗歌通常不是那么好理解。所以我在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用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诵读,旨在帮助学生在读中体味。在重视朗读训练的同时,我也十分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诗歌教学难度大,常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虽说通过反复读,能使学生有一定的感悟,但诗歌抽象表达的特点会给学生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因此,我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也促进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目的:【第四篇】

1、了解黄河的自然情况,感受黄河的美丽景观。

2、激发学生对黄河的热爱,进而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思想感情。

20 3195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