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儿》【优秀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柳叶儿》【优秀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苏教版)《柳叶儿》【第一篇】

一、学习目标:

1、学习字词

2、从理解“苦”与“乐”来让学生感念生活。

3、、结合课文的语句,体会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二、情景创设:

(一)、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请描绘一下你所能想到的艰苦的生活。(捋槐树叶、地瓜叶子,榆树皮,挖观音土、草根充饥,爬树好就是这样被逼出来的啊。)互相合作,交流感受。(从衣食住行角度来谈)

2、柳叶儿是什么?能用具体的语言描绘一下它吗?学生具体描绘。

注意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绘。

3、这就是我们常见的柳叶儿,文人墨客们“又是吟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

赞赏它的多姿”,请从你的积累中回忆出写柳的诗句。回顾积累,再现,增强知识储备。(二)、导入: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美好的生活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经历过,感受到,我国已经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然而,我们不能忘记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和建国不久自然灾害时期那艰难困苦的生活。下面我们学习1篇当代作家宋学孟的回忆散文《柳叶儿》,同作者一起回到那充满酸涩的童年岁月。

三、自主学习: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作者在成年之后对小小的柳叶怀有怎样的感情?抓住文本进行。

2、为什么呢?你能否简单复述一下文中所讲的故事。四人一组讲述故事。

3、从文中找出些语句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写法。

四、自我检测

1、“柳叶救过我的命”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2、你觉得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五、巩固练习

1、我们现在的生活怎样?结合自身来讲。

2、那我们对待生活应该怎样?培养学生感念生活的思想感情。

3、请你用一、二句名言警句来对不知道珍惜的`人进行劝说。发挥学生主动性进行探究合作。

附:教学板书

柳叶儿苦、涩

珍爱生活

宋学孟乐

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再别康桥

作者: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第2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辨别形近字,掌握多音字及常用词语。

2、熟读课文,学习课文生动描写的方法。

3、品位含义深刻、饱含感情的语句,体会“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内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情景创设:

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柳叶儿能吃吗?有没有谁吃过柳叶儿,味道如何?(多数人没吃过,不知道柳叶儿还可以吃。有个别人吃过,感觉很不好吃。)下面就让我们来读读第十课《柳叶儿》这篇文章,看看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看看柳叶儿在那时起了怎样的作用。

三、自主学习:

(一)读课文,学习生字,注意形近字、多音字。请同学把自己找到的多音字写到黑板上,同学们根据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分别组词。

1、生字:嚼()着、涩()、捋()下来、凉飕飕()

2、形近字:噌(赠、增、憎)唾(锤、捶、垂)剁(垛、跺、朵)

3、词语:用武之地、得意洋洋、逞能、偶尔

(二)学生再读课文,设计相关思考题。

设计方法:

4、(1)。根据你对课文内容、语句的理解,设计思考题,引发同学深入思考。

(2)。提出不理解的语句、词语。

5、教师组织同学就提出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

(1)。文中两次写“我”总要摘下柳叶儿放在嘴里嚼,为什么?(抒写对柳叶的特殊感情。是它救过我的命,是它使我的童年充满了酸涩和快乐)

(2)。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我”为什么乐?(我上树爬高的本领有了用武之地)

(3)。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段落描写中,还可以品出什么味道?(抢柳叶、吃柳叶的描写,除了留下苦涩的时代烙印外,还可品出作者童年的欢乐,少年不识愁滋味。)

(4)。下面语句中画线词语的含义:

①“吃到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一个豆儿”就“香的不行”,在当时的我来说,的确如此,但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多少苦涩啊!)

②“最好吃的当然是用它(柳叶儿)来包菜包子,里面还要再放一勺油。”……“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包菜包子”就是最好吃的了,还要再放一勺油,“还”,可以想见当时油的珍贵。“圆鼓溜溜”“撑得透明”这是写我吃的贪婪和数量之多,也是写能够吃饱柳叶儿包子的乐趣,在那个时候能饱餐这样一顿美味,多高兴啊。)

6、放声朗读爬树、拾柳叶儿时的晨景、日出的描写、吃柳叶儿的描写等,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和儿童心理生动描写的方法。

7、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写作思路。(看柳叶儿——抢柳叶儿——吃柳叶儿——念柳叶儿)

四、自我检测:再讨论练笔

过去人们吃柳叶儿、吃野菜是生活所迫,今天人们的餐桌上也有柳叶儿和各种野菜,根本的不同在哪里?

讨论之后练笔:从吃树叶、吃野菜谈起(写出自己的看法及感悟)

五、巩固练习、练笔交流:

请就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事物写1篇散文。

教后感:

本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可把自己阅读的感悟直接与同学、老师交流,同学之间互相补充,共同提高,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讨论练笔,更深入地领会文章内涵。

《柳叶儿》【第二篇】

柳叶儿课文原文

又是柳叶儿抽芽的季节了。

每当看到那一片片打着细卷儿,在暖和的阳光里慢慢 舒展的柳叶儿时,我总忍不住要伸手去摘一片来,放在嘴里嚼着,慢慢品尝一番那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儿。

柳叶儿救过我的命。

那一年春天, 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干地瓜秧吃光了,榆树皮吃光了,大家又抢柳叶儿……那一年,我八岁。

柳叶,自然在嫩的时候最好吃,老了,便又苦又硬,难以下咽。柳叶儿一长出来,便长得风快,能够吃的日子,只有那么七八天,至多十几天。

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

柳叶儿,是要抢的。低处的,几天就被大人们抢光了。他们在长杆上绑一把 镰刀,咔嚓咔嚓把树枝全割下来,一抱一抱运回家去,柳叶儿捋下来吃,树枝儿烧火。高处的,大人没办法,这正好有了我的用武之地。

我的淘气,本来就是出了名的。从小就喜欢上树爬高来逞能。谁说这树太高,没人能爬上去,我就两脚一甩,鞋飞出去,猴一样"噌噌"地一直爬到最高点,爬到底下人越是不让上、越是嚷着危险的那根枝上去,抱住树枝,哗哗地摇,摇得我自己的身子随着树枝弹过来,摆过去,摇得底下人一个劲地喊叫,一片惊慌,才 得意洋洋地溜下树来。便是家里人知道,挨一顿骂,或是挨一巴掌,嘴里哇哇地哭,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我和三叔每天都是在太阳出来之前,露珠儿还在树叶儿上的时候,就去抢树叶儿的。近处的抢完了,就往远处。

天蒙蒙亮,眼睛还没有睁开,早春的空气里是一片湿润润的清凉。我和三叔一高一矮;一前一后,踩着村边的小道,一直走到村南那飘着一团淡淡晨雾的小河边。河水缓缓地流着,平静得连一个泡沫都没有,只有远处的小石桥下,偶尔传来一两声"哗啦哗啦"的水响。三叔先找到一棵树,大概认为值得上吧,就叫我过去。我走过去仰头看看,一下甩脱了鞋。.脚丫子猛地踩到冰凉的硬地上,牙齿都咯嘣嘣响。我赶紧把裤带勒紧,手上吐口唾沫,抱住树干,缓一 缓劲,便飕飕地爬上去。衣服扣子开了,肚皮蹭着了树干,凉飕飕的。树上的露珠滴进脖子,滚下去,通身又是一阵阴凉。

我从上而折了树枝往下扔,三叔仰着头在下边捡,一会儿便折下来一大抱。这时候,太阳出来了,老远老远淡青色的天边上,兀地跳出半轮鲜红,那红光便立刻远远地罩过来,像要把人化了进去。我看痴了,三叔便仰头问我:"你看什么?"我说:"一个大 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

柳枝儿抱回家来.奶奶便把柳叶儿捋进盒里、筐里,然后烧一锅开水煮,煮好之后,又捞进凉水里泡。往往要泡一两天,换三五次水,再攥干了剁碎,放上葱花、盐,做菜糊糊粥吃,有时候还会抓上一小把黑豆,喝两口粥,吃到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

最好吃的当然是用它来包菜包子,里面还要再放一勺油。做这样的饭,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 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每当这时,奶奶便不放我出去乱跑,她担心我一个跟头摔倒,那纸一般的'肚皮被 弄破,里面的肠子会淌出来。

多亏了那些树叶,吃光了一茬,长出来一茬,再吃光了一茬,再长出来一茬……那年月,有多少老百姓都是靠着这些树叶活下来的!

对于柳,人们又是吟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又是赞赏它的多姿。我却总忍不住要摘一片下来嚼嚼。而且,我想告诉人们,它味苦,微涩,但能救人,如果你没东西吃,它能够让你活下去。

柳叶儿课文赏析

1、引导:阅读就像旅游,除了去观览沿途美景,还要探究其美在何处,为什么美。欣赏1篇美文,我们除了像上步一样去捕捉表层的信息,还应从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等多个角度去进行品赏!

2、示范:让我们尝试从描写和语言运用的角度来品析本文的写作艺术,并进一步鉴赏主旨。如:“那一年春天,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干地瓜秧吃光了,榆树皮吃光了,大家又抢柳叶儿……”三个“吃光了”反复强调,显示饥饿的程度,揭示抢摘柳叶儿的原因。“又抢”二字证明摘柳叶乃是无奈之下的选择。

3、分成四人小组,合作找出�

(1)第8段中,写爬高的一连串动词:“甩、飞、爬、抱、摇、摆、溜”写出“我”的淘气,也为了下文爬高摘柳叶打下基础。

(2)第10段中用“湿润、清凉”四个词展现周围环境的静谧,富有诗情画意,为抢摘柳叶增添乐趣。而“冰凉、咯嘣嘣、 凉飕飕、滴进、阴凉”等 词则写出了抢摘柳叶子的苦涩滋味。

(3)第11段中,把 一个太阳比作“一个大樱桃,去年鲜红鲜红的。”写出极端饥饿,流露出苦涩之味。

(4)第12段中,描写品尝柳叶儿的情形:“抓上一小把黑豆,喝上几口粥,吃到了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用夸张的笔法写出了“柳叶儿”的美好滋味,可见当时生活是多么艰难。

(5)第13段说“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那纸一般的肚皮被弄破,里面的肠子会淌出来。”极言其饿,侧写生活的苦涩。

4、小结;文章明在写品“柳叶儿”之乐,实质不断点染生活之苦。也许没有这种苦,反倒体会不出其中的乐。正因为生活极苦,才有了尝柳叶儿之乐,苦乐相依,折射出作者对“乐”的辩证思考,即审苦与审乐完美结合。而以苦 写乐,正是我们常见的 衬托手法。(点出主题思想及主要写作方法)

5、反复朗读自己喜爱的语段。体会文中苦乐相伴的复杂感情。

《柳叶儿》【第三篇】

课题:柳叶儿

学习目标

1. 体会“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内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 品味文中含义深刻、饱含感情的语句。

学习重、难点

1. 体会“乐”和“苦中带涩”的意思感情的内涵,并体会今天生活的幸福。

2. 体会文中一些语句饱含的感情。

学法指导通过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更好的去体验作者对柳叶儿的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字音互填

咔嚓(      )           捋(      )             逞能(      )

sōu sōu(      )        蹭(      )             咯嘣嘣(      )

剁碎(      )           茬(      )             蒙蒙亮(      )

2.你了解这篇文章特定的背景吗?请把它写下来,看谁写的比较详细。

3.抢柳叶儿吃,这本来是一件极苦的事,但童年的“我”却感到无穷的乐趣。为什么会和我们大家的感觉不一样?(读了课文以后�

5.在预习过程中,有哪些句子是你体会不了的?动动笔吧,把它们写下来,与大家一起解决。

二。课堂助学:

1.导入

2.检查预习

3.整体感知

(1)文章的线索是什么?作者围绕线索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抢柳叶儿吃,这本来是一件极苦的事,但童年的“我”却感到无穷的乐趣。童年的“乐”体现在哪些方面?

4.合作探究

课文的语言饱含感情,“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贯穿全文,但都包含在语言之中。除了开头结尾直接点明以外,这种滋味包含在我的“乐”中,但这种“乐”中的滋味又是多么的苦涩啊!

①文章哪些地方可以反映吃曾经“乐”中带着许多的苦涩?

②文中哪些生动精彩的句子打动了你?

例句:又是柳叶儿抽芽的季节了。

赏析:一个“又是”既可以感觉到时间的推移,又可以体会出每一年作者都对柳叶儿非常关注。

5.释疑解难

6.教师小结

三、课堂巩固

阅读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①我和三叔每天都是在太阳出来之前,露珠儿还在树叶儿上的时候,就去抢树叶儿的。近处的抢完了,就往远处。

②天蒙蒙亮,眼睛还没有睁开,早春的空气里是一片湿润润的清凉。我和三叔一高一矮、一前一后,踩着村边的小道,一直走到村南那飘着一团淡淡晨雾的小河边。河水缓缓地流着,平静得连一个泡沫都没有,只有远处的小石桥下,偶尔传来一两声“哗啦哗啦”的水响。三叔先找到一棵树,大概认为值得上吧,就叫我过去。我走过去仰头看看,一下甩脱了鞋。脚丫子猛地踩到冰凉的硬地上,牙齿都咯蹦蹦响。我赶紧把裤带勒紧,手上吐口唾沫,抱住树干,缓一缓劲,便飕飕地爬上去。衣服扣子开了,肚皮蹭着了树干,凉飕飕的。树上的露珠滴进脖子,滚下去,通身又是一阵阴凉。

③我从上面折了树枝往下扔,三叔仰着头在下边捡,一会儿便折下来一大抱。这时候,太阳出来了,老远老远淡青色的天边上,死地跳出半轮鲜红,那红光便立刻远远地罩过来,像要把人化了进去。我看痴了,三叔便仰头问我:“你看什么?”我说:“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

④柳枝儿抱回家来,奶奶便把柳叶儿捋进盒里、筐里,然后烧一锅开水煮,煮好之后,又捞进凉水里泡。往往要泡一两天,换三五次水,再攥干了剁碎,放上葱花、盐,做菜糊糊粥吃,有时候还会抓上一小把黑豆,喝几口粥,吃到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

⑤最好吃的当然是用它来包菜包子,里面还要再放一勺油。做这样的饭,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每当这时,奶奶便不放我出去乱跑,她担心我一个跟头摔倒,那纸一般的肚皮被弄破,里面的肠子会淌出来。

1.从第一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知道,当年的“我”在去抢柳叶儿的时候,有两个特点,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第二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段中写“我”在树头顶上看到初升的太阳,感觉它像“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说说你的理解。如果是你,会有怎样的感觉?也请打一个比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五段中为什么讲“吃到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豆儿是吃在嘴里的,怎会香到心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这句话是有意夸张,还是写的真实的样子?这句话写出了“我”吃柳叶儿包子时什么样的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人说,童年是单纯的,可身上也会留下社会的印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延伸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谢天

①在小时候,每当冬夜,我们一大家人围着个大圆桌吃饭。我经常坐在祖母身旁,祖母总是摸着我的头说:“感谢老天爷赏我们家饭吃。记住!饭碗里一粒米都不许剩,要是糟蹋粮食,老天爷就不给咱们饭了。”

②刚上小学的我,正在念一些打倒偶像、破除迷信的课文。我的学校,就是从前的关帝庙,我的书桌就是供桌。我曾给周仓画上眼镜,给关平戴上胡子。祖母的话,老天爷什么的,我觉得是既多余,又落伍的。

③不过,我却很尊敬我的祖父母,因为这饭确实是他们挣来的,这家确实是他们建立的。我感谢面前的祖父母,不必感谢渺茫的老天爷。

④祖父长年在风雨里辛劳,祖母每天在茶饭里刻苦,他们明明知道要滴下眉毛上的汗珠,才能捡起田中的麦穗,为什么要谢天?我,一个小孩子,混吃混玩,而我为什么不感谢老天爷?——这个问题,在我的心中一直是个谜。

⑤直到前年,我在普林斯顿,浏览爱因斯坦的《我所看见的世界》,又得到一种新的体会。

⑥我在读这本书时,看到爱因斯坦对谢天的看法。比如:在与原子始祖波尔的争辩中,爱因斯坦不忘赞美波尔;在数学大师劳伦兹的纪念会上,他的谦卑的致辞更使人动容。我忽然发现爱因斯坦想尽量给人一个印象,即“相对论”不是甲发明的,就是乙发明的,而与爱因斯坦本人不相干似的。就连《相对论》本文中,爱因斯坦也会突然天外飞来一笔:“这如不是劳伦兹,就不能出‘相对论’”!像爱氏这种不居功的态度,实在是史册中少见的,爱因斯坦感谢了这位,感谢那位,感谢了古人,感谢今人,就是不提他自己。

⑦我就想,为什么立功者偏不居功?像爱因斯坦之于“相对论”,像我祖母之于我家。

⑧几年来自己到处奔波,挣了几碗饭吃,作了一些研究,写了几篇学术文章,真正做了点事之后,才有了一种新的觉悟,即是无论什么事,得之于人者太多,出之于己者太少。因为需要感谢的人太多了,就感谢天罢。无论什么事,也需要先人的遗爱和遗产,众人的支持与合作,机会的等候与到来,这些缺一不可。越是真正做过一点事,越是感觉到自己贡献的渺小。

⑨于是,创业的人都会自然想到天,而败家的人却无时不想到自己。

1.给下列字注音。

偶(    )像                          渺(    )小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糟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浏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为这篇文章划分层次。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5.文章的标题是“谢天”,为什么要谢天?请简要回答。(或摘录原文,或用自己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请用简要的文字予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⑨段结语是一句很富哲理性的话,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叶儿》【第四篇】

又是柳叶儿抽芽的季节了。

每当看到那一片片打着细卷儿,在暖和的阳光里慢慢舒展的柳叶儿时,我总忍不住要伸手去摘一片来,放在嘴里嚼着,慢慢品尝一番那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儿。

柳叶儿救过我的命。

那一年春天,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干地瓜秧吃光了,榆树皮吃光了,大家又抢柳叶儿……那一年,我8岁。

柳叶,自然在嫩的时候最好吃,老了,便又苦又硬,难以下咽。柳叶儿一长出来,便长得疯快,能够吃的日子,只有那么七八天,至多十几天。

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

柳叶儿,是要抢的。低处的,几天就被大人们抢光了。他们在长杆上绑一把镰刀,咔嚓咔嚓把树枝全割下来,一抱一抱运回家去,柳叶儿捋下来吃,树枝儿烧火。高处的,大人没办法,这正好有了我的用武之地。

我的淘气,本来就是出了名的。从小就喜欢上树爬高来逞能。谁说这树太高,没人能爬上去,我就两脚一甩,鞋飞出去,猴一样“噌噌”地一直爬到最高点,爬到底下人越是不让上、越是嚷着危险的那根枝上去,抱住树枝,哗哗地摇,摇得我自己的身子随着树枝弹过来,摆过去,摇得底下人一个劲地喊叫,一片惊慌,才得意洋洋地溜下树来。便是家里人知道,挨一顿骂,或是挨一巴掌,嘴里哇哇地哭,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我和三叔每天都是在太阳出来之前,露珠儿还在树叶儿上的时候,就去抢树叶儿的。近处的抢完了,就往远处。

柳枝儿抱回家来,奶奶便把柳叶儿捋进盒里、筐里,然后烧一锅开水煮,煮好之后,又捞进凉水里泡。往往要泡一两天,换三五次水,再攥干了剁碎,放上葱花、盐,做菜糊糊粥吃,有时候还会抓上一小把黑豆,喝几口粥,吃到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

最好吃的当然是用它来包菜包子,里面还要再放一勺油。做这样的饭,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每当这时,奶奶便不放我出去乱跑,她担心我一个跟头摔倒,那纸一般的肚皮被弄破,里面的肠子会淌出来。

多亏了那些树叶,吃光了一茬,长出来一茬,再吃光了一茬,再长出来一茬……那年月,有多少老百姓都是靠着这些树叶活下来的!

对于柳,人们又是吟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又是赞赏它的多姿。我却总忍不住要摘一片下来嚼一嚼。而且,我想告诉人们,它味苦,微涩,但能救人。如果你没东西吃,它能够让你活下去。

苏教版)《柳叶儿》【第五篇】

创意说明:

这篇教学设计主要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了解这篇叙事散文同样回忆了怎样的童年趣事。理清文章结构,体会文章表达的深刻主题,学习本文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配乐朗读,读出文章的感情基调。

二、分段朗读,课文赏析。

1、朗读文章的第1、2两小节,明确本文的感情基调:“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儿”;明确本文的线索:“我”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2、阅读文章第3~14小节,解决下列问题:

(1)这部分内容主要写了几件事情?

(抢柳叶儿吃柳叶儿)

(2)文章第8小节写“我”童年时代的淘气,有什么作用?

(为下文爬高摘柳叶儿作铺垫)

(3)说说文章第10小节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湿润、清凉、朦胧、宁静,充满诗情画意)

(4)“我”把太阳看成一个鲜红鲜红的大樱桃,这样的联想说明了什么?

(说明当时的“我”非常饥饿)

(5)“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吃柳叶儿是“我”童年的乐趣;“我”吃得很多;“我”非常饥饿、瘦削)

3、阅读课文第15小节,解决下列问题:

(1)这一节采用了什么手法?

(对比手法)

(2)这一节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与文章开头相呼应;再次抒发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三、仿照课文第10小节,写一段话,描写家乡清晨的美景。

17 3388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