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面积教学反思精编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圆的面积教学反思精编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圆的面积》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及长方形、正方形等*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认识了圆,会计算圆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成功之处:
1、以数学思想为引领,探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学生对于把圆的面积转化为已学过图形的面积并不陌生,通过以前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很自然想到利用转化思想把圆的面积转化为长方形、*行四边形的面积来推导计算圆的面积。在教学中,我首先通过出示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梯形,让学生回顾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从而为教学圆的面积做好铺垫。
2、利用多**的优势,与学生的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学生不仅知道圆的面积推导过程,还在学习中再一次温习转化思想,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操作,与多**的动态演示,使学生清楚的发现圆的面积与近似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近似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由此推导出圆的面积是:S=πr2。
不足之处:
学生由于事先在课前已把课本中的附页圆等分剪下来,对于把圆的面积转化成长方形、*行四边形有了一定的。思维限制,学生是不是只是单纯的操作,而忽略了思维的进一步深入,还有待研究。
再教设计:
尽量放手给予学生最大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思索、质疑中不断建构知识的来龙去脉,习题要精选,注意变化的形式。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4篇《圆的面积教学反思》,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圆的面积教学反思2
[关键词]直观 操作 实验 观察 思维 发散 促进 激发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5-022
数学学习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所以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加强直观演示的教学,引导学生对学习素材进行多层面、多角度、多维度的观察、比较、选择与归纳。下面,以“圆柱与圆锥”单元教学为例,谈谈如何通过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操作,激发学生的思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动手操作,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深入探究,真正理解所学知识。
师: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生1: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师:我们是怎样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
生2:我们把圆柱转化成等底等高的长方体,通过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师:今天,我们探究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可以怎样求?它与哪些条件有关?
生3:只要把圆柱上面的一个圆缩成点就变成了圆锥,说明圆锥的体积和圆柱是有联系的。
生4:可以把圆锥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圆柱,由于圆柱体积=底面积×高,那么圆锥的体积计算可能与它的底面积和高有关系。
……
我国数学家徐利治曾说过:“直观就是借助于经验观察、测试或类比联想,所产生的对事物关系直接的感知与认识。”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把圆柱的体积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体体积,这样能有效唤醒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去观察、反思、梳理,为后续推导圆锥的体积计算埋下伏笔。由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学生能想到圆锥的体积是不是能转化成已学过的立体图形进行计算,这样就会产生一种学习新知识的需求。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局限,更易于接受直观的事物。因此,直观演示更利于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和想象,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更加丰富多彩的直观推理,进而洞察相关联物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获得必要的结论。
二、实验,促进学生的思维
学生的感悟因经历而丰富,视野因思维更拓展。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实验为媒介,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与数学活动有机融合。
师(出示许多大小不等的圆柱和圆锥形容器):你打算将圆柱与圆锥如何转化?如果让你在这么多的圆柱与圆锥中选择两个来探究,你打算选择什么样的圆柱和圆锥?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生1:刚才把圆柱的一个底面缩成点就变成了圆锥,其中圆锥与圆柱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所以应选择底面积相等、高相等的圆柱和圆锥进行探究。
师:为了便于我们研究圆锥体积,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比一比,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操作演示,如下图)
师:你发现了什么?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来说就叫等底等高。既然圆锥与圆柱等底等高,能不能直接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求出圆锥的体积呢?
生2:不行,把圆锥放入圆柱形容器中,发现圆锥比圆柱的体积小。
师:这位同学真了不起。请你再猜一猜,圆锥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3:圆锥体积可能是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2。
师:还有其他的猜想吗?
生4:圆锥体积可能是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
师:有什么好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呢?先在小组里交流,再做实验验证你的猜想。(生动手操作)
师:谁来汇报一下?
生5:我选择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发现把圆锥装满水倒入圆柱里,倒满了三次,说明圆锥体积是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
师:其他组实验的情况也和他们一样吗?
生:一样。
师(出示两组大小不同的圆柱和圆锥,如下图):这两组圆柱和圆锥,圆锥的体积还是圆柱体积的1/3吗?为什么?
生6:这里的圆锥体积不是圆柱体积的1/3,因为它们不是等底等高。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7:不是任何一个圆锥的体积都是圆柱体积的1/3。
师:什么样的圆锥与圆柱体积才有1/3的关系呢?
生8: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
……
数学抽象地反映了客观世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受知识经验和思维水平的限制,经常会遇到一些很难用语言解释清楚的数学问题,这时候直观图形或者直观模型就能够给学生提供形象的思考和表达的机会,帮助学生把头脑里的数学事实外显化。学生通过操作、实验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认识变得更丰富了,理解变得更深刻了,思维变得更灵活了,体验变得更强烈了。这样教学,顺应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使他们真正掌握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观察,发散学生的思维
系统的发散训练,能适当降低思维的难度,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一个“脚手架”,有利于学生内化数学思想方法,提升思维能力。
例1 如右图,正方形OABC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O是圆心,求圆的面积。
由图可知,正方形的面积就是r 2,圆的面积就是πr 2=×10=(平方厘米)。
例2 如右图,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40平方厘米,求圆的面积。
由于有了例1的铺垫,学生能把例2转化为例1——画两条与正方形邻边互相垂直的直径(如右图),这样就把大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四个小正方形,可以先求出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也就是求出r 2的值,再用r 2的值求出圆的面积,所以圆的面积πr 2=×(40÷4)=(平方厘米)。
例3 如右图,求大正方形、圆、小正方形的面积比。
由图可知,先求出大正方形与小正方形的面积比是多少,再求大正方形、圆、小正方形的面积比。有了上面的坡度练习和推理,学生很快能得出结论:大正方形、圆、小正方形的面积比为4∶π∶2。
《圆的面积》教学反思3
《圆的面积》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级的教材。圆是小学阶段最后的一个*面图形,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认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认识,不论是学习内容的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是学**的一次飞跃。
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因此,通过对圆有关知识学习,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打下基础。
一、明确概念:
圆的面积是在圆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周长和面积是圆的两个基本概念,学生必须明确区分。首先利用课件演示画圆,让学生直观感知,画圆留下的轨迹是条封闭的曲线。其次,演示填充颜色,并分离,让学生给它们分别起个名字,红色封闭的曲线长度是圆的周长,蓝色的是曲线围成的圆面,它的大小叫圆的面积。通过比较鉴别,并结合学生亲身体验,让学生摸一摸手中圆形纸片的面积和周长,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内涵,从而顺利揭题《圆的面积》。
二、以旧促新
明确了概念,认识圆的面积之后,自然是想到该如何计算图的面积?公式是什么?怎么发现和推导圆的面积公式?这些都是摆在学生面前的一系列现实的问题。此时的学生可能一片茫然,也可能会有惊人的发现,不管怎样都要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测,设想,说出他们预设的方案?你打算怎样计算圆的面积?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反映随机处理,估计大部分学生会不得要领,即使知道,也可以让大家共同经历一下公式的发现之路。此时,由于学生的年龄小,不能和以前的*面图形建立联系,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以前学过哪些*面图形?让学生迅速回忆,调动原有的知识储备,为新知的“再创造”做好知识的准备。
根据学生的回答,选取其中的三个*面图形:*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让学生讨论并再现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配合演示,给学生视觉的刺激。*行四边形是通过长方形推导的,三角形面积公式是通过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行西边形推导的,梯形也是如此。想个过程不是仅仅为了回忆,而是通过这一环节,渗透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那就是转化的思想,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新的问题可以转化成旧的知识,利用旧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从而推及到圆的面积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面图形!如果能,我可以很容易发现它的计算方法了。经过这样的抽象和概括出问题的本质,因为知识的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数学思想的方法,那才是数学的精髓。
三、转变图形
根据发现,把圆等分成若干等份,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把圆转化成学过的*面图形。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电脑先演示8等份圆,拼成一个近似的*行四边形,让学生观察它像什么图形?为什么说“像”*行四边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肯定学生的观察。如果说8等份有点像,那么再来看看16等份会怎么样?电脑继续演示16等份的圆,放在一起比较,哪个更像*行四边形?学生会发现16等份比8等份更像!因为它的底波浪起伏比较小,接近直的,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如果分成32等份会怎么样?64等份呢?……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得出等分的份数愈多,拼成的*行四边形就愈像,就愈接近,完成另一个重要数学思想—极限思想的渗透。
四、公式推导
*行四边形面积学生都会计算:s=ah引导学生观察*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圆有什么样的关系:发现a=c2=πrh=r,*行四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从而推导出S=πS=π×r×r=πr2。
此时,让学生观察思考,利用手中的16等份的图形纸片,拼一拼,还能拼成哪些图形?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并根据拼成的图形,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当然,还能拼成三角形,梯形,长方形等,这里课件没有一一演示,而是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创新。正如《画》谈“马一角”的文字,“看似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日前。”结合学生拼成的图形并推导,采用不完全归纳法,发现都推导出S=πr2,通过实验操作,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不但使学生加深对公式的理解,而且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形结合的内在美,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圆的面积教学反思4
一、培养学生数学猜想能力的思考
1.培养学生数学猜想能力的必要性
什么是科学的方法,如果用一句话回答,那么它应该是“猜想与验证”。数学方法理论的倡导者波利亚对猜想作了深入研究,著有《数学与猜想》一书。波利亚曾说,在数学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值得尊重的,是负责任的态度;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有猜想的地位;教学必须为发明做准备,或至少给一点发明的尝试。无论如何,教学不应该压制学生中间的发明萌芽。波利亚认为,在有些情况下,教猜想比教证明更重要。牛顿也曾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
2.数学猜想能力的本质
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它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和经验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情推理。数学猜想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能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能锻炼数学思维。数学猜想并不是胡思乱想,基本思维模式是:问题反复思索联想—顿悟提出假说—验证结论。历史上许多重要的数学发现都是经过“猜想”这一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
3.对数学思维培养的观念更新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是数学教育的核心目标,是数学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纵观历年来的教学大纲与《数学课程标准》,对于数学思维培养的认识在提高、观念在更新。小学数学教学只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不够的,还需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
综上所述,大胆猜想、仔细验证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法。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有利于鼓励学生用多种思维方式思考问题,从而可以更好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二、培养学生数学猜想能力的实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数学猜想能力的培养,就是要选择合适的题材,把握好教育与训练的时机,让学生经历从具体事例提出猜想的过程,教会学生猜想,进行合情推理,使学生获得探究、发现和论证的体验,从而训练学生的猜想能力。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与有机渗透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1.归纳性猜想
数学家高斯说过:“数学中许多方法与定理是靠归纳法发现的,证明只是补行的手续而已。”归纳性猜想是从对个别或特殊的事物的判断,扩大为对同类一般事物的判断,这种思维过程称为归纳性猜想。数学教学中,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法则的概括以及解题就应体现出归纳思想,要尽量通过观察直观图形,或让学生自己动手借助于实物的讨论,在有了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猜想,进而归纳出相应的法则、性质和公式。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法则、公式都是通过对部分数学事实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从中归纳出一般的结论。在新知教学中,要充分展示发现新知的探究过程,充分展现获取新知的思维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探索、归纳、发现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归纳性猜想”。
2.类比性猜想
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说:“在求解(求证)一个问题时,如果能成功地发现一个比较简单的类比题,那么这个类比问题可以引导我们到达原问题的解答。”类比性猜想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如特性、属性、关系)的相似或相同,从而猜测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猜想。常见的类比有直线与平面的类比、平面和空间的类比、数和形的类比、加减和乘除的类比、有限和无限的类比、个体和整体的类比。教学中,我们既要让学生敢于进行类比,不怕失败;同时还要正确地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类比,讲清原则和作用。引导学生用类比推理作出合理猜想,再用严格的逻辑推理加以验证,这是我们数学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而重要的思想方法。在新知教学过程中,对于新旧知识紧密联系的内容,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要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原有知识和经验,使学生能借助旧知产生正迁移,凭借“猜想—验证”的途径,先建立“类比性猜想”,然后从不同角度来验证猜想,利用类比性猜想来创造新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
案例一:“圆柱体积公式计算”的教学片段与反思
片段一 创设情景,感知圆柱体积的概念。
教师拿出一个装了半杯水的烧杯,拿出一个圆柱形的物体,准备投入烧杯中。
师:同学们想一想会发生什么情况?(教师将圆柱形的物体投入水中)请仔细观察后,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1:水面上升了一些。生2:圆柱形的物体挤掉了原来水占有的空间。生3:圆柱体占有一定空间。
师:我们通常把这个空间叫体积。
生:我发现上升的水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是相等的。
师:同学们发现得都很精彩,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圆柱的体积。
生: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就叫圆柱的体积。
片段二 比较大小,创设猜想圆柱体积的情景。
教师又拿出一个圆柱(底面略小而高长一些,体积相差不多)。
师:这两个圆柱的体积,哪个比较大一些?
生1:第一个比较大,因为它高一些。生2:第二个比较大,因为它粗一些。生3:他们都是猜的。第一个圆柱它虽然高一些,但底面积小一些;第二个圆柱虽然底面大一些,但它的高少了一些,所以无法准确地比较它们的大小。
师:有什么办法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小组讨论)
生:准备半杯水,将第一个圆柱浸没水中,做好标志,再把第二个圆柱浸没水中,做个标志,哪个水面上升得高一些,哪个圆柱的体积就比较大。
师:这个方法好。如果要准确地知道哪个圆柱的体积大,大多少,你有什么好办法?(小组讨论)
生:要是学会了计算圆柱的体积就好解决了。
片段三 类比猜想,感知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师:你觉得圆柱体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生1:和圆柱的高有关,一个圆柱它的高增加,它的体积也会变大些。
生2:和圆柱的底面大小有关,一个圆柱的底面增加,它的体积也会变大些。
师:很好!大胆地推想一下圆柱的体积应如何计算?(小组讨论)
生:我猜想用圆柱的底面积乘以它的高就可以求出体积。
师:你同意他的猜想吗?说说你的理由。
生1:我觉得他的想法很有道理,因为圆柱体可以看作是有很多个相同的圆叠加起来的。
生2:我也觉得有道理,因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也是底面积乘以高。
片段四 仔细验证,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师:同学们都会大胆猜想,但还要小心地论证猜想的科学性。
教师拿出一个圆柱体教具,把它藏在衣服里,只露出一个底面。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圆形。
师:你还记得圆是转化成什么图形的面积来求它的面积公式的吗?
生:把圆的面积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
教师把整个圆柱拿出来,问:怎么求这个圆柱的体积呢?(小组讨论)
生:可以把这个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会求的长方体的体积来求。
师:说说你们小组是如何转化的。
生上台操作展示。生:我们把圆柱平均分成16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底面积和圆柱的底面积相等。所以,圆柱的体积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求。
师:你同意吗?照这样做一遍,然后说一说如何求圆柱的体积。
教师课件出示将圆柱分成32份和64份后拼成长方体的过程;然后总结“如果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于长方体”;最后学生自主得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反思:整个教学,由浅及深,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猜想、验证。首先,使得学生建立圆柱的体积概念,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你觉得圆柱体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给学生提供了重要的猜想的条件和情境。其次,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圆柱的体积应如何计算?直接让学生自由猜想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实践表明,学生根据已有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就可以类比猜想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最后,进行验证。这样教学,培养了学生大胆猜想、勇于探索、积极思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3.探索性猜想
归纳性猜想和类比性猜想都是根据已有的事实,经过观察、猜想、比较、联想,再进行归纳、类比,然后提出猜想的。波利亚曾说:“我想谈一个小小的建议,可否在学生做题之前,让他们猜想该题的结果,或者部分结果。”在解决问题时,如果能先对问题作初步的逻辑分析,然后再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作出逼近结论的猜想。最后,再加以检验、修改和验证。我们把这种带有探索推理性的猜想称为探索性猜想。
(1)通过试验假设提出探索性猜想。在解决问题时,使逻辑思维因素和非逻辑思维因素交织在一起,两者协同作用,有利于激活思维,开阔思路,把握问题的关键,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这样教学,既要注重算理,又要合理估计结果,并能根据条件合理作出猜想,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猜测的过程中,经历数学学习过程,从中探得规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既让学生说算理,又引导学生估计结果,并能依据条件作出合情猜想,从中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2)通过数形结合提出探索性猜想。数形结合方法之一是借助形的生动和直观性来认识数,引导学生主动而有效地观察图形,培养学生从图中读懂重要信息并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数形结合思维模式的认知,体会图形对数学规律形成的意义。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等过程,提出探索性猜想,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4.仿照性猜想
精心选择与课本上相关的知识点或思想方法,通过猜想验证,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探索,举一反三,在知识迁移中发展“仿照性猜想”。
案例二:猜想与验证相结合
在学习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之后,我出示了以下这道题:
把一个底面积为24平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然后在圆柱体的表面涂上油漆。要刷油漆的面积是多少?
同学们议论纷纷。大家都认为要求圆柱的表面积,需要知道底面直径(或半径)以及圆柱的高。可这道题只告诉我们正方体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底面(正方形)的边长求不出来,怎么办呢?
善于思考的同学联想到以前做过一道与今天有点类似的题目: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求正方形内最大圆的面积。
这道题中圆柱的表面积与正方体表面积会不会也存在类似这样的规律呢?即圆柱的表面积是不是占正方体表面积的%呢?
我们就列式计算,然后验算。
最后证明,刚才的猜想是正确的。于是,我们可以很快求出要刷油漆的面积(圆柱的表面积)。
上一篇: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反思(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