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对称教学反思优质4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学范文“中心对称教学反思优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中心对称范文【第一篇】
[关键词] 初中数学;轴对称与中心对称;教学尝试
在人教版教材中,轴对称与中心对称被分别放在八年级上册的“轴对称”与九年级上册的“旋转”知识板块当中,这种有别于传统的将两种对称归结于“对称”知识板块的教材编制思路,已经有了很多的解读思路。 在课程改革迈向纵深之际,就此知识点进行更多的思考,笔者以为是有益的,因为这样可以结合这些年来,尤其是新的课程标准修订以来对课程改革的理念更为深入的思考,理解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理解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更多细节要领。
轴对称与中心对称的分与合
借助人们常说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按理说数学知识作为基础学科的知识,其并不遵循社会科学的存在原则,但从我们学生时代接受的教育来看,从课程改革以后的教材编写(以人教版为例)来看,这两个知识点恰恰走出了由合到分的道路,说合自然有合的必要,首先从概念本身来看,两者均属“对称”类,符合“物以类聚”的朴素分类原则;其次从两者的定义来看,轴对称其实是关于直线的对称,中心对称其实是关于一个点的对称,在学习过程中两者具有较强的可比性,这种可比性是学生建构纯粹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之一。
而说两者目前在教材中所处的“分”的状态,我们似乎也能解读出分的理由。 其一,两者虽然都叫对称,但却没有直接的联系,甚至如果不太考虑知识的难度差异,我们可以在相同的基础上任意先行施教一个知识点;其二,如前所说可合的第二个理由,其实从另外一个方面看,也可以看做是分的理由,一为关于直线的对称,一为关于点的对称,前者学生有丰富的经验基础,后者却需要思维上的诸多努力,因此从难度上讲其实并不在一个层次,因此人教版教材将它们一个放在八年级上册,一个放在九年级上册,时间相隔近一个学年。 同时我们还注意到,中心对称是“旋转”的第二节内容,这其实符合建构主义的学习需要:先让学生有一定的体验基础,待学生生成关于旋转的基础经验之后,再通过自主建构来完成对中心对称的理解。
我们还可以大胆一点:如果不考虑教材的要求,让我们自己来作判断的话,笔者觉得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既可以实施分的教学,也可以实施合的教学(譬如现在仍有较多的版本将两者放在一起施教). 合与分,价值不在于教学选择,而在于教学设计。
轴对称与中心对称的分合教学策略
在新课教学中,我们实施分的教学策略。 首先当然是教轴对称,这一知识学生已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实际教学中不能不加以利用。 我们可以让学生先举生活中的轴对称例子,当然提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先说出“对称”的概念,然后告诉学生我们现在所说的对称就是“轴对称”,我们认为这是符合学生经验基础的。 比如,学生举出家里的房子、桌子、椅子等时,这种对称指的就是轴对称。 因此,本知识可以采用皮亚杰认知心理学中的“同化”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已有经验中建构知识。 具体过程包括这样几步:第一步,让学生熟悉生活中轴对称的事例。 第二步,让学生分析这些物品的轴对称细节,重点是在潜意识当中认识到这些对称是一种可以“对折”的对称,对折所产生的线就是我们后面要学的“对称轴”。 在这一步中,我们可以接受教学参考书的建议,给学生增设一个体验对称的环节,如让学生通过剪纸等亲手得出一个轴对称的图形。 这个过程不是第一步的重复,而是第一步的深化,尤其是学生在折纸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对称轴的理解,在剪纸的过程中,学生会对自己剪出的结果进行一种猜想――猜想其是一种什么样的对称图形。 第三步,建构有关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点。 在这一步的教学中,我们应当注重学生体验的参与,要让对称轴、对称点等概念在学生思维中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应该是一个或几个对称图形中的那根“轴”(表象而非文字),那两个“点”。
其后是中心对称的教学,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因为中心对称不够直观,其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态思维加工能力,要能在大脑中顺利地完成旋转等任务。 而要顺利化解这一难点,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作出更多的铺垫。 根据笔者粗浅的教学经验与心得,觉得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施力:
一是加强体验。 由于学生经验的不足,我们可以设计多个体验活动以让学生增强有关中心对称的经验。 这里所说的经验是感性经验,也可以说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经验。 譬如,我们让学生一只手固定教材的一个角,另一只手使教材转动(可以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可以在桌面上转动,这样可以增加不同情况下的体验),观察转动过程中封面上几个(至少两个)目标(汉字、图形等)的变化情况,从而建立中心对称的初步体验。
二是加强数学思考。 这里所说的数学思考的过程,就是将刚刚体验得到的经验用数学知识来解释,用数学思维来加工。 比如,在上面的体验中,我们首先与学生一起进行抽象,将教材抽象成一个长方形,将固定的点看作一个几何点,将观察对象也抽象成一个点,那么刚才转动的过程就变成了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学生自然会进行思维上的加工。 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思维能力强的学生会下意识地在大脑中完成这一过程,这可以从他们的神态上看出来,而思维能力稍弱的学生则需画图完成,我们认为这也是可行的策略,当看到学生在封面上点上一个点,然后再转动时,我们觉得这一努力是有效的。
三是加强概念建构。 中心对称的知识关键还在于对中心对称概念的理解,在笔者的教学中,起初有近十分钟的时间并没有给学生提供“中心对称”的概念,而是沿用了学生嘴中说出来的“关于某个点对称”,在学生的思维中,“关于某个点对称”就是“中心对称”的雏形,可利用学生的认识加强雏形的印象,这有助于巩固学生头脑中的形象,待中心对称的形象得到巩固之后,再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要学的中心对称,那学生就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如果我们急于将一个陌生的概念先加给学生,那学生的思维就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接受中心对称的概念,二是理解什么是中心对称。 与其如此,不如分步骤进行。
相对于新课教学中的分而言,复习中的合是必要的,因为这也是学生的一种自然需要。在笔者组织的复习过程中,就有学生主动问:轴对称和中心对称都叫对称,它们有没有什么关系啊?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很简单:首先肯定学生的积极思维,然后指导他们从概念、定义、特征等方面自己去进行比较。 这种比较的过程,正是“合”的过程。 通过这一合的过程,学生可以将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两个无关的知识点整合成一个大的知识点(连接点就是概念、定义和特征),从而造成看到轴对称就想到中心对称,看到中心对称就想到轴对称的结果。 我们认为这对于增大学生的知识组块、促进学生的理解非常有益。
合策略中还有一点或可尝试,那就是在复习过程中,利用三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合作完成轴对称与中心对称的判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学生一些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的图形,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大学生的思维广度。
轴对称与中心对称教学引发的思考
在人教版的教材中,轴对称与中心对称是两个既分且合的知识点,当我们超越原有的学习经验,以一种新的视角来实施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我们发现其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
以一个看似老生常谈的话题来作分析,即“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转变,像任何一个课程改革的理念一样,实施远比接纳和理解难。 用教材教其实有两个层次的含义,首先是“用教材”,其次才是“用教材教”。 要用好教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用教材与教教材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更容易超越教材,更容易将教材当成教学共同体中的元素之一,而后者则是唯一要素。 但在目前的评价机制下,这一努力是有风险的,因为考试时常常强调“以本为本”,这无形当中束缚了我们走出教材的积极性。
中心对称范文【第二篇】
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还具有旋转不变性,圆的这些特征是研究圆的有关性质的基础。
可以利用圆的对称性构造图形,垂径定理,同圆或等圆中的圆心角、圆周角、弦、弦心距、弧之间的关系等,都是由圆的对称性导出的。
角是几何图形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是证明角平分线、判断三角形全等和相似的重要条件,而圆的特点使得角能够互相转化。圆中的角主要有圆心角和圆周角,弧是联系圆中角的桥梁和纽带,在证明圆周角相等或弧相等的问题中,常用的方法是“由角找弧,由弧找角”,还可以利用对称变换的方法,巧妙运用垂径定理、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定义定理找角的数量关系。在解决有关直径问题时,常作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构造直角三角形。
弦是圆中的又一个重要成员,在同圆中,证明两弦相等,常用的方法是找两弦所对的弧相等,若没有等弧,则借助等弦转化。
在解决与弦、弧有关的问题时,常常作弦心距、半径等辅助线,利用旋转变换的方法,寻找圆心角、圆周角、弧、弦之间的数量关系,最终转化为半径和弦以及从圆心到弦的弦心距三者构造的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垂径定理进行计算,或求半径,或求弦长,或求弦心距的长。
圆的切线是初中阶段所见到的最具魅力的直线,因为它和圆只有一个交点,使得它具有其他直线所没有的性质,所以在解决有关切线问题时,常作过切点的半径,利用切线的性质定理。而判定一条直线是否是圆的切线也成为中考的一个关注点。常见的切线判定方法除了定义以外还有两个:一是与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二是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怎样变换图形,最终都离不开这这三种方法。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第三篇】
本节课是建立在“轴对称”、“图形的旋转”基础之上,进一步学**殊的图形旋转——中心对称,主要介绍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本节课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难点是中心对称的性质和应用。 为了使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鉴于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以启发、实践、交流为主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合作的学习品质和猜想、类比、归纳、概括的思维习惯,对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我通过了大量课件,把动态的问题直观地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使学生真正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质的飞跃。
1、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首先,复习轴对称的概念与旋转的定义、性质。观察课件,回答问题:
①请观察左图(课件)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②线段AC与BD相交于点O,OA=OC,OB=OD,观察△AOB的变换过程,你有什么发现?从旋转变换的角度引入中心对称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中心对称实际上是旋转变换的一种特殊形式(中心对称中要求旋转角必须为180°),渗透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
2、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手操作,完成63页探究,旋转三角板,画关于点O对称的两个三角形,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心对称的性质:学生画出两个中心对称的三角形后,及时开展中心对称性质的研究,归纳出中心对称的性质: (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 (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让学生尝试自己证明△AOB与△A′B′C′全等。
3、应用新知
(1)讲授64页例1。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画出图形后,能否加深对中心对称的性质的理解;学生不同的作图方法。
(2)课后练习。以适当的练习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使学生能熟练画出两个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巩固学生的作图能力,并会简单应用中心对称的性质。
4、归纳小结
说说你在本节课的收获。学生总结发言,不足之处由其他学生补充完善,教师应重点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相互交流学习过程中的感受、收获。
本课由问题引入概念,从而激发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地得出两个图形关于某点对称这一概念,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充分利用多**演示,尽量使问题直观化,帮助学生掌握概念、性质和画法,效果较明显。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如下建议:
1、从旋转定义引入中心对称的概念。先让学生弄清旋转角等于180°的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借助多**演示,加深学生印象),进而引出中心对称的定义。
关于中心对称的定义,学生要体会到以下三层意思:
(1)有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即形状大小都相同;
(2)对重合的方式有限制,也就是它们的位置关系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将其中一个图形绕某点旋转180°后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
(3)也就是说,全等的图形不一定是中心对称的,而中心对的两个图形一定是全等的。
2、可以将中心对称和轴对称进行对比:
轴对称中心对称区别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点的'连线均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联系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3、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中心对称是旋转的一种特殊情况,中心对称的性质与旋转的性质类似,主要区别在于对应点在一条直线上,旋转角是固定的180°。第一个性质很重要,要使学生明确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
(1)对称中心在两个对称点的连线上;
(2)对称中心到两个对称点的距离相等。
4、例1是画出与已知图形关于已知点的对称图形。此内容易于理解,可让学生自己摸索得出画法,教师稍做归纳即可。
5、中心对称的性质是中心对称应用的核心,是作图的基础。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第四篇】
应该说《中心对称》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与我设计的预期效果差不多。学生的配合度比较高。师生的研究学习互动的氛围比较活跃。听课教师给这节课下了比较高的评价。关于新课程的理念和数学思想方法用得比较到位。这给我莫大的鼓励,让我对课改充满信心。我的这节公开课在设计时注重了把我们数学组的课题研究和师生共用教学案进行了渗透和整合。而我们的数学课题是《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问题生成的预设与解决》。
1、设计流程:图片欣赏-----中心对称图形-----应用-------图片欣赏------成中心对称----性质与判定----应用-----练习与反馈----小结。
2、主要用意:通过观察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欣赏图片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中,中心对称的美,从实际图片的设计着手引入新课,在图形的运动变化中进行概念的教学,在观察中思考中心对称的性质以及如何识别。在例题的选择时注意加强中心对称的应用。在问题预设中注重学生的发展。出现问题或疑问时,加强了引导。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解决。在这节课上想让课题的研究要有一定的体现。把课题的研究内容和问题设置,在该课中得以融入,并有所表达一定的思想内涵。按教材课本的要求,我让同学们欣赏图形、感受图形、识别图形,进而理解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体会对称中心的位置以及意义和价值,并感受中心对称图形与成中心对称的转化关系。在上课时,让学生们欣赏图形,观察图形,然后再理解图形,进一步识别图形,从而把概念教学融入其中。教学时根据新授内容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加强应变并解决问题。我上课时以教学案为裁体,协调好课本教材、教学案和课件,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上课以学生为主,加强学生的活动性、参与性,有意识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在学生讨论“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时,注重从整体的眼光中看待问题,让学生学会相互转化。当学生出现把对称中心这个名词说成中心点时,我及时板书加以强调。在板书设计中注重书写跟数学思想方法有关的内容,如“整体、组合、分割、转化”这样做使得学生学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了潜移默化。在遇到预设不到的问题方面,充分地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解决,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热情。对学生将会出现的问题作估计,课上解决,课后反思。
3、不足之处:一、在分割长方形时可以进行变式教学,应问:同学们,如果是平行四边形呢?菱形呢?正方形呢?等等;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请学生画一个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的点时应在分析后进行现场演示,这样更加符合学生学情。三、我对学生的营造快乐学习研究氛围并不够。四、课题中有关问题: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问题预设不到的问题要加强研究。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和教师都会因为学和教的问题而影响质量和效果。以数学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现行的数学教学案为主要内容,以数学组研究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问题生成为契机,通过研究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量避免错误,少走弯路, 轻负高质,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为此我们八年级数学组,在润州区教育系统各级**的关怀和帮助下,我们开展了小课题的研究,这将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更有利于教师往研究型发展和提高。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效率,真正实现以教学案为载体的课堂教学发展目标。
所以结合课题研究思路:教学案为载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情相结合而对学生教学问题生成的预设与解决。指出重要观点:因问题而教,因问题而学,以变化而变化。
从而突出数学课题的主要研究思路:
㈠导学方面问题解决:体现新知识中数学问题的情境性和可接受性。设计一些问题情境引入新课,使学生可以将导学内容得以掌握,并能**自学解决一定的数学问题;
㈡例题分析与变式训练中的问题解决:例题分析体现数学问题的呈现方式,并进行变式训练。
㈢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的问题解决:课堂练习的反馈与反思,作业问题的反馈与反思;学生态度与积极性的培养。
总之,我们将以小课题为指导,以教学案为抓手,在反思中学习,在实践中积累,突出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上一篇:《比尾巴》的教学反思精选4篇
下一篇:地理教学反思精编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