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六年级数学单元教案例文精彩10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实用六年级数学单元教案例文精彩10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六年级数学单元教案例文【第一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2、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进一步学习制作复试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从统计表里收集信息,并能用这些信息分析问题。
如何根据信息绘制统计图
一.基础练习,全班交流
1、练功房。
基础练习,了解统计图的种类。分辨什么数据用什么统计图描述更清楚更直观。
2、智慧树
(1)这是什么统计图?
(2)分析图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3)第3题,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3、实践大本营
提高练习。
让学生选择一题来绘制统计图:
(1)绘制统计图需要哪些数据?
(2)绘制统计图你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二、变式练习题
课件出示练习题。
学生看题,先集体分析题目,一起探讨数学问题。
1、这是什么统计图?
2、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3、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4、你还有什么疑问?
小结:
通过这次练习,你有什么收获?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结复式统计图的理解与掌握
通过自主交流与探索,让学生自主选择。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六年级数学单元教案例文【第二篇】
2、想象,正100边形会是什么样子?(接近圆,但不是圆)。
正3072边形呢?(更接近圆,但还不是圆)。
到底多少边的时候就是圆了呢?
4、阴阳太极图。
5、下面我们还将面临3个实际问题的挑战,同学们敢接受挑战吗?
问题1、你能测量出1圆硬币的直径吗?(参考用工具:直尺,一副三角板)。
问题2、你能在地面上画一个半径1米的圆吗?(参考用工具:绳子、粉笔)。
问题3、车轮都做成圆的,车轴装在哪里?为什么?(参考用工具:自行车)。
课下每个同学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课题来研究。
六年级数学单元教案例文【第三篇】
3、汇报不同画圆的方法(先找用圆形工具画的汇报)。
拿线绳画的黑板演示。
圆规画的实投展示。
4、总结圆规画圆方法。
5、学生练习圆规画几个圆。
既然我们可以借助圆形工具来画圆,人们为什么还会发明圆规呢?
6、观察自己所画的圆,除了一条封闭的曲线还有什么?(点儿)。
给它取个名字——圆心(如果学生能说就让学生说)用字母o表示。
7、拿出手中的圆纸片,你们有办法确定这个圆的圆心吗?
学生动手折。
问:除了圆心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折痕)。
你发现的折痕是什么样子的。
师:谁愿意到前面介绍自己的发现?揭示直径半径定义。
你能在圆上画出直径和半径吗?
在自己所画的圆上标出圆心、画出半径和直径。
六年级数学单元教案例文【第四篇】
在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
结合实际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特点,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掌握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学会跟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的量。
教法与学法教法情景激趣、引导观察、启发分析、发现总结。学法观察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总结汇报。
集体备课教学调整
1、说出下列每组数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口答,相互补充)
(1)速度时间路程
(2)单价数量总价
2、师:这些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一些常见数量关系,每组数
量之间是有联系的,存在着相依关系。当其中一种量变化时,另
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你想知道
其中的奥秘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认识这种变化规律。
1、出示例1的表格。说说表中列出了哪两种量。
(1)引导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说一说这两种量的数值分别是
怎样变化的。(先观察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
初步感知两种量的变化情况,得出: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板书:相关联的量)引导学生观察表中数据,寻找两种量的变化规律。启发学生从“变化”中国寻找“不变”。(学生可能发现一种量扩大(缩小)到原来的几倍,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缩小)到原来的几倍。也可能发现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不变。)
根据学生交流的实际情况,及时肯定并确认这一规律,特别是有意识地从后一种角度突出这一规律。
六年级数学单元教案例文【第五篇】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直线是()长的,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
2.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这个点叫做它的(),这两条射线叫做它的()。
3.角的两条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成的角叫做(),是()度。
°的角是()角,57°的角是()角。
5.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是35°,另一个锐角应是()度。
周角=()平角=()直角。
7.直线、线段和射线中,可以量出长度的.是(),没有端点的是(),只有一个端点的是()。
8.钟面上有12个大格,时针走1大格是()度,1时整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较小角是()度,4时整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较大角是()度。
9.锐角()90°,钝角()90°而小于(),直角()90°。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同一平面内,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通过这三点可以画()条线段。
无数。
2.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
无数。
3.度量角的大小要用()。
a.三角尺b.直尺c.量角器。
六年级数学单元教案例文【第六篇】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65×5表示求5个65的和是多少?1/3×5表示求5个1/3的和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1/3×4/7表示求1/3的4/7是多少。
4×3/8表示求4的3/8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13×13=169;17×17=289;19×19=361)。
4、小数乘分数,可以先把小数化为分数,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建议把小数化分数再计算)。
三、乘法中比较大小的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五、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即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画线段图:(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先画单位一的量,注意两条线段的左边要对齐。(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
或在“占”、“是”、“比”“相当于”的后面。
3、写数量关系式的技巧:
(1)“的”相当于“×”,“占”、“相当于”“是”、“比”是“=”
(2)分率前是“的”字:用单位“1”的量×分率=具体量。
例如:甲数是20,甲数的1/3是多少?
列式是:20×1/3。
4、看分率前有没有多或少的问题;分率前是“多或少”的关系式:
(比少):单位“1”的量×(1-分率)=具体量;。
例如:甲数是50,乙数比甲数少1/2,乙数是多少?
列式是:50×(1-1/2)。
(比多):单位“1”的量×(1+分率)=具体量。
例如:小红有30元钱,小明比小红多3/5,小红有多少钱?
列式是:50×(1+3/5)。
5、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一个数×几倍;。
6、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一个数×几分之几。
7、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几分之几×个数。
8、求已知一个部分量是总量的几分之几,求另一个部分量的方法:
(1)、单位“1”的量×(1-分率)=另一个部分量(建议用)。
(2)、单位“1”的量-已知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的部分量=要求的部分量。
例如:教材15页做一做和16页练习第七题(题目中有时候会有这种题的关键字“其中”)。
六年级数学单元教案例文【第七篇】
2、揭示课题:圆无处不在,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
板书:圆的认识。
3、同学们喜欢玩套圈的游戏吗?现在就来试试?
我这有一个玩具,要求你只能站在距离它三米远的地方扔圈,你可以站在哪里?
我们用三厘米代表三米,你能在本上标出你所在的位置吗?
2、实投学生成果(由画几个点到多点,直到圆)。
问:站在这几点都可以吗,为什么?只能站在这几点上吗?
出现圆后问,还有地方站吗?
3、课件演示。
师:那么到底可以站在哪?(圆上任意一点)。
圆上这样的点有多少个?
六年级数学单元教案例文【第八篇】
生: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刻苦锻炼,振兴四小。
2、情境质疑。
情境1。
彬:作业写完了,干什么呢?对了约张洞名去跑步吧(嘟…..嘟…..0。
铭:喂,找谁啊?
彬:张洞铭,今天有空吗?我们一起去跑步。
铭:哦,今天不行,我有事,明天行吗?
彬:好吧,明天6:00在明珠花园见,不见不散。
铭:好的。明天见。
师质疑:他们俩个能按时见面吗?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板书:6:00)。
生:a不能,因为没说是上午还是下午。
师·:我们一起看看接下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情境2。
(门铃响叮-----咚)。
彬:谁啊,一大早就来敲门?
铭:我是张洞铭,你怎么还在家?
彬:怎么了?
铭:你不是说6:00在明珠花园见面去跑步吗?我等了你两个小时了。
彬:嗨,我是说下午6:00。
铭:啊??
彬:真笨。
师:为什么张彬和张洞铭没按时见面?
生a:他们没说是上午6点还是下午6点。(师板书:上午6时、下午6时)。
师:如果是你约同学你会怎么说?张彬你准备是什么时候的6时跑步呢?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生:有两个6时,分不清了.....
3、图片引入。
师:老师再给大家看一组图片(幻灯),看看是几点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生:9点。
师:怎么有两个9点呢?它们是同一时刻吗?(板书:上午9时,下午9时)。
师:看来一天不仅有两个6:00还有两个9:00呢。
六年级数学单元教案例文【第九篇】
第一节最大公因数。
本节知识点:
如果数a能被数b(b不能为0)整除,a就叫做b的。
(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2.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
3.最大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总结:
a.列举法:1.先找各个数的因数。
2.找出两个数公有的因数。
3.确定最大公因数。
b.用倍数关系找: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较小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c.用互质数找:两个不相等的质数,最大的公因数是1。
d.用相邻两个自然数找:相邻两个自然数(0除外)的.最大公因数是1。
第二节最小公倍数。
本节知识点:
1.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解法二:短除法。
所以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2×3×3×5=90。
求最小公倍数方法总结:
2.如果较大的数是较小的数的倍数,那么较大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
最小公倍数。
例如:9和27的最小公倍就是27;。
27和54的最小公倍数就是54。
3.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9和5的最小公倍数就是45;。
27和8的最大公约数也是216。
六年级数学单元教案例文【第十篇】
1.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统计信息,能够解释统计结果。
2.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一些统计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选择一个全班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收集数据,用统计图表展示数据,并作出决策。
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从统计图中获信息,并能作出决策。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统计(1)。
教学内容:教材第68页例1,练习十一第一题。
教学目标:
1.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作出相关决策。
3.理解统计图中各个数据的具体含义,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从扇形统计图中获信息,并能正确决策和简单的预测。
教学媒体:
教师可以再准备课本以外的扇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你们知道家里的电视是什么品牌的吗?
今天我们就去彩电市场看看各种彩电的市场占有率吧!
(出示教科书第68页例1的扇形统计图)。
二、探究交流、总结规律。
1.小组探讨、交流。
根据这幅统计图,你们了解到哪些信息?a牌彩电是市场上最畅销的彩电吗?
根据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学生可能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看法:一部分会认为a品牌最畅销,而另一部分则认为a品牌不是最畅销的。
(学生谈出个人观点后,会出现一些争论,让学生在争论中做出判断.)。
2.引导释疑。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
统计图里“其它”部分可能包含了哪些信息呢?
可让学生分别说说"其它"的具体含义,从而明确。
“其它”里面可能含有比a牌更畅销的彩电产品。
3.小结。
这幅统计图提供的数据比较模糊,不够完整,我们无法得到有关彩电市场占有率的完整信息,所以从本统计图中不能得出a牌彩电最畅销的结论。
引导学生认识到:
在利用统计图作判断和决策时,一定要仔细观察,注意从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信息出发,不要单凭直观感受轻易下结论。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69页练习十一1.
2.补充习题。
四、总结概括。
1.学习了这节课,你知道在利用统计图作分析判断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吗?
2.谈你的收获。
(本课注意事项:1.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2.不要单凭直观感受轻易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