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基础知识及其运用【推荐4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雷雨》基础知识及其运用【推荐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总结:【第一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了夏季的一场雷雨。雷雨的整个过程,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自然是一幅神奇而又多姿多彩的画卷,让我们留心去观察、用心去感受,你一定会有更妙的发
《雷雨》基础知识及其运用【第二篇】
《雷雨》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一、字词1.选出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 ]a.郁热 烦燥 沉吟 甜言密语b.涔涔 惊愕 窟窿 略见一班c.弥补 谛听 执教 歪风斜气d.贤慧 严励 酝酿 按部就班2.下列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a.寥廓:指宇宙的广阔。盛气凌人:自高自大,以气势压人。待人接物:对待人和事物的态度。b.党同伐异:纠合同伙,攻击异己。恻隐:对受苦难的人表同情。背井离乡:离开水井,离开家乡。c.骑墙:比喻立场不明确,站在中间,向两方面讨好。不经之谈:不合常理,近乎妄诞的话。望洋兴叹:远望海洋,发出兴叹。d.犯而不校:被人侵犯,不加计较。豢养:喂养(牲畜)。比喻收买培植爪牙。臻于郅治:社会秩序安定,国家到了天下大治的最好地步。3.下面各字的笔画和起笔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长矢卮鸟 b.民矛弘驭c.曳岂帆用 d.凸贞吊因4.以下汉字的部首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肴屑胁能 b.戊戕戍臧 c.申畏曲畸 d.旨曳杳沓二、语言运用1.在对话和朗读中,对有些要强调的字眼应读得重一些。下列台词句子中哪个词应重读,请标出。①周朴园不对,不对,这都是新的。我要我的旧雨衣,你回头跟太太说。②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吗?②鲁侍萍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2.说话时重音不同,意思的侧重点往往也不同。请在应该重读的词语下加着重号,使括号内外的句意相吻合。①a..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太少了!)b..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真不少!)②a..你为什么打他?(应该好好教育嘛!)b..你为什么打他?(该打的是我。)3.破折号的用法是:(1)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2)标明话题的突然转变,(3)表示语音的中断延长,(4)表示事项的列举分承。请选出对下面八句话中破折号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 ]①周朴园(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②鲁侍萍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③周朴园不许多说话。(回头向鲁大海)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④周朴园话很多。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⑤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环境声学——环境光学……⑥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⑦周朴园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⑧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a.②③⑦⑧ㄧ④⑥ㄧ①ㄧ⑤b.③⑦⑧ㄧ②④⑥ㄧ①ㄧ⑤c.②④⑦⑧ㄧ③⑥ㄧ①ㄧ⑤d.③④⑦⑧ㄧ②⑥ㄧ①ㄧ⑤4.“门前是一条河。”后面接下去最顺当的一组句子是a.河边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三面都是高大的柳树。山门里是一个穿堂。迎门供着弥勒佛。b.山门里有一个穿堂。弥勒佛供在迎面。三面都栽着高大的柳树。河边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c.打谷场很大,就在河边。高大的柳树栽在三面。穿堂对着山门。迎面供着弥勒佛。d.一片很大的打谷场在河边。山门里是一个穿堂。迎面供着弥勒佛。三面都栽着高大的柳树。阅读思考一、阅读《雷雨》片断,回答后面问题周朴园哦,侍萍!(低声)是你?a.鲁侍萍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b.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c.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d.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e鲁侍萍(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句表现周朴园说这话的感情是[ ]a.惊喜 b.惶恐 c.惊呆 d.惊疑处两句是剧本中属于的文字,是剧本中不可缺少的部分。、d两句是周朴园的连声责问,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a.自私虚伪 b.冷酷阴险 c.老于世故 d.伪善残忍句有言外之意,未尽之言(即潜台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三十年了,你还是念念不忘我。b.三十年了,你终于还是找到我了,我还是没躲过你的追寻。c.已经三十年了,你到我这里来,还有什么用呢?d.你没有死,这将对我的名誉地位构成严重的威胁。5.鲁侍萍不止一次说到命运:“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对侍萍的命运观,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侍萍不能解释自己三十年来为什么受那么多苦,不得不自认是“不公平的命”所使然。b.鲁侍萍在苦难中挣扎,悲叹自己的“命苦”,她相信命运,但也表现出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与不平。c.她虽然一再说“命运”如何,但并无深意,只是客观反映了她对自己苦难一生的悲叹。d.三十年的苦和恨,使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侍萍觉醒了,她所说的“命”,从根本上看,是对不公平世道的控诉与抗争。6.对这个片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段戏使周鲁两家三十年前旧恨的冲突实质明朗化了。b.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私生活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丑恶灵魂。c.侍萍的突然出现,使周朴园马上意识到,这将危及到他的名誉地位,因而他一下子变得冷酷无情起来。d.周朴园思念的是年轻貌美的侍萍,眼前的侍萍使他很失望。这段戏表现了他复杂的心情和性格。二、阅读“语言运用”第1题中所录台词,回答后面问题1.周朴园把年轻时的侍萍说成是“小姐”,而且“很贤慧,也很规矩”,目的在于[ ]a.赞扬侍萍,表达自己对侍萍的爱恋之情。b.名为赞扬侍萍,实为掩盖自己的罪行。c.说侍萍很高贵,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地位。d.为自己开脱,并表达愧疚之情。2.鲁侍萍反驳说“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表面上否定自己,实质是[ ]a.以此报复周朴园,解心头之恨。b.澄清自己,表明自己的清白、诚实。c.揭出周的隐私,揭穿周的虚伪。d.进一步试探周的真正态度及真实感情。
参考答案基础知识及其运用一、(“待人接物”指与他人相处,其中的“物”指人;“井”与“乡”同义,均指家乡;“望洋”是抬头远望的样子,与“海洋”无关)二、1.①新、旧②小姐、贤慧、规矩、忽然③不是、也不、不大2.①a.就b.五百台②a.打b.他阅读思考一、舞台说明二、
《雷雨》基础知识及其运用【第三篇】
《雷雨》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并掌握基础知识 2、初步了解戏剧人物的鉴赏方法; 3、通过揣摩戏剧人物语言来探测人物内心世界。
[重点难点] 在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中,通过周朴园的语言品读,把握周朴园的性格、心理。
[课型课时] 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文学常识
(一)、学习戏剧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戏剧和戏剧文学。什么是戏剧呢?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那么,戏剧文学又是什么?戏剧文学也就是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戏剧文学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作为文学作品,应当具备一般叙事作品共同的要求,并应当具有独立的欣赏价值;另一方面,它作为戏剧演出的基础,只有通过演出,才能表现出它的全部价值。因而,它又要受到舞台演出的制约,必须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
剧本通常包括两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以及人物台词的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等;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包括对话(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在表现形式上,舞台提示和人物自身的台词通常采用两种不同字体。
戏剧文学为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必须具有以下的其特有的特点:
①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
②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③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性格。
戏剧有许多种,它的分类有不同的标准。按照表现形式,它可以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戏曲;按照内容性质,它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即能反映悲喜等思想感情的复杂变化的戏剧);按照题材所涉及的方面,它可以分为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科学幻想剧、童话剧、儿童剧;按照篇幅规模,它又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
(二)、曹禺和《雷雨》 1933年,一位年仅23岁的清华大学学生怀着对旧中国封建家庭和社会的无比愤懑,奋笔完成了一部他曾痛苦酝酿了五年的剧本。一年后,当时任《文学季刊》编委的巴金在编辑部的故纸堆里发现了它,并感动得为它掉下了激动的眼泪。在巴金的热忱帮助下,这部剧本终于在1934年《文学季刊》第三期上发表了,它的发表立刻引起了中国剧坛的强烈震动,从1935年4月在日本东京第一次演出以来,我国许多重要剧团都竞相排演,并拍成电影,甚至前几年还有人把它拉长为一部二十集电视连续剧,这部经久不衰的剧本就是我国现代著名戏剧作家曹禺的处女作《雷雨》。(板书课题及作者)
曹禺:中国剧作家、戏剧教育家。本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湖北潜江,19xx年9月24日生于天津。1933年,曹禺完成了第一部多幕话剧《雷雨》。故事写某矿董事长周朴园,年轻时遗弃了为他已生二子的婢女侍萍,长子周萍留在周家,侍萍携次子投河遇救,离乡远走。周误以为她已死。后周家亦北迁,与侍萍再嫁的鲁家共居一地,互不相知。鲁家父女皆在周家为仆,次子大海在矿上做工,周妻繁漪与长子周萍有私情,后知周萍爱鲁女四凤,繁漪欲遣去四凤乃召来侍萍,两家关系始被揭开。周萍与四凤知为异父同母兄妹,双双自杀。繁漪之子周冲为救护四凤也触电身亡。大海为罢工代表在周家受辱被殴,逃奔而去。侍萍与繁漪不堪重压,一呆一疯,只剩下周朴园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作者在这常见的"始乱终弃"和"乱伦"的社会现象中,开掘出具有时代特点的社会悲剧。他在剧中写了尖锐的思想冲突和阶级压迫与斗争,但主要是描写新旧交替时期3个不同阶层、不同性格的女性,以不同的方式对命运所做的抗争和她们走向毁灭的悲剧结局。《雷雨》情节的丰富性、生动性,尖锐的戏剧冲突,严谨的结构,浑厚凝重的格调,浓重的悲剧气氛,深受希腊悲剧和易卜生、奥尼尔剧作的影响。《雷雨》把中国年轻的话剧艺术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雷雨》中的人物形象,具有高度美学价值。《雷雨》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但人物刻画的成功是其生命力所在,也是曹禺戏剧的共同特点。
二、基础知识
三、提示戏剧人物鉴赏方法
我们刚刚学过小说,都知道鉴赏小说中人物可以从人物的外部特征,人物的经历际遇以及人物内在的精神状态等方面的描写中去分析,去品评。而受时空限制的戏剧,特别是像我们课文这样作为剧本的话剧,则只能从人物的语言、舞台说明以及由它们而展示出来的戏剧冲突等方面去鉴赏了。
(板书)戏剧人物鉴赏方法:
1、揣摩人物语言
2、探究舞台说明
3、把握戏剧冲突
三、简介剧情及课文
通过欣赏电影我们已了解剧情。课文就是从来接四风回去的鲁侍萍与周朴园的不期而遇开始的。 四、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矛盾冲突
现在,我们就拿戏剧人物鉴赏方法这把钥匙,去开启剧中主要人物周朴园的心灵之门吧!我们看,该先动用这些钥匙中的哪把呢?(明确:把握戏剧冲突)课文节选部分,周朴园的矛盾冲突主要是来自哪些人的?(明确:周朴园与鲁侍萍,周朴园与鲁大海)课文中这两组主要矛盾冲突是从课文的哪里断开的?(明确:“周朴园 可是你——”)我想和大家一道择取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这个点,去窥探周朴园的内心世界。哪位同学愿意把周朴园和鲁侍萍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简要介绍一下呢? (明确:周朴园由对自以为“死去”的侍萍的所谓“怀念”,到对已经知道还活着的侍萍的惊慌和站在眼前的离开了自己三十年的侍萍的冷酷等情感变化过程。)好,下节课我们一块儿分析。
五、作业:1、掌握文学常识和基础知识。下节提问。2、思考课后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检查上节内容。 二、从周朴园在与鲁侍萍矛盾冲突中的语言入手,评析周朴园的性格、心理。 其实,戏剧的矛盾冲突最终还得依附于戏剧语言,特别是戏剧中人物的语言,那么,我们就可以把矛盾冲突中周朴园的语言作为鉴赏的突破口,去探寻周朴园对鲁侍萍的其实情感,从而获得揣摩人物语言的基本方法。
(一) 着重品一词,解读周朴园对自以为已“死去”的侍萍的“怀念”。
首先,我们来看看周朴园是如何对待他自以为“死去”了的鲁侍萍的。这部分对白中,周朴园在探询往事,语言较多,但我想独辟蹊径带领大家避繁就简,去着重品味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
1、请同学们马上从开头跳读到“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找一找在这部分对话中,哪个词出现的频率最多(哦),一共有多少个(10个),周朴园的语言中出现过多少次。(6次)
2、我们知道,戏剧的语言特别讲究个性化,每个人物的用语、语气都各有特色,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相同的“哦”呢?何况这一小部分,仅仅周朴园一人就“哦”了六次!它们都相同吗?大家再仔细读读,分别说说你对这六个“哦”的感觉。
(引导学生从上下文语境和舞台说明语言中去探讨)
周朴园用语“哦”字示例:
①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②哦,很远了,提起来大家都忘了。
③哦。
④哦?你说说看。
⑤(苦痛)哦!
⑥(汗涔涔地)哦。
(明确:①资本家对下人漫不经 心的口吻,朗读停顿稍短;②勾起周朴园的回忆,停顿稍长;③一般应答词,停顿短;④表示惊奇,声调上扬重读;⑤谎言被当面揭穿时,不由自己发出的耻态语,可以短促重读;⑥受人指控般、作贼心虚的窘态,语气轻、短。)
3、想不到,“哦”这个潜台词竟有如此丰富的意蕴。显然,刚才我们对“哦”这个词的感觉主要得力于上下文语境的理解,当然也包括对舞台说明的解读。所以,我们已学会了根据上下文语境和舞台说明来挖掘人物潜台词的方法。不过,我觉得这个“哦”还有研究的价值。你们说,有吗?你有什么新发现?
4、噢,“哦”后面的标点符号不同。我们都知道,标点符号的使用大多是为了语法的需要,都仅仅如此吗?我们一齐来看看。显然,第①、②句“哦”后用逗号,是表示句中的停顿。那么③—⑥句“哦”都单独成句了,为什么标点符号不同呢?(略)特别是第⑥句“哦”为什么不用“!”呢?(明确:⑥窘态需要掩饰,不想让人发现,句号有此情韵。朗读可以轻短得让人难以听清。)
5、好,我们再来跳读这部分,看看周朴园的这六个“哦”字分别在哪些地方出现,从它的文字安排疏密度中,你又能发现什么?(明确:先疏后密),这个发现对你理解周朴园的精神状态又有何帮助呢?(明确:心情由平静到紧张的过程。)
6、小结:刚才在品读“哦”字过程中,我们不仅从中“哦”出了周朴园由漫不经心到作贼心虚的情态变化过程,而且也“哦”出了挖掘人物潜台词的方法。
(二) 抓住一种句子,探究周朴园对已经知道还活着的侍萍的惊慌。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来感知一下周朴园是怎样对待已经知道还活着的侍萍的。
1、课文中能集中体现周朴园对已经知道还活着的侍萍态度的部分,就是课文中从“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到“周朴园 好,你先下去吧。”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推荐出能够代表本班朗读水平的男女生各一名,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周朴园和鲁侍萍的语言,要注意读出剧中角色的情感。(读后点评)
2、不知同学们在听他们朗读过程中注意了没有,这部分周朴园的语言又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看谁最先发现——就是一类语气相同的句子特别多。哪一类?(明确:疑问句)我们再来看看,这些问句的语言长不长?一般有多少字?(大多在2—3个字间)那我现在把开头两个简短问句改长一点,大家再来读读,改了以后,你的感觉又怎么样呢?
周朴园问话比较鉴赏:
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
周朴园 怎么?(怎么就用不着呢?)
鲁侍萍 这个人现在还活着。
周朴园 (惊愕)什么?(她真的还活着吗?)
(明确:改了以后,似乎是在问旁人的事情,有点漠不关心了,突然、惊奇、紧张、激动的感觉就少了几分。)
3、看来,周朴园简短问句的自有他的内蕴,不过,我觉得课文121页中间“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三个疑问句连用就显得有点多余了,就用一个“什么?”不是更简洁吗?(引导学生体会三个疑问句连用所表现的惊恐和急迫心情。)
4、小结:这部分我们又以周朴园的简短问话入手,再散发出去,通过语言的比较赏析,终于读出了周朴园知道鲁侍萍还活着时的惶恐不安、惊慌失措,也读出了周朴园叶公好龙的真实心态。
(三)挑选一句话,体验周朴园对站在眼前的离开了自己三十年的侍萍的冷酷。 那么,当他知道站立眼前的人就是离开自己三十年的鲁侍萍时,周朴园又会怎样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从“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到“周朴园 可是你——”,从中找出一句你认为最能体现周朴园性格、心理的话,运用我们刚才获得揣摩人物语言的体验,去大胆地走近周朴园的心灵,前后左右的同学可以先相互交流交流。我再想听听大家的声音。 (鼓励学生各抒已见,并注意在解读文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在总体把握课文主要矛盾冲突的前提下,选取了周朴园与鲁侍萍矛盾冲突这个点,从戏剧人物语言这个鉴赏视角出发,探究出了周朴园在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中所表现出来的所谓“怀念”、惊慌到冷酷的心路历程,从而揭开了周朴园虚伪、冷酷、自私的真面目。我相信,大家应该收获了许多借揣摩人物语言来鉴赏戏剧人物的方法。我觉得,揣摩人物语言最好从最能体现人物性格、心理的语言入手,联系上下文语境,再反复体会其语言的表现方式,挖掘人物语言的潜台词。如果你这样做了,我相信,剧中人物一定会动感地活跃于纸上,浮现在你的脑海里。
(板书)揣摩戏剧人物语言的基本方法:
1、择取最能体现人物性格、心理的语言
2、联系上下文语境品读
3、反复体会其语言 表现方式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课余你可以利用今天学会的揣摩人物语言的方法,去探测鲁侍萍的内心。也可以凭借你今天获得的周朴园印象,再去品析周朴园在与鲁大海矛盾冲突中的表现,去完整地创造你心目中的周朴园,写下像《难以界定的周朴园》《情利中的周朴园》之类的评论文章。我也相信,只要你立足作品本身,你的所有看法都应该是正确的!
雷 雨【第四篇】
[教学意图]
抓住作品中周朴园、鲁侍萍爱情纠葛的脉络,让学生在肯定人类对美好情感的追求的欣赏、赞叹中,调动起他们对旧的社会制度、旧的意识形态更加深刻、更加强烈的憎恶和愤慨,从而揭示作品的主题。
[教学提要]
围绕以下四个议题,采用导读讨论式教学:
口 30年前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婚恋情形;
口 鲁侍萍被周家赶出家门;
口 分手后彼此心中情感依恋;
口 重逢时两人关系状况。
[教学过程]
1、30年前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婚恋情形如何?
[简介]30多年前,周朴园是个英俊潇洒、才华出众的阔少爷。凭着他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人品、才学,用当时的伦理道德世俗理念来看,他与待女侍萍根本不可能发生婚恋之事。可正是这位阔少爷,在“知书达礼、聪明伶俐、年轻漂亮、贤慧体贴”的侍萍面前,全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把自己与侍萍摆在了脱离阶级地位差别的同等位置上,从心底爱上了侍萍。周朴园的父母无可奈何,默认了他们的关系。两人相亲相爱,并生有两个孩子,一个是周萍,一个是鲁大海。
[说明]通过这一介绍,让学生了解周朴园与鲁侍萍曾经有过一段甜美的爱情。他们彼此相爱,甚至使封建家长也不得不妥协。
[板书]
30年前一一少爷侍女相爱生子!
2、鲁侍萍因何被周家赶出家门?
[提问]周朴园与侍萍的真挚爱情已得到周家家长的默许并生有两个孩子,为什么侍萍又被赶出周家呢?
[导读]组织学生阅读鲁侍萍关于30年前被周家逼出家门的控诉部分。
[明确]“婚姻都是由双方的阶级地位来决定的。”(恩格斯语)
[说明]设计这一问题,有利于学生把握周朴园与鲁侍萍分手的根本原因在于两人阶级地位的不同。
[板书]
阶级地位悬殊 分手
3、分手后彼此心中是否仍存依恋?
[讨论]周朴园与鲁侍萍分手后,彼此心中对对方的依恋之情是否完全泯灭了呢?
[提示]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可以按剧情发展先后分三个部分进行。
(l)相认前——似暗忽明处唤回往日浓情。
[导读]从开头到“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周朴园一直不知面前这位老妪竟是30年前与自己有过一段甜美生活的侍萍。从这一部分对话中,我们是否能够看到他们对往日真挚爱情的依恋呢?
[讨论①]周朴园看鲁侍萍关好窗门,“忽然觉得她很奇怪”,忙说“你站一站”,接着又问“你一一你贵姓?”此时周朴园的心态如何?
[明确]周朴园从这熟悉的关窗动作中似乎看到了30年前侍萍的影子,怀念之情不觉涌动。他希望从这“新来的下人”身上唤回过去与侍萍共同生活的情境。
[讨论②]鲁侍萍的无锡口音对周朴园有何影响?
[明确]周朴园希望通过打听30年前在无锡发生的“一件很出名的事情”来追忆侍萍,希望与一位知情人一道谈谈侍萍、谈谈过去,在回忆中再度品味爱情的甜蜜。
[讨论③]鲁侍萍与周朴园30年后重逢时,她的心情怎样?
[导读]对话刚一开始,周朴园就吩咐了:“我要我的旧雨衣,你回头对太太说”,鲁侍萍虽然嘴里应承“嗯”,可只是身子动了动,脚步始终没能挪开。30年不见,刚一见面,她怎舍得离去呢?
周朴园告诉她找女儿不该到这间屋里来找,她“哦”了一声表示明白,紧接着又无话找话说:“一一老爷没事了?”这表明鲁侍萍虽30年前惨遭驱遣,但30年后一旦与周朴园相见,仍是旧情难忘,希望与他畅叙衷肠,回味过去甜美的生活。
找旧衬衣一节,鲁侍萍自己提示那用梅花补洞、旁边绣了“萍”字的那件。这话语、这心境,侍萍仿佛早已回到了30年前相亲相爱的爱情生活之中了。
[板书]
30年后——相认前 似暗忽明 往日浓情
(2)相认后一一一冷一恨中不乏爱的苦涩。
[提示]爱情是纯洁的,爱情是伟大的,但它如果超越了阶级的界限,其结果又将是悲惨不堪的。
[讨论①]两人相认后,周朴园为什么摆出一副狰狞面孔?
[明确]30年来朝思暮想,是因为他一直以为侍萍已经死去,甜蜜的爱情生活不会再来。眼下侍萍还活着,并且来到了自己的面前,这本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但是,30年来各自的生活经历使得双方的阶级地位和家庭格局已成定式,周朴园不得不从儿女情长中挣脱出来。
[讨论②]周朴园的“冷笑”反映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导读]周朴园起初出于资本家的本性,怀疑鲁侍萍来到周公馆是别有所图而态度“冷冷”。当鲁侍萍数落周家对自己的残酷凶狠时,周朴园内心痛苦至极,因而多次打断侍萍的指控:“你可以冷静点。”“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你静一静。”可见周朴园是不愿侍萍有这般磨难的,他更不愿父子会如此对立。他痛苦到了极点,他只有“冷笑”,他笑自己甜蜜的爱情竟结出了吞不下吐不出的苦果。
[讨论③]鲁侍萍面对30年后自私自利、充满铜臭味的资本家周朴园,她感受如何?
[明确]30年前她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她因此遭受了惨重的打击,经受了长期的苦难。离别30年,眼前的周朴园是一个自私自利、充满铜臭味的资本家。她又悔又恨。
[成就]从这场戏我们看到,脱离了阶级地位差别的爱情必将酿就难以吞咽的苦果。
[板书]
1相认后 一冷一恨 爱的苦涩
3)大海出场——势不两立时仍见缕缕情丝。
[提示]侍萍来到周家,唯一的要求是见见儿子——萍儿。鲁大海出场之后这场戏,写出了鲁大海与周朴园之间水火不容的尖锐矛盾。他们之间的矛盾是工人阶级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是势不两立的矛盾。就是在这激烈的矛盾斗争中,周朴园仍然没有忘记侍萍的要求。
[讨论]鲁大海出场后,阶级对立已极度明朗,周朴园对鲁侍萍、对鲁大海,态度又是如何呢?
[导读]当“周萍由饭厅上,见有人,想退回”时,周朴园看着周萍说:“不要走,萍儿!”接着又望着侍萍,他为的是满足侍萍的心愿。当周萍、周冲及仆人对鲁大海无礼时,他一再制止甚至厉声呵斥:“不要打人!”这里反映了他作为人的一面,还能考虑到人性准则,也隐约体现了他对大海、对侍萍的些许情丝。
[板书]
[说明]这一议题,内容涉及全篇课文,但视点集中在感情上,这样处理,为下一议题的讨论蓄足了力量。
4.重逢的两人为何不能再成眷属?
[提问]既然双方感情尚存,而且周朴园在侍萍走后的婚姻状况又不如意,那么,在与侍萍阔别30年之后,两人意外重逢,周朴园应是惊喜万分,况且此时的周朴园没有了家长的阻挠,他们为什么不重归于好呢?
[明确]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是从封建地主阶级脱胎出来的,它带着浓厚的封建气息,又有着资产阶级的反动本性。现在鲁侍萍面前的周朴园正是一个活脱脱的冷酷无情、凶恶狰狞的资本家。周朴园与鲁侍萍、鲁大海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
[说明]讨论这一议题,把课文通篇再读一遍。这第二遍,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鲁侍萍的正直、善良、倔强、勇敢和周朴园的自私、虚伪、凶险、冷酷,同时学生也从中找到了夫妻、父子、兄弟聚而不容的阶级根源。
[板书]
1大海出场 势不两立 缕缕情丝
[教学感受]以上四步,使教学活动出现两次波澜:有情为何分离?有情为何聚而不容?在对这两个议题的讨论中,剧中人物的鲜明形象已完整地凸现在我们面前,作品的深刻主题也被准确地揭示了出来。
第 1 2 页
上一篇: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汇总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