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教学反思 《掌声》教学反思【推荐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掌声教学反思 《掌声》教学反思【推荐8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掌声》教学反思【第一篇】

xx月xx日三年级的团体备课活动如期开展。轮到我执教。我选了三年级苏教版语文第五册的《掌声》一课。就在周六(12月5日)的时候,市里的送课下乡活动在实验小学多媒体教室举行。我听了“齐鲁名师”孟强教师执教的这一课。尽管孟教师的课已经很难超越,可是我却在听完课之后就有了很多的感触,所以我也选择了这一课,想实践一下孟教师的教学思想,也想试验一下自我的许多想法。

首先,关于孟教师的课我禁不住要记下以下两点:

一、孟教师的授课新颖独特。他并没有省去字词的教学,并且他的字词教学异常注重比较,并且是本课前后词语不一样的比较,如:

A:1:她的一条腿落下了残疾;

2: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

用这两个句子来比较“落”的两个不一样的读音。

B:比较“经久不息”与“渐渐平息”这是文中描述前后两次掌声的两个词语。更别出心裁的是孟教师让同学们用动作来演示一下自我对这两个词的理解,同学们分别报以“经久不息”与“渐渐平息”的掌声。

孟教师词语教学的。方式一时间让我惊羡不已、赞不绝口。

二、授课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反复强调文章的主旨“人人都需要掌声,异常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我的掌声献给别人。”

课堂伊始,干脆利落地直接导入。然后问孩子们对自我的到来是否欢迎,让孩子们用动作来表示一下。孩子们报以欢迎的掌声。这时孟教师便及时地出示“人人都需要掌声”句,直切文章主题。

这种一咏三叹甚至四叹、五叹的讲语文课的方法,让再不认真听得同学,也不由得记住了并且明白了“人人都需要掌声”这个深刻的道理。

《掌声》教学反思【第二篇】

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的心灵,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

课堂上,我由始至终都在努力营造一种师生与作者及文本的“共情”氛围。切实唤醒学生的心灵感悟,有效调动学生宣泄情感的欲望。只有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他们才会积极地细品语言、体验情感、交流感悟、朗读传情。只有师生共同携手在文本之中走个来回,才能达到情智交融。

(一)抓先后对比,注重品味词句的表达效果,突出教学重难点

教学中围绕“掌声”这一主题,抓住整体——局部——整体的关系,透过掌声前后英子的巨大变化质疑掌声,精读精练理解掌声,最后升华掌声含义,做到循序渐进。教学中,我始终谨记面对文本,要有语文意识。要透过语言的形式把握语言的内容,再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了悟语言运用之妙,最终迁移内化于学生的语言活动之中。

打开1篇篇课文,我们所见的从表面看来,仅仅是一个个字和一个个标点组成的一句句话,一段段话。除了这些字、句、标点以外,似乎一无所有。只有当读者慢慢品味,字字斟酌时,方才发现那字里行间的生命跃动之感。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三、四年级学生在阅读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就是要引导学生接触、咀嚼、揣摩感悟这些语言。例如,教学中抓住“犹豫一词,让学生体会英子矛盾的内心冲突,感悟当时她的痛苦。这是理解英子之所以被掌声感动的基础。英子越是犹豫说明她越是需要他人的帮助与鼓励。

在教学中,我注重了抓住描写人物神情、动作、语言等的词语来体会课文用词的精准,语言的美,感悟文本所传达的情感,以便走进人物的内心。同时,教学中较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的训练,朗读方法的指导,以及指导学生如何“由表及里”的感悟人物情感。

(二)语言渲染再现情境,唤起情感体验,提升朗读水平

每一个汉字都有它的独特生命,任何1篇文学作品都是作者以优美的文字表达强烈感情的产物。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以富有感召力的语言,去撩拨学生情感之弦,切实唤起他们情感体验的冲动。在《掌声》这篇课文的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或绘声绘色地描摹场景,或生动传神地再现情境,或情真意切地传递情思,或声情并茂地渲染气氛,又适时配以音乐渲染,令学生如临其境,完全沉浸在那感人的故事情节之中。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又使其心灵产生感应,加深了对文本主旨的理解。

我觉得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关键是语言要饱含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先感动在先。才能从心灵深处迸发出情真意切的语言感染学生,带动他们进入到相应的情境中去。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会领悟、体验情感,与作者产生共情。

教学中,在感受掌声之前的英子痛苦自卑的内心感受时,我抓住英子孤僻的外在表现,体会她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的心理根源。再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英子在平日生活中的逃避——因为不愿意让别人看见自己走路的姿势。所以下课时,大家到操场跳皮筋。情愿(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本来想去水房打水喝,因为不愿意让别人看见自己走路的姿势,情愿(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甚至是要去洗手间,因为不愿意让别人看见自己走路的姿势,情愿(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之后引导学生理解她的自卑心理如水到渠成。

教学中,我以“两次掌声像在对英子说什么”、“如果你是英子,若干年后的今天,帮助过你的同学就站在你面前,你会向同学说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使教材描写的客观世界成为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把教材中的“此情此景”变成了学生的“我情我景”。这样一来,学生就融“我”入境,于“身临其境”之中进行推测、想象,探索文中人物情感变化的轨迹,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增进了情感体验,更便于学生敞开心扉,通过朗读宣泄情感。

感情朗读是进行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体验得到底有多深,需要通过朗读来检验。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基础之上,融会自己的情感。或抑扬顿挫地表情朗读,或思情并茂地朗朗诵读,寓情于声,以声传情。该悲凉处给它个悲凉,该欢快处还它个欢快。

本节课,通过我的语言渲染加上引导、示范等环节,学生朗读水平提高了一个新台阶。学生读得懂老师每一个手势,每一个眼神。今后我应该在加强学生个性朗读上,多下一些功夫。虽然课堂上仍会有稚拙的痕迹,比如教师语言还需提炼、精简;教学水平还有待继续提升。但是我会不屑追求激情洋溢,充满生命气息的语文课堂。我希望我的语文课堂上处处散发着语文的味道。更希望我能成为今天超越昨天,明天将继续超越今天的我。

《掌声》教学反思【第三篇】

《掌声》这篇课文写得是一位原本内心自卑的小女孩英子在同学们鼓励与爱的掌声中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整篇课文虽然语言朴实无华,却洋溢着浓浓的真情。

“掌声”代表着鼓励、尊重,代表着“爱”,这样一个情感主题。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怎样通过英子的外在动作、语言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这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要怎么把这篇课文上得精彩,又能让学生有所感悟呢?

在教学设计上,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点设线

“掌声”是课文的文眼。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这个文眼,从引导学生说课文讲了什么样的故事入手,抓住小英的前后变化。质疑,让小英如此难忘的掌声究竟是怎样的?同学们为什么要送去这样的掌声?掌声产生了怎样巨大的作用。即扣住“掌声”这个点,步步深入。

二、加强朗读教学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他们自己抓住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的句子,体会人物心理变化过程。然后再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三、重视学生情感体验

在理解体会小英的情感变化过程中,我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小英或是小英的同学,自己会怎样做,这样他们理解起来就容易获得一种真切的感受了。

但课上完后,效果却不是很理想,根据师父对我提出的一些建议,我对我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

一、导入不合理

上课前,我让一个学生把她的1篇作文背给大家听,然后让其他学生给她掌声,然后我顺势问她“得到掌声是什么感觉”。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我对这个导入进行了反复地思考,最后才决定用这个,因为我的意图是想让学生自己体会得到掌声是什么感觉。毕竟我的经验还不足,考虑事情还不够周全。事后师父对我说,一个成人要把他自己写过的文章背诵出来还有点难,更何况是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而且从学生的反应来看,我的这个导入并不成功,学生并没有我预期的。那么情绪高涨。

二、自主悟读还不够

让学生对比体会小英情感变化及原因时,我没有等学生悟过来就把原因告诉给了他们。

演讲前的小英是个怎样的姑娘。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你从“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学生交流,让学生自己看出小英的忧郁和自卑。但是我却直接把这个答案早早地写上了黑板,然后再让学生从第二三段中画出最能体现小英忧郁自卑的词句。这个过程就是显示出了我一个新教师的缺点。

三、沦为了教案的奴隶

教案,顾名思义就是为了教学而准备的文案。它的作用是让教师在上课时有个明确的教学任务和方向。但是我在上课时却处处依照教案,脑子想得是下个应该问什么问题了,根本就不去理会课堂上学生的变化。教案是死的,而学生是活的。学生的思维不可能总是往我们教师设计的方向去。我却没意识到这一点。

当我问“同学们为她送去第二次掌声后,小英为什么微笑?”学生回答得非常好,而我只是稍微点评了一下,此时我应该就势问“此时,她有哪些心里话要说?”这个问题既激活了学生思维,又使得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主人公的形象也立体化了。但是这个问题我的教学设计里没有,那我也就没有把文章给深入下去,错有了一次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的机会。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应以教材为凭借,培养学生诸方面的语文素养;应以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与发展,努力的去挖掘教材中的人本因素。我们三年级是新课程,作为教师更应该有一种创新精神,让教材“活”起来,而不要被教案牵着鼻子走。

上完这节课,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东西,要学的东西也还有很多。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寻找智慧的花朵,愉悦地在课堂上做生命的飞翔和超越。

《掌声》教学反思【第四篇】

通过执教《掌声》,让我更深刻领会了蒋敦杰院长说的:磨课就是引领老师把教学足迹写出来、做出来、记下来、说出来和改出来,并在网上留下来,引领老师们在语文教学上,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能力;在校本教研方式上,通过三次备课两轮打磨、专业化观课评课,逐步实现校本教研的规范化和常态化,从而引导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幸福的道路上来”为此:

一、拓展“磨课”,有效契合

“磨课”让我明确了语文教学的方向。第一次备课时,我的备课范畴一直在《掌声》课文中来回打转,总感觉掌声的含义该体会,小英的忧郁也应该感悟,这个词语须重点体会,那个词语也不能含糊其辞,反反复复,修修改改,放不下这个,丢不下那个,找不准教学中心点,思路一直在繁琐中徘徊。前前后后经历了一次次备课、上课、观课、研讨,在一次次地研讨中,老师们集思广益,智慧碰撞,最终找到一种有效又契合语文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使本堂课生动、扎实、有效而又亮点不断闪现!

二、美化导语丰富想象

一首毛阿敏《掌声响起了》轻松的导入新课,而整体感知、品读领悟、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这样五个教学环节。我主要抓住课文第2-4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在学习时,我主要抓住小英的感情变化为主线索,让学生找到描写小英的神态、举动的句子。学生一下子就能找到了,然后创设情境,让一个同学有感情朗读,“---当英子鼓起勇气一摇一摆地走上去时,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当我问到:同学们,通过刚才同学的朗读,你想到了什么,你想对英子说些什么时,争先恐后的一双双高举的手,一句句肺腑之言,一阵阵热烈的`掌声,看着学生因鼓掌而激动的脸庞,我不禁也深深感动了。这部分情境的创设我觉得是比较成功的。我努力让孩子在这次互动的爱的学习活动中体会“两次”掌声的不同含义。也使同学们更好的理解了文章的内容。“英子:我想对你说——-”更是升华了文章的主旨:懂得要尊重、关爱别人。也让学生在行动中体会掌声的内涵,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三、巧妙设计精彩结尾

三幅不同领域的“身残志坚”的图片,1篇“老师寄语”,1篇“爱”小诗,一首韦唯《爱的奉献》,升华了本文的内涵,也倡导了和谐友爱。

《掌声》教学反思【第五篇】

今天有幸到岱岭小学参加教研活动,听了蓝老师执教的《掌声》一文,我最大的感受是这堂课充满了人文情怀,具有浓浓的爱意,通过这堂课,我聆听到了爱的声音,下面是我对这堂课的简单看法:

一、文章的切入自然,抓住了本文的重点。蓝老师先后出示了英子前后变化的两句话:(1、英子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2、英子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教师让学生对这两句话进行了比较,学生也在比较中逐渐明白了是同学们的掌声改变了英子,从而教师很自然地引出了课题——《掌声》。

二、走进英子的内心世界,聚焦“掌声”,重视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指导。引出了课题之后,教师很自然地过渡到对文中“掌声”的教学。先让学生划出有关掌声的词句,然后对重点词句进行朗读指导,并且这一指导非常有层次性,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最后带着自己的感悟朗读,而且朗读方式多样,有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引读等等。通过朗读,学生充分理解了“掌声”的。真正内涵。

三、善于营造,渲染课堂气氛。在这堂课上,我们始终都能听到老师、学生的掌声。在课前谈话时,教师就围绕“掌声”这个话题进行,为下面的教学做下了很好的铺垫。并且在学生回答了问题之后,教师也能很好的把握时机,给予学生掌声,学生也从中感受到了老师、同学的鼓励。教师在课堂中也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特别是教师的配乐述说,学生闭眼感受这一环节,舒缓的曲调,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真正体会到了英子当时的情感变化,营造了课堂氛围,渲染了课堂气氛。

美中不足的是这堂课教师自己说得多,放不开,学生自主的机会少,导致了学生体会、感悟不多、不深,浮于表面,以致到最后教师问学生“班级里谁需要掌声”这一问题时,学生普遍回答的都是那些表现优秀、突出的同学,而对那些有缺陷,有困难的学生几乎很少涉及。这1篇课文,向我们透露的无非是一个“爱”字,向那些有困难的小伙伴深出自己温暖的手。

掌声教学反思【第六篇】

《掌声》这篇课文写的是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子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从一个内心自卑的人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间的鼓励和关爱。文章语言质朴,但在平淡的叙述后面饱含着充沛的情感。

1.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

如第一课时重点指导两次次掌声,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抓住英子动作神态来多角度的读,感受到情绪的变化和同学们对英子的鼓励。

2.在阅读中感悟。

这堂课以两次掌声为线索。通过抓住英子掌声前后的变化和人物动作神态,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到两次掌声的不同含义。在感悟掌声的内涵教学中,通过读重点段,谈体会;细读重点段,品字词;再读重点段,指导朗读。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使学生获得了情感的体验。懂得要尊重、关爱别人。

3.在体味中升华。

注重对学生关爱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通过过渡语、小结语、评价语和激情语潜移默化的渗透,让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

最后,在理解课文后,边播放音乐边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心中的掌声,大多数学生都写出了自己的体会,文章内容得到升华。

《掌声》教案及教学反思【第七篇】

教学分析:

《掌声》这篇课文以饱蘸爱心的笔墨、朴实无华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气,走出了困境,打开了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扉,变得乐观开朗。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透过描写人物外表的语句。我们可以体会到他们情感的变化,进而感悟到“掌声”的内在意蕴。因此,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去与文中人物展开充分对话,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融通,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去感悟语言,在品味中学习语言,在实践中发展语言,从而促进学生语言与情感的同构共生,实现文心与人心的谐和交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麻、症、疾、姿、势、况、镇、绪、述”等9个生字。

2、正确理解“小儿麻痹症、忧郁、文静、犹豫”4个词语。

3、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两次掌声里的深刻含义,从而懂得并愿意主动关心、鼓励他人,并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鼓励的真情,学习关爱别人。回报别人的付出。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词语,学生认读。

2、发动学生采用对比读、分段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课文,领会大意。

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人物的心理和活动。

4、让生互相交流,体悟文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关爱。从而理解爱、懂得爱,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为善,尊重他人,善待他人,鼓励别人;同时,也要懂得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2、通过师生共学、自主探究、发散想象等方法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准备:

朗读单元导读,了解单元主题。

一、谈话导入

1、刚才我们读了单元导读,了解了这组的课文都是以我们为主题的?(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本组课文的第1篇,题目叫做《掌声》。

2、板书课题。伸出手,和谭老师一起来写课题。这个“掌”字上面写得扁一点、宽一点,下面“手”的弯钩写得舒展一点。“声”上面的横长,下面的横(短)。

3、齐读课题。一起读课题。

过度:《掌声》这个小故事讲得就是同学之间发生的事,事情虽小,但读起来却令人非常感动。

二、初读感悟

1、想读吗?遇到困难怎么办?孩子们,借助拼音、查字典、请教别人、多读几遍,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老师相信通过努力,你们一定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了就坐端正,开始读吧!

(同学们,齐读和自由读有什么区别呢?)

2、随文识字

(1)同学们刚才读书都非常认真,老师想问一下。你们知道文中的主人公是谁吗?这个小女孩从小就患上了(屏显:小儿麻痹症)指名读,读流利一点。

英子正是因为得了这种病,腿脚(落下了残疾)。这里哪个字的读音特别需要注意呀?

屏显“落下残疾”指名读,正音。

这个“落”还能读什么音?能组个词吗?

( )落叶

( )丢三落四

( ) 一共三个读音,但在这个词中读( )。用心记才能不出错,再读一遍这个词,看谁能把它牢牢记在心里。

因为她得过( ),腿脚( ),所以不愿意让人看见她走路的(屏显:姿势),自己拼一拼,能读准吗?指名读。

屏显去拼音的三个词语认读:去掉拼音了,谁敢领着大家读一读。

屏显句子:回到句子里,还会读吗?你来试试!我们一起读读。

(2)骤然间热烈 持久

屏显词语:从你开始,每人一个,领着大家读一读。

屏显:“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又回到句子中了,请你来读。

这掌声改变了英子的命运,让我们一起走进英子的内心世界。

三、走进文本,感受人物变化

1、学习第一段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仔细想想,英子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学生自由朗读后交流:(自卑、忧郁、不快乐,孤独……)(板书:自卑忧郁或忧郁)

(2)同学们体会得真好,你们是从哪里感受到这一点的呢?

●课件出示句子:“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想象一下当时同学们在干什么,

生:同学们在做游戏。

生:同学们在唱歌跳舞。

生:同学们在操场上奔跑,跳绳。

生:同学们在尽情地说笑。

屏显:当同学们( )的时候,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引读“当同学们( )的时候,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师:当同学们快乐地游戏的时候。读

生(齐读):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师:当同学们唱歌跳舞的时候。读

生(齐读):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师:当同学们在操场上奔跑,跳绳的时候。读

生(齐读):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3)师:是啊,那是教室的一角,更是孤独的一角,你能把英子的忧郁、孤独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指名读

(指名读评价:你试着把“总是”读得重一些,把“默默地”读轻一点。再读一遍。)

(4)师:看来,同学们都很理解英子。那时的她不爱说话,默默无闻,多么忧郁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第(山草香☆)一自然段,体会英子的忧郁和孤独吧!(齐读)

齐读→评价:多么自卑、忧郁的孩子啊!

2、学习第四段

(1)后来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有什么变化呢?请你来读第四段,其他同学想一想现在的英子变得怎样了?

(2)原来英子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现在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还忧郁吗?性格变得(开朗,板书);原来她的腿有残疾,不愿意让同学们看见她走路的姿势。现在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说明她现在充满了(自信)。

( 3 )看到英子的变化你们高兴吗?那我们把高兴的情绪酝酿到脸上,一起读。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是什么使英子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

学贵有疑,你是个爱动脑、会提问的好孩子,掌声送给你。

谁能帮他解决心中的疑问?(把话语组织好,把话说完整,你的思路很清晰,语言表达也很简练。)

(2)那你能用黑板上的这些词语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吗?谁敢来说?请你来说。(你的语言组织能力真棒!)

(3)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记住,同学们,抓住了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我们就能很好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读文感悟,领悟掌声内涵

重点学习课文的2、3自然段。

过度:那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同学们送给英子掌声这件事的呢?

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2、3自然段,画出描写英子动作

和神态的语句,多读几遍,想一想英子当时是怎么想的,在空白处写一写。读完、写完就坐好。

谁来读一读,说一说?

★轮到英子上台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英子,轮到你上台了,你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老师真高兴,你能勇敢地举手,大胆地说出你的想法吧!

●你就是英子,读读这句话,读出你的感受。

(评价:你把“一齐”读得比较重,“低了下去”读得轻,读得有感情。老师听出了你的无助/自卑/害怕)

●屏显句子,师领读:我们一起读:轮到英子上台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还画了哪一句?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英子,轮到你讲故事了,你为什么犹豫呢?

●可见这犹豫中藏着的是英子的害怕、胆怯,对吗?读出你的感受。

●她还有别的想法吗?(她想去吗?)

来,请你谈谈这个问题。我从你的眼中看出来。你的心中一定是有了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看法。勇敢地站起来。

你的发言很有独到之处,善于思考,读出你的想法。

●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心里拿不定主意,所以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无奈之下,只好(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此时,英子的内心充满了痛苦、无助,甚至快要哭出来了。

●这个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的小女孩,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生接: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这个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姿势的女孩,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生接: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谁愿意再来读一读这句话呢?(指名读)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把终于读得这么响亮?(生答:因为英子下了很大的决心,才走上了讲台。)

(评价:理解的多深刻啊!)

● 谁愿意来读读第3自然段,体会一下英子的这种复杂的心情呢?

(指名读)(评价:多么无助的英子啊)

●走路对别人来说是件多么容易、多么平常的事,可对英子来说却是那么( )。 生:困难。

为什么?

★从课桌走到讲台,这并不遥远的距离,可对于英子来说,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信心啊!作者对人物的神态、动作做了细致的描写,让我们仿佛触摸到了英子的痛苦与自卑。我们随着她艰难地挪动着残疾的双腿,一步、两步,一摇一晃;她低着头,含着泪,她多么渴望有一种力量能鼓舞她。就在这时候,(齐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骤然”还可以用哪个词来代替?(突然 忽然 猛然)那作者为什么偏偏用了“骤然”这个词呢?

●如果现在老师是英子,你们是英子的同学,什么样的掌声是“热烈而持久的”,你们能用掌声表示一下吗?

●这真是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啊,同学们把千言万语都化作了这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掌声是对英子的(鼓励 、支持) 板书:鼓励

●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用掌声告诉她什么?

生:英子,你能行,我们相信你!

生:英子,你真勇敢!

生:英子,别害怕,我们不会歧视你!

●师:英子此时最需要的就是大家的支持啊,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女生接着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男生接着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就在英子最需要鼓励的那一刻,(大家一起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在同学们那包含鼓励与信任的掌声里,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自己的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故事讲完了,教室里——生接: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教室里为什么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想一想。

你的发言很有条理,也很有见解。

●这一次同学们除了用掌声鼓励了小英子之外,还送去了对英子的(赞赏)。板书:赞赏

●听到这热烈的掌声,无数的话语在英子心头涌动,她想说——

(出示关联词:如果没有……我就……;拓展说话)

●此时无声胜有声,她什么也没说,只是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个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英子一摇一晃地走上讲台,又一摇一晃地走下讲台,一样的走路姿势,她内心的感受一样吗?(不一样)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激之情再读这句话: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五、感悟力量,升华情感

1、同学们那充满鼓励,饱含赞赏的掌声就像春雨,融解了英子内心的冰川,医治了英子内心的疾病。英子变了。原来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现在——生接读 “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 原来她的腿有残疾,不愿意让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现在——生接读“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2 、师:英子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那她变成了一个怎样的人呢?

课件:用一句话交流:她成了一个( )的人。

她成了一个(自信)的人;

她成了一个(快乐)的人;

她成了一个(开朗)的人;

她成了一个(勇敢)的人;

她成了一个(不自卑)的人;

她成了一个(敢于面对生活)的人……

3、几年过去了,上了中学的她依然惦念着给予她掌声的同学们。她将心中的千言万语全都融进了她的来信——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吧!(齐读)

我永远不会忘记。生活。

(1)你就是英子,你读吧。

(2)谁还想读?

(3)想读的都站起来读。

4、学到这里,我们逐渐领悟到掌声的深层内涵。它不光是拍手、鼓掌的表示,它还包含着对他人的__________?(鼓励、支持、尊重、信任、关爱……)掌声凝聚着颗颗爱心,掌声充满着浓浓真情,多一份掌声,多一份爱;多一份爱的鼓励,就多一份成功的希望!

5、正如作者董保纲所说:(课件出示):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1)女同学,请轻轻地把这句话告诉自己。

(2)男同学,请真诚地把这句话告诉你身边的朋友。

(3)同学们,请大声地把这句话告诉所有的人。

六、诗心飞扬,谱成爱之歌

小练笔

1、听了你们的真情告白,老师也被深深地感动了,我选了一首小诗,送给同学们。

2、出示

掌 声

掌声是闪闪的星星, 能把孤独的黑夜照亮

掌声是温暖的阳光,能照亮人们的心房。

掌声是一把钥匙, 能打开勇气的大门!

3、师:掌声还会是什么?相信同学们心中一定有自己的答案,赶紧拿出练习本写下来。

七、 小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让我们为自己出色的表现鼓鼓掌,(鼓掌),也把这感谢的掌声送给在场所有老师,(鼓掌)。愿我们今后在掌声中经历风雨,在掌声中快乐成长。让我们把掌声献给别人,献给自己,献给多彩的生活吧!

板书设计:

29、掌声

忧郁 赞赏 开朗

鼓励

教学反思:

《掌声》一课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英子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从此变得乐观开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这篇文章语言质朴,但在平谈的叙述后面饱含着一个充沛的情感主题:文章中“掌声”代表着鼓励、尊重,代表着“爱”。全文以英子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多次写到英子的神态与动作。因此,如何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怎样通过英子的外在动作、语言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这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掌声》教学反思【第八篇】

《掌声》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首篇精读课文,本课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课文以英子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言简情浓,透过描写英子动作、神态的词句,展现了两次“掌声”带给英子的内心变化过程。表现了同学之间的关爱、鼓励和尊重,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引领学生从阅读出发,钻进文字的里面,透视到文字的背后蕴藏的情感,主动索取文字里的巨大财富,亲历情感体验。基于上述理念,我采取的教学策略是在本课时的教学将着眼于“情”,扎根于“读”,抓住课文中提到的两次“掌声”为线索,以“英子掌声前后的内心变化过程”为突破口,指导学生用“抓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阅读方法。用心去学,动情去读。围绕一个“爱”字,深入体验感悟,张扬情感。

在教学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注重复习旧知识。

(1)语文就是和语言文字打交道的,字词是根基,根基不稳语文就不可能学习好,所以第二课时上课时,我以复习字词导入。

(2)新课标第二学段的“阅读”第四条中要求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第一课时要做的事,但在第二课时,还要进行及时的复习巩固。

2.注重积累词语。

学习语文贵在积累,而积累词语需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这样学生在写作中词语才不会贫乏,而且会正确运用。本节课中,我通过四种方法让孩子们积累了十个词语。

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文静”、“犹豫”、“骤然间”、“歧视”。

联系补充的图文资料理解“小儿麻痹症”、“残疾”。

通过和“说笑”作对比理解“忧郁”。

我还联系课文内容补充理解了“自卑”、“开朗”“自信”。

3.注重说话训练。

英子是个怎样的姑娘?

后来英子变成什么样了?

两次掌声,大家想对英子说什么?

以此训练学生把话说完整,说得体。

4.注重朗读训练。

新课标三个学段对朗读都提出了一条相同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稍有不同的是,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个学段培养学生的'能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第一课时朗读要做到正确、流利;第二课时要做到有感情。为此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理解词语;读出层次(例如第一自然段);以情激情(冷血动物不适合当语文老师,语文老师对词语很敏感,读文本会联系生活、联系自己、联系看到的、听到的,从而融进文本,与文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教朗读方法。

5.注重情感熏陶。

感同身受激起同情(第一段、掌声前);英子变化为她高兴;同学掌声激起关爱他人之情;英子变化激起感激之情;新鲜事例激起勇敢面对之情。这些美好的情感会让孩子们受益终生。

总之,所有的注重都是为了落实课程的两条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1 25820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