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教案【汇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对生命现象的兴趣,掌握基本生物学知识,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科学探究能力,促进综合素质发展。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七年级生物教案【汇编4篇】范例,欢迎借鉴参考。

初一生物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知识: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认识到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是包括动植物细胞在内的绝大多数细胞共有的基本结构;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核内含有遗传信息;细胞能够生长和分裂;细胞通过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构成生物体。

能力:熟练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够制作临时装片。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人类对细胞的认识得益于显微镜的发明和显微镜技术的不断改进,科学的进步需要技术的支持;同时,科学的进步也凝聚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心血。对细胞的研究有助于人类认识疾病的发病机理,进而帮助人类战胜疾病,增进健康。

教学重点分析:

本次复习课的重点是学生通过自己对知识的梳理,能够切实掌握第二单元的内容。教师的重要作用是指导学生如何从现象看到本质,如何把各个概念统一到知识络图中。每一环节出现的概念都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概念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分析:

绘制第二单元的概念图(知识络图)是本次复习课的难点。设计思路是“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出概念→构建体系→绘制知识络图”,即以情景导入,以问题为线索;由“生物体”这一宏观概念到“细胞”微观概念,最后形成单元知识络图。

教学策略:

第二单元的内容充分体现了细胞生物学在显微镜的帮助下,不断取得重大发现的历史。第二单元的复习课不仅应该包括对单元知识内容的回顾和,还可以穿插介绍科学发展史、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研究的艰辛。在第一单元已经接触了知识络图的基础上,可以试着让学生简单绘制第二单元的知识络图。

课前准备:

准备好小课题,即由知识点形成的问题,每组有一个问题。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说明

3分钟

引言

生命世界是精彩的,多种多样的生物构成了这个生机盎然的生命世界。我们想探知生命的奥秘,首先要关注生物的共同特征。

提问: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本环节引出生物体和细胞的概念)

回答: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6分钟

细胞的发现过程以及细胞的构造

现在我们知道,绝大多数细胞非常小,难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到。人们对细胞的认识,离不开观察工具——显微镜。简要介绍显微镜的发展史,可以告诉学生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观察)和亚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观察)的差别。

我们已经学习了光学显微镜的使用,现在请同学回忆一下操作步骤。

提问:光学显微镜应当如何操作?每一步骤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提问:我们学习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请比较一下异同点。

提问: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同的结构。有哪些结构是不同的呢?

(本环节引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的概念)

回想操作步骤:取镜—安放-对光—观察

回答:都有擦、滴、盖的步骤,但取材料的方法不同,滴加的液体和是否染色存在差异。

思考回答

PPT展示几种显微镜的图片

6分钟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提问:细胞是怎样构成生物体的?动物和植物的结构层次有何差别?

(本环节引出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分化、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的概念)

小组讨论回答

PPT展示不同的植物组织和动物组织图片

5分钟

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

看了刚才的图片,大家一定发现:图片里的生物由小长大了,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那么,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是什么?

(本环节引出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的概念)

思考回答: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PPT展示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图片

15分钟

分析各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并绘制知识络图

我们可以看到黑板上写出了这么多的概念,是不是让我们想到了第一单元的复习课上,老师看的知识络图?接下来我们一起试着绘制第二单元的知识络图。

可以将第二单元的知识络图当作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

讨论并着手绘制第二单元知识络图

板书设计:

生物体、细胞、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化、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课后反思:

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对于学生的生物课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知识络图是一个很好的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的途径。本节课教学设计思路从情景导入,以问题为线索展开;采用讨论式的合作教学方法,将传统的对知识平铺直叙变为师生互动合作,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绘制知识络图首先要明确知识络图的要点和关键,注重科学性和知识的系统性。

初一生物教学教案【第二篇】

一、导入:

提出问题:“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绿色开花植物是靠种子来繁殖的。那么,你能举出不靠种子繁殖的例子吗?”

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回答问题。

引入新课题:植物体依靠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的繁殖,称为营养繁殖。

二、讲授新课:

(一)用茎繁殖:

播放录像:介绍扦插、嫁接、压条的具体操作方法。

组织学生观看录像。

讲解三种营养繁殖的特点。

提出问题:�

总结:用营养繁殖可以保持植物体的优良特性,加速繁殖的速度。

(二)植物的组织培养:

讲解:

近几年的研究发现: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即:任何一个植物细胞内都含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信息。在离体培养下,这些遗传信息可以表达出来,从而使植物细胞(或组织)产生出完整的植株。

播放录像:介绍组织培养的过程。

讲解:

组织培养是指:在人工培养基上,离体培养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并使其生长、增殖、分化以及再生植株的技术。

提问:�

讲解:

1、利用组织培养,快速、大量地生产有经济价值试管苗,移入苗圃栽培,供应市场需要。

2、利用组织培养进行工厂化育苗。

3、大量生产无毒苗,改善苗木的质量,提高经济产量。

初一生物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开花的一般习性、影响开花的主要因素;

2、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两种传粉方式,能够举例说明风媒花和虫媒花的结构特点和人工辅助授粉的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识别风媒花和虫媒花,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风媒花和虫媒花”对传粉的适应特征,继续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1、花的传粉方式和风媒花、虫媒花的特点,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植物生长到一定的时间就要开花,花开才能传粉,传粉的结果是产生种子和果实。植物的这一系列的生理过程,“传粉”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不同的植物,它们的传粉方式是不一样的。对于某一种植物来说,传粉的方式又是相对稳定的。植物具有什么样的传粉方式,这与植物本身花的结构有关,是长期对环境适应的结果。只有了解了不同种植物的传粉方式,才能更好地促进和提高植物的授粉率,为多结果实和种子奠定良好的基础。

2、从教学的安排看,讲到风媒花和虫媒花的时候,北方的学校已进入了秋季,而秋季开花的植物相对春季、夏季要少得多,给教学造成一定的困难。教师可根据所在地的环境特点,有计划的提早安排采集的种类、时间、地点。也可以在不同的开花季节,照些像片,也可以把像片制成幻灯片以备课上之用。

教法建议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开花现象是有一些感性认识的,所以讲述时要结合学生日常的生活知识,并要强调开花时花的各部分都已发育成熟,花被展开,花蕊显露出来。

对于风媒花和虫媒花的特征,可以先通过录像或实物,让学生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有的学生误以为玉米植株上雄花的花粉落在雌花的柱头上,也属于自花传粉。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清自花传粉的概念,并指出凡是单性花都不可能进行自花传粉。

建议教师要求学生在异花传粉植物生长开花季节进行人工辅助授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时要设置对照植株(即除未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外,其他方面的情况尽可能相同的植株),只有通过对比,才能看出人工辅助授粉的效果。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花的传粉方式;风媒花和虫媒花的特征。

难点:对虫媒花和风媒花的观察和比较。

手段: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设计思想:

对于开花和传粉的概念,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一定准确,所以本节课通过学生对录像的观察和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对这两个概念有准确的理解,并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

教学过程:(1课时)

一、导入:

复习提问:1、花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2、花的结构中哪些结构最重要?

组织学生回答,引出本节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开花:

出示录像:展示花开的时期。

组织学生观看录像。

提问:1、你见过哪些植物的花?

2、植物的一生中能开几次花?

3、为什么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不一样?

4、有哪些因素影响植物的开花?

组织学生讨论、发言。

讲解:

1、各种植物一生中开花的次数是不一样的。一、二年生植物,生长几个月后就开花,一生中只开一次花。

2、多年生植物要到一定的年龄才开花,一旦开花后,每年到时开花,一直到死亡。

3、环境中的温度和光照是影响开花的两个主要因素。有些植物需长日照和高温才能开花,如莲;有的植物需高温暗光下才能开花,如晚香玉;有些植物需短日照和低温才能开花,如菊花、梅花等。各种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是植物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二)传粉:

讲解:“花开之后,雌蕊和雄蕊暴露出来,就要完成传粉的过程。那么传粉是指什么呢?花的传粉方式都一样吗?”

出示投影,组织学生观察、比较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的特点。

出示录像:介绍风媒花、虫媒花的特点。

组织学生总结二者的区别。

总结:

1、自花传粉是指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柱头;异花传粉是指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

2、异花传粉中包括昆虫传粉和风力传粉。

提问:请比较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哪一种更具有优势?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

讲解:

从生物学意义来看,异花传粉植物后代有较强的生活力和适应性,而且植株强壮,开花多,结实丰富。从农业生产实践中知道,农作物实行自花传粉,后代表现不好。

异花传粉虽然产生活力强的后代,但当遇到不利的自然条件时,传粉没有保证或者其它原因造成授粉不均时,就需要人工辅助授粉。

出示人工授粉的挂图,讲解人工授粉的方法。

板书设计:

一、开花:

1、开花的习性:

(1)一年生植物:生长一段时间就开花。

(2)二年生植物:生长到第二年开花。

(3)多年生植物:生长到一定年龄才开花。

2、影响开花的因素:光照、温度。

二、传粉:

1、自花传粉: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柱头上。

2、异花传粉: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

(1)依靠昆虫传粉:虫媒花

(2)依靠风力传粉:风媒花

3、人工辅助传粉

初一生物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标

1.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概述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3.运用实验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使学生理解“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设计原理。

2.使学生认同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3.实验的组织和实验结果的推导分析。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由生物小组同学对盆栽天竺葵进行暗处理以及叶片部分遮光照射。

2.教学器材:盆栽的天竺葵、彩叶草、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

3.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

活动:请同学列举出昨天晚餐的主要食物或最喜爱的几种食物,分析这些食物与绿色植物的关系。

学生发现,人们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绿色植物。教师总结:绿色植物就象一个巨大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它制造的有机物养活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

那么,“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如何检验呢?”“绿叶制造有机物需要什么条件吗?怎样证明?”

二、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学生小学的自然常识课中已经了解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在这一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逐渐明确探究的课题:光是不是制造有机物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如何确定光合作用是否发生?学生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然后各组提出自己的`探究方案。

各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各组在实验设计中的优点,尤其是有创新意义的设计,教师要不吝赞美之词,鼓励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又请同学互相找出实验设计中不够严谨的地方,训练学生的分析和思维能力。对于有机物的鉴定,老师可提示学生回忆:观察玉米种子结构时,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区分胚和胚乳的?由此学生可联想到淀粉的鉴定方法。

通过讨论,将同学们的实验设计逐步完善。对确实可行的实验方案,老师应给学生提供实施实验计划的机会。同时,引导学生对照教材中的实验设计,找出其中的巧妙之处,弥补自己设计中的不足。

进行实验之前,请生物小组的同学介绍本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暗处理、部分遮光照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每个一实验步骤中的科学道理的理解。老师可设计一系列思考题,启发学生:

①实验前,为什么要将天竺葵进行暗处理?

②对一片叶子部分遮光的目的是什么?这样的实验设计有什么好处?

③取下遮光的黑纸时,叶片上遮光部位和未遮光部位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吗?

④将叶片放到酒精中加热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用酒精而不是水煮叶片呢?

⑤为什么要将盛酒精的小烧杯隔水加热?

⑥当绿叶在酒精中变成黄白色时,此时能看出遮光部位和未遮光部位的区别吗?

⑦往叶片上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什么?

⑧经过碘液处理后,叶片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17 34796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