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编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编3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

一元二次方程是学生学习的第四个方程知识,首先在初一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接着扩展“元”得到二元一次、三元一次方程,完成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学习,初二分式的教学,使得对实际问题的刻画从整式推广到有理式,分式方程得以出现,到一元二次方程第一次实现 “次”的提升。学生必然存在着疑问,为什么有些背景列得的方程是二次的呢?教学中要直面学生的疑问,显化学生的疑问,启发学生自己解释疑问,才能避免“灌输”,体现知识存在的必要性,增强学好的信念。

培养建模思想,进一步提升数学符号语言的应用能力, 让学生自己概括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得出一般形式,对初三学生是必须的,也是适可的。

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形成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过程上,不能草草给出方程的概念就反复辨析练习,在概念的理解上要下功夫。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中学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听了刘老师执教的这节《有余数的除法》后,使我受益非浅,感受颇深,现粗浅的谈谈自己听后的收获及所思。

1、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明确本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结合教材、利用教材,承认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用分东西来引入,提出了开放性问题“由你摆,你想每组摆几盆花?”从而满足更多孩子内心的渴望和需求,孩子的学习热情和爱好很轻易被激发起来,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标,呈献给大家与众不同的一课。

2、通过操作将余数概念教学直观化。

余数的产生和意义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有余数除法》教材上是这样设计的:“15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先让学生感知能够平均分的现象,然后进而安排了:“有23盆花,为装扮教室想把这些花平均分成5组,每组最多摆几盆,还剩几盆?”让学生体验不能平均分的现象——余数的产生。刘老师教学这个环节中并不是让学生凭空的去想、去算,而是通过用圆片代表花,让学生去摆去操作,自己发现什么时候能平均分,什么时候不能平均分,不能平均分的时候就产生了余数,余数就是平均分后剩下的数。教学过程中通过摆一摆学生人人动手操作,让学生形象化得理解了余数概念,学生对余数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

3、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恰当。

在整过教学过程中教师们给予了学生较大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对问题进行猜测验证等,学生大胆参与、积极思考,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发挥得恰到好处,真正起到了一个引导者、促进者的作用。我想,正因为如此,学生的操作活动才能有条不紊。

4、在教学有余数除法的横式和竖式的写法时,教师应该多强调商、余数以及算式所表示的意义,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算式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竖式的学习中可以适当的渗透试商的方法和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要求,为后面的教学做好准备。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建立方程模型的作用,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2、在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抽象、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正确寻找等量关系

学习过程:

一、情境创设

一根长22cm的铁丝。

(1)能否围成面积是30cm的矩形?

(2)能否围成面积是32 cm的矩形?并说明理由。

二、探索活动

分析情境问题可知:如果设这根铁丝围成的矩形的长是xcm,那么矩形的宽是____________。根据相等关系:矩形的长×矩形的宽=矩形的面积,可以列出方程求解。

思考:这根铁丝围成的矩形中,面积最大是多少?

三、例题教学

例 1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BC=12,点P从

点A沿AB向点B 以1/s的速度移动;同时,点Q从点B沿边BC

向点C以2/s的速度移动,问几秒后△PBQ的面积等于82?

分析:题中含有等量关系:S△PBQ =82,只要用点P运动的时间

来表示三角形各边的长并代入等量关系式即可得到相应的方程。

例 2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cm,

BC=3cm。点P沿边AB从点A开始向点B以2cm/s

的速度移动,点Q沿边DA从点D开始向点A以1cm/s

的速度移动。如果P、Q同时出发,用t(s)表示移动的时间(0≤t≤3)那么,当t为何值时,△QAP的面积等于2cm?

四、课堂练习

1、P98 练习

2、思维拓展:

如图,有100m长的篱笆材料,要围成一矩形仓库,

要求面积不小于600m,在场地的北面有一堵50m的旧墙,

有人用这个篱笆围成一个长40m,宽10m的仓库,但面积

只有40×10m,不合要求,问应如何设计矩形的长与宽才能符合要求呢?

五、课堂小结

如何正确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六、作业

后进生:P98 练习P99习题 6 优生:P99习题 6、7、8

17 1197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