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诗经.氓》精编教案【推荐4篇】
通过对《诗经·氓》的分析,探讨爱情的真谛与背叛的痛苦,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鉴赏能力,提升情感共鸣与人文素养。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高一语文《诗经.氓》精编教案【推荐4篇】范例,欢迎借鉴参考。
《氓》的优秀教案【第一篇】
《氓》教案
一、教学目标 :
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培养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作的能力。
2、反复朗读并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3、理解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初步培养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4、比兴手法的运用,及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5、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品位诗歌的语言,体会比兴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
分析《氓》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比兴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法
3、讲解法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国古代诗歌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优秀的诗人如群星灿烂,众多体裁、风格、流派则如众芳斗艳,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了解和继承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将进一步激发我们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诗歌知识
1、诗歌起源:
诗歌起源于人类的劳动和生活,原始祖先的口头创作。
据说,周王朝有一种“采诗”制度,朝廷派人采集民间歌谣和乐章,借以了解民间习俗和政治得失。另有公卿列士向朝廷“献诗”制度,表达贵族阶层对政事的歌颂和批评。这些诗歌汇集至朝廷乐官“太师”手中,经太师整理编纂成书。
一般把编定于公元前六世纪,也就是距今2500多年的诗经,看作是我国诗歌史上的起点。
2、简介《诗经》
(1)地位: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六世纪。大约500年间的诗歌作品305篇,又名诗三百。
(2)分类:
按音乐内容分:
A、风:国风,共160多篇,多是民间歌谣,富思想意义、艺术价值。真实反映了当时时代风貌和人民生活。“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真切地表达广大人民,自己的感受,爱憎和愿望。开创了现实主义传统。
因是人民的口头创作,口头相传,作者已无所考。惟有《鄘风 载驰》为许穆夫子所作,她可说是我国最早的一位女诗人。
(雅颂中标有作者姓名有5篇)
B、雅:宫廷乐曲,
大雅:用于诸侯相会。
小雅:用于贵族宴享。
(另有观点:按产生先后:旧为大雅,新为小雅)
C、颂:用于周天子及诸侯祭祀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
(4)诗经的表现手法:
朱熹: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铺陈)直陈其事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喻)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联想),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风雅颂赋比兴:六义)
(5)形式特点:
A、多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多数为隔句用韵。
B、多采用赋比兴手法。
C、以四言诗为主,而又灵活多变。
三、朗读诗歌
四、疏通字词
1、正音
氓 愆 垣 载 筮 咎 陨 隰
2、多音字
渐 jian(1)浸湿(渐染)流入(东渐于海)
将qiang(1)愿,请(将进酒)
靡mi(3)倒下(望旗旗靡)mi(2)奢侈(奢靡)
载zai(4)一边一边(载歌载舞)装载 充满(怨声载道)
zai(3)一年半载 记载刊载登载
3、通假字
匪:非 于:吁 说:脱 泮:畔
五、理顺思路
1、按表达方式分这是首什么诗?按第几人称叙事?采用了什么手法?
叙事诗 第一人称 对比
用第一人称“我”回忆追述婚恋生活。
2、讨论本诗思路情节是怎样的?
恋爱(第一二章) 婚变(三至五章) 决绝(六章)
六、学习“恋爱”部分
1、重点字词
2、男女主人公在恋爱中有怎样的表现?
氓:求——怒——卜——娶
我:送——劝——盼——嫁
3、从中可看出他们怎样的`性格?
女主人公:温柔多情,善解人意,天真活泼 真诚热烈
氓:急躁 任性 (没有男子汉的胸怀,不大度)热情 向往
明确:第二章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热恋中少女的心理及表现,可见其用情之深,思念之诚。恋爱中的姑娘是那样的天真活泼热烈。
“尔卜”句,神灵显示是一段天赐良缘。“以我贿迁”娘家以丰厚的嫁妆祝佑着女儿的幸福,姑娘带着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嫁给了男青年。
4、用一两个词概括这段恋爱的特点。(这一段的感情基调如何)
热情、幸福。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七、 学习“婚变”部分(三 四五章)
⑴ 请一学生朗读,提问:开头几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举例说明。
[明确]比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⑵文中的比兴有何特点?
[明确]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
第四章,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
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3)第三章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由前两章的叙事转入这一节的抒情和议论,在读者心理上造成了明显的停顿和隔离,暗示着女主人公悲惨命运已经开始。
(4)结合三四五章考虑,女主人公用抒情兼议论的方法回顾了自己几年的婚姻生活及自己婚姻失败的原因,她的思想感情如何?
悔恨、沉痛、但是不哀伤。
集体朗读这部分。
八、学习“决绝”部分(六章)
⑴自由朗读,注意感情基调:悔恨但不哀伤。
⑵提问:女主人公最后做出怎样的选择?从中反映出什么性格特征?
[明确]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反映其清醒 刚烈的性格特征。
九、 从文中可以看出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教师强调概括人物性格特点,要从课文出发。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加以总结)
特点:勤劳 温柔 善良 坚强
十、如何看待诗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
观点一:他们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这是由社会因素决定。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都很狭小,生活得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家庭、对感情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难以避免。
观点二:男女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虽有它的社会原因,但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也是不可忽略的。从他们的恋爱过程看,两人虽是自由恋爱,但女主人对男主人公缺乏必要的了解,被他忠厚的表象所蒙蔽,轻率地答应了他,种下了日后悲剧的种子。
板书 氓
(情节) 恋爱 婚变 决绝
(基调) 热情、幸福 怨恨、沉痛 清醒、刚烈
《氓》优质课教学设计【第二篇】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有关常识,培养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能力。
2、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深刻体会《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3、初步胚芽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能力,领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4、背诵课文。
重点
反复吟诵,体会感情,背诵课文。
难点
了解比兴手法和重章叠句的特点。
教学手段朗读法、点拨讨论法
一复习,背诵课文一二段。
二.分析课文
这是一首叙事诗,它以一个女子自述的口吻,讲述了自己的婚恋悲剧。
(1)提问: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故事的情节线索是什么?
明确:一个女子的婚恋悲剧。
情节线索:“恋爱”——“婚变”——“决绝”
(2)提问:诗文可以分为几个层次?请概括每层的主要内容。
明确:第一层(1—2):追述恋爱活。
第二层(3—5):追述婚后生活。
第三层(6):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3)从诗中可看出女主人公对于往事是一种什么心情?
明确:女子在回忆往事时,心情是很复杂的。
从一二两章详写他们恋爱时的幸福可看出她对氓仍怀有一些感情。
从三四五章写他们婚后的痛苦可看出她对“氓”非常怨愤。
思前想后,对“氓”反感到极点,断绝关系。
四、分析诗中女主人公形象
1、诗中女主人公有着怎样的思想性格?
A、温柔、热情——“送子涉淇”“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B、勤劳——“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C、重情——“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D清醒刚烈坚强————“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五、写作技巧
1、对比手法
①提问:诗文中怎样体现出氓用情不专的?
明确:使用的“对比”的手法。把氓婚前与婚后的对比。
分心讨论婚前:忠厚——“氓之蚩蚩”
婚后:变心、凶暴——“士贰其行”“至于暴矣”
②提问:这首诗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
明确:女主人公婚前与婚后的对比。
婚前:幸福——“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载笑载言”
婚后:痛苦——“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劳累——“静言思之,躬自悼矣”(精神痛苦)
③文中这两次对比有何作用?
明确:突出女主人公的不幸命运,反映了我国古代妇女的悲惨生活。
2、诗中运用的比兴手法
诗文中“赋、比、兴”的分布情况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赋)
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赋)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比、兴)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比、兴)
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赋)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赋、比、兴)
提问:诗中哪些诗句是比兴句?好处是什么?
明确:“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作用:
①结构上:
A、叙事中插入比兴句,避免了平铺直叙。
B、起过渡作用。
②内容上:
A、比兴句唤起人丰富的联想。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一般认为它们分别比拟女子容颜的润泽和衰老,并推测女子年长色衰是“氓”变心的重要原因。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比、兴)
板书设计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赋)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比、兴)
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赋)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赋)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比、兴)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赋、比、兴)
氓教学设计【第三篇】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熟悉情节故事
2、初步培养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3、深刻体会造成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根源。
4、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人民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积极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目标2、3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播放陕北民歌《老祖宗留下个人爱人》。问:同学们好听吗?……这首歌是什么类型的?……同学们现在正是青春年少,憧憬向往爱情吗?……古人云: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爱情是人类特有的感情,她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不仅陕北劳动人民唱出了爱情的甜蜜、幸福,早在两千多年前,也发生了一个爱情故事,是什么呢?
二、朗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思考:这首诗为我们叙述了一个怎样的爱情故事?
提示:围绕情节或情感变化
明确:恋爱婚变决绝
三、合作交流
1、这首诗为我们塑造了两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恋爱甜蜜蜜,决绝伤不起,不要再来伤害我,初为人妇时怎样的辗转辛劳,只为维护曾经的梦想,为维护自己的爱情。可是多少年的辛劳和憧憬,换来的却是爱人的离弃。温柔似水,刚强如火。
2、你认为造成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社会、个人
教师拓展到刘兰芝、祥林嫂
*刘兰芝与焦母的抗争,与兄长的抗争,最后以死抗争,短暂的生命虽然结束了,但她对人格、尊严的最求是至死不渝的,她的这种精神给我们的不是颓废、绝望,而是一种振奋和昂扬,崇高和伟大。
*祥林嫂守寡不成,守家不成,守命不成,一出善良被毁灭的人间悲剧,承载着浓厚的民族时代精神与文化特征的文学名著。
四、讨论
如果你是氓的话,你会怎样对待诗中的女子?
播放《天仙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五、小结
每次读完这篇《氓》,总有一幅画面浮现在我眼前:一个憔悴女子伫立在曾经等待她的恋人的河畔,那作为她当年爱情的见证的汤汤淇水之滨。河水依旧,可是斯人已去,美好的青春年华和爱情也仿佛随着流水逝去了。河风吹动她的裙角翻飞,无数往事涌上心头。追忆曾经的美好时光,似水年华,心中却只哀悼,哀悼自己的痴情,哀悼自己的执迷不悟。最后留下的只是幡然悔悟后的心如止水,“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是她审视遍体的血痂而生出的一种劫后余生的宁静与从容。
我相信于情于爱女子都是付出最多的,“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女子的感情是专一不二的,而男子却往往朝三暮四,纵其心欲而无所拘忌。所以爱,是要用真心、赤诚。但是,千万不要迷失了自己。一旦你围绕着另一个人全心全意地画圆时也就意味着你重心的失去。“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是一句箴言,一句所有女子都应铭记的箴言。
真爱,不只是手牵着手,肩并着肩,还要心连着心。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愿所有的家庭都幸福美满!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教学难点
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教学手段
《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一套四张,同一底图),地球仪(学生每人一个,并附有彩色胶带),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世界政区挂图”。
教学方法
谈话法、学习指导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板书
一、从世界看中国
投影“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
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和东经160°,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
板书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提问观察地球仪,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板书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提问观察地球仪,将中国的面积与其它国家的面积相比较,�
提问读图并回答,我国领土面积有多大?居世界第几位?
归纳我国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1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和整个欧洲差不多,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广阔的国家之一。
板书二、辽阔的国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承转我国的面积很大,我国领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以及最西端分别在什么地方呢?
练习读《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按要求完成练习1。
练习1.对照《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点,用红笔将它们标注在课本的“中国疆域示意图”上,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
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53°N多。
最南: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4°N附近。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经度135°E多。
最西;-疆帕米尔高原,经度75°E附近。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①(中国的疆域示意图)。
请同学在图上依次指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请若干学生依次说出习题答案,教师辅导。
提问请你算一算我国最南与最北纬度相差约多少度?哪条重要的纬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按五带划分,我国最南处于哪个热量带?最北接近哪个带?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带?
归纳我国领土南北相差约50个纬度,北回归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我国大部分领土处于四季分明,寒暖适度的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在热带,最北部接近北寒带。
读图读教材中的“我国领土南北冬季景色的差异”图。
提问2月份,位于我国北部的黑龙江省和南部的海南省景色有何不同,为什么?
归纳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因此当祖国北方处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时,而南国的海南却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
分组讨论分析我国的纬度位置对经济发展有何益处。
归纳我国领土南北跨越近50个纬度,这样的纬度位置,使我国具备复杂多样的气候,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板书2.跨进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读图读“中国政区图”,算一算我国领土东西跨越多少经度,分属几个时区。
归纳我国东西跨越了60多个经度,分属于东5区至东9区,共5个时区,即最东与最西时间相差5小时。
读图读教材中的“我国领土东西部的晨昏差异”图。
提问夏季,当北京时间为6点时,我国东部的乌苏里江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各是什么景象,为什么?
归纳我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端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则是凌晨2点52分。因此,当东部的乌苏里江已经撒满金色的晨光,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则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
练习
1.阅读地图册《中国政区图》,利用图中的比例尺,量算我国领土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
2.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为110千米,计算我国南北距离相差约多少千米。
归纳我国东西之间距离约5000千米,南北之间的间隔约5500千米,再加上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人们常用“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来表述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和悠久的历史,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
下一篇:高中班主任经验交流精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