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教案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陌上桑》教案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陌上桑》教案1

陌上桑

[关键词]  文言文/教案

一、教法建议

抛砖引玉

本课的教学可采用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做到在课堂上基本熟读成诵。重点体会罗敷形象的描写刻画,特别是侧面描写的作用。可以结合第一题的答案适当讲讲描写人物的知识,从中学习一些描写方法。

可以设计几个问题,帮助学生学习本诗。如:

1 . 课文是怎样刻画罗敷形象的 ?

2 . 罗敷的美丽体现在哪些方面 ?

3 . 罗敷的丈夫真的身居高位吗 ?

4 . 这首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

5 . 罗敷的故事反映了汉代怎样的现实 ?

6 . 罗敷的形象体现了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

7 . 你对汉乐府有哪些了解 ? 你还能背几首汉乐府 ?

指点迷津

( 一 ) 教学目的

1 . 学习本诗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2 . 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3 . 了解主人公罗敷反抗强暴的形象。

( 二 ) 重点难点突破

1 . 重点体会罗敷形象的刻画

罗敷是一位美丽的古代劳动妇女。从诗的第一节写她的美貌可知。诗一开始,就为读者塑造了一位光彩照人的美丽姑娘的形象,使人能产生丰富的想象,想象她也将是心灵纯美的品德高尚的人。在第2节里,她面对使君这个权势赫赫的无耻之徒的侮辱性的要求,毫不畏缩,断然拒绝,并且严词斥责,辛辣嘲讽。她不仅敢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第3节里,罗敷从官位、权势、富贵、气度诸方面极力夸耀自己的丈夫,这是罗敷面对那个欲以权势来攫取自己做玩物的使君所采取的一种斗争策略。她采用这种斗争策略,从气势上有力地压倒了地方,并且巧妙地保护了自己。

2 . 难点理解罗敷究竟是什么身分的妇女

罗敷作为一个经常要采桑养蚕的劳动妇女,她当然不会穿上课文中所写的那样华丽珍贵的服饰,写她的服饰是为了衬托她的美丽动人。同样,罗敷盛夸她的丈夫,也只是为了表现她机智聪明善于斗争的性格。同时,这也和民歌惯用的夸张手法分不开。

二、学海导航

学法指要

( 一 ) 掌握字词

1 . 注音

敷fū  倭wō  髻jì  缃xiāng  绮qǐ  驹jū  冉rán  陌mò

2 . 词句补释

日出东南隅:太阳在东方升起。东南隅,指东方,东南,偏义复词,偏在“东” ( 东方 ) ,“南”字无实义。隅,角落。

自名为罗敷:自称是罗敷。为,是。

善蚕桑:擅长养蚕采桑。善,擅长。蚕,桑,都是名词用作动词,译作养蚕、采桑。

青丝为笼系:用黑色丝线编成篮子上的络绳。为,做。笼:篮子。系,络绳,绳子。

头上倭堕髻:头上梳的是蓬松下坠的发髻。倭堕髻,歪倒在头的一侧,似堕非堕的发髻。

耳中明月珠:耳朵上戴着明月生辉的珠子耳环。明月珠,相似是出于西域大秦国的一种宝珠。明月,形容珠子的圆润和光泽。珠,珠耳环。

缃绮为不裙:下身穿的是杏黄色花绸裙子。缃,杏黄色。绮,有花纹的丝织品。

紫绮为上襦:上身穿的是紫色花绸短袄。襦,短袄。

捋髭须:抚摩着胡须。捋 ( lǚ ) ,用手指顺着抹。髭,嘴上边的胡子。

著  头: ( 只 ) 戴着包头发的纱巾。著,戴,   ( qiào ) 头,包头发的纱巾。

但坐观罗敷:只是因为看见罗敷那么美丽的缘故。但,只,只是。坐,因为,由于。

谢罗敷:请问罗敷。谢,这里作“敬问”、“请问”解。

宁可共载不:愿不愿跟他一同坐车回去 ? 宁可,这里当“愿意”讲。共载,一同坐车。

一何愚:怎么这样傻 ! 一何,何等,怎么这样。

居上头:在前列。意思是地位高,受人尊重。

何用识夫婿:凭什么认出我的夫婿呢 ? 何用,用何、凭什么。

专城居:住进独掌一城的太守府。专:独占。专城居:独占一城作官。

3 . 辨音

①著  zhù  著名               zhuó  著  头

②不  bù 不当                  fǒu  宁可共载不

③骑qí  骑马                   jì  东方千余骑

4 . 辨形

①髻  倭堕髻                     髭  捋髭须

②襦  紫绮为上襦                 懦  懦弱

( 二 ) 作品简介

本文是一首乐府诗。这是汉乐府中的著名诗篇。汉乐府,指汉朝的乐府诗。乐府,原是国家设立的音乐机关,职责是搜集、整理民间诗歌,后来就称这一类诗歌为“乐府”。

( 三 ) 课文内容和段路层次

这首诗是汉乐府中的名篇。全诗采用喜剧手法揭露统治阶级荒淫无耻,同时塑造了一位坚贞美丽的农家女子形象。

全诗分为三段。

第一段,写罗敷的美貌,劳动人民为之倾慕。

第二段,写使君觊觎美色,向罗敷提出无理要求。

第三段,写罗敷拒使君,并盛夸丈夫以压倒对方。

( 四 ) 了解本诗的写作特色

写作上,以叙事为主,融以描写和抒情。描写,又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 相结合,还运用了夸张、排比修辞手法。语言清新活泼,字里行间蕴含着一种乐观、幽默、俏皮的情韵,千百年来传诵不绝。

( 五 ) 体会诗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诗中反映的社会现实是颇为深刻的。封建社会里妇女的地位下,她们被视为男子的附属品,特别是有姿色的女子,往往成为权势者的猎物、玩物。本篇的主人公不畏权势,勇于斗争又善于斗争,战胜了对方,维护了妇女的尊严。全诗详溢着乐观气息,结尾带有喜剧色彩。

( 六 ) 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来刻画人物。

写罗敷的美丽一是为了塑造一个鲜明、突出、动人的人物形象,二是与下文使君形成对比。写罗敷的美丽采用的主要是侧面描写的方法,有美好景物的渲染,有精美器物的陪衬,有美丽服饰的描绘,有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倾慕。诗中的侧面描写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运用了夸张、排比的手法,极大的美化了主人公,使罗敷的形象鲜明、突出。

( 七 ) 分析罗敷的形象

罗敷是一位古代的劳动妇女,她美丽勤劳,不畏权势,勇于斗争又善于斗争,以自己的智慧维护妇女的尊严,是个心灵纯美、品德高尚的人。

( 八 ) 疑难解析及思路范例

1 .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说明什么 ?

罗敷勤劳,善劳动。

2 . “善蚕桑”的普通劳动妇女为什么竟提着那样珍贵的“笼” ( 篮子 )  ——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去采桑 ? 现实生活中的采桑女果真会如此吗 ?

诗中用了夸张手法意在为下文写罗敷的美丽、高贵做铺垫。

3 . 罗敷的美丽体现在哪些方面 ?

先具体细致地描写罗敷采桑用具和服饰,借以上两者的美来烘托罗敷不同寻常的美丽。这样的美人的出现当然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与喜爱。接下来,诗人就接着写了各种人物着迷似的姿态来间接地反映罗敷的美:行人停步放下担子,捋捻着胡须;少年人脱下帽子,忘记了露出鼓束发的纱巾;耕田的、锄地的也全都下手中的工作。总之罗敷的美的光照处的一切都发生了神奇的变仳,人们的所有日常秩序全被打乱了。

4 . 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写罗敷的容貌之美,为什么称赞罗敷的环境、器物和服饰 ? 为什么写众人为罗敷的容貌美所倾倒 ? 没有直接描写罗敷的容貌,读者能感受到她的美吗 ?

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描写人物,可以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服饰等。环境描写是种渲染、烘托,器物描写是一种陪衬、衬托。也可采取侧面描写 ( 又叫间接描写 ) 的方法 ( 这是相对正面、直接描写而言的 ) ,例如,用景物烘托,借助他人的反应,用其他人物对比等。

这首诗描写罗敷的美貌,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有美好景物的渲染,有精美器物的陪衬,有美丽服饰的描绘,有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倾慕,既便不再直接描写罗敷的容貌 ( 肖像 ) ,读者也足以感到她的美丽姿容了。其中借助他人的反应的描写,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特别成功。又,由于运用了夸张、排比的手法,极大的美化了主人公,使得人物形象更鲜明、突出,效果很好。

5 . 诗的后半部分写罗敷的人格之美。作者只是从正面把罗敷的语言行为原原本本的描绘在读者面前,让读者直接去认识、判断罗敷的人格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这样写,一是文字简约,显得干脆利落,二是表现有力,形象鲜明。因为前半部分对罗敷已作了多方面描写,够充分的了,如果这里再作细致描写,就会显得累赘、拖沓。

6 . 诗篇在采桑事件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作手法 ? 描写出罗敷的什么样的形象 ?

运用排比、夸张修辞方法和侧面描写方法,描写出了罗敷的美丽的形象。先写罗敷采桑用具的美好、发型的美观、耳环和珍贵、衣着的美丽,衬托出她容貌的美丽;再写不同年龄、不同身分的人看到罗敷都忘却了正做的事,以致“来归相怨怒”,表现出罗敷的巨大吸引力量,进一步从侧面烘托出了她容貌的美丽。这样,一个光彩照人的青年劳动女性的形象,鲜明地树立在读者面前了。

7 . 诗篇第二段勾画出了使君什么样的形象 ? 勾画这一形象具有什么作用 ?

“使君”,点明他的高官地位,“五马”,表现他的煊赫声势,“遣吏往”,显示他的权势气派。陌路相逢,就踟蹰不进,先遣吏问,后又自请“共载”,勾画出了他凭借权势,觊觎美色,调戏诱骗罗敷的丑恶嘴脸。勾画这一丑恶形象,,体现着矛盾的发生,树立了罗敷的对立面。

8 . 诗篇怎样描写罗敷坚拒使君的劝诱 ? 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特点 ?

先写“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 !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面对使君、痛斥他的无耻要求,表现了罗敷不慕权势、不畏威逼的勇敢性格、高贵品质。再用排比、夸张修辞手法描写罗敷夸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夸耀丈夫官高位显:“何用识夫婿……可值千万余”,夸耀丈夫赫赫威势;“十五府小吏……四十专城居”,夸耀丈夫接连升迁,前程远大;“为人洁白晰……冉冉府中趋”,夸耀丈夫堂堂仪表、官宦风度;“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以众多官员盛赞丈夫,结住夸夫。无耻的使君依仗权势戏诱罗敷,罗敷针锋相对,以夸耀丈夫揶揄压倒对方。这段言辞,内涵嘲讽的机锋,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体现着善于斗争的精神,无耻的使君只能狼狈不堪,逃之夭夭。罗敷外貌与内心兼美,勇敢与智慧并具的青年劳动女性的性格特点,活生生地表现出来了。

9 . 罗敷的丈夫真的身居高位吗 ?

倘若罗敷真有这样气派的丈夫,她还用去城南采桑吗 ? 所以,罗敷夸大,只是想借此来贬低使君,并表示自己对使君  赫声势的冷漠态度,以使使君自渐形秽,不敢纠缠。

10 . 在封建社会里,女子的社会地位极为低下,可是罗敷这个普通的劳动妇女却敢于嘲弄并拒绝身居高位的使君。可见罗敷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

11 . 这个故事的结局会如何 ? 请推测。

结尾如何,诗人写有写出,但从罗敷学辞的某些内容来看,使君大概只好认输,罗敷达到了拒绝的目的。

12 . 通过以上分析来看,这首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

诗歌通过描写了一个使君调戏采桑女罗敷遭到严词拒绝的故事,揭露封建达官贵人的丑恶无耻,热情赞美了劳动妇女的坚贞不阿和对强暴的反抗。

( 九 ) 课文翻译

太阳升起在东方,照在秦家的楼上。秦家有个美丽的女儿,她的名字叫罗敷。罗敷最擅长的是养蚕, ( 这天 ) 来到城南采桑。青丝做了篮子提手,桂枝做了篮子的挂钩。头上梳的倭堕发髻,耳朵上戴的夜光宝珠耳坠。下边系的是杏黄色丝裙,上边穿的是紫绫小袄。走路的人见了罗敷,就放下担子只是捋着胡子看。年轻的人见了罗敷,脱下帽子裹着  头只顾瞅。耕田的人忘了犁地,锄地的人忘了锄草。 ( 由于耽误了活儿 ) 回家时互相抱怨 ( 误了事 ) ,只因贪看了罗敷姑娘。

大守的车马从南边来到, ( 见了罗敷,立即迷住了心窍。 ) 被勒住的车前的五匹大马,踟蹰着不知如何是好。太守派了差役去打听,这是谁家的美女 ?  ( 别人回答说 ) “这是秦家美丽的闺女,名字就叫罗敷。” ( 又问 ) “年纪多大了 ? ” ( 回答是 ) “不够二十岁,又比十五略大些。”太守恬不知耻地问罗敷:“可愿意跟我一起坐车回去不 ?

罗敷不慌不忙地上前搭话:“太守怎么这样痴愚 ? 太守本来有自己的妻子,我罗敷也本来有自己的夫婿。 ( 你要知道我夫婿是谁吗 ? 他就在 ) 东边的那个地方,一千多匹马的马队,我的丈夫就走在最前方。凭什么认出我的夫婿呢 ? 他就骑在跟从着黑马的大白马上。青丝系在马的尾巴上,马头上戴着金黄色的笼头。十五岁还是太守府的小吏,二十岁便作了朝廷上的大夫。三十岁当上侍中郎,四十岁就住进独掌一城的太守府。他面色洁白,生着稀疏清秀的胡须。在公府中踱起步来,从容舒徐。生中同僚数千人,都说我的夫婿出众绝俗。”

妙文赏析

宝·心·人

—— 给那老家伙一个便士

我们是空心人

我们是稻草人

互相依靠

头脑子塞满了稻草。唉 !

当我们在一起耳语时

我们干涩的声音

毫无起伏,毫无意义

像风吹在干草上

或像老鼠走在我们干燥的

地窖中的碎玻璃上。

有声无形,有影无色

瘫痪了的力量,无动机的姿势

那些已经越过界线

目光笔直,到了死亡另一个王国的人

记得我们 —— 如果稍稍记得的话 —— 不是

作为迷失的狂暴的灵魂而仅是

作为空心人

作为稻草人。

赏析:

T·S·艾略特 ( 1888 - 1965 ) ,英国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批评家,他是二十世纪世界文坛的先驱和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领袖。被誉为“当代最博学的英语诗人”,1922年长诗《荒原》的问世,使他获得了极高的国际声誉,进而确立了他现代派诗歌的鼻祖地位,1948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空心人》发表于1925年,他认为是诗人描写精神空虚的“现代人”的代表作。本诗具有了一种批判的高度,第一段围绕着英国的一个焰火庆祝仪式展开,篇首的“老家伙”指1605年试图炸毁国会大厦的福克斯,在每年的焰火庆祝会上,孩子们要用模拟他做的空心稻草人向家长要一两个便士玩。诗人首先借稻草人暗示现代人其实只是空心人,然后又用真正的福克斯 —— 迷失的、狂暴的人与现代人对比,说明现代人虽生犹死、虽有声却无形,仿佛已“到了死亡的另一个王国”,在这个世界上,他们连“迷失的狂暴的灵魂”都没有,只是一个个空心的稻草人而已。

思维体操

在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中,公安人员老周、老吴、老郑、老王负责侦破一起盗窃杀人案。侦察过程中发现甲、乙、丙三人是重要嫌疑对象,并且当中只有一个是盗窃杀人犯,但究竟谁是盗窃杀人犯,四人的判断却是各不相同的。

老周断定:甲不是盗窃杀人犯;老吴断定:丙是盗窃杀人犯;

老郑断定:乙是盗窃杀人犯;老王断定:丙不同盗窃杀人犯。

侦案结果证明:①盗窃杀人犯确系甲、乙、丙三人中一个。②在四位公安人员的断定中,只有一人的断定是正确的。

请问:谁是盗窃杀人犯 ? 谁的断定是正确的 ?

参考答案:

甲是盗窃杀人犯。老王的断定是正确的。

题解过程如下:由于吴、王的断定是相互矛盾的一对判断,二者必有一真,而已知四人的断定中只有一真,其余均为假,由此可知周的断定“甲不是盗窃杀人犯”是假,即甲是盗窃杀人犯。

在这四个断定中周吴郑的断定是假,只有老王的断定是真的。

三、智能显示

心中有数

一、德育:学习女主人公为维护妇女尊严,坚贞不阿的品质和勇敢机智的性格。

二、知识:

1 . 掌握以下字的读音和写法:倭  堕  襦  捋  髭    踟蹰  骊  晰    殊

2 . 了解乐府诗的特点。

三、能力:

1 . 阅读:①通过阅读,了解故事梗概,理清作者思路,欣赏主人公的外形美和性格美。

②欣赏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描写手法的运用。

2 . 写作:学习以叙事为主,融以描写和抒情的写作方法。

3 . 听说:进行诵读训练。

动脑动手

( 一 ) 解释加点的字

1 . 组坐观罗敷: (      )

A . 座位    B . 因为,由于    C . 蹲下    D . 等待

2 . 五马立踟蹰: (      )

A . 象蜘蛛一样                B . 如立柜形状

C . 徘徊,停滞不进的样子      D . 一只足

3 . 使君谢罗敷: (      )

A . 感谢    B . 辞别    C . 致谢    D . 请问

4 . 皆言夫婿殊: (      )

A . 出色,与众不同    B . 矮小    C . 除外    D . 小妹

( 二 ) 下面各组诗句都是写罗敷的美貌的,其中属于直接描写的是: (      )

A .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B .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C .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  头

D .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 三 ) 以第一段为例说明侧面描写的作用。

( 四 ) 说明下面各组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 . 使君从南来,王马立踟蹰。         (      )

2 .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 ”      (      )

3 .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      )

4 .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      )

( 五 ) 阅读下面一段诗句,然后回答问题:

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1 . 解释“盈盈”、“冉冉”的含义。

2 . 请你各用四人字概括这段诗的每层意思。

□□□□→□□□□→□□□□→□□□□

3 . 指出这段中直接描写与侧面烘托的诗句。

( 六 ) 从罗敷夸夫的言辞中,可以看出,罗敷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是: (      )

A . 是一位炫耀夫势、贪图享受的贵妇人

B . 是一个胆小怕事、循规蹈矩的一般妇人

C . 是一位坚贞不阿、勇敢机智的劳动妇女

D . 是一个爱好打扮、行为不端的不良女子

参考答案:

( 一 ) 1 . B  2 . C  3 . D  4 . A   ( 二 ) D

( 三 ) 如“行者见罗敷……锄者忘其锄”从侧面描写周围人都为罗敷的美貌而倾倒,以至忘神失态,更加烘托出她那动人的容貌,为下面的情节发展起了铺垫作用。

( 四 ) 1 . 借代  2 . 设问  3 . 夸张  4 . 比喻

( 五 ) 1 . 形容举步轻盈,从容大方

2 . 气派华贵  官运亨通  仪表堂堂  众人称羡

3 . 直接描写:为人洁白晰,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间接描写: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 六 ) C

创新园地

吴承恩年幼时,由于家境贫寒,常受富人欺侮。本乡有个大恶霸粮商名叫张皇兴,此人心狠手辣,在乡里人人恨又人人怕。吴家就多次被他敲诈过。后来吴承恩念书了,而且成了本乡有名的才童。有一年将过年时,张皇兴为附庸风雅,特地屈尊来请吴承恩给他写一幅春联。吴承恩想,这是个出气的好机会,便答应了。他写的春联是:

皇兴大粮行;

慈夙楚城扬。

加的横批是:拿去四首。

张皇兴见这副春联嵌入了自己的名字,而且还说是“大粮行”,十分高兴。只是那横批有些费解。但他料想吴家那毛孩子也不会怎么着他,便稀里糊涂地贴上了。

其实,吴承恩这横批是藏有“机关”的,你能看出来吗 ?

参考答案:

横批所谓“拿去四首”,是说把对联上下联的前四个字的上半部分去掉。实际上那幅对联应当是:

王八大粮行;

心歹楚城扬。

《陌上桑》教案2

一、导入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

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的诗歌。这些诗,一般都配乐歌唱。《乐府诗集》是宋朝郭茂倩编辑的乐府总集。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多方面反映社会风貌。有描述征人思乡的痛苦,暴露战争罪恶的;有鞭挞封建婚姻制度,沤歌男女爱情的;有披露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敲骨吸髓欺压百姓的。这些诗,都有较深的思想意义。在艺术创作上,乐府诗格律比较自由,杂言、五言、七言兼而有之,其余有些是不用韵的。叙事性强。最突出的特点是刚健清新、质朴自然、文辞优美。

2.关于《陌上桑》,可以让学生收集,再适当补充。

这是一首在东汉时期民间广为流传的诗歌,诗中的故事带有浓厚的传说性。过去有人对诗里的故事做过猜测,认为:《陌上桑》讲的是赵王的家令王仁妻子罗敷的事。罗敷出门采桑被赵王看见,赵王想把她霸占为妾,于是罗敷作《陌上桑》以表明自己的态度,制止了赵王的卑劣行为。

还有人认为《陌上桑》和“秋胡行’中的故事有关。秋胡的故事最早见于刘向的《烈女传》这个故事是说:有一个叫秋胡的人,娶妻五日便出外做官,五年后才回家。路上,见到一个漂亮的女子在采桑。下车对她说:“力田不如运丰年,力桑不如见国卿。便要娶她为妻,女子不从。秋胡来到家里,母亲引他见其妻,正是路遇的采桑女。妻子见秋胡是个负心人,便含恨投河而死。

这两则故事跟《陌上桑》有什么关系,现已很难考证。今天我们读这首诗,应当把它当作1篇文艺作品来看诗,欣赏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欣赏女主人公罗敷美丽、聪明、勇敢、忠贞,蔑视权贵的形象。

二、正课

1.朗读课文,注意语音准确,节奏分明,读出感情。

2.请学生翻译第二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陌]方位、角落。

[好女] 美女。

[善]有的本子作“喜”。

[青丝] 青色的丝绳。[笼]装桑叶的竹篮。[系]系物的绳子。

[笼钩] 一种工具,采桑时用来钩桑枝,行走时用来挑竹筐。

[倭堕髻] 种发髻名。其髻像云堆叠,歪在头部的一侧,是当时时髦的发式。

[明月珠]宝珠名。

[缃绮] 浅黄色有花纹的纺织品。

[孺] 短袄。

[行者]过路的人。

[下担]放下担子”[捋]抚摸。[髭须]胡须。

[著(zhuo2]戴。[帩头]包头的纱巾。

[但]只。[坐]因为,由于。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使君]汉代对太守或刺史的称呼。

[五马]指使君所乘的五匹马拉的车。汉朝太守出行用五匹马拉车。

[踟蹰]徘徊,停滞不前的样子。

[殊]美丽的女子。

[谢]这里是“请问”的意思。

[宁可]愿意。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一何]怎么这样。

[东方]指夫婿当官的地方。

[千余骑]泛指跟随夫婿的人。

[上头]前列。意思是地位高,受人尊重。

[何用] 凭什么。[识] 辨认。

[脑] 深黑色的马。[驹] 两岁的马。这句说骑着白马,后面跟着骑着小黑马的大官是我的丈夫。

[络] 这里指网状物兜住。这句说马头上戴着金色的笼头。

[鹿卢剑]剑把用丝绦缠绕起来,像鹿卢的样子。

[千万余]成干上万(钱)

[府小吏]太守府中地位卑下的小官吏。

[朝大夫]朝廷中大夫的官职。

[侍中郎] 出入宫禁的亲近官员。

[专城居] 一城之主,如太守在史一类的官。[专]独占。

[晰] 白。指皮肤洁白。

[羹]须发疏薄的样子。[颇] 略。

[盈盈]同下面的“冉冉”都是形容举步轻缓,从容大方的样子。

[殊] 出色,与众不同。

5.请学生翻译全文。

6.再次朗读课文。

7.提问:作品是怎样表现罗敷美貌的?

讨论并归纳:

1)写罗敷出场的环境美“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渲染,烘托了罗敷之美。

2)写罗敷采桑工具精美“青丝为笼系,桔枝为笼钩”,陪衬产托了罗敷之美。

3)写罗敷服饰的华美“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借服饰描写罗敷的外貌美。

4)写众人为罗敷的容貌美所倾倒,借助他人的反应,从侧面写出罗敷的美。

8.提问:课文第2段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使君被光艳照人的罗敷所吸引,打起了鬼主意,仗着权势,想诱使罗敷跟他走。先写使君权势显赫,坐着五马大车,带着随从,威风凛凛地从南方而来,一见到美貌的罗敷就徘徊不前了。接着派出随从去打听,得知罗敷正值青春妙龄,更是想入非非,按捺不住荒淫之心,急忙亲自走向前去对罗敷提出无理要求,要罗敷跟他一道回去。这段诗歌形象地表现了封建官僚使君这个好色之徒的丑态,揭露了他肮脏的灵魂。

9.提问:课文第3段写罗敷面对使君,怎样痛斥他的无理,表现罗敷的什么性格?

讨论并归纳:“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斥责、嘲讽使君的愚蠢,贪婪,表现了罗敷不慕权势、不畏威逼的勇敢性格、高贵的品质。

10.提问:罗敷如何夸耀自己的夫婿的?

讨论并归纳:

1)夸耀夫婿官高位显:“东方干余骑,夫婿居上头。”

2)夸耀夫婿赫赫威势:“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3)夸耀夫婿雍容富贵:“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4)夸耀夫婿接连升迁,前程远大:“十五府小吏……四十专城居。”

5)夸耀夫婿堂堂仪表:“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

6)夸耀夫婿风度翩翩:“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7)众多官员盛赞夫婿:“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11.提问:罗敷盛夸自己夫婿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无耻的使君依仗权势戏诱罗敷,罗敷则针锋相对,以夸耀夫婿椰输压倒对方,使他自形惭愧。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策略。

12.提问:罗敷运用这种策略表现了她什么性格特征?

讨论并归纳:表现她机智勇敢,善于斗争。

13.提问:请概括本诗的中心思想。

讨论并归纳:本诗叙述一个采桑女严词拒绝使君戏诱的故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官僚的丑恶,赞美女主人公忠贞、机智和反抗强暴的精神。

14.提问:本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

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罗敷热爱劳动,对爱情忠贞不二,这是罗敷的美好性格,也是真实可信的现实主义的描写。但描写罗敷的美貌和对夫婿的盛夸则是理想化的夸张的,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作者把现实主义的描写和浪漫主义的夸张结合起来,使罗敷的形象更加光彩照人,从而突出了中心。

2)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诗中写使君是用正面描写,写罗敷的美貌基本上用侧面烘托的方法,这样既丰满了人物形象,又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三、小结

《陌上桑》描写的是一个使君调戏采桑女子而遭严辞拒绝的故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官僚的丑恶,赞美了女主人公的坚贞、勇敢和机智。这首诗在艺术上也是很有特色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同时还善于从生活中摄取富有戏剧性的场面,人物性格通过矛盾冲突加以展示,笔法显得格外经济。通篇用五言,挥

洒自如,语言朴实无华,文辞错落有致;特别是采用了对话的形式,给人以亲切、逼真的感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陌上桑》教案3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乐府诗常识。

2.朗读、背诵,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心思想。

3.体会罗敷形象的特点和侧面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熟读、背诵。

2.理解课文反映的社会现实,理解罗敷形象的特点和意义。

3.学习侧面描写的方法,体会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的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一、简介“乐府”导入:

乐府本是汉代专门掌管音乐的官署,职责之一是搜集民间俗曲和歌辞。汉代人把乐府机关收集整理、编录演奏的诗篇称为“歌诗”,后人称为“乐府”或“乐府诗”。乐府诗既包括来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一些文人创作的诗歌。这些诗,一般都配乐歌唱。汉人郭茂倩编有《乐府诗集》,我们曾学过南北朝时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今天学习汉代乐府诗《陌上桑》。

二、朗读:

1.学生听朗读(播放朗读音频);教师提示注意以下字音:

陌(mò)  隅(yú)  敷(fū)  笼系(xì)  倭(wō)堕(duò)髻(jì)  缃(xiāng)绮(qǐ)

襦(rú)  捋(lǚ)  髭(zī)  著(zhuó)  帩(qiào)  踟(chí)蹰(chú)  姝(shū)

宁(nìng)  载(zài)  不(fǒu)  骑(jì)  婿(xù)  骊(lí)  系(jì)马尾  络(luò)

皙(xī)  鬑(lián)  盈(yíng)  冉(rǎn)  趋(qū)

2.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

三、了解课文内容,学习写作方法:

(一)第一段:

1.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2.学生对照注释理解内容,就不懂的地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教师准备:*好女:美女。*自名:本名。*善:擅长,很会。*蚕桑:养蚕采桑。*为:做成。*行者:过路人。*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由于看罗敷,耽误了手中的活,回来后彼此抱怨。但,只是;坐,因为。

3.指名概括本段大意。

(明确)写罗敷美貌。

4.学习描写手法:

(1)诗句灵活运用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描写罗敷美貌,结合这一段的内容具体说说。

(明确)首先使用侧面(间接)描写,写罗敷美好的住所:阳光照耀的秦氏楼,描写采桑用的精美器物;接着正面(直接)描写罗敷精美华丽的服饰;然后又用侧面描写,借助行者、少年,耕者、锄者如痴如呆的反映表现对罗敷的倾慕。主要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即使不再使用正面描写,我们已能感受到罗敷绝美的姿容了。

(2)这一段还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以增强表达效果?

(明确)夸张、排比。(例略)

5.学生齐读、自读、背诵这一段。

(二)第二段:

1.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2.学生质疑,师生解疑。

教师准备:*谢:请问。*宁可:愿意。*共载:一道乘车而去。*不:同“否”。

3.指名学生概括本段大意。

(明确)写使君垂涎罗敷美色,向她提出无礼要求。

4.理解诗句含义:

(1)从描写使君的语句中,你看出了什么?

(明确)前两句写使君耀武扬威,接下来写使君盛气凌人,最后两句写使君厚颜无耻。这几句,把一个封建社会官吏的荒淫无耻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2)(讲解)这一段写使君突然出现,酝酿了使君和罗敷的矛盾冲突。

5.齐读、背诵。

(三)第三段:

1.指名朗读,再齐读。

2.学生质疑,师生解疑。

教师准备:*前:动词,向前。*置词:致词。*十五、二十、三十、四十:指年龄。*为人:指外表。*冉冉:缓慢的样子。*趋:慢步走。*坐:同“座”。

3.指名学生概括本段大意。

(明确)写罗敷拒绝使君,并盛夸丈夫以压倒对方。

4.理解诗句的含义:

(1)罗敷的话“使君一何愚”表现她怎样的性格?

(明确)面对使君、吏人的卑劣行径,罗敷怒不可遏,挺身而出,义正词严,表现出她不畏强暴、蔑视权贵、据理力争、恪守操守的高贵品质。

(2)接下来罗敷为什么要盛赞自己的丈夫?

(明确)罗敷面对的是使君,必须用机智才能取胜。她向使君表明自己的丈夫也是当大官的,这是为免受侮辱而用的脱身之计,意在压倒对方,使这个欺软怕强的家伙无从下手。这表现了罗敷的觉着勇敢和机警智慧。

(3)罗敷对丈夫的赞美,哪些地方的正面描写,哪些地方是侧面描写?

(明确)用所乘之马及马的装饰物、腰间佩剑等侧面烘托丈夫的地位,用同座之人的表现烘托他的出色、与众不同;其他是正面描写,写丈夫雍容大度、漂亮潇洒。

(4)诗没有交待这场矛盾冲突的结局,你认为会是什么样的?

(明确)我们可以想见使君那种颓丧、尴尬的狼狈相;也可以想见罗敷扬眉吐气、获胜而归的神情……诗没有写结局,这给我们留下了空阔的想象空间,回味悠长。

(四)小结全诗:

1.学生齐读全诗。

2.怎样概括全诗的主题思想?

(明确)全诗叙述了采桑美少妇罗敷严词拒绝使君调戏的故事,歌颂了女主人公的机智、勇敢和反抗精神。

四、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这首诗。预习《诗经》三首。

课后记:

《陌上桑》教案4

陌 上 桑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到我们秦家的楼房。秦家有位美丽的少女,本来取名叫罗敷。罗敷很会养蚕采桑,(有一天在)城南边侧采桑。用青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用桂树枝做篮子上的提柄。头上梳着倭堕髻,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走路的人看见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子(注视她)。年轻人看见罗敷,脱掉帽子整理仪容。耕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犁地,锄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锄地;回来后互相埋怨生气,只因为观看罗敷。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太守乘车从南边来了,拉车的五匹马停下来徘徊不前。太守派遣小吏过去,问这是谁家的美女。小吏回答:“是秦家的美女,本名叫罗敷。”太守又问:“罗敷年龄多大了?”小吏回答:“二十岁还不足,十五岁略微有多。”太守令小吏问罗敷,“愿意一起坐车吗?”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上前回话:“太守你多么愚蠢!太守你本来有妻子,罗敷我本来有丈夫。(丈夫当官)在东方,随从人马一千多,他排列在最前头。凭什么识别我丈夫?骑白马后面跟随小黑马的那个大官就是,用青丝拴着马尾,那马头上戴着金黄色的笼头;腰中佩着鹿卢剑,宝剑可以值上千上万钱,十五岁在太守府做小吏,二十岁在朝廷里做大夫,三十做皇上的侍中郎,四十岁成为一城之主。他长得皮肤洁白,疏朗朗略微长一点胡须;他轻缓地在府中迈方步,从容地出入官府。(太守座中聚会时)在座的有几千人,都说我丈夫与众不同。”

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陌上桑》教案5

一、教法建议

抛砖引玉

本课的教学可采用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做到在课堂上基本熟读成诵。重点体会罗敷形象的描写刻画,特别是侧面描写的作用。可以结合第一题的答案适当讲讲描写人物的知识,从中学习一些描写方法。

可以设计几个问题,帮助学生学习本诗。如:

1 . 课文是怎样刻画罗敷形象的 ?

2 . 罗敷的美丽体现在哪些方面 ?

3 . 罗敷的丈夫真的身居高位吗 ?

4 . 这首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

5 . 罗敷的故事反映了汉代怎样的现实 ?

6 . 罗敷的形象体现了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

7 . 你对汉乐府有哪些了解 ? 你还能背几首汉乐府 ?

指点迷津

( 一 ) 教学目的

1 . 学习本诗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2 . 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3 . 了解主人公罗敷反抗强暴的形象。

( 二 ) 重点难点突破

1 . 重点体会罗敷形象的刻画

罗敷是一位美丽的古代劳动妇女。从诗的第一节写她的美貌可知。诗一开始,就为读者塑造了一位光彩照人的美丽姑娘的形象,使人能产生丰富的想象,想象她也将是心灵纯美的品德高尚的人。在第2节里,她面对使君这个权势赫赫的无耻之徒的侮辱性的要求,毫不畏缩,断然拒绝,并且严词斥责,辛辣嘲讽。她不仅敢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第3节里,罗敷从官位、权势、富贵、气度诸方面极力夸耀自己的丈夫,这是罗敷面对那个欲以权势来攫取自己做玩物的使君所采取的一种斗争策略。她采用这种斗争策略,从气势上有力地压倒了地方,并且巧妙地保护了自己。

2 . 难点理解罗敷究竟是什么身分的妇女

罗敷作为一个经常要采桑养蚕的劳动妇女,她当然不会穿上课文中所写的那样华丽珍贵的服饰,写她的服饰是为了衬托她的美丽动人。同样,罗敷盛夸她的丈夫,也只是为了表现她机智聪明善于斗争的性格。同时,这也和民歌惯用的夸张手法分不开。

二、学海导航

学法指要

( 一 ) 掌握字词

1 . 注音

敷fū  倭wō  髻jì  缃xiāng  绮qǐ  驹jū  冉rán  陌mò

2 . 词句补释

日出东南隅:太阳在东方升起。东南隅,指东方,东南,偏义复词,偏在“东” ( 东方 ) ,“南”字无实义。隅,角落。

自名为罗敷:自称是罗敷。为,是。

善蚕桑:擅长养蚕采桑。善,擅长。蚕,桑,都是名词用作动词,译作养蚕、采桑。

青丝为笼系:用黑色丝线编成篮子上的络绳。为,做。笼:篮子。系,络绳,绳子。

头上倭堕髻:头上梳的是蓬松下坠的发髻。倭堕髻,歪倒在头的一侧,似堕非堕的发髻。

耳中明月珠:耳朵上戴着明月生辉的珠子耳环。明月珠,相似是出于西域大秦国的一种宝珠。明月,形容珠子的圆润和光泽。珠,珠耳环。

缃绮为不裙:下身穿的是杏黄色花绸裙子。缃,杏黄色。绮,有花纹的丝织品。

紫绮为上襦:上身穿的是紫色花绸短袄。襦,短袄。

捋髭须:抚摩着胡须。捋 ( lǚ ) ,用手指顺着抹。髭,嘴上边的胡子。

著  头: ( 只 ) 戴着包头发的纱巾。著,戴,   ( qiào ) 头,包头发的纱巾。

但坐观罗敷:只是因为看见罗敷那么美丽的缘故。但,只,只是。坐,因为,由于。

谢罗敷:请问罗敷。谢,这里作“敬问”、“请问”解。

宁可共载不:愿不愿跟他一同坐车回去 ? 宁可,这里当“愿意”讲。共载,一同坐车。

一何愚:怎么这样傻 ! 一何,何等,怎么这样。

居上头:在前列。意思是地位高,受人尊重。

何用识夫婿:凭什么认出我的夫婿呢 ? 何用,用何、凭什么。

专城居:住进独掌一城的太守府。专:独占。专城居:独占一城作官。

3 . 辨音

①著  zhù  著名               zhuó  著  头

②不  bù 不当                  fǒu  宁可共载不

③骑qí  骑马                   jì  东方千余骑

4 . 辨形

①髻  倭堕髻                     髭  捋髭须

②襦  紫绮为上襦                 懦  懦弱

( 二 ) 作品简介

本文是一首乐府诗。这是汉乐府中的著名诗篇。汉乐府,指汉朝的乐府诗。乐府,原是国家设立的音乐机关,职责是搜集、整理民间诗歌,后来就称这一类诗歌为“乐府”。

( 三 ) 课文内容和段路层次

这首诗是汉乐府中的名篇。全诗采用喜剧手法揭露统治阶级荒淫无耻,同时塑造了一位坚贞美丽的农家女子形象。

全诗分为三段。

第一段,写罗敷的美貌,劳动人民为之倾慕。

第二段,写使君觊觎美色,向罗敷提出无理要求。

第三段,写罗敷拒使君,并盛夸丈夫以压倒对方。

( 四 ) 了解本诗的写作特色

写作上,以叙事为主,融以描写和抒情。描写,又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 相结合,还运用了夸张、排比修辞手法。语言清新活泼,字里行间蕴含着一种乐观、幽默、俏皮的情韵,千百年来传诵不绝。

( 五 ) 体会诗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诗中反映的社会现实是颇为深刻的。封建社会里妇女的地位下,她们被视为男子的附属品,特别是有姿色的女子,往往成为权势者的猎物、玩物。本篇的主人公不畏权势,勇于斗争又善于斗争,战胜了对方,维护了妇女的尊严。全诗详溢着乐观气息,结尾带有喜剧色彩。

( 六 ) 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来刻画人物。

写罗敷的美丽一是为了塑造一个鲜明、突出、动人的人物形象,二是与下文使君形成对比。写罗敷的美丽采用的主要是侧面描写的方法,有美好景物的渲染,有精美器物的陪衬,有美丽服饰的描绘,有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倾慕。诗中的侧面描写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运用了夸张、排比的手法,极大的美化了主人公,使罗敷的形象鲜明、突出。

( 七 ) 分析罗敷的形象

罗敷是一位古代的劳动妇女,她美丽勤劳,不畏权势,勇于斗争又善于斗争,以自己的智慧维护妇女的尊严,是个心灵纯美、品德高尚的人。

( 八 ) 疑难解析及思路范例

1 .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说明什么 ?

罗敷勤劳,善劳动。

2 . “善蚕桑”的普通劳动妇女为什么竟提着那样珍贵的“笼” ( 篮子 )  ——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去采桑 ? 现实生活中的采桑女果真会如此吗 ?

诗中用了夸张手法意在为下文写罗敷的美丽、高贵做铺垫。

3 . 罗敷的美丽体现在哪些方面 ?

先具体细致地描写罗敷采桑用具和服饰,借以上两者的美来烘托罗敷不同寻常的美丽。这样的美人的出现当然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与喜爱。接下来,诗人就接着写了各种人物着迷似的姿态来间接地反映罗敷的美:行人停步放下担子,捋捻着胡须;少年人脱下帽子,忘记了露出鼓束发的纱巾;耕田的、锄地的也全都下手中的工作。总之罗敷的美的光照处的一切都发生了神奇的变仳,人们的所有日常秩序全被打乱了。

4 . 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写罗敷的容貌之美,为什么称赞罗敷的环境、器物和服饰 ? 为什么写众人为罗敷的容貌美所倾倒 ? 没有直接描写罗敷的容貌,读者能感受到她的美吗 ?

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描写人物,可以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服饰等。环境描写是种渲染、烘托,器物描写是一种陪衬、衬托。也可采取侧面描写 ( 又叫间接描写 ) 的方法 ( 这是相对正面、直接描写而言的 ) ,例如,用景物烘托,借助他人的反应,用其他人物对比等。

这首诗描写罗敷的美貌,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有美好景物的渲染,有精美器物的陪衬,有美丽服饰的描绘,有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倾慕,既便不再直接描写罗敷的容貌 ( 肖像 ) ,读者也足以感到她的美丽姿容了。其中借助他人的反应的描写,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特别成功。又,由于运用了夸张、排比的手法,极大的美化了主人公,使得人物形象更鲜明、突出,效果很好。

5 . 诗的后半部分写罗敷的人格之美。作者只是从正面把罗敷的语言行为原原本本的描绘在读者面前,让读者直接去认识、判断罗敷的人格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这样写,一是文字简约,显得干脆利落,二是表现有力,形象鲜明。因为前半部分对罗敷已作了多方面描写,够充分的了,如果这里再作细致描写,就会显得累赘、拖沓。

6 . 诗篇在采桑事件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作手法 ? 描写出罗敷的什么样的形象 ?

运用排比、夸张修辞方法和侧面描写方法,描写出了罗敷的美丽的形象。先写罗敷采桑用具的美好、发型的美观、耳环和珍贵、衣着的美丽,衬托出她容貌的美丽;再写不同年龄、不同身分的人看到罗敷都忘却了正做的事,以致“来归相怨怒”,表现出罗敷的巨大吸引力量,进一步从侧面烘托出了她容貌的美丽。这样,一个光彩照人的青年劳动女性的形象,鲜明地树立在读者面前了。

7 . 诗篇第二段勾画出了使君什么样的形象 ? 勾画这一形象具有什么作用 ?

“使君”,点明他的高官地位,“五马”,表现他的煊赫声势,“遣吏往”,显示他的权势气派。陌路相逢,就踟蹰不进,先遣吏问,后又自请“共载”,勾画出了他凭借权势,觊觎美色,调戏诱骗罗敷的丑恶嘴脸。勾画这一丑恶形象,,体现着矛盾的发生,树立了罗敷的对立面。

8 . 诗篇怎样描写罗敷坚拒使君的劝诱 ? 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特点 ?

先写“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 !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面对使君、痛斥他的无耻要求,表现了罗敷不慕权势、不畏威逼的勇敢性格、高贵品质。再用排比、夸张修辞手法描写罗敷夸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夸耀丈夫官高位显:“何用识夫婿……可值千万余”,夸耀丈夫赫赫威势;“十五府小吏……四十专城居”,夸耀丈夫接连升迁,前程远大;“为人洁白晰……冉冉府中趋”,夸\\耀丈夫堂堂仪表、官宦风度;“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以众多官员盛赞丈夫,结住夸夫。无耻的使君依仗权势戏诱罗敷,罗敷针锋相对,以夸耀丈夫揶揄压倒对方。这段言辞,内涵嘲讽的机锋,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体现着善于斗争的精神,无耻的使君只能狼狈不堪,逃之夭夭。罗敷外貌与内心兼美,勇敢与智慧并具的青年劳动女性的性格特点,活生生地表现出来了。

9 . 罗敷的丈夫真的身居高位吗 ?

倘若罗敷真有这样气派的丈夫,她还用去城南采桑吗 ? 所以,罗敷夸大,只是想借此来贬低使君,并表示自己对使君  赫声势的冷漠态度,以使使君自渐形秽,不敢纠缠。

10 . 在封建社会里,女子的社会地位极为低下,可是罗敷这个普通的劳动妇女却敢于嘲弄并拒绝身居高位的使君。可见罗敷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

11 . 这个故事的结局会如何 ? 请推测。

结尾如何,诗人写有写出,但从罗敷学辞的某些内容来看,使君大概只好认输,罗敷达到了拒绝的目的。

12 . 通过以上分析来看,这首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

诗歌通过描写了一个使君调戏采桑女罗敷遭到严词拒绝的故事,揭露封建达官贵人的丑恶无耻,热情赞美了劳动妇女的坚贞不阿和对强暴的反抗。

( 九 ) 课文翻译

太阳升起在东方,照在秦家的楼上。秦家有个美丽的女儿,她的名字叫罗敷。罗敷最擅长的是养蚕, ( 这天 ) 来到城南采桑。青丝做了篮子提手,桂枝做了篮子的挂钩。头上梳的倭堕发髻,耳朵上戴的夜光宝珠耳坠。下边系的是杏黄色丝裙,上边穿的是紫绫小袄。走路的人见了罗敷,就放下担子只是捋着胡子看。年轻的人见了罗敷,脱下帽子裹着  头只顾瞅。耕田的人忘了犁地,锄地的人忘了锄草。 ( 由于耽误了活儿 ) 回家时互相抱怨 ( 误了事 ) ,只因贪看了罗敷姑娘。

大守的车马从南边来到, ( 见了罗敷,立即迷住了心窍。 ) 被勒住的车前的五匹大马,踟蹰着不知如何是好。太守派了差役去打听,这是谁家的美女 ?  ( 别人回答说 ) “这是秦家美丽的闺女,名字就叫罗敷。” ( 又问 ) “年纪多大了 ? ” ( 回答是 ) “不够二十岁,又比十五略大些。”太守恬不知耻地问罗敷:“可愿意跟我一起坐车回去不 ?

罗敷不慌不忙地上前搭话:“太守怎么这样痴愚 ? 太守本来有自己的妻子,我罗敷也本来有自己的夫婿。 ( 你要知道我夫婿是谁吗 ? 他就在 ) 东边的那个地方,一千多匹马的马队,我的丈夫就走在最前方。凭什么认出我的夫婿呢 ? 他就骑在跟从着黑马的大白马上。青丝系在马的尾巴上,马头上戴着金黄色的笼头。十五岁还是太守府的小吏,二十岁便作了朝廷上的大夫。三十岁当上侍中郎,四十岁就住进独掌一城的太守府。他面色洁白,生着稀疏清秀的胡须。在公府中踱起步来,从容舒徐。生中同僚数千人,都说我的夫婿出众绝俗。”

妙文赏析

宝•心•人

—— 给那老家伙一个便士

我们是空心人

我们是稻草人

互相依靠

头脑子塞满了稻草。唉 !

当我们在一起耳语时

我们干涩的声音

毫无起伏,毫无意义

像风吹在干草上

或像老鼠走在我们干燥的

地窖中的碎玻璃上。

有声无形,有影无色

瘫痪了的力量,无动机的姿势

那些已经越过界线

目光笔直,到了死亡另一个王国的人

记得我们 —— 如果稍稍记得的话 —— 不是

作为迷失的狂暴的灵魂而仅是

作为空心人

作为稻草人。

赏析:

t•s•艾略特 ( 1888 - 1965 ) ,英国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批评家,他是二十世纪世界文坛的先驱和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领袖。被誉为“当代最博学的英语诗人”,1922年长诗《荒原》的问世,使他获得了极高的国际声誉,进而确立了他现代派诗歌的鼻祖地位,1948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空心人》发表于1925年,他认为是诗人描写精神空虚的“现代人”的代表作。本诗具有了一种批判的高度,第一段围绕着英国的一个焰火庆祝仪式展开,篇首的“老家伙”指16XX年试图炸毁国会大厦的福克斯,在每年的焰火庆祝会上,孩子们要用模拟他做的空心稻草人向家长要一两个便士玩。诗人首先借稻草人暗示现代人其实只是空心人,然后又用真正的福克斯 —— 迷失的、狂暴的人与现代人对比,说明现代人虽生犹死、虽有声却无形,仿佛已“到了死亡的另一个王国”,在这个世界上,他们连“迷失的狂暴的灵魂”都没有,只是一个个空心的稻草人而已。

思维体操

在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中,公安人员老周、老吴、老郑、老王负责侦破一起盗窃杀人案。侦察过程中发现甲、乙、丙三人是重要嫌疑对象,并且当中只有一个是盗窃杀人犯,但究竟谁是盗窃杀人犯,四人的判断却是各不相同的。

老周断定:甲不是盗窃杀人犯;老吴断定:丙是盗窃杀人犯;

老郑断定:乙是盗窃杀人犯;老王断定:丙不同盗窃杀人犯。

侦案结果证明:①盗窃杀人犯确系甲、乙、丙三人中一个。②在四位公安人员的断定中,只有一人的断定是正确的。

请问:谁是盗窃杀人犯 ? 谁的断定是正确的 ?

参考答案:

甲是盗窃杀人犯。老王的断定是正确的。

题解过程如下:由于吴、王的断定是相互矛盾的一对判断,二者必有一真,而已知四人的断定中只有一真,其余均为假,由此可知周的断定“甲不是盗窃杀人犯”是假,即甲是盗窃杀人犯。

在这四个断定中周吴郑的断定是假,只有老王的断定是真的。

三、智能显示

心中有数

一、德育:学习女主人公为维护妇女尊严,坚贞不阿的品质和勇敢机智的性格。

二、知识:

1 . 掌握以下字的读音和写法:倭  堕  襦  捋  髭    踟蹰  骊  晰    殊

2 . 了解乐府诗的特点。

三、能力:

1 . 阅读:①通过阅读,了解故事梗概,理清作者思路,欣赏主人公的外形美和性格美。

②欣赏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描写手法的运用。

2 . 写作:学习以叙事为主,融以描写和抒情的写作方法。

3 . 听说:进行诵读训练。

动脑动手

( 一 ) 解释加点的字

1 . 组坐观罗敷: (      )

a . 座位    b . 因为,由于    c . 蹲下    d . 等待

2 . 五马立踟蹰: (      )

a . 象蜘蛛一样                b . 如立柜形状

c . 徘徊,停滞不进的样子      d . 一只足

3 . 使君谢罗敷: (      )

a . 感谢    b . 辞别    c . 致谢    d . 请问

4 . 皆言夫婿殊: (      )

a . 出色,与众不同    b . 矮小    c . 除外    d . 小妹

( 二 ) 下面各组诗句都是写罗敷的美貌的,其中属于直接描写的是: (      )

a .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b .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c .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  头

d .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 三 ) 以第一段为例说明侧面描写的作用。

( 四 ) 说明下面各组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 . 使君从南来,王马立踟蹰。         (      )

2 .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 ”      (      )

3 .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      )

4 .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      )

( 五 ) 阅读下面一段诗句,然后回答问题:

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1 . 解释“盈盈”、“冉冉”的含义。

2 . 请你各用四人字概括这段诗的每层意思。

□□□□→□□□□→□□□□→□□□□

3 . 指出这段中直接描写与侧面烘托的诗句。

( 六 ) 从罗敷夸夫的言辞中,可以看出,罗敷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是: (      )

a . 是一位炫耀夫势、贪图享受的贵妇人

b . 是一个胆小怕事、循规蹈矩的一般妇人

c . 是一位坚贞不阿、勇敢机智的劳动妇女

d . 是一个爱好打扮、行为不端的不良女子

参考答案:

( 一 ) 1 . b  2 . c  3 . d  4 . a   ( 二 ) d

( 三 ) 如“行者见罗敷……锄者忘其锄”从侧面描写周围人都为罗敷的美貌而倾倒,以至忘神失态,更加烘托出她那动人的容貌,为下面的情节发展起了铺垫作用。

( 四 ) 1 . 借代  2 . 设问  3 . 夸张  4 . 比喻

( 五 ) 1 . 形容举步轻盈,从容大方

2 . 气派华贵  官运亨通  仪表堂堂  众人称羡

3 . 直接描写:为人洁白晰,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间接描写: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 六 ) c

创新园地

吴承恩年幼时,由于家境贫寒,常受富人欺侮。本乡有个大恶霸粮商名叫张皇兴,此人心狠手辣,在乡里人人恨又人人怕。吴家就多次被他敲诈过。后来吴承恩念书了,而且成了本乡有名的才童。有一年将过年时,张皇兴为附庸风雅,特地屈尊来请吴承恩给他写一幅春联。吴承恩想,这是个出气的好机会,便答应了。他写的春联是:

皇兴大粮行;

慈夙楚城扬。

加的横批是:拿去四首。

张皇兴见这副春联嵌入了自己的名字,而且还说是“大粮行”,十分高兴。只是那横批有些费解。但他料想吴家那毛孩子也不会怎么着他,便稀里糊涂地贴上了。

其实,吴承恩这横批是藏有“机关”的,你能看出来吗 ?

参考答案:

横批所谓“拿去四首”,是说把对联上下联的前四个字的上半部分去掉。实际上那幅对联应当是:

王八大粮行;

心歹楚城扬。

17 5662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