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荔枝图序》教案【25篇】
通过分析《荔枝图序》,理解作者对荔枝的赞美,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培养文学欣赏能力。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八年级语文下册《荔枝图序》教案范例,欢迎借鉴参考。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2、体味这个英雄故事传奇色彩;
3、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
【教学重点】
1、通过体味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2、揣测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
【课前预习】
通读课文,课前查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考虑课后练习,写动身言提纲。
【课时分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那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故事,有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照例讲应该是养老的年龄,课时他却能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芦苇塘中部队的物质供应,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他能够手无寸铁,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的确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小说家孙犁写的1篇小说《芦花荡》,去感悟这个传奇故事吧。
二、学生预习后提出问题,教师解决
早读课同学们对课文进行了朗读,大家预习得怎么样?还有那些生字词需要协助的。吗?(学生提出,教师解决。)
三、作者介绍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安平县人。1913年4月6日生。
四、指导学生整体掌握课文内容
感悟老头子的英雄性格:强烈的爱国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泾渭分明的强烈感情;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过于自信自尊。(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词语进行赏析)
感悟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不可征服的人民。(略)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生初步了解鲲、鹏是什么样的动物,了解课文表现了鲲鹏什么样的情景,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学生能够初步了解“逍遥”是什么意思,初步意识到要志存高远。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庄子的世间万物的活动都是“有所待”,人的目的和愿望要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和束缚。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庄周梦蝶》的寓言故事导入。
出示PPT: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突然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周与蝴蝶必定有区别,这就是所说的化为物(指大道时而化为庄周,时而化为蝴蝶)。庄周就是这样的浪漫,这样的富有想像力。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庄周:
PPt:庄子名周,战国宋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并称“老庄”。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 今天,我们来学习庄子的《北冥有鱼》,《北冥有鱼》选自《逍遥游》,介绍逍遥游。
ppt:《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1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1、学生结合注释朗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两遍,然后抽一学生朗读,教师指正读音。
3、全班同学齐读。
4、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并提出疑问。
ppt:
句子翻译: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天边的云彩。南冥者,天池也。南海就是大自然的水池。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它乘着旋风环旋而上几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学生再读课文。
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说明庄子想像力丰富。
2、鸟为什么要迁徙到南冥?
南冥是天然的大池,是鸟心目中的理想境地,是要追求一种精神的自由。
3、鲲鹏由北海飞到南海,需要借助什么条件?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句子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此句运用丰富的想像,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像和联想。介绍《庄子》:《庄子》,道家经典之一。今存33篇,《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5、奔腾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需要借助什么才能飘扬?
板书:万物有所待——鹏鸟奋飞必须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
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
6、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把思想、道理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使文章生动活泼,颇具诗意,寓意隽永,感染力强。
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7、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翻译:天色深青,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它是高旷辽远而没有边际吗?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既然人的认识有局限,那庞大而神奇的鹏鸟是否也有局限呢?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翻译: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也就是这个样子而已。庄子给出确定的结论,鹏鸟和人们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鹏鸟认识也是有局限的啊。
课堂小结:
鲲鹏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飞到南海这一理想的境地。老师希望大家能凭借知识的力量、人格的魅力达到你人生的理想境界。愿你们插上知识的翅膀,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乘长风,破万里浪。
教学反思
学生刚刚开始诵读国学,对于庄子更是第一次接触,对于庄子的哲学学生很难理解。经过几次跟读、带读之后,学生能够流利、通顺的朗读,但是断句有困难,需要教师进行指导。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积累文言词语,掌握一些常用实词的含义及个一些虚词的用法。
2、指导学生朗读,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熟读成诵。
能力目标
1、学习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体会醉与乐的关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的旷达情怀和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及其积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2、 理解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政治理想和流露出的复杂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渲染气氛
杜甫说:“文章憎命达”,这话充分地说明了文章与生活处境之间的尴尬关系,这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悖论。一般情况下,文章写得好的人,他的生活景况都不太顺畅。因而又有人说:愤怒出诗人,孤独出诗人等等,不一而足。我们今天要学的《醉翁亭记》就是欧阳修被贬官滁州时写下的传世名篇。
二、预习交流
1、关于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甲科,历任翰林学士、枢密使、参知政事、兵部尚书等,卒赠太子太傅,谥文忠。有政治抱负,早年追随范仲淹,要求改革时弊,富国强兵;晚年反对王安石新法,趋向保守。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视内容,反对浮靡,并积极培养后进,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等皆出自他的门下,成为宋代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被后世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诗词、史传等都有相当成就。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朋党论》《醉翁亭记》《秋色赋》等尤为著名。其诗平易舒畅,风格与散文相近;其词表现了风流蕴藉的情调。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为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简便灵活的形式。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六一词》存世。
2、关于写作背景: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曾参加了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推行“庆历新政”,不久在政敌的打击下,改革失败,范仲淹等降调外任。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作为执政者的反对派,有很多政见要说,有满腹的抑郁不平要发泄。但现在只能从侧面含而不露地表示。本文与作者同一时期写的另1篇文章《丰乐亭记》是姊妹篇。
3、多媒体范读课文。
要求大家闭上眼睛听课文范读,要想象文中的美景,把文字的描述转化为图画,让我们神游醉翁亭。多媒体播放优美的山水画,声屏播放课文朗读,学生边赏画面边听读,感受骈句的节奏美、韵律美。
4、学生试读课文。
读准下面词语的读音:
环滁(chú) 壑(hè) 琅琊(láng yá) 潺潺(chán) 辄(zhé) 霏(fēi)
瞑(míng) 晦(huì) 伛偻(yǔ lǚ) 肴(yáo) 提携(xié) 蔌(sù)
酒洌(liè)觥筹(gōng)弈(yì)翳(yì)颓然(tuí)
5、学生互读、轮读、齐读课文
6、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的语气不尽相同。“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
(1)陈述(用于描述景物)。如:环滁皆山也。 琅琊也。
(2)肯定(用于介绍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 太守自谓也。
(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如:在乎山水之间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
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
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旬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
如: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阴/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三、落实双基
1.合作学习。
二人合作,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没有注解的语句,凭借学过的文言常识解决或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
说明:引导学生利用书上注解和工具书独立学习,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设立二人小组来讨论全文大意,是为了互相启发,并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集体解难。
各小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问题,集体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或给予解答。
3.归纳梳理。
(1)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寄托
野芳发而幽香 开花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离开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 称指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像张开的翅膀一样
杂然而前陈者 交错的样子
颓然乎其间着 文中是醉醺醺要倒的样子
(然:形容词词尾,可解释为“……的样子”)
(3)而
溪深而鱼肥 表并列关系
日出而林霏开 表承接关系
杂然而前陈者 表修饰关系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表递进关系
禽鸟知山林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 表转折关系
(4)也
表陈述 环滁皆山也
表肯定 山之僧智仙也
表感叹 在乎山水之间也
4、积累成语
醉翁之意: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峰回路转: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有时也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
觥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山肴野蔌:亦作「山肴野湋」。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五、达标测试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 )
⑵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 )
⑶饮少辄醉(辄: )
⑷醉翁之意不在酒(意: )
⑸伛偻提携(伛偻: )
⑹觥筹交错(觥筹: )
3、理解翻译下面几个句子。
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⑵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⑶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⑷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六、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全文。
2、积累优美的句子和词汇,并写一写理由。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今天 老师带来一副对联“翁去八百里,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这是藏字联,写的是--学生答(醉翁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醉翁亭记》,回忆文学常识。生答。
明确学习目标 默读
二、预习交流
1、指名朗读课文,要求正确,并强调也,而。
2、词义大比拼。两组学生竞赛回答,课件出示。
三、落实双基,走进文本,把握主旨
1、再读课文,(浏览)思考:文章中贯穿全文始终的是哪个字?(乐)
2、结合本文,说说作者围绕乐字写了哪些具体景和事?
明确:山间朝暮之景,四时之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3、那课文中那些句子描绘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
(1)明确: A. 山水之景: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B.朝暮之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C.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2)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变万化,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写景的顺序怎样?指名学生回答。
明确:
第一段作者利用空间的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群山环绕图 → 琅琊秀色图 → 酿泉流水图 → 溪亭展翅图。
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野芳发而幽香”春意盎然,“佳木秀而繁阴”暑气逼人,“风霜高洁”秋高气爽,“水落石出”一片寂然。写朝暮图就是一天时间的纵面展开,写四季景则是横向铺排。写早晚景色变化,抓住“明“晦”的特点,用“日出”“云归”写出“林开”“岩暝”的变化景象,成为对比鲜明的两画面。写四时景抓住了山间独特的景物山、花、木、泉、石,写出了迥然有异的四幅图景。
作者写山山水水,花草树木,都蕴涵着作者深深的情怀,因而作者感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句话把景与情直接联系了起来。
二、领略文中的人欢。
好山好水好地方,自然要有人来欣赏。那么,课文又是如何描写人们欢乐的场面呢?
1、 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
明确:“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2、。 第三段写什么:可分为哪几层?段首的“至于”有什么作用?
写滁人、宾客、太守游琅琊山的情形。可分为四小层。分别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
太守醉”。其中“太守醉”是全段核心,其它俱是陪衬,写“醉”也是写“乐”。
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平列。
3、。为什么在写“太守宴”前要先写“滁人游”?
为了给“太守宴”创设一个欢乐的氛围,并蕴含着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4、。这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用三个并列的层次来突出最后一个层次。
在大小环境和众多人物中突出太守。
5、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写滁州百姓之乐中间,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
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
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
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
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4、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
5、那什么样的乐才是作者所向往的?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
只有乐其乐——与民同乐才是最高层次的乐。进而点明太守不仅乐于山水。更重要的在于与名同乐这一文章主旨。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既包含娱情山
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后的欣慰。
“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的反映。
三、达标测试
1、指导背诵,重点在引导学生从内容理解人手,尽量不死背。第一自然段,共ll句话,分作三层来理解背诵。前4句放在一起背,是由远而近写景(一句除外);第5句至第9句放在一起背,这里写作亭者,命名者,“醉翁”之号的由来;最后两句放在
一起背。其他段也先分一分层,将内容相关联的句子放在一起背,便于记忆。’
2、逐段背诵。每段限定背诵时间,以培养强记能力。
四、拓展延伸:
1、填空。
①《醉翁亭记》中贯穿全文的主线是( )字,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和( )自然结合。
②醉翁亭记极其生动地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图画,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文章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常用它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
乐:山水之乐( ),太守之乐其乐
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阴( )
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溪而渔( )
3、解释下列词语: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山行六七里:
杂然而前陈者: 名之者谁:
环滁皆山也: 临溪而渔: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 伛偻提携:
4、根据课文原句填空:
①全文的主旨句是:
②文中描写众宾欢的句子是:
③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在干涉别国内政。
5、至少写出三个出自本文的成语: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1.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2.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点。3.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部分文言常用词语。
教学重点;以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
教学时数:用二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1.由成语"世外桃源"导入课文。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2.介绍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3.老师范读课文4.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老师提出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朗读。要求:一 句读分明;二 节奏合理;三 语速适中,四 语句流畅;五 注意音韵铿锵。老师也可以边提要求边做示范。)5.对照注释,理解课文。(注意重点词语的解释。)(如果程度好的班级,可以对照课文,直接笔译,然后站起来读,同学补充,老师作点拨)6.第一段翻译与评点: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渔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重点词语:行:指船行。忽:说明是偶然的。之:指见到的景象。异之:为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穷:穷尽,走到头。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林)夹着溪水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评点: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林经过。这是故事的开端。
7、读第2段课文,翻译并评点:
原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重点词语:舍船,丢下船。才:只,仅仅。悉:都。属:即类,之属:即这一类事物。
译文: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有座山,山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似的。(渔人)便丢下船,从洞口进去。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人通过。只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很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竹一类的树林。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狗的叫声不断传来。里边的人来来往往耕种操作的情形,男女的穿戴,都和外边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地自由自在地娱乐。
评点:这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林,看到桃源人的生活环境,见到一片安宁和乐的世外天地。
朗读第3段,翻译并评点
原文: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重点词语:乃:竟然。妻子:妻子和儿女。焉:相当"于之"、即"从这里"。语:()告诉。足:值得。"问所从来":即"问从何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乃",即"竟然","无论"是两个词。无:不要;论:说。跟现代汉语用的"无论"不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
译文:桃花源里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了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他们便邀请渔人到家中,摆酒杀鸡招待他。村中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桃花源的人说自己的先辈们为了躲避秦朝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亲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就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和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起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晋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一对他们说了,大家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住了几天,渔人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叮嘱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评点:这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2、3段为第二部分,是故事的发展。
朗读第4段,翻译并评点
原文: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重点词语:志:同"",做标记。"便扶向路":向:从前,"向路":去桃花源时走的路。诣:到……去,这里指谒见。如此:象这样。
译文:(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他回到武陵郡城,去拜见太守,告诉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寻找先前所作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原来的那条路。
读第5段,翻译并评点
原文: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重点词:刘子骥,与陶渊明明同时代的人,把他写进去,表示真实可靠。
译文: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位高尚的名士,听了这件事。很高兴地前往,还没有实现,不久就病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5
理清全文结构层次
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相识前相识相处时相别后
东京(离往、初到、在)仙台(回)北京
见闻感受相识肖像声调深切怀念
相处四件事例珍藏讲义
悬挂照片
相别神情话语多写文章
明确: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那全文的暗线是什么呢?
分析讲解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
1.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
明确这些语句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
(1)外貌描写的句子符合人物身份
(2)动作体现人物特点
(3)说话声调治学严谨
(4)介绍解剖学历史生活俭朴
(5)忘带领结,穿旧外套
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通讯基本常识,学习本文将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写成1篇好通讯的写法。
2、体会、学习本文具体、形象、生动、详尽的描述。
3、感受祖国在富国强兵道路上取得的巨大进步,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可播放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新闻视频,或介绍辽宁舰的有关情况来导�
2、知识铺垫。
(1)舰载战斗机是航母实施舰队防空、抵近威慑、纵深打击和战场控制任务的核心装备。没有舰载战斗机,航母的战斗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于2012年11月23日正式进行了舰载战斗机着舰试飞,在形成战斗力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本文是1篇通讯。如果说消息是“报道新闻事件”,新闻特写是“描绘新闻瞬间”,那通讯的主要任务就是“讲述新闻故事”。既然是讲故事,就要吸引人,通讯就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详细、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但通讯不同于小说,不能虚构内容,也不能夸大缩小,只能通过对事实的组织安排,来获得引人入胜的效果。通讯中的抒情与议论,也要以事实为基础。
3、学习字词。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己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词。
重点词语:
架次:飞机出动若干次架数的总和。例如,一架飞机出动三次与三架飞机出动一次均为三架次。
澎湃(péngpài):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澎湃”也指“声势浩大,气势雄伟”,如“激情澎湃”等。
凛冽(lǐnliè):冷得刺骨。“冽”与“洌”字形相近,意思不同。“冽”指“冷”,“洌”指“清”。
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苟,随便、马虎。
浩瀚(hàn):水势盛大。
承载(zài):承受事物的重量。“载”读“zài”时,可以表示“装载”(如“载客”“载运”)、“充满”(如“怨声载道”)、“且、又”(如“载歌载舞”)等;读“zǎi”时,可以表示“年”(如“一年半载”)、“记载、刊登”(如“刊载”“载入史册”)等。
坠(zhuì)毁:飞机等掉下来毁坏。不要写成“堕毁”。“坠”和“堕”都有“落”的`意思,但在使用上有区别。例如,“坠落”指具体事物掉落,“堕落”则指思想、行为等往坏里变。
捏(niē)着一把汗:因担心而手上出汗,形容心情非常紧张。
咆哮(páoxiào):猛兽怒吼。形容人暴怒喊叫,也形容水奔腾轰鸣。
惊心动魄(pò)。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魂”和“魄”的意思相差不大,都指精气、精神,但“魂”可以离开身体而存在,“魄”则要依附于身体,所以说“惊心动魄”“魂飞天外”。
定格:指电影、电视等的活动画面突然停止在某一个画面上,泛指确定在某种状态、格式上。
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V”是英语“Victory”(胜利)的首字母,在欧洲其他一些国家的语言中,也代表着“胜利”“勇气”等。1940年年末,比利时已被纳粹德国占领,逃亡到英国的比利时人维克托·德拉维利在短波广播中号召同胞们在公共场所广泛书写“V”字,以表示对胜利的坚定信念。后来英国首相丘吉尔用食指和中指做出“V”形手势以象征胜利,使得“V”字的象征意义更�
白手起家:形容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殚(dān)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青丝:比喻黑发。“青”在汉语中并不指某一种固定颜色,可以指绿色、蓝色、黑色,甚至白色。
攻关:攻打关口,比喻努力突破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难点。
争相(xiāng):互相争着做某事。词中的“相”不要读成“xiàng”。相读“xiàng”时,多指“外形”“外貌”(如“长相”“相貌”)、“宰相”、“拍照片”(如“相片”“相机”)等。
风采:风度神采。“采”除了表示“摘”“开采”等之外,还有“精神”“神色”的意思,因此“神采”“兴高采烈”等词要用“采”。“彩”则指“颜色”(如“五彩”“彩云”)、“表示赞赏的欢呼”(如“喝彩”)、“精妙的成分”(如“精彩”“出彩”“丰富多彩”)。
镌(juān)刻:雕刻。
字形辨析与词义辨析:
杆—竿冽—洌苟—荀瀚—翰载—裁揪—锹循—徇
魄—魂鸣—呜殚—掸—惮怨—怒采—彩镌—隽
呼啸—呼叫承载—承担期盼—渴盼娴熟—熟练殚精竭虑—聚精会神风采—丰采
4、整体感知,初步理解。
(1)速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可以让学生试着进行概述。
(2)结合课文,理解题目的含义与作用。思考:“一着”指什么?为什么说“惊”?“海天”有什么含义?这个题目好在哪里?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一着”是指我国利用阻拦索使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惊”生动地写出了此举的影响之大,有震惊、惊喜之情流露出来。“海天”既是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大环境,也指整个世界。
学生齐读题目,教师指导重读“惊”字,要读得慷慨、激昂,读出惊喜、自豪之情。小结:题目新颖,含义丰富,富有气魄。
5、理清顺序,梳理结构。
(1)学生再读课文,批注,讨论,交流问题一:这篇文�
战舰航行、等待战斗机是开端,舰机协调、准备降落是发展,战机下降、成功着舰是高潮,人群狂欢、争相合影是结局。
(2)问题二:本文作者集中笔墨叙写的是哪些内容?为什么这样写?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明确:重点写塔台指挥和着舰动作这些环节,将最重要的过程清晰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写法参见课文详解内容。
6、作业布置。
(1)抄写“读读写写”字词并分别造句,或者选用其中的几个词语写一段话。
(2)从文中摘抄写得生动的句子或段落,给出摘抄的理由。
八年级语文下册《雪》教学设计 篇7
【教材分析】
本课是湘教版七年级中第一节中国画单元课,作为学习中国画的入门课,通过对大量优秀中国画作品的欣赏,介绍梅花的生长习性、造型特点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同时从认识中国传统绘画表现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笔墨表现的特点,体会笔墨的韵味,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感受中国画托物言志的特点。
【学生分析】
授课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本阶段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教学重难点】
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笔墨的表现方法,并通过笔墨来抒发情怀,展现有个性的笔墨关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梅花倔强、挺拔向上的精神,感受艺术作品中的人格精神,进一步了解艺术作品与自然的关系,感受主观情感和客观自然景物相互交融的艺术境界。
2.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体会笔墨韵味。
3.学习传统的画梅技法,尝试传统绘画的表现技法。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教学设想】
这是一节绘画表现课,教师除了传授必要的国画技法外,还需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发表自己对“梅花”这一绘画题材的观点,然后把学生的兴趣转移到表现人格精神的兰、竹、菊等绘画作品的欣赏与学习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关注中国传统绘画,增强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梅花,了解结构
1.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谁被誉为“花中君子”,在凌寒中怒放,傲然挺立。
生:梅花。
2.师:谁能回忆起关于梅花的诗句,说一说自己对梅花品格的理解。
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生: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生: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生:梅花给人一种坚强的精神。
生:梅花品格高尚。
师:梅花集高洁、秀雅、坚毅于一身,其色、香、韵、姿俱佳,特别是在冰中孕蕾、雪中开花的品格,更为无数仁人志士所喜爱,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对梅花的赞美之言。
3.分发知识表,学生分组讨论并填写。
教师总结:
①一至二月开花,分布在长江流域一带。颜色多样,有紫红、粉红、彩斑、淡黄、淡墨、纯白等。
②有俯、仰、侧、卧等多种形态,树干有一种很强的力度和线的韵律感。常见的梅花有五瓣的和重瓣的,是快乐、幸运、长寿、顺利和和平的象征。
③梅枝有粗有细,有曲有直,分主枝、旁枝和细枝,主枝大多曲折,一般在主枝弯曲处发旁枝,主枝、旁枝和细枝常交叉成“女”字。
活动二:初步尝试,感知笔墨情趣
师:我们对梅花有了一定的了解,能不能用中国画的水墨来表现梅花呢?
1.认识文房四宝。
2.师:“画一画,比一比”看看哪位同学用毛笔能画出一条最美的线? (学生画线条,并将自己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展示,师生共同开展评价。)
生:我认为这条线最美,因为它很直。
生:这条线漂亮,因为它有变化。
生:这张画画得好,这条线不但直,而且还有力度,像是在书法里的线条。
教师总结:中国画的笔墨具有粗细、浓淡、轻重、干湿、曲直等不同变化;其笔法有中锋、侧锋、顺锋、逆锋;墨法有焦、浓、重、淡、轻等,有变化的线条才显得生动而富有表现力。
这些线条虽然没有具体的形象,但却是最直接、最真实的情感表达方式。从感受和体验线条入手,可以引导学生生动地、创造性地组织和运用线条,来表现和塑造鲜活的形象。自然界中所具有的线感,如盘旋的公路、飘动的衣纹、流动的水纹等都给我们启迪。古今中外许多艺术家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从中体验线条的魅力,尝试利用灵活变化的笔法,结合墨色,可以使画出的线条表达人的情感。
活动三:欣赏画家作品,理解画梅步骤
多媒体展示:风格不同的作品,将作品中精彩笔墨的局部放大展示。(见图4-7)
生:梅花的主干用了枯笔的侧锋,这样就显示出了树干的苍劲古朴。
生:小枝条中锋用笔,显得刚劲有力。
生:花瓣墨色饱满,浓淡变化自然。
教师总结:欣赏理解不同形态、不同质感、不同组合规律的线条所产生的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让学生从运笔、运墨等方面分析,并能更好地体验笔墨的韵味,感受中国画以物寄情、托物言志的特点,了解中国�
活动四:欣赏画家关山月梅花作品,并分析其画梅的步骤。
①教师示范梅枝和花朵的不同画法。运用书法用笔和浓淡、干湿的水墨技法,大胆画出枝干。在演示的过程中,讲解梅干、梅枝、花朵的结构与画法,尤其是梅枝穿插组合、花朵的造型要反复示范。(见图8-10)
②师:除了了解梅干、梅枝、花朵的特征外,还需要对绘画过程仔细观察,只有认真观察才能准确的表现某个事物。让我们带着问题观看梅花的绘制全过程。(播放画梅花的视频)
通过欣赏教师的绘画过程,让学生近距离地观摩画梅的方法,感受到画梅的乐趣。 多媒体展示不同画家的梅花作品及梅花局部的细节展示,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画梅的步骤与技法,再次体会笔墨的特点。大大方方写枝干,疏疏密密点梅花。
活动五:尝试画梅,师生合作完成课堂练习
1.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照范画,学习运用水墨表现的技法,尝试画一幅梅花。
2.练习的过程中播放画梅花视频,学生可以边看边画。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落款盖章。
教师在巡回指导的时候,要对学生画面的构图与出枝给予指导。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落款和盖章是一幅中国画作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对初步感知中国画艺术魅力且缺乏书法功底的初中生来说,落好款的难度太大,教师的帮助既体现了师生的共同合作,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六:作业展示,小结拓展
1.作业展示:学生自我评价并相互评价,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评价一:在画梅花时,我觉得最难的是用墨,我画的这幅梅花,在画梅的主干时,没有把握好墨的干湿,效果就差了很多。
评价二:这幅作品,首先构图很好,其次梅花的花朵和枝干总体画得还不错,就是花朵缺少了疏密关系。
评价三:这幅作品,虽然没有用其他颜色来画花朵,但是总体感觉很好,还配了首诗。
2.拓展:
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熟悉了中国画绘画工具、材料,体会了笔墨的韵味,学习了传统的画梅技法, 在课后,同学们不妨去尝试用另一种表现梅花的方法――指印画梅。
表现方法:①利用粗细不同的树枝涂上墨,印到宣纸上,这个作为梅花的枝条,也可以印画结合。②用手指粘上已调好的墨色来按印花朵。
【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以传统中国画的技法为主,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 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作热情,适当降低技法难度,尽可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因此,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情节进行了反思:
1.在欣赏讨论的环节中,通过对梅花习性、品格等特点的认知和了解,让学生感受梅花倔强、挺拔向上的精神,进一步了解艺术作品与自然的关系,感受主观情感和客观自然景物相互交融而成就的艺术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并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在梅花技法的教学中,通过笔墨技法训练和教师画梅步骤示范,大部分学生入门很快,能初步掌握中国画最基本的运墨、行笔技法,虽然学生的造型不太准确,但能表现出水墨画的笔墨情趣。
3.如何将学生对国画的兴致导向内化,将表面的热情转化为主动深度学习中国画的动力,使
点评:
《梅竹精神》是湘教版第七册的中国画单元课。陈老师选择梅花为教学内容,通过学生赏梅和画梅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传统中国画的兴趣,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为以后的中国画学习奠定基础。
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诗文、音乐来渲染气氛并导入课题;请学生朗诵咏梅佳句,诠释梅花的象征意义;欣赏名家作品,感受中国画的魅力,领会中国画托物言志的特点,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并为课堂教学营造了和谐的气氛。
在技法教学中,陈老师通过分步训练,运用示范和演示有效地化解技法难点,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画梅花的笔墨技巧和作画步骤,作业效果良好。
课后拓展很有特色,使学生对中国画表现方法有了不同的认识,“指印梅花”不但使国画技法不熟练的学生拥有了创作的自信和乐趣,而且引起了学生对中国画学习的持续关注。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8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杂说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了解“说”及其文体特点
3、理解课文字词及其比喻义
二、引入
1、关于“说”的文体,你知道多少?学过哪些文章?
2、说说你对韩愈了解多少,韩愈的诗文你学过哪些?
三、引导自主学习
1、了解关于“说”的常识及作者、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现在河南孟县)人,唐代文学家,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写作背景: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幕下,郁郁不得志,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说”--“说”是古代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说理透彻。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讲究文采,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
2、自主学习课文内容及重点字词
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策 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曰
四、小组合作学习释疑
第一段
1、本段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没有伯乐,千里马命运如何呢?(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作用。)
第二段
1、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食不饱)
2、本段文字从侧面讽刺了喂马者?(无能、无知、目光短浅。)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对千里马命运的惋惜,对食马者的讽刺。)
第三段
1、哪些语言能体现食马者的无知和浅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2、本段哪句话能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本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人才埋没的`愤懑之情。)
五、疑难探究
1、文中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比喻么?
千里马:有才能的人
伯 乐:能发现、提拔、任用人才的的人
食马者:寓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2、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示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
六、课堂检测
如果你怀才不遇,你会学下列哪位古人?说出原因。
A.韩愈 怀才不遇写文章
B.苏秦 悬梁刺股发愤成材
C.韩信 另寻明主创大业
D.陶渊明 归隐田园其乐悠悠
课文对译:
世有伯乐[1],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於奴隶人之手,骈死於槽枥之间[2],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3]。食马者[4],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6],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7]!
——选自东雅堂刊本《昌黎先生集》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被发现。可是千里马虽然世代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因此虽然有不少好马,却只能在马夫手中受糟塌,最后接连不断地死在马厩之中,而不能以千里马著名。
那些千里马,一顿往往要吃尽一石小米。可是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只是象对凡马一般地饲养它。于是,那些好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可是吃不饱,力气不足,它们的骨力特长因此不能表现出来,这样,即使想与凡马一般也不可能,哪里还能叫它日行千里呢?
(现在那些养马的人,自己不知道手中有千里马),因此驾驭时不能顺其本性;喂养时又不能给料充足,使它充分发挥才能;马虽然哀鸣,人却一点不懂得它的意思。还拿着马鞭,煞有介事地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这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呢,还是确实不识千里马呢!
【注释】
[1]伯乐:春秋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字伯乐。以善于相马著称(事见《战国策·楚策》、《庄子·马蹄篇》等),因此历来又作为善于识拔人才的代表。[2]骈死:相比连而死。糟枥:盛马饲料的器具叫槽,马厩叫枥,槽枥为并列复词,即指马厩。[3]一食:数量词,犹言一顿。[4]食(sì肆):用作动词,即饲,喂养。下同。[5]见(xiàn现):通“现”,表现出来。[6]策:鞭马用器,这里作动词用,鞭策、驾御之意。[7]也:通“耶”,疑问语气词,这里是用反问加强语气。
七、课后反思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9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杂说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了解“说”及其文体特点
3.理解课文字词及其比喻义
二、引入
1.关于“说”的文体,你知道多少?学过哪些文章?
2.说说你对韩愈了解多少,韩愈的诗文你学过哪些?
三、引导自主学习
1.了解关于“说”的常识及作者、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现在河南孟县)人,唐代文学家,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写作背景: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幕下,郁郁不得志,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说”--“说”是古代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说理透彻。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讲究文采,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
2.自主学习课文内容及重点字词
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策 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曰
四、小组合作学习释疑
第一段
1.本段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没有伯乐,千里马命运如何呢?(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作用。)
第二段
1.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食不饱)
2.本段文字从侧面讽刺了喂马者?(无能、无知、目光短浅。)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对千里马命运的惋惜,对食马者的讽刺。)
第三段
1.哪些语言能体现食马者的无知和浅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2.本段哪句话能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本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人才埋没的愤懑之情。)
五、疑难探究
1.文中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比喻么?
千里马:有才能的人
伯 乐:能发现、提拔、任用人才的的人
食马者:寓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2.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示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
六、课堂检测
如果你怀才不遇,你会学下列哪位古人?说出原因。
A.韩愈 怀才不遇写文章
B.苏秦 悬梁刺股发愤成材
C.韩信 另寻明主创大业
D.陶渊明 归隐田园其乐悠悠
课文对译:
世有伯乐[1],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於奴隶人之手,骈死於槽枥之间[2],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3]。食马者[4],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6],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7]!
——选自东雅堂刊本《昌黎先生集》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被发现。可是千里马虽然世代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因此虽然有不少好马,却只能在马夫手中受糟塌,最后接连不断地死在马厩之中,而不能以千里马著名。
那些千里马,一顿往往要吃尽一石小米。可是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只是象对凡马一般地饲养它。于是,那些好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可是吃不饱,力气不足,它们的骨力特长因此不能表现出来,这样,即使想与凡马一般也不可能,哪里还能叫它日行千里呢?
(现在那些养马的人,自己不知道手中有千里马),因此驾驭时不能顺其本性;喂养时又不能给料充足,使它充分发挥才能;马虽然哀鸣,人却一点不懂得它的意思。还拿着马鞭,煞有介事地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这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呢,还是确实不识千里马呢!
【注释】
[1]伯乐:春秋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字伯乐。以善于相马著称(事见《战国策·楚策》、《庄子·马蹄篇》等),因此历来又作为善于识拔人才的代表。[2]骈死:相比连而死。糟枥:盛马饲料的器具叫槽,马厩叫枥,槽枥为并列复词,即指马厩。[3]一食:数量词,犹言一顿。[4]食(sì肆):用作动词,即饲,喂养。下同。[5]见(xiàn现):通“现”,表现出来。[6]策:鞭马用器,这里作动词用,鞭策、驾御之意。[7]也:通“耶”,疑问语气词,这里是用反问加强语气。
七、课后反思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熟练朗读的能力,掌握生字词。
2.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3.提高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阅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理解文章中的深刻哲理,树立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
【课前准备】
1.学生:
⑴预习文章,自学字词,弄清文意。
⑵查询、搜集、整理有关自然界与人类关系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教师:
⑴准备与自然、与保护自然相关的图文资料。
⑵准备有关爱护自然的名言、故事、资料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人类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在她的怀抱中成长壮大。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发展,人类已渐渐远离了自然,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然,而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在自然母亲面前我们应当有敬畏之心?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阅读本文后,我们也许会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份爱护大自然的责任。
二、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学习目标:
1.把握生字词,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品味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三、感知内容,指导自学:
自学指导(一)
1.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用笔标出读不准的字词。
2.由一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在听的过程中动笔标出有误的地方,听完后同学间相互交流。然后识记字词,如:
蓬蒿 咫尺 狼藉 呐喊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
3.指导朗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有感情。(每个小组出一人读,其它同学评价。)
自学指导(二)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两遍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文中最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是哪些?3.为什么要敬畏自然?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充足的时间阅读后,进行课堂交流。交流之中,学生可以互评,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指导学生在讲观点时要学会讲根据,可以用文中的话理清因果,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教师引导学生发言后帮助学生整理归纳):
(①本文是1篇议论性散文,谈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表达一种忧患意识和情感。 ②表达文章观点的句子是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③作者之所以提出要“敬畏自然”,是因为人类常常与自然对立,有时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爱护自然,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发展。)
四、教师小结。
人类与自然都是孕育生命的组成部分,存在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生命,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敬畏我们自己。敬畏自然,即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五、作业:
1.读一读。写一写 (课后练)
2.研讨与练习一
板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下册《五柳先生传》教案设计 篇11
复习目标
1、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2、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
3、学习并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复习重点
1、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2、学习并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复习难点
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
难点突破
可通过反复朗读,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写法,对课文内容中的难点,教师应予以注意: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能仅将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为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抠字句,而要求其真谛。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不仅写出陶渊明安于贫困,而且含蓄地说明作者以古贤颜回自况,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可谓含而不露,有弦外之音,非常含蓄。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字数不多,但寥寥数语却把五柳先生的形象刻画得非常鲜明。全文共两段,前一段以记叙为主,重在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后一段以议论为主,重在对五柳先生的品德进行歌颂和赞扬。阅读这篇课文,要学习文中五柳先生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优秀品格,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学情分析
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不少的文言词汇,在复习本课时,可让学生反复朗读,重点掌握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词语,文言文的常用词也适当练习。有些句子只要了解整体意思即可。
复习过程
一、导入 复习,板书课题 五柳先生传
二、出示复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情况(可据学生情况处理)
四、知识点梳理
1、文学常识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
2、掌握重点字词句(侧重课下注释)
3、反复朗读,回答问题
(1)、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特点。
五柳先生对名利看得很淡,对物质生活没有过高的的追求,安贫乐道,文中反映他这种思想性格特点的句子是闲静少言,不慕名利。
五柳先生是作者的自画像,因此这样的性格和思想正表现了陶渊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安于贫穷的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崇高气节。
(2)、本文写人的方法与特点。
文章虽短,但抓住了五柳先生的主要特点,并围绕其主要思想性格特点来组织材料,因而写得栩栩如生,寥寥几句话,五柳先生的鲜明形象便跃然纸上。
本文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围绕五柳先生的性格特点,记叙了他好读书、性嗜酒 常著文章自娱这三个爱好,这样的爱好正体现了其淡泊名利,不汲汲于富贵。文中在表现五柳先生安于贫穷的方面,也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描写了他的住宿的简陋,短褐穿结,革瓢屡空描写了他在吃穿方面的简陋。文章把记叙与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形象地刻画了人物。
(3)、五柳先生之号是如何得来的?
五柳先生之号得来的原因是其宅边有五棵柳树,而人们又不知他是什么地方人,姓甚名谁也木知道,因此便只称五柳先生。作者说不知他是谁,其实正暗示指作者本人。
(4)、应如何理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含义?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五柳先生每次读书有心得体会时,便沉醉于书中而忘记了饮食。这形象地说明了前文中的好读书是真正的喜爱读书而不是装模作样。
(5)、怎样理解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
亲友请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气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后就走,不和别人虚情客套。这说明了五柳先生不但嗜酒,而且不拘小节,性情豪爽,把世俗的繁文褥节置之脑后,是一位独立于世的高风亮节之人。
(6)、因以为号焉中的以为和现代汉语中的以为是否相同?
文中的以为和现代汉语中的以为意思是不一样的。因以为号焉中的以为实际上应该是以(之)为,意思是把(它)当作,而现代汉语中的以为是认为的意思。
(7)欣然、萧然中然的用法有什么特点?
在文言文中,然的用法有多种,可作然而样子这样解。这里的然是用作形容词的词尾,意思是的样子。欣然是高兴的样子,萧然是冷冷清清的样子。
五、课堂检测(当堂反馈)
六、布置作业
体会课文中个性鲜明的写人手法,并口头作文,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
七、板书设计 :
性格:娴静少言 不慕名利
生活:环堵萧然 宴如 不慕名利
五柳先生传 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 率真自然
志趣 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 安贫乐道
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1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诗的体裁及关于杜甫的文学常识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抒发的忧国忧民情思
3.重点词句的背诵与理解
二、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1)朗读与鉴赏相结合。
(2)交流、合作与探究相结合。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学过许多大诗人杜甫的诗歌,那么你又对杜甫有多少了解呢?(学生发言)
好,今天,就让我们沿着历史的河床逆流而上,回到一千二百年前,去成都浣花溪畔座简陋而破旧的杜甫草堂,一起去触摸这颗想黎民、思百姓、忧天下的爱国之心。
(二)介绍作者、写作背景及诗体知识
1.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任工部校检郎,又被称杜工部。河南巩县人,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他的诗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2.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灾,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又辗转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
3.诗体知识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三)指导朗读,整体感知
1.扫除字词障碍
2.播放本诗的配乐朗诵
3.指导学生朗读
(四)深入课文,疏通文意
1.诗歌翻译
2.精读课文,用最简洁的词句概括各段内容。(板书体现)
3.从一到三两节中任选一小节,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说说你所想象到的画面。
(五)问题探究
1.精读一二三节,并赏析揣摩诗人杜甫锤炼语言的功夫。
2.“长夜沾湿何由彻?”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齐读第四节,看本段表现诗人怎样情怀?(学生小组讨论)
(六)情感升华
再读文章,读出诗人的愁苦,读出诗人的潦倒,读出诗人的痛心、痛惜、痛苦,读出诗人发自肺腑的祈盼,读出他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调动训练学生联想想象思维,身临其境地阅读文本。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句,细品文本语言,感受文本含蓄委婉的情感之美。
3、深入发掘解读文本的个体生命意识及民族文化内涵,熏染其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激发学生心怀天下的历史责任担当。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品析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情感之美。
★教学难点
深入发掘解读文本隐含意蕴,理解其个体生命意识和民族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昨夜伏案,掩卷静思,阿来笔下的丽江唤醒了属于我的诗和远方。如梦如幻,多么美好啊!沉醉之中,我头脑中浮现出这样的字句:“何妨去做个诗性的古城人呢?哪怕做一天,沾沾诗气也值!”一位香格里拉的文人竟如此深知我心。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一滴水经过丽江》,尽情畅游在丽江的诗情画意里。
二、浸润经典赏画意
作者笔下的丽江,我心中的日月,是陶渊明笔下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聪慧的你漫步在作者笔下的丽江,捕捉到了怎样的风景呢?
请你选取形象鲜明或印象深刻的景物、人物,进行合理的联想想象,简洁生动地描述画面。
提示:注意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预设:
1、玉龙雪山冰川剔透、白雪晶莹、雾气缭绕,巍峨挺拔矗立在苍茫云海间。“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四方街我赤脚轻踩在铺满五花石的老街,仿佛触到千百年前丽江的清凉,嗅到家家户户沁人的花香,听到院落里悠扬的古乐和鸣。“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3、马帮行色匆匆的马帮翻山越岭,和着百灵鸟的歌唱,杜鹃和山茶的舞动,消失在落日余晖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石出。”
三、字斟句酌品诗情
丽江风光无限,风情怡人。让我们带着初遇丽江的欢喜,细细咀嚼这座古城的悠悠诗情。请细心的你字斟句酌地精读文本,抓住重点字词句,品析本文的语言之美。
预设:
1、“又”“想”“被”
2、“看见了”“来到了”“经过”“看到了”“喧哗”
“一滴水”“丽江坝,丽江坝”“丽江,丽江”
示例:“一滴水”一滴水的来之不易。它带着美好的夙愿,经历着漫长的黑暗与等待,为即将开始的长途旅行积蓄能量。
3、“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示例:对比,让你感受丽江古城净化心灵,安顿灵魂的静谧纯净,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丽江古城的赞美和敬意。
4、“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示例:诗意的比喻,精妙的联想,把薄云掠过月亮的景象比作丽江古城的银匠擦拭银盘,突出薄云掠过月亮星空的晶亮之美、飘逸之美、灵秀之美,让人慨叹并沉醉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仿佛能见到作者对丽江之美的陶醉。
四、醍醐灌顶见真谛
位我上者灿烂星空,家国天下在我心中。“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相关。”
我们旅行,读书,并不是为了从中诉求什么,而是因为:世界如此美丽,生而为人,我们应该用心去欣赏它,触摸它,更幸福地生活。我以我心映照此文,获益匪浅,愿分享给大家,请善思的你静静聆听,希望抛砖引玉,让你重新审视文本的意蕴之美。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已� 它不仅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更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也是修德养性的关键,还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是国与国共处的原则。反复阅读文本,我在字里行间读出了传统文化“和”。
一、从个体角度来看
1、个体与自我的和谐。譬如,经过丽江的这滴水,它执着寻访四方街的梦想,经历山高水长,激流浅滩,最终美梦成真,回归入海,完成了生命历程,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2、个体与他人的和谐。譬如,远方来的游客和民居的主人亲切交谈,互通消息。又如古城院落的家人,邻里和谐融洽的闲聊,欢声笑语……
3、个体与自然的和谐。譬如,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山水之间的亭台楼阁……丽江滋养了人们,人们也美丽了丽江。人们在永恒美丽的大自然的怀抱里像个纯净安然的婴孩,返璞归真,找到了心灵安适之所,建构了赤子般的精神家园。
二、从民族文化角度来看
1、丽江古城实现了传统和现代的逐步融合。譬如,丽江四方街白须垂胸的老者演奏清雅古乐,也有华灯初上时灯红酒绿的夜夜笙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由此,得以窥见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脉络。
2、丽江古城以其亘古不变的历史积淀和文化魅力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吸引着古今中外的人们前来观览膜拜。丽江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变迁的缩影,当下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一样坚定有力,彰显了我们民族自信包容的博大胸怀和传统文化中“和”的智慧。
三、情真意切咏家乡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行走世间,我们不仅要仰望星空,更要亲吻大地。我们的生活的这片土地和丽江一样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一样博大盛情,笑迎中外游客,四海宾朋。
请热情的你做一名古都洛阳的宣传志愿者,学习借鉴本文拟人的手法,为美丽的古城洛阳一句话,为美丽的洛阳花会添光彩!
示例:
1、我愿意是古城河边的一株垂柳,春风拂面,抚慰那远行的天涯游子。
2、我愿意是古城花园的一只夏蝉,守候在凋零的落红身边,初心不改。
3、我愿意是古城天空的一朵云,为姹紫嫣红的牡丹仙子送去一片阴凉。
作业布置:1、复习再读《一滴水经过丽江》,并参考课外阅读书目,完成课外阅读。
2、选择课外阅读的1篇文章,写1篇读后感。(字数不少于300字)
八年级语文下册《五柳先生传》教案设计 篇14
一、教学目的
1、感受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
2、学习本文简洁洗炼、画龙点睛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以帮助学生体会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为重难点。
三、教学方法
以课文为基础,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拓展内容,加深理解。力求让学生达到由文及人、由人推己的读书境界。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
1、营造氛围,指导方法
今天上课的两条要求:
第一,身心放松,平等相处,无拘无束,说笑自如;
第二,沉下心来,读出自我,开动大脑,读出困惑。
(做一个小游戏,看大家是否真正身心放松了。怎样才叫读出了自我,就是要读得感同身受,入情入景。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提出过读书的四步骤。曰:“精取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我们不妨照此方法来读读今天要学的课文《五柳先生传》。)
2、初读课文,疏通字词(范读、自由读、重点读、齐读)
3、充分讨论,体会文意
a、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章介绍了他哪些方面的特点?
他沉默寡言,淡泊名利,家境贫寒,嗜酒如命,读书作文,不拘小节。
b、文中所用篇幅最多的是写他哪方面特点?
写他喝酒的篇幅最长,也最传神(体会一下“晏如也”的感受。)
c、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写到了酒,大家还记得哪些,我们来共同回顾一下。(曹操的《短歌行》,李白的《将进酒》等)大家看看这些诗都不约而同的与一个字联系在一起,哪一个字——愁,那么,我们来看看“五柳先生”为什么而愁呢?
d、这时候我们便可以讨论一下《五柳先生传》是不是作者的自传?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须先简要了解陶渊明的生平(陶渊明生平简介)。
4、归纳特点、仿写自我
a、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本文之美,不是一种夸饰之美,也不是一种拙朴之美,而是一种洗炼之美。杨延芝曾说:“金银出于矿铅,未洗炼者不足重也。”孙联奎也说过:“不洗不净,不炼不纯。”本文正是简洁洗炼的典范。写人物、抓住特点,寥寥几笔,栩栩如生。这么有意义的方法,何不尝试一下?
b、用极少的语言(一个段落,一句话)向全班同学介绍自我。在此之前,再向大家提供一个例子。
5、重温课文,熟读成诵
附录一:
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年时代由于受家庭和儒经的影响,曾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二十九岁出仕,但一直做祭酒,参军之类的小官。他早年便有爱慕自然,贪羡隐逸的思想。当仕途不得志时,就更怀念这种生活。所以,在这十多年里,他一直“一心处两端”,行动上也是仕隐不常。三十九岁时,他的思想有了很大变化,就在这一年,他亲自参加了劳动,因“耕植不足以自给”,又一度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解职而归。从此,完全走向了归田的道路。终年63岁。陶渊明的归田是对污浊现实完全绝望之后,采取的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陶渊明的作品,现存诗120多首,散文6篇,辞赋3篇及其它韵文。
他的作品一方面表现出守志不移的耿直品格,一方面对污浊的现实表现出强烈不满。还有大量的田园诗则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劳动本身的赞美。如《饮酒》、《归园田居》等晚年的《桃花源诗并记》,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他的诗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平淡自然。往往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的抒写来表现农村的日常生活和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使人感觉真象是从“胸中自然流出”一样,没有一点的痕迹。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15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基础字词;作者王选;全面理解课文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分析王选每次重要抉择的主客观条件及思考过程,学习王选进行人生抉择的智慧。
3、情感目标:学习王选将一生的抉择与祖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的高尚品质以及勤奋工作、爱岗敬业的精神。
重点:
基础字词和文化常识的把握
难点:
课文主旨的把握,使学生明白抓住机遇、正确抉择对一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作者简介
王选,生于1937年2月,20xx年2月13日于北京病逝。江苏无锡人,曾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大方正集团董事,北京大学教授。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疏通生字词
(1)正确识记字音、字形
抉.择核.心堕.落丰硕.轮廓.不懈.凸.版
疙瘩.开辟.时髦.淘汰.可乘.之机忧心忡忡.
(2)解释成语
无与伦比:可乘之机:与众不同:无名小卒:忧心忡忡:专心致志: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结合文章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课文是王选于1998年10月在北京大学所作的一次演讲。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有详有略地介绍了人生中八个重要的抉择:
第一次抉择(1—3段):第二次抉择(4—5段):第三次抉择(6段):第四次抉择(7—11段):第五次抉择(12—13段):第六次抉择(14—16段):第七次抉择(17—19段):第八次抉择(20—22段):这八个抉择,涉及到多个方面,如何面对事业、面对困难、面对荣誉、面对财富,以及研究的方法、课题乃至具体技术途径的选择等。深入浅出,既是讲的专业,所谈的问题又带有普遍性写作特点
1、内容方面:主题鲜明逻辑严密
真正成功的演讲,首先要以深刻的思想启迪人。这种思想不是人云亦云的随声附和,而是经过自己头脑思考而来的真知灼见。这点在王选教授的演讲中表现得尤为充分。课文始终围绕“人生中的重要抉择”来写,避免说教,注重用实例和事实说话,深入浅出。
2、结构方面: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课文中写了八次抉择,这些抉择看起来互不相干,但读者看来却彼此相连,浑然一体。这是因为每一个选择作者总是让我们看到:所做选择的原因、选择后的实际行动和“选择”对于作者的影响,这些都有内在的联系,作者选取合适的角度把它们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在“重要”这一前提下作者又分出主次轻重,并用“时间”这根红线贯穿起来,条理清楚地叙述内容,层层深入地揭示主题。这篇长达万言的演讲以精辟的见解和诙谐的表述,展示了一位科学家精彩绝伦的语言魅力。不但有科学原理,而且有人生哲理;不但有学术的穿透力,而且有情感的震撼力;不但有理论的清晰度,而且有语言的幽默感:这一切构成了王选演讲的独特风采。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16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寻觅、观察春天的踪迹,让学生深入认识大自然的物候特征,了解一点生命在春天里成长变化的过程及特点,培养热爱春天的情感;
2.在观赏春天、赞美春天的活动过程中,加深对春天的体验和感悟,培养初步的自然观赏和艺术欣赏的能力;
3.培养在观察中勤于记录的习惯,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感情,培养能将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指导与建议
教材以“春天”为主题设计了三项活动,而开展此项活动正值春季,因此,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且这三项活动的学习资源不难找到,适宜学生自主开展。但三项活动各有特点,其活动方式、重点、达成的目标各有不同,教师在指导时应区别对待,各有侧重。
1.关于“编一辑‘自然日志’”。这项活动可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资料,让学生对二十四节气有所了解,在明确“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具体涵义的基础上,从中选择一两个节气,搜集当地的有关谚语,同时细心观察物候变化;其次,组织指导学生选择一、两种植物或动物“跟踪”观察,逐日记录,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可以从中发现春天的“足迹”,感悟春天的神奇,甚至还可引发关于自然、关于生命的诸多思考;第三,指导学生将搜集的谚语和自己对动植物的“观察记录”进行整理编辑;第四,组织全班学生对“活动成果”进行交流、评比。
在开展活动的方式上,可以将“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两种学习方式结合起来,比如,对二十四节气和“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的具体涵义的了解、搜集谚语等活动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而对动植物的观察、记录则应侧重于自主探究。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选择一两种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记录,以及对观察记录进行编辑整理。因此,教师要加强对这一环节的组织与指导。
2.关于“谱一支‘春天的赞歌’”。这一活动是对前一项活动的伸展和提升,如果说,“编一辑‘自然日志’”,主要是观察春天,那么,这项活动则是歌颂春天;前项活动要求对春天“跟踪了解”,用理性去认知,此项活动则要求对春天“深情投注”,用心灵去体验。教材中设计了两个小活动:第一,“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写一首诗、1篇散文或1篇杂感”。开展这项活动期望实现两个目的:(1)提升、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深化学生对自然的感情。写作的过程是对以前的观察进行再“观察”的过程,即反思与体验的过程,是对已有观察的提炼,是对情感的激发和提升。因而,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得的对春天的热爱、欣赏之情,可以通过写作来进行内化、强化和升华。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一定要关注学生情感的投入和发展,而不仅仅是写1篇文章。(2)发挥学生的写作特长,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教材提示了可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可以写成诗歌、散文、杂感,旨在尊重学生的兴趣的基础上,发挥其写作特长,来充分表达对春天的感情。实际上,除教材提示的体裁外,还可写成童话,甚至可以创作歌词,由自己或请人谱曲等。第二,以“春天的赞歌”为主题出一期墙报。开展这一活动旨在相互交流,互相促进,也为评价提供了依据。开展这一活动可以纳� 如果墙报“版面”已被占用,也可采用“春天的赞歌──散文、诗歌朗诵会”等活动形式,同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3.关于“创作一幅‘诗画’”。这项活动是为了让学生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再次感受春天的“诗情画意”,同时通过活动来激活学生的创作潜能,用诗笔、画笔表现春天。教材中设计了两项活动内容,可让学生根据兴趣特长任选一项。教师� 通常是抓住画面最有特色、最有意趣“那一点”生发开去,发挥想像,点睛传神;第三,其诗作一般不宜过长,不要喧宾夺主。教师�
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可以先提供一些范例,并进行解说;也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来查找、观摩这方面的资料(网络上“诗配画”、“画题诗”的作品较多,可资参考)。
无论是“为画题诗”,还是“为诗配画”,教师在指导时应注意不能要求过高,以激励为主。
“诗情画意”本就相通。可以通过相互协作的方式来开展活动,如共同围绕“春天”的主题,先让有绘画专长的同学来作画,然后由会写诗的同学来题诗;或者反过来,先由同学写出诗作,然后再由另一同学来配画。对这种合作学生可能比较感兴趣,而且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便于在合作中切磋研讨,品评揣摩,相互启发,共同长进。
4.关于写作。教材只设计了作文题“我心目中的春”或“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而对作文的体裁没有要求,可让学生自由选择。但从文题看,这两篇作文都有抒情性、文学性较强的特点。因此,在进行作文指导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尊重学生的语言特点,应大力提倡学生富有灵性的表达,理解并尊重学生自己的视角,防止用成人世界的思维方式和正统观念去钳制学生的思维;(2)要引导学生克服作文中的矫情。装腔作势、虚情、矫情是学生抒情性作文中的一大弊端,造成这一弊端的根源在于没有自己的体验,而是在追求对成人世界“正统情感”的迎合。真情来自真切的感悟、心灵的震颤,所以,要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感悟的基础上写出属于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活动评价
对本次活动的评价,在内容上,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和发展,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积极而丰富的诗情,进而引发学生对世界、对生活的诗意体验;在评价方式上,让学生多做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小组评价)。此外,教师要参与评价,并需注意以下几点:
1.做好阶段性评价。三项活动及写作可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结束后应及时予以评价,甚至在过程中进行评价。如果等到活动全部结束再来评价,就有可能失之于笼统,不利于及时纠偏导正。当然,全部活动结束后还应该有总结性评价。
2.在加强过程评价的同时,“学习结果”应成为本次活动评价的重要指标。如对“编一辑‘自然日志’”活动的评价,要关注“自然日志”的编辑质量和交流的效果;对“谱一支‘春天的赞歌’”活动的评价,要关注诗、文的表达效果,是否有自己的真切体验和深入的思考;对“创作一幅‘诗画’”活动的评价,要看学生选诗、选画的贴切性和创作的水平。
3.对活动评价时,要特别关注那些基础较差但在活动中积极参与的学生,要善于发掘、发现这些同学的优长和进步,及时给予鼓励。
四、参考资料
(一)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满芒夏暑相连,(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处露秋寒霜降,(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二)二十四节气释义
二十四节气中每一个节气都有其特定的意义。节气的名称便已说明这段时间的气象条件及万物之变化。现简述如下:
夏至、冬至表示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快要到来。中国各地最热的月份是七月,夏至是六月二十二日,表示最热的夏天快要到了;中国各地最冷的月份是一月,冬至是十二月二十三日,表示最冷的冬天快到,故称为夏至、冬至。又因夏至日白昼最长,冬至日白昼最短,古代又分别称之为日长至和日短至。
春分、秋分表示昼夜平分。此两天昼、夜相等,古时� 这两个节气又正处在立春与立夏、立秋与立冬之间,把春季与秋季各一分两半,因此也有据此来解释春分和秋分的。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按照中国古代天文学上划分季节的方法,是把四立作为四季之开始,自立春到立夏为春;立夏到立秋为夏;立秋到立冬为秋;立冬到立春为冬。立,是开始的意思。故此四个节气是指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
雨水表示少雨水的冬季已过,降雨开始,雨量开始逐渐增多。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动物钻到土里冬眠过冬叫入蛰,至第二年回春后再钻出土来活动,古时认为是被雷声震醒的,故称惊蛰。从惊蛰日开始,可以听到雷声,蛰伏地下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被雷声震醒,出土活动。
清明天气晴朗、温暖,草木开始现青。清洁明净的风光代替了草木枯黄、满目萧条的寒冬景象。
谷雨降雨明显增加,雨水促使谷类作物之生长发育,古代称为雨生百谷。
小满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未有成熟,故称小满。
芒种芒指有芒作物,种是种子。芒种表明小麦、大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可以收割。
小暑、大暑暑是炎热之意,是一年中最热之季节。小暑是开始炎热,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之意。处暑表示炎热的夏天快要“躲藏”。
白露处暑后气温降低,夜间温度已达到成露条件,露水凝结得较多,呈现白露。
寒露气温更低,露水更多,也更凉,故称寒露。
霜降气候已渐寒冷,有白霜出现。
小雪、大雪入冬以后,天气冷,开始下雪,小雪时,始下雪。大雪时,雪下得大,地面可有积雪。
小寒、大寒寒是寒冷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气候开始寒冷,称为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称之为大寒。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17
教材分析
《短文两篇》是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单元两篇充满意趣的散文诗。寻常的事物却因多情的作家激起心灵之声。作者“醉翁之意不在酒”,反弹琵琶,借“飞蛾”“夸父”“嫦娥”这些意象寓示一种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力。是作者生活的一种希望,信念,也是他理想的化身。《日》表现了巴金激情澎湃的一面;而《月》集中体现了巴金细腻幽静的另一面。虽然风格不同,但作者的感情却是一以贯之的。无论是扑向灯火的飞蛾,还是渴死在旸谷的夸父,还是希望可以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改变现状的姮娥,他们都代表着一种力,一种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力,是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2、积累的迁移,培养想象创新的`能力。
3、理解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走近作品;通过品析语言,走进作品;通过音影等辅助手段,加强直观性;通过对比品析,理解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教学重点
体会日月所表达的作者热情洋溢和细腻幽静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认真预习课文,掌握字词,结合工具书,查阅背景资料,搜集有关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的传说。阅读了解巴金及其主要作品。
教学方法
朗读法、质疑法、比较法、多媒体演示法。
朗读法:教学千法,朗读为本。叶圣陶老先生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曾经说过,“习文言,必先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要能自然成诵才行。”也就是说,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是通过读来完成的,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诵读非常重要。
质疑法: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究,通过探索,才能发现真理。对于字词句的难点,我采用了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利用工具书,利用注解,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交流得以解决。
比较法:比较是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方法,它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度,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比较中也培养了写作能力。
多媒体演示法:学生的学习情趣,情感就是非智力因素,心理学家及教育家研究表明,情感在教学中不但起到教学动力的作用,而且还消除了疲劳,激发创造力的作用。充分利用情感教学,能促进智能的开发,使学生变得聪明。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18
教学目标:
一、理解主题与材料、写景与抒情的关系。
二、领会课文用词造句准确、鲜明、主动的特点。
三、认识农民及农民孩子的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和聪明的才干,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一、安排四教时。
二、课文的写作年代和该文所反映的时代距离今天的时间较远,因此教学重点应放在读懂弄通原文上,亦即首先让学生理解字、词、句、篇最基本的东西;在这基础上,再懂得主题与材料、写景与抒情的关系。这后面两点是教学中的难点。
三、读写结合,进行一次记事为主的写作练习。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课,引出新课。
问:上学期,我们学过鲁迅哪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什么内容?
答:上学期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写了百草园中生活的趣味、欢乐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枯燥。通过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对大自然,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对束缚儿童思想的封建教育的批判。
教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回忆童年时代生活的文章,内容基本上是真人真事。今天我们要学的1篇文章,虽然也是写童年生活的,不过这是1篇小说,是在真人真事基础上的艺术概括,它的题目叫“社戏”。
社戏鲁迅(板书)
二、作者介绍及题解。
鲁迅在谈到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和思想时曾说:“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集外集拾遗》)这一种十分可贵的“亲近”,对鲁迅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鲁迅虽然出生在城市绍兴,但从小就同农民和农村保持密切的联系。少年时代的鲁迅接触长妈妈等贫苦善良的农民,受到他们的启发和教育。特别是鲁迅家庭破落以后,他更了解农民痛苦的生活,更同情他们悲惨的命运。这些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中。《社戏》就形象地表现了迅哥儿和农民少年的美好友情,热情地歌颂了农民孩子高尚、淳朴的品质。《社戏》的故事情节很简单,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课文叙述“我”(即作品中的“迅哥儿”)与外婆家的农民孩子在看戏前后的一些有意思的事。鲁迅把这些事写得十分生动有趣,使人读后印象深刻,难以忘怀。在鲁迅写作《社戏》的那个年代,一般作家不大愿意去描写农民;有的人即使写了农民,也是瞧不起农民,甚至歪曲农民。鲁迅能写出象《社戏》这样歌颂农民高尚品质的作品,是很了不起的。
三、正音
(归)省:xǐng行辈:háng惮:dàn絮叨:xùdāo怠(慢):dài撺掇:cuānduō凫(水):fú潺潺:chán(歌)吹:chūi蕴藻:yùnzǎo(家)眷:juòn皎(洁):jiǒo漂渺:piāomiǎo纠葛:jiūgé
四、补充注释。
(1)社戏: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相当于“村庄”的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里每年在一定的时间所演的戏。
(2)日里:白天。
(3)神棚:供神名牌位的凉棚,演社戏时,搭在戏台正对面,意思是请这些神看戏。
(4)白篷船:船篷没有加油漆的船,旧时绍兴人民一般都使用这种船。
(5)乌篷船:在白篷上用桐油抹黑,课文中指财主乡绅使用的船。
五、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的准确读音,并考虑课文大意。)
六、划分结构: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板书: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我”的乐土平桥村。(从“我们鲁镇的习惯”到“却全都嘲笑起来了”。)
第二部分,“我”在乐土中也有不乐的时候。(从“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到“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第三部分,“我”与农民孩子们到赵庄去看戏的情景。(从“这天我不钓虾”到“各自回去了”。)
第四部分,“我”对吃豆和看戏的怀念。(从“第二天”到文末)
七、布置作业
读课文(要求能读准字音。辨析词义,复述课文大意。)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19
教学目的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2.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结构,全面把握文章内容。
2.文章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搓捻(cuo1nian3)繁衍(yan3)迁徙(xi3)觅食(mi)惭愧(kui4)譬如(pi4)栖息(qi1)小憩(qi4)遨游(ao2)花团锦簇(cu4)冥思遐想(xia2)
2.解释下列词语。
企盼:盼望。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迁徙:迁移。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二、导人
同学们,你们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后,对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革命斗争中致残以后,又能写出鼓舞了数代人的名著而感慨不已。你们是否知道大洋彼岸的美国有一位世界著名盲人女作家、教育家?她就是海伦·凯勒。‘
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海伦·凯勒的风貌,投影显示作者事迹简介。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她生于亚拉巴马州,在波士顿柏金斯盲人学校莎莉文老师的协助下。她学会了阅读、写作,还学会了说话,上了大学,并
1900年,海伦进入拉德克利夫学院学习。并于1904年荣誉毕业。当年她和她的老师莎莉文合著的海伦的自传<我的一生>(又译<我生活,即引起轰动,成为著名的英文名著。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明确:
这篇课文选编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原是互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3篇文章:<再塑生命><亲近自然><关于“爱”的含义>合在一起编成课文,并用空行使其自然分为三部分。课文的主线十分清晰,写莎莉文老师“对我启示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
四、学习课文
围绕下面问题,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1.海伦·凯勒在什么时间,怎样认识了安妮·莎莉文老师?这位老师对她有什么影响?
2.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体事物的?
3.莎莉文老师又是如何让“我”认识、了解大自然的?
4.莎莉文老师又是怎样逐步引导“我”认识“爱”的?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交流。
明确:
第l题,1887年3月3日的下午,正值美好的春天。海伦·凯勒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匆匆忙忙的样子,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要发生。她站在台阶上等待。后来,“一个陌生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第2题,文中写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事物的文字很多,如莎莉文作为一个陌生人第一次搂抱我,有意识地给我玩具,教我拼写洋娃娃“doll”。还教我学会了拼写“针”(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这些词。特别具体写了一件事,莎莉文老师让我一只手接触水流,在我另一只手手心里写出“水”这个字,使我终于领悟到“水”这个字就是我手上流过的清凉而奇妙的东西。从此,海伦·凯勒开始大量认识具体事物。
第3题,莎莉文老师把我带到大自然中,运用我的触觉、嗅觉,以及学到的词汇,让我在头脑中形成特有的形象。有一次,莎莉文老师让我坐在树上等候她回去取午餐,突然天气变化,暴风雨来临,在最危急的时刻,老师来了,扶我下来。这件事使我懂得了大自然不总是对人微笑,给人仁慈。
第4题,莎莉文老师用的是情感体验法。通过情感体验和对各种不同事物的对比,使海伦从中去感受。
如:“莎莉文小姐用一只胳膊轻轻地搂着我,在我手上拼写出了‘我爱海伦’几个字。…‘莎莉文老师把我搂得更紧了,用手指着我的心说:‘爱在这里。…“这时,我突然明白了,这个字原来指的是脑子里正在进行的过程。这是我第一次领悟到抽象的概念。”“刹那间,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
五、朗读训练
课文第二部分写得非常优美,简直是一首散文诗,充分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敢于体察的性格和精神追求。
教师可让学生朗读、点读,甚至有选择地背诵。
六、小结
是美国教育家,盲聋哑作家海伦·凯勒的作品。这篇课文,既表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老师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展示了一个盲聋哑女孩的精神追求。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在向莎莉文老师投去敬佩目光的同时,也为这位聋哑女孩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品格所感动。同时文章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
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再塑生命》教学杂谈
大篇幅的文章更需要通过读来解决,只不过方式上灵活一点。教授新课《再塑生命》一文时,文章比较长,这就必然要求学生先熟悉内容,而学生往往会产生厌烦的情绪,于是我拿出一节课让学生展开小组轮读比赛,并且有相应的比赛规则。这样,长文章对学生来说也不是头痛的事,个个精神十足,认真准备,比赛时,由同学们推举出三位评委,加上我一共四人,由数学课代表计算分数,令人惊喜的是傅笑岑组竟然还加入了动作表演,在读到海伦与沙利文老师谈论什么是爱时,王丹丹同学竟然被感动得满眼泪花,最终长长的课文就在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中结束了。无须过多的讲解,生活在无光、无声的黑暗世界里的海伦那种惊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打动着每一个学生,为她再塑生命的沙利文老师更是令人难忘。
〖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现成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的学习领会浅析〗
《再塑生命》就课题而言,寓意深刻,内含丰富,充满了博大而深厚的爱。最关键的一个字“塑”(塑造),作者由一个因病而落为盲聋哑 从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伟大的作家背后的伟大的教师形象。“教育的灵魂是爱”在莎莉文身上得到最好的体现。作者海伦凯勒惊人得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样值得学习和称道。(课文的插图和课前的插图,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作者和读者一同走入莎莉文的内心世界)。“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等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惟恐发生意外。在没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在了我的身上。”这是海伦凯斯第一次见到莎莉文之前的一段话。(两幅教学插图)是心里独白,表现对光明的渴望。这种光明是来自于莎莉文那光芒四射的“太阳”。
〖农村学生写作方法指导的尝试·抓契机,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在学完1篇作品,学生情绪高昂意犹未尽时,我会抓住这一契机,师生共做小作文,然后再互相交流共同赏读。这样既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比如我们在学习了课文《再塑生命》后,我和学生都写了读后感,学生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认为海伦不简单的深受鼓励和启发的,有认为老师莎莉文很厉害的,说如果自己能有幸遇此良师,一定会成功等等。我也和学生交流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这样长期训练,不但慢慢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让他们明白写作其实就是把自己心中想说的用笔表达出来而已。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正真达到了教学相长。
〖语文教学需要开放·语文教学须走出小课堂,走向大语文〗
海伦·凯勒在《再塑生命》中写到“莎莉文老师是在我的手接触到那清凉的水的流动的时候,在我的另一只手上写下了‘water’单词的,就在刹那间,我领悟了‘water’指的就是那种奇妙、清凉的、从我手上流过的东西。是这个单词唤醒了我的心灵,并使我的心得到自由。“就这样莎莉文老师用这种走进生活的情境教学法把海伦·凯勒──一个失明、失聪、失音的女孩培养成一个世界著名的作家。我想,我们与其让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写那些干瘪文字符号,到不如让他们走出井底,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让他们感悟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是和宇宙万物相对应的,是与世间万物的和谐美妙共存的,从而起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作用。
〖利用语文课外阅读资源,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学科的。”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为此,每学完一个作家所写的文章,我都向学生推荐和这位作家相关的有关书籍,以达到加深认识,扩大阅读面,诱导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如教完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后,让学生去读她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如此,课内与课外阅读相互补充,大胆引导学生抛开“芝麻”去捡更诱人的“西瓜”,拓宽学习和阅读的范围,学生才能受益无穷,趣味无穷。
〖巧妙化解课堂遭遇的尴尬〗
八年级语文下册还有1篇课文是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文中的莎莉文老师是一个出色的教育艺术家。她对学生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讲究方法,开启了海伦·凯勒的智慧、思维和情感,使爱的阳光照耀到作者的生命中。当我问学生,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老师时,学生的回答却是异常地响亮:“没有”。听到这样的声音,任何一个老师都会感到羞愧和尴尬。可是,这样的问题又不能在一片否定声中结束,怎么办?──只能找闪光点了。我说,莎莉文老师是我们全体老师学习的楷模,与她相比,我们的确差得很多、很远,但是我们也是在尽心尽力地帮助同学们走向成功,虽然有时候方法不是很好,但为你们着想的一颗心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请大家相信这一点。听了我一番诚恳的言辞,同学们都露出了赞同的神情,我就抓住时机,让同学们给老师找闪光点,结果学生们踊跃发言,争相说出了自己对某个老师最佩服的地方。这样既化解了尴尬,又激发了他们内心的情感,还是不错的。
〖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尤为重要·利用语文课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地教育〗
在教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一课时,我不失时机的教育学生,海伦是一个聋哑人,她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是因为她有超乎寻常的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克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和挫折。她的事迹鼓舞着每一个学生。
〖巧用导语,激发兴趣·标题诠释法〗
俗话说:“看书看皮,看报看题”。以标题诠释为导入点,可以迅速抓住文章的主线,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再塑生命》的导入:“教育一名六岁的盲聋儿童会有什么样的成效?大多数人可能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安妮·莎莉文老师却用自己的爱心和 ”
〖师者,人之大宝也·教师是多彩人生的助绘师〗
“授业”是教师的又一项义务和职责,给予学生知识、思想的同时,我们更要焕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去开辟自己的人生路,以求实现其自身的社会价值,使其人生更加光彩照人。著名的盲人作家海伦·凯勒在《再塑生命》中告诉我们一个感人的故事:海伦凯勒本是一个在无光、无声的黑暗世界里摸索的弱女子,
〖语文作业需要个性元素·预习作业之“课文感悟”〗
读《再塑生命》:您知道吗?在我六岁零九个月之前,我所看得见的,都是地狱的模样。那些进入到我梦乡里的,都是丑恶可憎的魔鬼。直到您的出现。我不知道您的眼睛是大是小,但我坚信那里有最柔美最和善的目光;我不知道你的嘴唇是美是丑,但我坚信它能展现出纯真最温暖的微笑。而这一切,都归结于您那颗充满爱的心。我的生命原本就是杂乱无章的音符,是您,这世上最美的人,用这些本注定淘汰的音符重新谱写出了一曲生命的赞歌;我的生命原本就是一株即将枯萎的小草,是您,这世上最美的人,用爱的雨水浇灌出了一个顽强的奇迹。您教我填补生命原本的不完美,您教我寻找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幸福!我不会用世上所有绝美的文字去形容您的美,可我会在心里一遍一遍地默念:老师,您就是世上最美的人!
〖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
语文教师语言应具有启发性和点拨性,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时给予学生思维启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德强中学赵汉老师在上《再塑生命》一课时,语言就极具启发性,无论是问题设计,教学过渡,还是评判学生发言,都在不断进行启发铺垫,层层推进,最后让学生自己分析出“爱”这个抽象词语含义,使同学们在分析中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挥动破冰之剑·直面人生,痛快漓淋〗
八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里有篇文章叫《再塑生命》。学完此文,我问同学们:“莎莉文老师以其出色的教育艺术开启了海伦的思维、智慧和情感,大家能敞开心扉,畅谈一下自己的感想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议论纷纷。绝大部分同学都说这样的老师真好。突然,一个不谐调的音符蹦了出来:“海伦太幸运了,我们多不幸啊,我们的老师一点也不好!”全班同学都惊呆了。我的心也咯噔一下:咦,这家伙怎么突然冒出这句话,说话不经过脑子吗,老师不是常说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吗,说话也得三思啊。但这只是我一瞬间的想法,我没有说出来,也不能说出来,我要想个江湖救急之策。
都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人遇正事易糊涂。但万事皆有例外,我眼珠一转,有了。于是我当场给同学们剖析了这些所谓的不正常的现象。为什么我们的老师好像没有莎莉文老师那么有耐心,有公心,有爱心?那是因为大家都是正常人,正常人有正常人的爱的方式,对一个一切正常的人有必要事事呵护吗?没必要!那样只会惯坏孩子,那是宠爱,是溺爱,是不正常的爱!一个八年级的学生应该懂得很多道理了,很多事情是老师轻轻一点拨就过了,这就叫心有灵犀一点通。当然喽,学生不小心或是故意犯了错误,老师会及时批评教育,说不定有时口气还会严厉些呢,那没办法,素质教育不是赞美加表扬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嘛!而莎莉文老师呢,� 她热爱海伦,对海伦的教育讲究方法艺术。她将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情操,隽永深沉的爱心,以及踏踏实实的追求,像春天的种子常常植于海伦的心田,以无私的爱重塑了海伦的生命。她不愧是出色的教育艺术家,也是全世界教育工作者学习的好榜样。
还别说,我这番话竟然赢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直面人生,痛快漓淋,巧妙的打破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尴尬局面。
《再塑生命》词义辨析
【小心翼翼,谨小慎微】
都是成语,都含有“小心谨慎”的意思。
“小心翼翼”多形容“十分小心,一点也不敢疏忽”的样子,如“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
而“谨小慎微”虽有“十分小心,一点也不敢疏忽”的意思,但多指对细小的事情过分小心,以致畏首畏尾,缩手缩脚,常作贬义用,如“人人变成了谨小慎微的君子,这是很大的危险。”
语文书八年级下册教案 篇20
说明
本设计为张翼健先生主编的国际长春版语文八年级下而写。《短文2篇》一课系张玉新选编。本套教材教师用书由张玉新主编。
课前准备
本课是八年级下学期的一课,是两篇篇幅短小的古代散文,包括古代特有的而且已经接触过的两种文体(说、记),学生经过七年级一个学年和八年级半个学年的学习,应该已经初步养成了预习的习惯。
因此,规定这样的课堂教学起点是可能达到的:学生课前预习,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解,初步扫除文字读障碍。在此基础上,反复诵读本文,力求尽量弄懂文句的含义,将没有弄懂的知识�
这两篇短文言简义丰,要弄清楚文字的言外之意必须尽量多占有相关背景资料,因此课前印发苏洵、苏轼的有关资料要求学生阅读,进一步掌握相关文体知识和作者概况。
教学目标
1、积累"职""饰""轼"辙""盖"等文言诗词,"乎""由""与""但"等文言虚词,"无所""虽然""相与"等文言词语。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关键词句,从而品悟其言外之意。
3、探究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
1、积累"职""饰""轼"辙""盖"等文言诗词,"乎""由""与""但"等文言虚词,"无所""虽然""相与"等文言词语。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关键词句,从而品悟其言外之意。
教学难点
1、探究写作特色。
2、了解创作背景。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名二子说
一、导入
1、检查课前预习。学生齐读《名二子说》,个别同学尝试背诵。
2、导语:在中国古代文坛上,一家父子兄弟都有盛名的除了"三曹"就是"三苏"了。三苏父子以其卓越的创造才能和辉煌的文学成就,同登"唐宋八大家"之列,千古文章辉耀古今,三苏在文学上造诣极深,既同出一源,又各具特色,人称"凝炼老泉,豪放东坡,冲雅颍滨",三苏父子立身操守,光明磊落,关心国家命运,同情民间疾苦,为了民众做了不少好事。眉山三苏祠有一副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高度评价了三苏父子的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历史上的地位。
我们在八年级上册学过苏轼的《江城子》,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初步了解了苏轼的豪放、苏辙的冲雅,今天见识一下苏洵的凝练。
二、赏析课文
1、教师视学生齐读、个别学生背诵的情况校正读音并范读。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2、进一步介绍有关知识。苏洵写《名二子说》时,苏轼11岁,苏辙8岁。苏洵对两个孩子寄予很大希望,他又对他们的生活道路充满忧虑。本文正是通过阐释为二子命名的深意,表达他对爱子的劝诫与勉励的。大家还要了解一点,庆历六年(1046),苏洵赴京应制举,尽管他才学颇高结果是落榜了。他对科举、对朝廷失去了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从京城返乡,写了这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说》。
3、第一段"轼"名说结构上有何特点?
明确:先说车,先扬"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车子的各部件,轮子、辐条、车盖、轸木(车厢底部四面的横木),就像各有职分,不可或缺;再抑"而轼,独若� 轼是车前的横木,乘车人可将手按在上面,有装饰车子的作用。转折自然为了再扬"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行文已经几度曲折。最后揭出正题:"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苏轼呀,我担心的是你不注意外表的掩饰啊。
苏轼性格豪放,锋芒毕露,从不知掩饰自己的观点。自幼父亲就看清了这一特点,劝诫他多加外饰以免遭祸。这正是为他取名"轼"的用心(在赏析的过程中师生互动,掌握相关词语)。
4、第二段"辙"名说在结构上与上一段有何异同?
明确:先说辙,先扬"天下之车莫不由辙",天下之车无不循辙而行;再抑"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但论到车的功用却没有辙的份。转折自然也为了再扬"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辙无论功之福,也不遭仆毙之祸。行文也已经几度曲折。最后揭出正题:"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知免",是说苏辙的性格会免于灾祸。一说"免"同"勉",勉力、尽力的意思。善处于祸福之间,又能勉力向前,这正是为他取名"辙"的深意。
苏辙性格冲和淡泊,深沉不露,并能尽力王事,后位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
可见本段与上一段的结构总体上相同,都在极短的篇幅内或扬或抑,两端具有结构上的对称美;但是,一段的结尾是隐忧,其实也是抑,而二段的结尾则是喜悦,可算是扬。小处不同一方面打破了完全对称的呆板,主要还是真实表达对不同性格的两个儿子的预测(在赏析的过程中师生互动,掌握相关词语)。
5、从《名二子说》中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写作特点?
明确:一方面通篇使用比喻,以车之轼、车之辙的特点喻二子的不同性个特点,十分贴切;一方面在极短的篇幅内摇曳多变,文势极尽跌宕之能事,颇具功力;一方面如战国策士般纵横捭阖,透彻雄辩,颇具哲理。
三、作业
1、整理文中文言字词和句式,制成卡片。
2、完成"思考与讨论"一。
初二下册语文高效备课教案 篇21
《周庄水韵》
1、体会江山的美丽多娇,爱我中华,爱我世界。
2、体味欣赏散文清新优美、抒情性强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真情实感。
3、了解课文随“时(令)”换景,景色各异、多角度写景,融情于景的写景方法。
4、背诵精彩语段,增强语言的感悟及运用能力。
5、学生学会贴切地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1、体味欣赏散文清新优美、抒情性强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真情实感"
2、了解课文随“时(令)”换景、景色各异、多角度写景,融情于景的写景方法。
3、背诵精彩语段,增强语言的感悟及运用能力。
4、学会贴切地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1、是写景抒情式游记类散文,旨在认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游记的。写作方法,学习课文中写景时运用的多种修辞方法及生动形象的语言,并能在。写作中运用。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渗透在游记中的感情,并品味散文的语言风格。
3、与《巴东三峡》都是写祖国山水的美丽,意在让学生了解祖国山川壮丽可爱,更加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如果能让学生从自身的变化,从自己家乡的变化中去感受,相信能更好的理解改革的重要性。
一、出示教学目标
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周庄的旅游宣传片。
2、播放威尼斯、丽江体现“水乡,水城”特色的有代表性的对比画面。
3、教师同步讲解:
图一:这是意大利著名水城“威尼斯”。
图二:这是云南古镇丽江
我们现在把它们和周庄相比较的话,你觉得他们三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三、整体把握课文的结构内容。
1、朗读课文。
2、配乐朗读。
展示播放周庄的动画画面。
以“高山流水”为背景音乐。
3、检查生字新词。
4、提问:大家喜欢这篇课文吗?你觉得课文中什么地方、哪些语句或语段写得最精彩?说说你的理由?
四、合作探究题:那么,作者间我们描述了周庄的哪儿幅图画呢?
共两个部分四幅“水韵图画”。即:
整体水韵图画(1-3)——小桥流水人家
三次游历周庄时的不同水韵图画(4-6)
第一次——烟雨迷蒙的水墨画
第二次——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第三次——水天一色的七彩梦幻图
五、综合性实践活动
做一份梅州旅游资源的调查报告。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22
一、教学目的
通过这首散曲的学习,使学生把握古代诗词的多种体裁,体会蕴涵在作品中的感情、思想和哲理,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本情怀。
二、教学要求
1.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2.反复吟咏诵读,推敲品味诗歌的语言
三、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监察御史,因批评时政而免官,复官至礼部尚书,又辞官隐居济南云庄,天历二年(1329年),征拜陕西行台中丞,到官四月病卒。
本篇“山坡羊”是小令的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标题。
写作背景
这首曲是作者于元文宗天历二年,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潼关位于东西两京(洛阳和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常常触动行径者的怀古之情。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么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四、文本分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全曲分三层。
第一层(头三句):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
“聚”: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
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
“怒”:一方面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另一方面把河水人格化,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黄河水是无生命的,“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
第三句,写潼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奔流的险隘之处。也由此引发下文的感慨。
第二层(四一七句):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
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第四、五句,写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感慨横生,激愤难平的样子。
第六、七句,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点出了无限伤感的原因。
面对繁华过后的废墟所发出的“伤心”实乃悲凉:为秦汉旧朝统治者悲凉,为百姓悲凉。
“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后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见《史记·项羽本纪》)故曰:“阿房一炬”。
第三层(末四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是全曲之眼。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正因为这两句使得这首曲的境界大大高出同题材的其它作品。
五、中考试题汇编
《山坡羊潼关怀古》
(一)、 20xx年淄博阅读张养浩的《山坡羊》,做第7题。(2分)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7、用简洁的语言赏析画线句子。
要点:一个“聚“字和一个“怒“字,分别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形象地表现出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
(二)、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思考: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
答:不是,由“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知是为古往今来的老百姓伤心。隐含对百姓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
赏析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并答题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①一个“聚”字写出了潼关的雄伟气势;一个“怒”字表现了。 ②归结全篇主旨,揭示了统治者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本质的句子是:
(①内心的不平静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对下列诗歌理解正确的项是:判断对错
A、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B、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峻,然后用“山河表里”一语收住,暗示了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层的感慨内容。()
C、“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23
《三峡》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1篇课文,是1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根据单元目标和编者意图,本节课教学主要想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生字,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翻译课文重点句子。
2.理解课文内容并熟读成诵。
3.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生字,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翻译课文重点句子;二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难点在于理解课文内容并熟读成诵。
本节课主要运用了诵读法、圈点勾画法、读读讲讲、合作探究,主要抓住“读”和“讲”这两个字进行教学,“读”主要是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指导学生读出三峡的壮美、幽静美和凄凉美。“讲”主要是让学生借助课下 注释和我补充的注释,自己讲文意,讲主题思想,讲写作思路,讲语言特点。这节课教学环节设置科学合理重点突出,课堂氛围较好,学生思维活跃,有小组合作和探究,有独立思考和展示,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不足之处:
1.在读上花费时间多,课堂节奏较慢。
2.学生对本文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不理解。
改正措施:
1.应充分研判学情,加强诵读方面的预习指导,再上课时应加快节奏。
2.利用辅导时间补充讲解骈散结合这一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24
教学目标
1、训练用普通话正确朗读的能力学习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3、体会中心与段落层次的关系。
4、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观察父母的生活与情感,主动为父母分忧解难。
教学重点
1、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2、体会中心与段落层次的关系。
教学难点
课文2、3两段对于表达中心的作用是本文的难点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导入新课,介绍相关文学常识。
2、检查预习情况,初步感知全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课前准备〗在上课前,在大屏幕里放事先用FLASH做好的《父亲》这首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师】(激发情感,创设氛围)在我的记忆中有这样几首歌词:在我心中有一座山,险峰万里它最伟岸,爸爸,亲爱的爸爸,你就是我心中的山;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想儿是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这些饱含深情的话语充满了对父亲的爱戴之情,同时也是父亲最真的写照,
今天,我们就来学1篇文质兼美的纪实散文,其中也刻画了一位疼爱儿子的父亲,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板书课题〗
二、解题
1、《背影》是1篇著名的纪实性散文,也可以说是回忆性散文,本文写于1925年,至今已六七十年,一直被广大读者所传诵,多少年来也一直被选入教材,哺育了几代人。对于这样的名篇,我们应认真阅读、学习。
2、作者简介(看投影片)
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江苏省扬州市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真情、洋溢着一股清新气息。
三、朗读训练
1、听录音朗读(选一段节奏舒缓情调感伤的音乐)
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框出来
2、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给加点的字注音(出示课件)
奔(bēn)丧(sāng) 差(chāi)使(shi) 狼(láng)藉(jí) 簌(sù)簌(sù) 妥(tuǒ)贴(tiē) 踌(chóu)躇(chú) 迂(yū) 蹒(pán)跚(shān) 箸(zhù) 拭(shì) 琐(suǒ)屑(xiè) 晶(jīng)莹(yíng)
3、朗读
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3段、4-5段,6段,7段分别找不同的小组读。6段齐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训练。
教学内容和步骤:
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训练
1、阅读全文,用规定符号进行圈点批注
【师】批注要点
1)词语:不能理解的用横线,认为用得好的用框框
2)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3)有疑问的地方,用括号再加问号
4)用双竖线和单竖线划分文章层次
(这一环节主要用于学习读书方法,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熟悉,又是个种发现式的学习过程,当然毕竟是初中的学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够有所批注,不论对错都是可贵的)。
2、(稍停)找几位同学简要说说批注的地方并理由(找成绩好的同学,旨在给其它的同学做出示范,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时巡视,找那些批得较好的同学发言。教师可根据此收集反聩信息)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讨论讲解全文。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3、体会中心与段落层次的关系。
4、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观察父母的生活与情感,主动为父母分忧解难。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论讨讲解
【讨论】1、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分析〗
(理解记叙的要素)
【讨论】2、我与父亲是在一种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从文中找出写见面的背景的句子。写出了怎样的一个背景。
〖分析〗
①祖母死了
②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祸不单行,家境惨淡)。设置惨淡环境,渲染悲凉气氛,与父亲在此困境下仍不辞劳苦,为儿子奔波,与父亲对儿子满腔温情形成对照,更显父爱崇高。
【讨论】3、文中一共几次提到了背影?分别给每一次的背影起一个名字。
〖分析〗
①第一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情念旧事,思念父亲。
〖板书〗惦记背影
②第六段: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亲子之爱,情真意切。(为了儿子在旅途中不受苦,仍然买着老迈的步子去儿子买橘子)
〖板书〗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③第六段: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我找不着了我的眼泪又来了。
离情别绪,摧人泪下。(黯然销魂者,惟别离也,可以举两个古人的例子:古人荆克刺王前,燕子丹给他送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这是送英雄的别离;再有桃花潭水深千尽,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挚之这间的别离。而我们这些课文则是亲人之别离,更是感人)
〖板书〗惜别背影(父子分手)
④第七段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别后怀念,追思往事,寄托思念。
〖板书〗再现背影(别后怀念)
【讨论】4、面对着父亲苍老的背影,作者也不禁簌簌流下了眼泪,文中一共写了作者几次流泪,找出这些语句?
〖分析〗
①课文第二段,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了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这是悲哀之泪,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
〖板书〗悲哀之泪
②第六段,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
这是感动之泪,望父买橘。
〖板书〗感动之泪
③第六段,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这是不舍之泪,父子即将离别。
〖板书〗不舍之泪
④第七段,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
读到父亲的来信,触目伤怀,又想起了往昔父亲的背影,这是伤心之泪。
〖板书〗伤心之泪
【讨论】4、这篇文章的重心在6、7两段,那么2、3、4、5段写的是什么?不写不可以吗?
〖分析〗2、3段介绍惨淡的家境,为了营造一种悲凉的气氛。
4、5段介绍父亲对我无微无致的照顾,为了铺垫我对父亲的感情,也就是铺垫背影。
二、小结
(以讨论的方式进行)
【讨论】对本文的中心有以下几种看法,�
A、表现父亲疼爱儿子
B、表现父亲的生活艰难和老境颓唐
C、表现儿子体谅父亲
D、表现父亲怜爱儿子,儿子体谅父亲,父子之间的美好亲情
〖板书〗父子情深
三、布置作业
1、将预习提示中的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抄写在作业本上。
2、思考课后第一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雪》教学设计 篇25
教学目标 :
1.认识本课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古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4.学会细心观察周围事物,感受冬的寒冷,雪的美丽。
教学重点:
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冬的寒冷,学会细心观察周围事物雪的美丽。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在大自然众多的产儿中,雪可谓得天独厚。她以洁白晶莹的天赋丽质,装点关山的神奇本领,赢得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赞美。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咏雪篇章中,白居易写的《夜雪》,显得那么平凡,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是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2.介绍诗人: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二.学习古诗
1.读题目。
2.出示古诗的视频。自读古诗,指名读。生评,再读。师范读,生齐读。
3.读第一二句诗,你读懂了什么?认识“衾”和“枕”。预设:“衾”指被子;“枕”指枕头。天气寒冷,人在睡梦中被冻醒,惊讶地发现盖在身上的被子已经有些冰冷。疑惑之间,抬眼望去,只见窗户被映得明亮亮的。开篇先从触觉(冷)写起,再转到视觉(明)。“冷”字,暗点出落雪已多时。一般来讲,雪初落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骤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寒意。“讶”字,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
4.这两句是写人的所感所见,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 那么,诗人醒来,听到了什么?读三四句“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用“因为…所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因为不时听到院落里的竹子被雪压折的声响,所以知道夜间下了一场大雪。)你们看这是从听觉(闻)写出雪雪很大,而且雪势有增无已。诗人的感觉确实细致非常。“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出雪夜的宁静。
5.再读古诗,体会意境。
6.从听觉、视觉、触觉等方面说说“雨”的特点。(预设:春天的雨,是最柔和的。如果春雨来了,你试着让雨水拂拭自己的脸,那种感觉是温柔的,就像妈妈轻轻地摸着你的脸,非常舒适。而小草们、鲜花们有了春雨的滋润,一定会更加鲜艳了。春雨,是它们的营养品。夏天的雨,是最激情的。雨打在屋檐上,玻璃上发出‘哗啦啦“的声音,让人不禁认为夏雨就像一只发了疯的蜜蜂,不停在鸣叫。被夏雨打到脸上的滋味可不好尝,它像一块小石头扔到脸上,很疼的。秋天的雨,是春天的雨和夏雨的结合。有时秋雨细细绵绵的飘扫在大地,有时却像发哮似的降散。不过,秋雨是丰收果实的使者。下了秋雨,农民伯伯心里也轻松多了,因为丰收的日子到了。冬天的雨,像一位古时候的女子,很少露面的。如果说冬天的雨,恐怕是雪了吧。它絮絮扬扬地飞舞在天空中。这时候,孩子们可高兴着呢,又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把了。雨给我们这个世界带来了清新,每次下完雨,大地就像过滤般的清新。)
7.背诵古诗。
三.作业
1.用泡泡泥做雪花。
2.给爸爸妈妈有感情地背诵古诗,讲讲古诗的意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