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代诗歌说课稿【汇集13篇】
通过分析古代诗歌的主题、风格与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文化素养,激发对传统文学的兴趣,增强语言表达与创作能力。以下是阿拉网友为您整理的高中古代诗歌说课稿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高中古代诗歌说课稿 篇1
本人任教的是普通中学学生,本节内容是高一上学期的教学内容,处于此时期的学生,有意记忆逐渐占重要地位但无意记忆还比较明显,但还远未达到习惯注意的境界;思维上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学习兴趣上大多数学生处于操作兴趣与因果认识兴趣之间,兴趣的稳定性较差。
2、学生学习本节的基础知识分析。
(1)牛顿第一定律在初中的学习中已作了介绍,但所任教学生中考成绩分布对于全体学生来说处于中档水平,这部分学生对于原有知识大多停留在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如果你提问学生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吗?大多数学生都知道正确答案。但如果拿具体的过程提问,如我们推桌子,桌子就运动起来了,但我们停止推,桌子马上也就停下了。提问学生解释一下这一现象,大都数学生都会回答,推力使物体运动。
(2)初中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只处于定性理解的层次,惯性由质量决定这一概念将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3、学习本节的思维障碍分析。
学习本节的思维障碍主要是先入为主的生活观念形成的思维障碍,错误的生活观念对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规律的正确理解起一定的消极用用。许多学生在学习运动与力之前都有这样的看法,认为静止的物体,用力推动它,它才会动动,力停止作用时,它就会立即停下来,推动物体的力越大,物体运动的就越快,速度就越大。但由于原有的生活观念和经验,往往比较顽固,学生往往不能马上改正,所以学了之后仍有一部分学生受原有错误的生活观记和经验的干扰和影响,不能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其次概念不清也是本节学习的一个思维障碍,很多同学对于惯性的概念理解不清,认为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也大。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版)实验教科书物理第四章第一节内容。
1、本课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中的客观物体及其运动规律。关于运动与力的研究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开始,而近代物理也是以伽利略研究力与运动关系为起点的,所以运动与力在人类的物理发展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运动与力也是一条主线,有人说学好了运动与力就学好了高中物理,可见运动与力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也是非常重要的。而本节牛顿第一定律属初高中知识的结合部。学生在初中学习中,已经了解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内容,我们应该以初中知识为生长点、以教材内容为线索,重点放在科学方法教育与思维能力培养。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
(2)质量是惯性的唯一决定因素。
(3)能运用惯性定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及现象。
过程与方法。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
(2)教给学生研究物理学的正确方法和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
态度情感价值观。
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敢于创新,以实验为检验科学理论唯一标准的意识。
3、重点与难点。
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及惯性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重点,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和理解质量是描述惯性的物理量是难点。
4、教材处理。
就三维目标来说本教材相比于旧教材更加重视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这二个维度目标。如关于“运动状态”这一纯知识点内容,用了简化处理。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到牛顿定律的建立,应注重分析思维方式、科学研究方法的变化过程,要让学生了解为常观经验出错主要是科学研究方法的问题,本节课的除了知识主线,还以以科学方法的发展,学生对科学方法的初步接触,了解,进一步认识等落实为另一主线。对于理解质量是惯性的决定因数,没有采用课本所用的观察实例的方法。而是采用了师生共同完成的设计性实验。其原因:1、如果学生以常观的生活经验,因为刹车货车比小车停下慢,所以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那么学生就容易得出,质量为m的本块以v初速度在地面上运动的时间应小于质量这2m的木块以同样的初速度在地面上运动的时间。再则在方法上范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察现象-----忽略其他的可能因素(如刹车的力是不是一样,他们的初速是不是一样等)----直接得陈述性结论,没有用实验加以证明。2、由于学生的思维特点与基础的原因,让学生独自设计是不太现实的,在师生共同设计此实验的过程,学生又进一步理解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运用谈话法(让学生解释演示实验,老师提问)使学生原有的错误知识体系出现矛盾,引起头脑风暴。运用讲授法对牛顿定律的建立过程作介绍,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科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对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作模拟,使学生理解理想实验的重要性。对于学习惯性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这一内容上实行学生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明白质量是惯性的唯一决定量。在各方法的使用过程中注意启发性。
学法: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特别是运用讲授法教学时,不时地提问引起学生思考避免学生进入被动学习状态。小组讨论、小组设计性实验,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乐于探究。
四、教学程序。
1、引入。
演示实验(1):推桌子,桌子运动;不推,桌子马上停下来。
学生动手:推桌上的一本书,橡皮等。
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从现象得出结论。
结论:没有力的作用,物体都将停在某一位置。
原有初中所学知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介绍关于运动与力关系的物理研究史。
(1)介绍亚里士多德的研究方法以及得出的结论。
介绍亚里士多德注意二点:1、介绍一下亚利士多德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不要让高中学生觉得他是个老范错的笨蛋,其实亚里士多德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2、介绍一下亚里士多德的结论与研究方法,并让学生明白其实刚才使用的方法与亚里士多德其实是一样的。并且由于这个解释符生活经验,以致他的结论存在了二千年。
(2)介绍伽利略的研究方法及成果,以及对物理学的贡献,讨论伽利略研究方法对人们的意义。介绍理想实验。
介绍伽利略里要注意以下以点:1、突出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敢于创新的精神,引起大家的精神上的共鸣。达到提高学生道德情操的目的。2、重点讲解伽利略的分析过程,以及研究方法,让学生领会这种思维方式,并初步了解他的研究方法。3、介绍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让学生理解科学研究中理想化实验的重要性。4、伽利略的贡献,他用实验的方法代替思辩、演绎的方法是科学研究吏上的一次大的飞跃。这使他成为了现代物理之父。5、强调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对于学习物理的重要性。
(3)比较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的研究方法,分析亚里士多德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
通过分析亚里士多德的错误之处,让学生认识到原来出来的由现象得出的结论与理论产生矛盾的原因。进一步理解到原来的思辩方法对于研究社会科学有一局限性。并初步形成伽利略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介绍姆潘巴现象介绍,让学生分析姆潘巴现象这一谬论形成的原因,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正确科学方法观形成。
(4)介绍牛顿的研究方法以及对物理史的具大影响。重点分析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对开普勒、伽利略、迪卡儿等一批前人理论进行分析,吸收了他们的思想,运用数学方法,使物理学成为一个能表述因果关系的`完整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他是力学领域的一个集大成者,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理论一度被人们认为是物理学的终结理论。牛顿这种分析综合加实验验证的科学方法在当前的科学研究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让人们认识到可虽然我不是很聪有,但我如果站在先人的肩膀上,哪么一定比他们看得更远,激厉着人们不断前进。
(5)介绍一下当前关于运动与力研究情况,使学生的学习能面向未来,并初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并对激发部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运用牛顿定律解释前面的演示实验,运用牛顿定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实例。
(1)、牛顿第一定律是本节的知识重点,理解和运用牛顿第一定律需要不断的练习加以强化。(2)、所学的知识要联系实际,这样才能使学习有明确的目的性。
4、对于惯性的理解。
对于惯性的理解分二个部分,一个是对惯性概念的理解,使用方法是先解释生活中的惯性实例(这些实验包括有益惯性和有害惯性),让学生举例,加深学生的认识。二是对惯性大小的理解,这部分内容的认识,为下面的师生设计性实验,作铺垫。(如在f相同的情况下,使物体停下来所用时间多的物体惯性大,而在时间相同时,改变相同的运动状态用力大的物体惯性大,最后得出。f与t乘积大的物体惯性大,有利于下面,设计性实验的开展。
5、学生讨论设置实验,探索惯性与质量以及速度的关系。
在做这个设计性实验时,应充分体现出老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指导思想。
带领学生观看多媒体。再让提问学生,惯性可能与哪些物理量有关。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可能与质量与速度有关。提问:惯性与质量与速度有关吗,是什么样的关系?
(1)假设惯性由与质量有关。
质量不同的物体以相同初速,用外力使他停下,用实验验证他们的惯性大小。当然我们用相同的力作用,测使其停下的所用时间来比较惯性大小与用相同的时间下,测使其停下来所用力的大小来判断。也可以直接测f与t,用他们的积来判定惯性大小。
质量与惯性的研究思路,通过老师不断的启发,学生的思考来完成。
(2)假设与速度有关。
我们使用同的质量的物体,不同速度下改变运动状态。如2v----v与v----0来比较,测量他们的惯性情况。由于速度2v---v不好控制,所以我们可以用2v----0与v----0进行比较,如果前面所测的f、t积是后面二倍的话,哪么他们的惯性就一样。
5作业设置。
(1)一个同学说,向上抛出的物体,在空中向上运动时,肯定受到了向上的作用力,否则它不可能向上运动。试分析这位同学的说法。
(2)飞机投弹时,如果发现目标在飞机的正下方才投炸弹,能击中目标吗?为什么?
(3)地球在从西向东自转,你向上跳起来后,为什么还落到原地,而不落到原地的西方?
(4)课后分小组实验惯性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高中古代诗歌说课稿 篇2
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课稿)。
1、地位、作用和特点:
《________________》是高中数学课本第______册(____修)的第____章“________”的第______节内容。
本节是在学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下基础,所以_________________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科学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本节的特点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之二是:_________________。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b、c。
(2)能力目标:a、b、c。
(3)德育目标:a、b。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我根据自己对研究性学习“启发式”教学模式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认识,结合本校学生实际,主要突出了几个方面:一是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二是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和学的各种方法综合起来统一组织运用于教学过程,以求获得最佳效果。另外还注意获得和交换信息渠道的综合、教学手段的综合和课堂内外的综合。并且在整个教学设计尽量做到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触发学生的思维,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思维教学代替单纯的记忆教学。三是注重渗透数学思考方法(联想法、类比法、数形结合等一般科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常见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素质。四是注意在探究问题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利于开放学生的思维。当然这就应在处理教学内容时能够做到叶老师所说“教就是为了不教”。因此,拟对本节课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有效的能被学生接受的学法指导应是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是通过优化教学程序来增强学法指导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自学、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相关知识,使学生在探索研究过程中分析、归纳、推理能力得到提高。
本节教师通过列举具体事例来进行分析,归纳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依据此知识与具体事例结合、推导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正是一个分析和推理的全过程。
2、让学生亲自经历运用科学方法探索的过程。_主要是努力创设应用科学方法探索、解决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索中体会科学方法,如在讲授________________时,可通过_____________演示,创设探索______________规律的情境,引导学生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揭示内在规律,从而使学生领悟到把可靠的事实和深刻的理论思维结合起来的特点。
3、让学生在探索性实验中自己摸索方法,观察和分析现象,从而发现“新”的问题或探索出“新”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动力。在实践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观察、多交流、多分析;老师要给学生多点拨、多启发、多激励,不断地寻找学生思维和操作上的闪光点,及时总结和推广。
4、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猜测、尝试、质疑、发现等探究环节选择合适的概念、规律和解决问题方法,从而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如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中,蕴含的本质差异,从而摆脱知识迁移的负面影响。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养成认真分析过程、善于比较的好习惯,又有利于培养学生通过现象发掘知识内在本质的能力。
(一)、课题引入:
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创设情景:a、教师演示实验。b、使用多媒体模拟一些比较有趣、与生活实践比较有关的事例。c、讲述数学科学史上的有关情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提出接下去要研究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
1、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设计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通过动手探索有关的知识,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得出新知,并进一步提出下面的问题。
2、组织学生进行新问题的实验方法设计—这时在设计上最好是有对比性、数学方法性的设计实验,指导学生实验、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显示学生的实验数据,模拟强化出实验情况,由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出知识的结构。
(三)、实施反馈:
1、课堂反馈,迁移知识(最好迁移到与生活有关的例子)。让学生分析有关的问题,实现知识的升华、实现学生的再次创新。
2、课后反馈,延续创新。通过课后练习,学生互改作业,课后研实验,实现课堂内外的综合,实现创新精神的延续。
在教学中我把黑板分为三部分,把知识要点写在左侧,中间知识推导过程,右边实例应用。
以上是我对《___________》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在整个课堂中,我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_________________知识,并把它运用到对______________的认识,使学生的认知活动逐步深化,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方法。
____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指导思想。并且能从各种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中古代诗歌说课稿 篇3
《古代诗歌五首》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1篇讲读课文,具有长于吟诵、激发想像、娱悦性情的特点。这五首古代诗歌,集美景、美情、美言于一体,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扬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本课的教学重点,一是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神游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激发审美想像、培养审美意识。二是析美情、赏美景、聚美言。品味课文精彩生动的优美语言,吟诵涵泳,熏陶感染,积累诗文语句、积存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积贮丰富的阅读体验,积蓄高尚的道德情感,积聚优雅的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课前自学是学生个性化的个人学习阶段,必须保证充分的准备、思考时间,为课堂上建构新知作好材料、背景、经验方面的铺垫。
1、铺垫认知的台阶――疏通文意。上网或查书检索五首诗歌的含义,了解作者的身世、诗歌创作的背景,查字典解决不认识的字词。
2、激发探究的欲望――标出每首诗歌每行的最后一个字的拼音,探究乐府诗、律诗、词、曲在表现形式上的规律。
3、关注以往的经验――回忆、检索自己以前曾经读过的有关乡愁、初春、夏夜的古今诗文,想想是否与本课有什么联系。
4、形成初步的语感――大声朗读诗歌,感觉一下重音和节奏怎样处理更有表现力,作出标记。
(一)说教法。
1、方法导学,授人一渔。对五首古诗采用分着教,合着比。通过学习本课的五首诗歌,学会赏析品评古代诗歌的方法。
2、贴近文本,以读贯串。诵读是对课文语言以及课文内容的直接、真切的感知,是进入课文情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在本课要教会学生带着美好的情怀、美好的想像,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美读”课文:吟读,读出韵味;译读,读出意境;背读,积累语句;品读,品评意趣;说读,拓展诗意。
(1)体会诗情――吟读《观沧海》,体会诗人豪放的情怀,品味诗情美。
(2)想像画面――译读《次北固山下》,对重点语句展开画面想像,想像画面美。
(3)穿插联想――说读《钱塘湖春行》,插页联系有关描写春天的古今诗文进行比较,赏析诗意美。
(4)品味意趣――评读《西江月》,评说词中物象的意趣之美。
(5)析词补白――品读《天净沙·秋思》,探究小令中修饰词的作用,补白想像空间,体会作者炼词美、语言美。
(6)积累美句――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背诵,激活学生多维的思维空间,快速背诵古诗、感悟古代诗歌的音乐美。
(二)学习形式:在充分的语文活动中,让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展示个性,体验、感悟、参与、创造。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授乐府诗《观沧海》和律诗《次北固山下》。
一、品味诗情美――吟读《观沧海》,体会作者豪情。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因此一入课即紧紧抓住作者情感的抒发点上去感悟、把握每首诗歌的基调,为深入理解诗歌内容作好铺垫。
设置小组学习活动:五首诗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哪些诗句中看出?划出关键句。
《观沧海》--“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次北固山下》――“归雁洛阳边”,思乡。
《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抒发了诗人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的喜悦之情。
《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秋天丰收的喜悦。
重点以《观沧海》为例进行示例分析:
1、插页――补充背景。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也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写景诗篇,是作者于建安12年北征乌桓,凯旋归来时所作。当时他经过擒吕布、降张绣,在官渡打败了主要对手袁绍,接着又诛袁谭,平高干,北征乌桓一举获胜,统一了北国,正可以南征孙刘,实现统一,完成宏业。眼下铠甲未卸,征尘未洗,伫立峰顶,面对大海,浮想联翩,写下这篇乐府诗。
2、问题切入:全篇以“观”字统领,说一说作者观到的海是怎样的?沧海的寓意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引导仔细观察、阅读文本,自主学习。
3、背读――强调积累,快速记忆。分两步:
(1)合作探究:题目为观沧海,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作者观到的景象有哪些?
沧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汉。
(2)抓住关键词,突出重音,进行快速背诵。
3、译读――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结合背景译一译,并进行画面想像:作者在吟咏这首诗时的情景和情绪。
作者以海自比,志在容纳。这首诗看似写景,实则述志。其中的日月之行四句,构思独具匠心,把大海塑造成能包容宇宙的博大宏伟的艺术形象。表现了诗人的宽广胸怀和丰富的想像力,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学生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状物是为了言志。
5、吟读――体会感情,培养语感。
在理解的基础上吟读,体会诗情和语气节奏,读出气势与豪情。
二、想像画面美――重点对《次北固山下》的画面进行想像,兼顾联想其他几首诗歌。
1、说读――拓展诗意,读出画面。
小组合作理解诗意,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析。
讨论明确: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
2、译读――想像意境,译出韵味。
方法引导,铺设台阶,学生读诗,老师翻译首联和颔联,提醒注意押“an”韵,学生试着翻译。写在词语积累本上,颈联和尾联由学生自己试着翻译。
师译:
客居他乡的游子要行的路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正乘船向前。
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和风吹拂,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
(颈联和尾联的翻译指导:红日从东海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旧年。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呀,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不求答案的统一,只要译出意境并且有一定的韵味即可。)。
品评佳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品味“生”和“入”字的炼字艺术,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该句表现的哲理。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还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这一句已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情呢?两句炼字也极见功夫。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强调,并且用“生”和“入”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情感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走黑暗,江春入了旧年将赶走严冬,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此句被称为千古名句。
三、体会诗意美――联读比较赏析《钱塘湖春行》的诗歌内容。
1、调动积累:运用联想将原来学过的诗文来为该诗作注脚,用散文去诠释诗句。本单元中,朱自清的《春》中的“春草图”、“春花图”跟《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几家新燕着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有异曲同工之妙。启发学生回忆背诵,比较两种表现方式的异同,解读、理解律诗的特点,欣赏律诗的声律和声韵之美,积累诗句。朗读品味对偶句,读出韵味。
3、研读与赏析:“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讨论明确: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四、品味意趣――重点欣赏辛弃疾的《西江月》的意境美。
插页题解:“西江月”是词牌名,词是一种和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也称“诗余”、“长短句”等。这首词有个题目“夜行黄沙道中”,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辛弃疾退隐上饶带湖期间,经常行经风景优美的黄沙道中。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词人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触觉到的,都是如此令人心旷神怡。物象丰富、意趣盎然。这首词构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静,充满了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1、评读,品评意趣。寻找词中有哪些地方表现出了诗的意趣?探究后明确:
(1)夜行山中忽逢阵雨,恰好“忽见”住过的茅店,想什么就有什么,作者真是喜出望外!
(2)赏明月、拂清风、看惊鹊、闻稻香、听蛙声与蝉鸣,感觉闲适与喜悦。
(3)上片写景色其实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词人的本意所在,也是词的意趣所在。
2、吟读,读出词的韵味,划分节奏。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五、析词补白――重点欣赏《天净沙·秋思》中炼字美。
讨论明确:小令的前三句,18个字,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顿生色彩,都带上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全篇纯用白描勾勒出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愁苦之情。
3、改写:如果把修饰语和中心词略加改动,让诗的情绪变得清新、喜悦,如何改?
4、析词补白:诗句的简洁,为读者创设了丰富的想像空间,正像绘画和书法中的“飞白”,让人产生无穷的联想。请学生想像语词之间的关系,为这首小令补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小令体现的意境表达出来。可以画、可以讲故事、可以配乐朗诵、可以翻写新诗或者散文。
六、让学生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七、作业 :
1、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2、课外查找资料,将下列诗词补充完整,说说诗词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什么景物,并背诵下来。
(1) 风吹柳花满店香(李白)。
(2)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李煜)。
(3)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高中古代诗歌说课稿 篇4
本人任教的是普通中学学生,本节内容是高一上学期的教学内容,处于此时期的学生,有意记忆逐渐占重要地位但无意记忆还比较明显,但还远未达到习惯注意的境界;思维上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学习兴趣上大多数学生处于操作兴趣与因果认识兴趣之间,兴趣的稳定性较差。
2、学生学习本节的基础知识分析。
(1)牛顿第一定律在初中的学习中已作了介绍,但所任教学生中考成绩分布对于全体学生来说处于中档水平,这部分学生对于原有知识大多停留在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如果你提问学生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吗?大多数学生都知道正确答案。但如果拿具体的过程提问,如我们推桌子,桌子就运动起来了,但我们停止推,桌子马上也就停下了。提问学生解释一下这一现象,大都数学生都会回答,推力使物体运动。
(2)初中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只处于定性理解的层次,惯性由质量决定这一概念将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3、学习本节的思维障碍分析。
学习本节的思维障碍主要是先入为主的生活观念形成的思维障碍,错误的生活观念对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规律的正确理解起一定的消极用用。许多学生在学习运动与力之前都有这样的看法,认为静止的物体,用力推动它,它才会动动,力停止作用时,它就会立即停下来,推动物体的力越大,物体运动的就越快,速度就越大。但由于原有的生活观念和经验,往往比较顽固,学生往往不能马上改正,所以学了之后仍有一部分学生受原有错误的生活观记和经验的干扰和影响,不能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其次概念不清也是本节学习的一个思维障碍,很多同学对于惯性的概念理解不清,认为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也大。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实验教科书物理第四章第一节内容。
1、本课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中的客观物体及其运动规律。关于运动与力的研究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开始,而近代物理也是以伽利略研究力与运动关系为起点的,所以运动与力在人类的物理发展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运动与力也是一条主线,有人说学好了运动与力就学好了高中物理,可见运动与力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也是非常重要的。而本节牛顿第一定律属初高中知识的结合部。学生在初中学习中,已经了解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内容,我们应该以初中知识为生长点、以教材内容为线索,重点放在科学方法教育与思维能力培养。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
(2)质量是惯性的唯一决定因素。
(3)能运用惯性定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及现象。
过程与方法。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
(2)教给学生研究物理学的正确方法和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
态度情感价值观。
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敢于创新,以实验为检验科学理论唯一标准的意识。
3、重点与难点。
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及惯性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重点,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和理解质量是描述惯性的物理量是难点。
4、教材处理。
就三维目标来说本教材相比于旧教材更加重视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这二个维度目标。如关于"运动状态"这一纯知识点内容,用了简化处理。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到牛顿定律的建立,应注重分析思维方式、科学研究方法的变化过程,要让学生了解为常观经验出错主要是科学研究方法的问题,本节课的除了知识主线,还以以科学方法的发展,学生对科学方法的初步接触,了解,进一步认识等落实为另一主线。对于理解质量是惯性的决定因数,没有采用课本所用的观察实例的方法。而是采用了师生共同完成的设计性实验。其原因:1、如果学生以常观的生活经验,因为刹车货车比小车停下慢,所以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那么学生就容易得出,质量为m的本块以v初速度在地面上运动的时间应小于质量这2m的木块以同样的初速度在地面上运动的时间。再则在方法上范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察现象-----忽略其他的可能因素(如刹车的力是不是一样,他们的初速是不是一样等)----直接得陈述性结论,没有用实验加以证明。2、由于学生的思维特点与基础的原因,让学生独自设计是不太现实的,在师生共同设计此实验的过程,学生又进一步理解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运用谈话法(让学生解释演示实验,老师提问)使学生原有的错误知识体系出现矛盾,引起头脑风暴。运用讲授法对牛顿定律的建立过程作介绍,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科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对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作模拟,使学生理解理想实验的重要性。对于学习惯性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这一内容上实行学生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明白质量是惯性的唯一决定量。在各方法的使用过程中注意启发性。
学法: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特别是运用讲授法教学时,不时地提问引起学生思考避免学生进入被动学习状态。小组讨论、小组设计性实验,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乐于探究。
四、教学程序。
1、引入。
演示实验(1):推桌子,桌子运动;不推,桌子马上停下来。
学生动手:推桌上的一本书,橡皮等。
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从现象得出结论。
结论:没有力的作用,物体都将停在某一位置。
原有初中所学知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介绍关于运动与力关系的物理研究史。
(1)介绍亚里士多德的研究方法以及得出的结论。
介绍亚里士多德注意二点:1、介绍一下亚利士多德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不要让高中学生觉得他是个老范错的笨蛋,其实亚里士多德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2、介绍一下亚里士多德的结论与研究方法,并让学生明白其实刚才使用的方法与亚里士多德其实是一样的。并且由于这个解释符生活经验,以致他的结论存在了二千年。
(2)介绍伽利略的研究方法及成果,以及对物理学的贡献,讨论伽利略研究方法对人们的意义。介绍理想实验。
介绍伽利略里要注意以下以点:1、突出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敢于创新的精神,引起大家的精神上的共鸣。达到提高学生道德情操的目的。2、重点讲解伽利略的分析过程,以及研究方法,让学生领会这种思维方式,并初步了解他的研究方法。3、介绍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让学生理解科学研究中理想化实验的重要性。4、伽利略的贡献,他用实验的方法代替思辩、演绎的方法是科学研究吏上的一次大的飞跃。这使他成为了现代物理之父。5、强调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对于学习物理的重要性。
(3)比较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的研究方法,分析亚里士多德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
通过分析亚里士多德的错误之处,让学生认识到原来出来的由现象得出的结论与理论产生矛盾的原因。进一步理解到原来的思辩方法对于研究社会科学有一局限性。并初步形成伽利略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介绍姆潘巴现象介绍,让学生分析姆潘巴现象这一谬论形成的原因,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正确科学方法观形成。
(4)介绍牛顿的研究方法以及对物理史的具大影响。重点分析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对开普勒、伽利略、迪卡儿等一批前人理论进行分析,吸收了他们的思想,运用数学方法,使物理学成为一个能表述因果关系的完整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他是力学领域的一个集大成者,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理论一度被人们认为是物理学的终结理论。牛顿这种分析综合加实验验证的科学方法在当前的科学研究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让人们认识到可虽然我不是很聪有,但我如果站在先人的肩膀上,哪么一定比他们看得更远,激厉着人们不断前进。
(5)介绍一下当前关于运动与力研究情况,使学生的学习能面向未来,并初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并对激发部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运用牛顿定律解释前面的演示实验,运用牛顿定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实例。
(1)、牛顿第一定律是本节的知识重点,理解和运用牛顿第一定律需要不断的练习加以强化。(2)、所学的知识要联系实际,这样才能使学习有明确的目的性。
4、对于惯性的理解。
对于惯性的理解分二个部分,一个是对惯性概念的理解,使用方法是先解释生活中的惯性实例(这些实验包括有益惯性和有害惯性),让学生举例,加深学生的认识。二是对惯性大小的理解,这部分内容的认识,为下面的师生设计性实验,作铺垫。(如在f相同的情况下,使物体停下来所用时间多的物体惯性大,而在时间相同时,改变相同的运动状态用力大的物体惯性大,最后得出。f与t乘积大的物体惯性大,有利于下面,设计性实验的开展。
5、学生讨论设置实验,探索惯性与质量以及速度的关系。
在做这个设计性实验时,应充分体现出老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指导思想。
带领学生观看多媒体。再让提问学生,惯性可能与哪些物理量有关。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可能与质量与速度有关。提问:惯性与质量与速度有关吗,是什么样的关系?
(1)假设惯性由与质量有关。
质量不同的物体以相同初速,用外力使他停下,用实验验证他们的惯性大小。当然我们用相同的力作用,测使其停下的所用时间来比较惯性大小与用相同的时间下,测使其停下来所用力的大小来判断。也可以直接测f与t,用他们的积来判定惯性大小。
质量与惯性的研究思路,通过老师不断的启发,学生的思考来完成。
(2)假设与速度有关。
我们使用同的质量的物体,不同速度下改变运动状态。如2v----v与v----0来比较,测量他们的惯性情况。由于速度2v---v不好控制,所以我们可以用2v----0与v----0进行比较,如果前面所测的f、t积是后面二倍的话,哪么他们的惯性就一样。
5作业设置。
(1)一个同学说,向上抛出的物体,在空中向上运动时,肯定受到了向上的作用力,否则它不可能向上运动。试分析这位同学的说法。
(2)飞机投弹时,如果发现目标在飞机的正下方才投炸弹,能击中目标吗?为什么?
(4)课后分小组实验惯性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高中古代诗歌说课稿 篇5
各位评委老师:
我今天要说的内容是高中美术《静物构图》,下面我将从说教材等以下几点说起。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静物构图》是选取湖南美术出版社、现代美术教育研究所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绘画雕塑》系列中的《绘画》模块第二课《形的视觉印象》的延伸内容。这一课包括客观物象在平面上呈现的形体、特征及我们怎样梳理客观物象给我们的印象,我从中选取怎样梳理客观物象给我们的印象这一节加以扩展静物该怎样构图,作为本节课的内容。本课从首先请同学们把自己最喜欢的照片或图片进行描绘,然后通过活动,让同学们给与意见,结合教师所说的理论知识进行修改再创造。采用学生上台手绘、师生交流的形式教学,既加强了课堂的交互能力,又调动了学生探讨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再创作。
2、教学目标:
美术绘画课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美术绘画基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学会运用绘画的理论,进而培养学生动手绘画创作的能力。根据高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掌握有关静物构图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
a.提高学生的观察静物取舍的能力。
b.培养学生对静物素描动手绘画能力。
(3)发展目标:
a.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b.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c.培养学生开拓新思维的能力。
(4)情感目标:
a.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b.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创造生活。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静物构图的基本形式。
(2)静物构图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静物构图的基本形式,如何取景。
4、教师准备:
静物作品图片、知识。
5、学生准备:
简单的静物:本子,书籍,笔,橡皮擦,文具盒等一些学习用品。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因此本节课的基本设计思路就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绘画欲望。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
生体会生活总结体会讨论探究知识扩展再创生活。
互动。
师引导体会说出问题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设计了两个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来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首先是回忆自己生活里的美丽图片,自己是怎么把这些情景拍摄下来的,自己有过什么样的想法没有,也可请学生上台来大概绘画一下自己有过的好的设想或作品,并阐述一下自己的构思,之后师生一起进行点评,说出优点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请同学提出一些修改的意见,之后教师结合构图的基本知识点进行讲解构图的要素进而讲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静物,并讲解静物构图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原则,结合我所画的静物构图进行分析和阐述。然后要同学们结合静物构图理论,自己用眼前书桌上的东西摆设一组静物并进行取舍描绘,之后再请同学上台绘一次,并说明自己的想法,怎样和静物构图理论知识结合,我们给与一定的意见,进行完善,并最后总结。在教学中,教师应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相互交流。在设计活动时要注意活动的趣味性,以活跃课堂的气氛。
学生回答。
4、教师结合自己的静物作品讲解静物构图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并分析作品是如何进行的,另外注意存在的一些常见的构图错误,分析错误。
6、总结内容,并发动学生课后去室外取景,并描绘下来。
四、说注意事项。
4、本课的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加上活动式的教学法,课堂的气氛非常活跃,教师应注意调控课堂纪律,把握好课堂的活跃程度。
五、小结。
本节课以活动驱动为主线,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新,课堂气氛活跃;从教学效果看,知识目标完全达到,能力、发展和情感目标基本实现。
以上阐述了静物构图这一节课的有关设想,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高中美术说课稿范文2:美术家眼中的自己。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美术《美术家眼中的自己》,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讲述。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基本思路:
a教材主要处理的是美术家的自我认同跟社会环境的关系,也就是说,美术家究竟怎样看待自己的职业?教师可以通过历史的透视和具体美术作品的分析,来理解美术家的自我跟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美术家的自我和社会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社会试图分派给艺术家一个明确的身份:工匠、杂役、职业画师、艺术家;但美术家却往往把自己看做一个完整的人,游离于各种身份之间。画家或雕塑家仅仅是一种通常的称谓和职业身份,不能反映某个具体艺术家的个性特点。而美术家更重视的,可能正是自己的人格和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这条中心线索跟对美术作品的分析联系起来,层层深入地体现这条线索,并且贯彻到教材提供的两个活动建议当中去。
b、教学材料分析。
教材提供的美术作品可以分为三组,反映出美术家表现自己的不同方式:《拉斯科岩画》和《埃及墓室壁画》是通过匿名的手段来表现自我的。这几件作品年代较早,艺术家还没有充分的自我意识,并且社会也没有给予艺术家很高的地位,不允许他们过于明显地突出自己。严格说来,在这些作品创作的时期,还没有我们现在意义上的艺术家,原始时期的艺术家实际上是巫师,而在古埃及和中国的商周时期,艺术家的准确身份是工匠,甚至是奴隶。
第二组作品,是14世纪以来的一些美术家的自画像。教材中的几幅自画像已经涉及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到,除了阿尔泰米西亚·真蒂莱斯基之外,其他画家的自画像都没有用作画的工具来暗示自己的画家身份。相反,丢勒像基督,普桑像贵族,金农像隐士,而伦勃朗则把自己画成一个真实、朴素、平凡、有血有肉的市民。
真蒂莱斯基的自画像稍微有点特殊,或许因为她是一个女画家。实际上,当时女画家的自画像往往也不把自己画成画家,而是画成淑女。
除此之外,真蒂莱斯基和金农都是用的侧面像,这也具有某种心理暗示的意味。一般而言,在正面像中,美术家可以和观众达成交流,而侧面像则似乎表明画家更愿意自行其是,因而其个性也更加孤僻和鲜明。
第三组作品是处于创作或生活场景中的美术家。在这里,美术家的工作环境也具有一定的含义。委拉斯贵支的画室是在皇宫,侏儒、侍女、小公主和镜子里的国王和王后清晰地表明这个场所的性质。画家本人是宫廷画师,负责记录这些人物和事件。而维米尔却是耐心地坐在自己那狭小的画室里描绘一位抱乐器的姑娘。跟《宫娥》相比,这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地方。委拉斯贵支自画像面前那块巨大的画布表明他记录的是重要的事件和宏伟的景象,而维米尔那块小画布则说明他更专注于普通生活的细节。
2、教学目标:
了解美术家社会地位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同文化、经济、政治因素的关系;了解创作者的自我意识在作品上的表现方式;学会把特定的视觉图式以及风格特点跟艺术家的生活、生存环境联系起来,以一种历史的观点来看待美术作品。
3、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重点:美术家社会地位的历史变化;自我和社会的关系。本课的难点: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自我和社会的关系。
4、三维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知识与技能:学生要在学习中了解分析类似的美术现象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初步掌握基本美术欣赏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形成美术基本素养。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讨论,丰富视觉审美经验,发展美术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5、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
a、教材或课程所需图片的多媒体课件。在制作的课件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特点的自画像或肖像画作品供学生参考,领会塑造、表现性格的一些方法。将观察的内容一一地加以列举并比较,引导学生将观察与分析科学化、系统化,并运用教材所介绍的知识对比较的结果进行分析。
b、在课前,请同学们从网上或者书中查阅一些关于肖像刻画(绘画、摄影),然后到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
二、学法指导。
学情分析:高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但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的社会意识以及生活经验的局限,可能对本课的主题理解的不够深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手段要尽量多样化,在课前,让学生去查找一些这方面的资料或者故事拿到课堂上与同学分享。
心理调节的方法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他们查找资料,大胆想像和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体会美术作品的美术语言与形式特征。
知识建构的方法指导:从学生对美术家工作和生活的想像入手,结合具体美术作品的分析,来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的主要思想和内容。一方面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另一方面通过历史背景的讲解来加深学生对美术家的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这个问题的认识。适当运用启发式教学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思考。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教学方法的选择及依据:主要采用比较鉴赏法,提问法,讨论法、观察法等。适当运用启发式教学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思考。
理论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借助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资料进行教学。
四、教学程序。
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诱发探究。
a、图片欣赏导入。
1.图片欣赏:每个艺术家即使在表现同一个对象时,也会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并且还欣赏过金农的作品《月华图》。(出示图片)。
2.提问:请同学们想像一下,画《月华图》的这位艺术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口头描述对金农的想像。)。
b、讲授。
1.思考提问:现在我们来看艺术家本人对自己的描绘。(出示金农的《自画像》)。
看看跟我们想像的有什么不同?艺术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学生讨论)。
小结:美术家对自己的看法可能和我们想像的不一样。
2.作品欣赏:《拉斯科岩画上的手印》、《埃及工匠正在制作狮身人面像》。
思考:这几件美术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内容?有没有艺术家留下的痕迹?怎样留下来的?
进一步思考:这些作品是什么时候留下来的?当时属于什么样的历史时期?艺术家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学生讨论,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解。)。
3.作品欣赏:三幅《自画像》(丢勒、普桑、真蒂莱斯基)。
这是一组自画像。仔细观察画面,回答下列问题:
a.是正面还是侧面?男画家还是女画家?年轻还是年老?
b.你是否知道这些艺术家的相关背景?他们分别属于什么时期?
c.画面是否暗示出创作者本人是一位画家?通过什么方式来暗示的?如果没有这种暗示,那又是为什么?(结合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
4.完成第61页的思考与交流:伦勃朗的三幅自画像。
这些自画像各自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中年以后的伦勃朗接连遭受不幸,晚年竟然落到靠救济金度日的地步,自画像也表现出一种浓厚的沧桑感。)。
c、集体讨论:对比分析《宫娥》和《画室》。
1.画家所在的环境或场所有什么区别?2.画家自己是以什么方式出现在画面上的?
3.能否看出画家对自己职业的看法?
d、分组讨论:1.讨论和分析对象:《听琴图》、《西园雅集图》。
2.思考:a.画的是什么样的场景?b.作者是以什么身份在画画?
(教师讲解:在中国古代,纯粹的画家地位很低,被称为工匠;而文人兼画家这一身份却具有很高的地位。)。
五、总结。
在各个历史时期,美术家的社会地位不同,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也不尽一致。例如《听琴图》,宋徽宗是一位画家,但又是一位皇帝。这件作品既体现了他对绘画的兴趣,也表明了他至高无上的身份。
高中美术说课稿范文3: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一课时)。
一、说教材。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章节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鉴赏》中外国美术鉴赏部分的第四课内容。外国美术鉴赏部分整体主要围绕绘画、雕塑、建筑等建立知识架构。暗含着外国美术发展史的时间线脉。通过对前一章节宗教建筑中的难点学生已经认识了与宗教建筑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对欧洲中世纪宗教文化有一个相对较全面、深刻的印象,这为学习新课内容作了一个良好的知识铺垫。而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人类历第一次旨在打破封建神学束缚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意大利文学和美术领域的成就在于把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推向了高潮。今天所学的第四课: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将向学生们着重介绍在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美术代表性的五位美术家以及他们的经典作品的分析。并通过相关链接,介绍同时期的其他一些重要美术家和经典作品,以期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对文艺复兴美术的理解。同时这也为文艺复兴时期以后所出现的在欧洲美术中具有世界影响的主要艺术流派的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等的理解和鉴赏奠定基础。可以说文艺复兴美术在教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核心纽带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文艺复兴期间艺术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理解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经典美术作品的方法,体会经典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
了解艺术作品所反映的宗教、历史、社会等背景知识。
能力目标。
通过对五位艺术家的代表作品的观察、对比、讨论和探究归纳出文艺复兴时期经典美术作品的创作方法。这样,学生能够提高对绘画、雕塑作品的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
学生在合作讨论,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大胆说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与评价,来体会艺术之美。
从文艺复兴作品反映人文精神,来理解神人之间和谐,进而联系到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欣赏三杰的作品,要求对作品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并对三人的艺术风格进行比较研究。本课的难点,主要在于学生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特点、它在历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当时的先进思想----人文主义,缺乏比较深入的了解。
三、说教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本课教学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原因在于首先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其次,文艺复兴无论在时空方面远离学生的生活,只有采用鲜活的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情感。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我进行了这样的教法设计: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置和比较分析来启发学生掌握欣赏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自主体会美术的文化价值,提高审美能力。
四、说学法。
新课标提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艺术的本质、特性和文化内涵。结合本课内容,我主要指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讨论这一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来实现三维目标。
接下来我就具体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结合预设目标和学生学习重点难点,我采用以下的教学设计: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观察比较归纳形成认识3、研究讨论提高认识4、总结反思深化认识5、任务后延自主探究五个层次的学法,它们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让学生观看去年上映的《thedavincicode》(《达芬奇密码》)视频片段,这其中有对名画《最后的晚餐》奇特的分析,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迫切了解画家及其他作品的愿望。通过视频内容明确本课课题:板书:文艺复兴美术。
接着让学生回忆文艺复兴期间还有哪些艺术家和作品,这个问题可以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因为初中二年级美术教材中已经提及过文艺复兴时期的相关画家,这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但学生印象已然比较模糊,通过这一环节加深学生的印象。
这种设计是根据新课标的教学建议:美术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和现实生活经验,巧妙创设情境,以旧带新,自然学习。
(二)观察比较归纳形成认识。
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把回答正确的学生安插至各组。我则抛出相关问题:
1、三件作品分别带给你何种感觉?
2、你们组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认为哪件作品秀?
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之后并派代表尝试着说出理由。
板书:《最后的晚餐》、《创世纪》、《椅中圣母》。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美术鉴赏课的参与热情,充分激活课堂,使得教师上课和学生学习过程成为轻松自然、充分享受的过程!并能充分锻炼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可以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都能得到审美方法的锻炼和审美能力的共同提升。
通过讨论,代表阐述,让各组间彼此碰撞、分享对作品的第一次丰富的显性认识,在这过程中一开始回答正确的学生起到了学习引领的作用。
(三)研究讨论提高认识。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利用深层问题帮助学生就三件代表作品的分析使学生感性理解上升到理性理解。促使学生在第一次认识和感知的基础上理性分析三件作品,这样做的理由有两点:高中生已经具备在合作学习中理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利用这一课堂控制手段使得学生不至于出现讨论假热闹的场面。
首先,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最后的晚餐》这一宗教故事绘画题材的相关问题:
画中人物的姿态和心理反应是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构图?
采用一种什么透视法?
你能从中看出达芬奇的绘画艺术风格面貌大致是什么?
学生讨论分析,给出答案。我进行归纳并在多媒体课件上显示:人物姿态各自不同、心理反应当然也不同,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卑鄙、爱憎鲜明,犹大与众不同、体现多样统一构图原则方法、表现文艺复兴时期发明的平行透视法。在出示平行透视法这一知识点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画面上直观的把平行透视法演示给学生看。这样设计的意图和依据是能根据教学重点的要求做到在直观中提炼理性的知识点,便于学生深入浅出的掌握知识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其次,打出创世纪中《创造亚当》的局部放大图,抛出问题:
欧洲中世纪教会宣扬什么?
画家把这一宗教题材画中的人物刻画的如此雄健有力是想表达什么?
ppt打出《大卫》雕塑作品与《创造亚当》并置,提出问题:请结合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像的赏析尝试说出米开朗基罗作品的艺术风格。这一系列的问题设计构思是先让学生回忆巩固上节课知识,鲜明对比于第二个问题,更有利于学生利用已学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更加容易彰显出文艺复兴的浓重的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色彩。为教学难点的解决铺平道路。
最后,利用对比的方法打出中世纪圣母像和《椅中圣母》的对比图片,利用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循序渐进的得出拉斐尔作品的艺术风格。然后我把对这三位巨匠的总结还原到书本第94页上,让学生做好标记,利用课本文字再次加深对作者以及相关作品的理解。这样做的意图是让学生能及时巩固相关知识点,明确教学重点。同时在发挥好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基础上让知识回归课本本位。
在此期间,由于高一的学生就文艺复兴运动相关知识薄弱,我在指导和帮助学生归纳的过程中利用讲授法,适时介绍(通过ppt链接)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知识,解决学习难点。
(四)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在我对比着欧洲中世纪讲解了什么是文艺复兴运动后,我展示另一段视频材料:都灵冬奥会开幕,开幕式整台演出,完美展现出意大利的人文历史。特别是天空中飞舞的众神,及从贝壳里走出的美神维纳斯;让学生在课本中找出相符合的画面。波提切利最的《维纳斯的诞生》被搬到了现场。
板书:《维纳斯的诞生》。
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限度的让人文主义宣扬人是宇宙的主宰,是万物之本,赞美爱情,颂扬欢乐的核心理念又一次以视觉的感知呈现出来。相信这对学生深刻理解人文主义在作品中的传达和感染再也不是空乏无味的而是可以以此来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也是本课中所要达成的情感目标。也是使美术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引导学生树立生活就是艺术的观念和意识,引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将美延伸到课堂以外的任何领域中去。
(五)任务后延自主探究。
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我想要学生做的是通过刚才的学习,自主的去探究文艺复兴时期另两位代表人物以及归纳他们作品的特点。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三个问题:
3、为何恩格斯会把丢勒看做是和达芬奇一样的杰出人物?
同样采取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方式进行课堂设计。最后,我总结学生的观点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评价,让学生明白:艺术欣赏是很主观的活动,多作品的理解是结合自己的生活与教育水平的。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很明确: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并经过总结,认识提高,应该初步具有了独立探究的能力和掌握了一定的方法。结合课本完全可以在课堂剩余的时间和课后做进一步的探究。将美术语言运用于研究性学习之中;真正进一步学会自主学习。提高美术素养,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实现情感目标的预设。
六、作业布置。
课后提供专题网站,让学生浏览其他人对这一时期艺术作品的评价,下节课交流。
七、简述板书设计。
这一点我已经在过程中提及,这里不再一一赘述。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上尽可能说明白教什么和怎么教以及为何教。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高中古代诗歌说课稿 篇6
《古代诗歌四首》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的第五课,具有长于吟诵、激发想像、娱悦性情的特点。这四首古代诗歌,集美景、美情、美言于一体,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扬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品味课文精彩生动的优美语言,吟诵涵泳,熏陶感染,积累诗文语句、积存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积贮丰富的阅读体验,积蓄高尚的道德情感,积聚优雅的审美情趣。
二、说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默写四首诗歌。2.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3.初步学习欣赏精彩文句。
4.激发学生热爱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歌字词含义和诗歌大意。
2.赏析关键字词,品味语言,体味诗歌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法与学法。
采用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讨论质疑法、诵读法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五、教学设计:拟定三课时。
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指导学习《观沧海》1.作者简介。
2.解释题目。
3.《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要注重从课文整体的角度进行教学;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因此,学生齐读《观沧海》,老师点评,教正读音。
4.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
(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占主体地位。)5.整体把握,疏通文意。
归纳诗歌的主要内容和主旨。(讨论回答)6.赏析诗歌(结构、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写法)。
三、指导学习《次北固山下》。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唐代诗人王湾的诗歌《次北固山下》,来共同感受一下作者那种浓浓的乡愁。
2.判断这首诗的体裁,标出各联。
3.学生齐读《次北固山下》、听录音泛读。老师点评,教正读音。4.理解字词。
5.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么样的关系?(分组讨论,各组派代表回答。)。
6.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简要复习第一课时内容。
二、导读《钱塘湖春行》1.题解2.作者简介。
3.学生齐读《钱塘湖春行》、听录音泛读。老师点评,教正读音。4.理解字词。
5.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6.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7.研读与赏析:
“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指导学习《天净沙·秋思》。
1.介绍作者(补充:作者号东篱。)2.题解。
3.学生齐读《天净沙·秋思》、听录音泛读。老师点评,教正读音。4.理解字词。
5.同样是写乡愁,《天净沙·秋思》与《次北固山下》相比较,有什么异同?(对学生本课所学知识的验收以及培养学生思维方面的拓展与延伸。)。
6.哪些写客观景物的句子将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
7.哪一句直抒胸臆将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8.归纳诗歌主要内容和主旨。
第三课时。
一、背诵默写这四首诗歌。
二、以《钱塘湖春行》为例,分辨律诗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三、做练习题,巩固字词音义、诗歌的作者姓名、字、号、朝代,诗歌体裁,以及诗歌内容。
高中古代诗歌说课稿 篇7
《古代诗歌四首》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1篇讲读课文,具有长于吟诵、激发想像、娱悦性情的特点。这五首古代诗歌,集美景、美情、美言于一体,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扬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本课的教学重点,一是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神游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激发审美想像、培养审美意识。二是析美情、赏美景、聚美言。品味课文精彩生动的优美语言,吟诵涵泳,熏陶感染,积累诗文语句、积存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积贮丰富的阅读体验,积蓄高尚的道德情感,积聚优雅的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课前自学是学生个性化的个人学习阶段,必须保证充分的准备、思考时间,为课堂上建构新知作好材料、背景、经验方面的铺垫。
1、铺垫认知的台阶――疏通文意。上网或查书检索五首诗歌的含义,了解作者的身世、诗歌创作的背景,查字典解决不认识的字词。
2、激发探究的欲望――标出每首诗歌每行的最后一个字的拼音,探究乐府诗、律诗、词、曲在表现形式上的规律。
3、关注以往的经验――回忆、检索自己以前曾经读过的有关乡愁、初春、夏夜的古今诗文,想想是否与本课有什么联系。
4、形成初步的语感――大声朗读诗歌,感觉一下重音和节奏怎样处理更有表现力,作出标记。
(一)说教法
1、方法导学,授人一渔。对五首古诗采用分着教,合着比。通过学习本课的五首诗歌,学会赏析品评古代诗歌的方法。
2、贴近文本,以读贯串。诵读是对课文语言以及课文内容的直接、真切的感知,是进入课文情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在本课要教会学生带着美好的情怀、美好的想像,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美读”课文:吟读,读出韵味;译读,读出意境;背读,积累语句;品读,品评意趣;说读,拓展诗意。
(1)体会诗情――吟读《观沧海》,体会诗人豪放的情怀,品味诗情美。
(2)想像画面――译读《次北固山下》,对重点语句展开画面想像,想像画面美。
(3)穿插联想――说读《钱塘湖春行》,插页联系有关描写春天的古今诗文进行比较,赏析诗意美。
(4)析词补白――品读《天净沙•秋思》,探究小令中修饰词的作用,补白想像空间,体会作者炼词美、语言美。
(5)积累美句――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背诵,激活学生多维的思维空间,快速背诵古诗、感悟古代诗歌的音乐美。
(二)学习形式:在充分的语文活动中,让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展示个性,体验、感悟、参与、创造。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一、品味诗情美――吟读《观沧海》,体会作者豪情。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因此一入课即紧紧抓住作者情感的抒发点上去感悟、把握每首诗歌的基调,为深入理解诗歌内容作好铺垫。
设置小组学习活动:五首诗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哪些诗句中看出?划出关键句。
《观沧海》--“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 ,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次北固山下》――“归雁洛阳边”,思乡。
《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抒发了诗人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的喜悦之情。
《天净沙•秋思》――“断肠人在天涯”,枯、老、昏等修饰词,表现了萧条寂寞悲凉的情绪。
重点以《观沧海》为例进行示例分析:
1、插页――补充背景。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也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写景诗篇,是作者于建安12年北征乌桓,凯旋归来时所作。当时他经过擒吕布、降张绣,在官渡打败了主要对手袁绍,接着又诛袁谭,平高干,北征乌桓一举获胜,统一了北国,正可以南征孙刘,实现统一,完成宏业。眼下铠甲未卸,征尘未洗,伫立峰顶,面对大海,浮想联翩,写下这篇乐府诗。
2、问题切入:全篇以“观”字统领,说一说作者观到的海是怎样的?沧海的寓意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引导仔细观察、阅读文本,自主学习。
3、背读――强调积累,快速记忆。分两步:
沧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汉
(2)抓住关键词,突出重音,进行快速背诵。
3、译读――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结合背景译一译,并进行画面想像:作者在吟咏这首诗时的情景和情绪。
作者以海自比,志在容纳。这首诗看似写景,实则述志。其中的日月之行四句,构思独具匠心,把大海塑造成能包容宇宙的博大宏伟的艺术形象。表现了诗人的宽广胸怀和丰富的想像力,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学生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状物是为了言志。
5、吟读――体会感情,培养语感
在理解的基础上吟读,体会诗情和语气节奏,读出气势与豪情。
二、想像画面美――重点对《次北固山下》的画面进行想像,兼顾联想其他几首诗歌。
1、说读――拓展诗意,读出画面
小组合作理解诗意,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析。
讨论明确: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
高中古代诗歌说课稿 篇8
近几年以来,各省以及全国举办的说课比赛越来越多,通过说课来反映教师口头表达,更加能显示出教师对课本内容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反映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做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我将与大家来探讨一下如何说好一堂物理课。首先,什么是说课%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根据。从说课的内容和性质来看,它同备课、上课有许多共同之处,也有其不同特色。备课,可以从教案看出“怎样教”;上课,可以从课堂教学看出“怎样教”;而说课不仅要说出“怎样教”,还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要让听者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是说课区别于备课、上课,形成独有特征的主要方面。说课要求教师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分别阐述,而且特别强调说出每一部分内容的为什么,即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知识去阐明道理。对于一堂物理说课来说也是一样的。如何去说好一堂物理课%我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物理第一册(必修)》第三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20xx年11月在甘肃省举行的全省青年教师物理说课大赛中也有这一课题)为例子来浅谈一下如何说好一堂物理课。
一、 说教材
教者要说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因为对教材理解透彻,才能制定出较完满的教学方案。我认为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1. 教材简析
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说明教材的地位、作用。比如对于《牛顿第一定律》这节课来说:它的地位具有双重性。其一,它属初高中知识的结合点:学生在初中学习中,已经了解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内容,我们应该以初中知识为生长点、以教材内容为线索,展开科学方法教育与思维能力培养;其二,它属运动学和力学的结合点:阐明了运动学和动力学各自研究内容的不同,扼要地说明了动力学知识在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牛顿在总结了前人关于力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创造研究而提出的三条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
2. 明确提出本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
课时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反映教者的备课认识越充分,教法的设计安排越合理。说课中要避免千篇1律的套话,要从识记、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上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加以说明。比如对于《牛顿第一定律》这课来说:
3.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特点以及重点、难点、关键
比如对于《牛顿第一定律》这课来说:牛顿第一定律这节教材首先对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作了历史的回顾,着重介绍了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思想方法及卓越贡献,从而讲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物质惯性的概念。
这样的顺序充分体现了以知识本身为出发点,从而培养人的实际能力,最终升华出知识的价值——德育目标。
二、 说教法、学法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关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说法,确切地道出了教学系统中这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表现在教学活动的探索中是否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主体作用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学生是否独立思考;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最优化地使学生从现有的水平向更高一级水平发展,有效地对学生探索尝试活动进行诱导和评价。为此,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首先应着眼于学生怎样学。不应以教为中心,而应以学为主体进行设计。既把学为主体作为实施教学的基本点,又使教为主导成为学生主体的根本保证。
从教学任务来看,感知新知识,以演示法、尝试法、实验法为主;理解新知识,以谈话法、讲解法为主;形成技能时,以练习法为主;从教学内容来看,物理教学,以演示法、实验法、推理法为主;教学起始概念,一般用实验法、探究研讨法。从学法指导来看,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说课活动中虽然没有学生,看不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但教师必须说明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怎样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等。从教师的说课过程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二、 说教学
过程它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通常,教学过程要说清楚下面几个问题:
1. 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说课者要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针对学生实际,借助哪些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的基本教学思想说明白;说教学程序要把教学过程所设计的基本环节说清楚。但具体内容只须概括介绍,只要听讲人能听清楚“教的是什么”、“怎样教的”就行了,不能按教案像给学生上课那样讲;另外注意一点是,在介绍教学过程时不仅要讲教学内容的安排,还要讲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课程标准依据、教学法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等)。
2.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这里说明怎样运用现代教学思想指导教学,怎样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和谐统一,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的和谐统一,德育与智育的和谐统一。
3.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要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怎样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解决难点运用什么方法。
4.说明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5.说明板书设计。说教学程序,还要注意运用概括和转述的语言,不必直接照搬教案,要尽可能少用课堂内师生的原话,以便压缩实录篇幅。还是从《牛顿第一定律》这节课来谈谈教学过程(列表附后):这样的教学过程显然体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5.说明板书设计。说教学程序,还要注意运用概括和转述的语言,不必直接照搬教案,要尽可能少用课堂内师生的原话,以便压缩实录篇幅。还是从《牛顿第一定律》这节课来谈谈教学过程(列表附后):这样的教学过程显然体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一、教学目的要求:
1.地位:本章在高中物理是重点章节。概念抽象化,难于理解和
掌握。本节是本章知识的应用,是理解和掌握好力学、电
学知识综合应用的关键一课。
2.大纲: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曲线运动是会考及高考的重点,属c
类要求。
3.教材:本节是综合运用力学、电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学科内
综合,根据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结合大纲要求,在侧重知识掌握和应用的同时,切合学生实际制定本节知识、能力、德育、方法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掌握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规律。
2.理解带电粒子在电场运动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守恒情况。
3.用运动规律、能量观点解决有关问题。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理解、判断能力及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
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力学、电学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使学生主动探索感受内因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主动性。
方法目标:类比研究
二、教学内容:
1.教学重点:运动规律及应用
2.教学难点:研究方法及规律应用
根据本节作为应用是理解和掌握本章知识的关键,故把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确定为重点。本节要综合运用力学、电学知识并结合能量分析处理问题,学生在这些方面是薄弱环节,故将研究方法及规律的应用确定为难点。
2.题的设置
讨论题(1)和练习(1)突出解决学生易混淆的问题,澄清认识加强对重
点内容的理解,从而突出重点。
讨论题(2)体现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发散思维。
讨论题(3)从能量为主线理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中能量转化,
培养创新能力。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导入新课:介绍曲线运动条件,引入新课开门见山。
新课教学:
(一)类比研究平抛运动,找出相似之处。
得出研究方法,突破难点。
(二)运动规律总结
鉴于对平抛运动知识的储备,由学生自己推导得出规律,教师只
是一个引导者,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渗透德育目标,达到知识目
标。
(三)应用理解
采取启发提问,讨论辩析,加深对运动规律的理解和掌握,从而
突出重点,培养能力。
(四)教法
本节以学生为主体,探索研究,类比讨论,归纳总结出本节运动
规律,目的在于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给他们方法。
(五)cai辅助教学
能将不能实验演示的现象,客观地模拟演示,加强形象思维训
练。多媒体的使用减少了教师的无效劳动,增大课堂容量,提高
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加深了理解和记忆,这
些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对当今教学改革起了重要作用。
说课浅谈
广东四会清源中学 (526200) 叶逸炜
为了迎接第四届全国青年物理教师教学大赛,省教研室定于十二月份举行广东省中学物理青年教师说课比赛,由此,九月份以来说课活动在全省各中学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关注,不少学校还把说课作为教研形式在各科组教研活动中实践推广。但是,由于很多中学与教师都是初次接触说课这种教研和比赛方式,在学校教研活动和校、县、市的各级说课选拔赛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认识模糊、出现较大偏差等不足之处。下面针对这些主要问题谈谈说课。
一、说课是怎样的一种活动形式?
所谓说课,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根据所授课的具体特点、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能力特点和认识规律,由说课教师以口头形式向特殊的听课者(教师、教研员或评委)表述该课题的教材地位、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及其理论依据。
二、说课有哪些基本环节与要求?怎样组织说课内容?
说课一般包括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和说教学过程(学校教研活动还有说课后体会)等几个环节。说课者应在这几个基本环节基础上表述自己的教学思想。
1、说教材。说教材要求说出教材地位、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说教材地位就是说出授课教学内容在某一学习阶段或音节之间或某一知识点中的纵横联系、地位与作用。以初中物理《平面镜》是初中物理第一册第五章中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与应用。既与生活联系紧密,又是学生首次接触“像”这个新概念,后面又将学到凸透镜成像,所以,它既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又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说教学目标一般应把它分解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并从这三个方面具体表述。例如:《平面镜》一节的内容为例,其教材地位可表述为:《平面镜》的知识目标是:知道平面成像的特点,初步建立虚像的概念和知道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能力目标是: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正确表达物理问题的能力、根据反射定律解释和处理一些简单的平面镜成像与光路控制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是:培养科学、严谨、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和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说重点和难点就是把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表述出来。说教材时要求正确理解教材地位、目标明确且符合大纲要求、重点和难点认定准确。
2、说教法、说学法。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环节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实际、学科特点、学生心理特点、思维特点、认识规律和知识基础等确定选择恰当高效的教学手段和措施方法等,有效地启发学生心智,既教给其知识,又发展其智力、提高其学习能力,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当然,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必须符合教学实际,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例:根据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平面镜》这节课准备贯彻启发式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采用演示实验法、作图法、讲授法和练习法进行教学。学法上则注重有效引导学生深入观察、思考和得出结论,并正确地表达物理问题,最后通过安排课堂练习给予巩固和加深理解。
3、说教学过程。这一环节要求根据教学实际说出课时安排、课堂结构、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作业布置设计等,其中教学过程应体现说课者怎样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衔接过渡、设计例题和设计课堂练习。另外,还必须从理性的高度用个人的理解和理论依据支持和解释为什么这样做。也就是说,说教学过程要求说课者从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这样做的动机和理论依据是什么等三个方面表述自己的教学思想。由于说教学过程建立在严密的理论基础之上,既能体现教师优化课堂结构、驾驭处理教材和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水平,又能体现教师备课过程的理性思维水平,从而使备课更科学、严谨、理性、深入,所以说教学过程是说课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4、说课后教学体会。上完课后,由教师根据自我感受、自我反思、作业和检测的反馈信息等表述自己对课堂教学的再认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表述:教材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用是否恰当;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如何;有哪些成功或不足之处;不足之处可以采取什么措施予以克服或优化。
、说课和常规备课及上课有什么区别?
说课和常规备课的最大区别在于:说课需要用相关的教育学、教学概论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支持和解释“这样做”的动机与原因,而常规备课不用这么做。简而言之,说课是常规备课的科学化和理性化。
说课也不等同于上课。首先,常规上课的对象是获取知识的学生,而说课的对象是教师、教研员或评委。其次,常规上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具体展现,而说课除了要说教学过程外,还要说教材、说教法和说学法。而且由于对象的不同,在说教学过程时,演示实验和例题讲解等不必象常规上课一样实做,作口头表述就行。当然,关键之处和有创意之处可辅以有关器材,投影片等作较详尽的演示、描述或说明。部分教学内容不必细讲,点到为止即可。总而言之,对于说教学过程的非理论部分,说课者只须做到让听课者领会你是怎样教、学生是怎样学的就行了。但是,对于说教学过程的理论部分,说课者必须为那些主要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措施等作出明确的说明,清楚地表明你“这样做”的动机和理论依据是什么。
四、怎样做好说课的准备工作?
1、资料和知识准备。说课者首先应多方收集教学大纲、课本、教参、其它参考资料、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报纸刊物等书籍资料,认真阅读整理。然后逐步分析确定教材地位、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和学法,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并优化课堂结构。
中学物理说课评价原则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物理教师的教学实践,说课比赛的评价原则要体现以下教育科学理念。
1.体现科学探究的思想,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供充分的条件、创设适当的情景,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将科学探究与物理知识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体现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思想。
提倡参与型教学组织方式,教师要创设师生共同探讨的教学环境,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3.体现以实验为基础的思想。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把实验和探究结合起来,促进学生间的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尝试利用实验和已知规律探求新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体现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思想。
在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关注与所学知识有关的技术和社会问题,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对个人和社会问题做出科学决策的能力。
5.体现综合优化的思想,有效、合理地利用各种教育、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学过程。
一般来说,引入新课3~5分钟,新课进行25~30分钟,课内练习8~10 分钟,小结讨论或补救矫正3~5分钟。
综上所述,说课的内容大致有:说教材,讲教法;说学生,讲学法;说程序,讲过程。执教者要把教案设计的缘由、根据说出来,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原原本本地说给同行及上级领导听听,要求更高,程度更深,体现出说课的科学性、预见性、深刻性。
新课标下如何说课
新课改理念下如何说课
"说课"说什么
刚涉及说课的老师可能对说课的几个基本要素不是很清楚,这里作一个简短的介绍.
从现有的说课基本模式而言,说课大体由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构成:
1,教材分析
(2)该教学内容在教材,单元乃至整个小学数学学习阶段中所处的位置,所起的作用以及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
2,目标定位
(1)教学目标
(2)教学重点;
(3)教学难点;
(4)教学准备(如教具,学具的准备等都可简要予以阐述)
3,教学流程
(1)整体设计
应该说一说课堂设计的整体思路,是在什么样的思想指导下设计教学的 简要介绍该节课的课堂教学结构.如应用题课大体可沿用数学建模的思想,安排"创设情景——建立模型——实践运用"三部曲进行,体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又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的做数学的教学理念.
(2)环节设计
高中古代诗歌说课稿 篇9
以下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古代诗歌五首》的说课稿,希望大家尽快掌握诗歌说课稿的写法。
《古代诗歌五首》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1篇讲读课文,具有长于吟诵、激发想像、娱悦性情的特点。这五首古代诗歌,集美景、美情、美言于一体,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扬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本课的教学重点,一是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神游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激发审美想像、培养审美意识。二是析美情、赏美景、聚美言。品味课文精彩生动的优美语言,吟诵涵泳,熏陶感染,积累诗文语句、积存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积贮丰富的阅读体验,积蓄高尚的道德情感,积聚优雅的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课前自学是学生个性化的个人学习阶段,必须保证充分的准备、思考时间,为课堂上建构新知作好材料、背景、经验方面的铺垫。
1、铺垫认知的台阶――疏通文意。上网或查书检索五首诗歌的含义,了解作者的身世、诗歌创作的背景,查字典解决不认识的字词。
2、激发探究的欲望――标出每首诗歌每行的最后一个字的拼音,探究乐府诗、律诗、词、曲在表现形式上的规律。
3、关注以往的经验――回忆、检索自己以前曾经读过的有关乡愁、初春、夏夜的古今诗文,想想是否与本课有什么联系。
4、形成初步的语感――大声朗读诗歌,感觉一下重音和节奏怎样处理更有表现力,作出标记。
(一)说教法。
1、方法导学,授人一渔。对五首古诗采用分着教,合着比。通过学习本课的五首诗歌,学会赏析品评古代诗歌的方法。
2、贴近文本,以读贯串。诵读是对课文语言以及课文内容的直接、真切的感知,是进入课文情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在本课要教会学生带着美好的情怀、美好的想像,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美读”课文:吟读,读出韵味;译读,读出意境;背读,积累语句;品读,品评意趣;说读,拓展诗意。
(1)体会诗情――吟读《观沧海》,体会诗人豪放的情怀,品味诗情美。
(2)想像画面――译读《次北固山下》,对重点语句展开画面想像,想像画面美。
(3)穿插联想――说读《钱塘湖春行》,插页联系有关描写春天的古今诗文进行比较,赏析诗意美。
(4)品味意趣――评读《西江月》,评说词中物象的意趣之美。
(5)析词补白――品读《天净沙·秋思》,探究小令中修饰词的作用,补白想像空间,体会作者炼词美、语言美。
(6)积累美句――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背诵,激活学生多维的思维空间,快速背诵古诗、感悟古代诗歌的音乐美。
(二)学习形式:在充分的语文活动中,让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展示个性,体验、感悟、参与、创造。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一课时:教授乐府诗《观沧海》和律诗《次北固山下》。
一、品味诗情美――吟读《观沧海》,体会作者豪情。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因此一入课即紧紧抓住作者情感的抒发点上去感悟、把握每首诗歌的基调,为深入理解诗歌内容作好铺垫。
设置小组学习活动:五首诗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哪些诗句中看出?划出关键句。
《观沧海》--“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次北固山下》――“归雁洛阳边”,思乡。
《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抒发了诗人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的喜悦之情。
《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秋天丰收的喜悦。
《天净沙·秋思》――“断肠人在天涯”,枯、老、昏等修饰词,表现了萧条寂寞悲凉的情绪。
重点以《观沧海》为例进行示例分析:
1、插页――补充背景。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也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写景诗篇,是作者于建安2019年北征乌桓,凯旋归来时所作。当时他经过擒吕布、降张绣,在官渡打败了主要对手袁绍,接着又诛袁谭,平高干,北征乌桓一举获胜,统一了北国,正可以南征孙刘,实现统一,完成宏业。眼下铠甲未卸,征尘未洗,伫立峰顶,面对大海,浮想联翩,写下这篇乐府诗。
2、问题切入:全篇以“观”字统领,说一说作者观到的海是怎样的?沧海的寓意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引导仔细观察、阅读文本,自主学习。
3、背读――强调积累,快速记忆。分两步:
(1)合作探究:题目为观沧海,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作者观到的景象有哪些?
沧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汉。
(2)抓住关键词,突出重音,进行快速背诵。
3、译读――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结合背景译一译,并进行画面想像:作者在吟咏这首诗时的情景和情绪。
作者以海自比,志在容纳。这首诗看似写景,实则述志。其中的日月之行四句,构思独具匠心,把大海塑造成能包容宇宙的博大宏伟的艺术形象。表现了诗人的宽广胸怀和丰富的想像力,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学生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状物是为了言志。
5、吟读――体会感情,培养语感。
在理解的基础上吟读,体会诗情和语气节奏,读出气势与豪情。
二、想像画面美――重点对《次北固山下》的画面进行想像,兼顾联想其他几首诗歌。
1、说读――拓展诗意,读出画面。
小组合作理解诗意,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析。
讨论明确: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
2、译读――想像意境,译出韵味。
方法引导,铺设台阶,学生读诗,老师翻译首联和颔联,提醒注意押“an”韵,学生试着翻译。写在词语积累本上,颈联和尾联由学生自己试着翻译。
师译:
客居他乡的游子要行的路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正乘船向前。
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和风吹拂,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
(颈联和尾联的翻译指导:红日从东海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旧年。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呀,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不求答案的统一,只要译出意境并且有一定的韵味即可。)。
品评佳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品味“生”和“入”字的炼字艺术,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该句表现的哲理。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还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这一句已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情呢?两句炼字也极见功夫。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强调,并且用“生”和“入”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情感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走黑暗,江春入了旧年将赶走严冬,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此句被称为千古名句。
第二课时:教授《钱塘湖春行》、《西江月》和《天净沙·秋思》。
1、调动积累:运用联想将原来学过的诗文来为该诗作注脚,用散文去诠释诗句。本单元中,朱自清的《春》中的“春草图”、“春花图”跟《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几家新燕着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有异曲同工之妙。启发学生回忆背诵,比较两种表现方式的异同,解读、理解律诗的特点,欣赏律诗的声律和声韵之美,积累诗句。朗读品味对偶句,读出韵味。
3、研读与赏析:“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讨论明确: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插页题解:“西江月”是词牌名,词是一种和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也称“诗余”、“长短句”等。这首词有个题目“夜行黄沙道中”,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辛弃疾退隐上饶带湖期间,经常行经风景优美的黄沙道中。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词人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触觉到的,都是如此令人心旷神怡。物象丰富、意趣盎然。这首词构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静,充满了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1、评读,品评意趣。寻找词中有哪些地方表现出了诗的意趣?探究后明确:
(1)夜行山中忽逢阵雨,恰好“忽见”住过的茅店,想什么就有什么,作者真是喜出望外!
(2)赏明月、拂清风、看惊鹊、闻稻香、听蛙声与蝉鸣,感觉闲适与喜悦。
(3)上片写景色其实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词人的本意所在,也是词的意趣所在。
2、吟读,读出词的韵味,划分节奏。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讨论明确:小令的前三句,18个字,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顿生色彩,都带上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全篇纯用白描勾勒出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愁苦之情。
3、改写:如果把修饰语和中心词略加改动,让诗的情绪变得清新、喜悦,如何改?
4、析词补白:诗句的简洁,为读者创设了丰富的想像空间,正像绘画和书法中的“飞白”,让人产生无穷的联想。请学生想像语词之间的关系,为这首小令补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小令体现的意境表达出来。可以画、可以讲故事、可以配乐朗诵、可以翻写新诗或者散文。
1、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2、课外查找资料,将下列诗词补充完整,说说诗词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什么景物,并背诵下来。
(1)风吹柳花满店香(李白)。
(2)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李煜)。
(3)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高中古代诗歌说课稿 篇10
本框为高二哲学第四课的第一框,承担着与第二、第三课衔接的任务,是第二课和第三课所学知识的深化和延伸,也是整个辩证法知识的最后总结,因此,从理论上讲,该部分内容十分重要。
另外,由于本节课的内容中包含了丰富的方法论意义,对于学生正确地对待人生和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从现实角度讲,它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内容结构:
本框是按照什么是内外-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内外因是任何起到这样的作用的逻辑组织教材的。
(三)教学目标。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中,把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定性为相互关联的三个层次,即知识、能力和觉悟。根据这一精神和本节课的具体内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针对学生学习哲学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为了落实双基我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目标有)识记两个基本概念:内因、外因。
理解一条基本原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掌握一种基本的工作方法:用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分析问题。
2、能力目标:(新课标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注重探究学习,结合本课实际,我着重培养学生的)。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即"懂"和"信"。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会"和"用".
3、觉悟目标: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身实际,学生成长中的内外因问题,主观努力与外部环境问题,顺境逆境问题等。切实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觉悟。
(四)教学重点。
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及其作用。
之所以把它确立为本节课的重点,是因为搞好这一问题的教学,不仅可以为下一框,更重要的是为下册的教学奠定基础;它既是这一节课中所学内容的落脚点,也是培养学生觉悟的出发点,放在整个的哲学中,它也是支撑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基本原理之一;从学以致用,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来看,这一原理是对学生影响极大的基本观点。所以必须作为重点来处理。
(五)教学难点。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之所以把它确定为教学难点,是因为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学生在理解这一问题时可能会存在许多的疑点,特别是人生前途命运的具体问题,疑点就更多。如果不突破这一难点,下一框关于正确对待主观努力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正确对待机遇等问题的教学,就比较难取得实际教育效果。
二、学生分析。
三、教法。
根据新课标强调师生共同参与课堂的建设,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因此我从学生身边是事例入手通过设计提问,创造氛围,启迪思维,层层设问,启发学生思考和归纳,运用各种具体形象的材料将抽象的哲学原理通过多媒体课件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四、学法。
理论联系实际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能从生活中感悟哲理,又会用哲理指导生活。
思维训练法——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过度到理性认识,由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我首先荣幸邀请到衢州三中的一位老教师来到班级给学生简单介绍三中发展史。以此来导入。我认为这样用学生身边的真人真事来导入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体现了哲学从生活中来这一新课程理念。
2、讲述新课。
(1)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老教师介绍完后,我紧接着问:我们衢州三中是在不断发展的,那么三中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这里我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得出许多原因,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发言后我作适当的记录,并作相应的补充(教学、内部管理、区政府等)。然后我让学生区分哪些属于内部原因哪些属于外部原因。以此自然得出内因外因的概念和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2)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在此基础上我跟踪提问:内外因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那它们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相同吗?这样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继续以三中的发展为例,并设置几个问题:学校是什么样性质的单位,它是朝什么方向发展的?为什么学校会有这样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这样层层设问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回答,我给学生举了个企业的例子,并分析企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通过这样的示范,让学生举一反三同样来说明学校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从而让学生得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又顺利突破了本框题的重点之一。
(3)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学生讨论过的基础上,我提出凝问,三中的要进一步发展除了教与学等内因,其他的一些外因又起什么作用呢?为了引导学生思考,我提示,三中的发展能离开区委区政府、区文教局等的支持吗?从而让学生得出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因为这是本课的又一重点内容,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明确这个"条件"的含义,作为学生帮助者的教师,我为学生准备了一则材料"桔生于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并附以地图说明,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懂,我让学生通过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淮南淮北不同的气候条件,以及这些气候条件对橘子生长的作用,淮南气候条件适宜,长出的橘子又大又甜;淮北气候不适宜,长出的橘子又小又酸。从而得出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着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我认为这样通过和地理知识的结合让学生来分析外因的作用,既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地位,又体现了文科综合的特点,并以此突破本节课的又一重点。
(4)外因是通过内因的来起作用的。
明确了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后,此时学生也还是停留在知其然,但仍不知其所以然,既不知道外因是如何起作用的,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所在。为此我为学生选择了一副漫画:一个人想跳崖,但是又不敢跳,后来狮子的出现,这个人就跳过去。我让学生分析为什么刚开始在犹豫,后来又为什么跳过去了。说明外因是如何其作用的。学生分析后我总结:想条和不敢跳是内因的两个方面,开始时想跳这方面小于不敢跳,因此这个人处在犹豫阶段,既没跳;当他后面出现了一头狮子,既外因,狮子的出现加强了想跳这一方面,从而使想跳大于不想跳,于是这个人一跃而起。从而得出:外因是通过加强或削弱内部矛盾一方面的力量,使得内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从而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
这样通过漫画材料的分析既形象又直观且有趣味性,使学生学的快,达到轻松学习愉快学习的目的。而本节课难点也突破了。
至此课的内容上完,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也为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准备了一个思考题:让学生从内外因角度来谈谈神州六号成功发射的原因。学生讨论发言后,我进行总结。
3、课堂小结。
我用课件展示内容框架,总说分说一目了然。这样可以从整体上掌握本框内容。
五、作业。
为了培养学生运用哲学原理来指导生活,我为学生设计的课后作业是:通过分析上次阶段性考试成败的原因,谈谈如何为下次阶段性考试作准备。这样也体现了生活中的哲学这一理念。
六、板书设计。
整堂课的板书,主要内容由课件展示,板书主要用于记录学生讨论的结果。
高中古代诗歌说课稿 篇11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讲的课题是《地球与地球仪》复习课。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下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变革了原来“学科中心”、“知识本位”式的课程体系,而采用行为目标方式表述内容,以促进学生在各种学习活动中,通过探究和体验的过程去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不再陷入死记硬背、应试教育的泥潭。
2、教学目标
根据地理课标准的要求我设置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复习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和描述地球大小的相关数据;巩固经线和纬线的概念,掌握经度、纬度的含义;熟悉特殊的经线和纬线;掌握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熟练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教学重点: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熟悉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东西半球的划分;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1、教法分析:
本节课是精心设计的'信息整合课件,尽可能地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相信学生、引导学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主动探讨、合作交流,由浅入、循序渐进,让学生学会自觅知识,自得方法,使他们乐学,也会学。
2、学法分析: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学生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人人动手动脑,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发挥每个同学的自主性,使得学习的过程很愉快,同时又渐进地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有张有弛,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将不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理解知识、消化知识的速度和程度也会大大提高,从而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如下:
1、开门见山、直入话题
2、温故知新、知识梳理
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理顺学生的学习思路,通过表格填充的方式,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和记忆。
3、活学活用、检测效果
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解答,来检测其对各知识点掌握的情况。
4、课堂练习、我来解答
此环节设计了交织经纬网、合作探究、小试身手三个环节,通过学生完成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能力训练题,而教师根据课堂反馈及时纠错的方式,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5、分析总结、建立框架
通过阶段性的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找出所学的知识规律,以便更好的运用它。
6、学以致用、提高能力
例举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有关的问题,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7、课堂小结、巩固效果
一是知识的小结,二是能力要求的总结。
8、布置作业、延外课堂
通过对自主练习与难点突破环节的设计,将学生的的学习与课内延伸至课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高中古代诗歌说课稿 篇12
跨越式跳高是《体育与健康》五年级第一学期教材,它把“健康第一”和“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终身体育的潜意识,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为学生提供较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主动参与并获得成功的乐趣。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跨越式跳高,要求学生学会助跑3~5步起跳,逐渐加速,借助冲力,迅速腾空,两腿依次跨越过杆。跨越式跳高是最简单的跳高技术,接近生活中跑与跨越的自然动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它不仅可以健体强身,还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柔韧性,使人轻盈娇健,既健身又健美。为了落实“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指示,结合三维健康观的要求,我把跨越跳高定为主教材,并将游戏引入课堂,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和谐的体育氛围,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创新体育锻炼方式,实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助跑3~5步起跳,及两腿依次过杆的技术动作。
2、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探究力、表现力、创新力,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和弹跳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合作。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起跳时要求腿迈步要快,脚跟先着地,踝、膝、髋三关节超越肩关节,并充分蹬直,摆动的两臂和腿要积极配合起跳,腿的蹬地动作迅速有力,上下摆起,同时提肩,拔腰。学生在起跳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起跳后身体往往向前冲而不是向上腾起,严重影响着跨越的高度,尤其以初学者为甚。根据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起跳,难点是助跑与起跳的相结合。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以前已经学过多种方式的跳,具有了一定的跳跃能力。小学生善于模仿,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对跳高项目较有兴趣,这对实现教学目标极为有利。但小学生安全意识差,自我保护能力差,容易出现伤害事故。教师要加强安全教育,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
(二)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及五年级学生的学情,我准备用激趣引入,引导探索,教师点拨示范,师生共同评价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则通过观察图片,内化图意,尝试探索,实践体验,小组交流的方法进行学习。
这样的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始终以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情主动参与体育活动,能有效地革除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操练的传统教法的憋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新力。
水平三的的学生自我意识有所发展,自尊心进一步增强,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开始有独立见解,但缺少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且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产生动摇。思维过程已能在表象和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抽象的分析与综合,比较能力也随之提高。在生理发育方面,速度、灵敏、柔韧等素质的最佳发展阶段快要过去,力量、耐力等素质的敏感期即将到来。
知识与技能:能够说出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85%的学生能自由选择高度跳过。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跳跃的练习,增强下肢力量,发展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练习中愿意说出内心想法并积极改正自身不足。
重点:起跳和过杆技术。
难点:过杆时摆动腿内旋下压,过杆后起跳腿高抬外旋,动作协调。
教法:讲解法、示范法、纠正错误。
学法:分组练习、合作学习。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然后我会进行设疑导入通过复习田径基本常识,中国著名的田径世界冠军有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会说出110米栏冠军刘翔,进而引出田赛的世界冠军倪志钦,教师补充说明他也是我国第一个打破跳高世界纪录的人,他是采用俯卧式,顺势引出今天学习跳高中最基本的动作——跨越式跳高。
2、队列队形练习:进行原地转法练习。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教学意图】体育文化知识的补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真正的做到身心结合,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形态、认真练习的态度和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二)准备部分。
1、游戏“担担跳”
方法:全班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先由班长手持竹竿有节奏的按照学生的队形画圆,学生尽量的往上跳,碰到哪位同学的脚换班长的'位置,依次进行。
组织教学:圆形站立。
2、配乐韵律操: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教学意图】选用跳跃类的游戏即可充分利用器材,还能增加操的运动量,加强对下肢力量的锻炼,提高跳跃能力,为接下来学习跨越式跳高做铺垫。带有韵律节奏的动作还能降低肌肉的粘滞性,避免在练习中运动损伤,同时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以及自我表现意识,养成优美的身体形态。
(三)基本部分。
1、助跑单脚起跳手触悬挂物练习。
组织教学:学生分为四组,自由选择高度。
【教学意图】复习跳跃性的练习既能够使学生快速的进入到课堂节奏,也能够使学生的心率达到适合本堂课的练习,体现了课堂的连续性。
2、示范。
学生回答:摆动腿内旋下压,过杆后起跳腿高抬外旋。
3、讲解。
动作要点:直线助跑有节奏;起跳快速且有力;摆腿内旋并下压;上体前倾转向杆;落地屈膝要缓冲。
【教学意图】示范可以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动作表象,之后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明确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使得后续练习更具有针对性。
4、练习。
(1)原地起跳摆动腿过高低杆练习。
(2)原地起跳起跳腿过高低杆练习。
组织教学:学生分为四组,每组成员轮流手持竹竿,手的近侧高于手的远侧,其他小组成员完成过杆练习,要求起跳腿尽量抬高。
(3)近距离过低高度皮筋练习。
纠错:在刚刚的练习中老师可能发有多同学在过杆的时候有坐杆现象。所以教师提醒学生练习过程中要起跳充分,起跳腿用力起跳后摆动腿积极上抬,同学之间可以用“语言提示法”来互相提示。
【教学意图】根据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设置循序渐进的练习,逐渐的体会过杆的动作,便于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在学生初步掌握动作和了解正确动作的基础上,两人一组结伴练习相互观察对方的动作并纠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动作方法的记忆和理解。
(4)完整的过皮筋练习。
组织教学:四个不同的高度皮筋组成的正方形,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高度跳过,同时进行安全提示。
【教学意图】让学生自由选择充分的体现了以学生主体,把课堂交给学生,同时也是分层教学理念的体现,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5、检验—优生展示。
组织教学:以体育小组为单位,自由选举两名代表进行展示,每组做完后采用不同形式进行评价。
【教学意图】在展示环节中让学生自由推选代表可以培养学生间团结互助的意识,同时更加突出我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该环节也能够检验我的教学成果。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配乐放松操。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放松活动,身心充分放松。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
【教学意图】】师生听音乐进行放松活动,使课堂气氛轻松愉悦,也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使学生身心得到充分放松,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独立品质。
场地器材:竹竿4根、橡皮筋4根、田径场、海绵包。
练习密度:33%—40%;平均心率:128—136次/分;运动强度:中等。
高中古代诗歌说课稿 篇13
说教材:
《平衡条件的应用》是司南版必修1第五章"力与平衡”第4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力学是高中物理的基础,所以本章内容教学的好坏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成败,因此本章的教学尤其重要。本节教学的主要内容有:1、物体的静态平衡,2、物体在某方向的平衡。本节是复习课的性质,在学习了常见力、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衡后学习习近平衡条件的应用。同时巩固:确定研究对象、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应用物理规律列方程的解题思路,这在今后学习过程中经常用到。结合教材的内容和特点,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培养学生。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标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了解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
过程与方法。
巩固:确定研究对象、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应用物理规律列方程的解题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并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本节的重点是:物体的静态平衡与某一方向的平衡;教学的难点是:利用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说教法。
物理教学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衡条件,可以作为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并通过归纳总结出确定研究对象、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应用物理规律列方程的解题思路,再进一步联系生活,通过实例讲解来巩固力的平衡的应用。使学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难点;因此,本节课综合运用直观讲授法、归纳总结和并结合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加强师生双向活动,合理提问、评价,引导学生主动复习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
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更加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较深对平衡条件的理解。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复习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衡条件;通过例题讲解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理解平衡条件的应用。巧用提问、评价激活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在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
说教学过程。
从以上分析,教学中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大约需要5分钟的时间)。
教师运用许多实例和图片(课本95页:大型的体育馆,图书馆,桥梁;物体的匀速运动等)来介绍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的应用,使学生对物理学在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有更加丰富的感性认识。
2、新课教学(大约需要35分钟的时间)。
教师通过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复习,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力的平衡条件的知识,并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本章所学的内容。在新课引入中,提出问题:哪些物体属于静态平衡,哪些属于动态平衡?并指导学生,如何把生活、生产中的具体情境转换为物理模型,结合常见力、力的合成与分解及平衡条件进行受力分析,归纳确定研究对象、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应用物理规律列方程的解题思路。为帮助学生进一步纠正“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一定是静止不动的”这一错误认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和某一方向上的平衡状态等情况进行分析。把实例转换为物理模型,进行受力分析,得到某一方向上满足力的平衡条件,来理解物体在某方向上的平衡。同时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97页的作业(或教师精编出两道例题进行分析解答),教师进行分析与讲解,进一步巩固受力分析的解题思路。使学生在本节知识的学习具有稳定性,巩固性。最后布置作业。(在板书方面:教学中将黑板一半写概念,另一半用来作图分析。)。
结束语。
在以上设计中,我力求“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倡导学生思考、自主学习,归纳总结。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课堂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在此,还请各位老师,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