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课教案(优质4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教案“中学体育课教案(优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中学体育教学设计【第一篇】
九年级级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4-16岁之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黄金时期。这个时期他们的模仿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如果教学内容枯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练习,他们就不怎么乐意学了,不过如果是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游戏)就不一样了,他们就很乐意去做,乐意去学,去锻炼。只有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才符合他们的年龄待征和接受能力,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教材是立定跳远和竞技小游戏,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基本掌握立定跳远动作要领。立定跳远是跳跃动作的重要内容,它是在跳跃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双脚起跳的练习,是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弹跳力量,以及提高学生协调灵敏素质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不怕挫折,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勇气。教材要求学生学会两腿用力蹬地跳起,上下肢的配合,平稳落地的动作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跳跃。立定跳远又是体育中考项目之一。于是在课中我分别安排纵跳摸高,立定跳远加冲刺跑,立定跳远加俯卧撑的游戏等教学,让学生在乐中学、在乐中练、在学练中使技能得以接受、使情感得以升华。
运动技能目标
掌握正确立定跳远动作。身体健康目标:通过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增强下肢力量及爆发力,提高身体协调灵敏素质。并达到“跑跳结合及上下肢均衡发展”运动生理目标。社会适应目标:通过采用游戏的方法不怕挫折,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勇气,以及相互合作团队的精神。
教学重点
摆臂与蹬地的配合、落地屈膝缓冲。蹬地有力,落地轻巧,动作干净利索,毫不犹豫并充满自信。教学难点则是:身体协调用力,起跳的角度,腾空中的展腹及落地时的收腹等。
四课时
如下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立定跳远》,主要包括:
一、说教材分析;
二、说学情分析;
三、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和学法的运用;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
六、说教学特点;
七、说教学效果;
八、说场地器材;九、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教材是立定跳远和竞技小游戏,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基本掌握立定跳远动作要领。立定跳远是跳跃动作的重要内容,它是在跳跃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双脚起跳的练习,是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弹跳力量,以及提高学生协调灵敏素质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不怕挫折,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勇气。教材要求学生学会两腿用力蹬地跳起,上下肢的配合,平稳落地的动作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跳跃。立定跳远又是体育中考项目之一。于是在课中我分别安排纵跳摸高,立定跳远加冲刺跑,立定跳远加俯卧撑的游戏等教学,让学生在乐中学、在乐中练、在学练中使技能得以接受、使情感得以升华。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级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4-16岁之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黄金时期。这个时期他们的模仿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如果教学内容枯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练习,他们就不怎么乐意学了,不过如果是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游戏)就不一样了,他们就很乐意去做,乐意去学,去锻炼。只有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才符合他们的年龄待征和接受能力,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1)运动技能目标:掌握正确立定跳远动作。
(2)身体健康目标:通过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增强下肢力量及爆发力,提高身体协调灵敏素质。并达到“跑跳结合及上下肢均衡发展”运动生理目标。
(3)社会适应目标:通过采用游戏的方法不怕挫折,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勇气,以及相互合作团队的精神。
2、教学重点为:摆臂与蹬地的配合、落地屈膝缓冲。蹬地有力,落地轻巧,动作干净利索,毫不犹豫并充满自信。
3、教学难点则是:身体协调用力,起跳的角度,腾空中的展腹及落地时的收腹等。
四、教学方法和学法的运用
1、教法:根据本课内容枯燥的特点,我首先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情绪激励法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另外,还采用了示范法,以准确的动作示范激发学生“我要学习”的情感,以及采用讲解法和练习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
(1)讲解示范法:通过精练适度语言讲解,获得正确的动作概念;以准确的示范,利于模仿正确技术。
(2)纠正错误法:由于学生间个体差异,完成练习的情况不同,通过纠正获得正确的动作,提高学习信心。
(3)评价法:通过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法: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尝试想象跳跃动作,然后小组讨论悟出动作要领、最后通过“小组协作探究”和“个人练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
五、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结构采用“收心热身—育心强体、增智促技——稳定情绪、恢复心身”。
1、热身:绕操场慢跑600m,关节操,徒手操。(6分钟)
规则: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跑并带学生做操。
要求:秩序井然,做操认真。
2、小游戏:叫号起跳(2分钟)
规则:学生分男女各两队共4队体操队形站立,教师叫“1”时,1队纵跳一次;叫“2”时,二队纵跳一次;叫“3”时,三队跳一次;叫“4”时四队纵跳一次;叫“5”时,1和3队纵跳一次;叫“6”时,2和4队纵跳一次;叫“7”时,全体纵跳一次。反应不及时者或错误者罚高抬腿10个。
要求:遵守游戏规则。遵守游戏规则。
3、导入启发:夏季池塘荷叶上的青蛙在受到惊吓时起跳落水的动作。(4分钟)
规则:请学生代表发言并模仿动作,询问其它学生意见并请其做动作。教师由此展开立定跳远的概念。
4、教师讲授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3分钟)
动作组成:预摆-蹬地起跳-腾空-落地
注意事项:摆臂与蹬地的配合、落地屈膝缓冲。蹬地有力,落地轻巧,动作干净利索,毫不犹豫并充满自信。身体协调用力,起跳的角度,腾空中的展腹及落地时的收腹等。
5、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2分钟)
6、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纠错。(5分钟)
7、竞技游戏:立定跳远加冲刺跑,立定跳远加俯卧撑。(要求:遵守游戏规则。目的:符合跑跳结合,上下肢均衡发展的锻炼原则及运动生理)(9分钟)
8、个人练习,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生生互助(结对子)。(9分钟)
9、学生放松,教师表彰学习优秀者,小结、作业,师生道别。(5分钟)
六、教学特点
本课围绕《立定跳远》的主题,在课堂教学中创造—种自然、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适应能力的提高。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的氛围中,建立—种真诚、信任、友好、融洽的人际关系。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掌握学习”教学模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竞技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既重视群体教学,又注意学生个体化,限度的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真正体现教学的平等,让每个学生享受体育成功的快乐。
七、教学效果
1、运动技能:学生基本掌握立定跳远动作和游戏的方法、规则。
2、运动量:达到锻炼效果。
3、心育意向:基本上能达到真诚,友好、相互合作的锻炼、有较好的团队精神及集体荣誉感。树立自信,发扬勇于克服障碍,战胜困难的精神。
八、场地器材
运动场粉笔卷尺。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遵循精讲多练,以学生为主体,讲究课堂效率的原则,尽可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练习与提高,在课堂上加入游戏和竞赛让学生在乐中学、在乐中练、在学练中使技能得以接受、使情感得以升华。
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注重发挥能力较强学生的作用,让学生学有榜样,赶有方向。
不足之处:竞赛的组织严密性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对于体质偏胖及能力偏弱的学生多采用鼓励的方法,关注过程与发展,使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兴趣;部分学生依赖性依然存在。
中学体育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与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领会运动的节奏感;
2、 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95%以上的学生在初步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的同时,基本能跟上音乐节奏,50%左右的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80%以上的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和较好地掌握行进间运球技术;
3、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和鉴赏能力及发展学生自学、自练、自控、自调、自评的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培养集体荣誉感,体验成功感。
教学过程
一。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1、 熟悉球性
1) 双手弹拨球
2) 环绕颈部交接球
3) 环绕腹背交
接球
4) 环绕单腿交接球
5) 环绕双腿交接球
6) 双手抛接球
7) 单手抛接球
教学重点:球感
教学难点:动作协调
2、 组织:每人一球,同时进行练习
3、 教法与步骤:
1) 教师示范,同时归纳、讲解动作要领
2) 观察学生练习
3) 集体纠正
4) 教师用音乐指挥学生练习
4、 行进间运球接力赛
方法: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八组,面向圆心纵队站立,教师发令后,各队第一人行进间运球绕过标志物后跑回,连续二次。当回来后触及第二人手时,第二人迅速运球跑出,依此类推,以各队最后一人运球到本队起跑线的快慢决定胜负。
5、 放松整理活动
1) 舞蹈(持球波浪操)
2) 自创造型
6、 小结讲评
7、 收回器材
8、 师生再见
中学体育篮球运球教案【第三篇】
一、学情分析
他们天真活泼,模仿力强、喜欢表现,但好动,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一部分还存在任性、娇气等不良的心理倾向。为此,针对他们喜欢游戏、喜欢展示的共性特点和个性差异,我选择以小篮球游戏为活动主形式,以对篮球的兴趣营造浓厚个人竞争和团体合作氛围。
二、教学理念
由此,在设计理念上,我认真渗透素质教育思想,积极创新体育教学形式,以学生的心理趋向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贯彻落实“快乐体验”的课题思想,突出一个“新”字,体现一个“改”字,做到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拥有健康。
三、教学目标
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的学习领域目标,以及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初步预设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快乐锻炼,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2、知识与技能:发展协调、灵敏的素质,促进智力开发。
3、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通过各种小篮球游戏的体验活动掌握一定的技能。
难点:在练习中,能够掌握小篮球的活动方法,做到自主学练和团队合作锻炼,
场地器材:一块篮球场地、学生每人一个小篮球。
四、教法、学法预设
为了达成以上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初步预设本课教法、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设疑法、演示法、练习法、激励法等。
学法:观察法、尝试法、游戏法、合作法、竞赛法等。
五、教学程序
对于学生来说,有趣的游戏最能吸引他们进入课堂角色。我将以“把球拍起来”设为难题,去激趣。一入课就在情景中带领学生去探究小篮球的弹跳特性,学生的活动热情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和调动出来。
通过创设“缉私行动”让学生进一步开展兴趣活动,激发学生对小篮球技术的渴望,提高学生的迅速反应、灵敏运动能力。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进入“把球传起来”的主体活动中,学生兴致盎然,奔跑传接球、躲闪,循环反复,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达到了一定的技术锻炼,让全体学生沉浸在愉快地学、练氛围中,享受体育活动的快乐,陶冶身心。
最后又以“和篮球交朋友”恢复学生生理和心理状态,进行课堂小结,评价,渗透德育美育教育。
本节课我将力求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思想理念,充分利用“自主学练、合作探究互动评价”等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及时鼓励表扬,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中学体育教案【第四篇】
一、教学内容:
篮球竞赛的主要规则(违例及其罚则)
二、教学任务:
学生认真听讲,认真作好笔记。
三、组织:
教师讲解,示范裁判手试。
四、裁判员的职责与权力。
裁判员包刮主裁判员和副裁判员各一名,计时员记录员和24s计时员各一名为其助理。
五、违例及其罚则。
违例是违反规则的行为,罚则是发生违例的球队失球,由对方在最靠近发生违例的地点发界外球。(直接位于篮板下后面的地点除外)
1、持球移动违例(走步)
中枢脚的确定
持球移动
2、球回场后违例
(1)判断球回场的三个必备条件。
必须是控球队才能出现。
必须是控球队使球进从前场进入后场。
必须是控球队的队员在后场首先接着球。
(2)球回后场违例的几种情况:
前场发界外球,直接将球传给或球碰篮圈或篮板后反弹回来。
队员骑跨中线运球时停球后。两名队员骑跨中线相符传球时一脚踩在中线上静止接后场同队队员传来的球时。
(3)不算球回场违例的情况:
运球队员在中线附近由回场向前场做后转身运球。
控制球队在前场进攻投篮出手后,球碰篮圈或篮板弹回后场,该队队员又获得球。
(4)干扰球违例。
在投篮时,当球在飞行中下落,并完全在兰筐水平面上时,进攻或防守的队员都不能接着球,但在接着兰筐后或明显不会接着兰筐时除外。
违反以上规定即为违例,进攻队员违例,球既使投中也无效,防守队员违列,球既使没投中也要判给对方2分或3分。
(5)球出界与发界外球违例。
当队员身体的任何部分与界线或界线外的地面接着时,既为队员出界,当球接着界外队员或任何其他人,线上或界线外地面或任何物体,蓝板柱或背面,球出界前,最后接着球的队员是使球出界的队员。
发界外球,发球队员应站在裁判员指定的离违例地点最近的界外发球入场。蓝板后面除外,在球为出手之前他不能横向移动超过正常的一步,但他可以向后移动。
(6)踢球与拳击球违例。
篮球是用手进行的运动项目。踢球或用拳击球为违例,故意地踢球或用腿的任何部分拦阻球为违例,脚或腿偶然地碰到是正常的。
(7)时间类违例。
3s违例——某球队控制球时,该队队员在对方限制区内停留不得超过3s、
5s违例——罚球队队员在裁判员把球交给发球队员后,在5s没有投篮出手。发界外球在裁判员把球交给了发球的队员后或以将球放在他可处理球的地点后,5s没有将球发如场内。
若持球队员被严密防守时,在5s内没有将球传、投、滚或运球时,5s违例。
8s违例——在后场控球,8s内没有进入前场。
24s违例——当一个球队在场上控制一个活球时,该队必须在24s内完成一次投篮,投篮时必须篮球要接着兰筐,否则24s违例。
上一篇:语文《公输》教案【汇编4篇】
下一篇:幼儿园音乐游戏教案汇总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