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实用5篇
【导言】此例“《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实用5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1
《小蝌蚪找妈妈》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1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这篇课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优美,以对话为主,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材料。但针对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难点的特点,我选择了第一课时进行教学。在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虽然有成功的地方,但也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成功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做到了条理清楚,重难点突出。整个教学活动围绕识字认字写字展开。在学习的过程中重视自主发现、自主学习,还注重了方法的介绍,小组自学活动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得较为成功,还采用了多种游戏形式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并进行巩固。
有待提高的地方:
第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不够。
在本节课,我设置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1、认识“灰、迎、阿、姨、追、顶、披、鼓”8个生字,会写“什、么、变”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第1、2个目标的实施还是顺利,但由于没有控制好时间,第3个教学目标只实施了一半,没有完成原设的教学目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自读课文这一环节,我给学生安排了读准字音、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三个任务。事实上,这些任务的完成我们都可以把它安排在课前先学的预习中完成,为课堂教学节省时间,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也就是做到蔡老师提到的“注重课前先学”。其次,在展示学习方法这一环节,我花了过多的时间去问学生有哪些解决识字困难的方法。其实这些方法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们一直在渗透,学生很多都已经知道了,在这里如果我只是稍加提醒后把方法展示出来,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效果可能会更好。
第二,没有及时抓住教学生成资源。
在“我演你猜”的游戏环节中,一个学生抽到的是“披”字,但他却做出一个劈柴的动作,把“披”和“劈”这两个同音字混淆了。我当时的处理只是让另外的学生上台,做出正确的表示“披”这个动作的演示,让学生选择。现在回想一下,其实我当时可以把“劈”和“披”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从观察字形入手理解其字意间的区别。“劈柴”要用刀,所以下面是一个“刀”,“披衣服”要用手,所以是提手旁的“披”。在这一环节还出现了一个我当时忽略了的问题,就是很多学生在演示“鼓”字时,做出了打鼓的动作。这时候,学生其实是把名词的“鼓”当成动词的“鼓”了,但我却没有留意到,没有及时抓住这一生成性的教学资源。课后,经过蔡老师的指点,我发现如果我像蔡老师说的那样,把这几个生字以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形式表示出来,如“鼓”改为“鼓起来”,“披”改为“披着”,那么上述问题就不会出现了。这时,我更加体会到蔡老师所说的“抓住课堂生成资源”的重要性。课堂是生成的,教师真的要有善用课堂生成资源的意识。
第三,对学生的关注度还不够。
这节课我采用了多种的教学形式与策略,有课件演示、小组合作学习,游戏巩固等。大部分学生都学得十分投入,但还是有个别学生注意力还不集中,没有把心思放在课堂上。课堂上,我对这一小部分学生忽略了,没有做到面向“全部的学生”。这是我对学生关注不够的一个表现。另一个表现就是课堂激励性评价语言的匮乏。
以上这些方面,都是我以后要努力的地方。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2
《小蝌蚪找妈妈》是大部分孩子都耳熟能详的故事,本次活动的重点是:
1. 学习观察画面中小蝌蚪的变化及周围背景的变化,想像故事的情节,并尝试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认识。
2. 学习围绕故事的名字来观察、思考画面的内容,并用想像填补画面空白,讲述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
3. 感受探究小蝌蚪生命过程的乐趣。
在语言教学中设计的提问一般比较多,不同的提问设计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一个好的提问设计不仅能培养孩子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扩展孩子的想象空间,促进幼儿扩散性思维的发展,又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起幼儿从多角度认识事物,引发幼儿产生问题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水平。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提问往往太表面化、模式化。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对我们的语言活动失去了兴趣,甚至让他们不再去关注别人的发言。而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幼儿已有水平的了解上对教案进行深入的剖析,提升问题的有效性。
在活动《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过程中,按照教案先有感情地讲完故事后,按照故事的情节发展先后提出了下列问题: 小蝌蚪遇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说的?为什么会把它们当成自己的妈妈?小蝌蚪最后是怎样变成青蛙的?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后,我认为:这些问题太过于表面化,完全是让幼儿在回忆故事的内容,没有给孩子留有思考的空间,只要把故事的内容的记住就能回答出问题,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过于简单,不利于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
我觉得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1. 小蝌蚪把哪些动物当成了自己的`妈妈?为什么会认错妈妈呢?
2. 小蝌蚪的妈妈究竟是谁?为什么小蝌蚪和妈妈长得不像呢?
3. 小蝌蚪为什么问了那么多动物都没有找到妈妈呢?随着这些问题的层层深入,能改变幼儿消极被动地接受故事的状态,逐步引导幼儿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是几个问题的综合,在问题的答案中隐含着事物的局部与整体之间关系的道理。
本次活动幼儿注意力集中,语言讲述较流畅,在全身心投入中进行,在兴致勃勃中结束,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不过由于一个课时的时间毕竟短暂,个别幼儿单独讲述的机会不算多,这就需要课后加以延伸,更多的孩子能够单独讲述。最后我的活动小结,让幼儿知道青蛙是益虫,我们应该去保护它们,我只是告诉幼儿它们是益虫,去保护它们,我应该搜集一些图片资料,让幼儿能更形象知道,青蛙是益虫,我们要去保护它们,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好。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3
设计教学时能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让学生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和小蝌蚪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帮助下,怎样找到青蛙妈妈的经历,并从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同时还激发了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知识的热情,能自觉保护小蝌蚪和小青蛙,争做环保小卫士。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意识。通过课始质疑和课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解疑,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能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利用多样化学习资源,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积极主动。人人参与阅读、小组交流讨论。全班交流讨论的参与率达到80%。在交流讨论活动中,学生能准确把握课文内容要点,一部分学生更能运用想像力,提出独创性见解。拓展延伸的文学欣赏活动,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欣赏到了艺术的美,效果很好。
这一案例的创设和设计,在教与学的方式上作出了重大的突破。首先,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在教师教学思想的引领下,逐渐得到养成和实现的。其次,教师根据教学要求,灵活地把全班分为多个小组的小群体进行学习,学习形式上更具有灵活性和注重个性的发展。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能进行有效的指导,在关注过程中,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由于教师想全面体现新课标新理念,一节课安排的教学内容多,教学方式多,而学生积极性高,都想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因此时间很紧张。教师在以后教学中一方面要注意教材只是个凭借,应学会取舍,精讲精练,不要面面俱到,另一方面既要要尊重学生,努力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又要根据学情及时调控,促使他们有效地学习。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4
《小蝌蚪找妈妈》是人教版语文第二册第34课,它是1篇脱离拼音的看图学文。课文以小蝌蚪找妈妈为线索介绍了青蛙的生长过程。课文配有六幅图,分别与六个自然段的内容相对应。本课分2个课时完成,本课为第一课时。授课完毕,反思自己的教学,感觉这堂课有成功之处。
一、运用多种有效手段使学生准确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
课文第一课时的难点在于让学生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而且一年级学生对动物的了解不多,容易混淆一些常识性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精心策划,我主要利用三个有效手段使整堂课的教学中一条线贯穿到底,从检查环节来看,效果是明显的,即使是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准确无误地说出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手段一:抓明线引暗线,条理清晰
从课题入手,首先出示小蝌蚪有趣的图片,并提问: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这马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学生的主动观察,使小蝌蚪的样子给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接着再问,小蝌蚪的妈妈会是谁呢?它是怎么找的?结果怎样?在学文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到,通过鲤鱼妈妈和乌龟妈妈的帮助,小蝌蚪一步步知道了自己妈妈的特征,并让学生一步步地说青蛙的特征,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在初学文本时,我又问了设置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当学生通过第一次浏览课文知道青蛙就是小蝌蚪的妈妈后,我出示青蛙图片,让其观察两者外形差别。学生纷纷说两者不像,于是我抛出问题:小蝌蚪要变成青蛙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换言之,小蝌蚪在找妈妈过程中要发生哪些变化?这就挖掘了文章的暗线,这一暗线就是文章的重点。
如此明暗线结合,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对文本了解得到了加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从而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手段二:据文贴画,贴中取乐
上课前,我准备好五幅画,分别为小蝌蚪、长了两条前腿的蝌蚪、长了前腿和后腿的蝌蚪、尾巴变短的青蛙、大青蛙。通过学生看图引导学生说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我在课堂上相机贴出对应的图片。这样学生掌握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时就轻松自如,毫不吃力。
手段三:学文填空,加深印象
在小蝌蚪找到妈妈后,学生通过暗线也知道了青蛙一生的变化过程。此时,我趁热打铁,出示如下填空题:小蝌蚪先长出两条xx,过了几天,长出两条xx,再过几天,xx变短了,渐渐地,xx已经不见了,小蝌蚪长成了xx。这个填空题有效巩固知识,并加深印象。
二、把朗读和看图及随课文识字结合起来
课文中有不少对话,利用课件,将本课中的图与文对照起来展示给学生,学生读起来兴味盎然,一些不理解的生字就可以借助图来理解,如“迎”和“追”字,图上鲤鱼和蝌蚪面对面,这就是迎上去,乌龟和蝌蚪是一个在前一个在后,这就是追过去。对文中这两个生字学生一目了然了。有了图文对照,再加以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的主要内容就很快掌握了。如教学小蝌蚪迎问鲤鱼、追问乌龟的段落时,结合课件展示,让学生主动来发现小蝌蚪前后的变化,采取表演的形式,在情境中对话,请同桌或一大组同学分别扮鲤鱼妈妈和小蝌蚪的对话以及乌龟妈妈和小蝌蚪的对话,学生们很快进入各自的角色,把小蝌蚪着急而有礼貌、鲤鱼亲切热情,乌龟好笑认真的语气模仿得惟妙惟肖。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也有许多遗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多多坚持把读的权利留给学生;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评的自由还给学生。
总之由于我的教学水平有限在课堂上留下了很多遗憾,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5
《小蝌蚪找妈妈》是1篇童话故事。本文讲的是几只天真活泼的小蝌蚪是怎样四处寻找妈妈的,它们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了妈妈的样子和特点。同时,它们也在不知不觉中,身体也发生了缓慢的变化,最后变成了小青蛙,和妈妈一起去田间害虫。
一、教学效果
教学本课,我紧紧围绕小蝌蚪的成长变化这一线索,紧抓识字、读书的重点,把朗读和看图及随课文识字结合起来,让孩子学会动脑,学会讲述故事梗概,同时把积极思考、努力发现结合起来,从不同角度带领学生们走进了一个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动物世界。并且,我注意不同学生的原有水平,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个别差异进行有重点、针对性的指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成功之处
1.感知领悟,创设情境。
在引导学生感悟故事内容时,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有机的整合,独具匠心地采取有效措施,避开了学生早已熟悉的“怎样找妈妈”的内容,引导学生先与小蝌蚪和青蛙交朋友,了解蝌蚪的样子,感知青蛙的样子,知道蝌蚪与青蛙的巨大不同——本来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小动物啊!再通过科普知识介绍,感悟“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这样孩子们始终饶有兴趣地与文本对话,找变化点,让学生在阅读思考、表演解说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了锻炼思维、发展语言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另外,我准备了动画资料,结合动画,从朗读入手,有利于提高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带动读的欲望和参与的动力。
2.花样识字,加深记忆。
结合低年级孩子的特点,在自主朗读识字中,我采用多种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识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深化了学生的记忆基础,增加了记忆的深度。如:“肚”字,用加一加的方法,使原本枯燥的识字变得简单容易。“眼睛”乃心灵的窗户,“目”字旁与眼睛息息相关,体现了生字的音、形、义的结合。在此我还以“识字大王”的评比激发了学生热爱读书的兴趣,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三、不足之处
课堂永远都有遗憾,在朗读的时候,有些孩子情绪不高,没有激情,感情不到位。在进行语言拓展训练的时候,好多同学不能积极地发言,犹豫不决,似乎缺乏勇气和胆量。另外,从孩子们对于问题的理解上,可以看出深度不够,因此断定积累不够,也就是阅读量不够,课外知识知道的少,肤浅,表面化。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介绍鲤鱼和乌龟的特征,进行拓展,进行说话训练,口头编故事——小鲤鱼找妈妈,小乌龟找妈妈。
四、改进方法
针对第一课时的教学情况,在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我打算让学生介绍鲤鱼和乌龟的特征,进行拓展,进行说话训练,口头编故事——小鲤鱼找妈妈,小乌龟找妈妈。在讲述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按照先后顺序讲述,并且把鲤鱼和乌龟的具体特征讲述清楚,免得它们找不到妈妈。当然这个环节离不开孩子们平时的敏锐的观察力,在口语表达方面也是较大的挑战。
所以,在今后的课堂上,我认为要鼓励孩子多说,敢于表述自己的见解,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在一个问题上,有自己的独立立场。有遗憾就会有思考,有思考就会有进步。我会在不断的反思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向着更高的标准迈进,改变学生上课被动和机械训练的弊端。只有不断地,永不停歇的努力,才能有更多、更大的进步!
下一篇:初中化学教学反思【最新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