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初三语文教案(最新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文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我的叔叔于勒》初三语文教案(最新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我的叔叔于勒》初三语文教案【第一篇】

教材分析

《我的叔叔于勒》是初三年级的1篇讲读课文,是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名家名篇。从整个初中语文教材小说应完成的教学目标看,要教会学生体会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描写环境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本单元,本课教材应完成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其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作者的态度感情,认识资本主义社会里几乎没有人间亲情、友情,只有金钱的现实。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

教学目标

1、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

2、体会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进一步学习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你读这小说后,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⑴理解作者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运用对比手法成功刻画人物性格。

⑵层次分析(第一课时)。

2、难点:

⑴悬念的铺排,构思的巧妙。

⑵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是如何变化的?(第一课时)

教学方法

点、线、面教学和启发式:

在语文教学中,把握好的切入点,以点画出一条或两条反映课文内容或主题的亮线,围绕其主线深入分析全篇课文,这样便于激发学生兴趣,便于教学有序生动,也容易达到教学目的。

《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可以这样设计:先找出切入课文的点──课文对于勒称呼的词语,然后画线──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称呼,画出一条小说构思的情节线;这其间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在如何变化?画出一条人物情感变化线。再以线及全篇──小说是从人物的哪些语言、动作、表情等揭示人物的态度变化的,这样便于深刻理解小说隐含的主题思想。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段时间,大街小巷流行着一首《流浪歌》,大家想听吗?(生答想,放歌曲)歌听完了,可一个愁苦、孤独的浪子形象却留在了我们的脑海中,让我们不由得产生怜悯之情,是啊!家是温馨的港湾,流浪的心多么渴望这个港湾的慰藉啊!可有这样一个浪子,在外流浪多年,当家人遇到他时,不但不接受他,反而还骂他,什么原因呢?大家想不想了解这个故事?(生答想)这个故事说它远,它发生在遥远的19世纪的欧洲,说它近,它就在我们眼前,请大家打开课本92页,这个故事的名子叫《我的叔叔于勒》。

二、作者介绍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普发战争爆发了,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以后离职从事专门文学创作。10年间他写了解情况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其中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三、课文分析

1、(教师)请同学们扫读课文,把课文中对于勒称呼的词语找出来。

同学们扫读课文,勾画圈点,找出课文前后对于勒称呼的词语是:

坏蛋、流氓、无赖;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小子、家伙、老流氓、贼、流氓。

2、学生们分组讨论发言:小说前前后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对于勒不同的称呼?

教师指名回答后小结。因为于勒当初花了菲利普夫妇的钱──于勒到美洲赚了钱,不仅愿意还他们钱,而且还可以多给他们钱──破产又失去了钱,又可能要回来花他们的钱。

3、(教师)在上面这一过程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又是如何变化的。

学生读书讨论,教师引导小结:恐怖──希望──恐怖、仇恨。

四、层次分析

第一部分:(1~4)盼

第二部分:(5~19)赞

第三部分:(20~47)见

第四部分:(48~49)躲

五、布置作业

1、菲利普夫妇一家为什么盼于勒?

2、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夫妇一家躲开日夜盼望的于勒,原因是什么?

3、这篇小说揭示了什么主题思想?

《我的叔叔于勒》初三语文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2.了解小说中刻画人物性格时运用的主要方法。

3.学习本文构思的巧妙及情节的曲折。

二、能力训练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学习通过人物语言、行动、神态、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2.理解作者对文中主人公深切的同情。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巧妙的构思,曲折的情节。

2.学习通过表情、行动、心理、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

教学难点1.学习本文构思的巧妙及情节的曲折。

2.深刻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教学突破1.梳理小说情节,感悟起伏曲折的情节所表达的深刻主题。

2.诵读欣赏文中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理解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课前查找相关资料。

2.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查字典解决生词。

2.熟悉课文,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复述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心就象是天平,可以用它来衡量事物的轻重,同样的东西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分量是不一样的。如果在你的心之天平上,一端放上亲情,一端放上金钱,会向哪一边倾斜呢?

(二)点名让学生结合预习介绍作者。

1介绍作者: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法国著名的小说家。代表作有《羊脂球》《项链》等。其他同学补充。

2.补充:他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当过兵,做过小公务员,目睹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所以他有深厚的创作基础。他特别善于写揭露资产阶级社会道德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就是其中的1篇。

(三)指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并思考小说的主要人物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对学生的复述作出评点。结合以菲利普为人称的复述,要求学生找出文章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呼的变化。1.通过阅读找出称呼的变化:坏蛋、流氓、无赖、正直、有良心的人、小子、

家伙、贼、流氓。

1.提问: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呼的变化可以看出他们对于勒态度变化的线索是怎样的?启发:最开始于勒占用了菲利普应得的一部分时,人们打发他去了美洲。2.根据教师启发,找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变化的线索:打发他走à盼

望、赞扬à又骂又躲。

2.提问: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是表现出来的人物行为,如果深入人物内心,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情感变化又是怎样的?3.在教师的引导下,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理解课文。相互讨论交流后回答: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情感变化的线索是:恐怖à希望à恐怖、仇恨。

(四)、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主题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分析:于勒的命运变化小说没有直接交待,而是隐含在菲利普夫妇对他的称呼、态度、情感等等变化中,以及辅以老船长的叙述交待的。

1.通过小说对菲利普夫妇的描写把握于勒的命运变化:在家行为不正一出外发财一最后穷困潦倒。

2.提问:小说描写这种种变化,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2、于勒命运的变化引起了菲利普夫妇的种种变化,反映出当时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淡漠炎凉,即便是亲情也不再能维系什么,更显人情的悲凉。

3.提问:小说描写了许多人物形象,那么主要描写的人物是谁?为什么?3、联系上下文思考回答:小说着重描写的是菲利普夫妇。如果正面描写于勒,那只能反映他在当时社会中的个人遭遇,不能说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淡漠炎凉,悲剧意味会大大降低。

4.引用马克思“金钱关系说”

“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金钱可以使冰炭难容的人互相亲密起来,使逝同水火的人互相亲吻起来。”4、学生可以联系实际,用事例来证明。

5.归纳本文的主题:小说意在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5、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6.讨论:有人认为本文意在表现资本主义制度下小人物的辛酸。你是否同意,说说理由。6、学生从菲利普夫妇一家的家境的拮据。生活的窘迫。

(五)、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提问:小说描写了许多人物形象,那么主要描写的人物是谁?为什么?主要描写的人物是菲利普夫妇,为何文章标题又为《我的叔叔于勒》?

1、联系上下文思考回答:小说着重描写的是菲利普夫妇。如果正面描写于勒,那只能反映他在当时社会中的个人遭遇,不能说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淡漠炎凉,悲剧意味会大大降低。

2、提问: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点分别是什么?2、共同点:

自私、冷酷、惟利是图、虚荣

3、提问: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点在共同点之外又有所不同。分角色朗读。(34—38)小节。3、不同点:

丈夫(胆小、懦弱、毫无主见)

妻子(精明、泼辣、沉着、镇定)

(六)拓展训练及作业布置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提问:参看课文46小节,“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设想父亲当时的心理活动,用父亲的口吻表述出来。1、学生自由写作,互相交流。

2、提问:设想如果父母遇到的是腰缠万贯的于勒,父母亲会有怎样的表现。试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2、学生自由写作,集中交流。

3、设问:契柯夫笔下的变色龙也随着狗的主人身份的不同而改变,莫泊桑

笔下的菲利普夫妇也随着于勒身份的不同而改变,是否相同。3、学生比较:契柯夫表现沙皇制度下,人不如狗的现实,而本文表现资本主义制度下金钱关系。人物性格不同,契柯夫表现见风使舵、奴颜婢膝、不知羞耻的走狗,本文表现自私、冷酷、惟利是图、虚荣。

4、小说的景物描写是小说不可或缺的因素,试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语句并作简要分析。4、去时景物描写衬托欢快、喜悦的心情。回来时景物描写衬托失望、沮丧的心情。

(七)、板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称呼变化:

①坏蛋、流氓、无赖②正直、有良心的人③小子、家伙、贼、流氓

明线:

态度变化:打发他走——盼望——赞扬——又骂又躲

情感变化:恐怖希望恐怖、仇恨

暗线:

于勒在家行为不正——出外发财——最后穷愁潦倒

主题探讨①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②表现资本主义制度下小人物的辛酸。

《我的叔叔于勒》初三语文教案【第三篇】

课型:

讲读

知识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

2、品味语言,把握人物性格。

能力目标:

理解人物的性格和小说的主题;谈出自己的新见解来。

教育目标:

教学生正确对待金钱,体味人性的重要。

重点难点:

1、理解人物性格。

2、小说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策略方法:

导读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段时间,大街小巷流行着一首《流浪歌》,大家想听吗?(生答“想”,放歌曲)歌听完了,可一个愁苦、孤独的浪子形象却留在了我们的脑海中,让我们不由得产生怜悯之情,是啊!家是温馨的港湾,流浪的心多么渴望这个港湾的慰藉啊!可有这样一个浪子,在外流浪多年,当家人遇到他时,不但不接受他,反而还骂他,什么原因呢?大家想不想了解这个故事?(生答“想”)这个故事说它远,它发生在遥远的19世纪的欧洲,说它近,它就在我们眼前,请大家打开课本160页,这个故事的名子叫《我的叔叔于勒》

为了便于大家了解故事,咱们先一块来把课前的生字词读读记记,好吧?

(二)、学习生字词,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1、出示幻灯片,展示生字词。

拮据栈桥撬开诧异牡蛎褴褛

2、找出一位同学试读,其他同学纠错。

3、教师总结正确读音,学生齐读,边读边用手指在课桌上写。

(三)、默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短篇小说,作者是法国人莫泊桑,其成名作《羊脂球》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品。莫泊桑以他高超的艺术技法和深厚的文学底蕴赢得了“世界短篇小说艺术大师”的美誉。好了,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走近莫泊桑,走进故事,请大家快速默读全文,默读中解决三个问题:

1、理解生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2、小说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

3、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把小说的情节分为四部分,并分别为每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教师放音乐,板书课题、作者、教学目标)

(四)、讨论并解决默读中提出的问题,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1、学生自由分组讨论以上问题,可以离开座位。

2、对主人公的确定教师要给以适当的提示,可以从小说反映主题和作者着力刻画的形象两个方面。

3、对“我”和作者之间的不同应让学生弄清楚。

板书:菲利普夫妇

盼忆遇躲

(五)、梳理情节,简单了解人物性格。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塑造人物形象必须把人物置于什么之中呢?(生答:情节)

对,那么,我们就把人物置于情节之中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人物的性格。

(把板书的情节用粉笔圈起来,大致呈“人”字形。)

1、为什么盼于勒?(于勒来信说他有钱了,他们盼的是钱。)

2、忆于勒属于哪种叙述方式,对情节有何作用?(倒叙,把情节推向高潮。)

3、怎么遇到于勒的,遇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与相遇前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因于勒的信二姐找到了对象,全家人到哲尔赛岛旅行,巧遇于勒。遇前,“好心人”,“正直的人”,“有办法的人”;遇后,“贼”。因为于勒没有钱,不是想象中有钱的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初三语文教案【第四篇】

一、教材分析

1、《我的叔叔于勒》是初三的1篇讲读课文,是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名篇。

从语文教材应完成的教学目标看,要教会学生体会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描写环境表达作者思想感情。

本课在本单元应完成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人物分析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2、教学目标及要求

①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

②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及曲折的故事情节

③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对刻画人物形象的好处

3、重点难点

①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观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②构思新颖巧妙悬念的设置

二、教法分析

1、整体感知法

指导学生在阅读小说时,把握主要人物的主要情况,整体感知小说。

2、比较教学法

与《变色龙》比较,共性——善变的性格

3、自主讨论法

深入理解小说主题。

三、学法指导

本文在分析人物,环境时抓住一个“变”,在构思铺排时抓住一个“巧”字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大家在初二学过1篇《变色龙》还记得吗?请同学们回忆——小说“变色龙”是指谁?为何称之为“变色龙?有何特点?”

明确变色龙——奥楚蔑洛夫

特点——善变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另一个外国的作家写的1篇也是讲述人善变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

2、板书课题:《我的叔叔于勒》

3、整体感知小说,知线索

明确:菲利普夫妇盼于勒发财归来是叙事明线,于勒离家到美洲冒险10年经历为暗线。

情节: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

4、情节:人物态度,找出菲利普夫妇言行变化的代表句。

开端(盼于勒)——发展(赞于勒)——高潮(遇于勒)——结局(躲于勒)

人物态度对比:

前:希望(正直,有良心)→福星唯一希望→不是他,

后:↑↑↑

恐怖流氓,坏蛋不安

是他→流氓

↑↑

哆嗦打听煞白暴怒

5、人物性格分析(讨论)

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贪婪,庸俗的小市

对民,爱慕虚荣。

比“我”一个也涉世未深,天真单纯,富用同情心的孩子。

寄寓了自己的希望和理想

6、找出小说中环境描写,各自的作用?(略)

7、小说主题讨论:

金钱至上

8、发散训练

①小说的结局怎样?人物命运是由个人性格造成的?还是社会环境造成的?

②假如菲利普夫妇在游轮上巧遇发了大财的于勒,他们的言行会怎样?用150个字来完成。

③写作:请以“人与人这间”为题,反映当代人际关系的中心。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