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教学设计(汇总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比例尺》教学设计(汇总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比例尺》教案【第一篇】

教材分析

《比例尺》是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二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一章的最后一个内容。对于比例尺,学生可能在地图上都曾见到过,也许并不陌生,尽管如此,比例尺的意义及应用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教材结合具体的活动和实例,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感受到比例尺的广泛应用。这课内容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正反比例和图形的放缩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知识和乘除法意义的综合应用。在整个教材的编排中,体现了新教材,以学生探究为主,通过自我的实践过程,感受到知识的广泛应用,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值得关注的是:北师大版删除了比例和解比例知识,本课有关计算不能用解比例方法解答,这就要求学生要充分理解和掌握比的意义,根据乘除法的意义来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教过老教材的教师一定感触最深,本节课新旧教材在编排的过程中差异是非常大的。老教材将本节课融入正反比例应用之中,完全按正、反比例知识的解题方法来解决比例尺问题,要求学生列方程解答,有时一题中要设X、Y两个未知数,使比例尺问题相当的繁锁,而新教材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实践过程,同时提倡灵活,多样的解决比例尺问题,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深刻的体验到比例尺的应用和价值。《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产生、形成的必要性,感受数学的力量,激发学习数学兴趣。”

学情分析

根据教材内容特点,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的让学生了解比例尺,应用比例尺,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第一、现代教育家认为:“课堂教学,不应把学生当作“收音机”,只接收信息。而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氛围。提供“舞台”,让学生亲身去体会、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索、去交流。这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真谛”。本节课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情景,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和学习兴趣。课前通过问题情景引入,课中创设购房、装修等一系列情景,注重了与生活的相结合,从生活中感受比例尺,从动手操作中认识比例尺,从自主探究中总结比例尺,再去体验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整堂课知识点紧密衔接,环环相扣、一气呵成。

第二、学生方面注重学生从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自我构建新知识,在体验中掌握学习方法。本节课主要采取“引导-----发现-------自主探究”的教学形式。先利用小蚂蚁为什么5秒钟从宝鸡到达西安这一问题引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日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想办法把1米长的线段画到练习本上,实际上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比例尺表示1米,让学生在自我探究中构建出比例尺的概念。

第三、抓住要点、强调重点、突破难点。由于在本节课中要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区别放大比例尺和缩小比例尺,知识点多,容量大。抓住重点,个个击破是我主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在引入数值比例尺时重点抓住比例尺的意义让学生说,介绍线段比例尺时重点强调线段比例尺只看第一格对应的实际距离即可,强调千米和厘米之间的。单位换算,重点强调无论是放大比例尺还是缩小比例尺前项永远是图上距离等等,注重了细节的强调及学生易出错问题的强调,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水到渠成。

第四、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各类地图的出示快捷、直观,探索、观察各种电子元件,生物图谱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最后多种习题的出示,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比例尺的含义,掌握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方法。

技能目标:通过测量,绘画,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和计算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比例尺的含义,学会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教学过程

本节课共分四个环节:

(一)、问题情景引入,认识实际距离、图上距离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西安吗?宝鸡到西安的动力车坐过吗?动车美观、舒适,尤其是速度非常快,现在从宝鸡到西安只需要70分钟,比以前快了很多。可是有一只小蚂蚁很厉害,它只用5秒钟就从宝鸡到达了西安,你知道是为什么吗?(设计这个问题目的有二,一是激发兴趣,活跃课堂。二是认识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这里恰好引出了小蚂蚁在地图上爬行的便图上距离,而我们坐动车所走过的路程就实际距离,非常直观形象的区分了两个概念,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认识比例尺:

1、师:下面我们共同作一个小研究,你能把1米长的线段画到自己的练习本吗?有什么好办法吗?(出示这个小研究为学生创设思考的空间,学生不能按实际大小画,只能想办法缩小,从而引出比例尺,让学生亲身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

2、师:你打算画多长的线段代表1米呢,那就把自己的想法和设计表达出来,完成下面的表格。(电脑出示,教师强调单位统一并化简)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结束了探究,汇总了答案,教师小结:这里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进行了比较,写出了比,这些比 1:10 1:100 1:50……就是比例尺,总结出比例尺的意义,即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揭示了课题并板书课题)。

要求学生能很准确的说出每个比例尺表示什么。

3、问:认识了比例尺,你在哪里见过比例尺呢?(地图上)

电脑出示两幅地图:①数值比例尺1:40000表示什么?(这是一幅宝鸡周边地图,学生可以清楚的看到自己熟悉的地方,甚至自己的家,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切身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②线段比例尺:0 800 1600km

告诉学生线段比例尺1格就是图上的(1cm),对应的实际距离是800km, 2格就是图上的(2cm),对应的实际距离是1600km

你能把线段比例尺转化成数值比例尺吗?即求比例尺要知道谁?

(板书)1cm:800Km=1cm:80000000cm=1:80000000(8千万)

强调:①线段比例尺只看第一格对应的实际距离即可。

②注意千米和厘米的单位换算。(添5个0,去5个0)

(这里利用两幅地图,自然而然的认识了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并使学生学会了相互转化)

4、(接下来我说)看到了这么多的比例尺,刚才说的比例尺都是把实际比较大的距离,缩小一定的倍数,也可说按一定比例缩小画在图纸上,所以它们有共同点你发现了吗?(前项比后项小,,而且一般前项为1)那么在应用比例尺过程中还请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

?1、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应带有计量单位。

?2、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单位长度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

?3、比例尺的前项一般应化简成“1”。

(这里注重了细节的强调,加深了学生对比例尺意义的理解。)

(三)、运用比例尺,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是我精心设计的,在区分放大,缩小例尺的同时练习求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也是本节课的最重最难的一环节。

我是这样引入的:最近老师想购买一套房子,在售楼中心给我推荐了两套住房,我想要面积大些的,你们建议我买哪套?

(这里电脑出示两个房屋平面图来挑选,一个实际是图上的200倍,一个是100倍,选定面积大的第一套房屋,接着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实际面积。)

(在计算住房实际面积这一环节中,学生首先要思考的是实际距离应怎样求?它等于生么?从而导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这一数量关系,另外学生最易出错的是先转化实际距离再求面积,还是先求面积再转化实际距离,在这里我创设条件,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面对困难和问题,从错误、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这里出现了多种方法,尤其是部分学生先算出图上的面积后再利用比例尺这一错误做法,以往学生也经常在这里出错,我便有意识创设了这个出错的机会,让学生犯错,出现在黑板上,及时的讲评并修改,相信学生今后再不会犯类似的错误。最终利用购买房屋这一情景总结出了求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接着我进一步引深:对于同学们为我选的房子,老师非常满意,有了新房间,就要装饰一番,这是老师家的一张全家福照片,这样的照片挂在墙上显小了些,所以我们需要把它(放大)。其实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要用到这种放大的情况呢?请看屏幕:这是老师收集的一些电子元件图、生物图……(电脑出示)

(这里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电子元件和生物图片,再一次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增长了见识,适时的引出一道利用放大比例尺求图上距离的题)

绘制一张精密零件图纸,它的实际长度6毫米,比例尺20 ︰1,求图上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在这里先让学生观察20 ︰1,与先前见到的比例尺不一样,它后项为1,从而区分了放大比例尺和缩小比例尺,之后总结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这一环节可以说知识点多,有一定难度,但我抓住要点,强调了无论是放大比例尺还是缩小例尺前项永远是图上距离,后项永远是实际距离这一关键,使知识云开雾散,透彻明了。)

最后进行全课总结:学习了比例尺的知识,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谈一谈,学习了这节的课的收获。

(通过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梳理与回归,让学生把知识系统化,培养其学习的能力。)

(四)、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由于本课涉及知识点多,容量大,为使学生得以巩固,我设计了一系列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电脑出示):1、比例尺是( )与( )的比。

2、把千米数化成厘米数,要在千米数后面添上( )个0;把厘米数化成千米数,要在厘米数后面去掉( )个0。

3、把线段比例尺改为数值比例尺。 0 40 80 120km

4、这幅地图中,量得西安到北京的距离是 ,你能根据这张图的比例尺计算出实际距离约是多少千米吗? 200千米

5、小丽家到学校约900米,画在比例尺为1:30000的图上应是( )。

6、一种零件长8mm,画在图纸上长4cm,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

(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比例尺的理解,进一步巩固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方法。)

尤其最后设计了实践活动,量一量自己的卧室的长和宽,及一些家具的长和宽,按1:100的比例尺画出自己卧室的平面图。

(让学生从身边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从而提高学习有关比例尺的计算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也体现了本节课的主旨,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比例尺的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教学难点:

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展示目标,引入本课。

二、探究新知,意义建构

1、看一看

下面几幅地图的比例尺分别是多少。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1:6000000)

②安庆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1:2500000)

③笑笑家的平面图按照一定的比例画在纸上,这幅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1:100)

2、说一说

(1)比例尺1:100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图上1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100厘米。

(2)在比例尺1:2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0)厘米。

(3)在比例尺1:40000的地图上,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40000)倍。

3、议一议

(1)什么是比例尺呢?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2)比例尺怎样表示呢?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或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板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3)比例尺有什么特征呢?

①比例尺与一般的尺子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带计量单位;

②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是统一的;

③比例尺的前项,一般应化简成“1”,如果写成分数的形式,分子也是“1”。

意图数学概念不是老师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之后,自己总结和概括出来的,自己发现特征的,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生只有经历知识和概念的形成过程,才能真正理解。

三、拓展延伸,巩固新知

1、有时,比例尺的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大。一个精密零件的长度只有毫米,画在一张图纸上是70毫米,这幅设计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70:=700:35=20:1

答:这幅设计图纸的比例尺是20:1。

2、有的地图上的比例尺用线段来表示。小明家在学校的正西方,到学校的实际距离是900米。你有办法找到小明家在图上的位置吗?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300米。(在学校正西方向900米。)

3、这位老师从广州坐飞机到北京开会,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呢?

32×6000000=192000000(厘米)192000000厘米=1920(千米)

答:广州到北京实际距离是1920千米。

五、总结新课,整理知识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比例尺教学设计【第三篇】

教学过程 :

一、导人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尺的知识,我们学过的比例尺都是用数值来标明的,如比例尺1:10000就表示图上距离是l厘米实际距离就是10000厘米,像这样的比例尺叫做数值比例尺。除了数值比例尺外,还有。什么是线段比例

尺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新课

教师:是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量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同学们可以翻开教科书第16页.看右下角有一幅地图。地图的下面就 有一条。它上面有0、50和100几个数,还注明了长度单位千米。这些数和单位表示什么意思呢?大家量一量从0到50这段线段有多长。(1厘米。)从50到100呢?(也是1厘米。)从0到50就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千米的实际距离。从0到100就表示地图上2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100千米的实际距 离。

然后教师问:

l如果知道了两个城市之间的图上距离,你能不能计算出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

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沈阳和长春这两个城市,并量出它们的距离是多少厘米。再想一想:要求地面上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该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想:1厘米.的图上距离代表地面上多少千米的实际距离,(50千米。)我们量出沈阳到长春的图上距离是5.5厘米,就代表几个50千米的实际距离。(5。5个50千米。)怎么列式计算?

让学生说怎样列式。教师板书:505.5=275(千米)

之后,进一步提出:

你能不能把这个地图上的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怎样改写?(因为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上50千米的实际距离,现在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要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化成同级单位,50

千米等于5000000厘米。所以这条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就是1:5000000。)

教师板书出数值比例尺。

三、课堂练习

完成练习五的第49题:

1.第5题,让学生独立填表:填表前,要提醒学生图上距离的单位应用什么,实际距离的单位应用什么。

2.第8题,让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后,让学生按照东南西北的方位说说拖拉机站、电影院、汽车站和供销社离学校的距离。如,电影院在学校的南面,距学校200米;拖拉机站在学校的西北面,距学校2500米。

3.第9题,让学生先求出试验田长和宽的图上距离,然后画出平面图,并且要注意在平面图上注明比例尺。

比例尺的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标:

1、通过组织学生学习,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2、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比例尺解决有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比例尺的意义。难点:运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教学具准备:多媒体、笑笑家平面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你们对地图熟悉吗?现在老师这里有两幅地图,看谁最认真观察,地图有哪些有关数学知识?(比例尺)比例尺与尺不同,它的作用可大了,例如:建房子、教学楼设计,地图都必须用上比例尺,那什么是比例尺呢?同学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例尺。

二、探索新知

1、出示笑笑家的平面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形,并说说:

(1)你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你想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讨论)学生说后,教师补充(比例尺1:100,是指图上1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100厘米。)

3、比例尺的意义。师: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同时说明:一般情况下,比例尺的前项为1。

4、即时练习甲乙两地实际距离是50米,画在一张图纸上的距离为1厘米,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过程要求:

(1)学生尝试求出比例尺。

(2)教师巡视课堂,了学生解答情况。

(3)反馈说明板书:图上距离1厘米实际距离50米,50米=5000厘米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前、后项的单位一定要统一。)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30页的第2题。完成之后让学生说一说,进一步理解比例尺。

2、课本第30页的第3题

(1)让学生说说自己计算的思路。

①先测量房子上的长与宽。

②再计算房子实际的长与宽。

③最后计算房子的面积。

(2)动手操作、计算。

(3)请一位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3、第4题。

(1)认真读题,弄清题意。

(2)在图中找出正南方向。

(3)在平面图上标出窗户位置及长度。

(4)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检验。

四、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0 519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