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最新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最新8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西门豹》教学设计【第一篇】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西门豹是怎样破除迷信的,并受到尊重科学的教育。

2、读懂每个自然段,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句。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这一迷信活动的经过;继续进行分段和归纳段意的训练。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挂图、投影仪、幻灯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教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21课(板书课题,学生读)从题目上看是写谁的事?讲他的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想想: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2、一个学生读文,回答这件事。(讲的是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和群众一道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事。)

3、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战国时期)

三、学习生字

1、字音。

学生对着生字表读生字,重点读准翘舌音“绸”,前鼻音“选、旱、烦、灌”和后鼻音“荒、姓”。

2、字形

(1)将生字按结构的不同进行归纳。

上下结构:荒芜婆旱渠

左右结构:姓绸徒烦跪灌溉

半包围结构:逼选

(2)重点指导。

荒:中间是亡,千万不要多加一点。

婆:右上部的皮,最后一笔是“”。

跪:右边是危,最后两笔是“”。

溉:右半部共9笔写成。

(3)教师发印有组词练习的纸,学生做。

①形近字组词:

②换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逼()()姓()()

概()()选()()

(4)集体对答案。

四、查字典理解词语

1、学生读课后读读读写写的字词。

2、查字典解词。

荒芜——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徒弟——跟从师傅学习的人。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人烟稀少——居住的人很少。

面如土色——脸上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恐惧。

3、集体对答案。

五、再读课文,回答课后问题2

1、学生读课文,思考此问题。

2、学生用“‖”将课文分段。(分三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我也去送送新娘”)。

第二段(从“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到“漳河也没有发过水”)。

第三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全文按什么顺序分段的?(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的。)

4、请3个同学分三段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写生字、词语;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教师:上节课,我们将课文分成三段,谁还记得每段说的是什么意思?西门豹破除了迷信,挽救了邺地的人们。好,我们先看课文的第一段。

1、请一个学生读,教师问:西门豹到邺地后首先看到了什么情景?

“荒芜”是什么意思?

从“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中你知道了什么?(知道这个地方地荒人稀,十分荒凉,生活很贫穷。)

2、他看到这一切向一位老大爷调查了解情况,他对老大爷说什么了?谁读读西门豹的话?其他同学想:西门豹向老大爷提出几个问题?什么问题?(学生读教师板书)

(1)人烟稀少?

(2)谁说的?

(3)新娘从哪儿来?

(4)发过大水吗?

3、他提这四个问题干什么?(了解情况找贫穷的根本原因。)

4、老大爷是怎样回答他的问题的?请4个同学读老大爷的话。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分析。

(1)当问“为什么人烟稀少”时,老大爷说什么?(学生读)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教师板书。

“不给河伯娶媳妇,大水淹田地”这说明这个地方的人怎样?(很迷信,无知)

(2)当西门豹问“这是谁说的”时候,大爷说什么?(他不仅告诉西门豹是谁说的,而且还告诉他这一“娶媳”怎么个娶法。)

老百姓愿意这样做吗?你从大爷的话中哪个词看出来的?(硬逼)什么叫“硬逼”?(强迫别人干不情愿的事。)

老百姓虽不情愿,但一年一年这样做了,这说明了什么?(老百姓很愚昧无知。)

西门豹知道什么了?

(3)老大爷是怎样回答西门豹提出的第3个问题的?

①学生读并用自己的话说。

②“有钱人家给钱就没事了”这更加说明什么?(巫婆、官绅互相勾结,借机搜刮民财。)

③西门豹又从大爷话中知道了什么?(这儿的人口为什么少?地方为什么贫穷?)

(4)西门豹为了验证给河伯娶媳妇可以不发大水的说法,向老大爷提第4个问题,老大爷怎样回答的?

①学生读话。

②这时西门豹心里怎样?

③西门豹说什么了?(学生齐读这一段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还真灵啊”是什么意思?(表面很相信,但却带有讽刺意味。)

“下一回他要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说165明这时西门豹心里怎样?(想好了对策。)

二、总结第一段,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1、师生看板书总结。

2、分角色朗读。

一人读西门豹的话;一人读老大爷的话;教师读叙述部分。

三、布置作业

读第2大段,想西门豹是怎样破除迷信的。

第三课时

一、导言

教师:西门豹了解了邺地贫穷的原因后,知道“河伯娶媳妇”是个骗局,于是他想好了对策,准备在下一回“河伯娶媳妇”时对巫婆和官绅给予制裁。那么他的对策是什么?最后成功了吗?

二、学习第二段

1、学生默读这段,思考:他想的对策是什么?(只思考不用回答。)

2、请一个同学读这段,其他同学仍思考上述问题。

3、学生用自己的话。

4、教师总结,并告诉学生也就是西门豹用巧计既治了巫婆和官绅头,又破除了迷信。

教师问:“西门豹是怎么破除迷信的?我们看书中是怎么说的?”

(1)先写了什么?(西门豹真的来了。)

(2)再写什么?(西门豹看新娘,以“新娘不漂亮”为理由,让巫婆告诉河伯改日再送去;惩治了巫婆。)

“麻烦”一词是什么意思?(表面上很客气,实际上是惩治巫婆的计策。)

巫婆选的新娘漂亮不漂亮?那为什么说这个新娘“不漂亮”?再找个漂亮的改日送去?这是在干嘛?

学生有语气地读这段。

西门豹说此话时态度怎样?(泰然自若)

(3)接着写什么?

学生读下一个自然段回答。(西门豹说巫婆去了一会儿还不见回来,故投官绅头入河去催。)

这又是在干什么?(惩治官绅头)

“等了一会儿”在这里起什么作用?(西门豹假戏真做)

学生读这段。

(4)最后讲什么?

学生读下一段。

“站了很久”说明什么?

西门豹面对漳河“站了很久”,又要让官绅去催一催,官绅们怎样?(提心吊胆,面如土色,跪下求饶,磕头都磕出血来了。)什么叫“提心吊胆”,“面如土色”?(学生说词意,带到文中是指这些官绅们担惊受怕,十分恐惧的样子。)

学生有语气地读这段。(读出西门豹的胸有成竹和泰然自若,读出官绅们惊恐畏惧的神情。)

4、读这一段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愚昧无知的百姓都(明白了),他们知道什么了?(以前他们很迷信)

从这段的什么地方看出他们过去的愚昧无知?(漳河也没有发过水)

从“漳河也没有发过水”说明了什么?(漳河发大水与河伯娶媳妇无关)

学生再读这小段。

三、学生读第二段,想:西门豹是怎样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的?你们说西门豹怎么样

学生讨论:西门豹才智超人,用事实教育了那些被愚弄的老百姓。从而我们知道什么?(尊重科学,破除迷信)

四、学习第三段,点明课文中心

1、学生读这段,说这段的意思。

2、什么叫“灌溉”?

3、教师告诉学生只有尊重科学,开凿引水,科学种田,才能有好的收成。

4、学生读这段,读出人们的喜悦心情。

五、总结全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西门豹》教学设计优秀【第二篇】

教材分析:

这是1篇讲读课文。讲的是两千年前,西门豹管理邺那个地方时,通过调查,了解散到那里的豪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为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繁荣起来的故事。文章刻画了西门豹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与民作� 文章在写作上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记叙了西门豹破除迷信的经过。描写了西门豹如何将计就计,惩除邪恶,除害兴利,尤其是教育群众场面写得特别精彩。

教学对象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了解都比较少,加上学生平时所看的课外书,很多都是趣味性比较大的书。对于这样的文章学生的兴趣不太浓,加上文章的含义比较深刻,要体现西门豹做法的妙处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

设计理念:

学生对语文 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使他们能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在实践中感受,积累语言;在实践体验、丰富情感,形成良好的语感。

设计特色:

从语言入手,体验情感,又熏导语言艺术;超越文本,提升语言,感悟语言的无穷魅力。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读准确14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部分分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弄明白邺这个地方越来越穷的原因,读好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对话。

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教学重点:

找出邺这个地方贫穷的原因,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

教学难点:

理解西门豹办法妙在哪里。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同学们很高兴今天能到你们班来上课,听说同学们平时上课都非常爱动脑筋的。希望这节课老师能认识到爱动脑筋的你。那上课前我们先来互相认识一下好吗?师:自我介绍:我姓×名叫××。你们也能用老师刚才的方式介绍一下自己吗?指几名学生自我介绍。很高兴认识大家,原来我们的姓名都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姓都是一个字。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个古代的人。简介“西门豹”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想想课文主要介绍了西门豹做了一件什么事?这一件事对百姓有何好处?

2、指名简单归纳内容

3、学习生字

座位互读——指名读——全班齐读——开火车读

4、理解部分词语

1)再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在旁边打个小问号。

2)小组学习(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结合图片)

3)汇报

三、理解课文

讲读课文第一段:

师:下面让我们看看西门豹他刚来到邺这个地方看到了什么?

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在课文里划出相关的重点词语。

2、 指名回答:板书: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3、 理解词语: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4、 西门豹为了解原因,摸清底细,找来了当地的一位老大爷来问话,下面就请座位两个同学合作读一读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四问四答,了解那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吧?(边学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1) 座位合作学习

2) 指名回答 板书:巫婆、官绅给河伯取媳妇

年年闹旱灾

3) 听了老大爷的回答,我们用四个字来概括这些原因是什么?

指名说:天灾、人祸

4) 指导朗读老大爷与西门豹的对话。

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生生合作读

四、拓展说话练习

师:同学们都已经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西门豹明白吗?造成邺田地荒芜的原因找到了,那么该怎么办呢?我们作一个假设,假如当初魏王派往邺的不是西门豹,而是其他官员,该官员也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会怎么说,怎么做?(指名发表意见)

五、总结:

而西门豹他有没有立刻把巫婆、官绅抓起来处死或者跟他们同流合污呢?他会怎么做呢?你觉得他的做法妙在哪里呢?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 13.西门豹

巫婆、官绅 (人祸)

田地荒芜 给河伯娶媳妇

人烟稀少 年年闹旱灾 (天灾)

第二课时

一、课件出示(西门豹的做法妙在哪里?)

1、探讨研究策略,自主合作研究

1)师: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应着重研究什么?又该怎么研究?

指名回答:板书:说、做

2)师:找到了西门豹是怎么说和怎么做的句子后,又该怎么研究?

3)接下去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体会西门豹的说法、做法巧妙在哪里。自己钻研好了的同学可以与你的小伙伴交流交流。(学生朗读,画有关的句子,小组合作学习)

2、呈现学习结果,综合训练提高。

1)师: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吗?你是抓住哪些句子来体会的?(指名说)

2)师:老师发现大多数同学是抓住西门豹的话来体会他做法的巧妙的。的确,西门豹的话是话中有话,话外有意,那么,他当时是以怎样的口吻说这些话的呢?请同学们试着读读这些句子,然后再在这些句子中选一句你体会最深的句子,好好读读,读出西门豹的话外之话,话外之意。(学生练读)

3)师:你们想先读哪一句?(指名读——评价——再指导读)从读中体会西门豹的语气。

(其他的句子也用不同的形式让学生读,教师灵活处理,灵活指导,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习惯反复读,读出感觉来,读出味道来)

4)师:西门豹不仅巧妙地惩治了巫婆、官绅头子,而且还教育了老百姓,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绅是骗钱害人的。书上说,这一天,漳河站满了老百姓,设想一下,岸上的人们看了事情的经过会说些什么?请你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对象说一说,然后写下来。(指名说)

5)师小结:大家说的是同一个意思,都在赞扬西门豹,只不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看来西门豹的做法的确巧妙呀!(板书:妙)这以后为官的好好做官,老百姓不再相信迷信,人祸解决了,那么天灾呢?课文写到了吗?齐读最后一段。

3、继续质疑问难,你还有什么问题?(指名质疑)

4、作业:完成小练笔。

《西门豹》教学设计【第三篇】

《西门豹》是三年级第二学期第八单元的1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西门豹初到邺地,发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他了解到是巫婆和官绅借口河伯娶媳妇欺骗老百姓,他将计就计,以其人之道不治其人之身,不动声色地惩治了官绅和巫婆,用事实教育了老百姓,破除了封建迷信,从而发动百姓开凿渠道,引水入田,彻底改变了邺的面貌。这一课分三课时教学。第一课时:让学生了解西门豹在历史上的影响,初步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感悟课文1---9自然段,主要解决西门豹向老大爷了解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分两步进行,一是让学生找找西门豹问了老大爷哪几个问题,让学生同桌读读两人对话,讨论从对话中了解了哪些情况。第二课时:感悟课文10---15自然段,了解西门豹惩治巫婆、官绅的巧妙所在。理解西门豹是怎样破除迷信的。第三课时:学习课文最后一段,朗读课文,总结,从而认识西门豹这个人物,完成相关作业。教学重点: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惩治巫婆、官绅破除迷信。教学难点:理解西门豹办法妙在哪里。

第二课时的关键是要让学生理解西门豹采用将计就计的办法,他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这一课时先试教了两个班,试教时,先划出文中西门豹的原话,从对西门豹的原话的感悟中引导学生体会西门豹只是找个理由让巫婆去告诉河伯,实际上想淹死她,目的是要惩办巫婆和官绅。试教时,发现课堂上对句子分析了半天,绕着圈子让学生领会,但其实学生很快能看出来西门豹是想惩治恶人的。因此教学时采用直奔主题的方法。分三个步骤: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西门豹大人一起到邺地,看看那里的情形是怎么样的,(田地荒芜,人烟稀少)西门豹通过调查,了解了哪些真相。可是他并不马上采取行动,而是说:“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呢?抓住学生提出的主要问题:西门豹真的是来送送新娘的吗?展开新课的教学。

1、学习第二部分(10—15段)

让我们也来凑溱热闹,请你看一看,到现场来的都有哪些人呢,请读一读,找一找都有些什么人?老百姓是来做什么的?西门豹真的来了,他来的目的是什么?引导学生读课文,从课文中找一找根据,让学生自己感悟西门豹说的话。从而理解西门豹所说的送送新娘其实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策略。从西门豹站了很久,等了一会儿等动作以及官绅的因极度害怕而磕头不止的描写中感悟到他是想这样的方式,揭穿巫婆和官绅,用事实让老百姓知道根本没有河伯娶媳妇的事。再结合课文插图想象说话:当时漳河边上有许多人,有小孩、村妇、那位老大爷、官绅等,他们看到这个场面会说些什么呢?仔细观察画面,结合课文,展开想象,详细描述一下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最后读西门豹的话讨论他为什么不惩治其他的官绅呢?体会西门豹严惩首恶,区别对待以达到破除迷信的目的。

3、最后再回讨论主题:西门豹借送新娘实际上做了什么?西门豹的办法妙在哪里?从而领悟西门豹的聪明机智。

在让学生说到西门豹面对漳河站了很久动作中,问了一个问题:从西门豹的哪个动作你也看出西门豹将计就计,提问不太明确。学生想象说话重点说了人物的语言,也说到了人物的动作和神态,但动作和神态的描述不够生动。引导学生从动作和神态方面展开一些可能说得更具体形象。

《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第四篇】

教学目的:

1 在学习课文时,要注意“都是给河伯娶媳妇闹的”和“闹旱灾”中的两个“闹”字在文中的意思,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其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2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领悟西门豹破除迷信方法的巧妙和过人的智慧,体会其非凡的治理才能。

3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白世界上是没有什么神的,从而受到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领悟西门豹破除迷信方法的巧妙和过人的智慧,体会其非凡的治理才能。

2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白世界上是没有什么神的,从而受到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1篇新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西门豹治邺》。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要问的吗?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他是怎样治理、整治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二、初读课文,感知引疑

1 不过学习课文之前老师还是先检查生字的预习情况。

2 自己读课文,看看西门豹通过什么事来治理的邺,他都做了什么?(通过拆穿巫婆谋财害命的事来整治的,先查明原因,惩治罪犯,兴修水利)

三 学习课文:

(一)第一部分:

1西门豹来到邺,发现这里( 田地荒芜人烟稀少)谁知道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出示图片)看到这一幕你有什么感受?(荒凉)如果你是西门豹此时你会想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是啊,为什么会这样呢?西门豹就要进行调查,他向谁调查了,为什么找他呢?

2请大家自读西门豹和老大爷对话的部分,看看西门豹共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几个问题?从老大爷的回答中你都知道了什么?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出示课件)

(共调查了4个问题,分别了解了原因、首恶者是谁、受害者是谁和漳河的情况)板:摸清底细四问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都是给河伯娶媳妇闹的”和“闹旱灾”中的两个“闹”字在文中的意思。

3看来从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对话中,我们大家了解了很多,那么谁能说说,西门豹和老大爷当时是什么心情呢?能读出来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试试好吗?

4事情的真相大家明白了吗?那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谁能概括出来?(一是巫婆和官绅头子以河伯娶媳妇为借口骗取老百姓的钱财,使得没钱的人家都逃到外地去了;还有一个原因是邺这个地方年年闹旱灾。)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原因找到了,那么该怎么办呢?(板:严惩罪犯)。他是怎么做的呢?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你觉得西门豹的做法怎么样?巧妙在哪里?

2请同学们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西门豹的说法、做法巧妙在哪里。自己钻研好了的同学可以与你的小伙伴交流交流。

(学生朗读,画有关的句子,小组合作学习)

3.呈现学习结果,综合训练提高。

学生汇报,教师适当点评:

a “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从这可以看出他想惩治罪犯,但为了不打草惊蛇,所以故意这么说的。

b抓住“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体会西门豹说“送送新娘”其实是送巫婆上西天,送新娘回家,他是一语双关。

师:你理解的真棒,如果你是西门豹你当时会怎么说这句话?让学生注意体会说话时的讽刺语气,练习朗读。

c “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体会西门豹将计就计,以新娘不漂亮为由,既救了新娘,又惩治了巫婆。

指导朗读,读出说话时的坚决。

d从“等了一会”体会:表面上是等,其实是在作出样子给大家看,让大家相信他是相信河伯的。他这也是为了惩罚官绅头子做准备呢。

e抓住“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来体会,西门豹叫官绅头子去催一催,这样实际上就非常巧妙地铲除了官绅头子。

指导朗读,注意“巫婆怎么还不回来”还可以读得再急一些,而“麻烦”一词要读得客气点,虽然西门豹心里是要严惩官绅头子,但要不露声色。

4看到这一切,其他官绅们是什么样子的?就是说他们很(害怕)为什么会这样?此时西门豹说了什么?他为什么这么说?

“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他这是在吓唬官绅让他们以后别在为非作歹。

指导朗读,读出他的不耐烦

听了西门豹的话,官绅们又怎么样?

5他为什么不直接把他们投河里去?

6西门豹不露声色,就揭穿了巫婆和官绅谋财害命的把戏,看到这一切,围观的人们会怎么说?板:破除迷信

(三)学习第三部分

1看来西门豹的做法的确巧妙呀,(板书:妙)这以后为官的好好做官,老百姓呢不再相信迷信,人祸解决了,那么天灾呢?课文写到了吗?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师:是啊,西门豹开始兴修水利,使邺意改往日(   )的情境,现在这里每年的收成(     ),板书:兴修水利 造福于民

三 总结:

课文学完了,你能说说西门豹是个什么样的人嘛?

作业:排演课本剧

《西门豹》教学设计【第五篇】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10-14自然段。

2、感受西门豹为民除害的精神。

3、体会西门豹一步步破除迷信的巧妙。

二、设计理念:

以西门豹如何一步步破除迷信为主线,以强烈的角色体验为手段,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感受西门豹敢于破除迷信、为民造福的精神。

一、教材分析与学生分析

(一)、教材分析:

《西门豹》是浙江省义务教小学语文第八册第13课,是根据《东周列国志》中第18回改编的历史故事课文。从题目看似乎是写人的,但阅读后觉得,还不如归之人物传记比较恰当些,因为它与《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草船借箭》、《晏子使楚》类同,则不过命题形式上有所不同而已。课文刻画了百姓的愚味与迷信,官绅巫婆的奸诈与狼狈,西门豹的智彗勤政等代表着不同的社会阶层的人群形象。当然,主角无疑是西门豹。课文就是通过他诒邺的历史事件,颂扬他的千古功绩。

改编者按事情先后顺序,分别叙述了西门豹的三件事:先是写一到邺就着手调查,故事是西门豹精心设计询问老大爷的四个问题,其实质是他要弄明白三个面:

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就——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到底是谁在害人——那是官司绅与巫婆勾结。

谁是受害人——最终是哪些有钱的化钱消灾,没钱的家破人亡。

“老大爷”的回答虽然很详细,而透过他话中的三个“闹”字,含蓄地表达出当时当地的老百姓被逼无奈又是迷信河神。掌握了第一手材料,西门豹却不动声色,着手谋划并实施了他惩治无巫婆官绅,破除迷信的妙计。这是故事的重点,情节的高潮。作者先渲染了河伯娶妻的盛大而热烈的场面: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巫婆、官绅“急忙迎接西门豹”的到来。初显这伙人勾结西门豹的企图。然后,西门豹借口“这个姑娘不漂亮”,“麻烦”巫婆、官绅头子去通报河伯而投入障河。西门豹将计就计,以其人之道,不治其人之身,不动声色又冠冕堂皇地惩办了首恶。之后,课文又描述了西门豹惩戒“那些官绅”,使之“提心吊胆”“吓得面如土色”、“磕头求饶”,而“老百姓终于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人钱害人的”,于是迷信得以破除。最后,课文用最简约的文字,讲述了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兴修水利,使庄稼获得了好收成,用事实反映了西门豹治邺的业绩,显示了西门豹非凡的管理才能。实地调查,掌握实情,为确定妙计基础,而调查时西门豹对老大爷说的那一语双关的结语,又为将计就计救出姑娘,惩治首恶警戒官绅打下伏笔:一个“明白”则为后来的“发动”群众有了无穷的号召力。作者这种写作思路,使故事情节相关且环环相扣,张弛有度,读来引人入胜。

这篇课文着力锻造刻画人物语言。西门� 首先,他调查时的问话,简明而有层次,直奔要旨。最精彩的要数西门豹在惩恶这个情节中的语言描写,细细品读,不仅显示了最高长官那种不可违背的气势,同时句句又在情在理——在巫婆与官绅所说的情理之中,“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这似乎毫不经意,很是随便却无需人防范;“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这是一片“好心”,无可厚非;而“麻烦巫波去跟河伯说一声”,继而又“麻烦官绅头子去催一催”,两首恶竟连半句托词也找不出,无可奈何地被投入漳河自食恶果。接着一句“请你们也去催催”,让那帮官绅丑态毕露,又起到杀鸡敬猴的效果,“那你们都回去”,以后该干些什么,给人留下猜想的空白。纵观之,这人物的语言,话中有话,精彩在让人觉悟西门豹以敬河神为借口,请君入瓮,始作俑者下场可笑可悲;精彩在让人感激西门豹将凛然正气,腾腾杀机暗藏于客套礼仪、平静轻飘之中;精彩在让人领悟西门豹首恶必除,惩戒帮凶那宽严有度,处置有别的铁腕。总之,作者把西门豹这个人物故事一一道来,铺陈了他那将计就计,以其人之道,还之其人之身的全过程的一个个亮点,读来耐人寻味,然后无不拍手称快,充分体现了西门豹的政治家风采。然而,课文几次用“叫”字转述了他给卫士下达惩处命令,虽极其简约、模糊,却是对前述一系列人物语言的反衬写法,突出了重点,同时又为读者设置了空白。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这样的课文十分有兴趣,尤其对西门豹惩治巫婆、官绅们时的场面更觉酣畅淋漓,学习起来有滋有味。

三、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开门见山:(对上节课内容的回顾)上节课,我们跟着西门豹去邺进行了调查研究,使邺变成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找到了吗?(指名说)是啊,正是因为天灾加上人祸,才使邺变成如今的惨况。那么魏王派往邺的地方官西门豹又会怎么做呢?还是让我们跟着他到河伯娶媳妇的现场走一走吧!

(二)、新课教授

1、教学第十自然段

师述: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西门豹真的带着卫士来了,他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十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出示句子:西门豹看到,想

。)

引导学生回答出这几个关键。(1)西门豹看到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他想没想到这么多的百姓来看河伯娶媳妇,迷信真是害人不浅啊!还可以想必须得想个法子破除迷信才行!(2)西门豹看到巫婆已经七十多岁了,背后还跟着十几个身穿绸褂的女徒弟,想巫婆还能活几年呢?杀一个巫婆并不困难,可怕的是她身后还有那么多的接班人,一个巫婆可以带出十几个新巫婆,那么十几个新巫婆又要带出多少巫婆害人啊,关键还是破除百姓的迷信,才能让这些巫婆无用武之地。这些可以让学生放开来说,教师只要做适当的引导即可,切不能以疽代疱。把思考主动权交给学生。

2、教学11—13自然段

(1)、惩巫婆

过渡语:是呀,杀巫婆、官绅容易,破除老百姓的迷信才是难上加难啊!那么西门豹又想出了怎样巧妙的办法解决这件事呢?还是让我们到书当中找找答案吧!(出示要求:四人小组讨论,划一划,哪一处最能体现西门豹惩治巧妙。议一议,具体巧妙再哪里。赛一赛,谁能读出这些句子的巧妙。)

出示重点句: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先让学生自由说说巧妙在何处,理由何在,再具体抓住不漂亮问,如果这个姑娘美若天仙呢?西门豹还会这样说吗?再指导朗读。注意: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可以用不同的语气读,但是度要把握住,前句可以读不满意,肯定等语气,要求学生说出为什么这么读的原因,后句读客气的语气,也要说出原因,然后再练读,齐读等不同的朗读方式。)师引:西门豹用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就将巫婆投进了漳河,妙啊!但是,谁心里清楚的明白,巫婆是去见阎王了?(西门豹,官绅知道,但是老百姓不知道,他们以为巫婆去传话去了)

(2)、惩官绅头子

过渡语:唉呀,老百姓依然没有明白啊,同学们,你们说,西门豹该如何是好呢?(指名说)

引出句子: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西门豹真的是等巫婆回来吗?读出有点着急的语气。这里点到即可。)师问:还是谁被蒙在鼓里?还是老百姓被蒙在鼓里啊,可是有些人却明白的很哪!(官绅和西门豹)

(3)、惩官绅

过渡语:官绅们看到巫婆和官绅头子先后上西天,他们又是怎样表现的,请同学们默读12自然段,划出官绅表现的句子。(指名说)

①、出示重点句: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

指名读,读出提心吊胆的语气,这时老师即兴当记者,对官绅进行访问:这位官绅,你为什么这么提心吊胆呢?你到底怕什么呀?学生会回答:“我怕投进漳河,我怕死啊!”“谢谢你说出了心里话,原来你怕死,可是这些都只是官绅自己在心里打鼓,老百姓并不知道。”于是老师引读: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这句话跟对官绅头子所说的话进行比较。语气更加着急了,口气更加坚定,从麻烦和请的对比,催催和催一催的对比等方面看出。指导朗读,西门豹真的那么着急吗?着急的目的是什么?目的达到了吗?

②、顺势引出重点句:这些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磕头求饶会怎么求?“饶命啊!饶命啊!我再也不敢了。”指名回答。老师即兴当西门豹严肃地问:“我只不过让你去河伯那叫巫婆和官绅回来,你怕什么呀!”“根本没有河伯,我去只能送死”“没有河伯,你们为什么闹出河伯娶媳妇这场闹剧呢?给本大人从实招来!”“我都是为了钱啊!”此时,教师立即面对全体同学大声高呼:“乡亲们,你们都明白了吗?”现场采访同学们“你们都明白什么了?”(这段老师拉近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进入意境。将自己当成官绅和百姓,投入到课文中的场景去)

3、教学十四自然段

过渡语:巫婆和官绅都被西门豹巧妙的惩治了,迷信也破除了,看来人祸是解决了,那么天灾呢?(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延伸

过渡:就这样,在西门豹的带领下,邺从原来的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变成后来的繁荣昌盛。同学们,你们还想对西门豹说些说什么吗?(指名说)是呀,西门豹为民除害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西门豹教案【第六篇】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25个词语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闹”的在文中三个句子中的意思。

3、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的事迹,知道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敢于破除迷信,为民办实事的好官。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理解西门豹将计就计惩治首恶,破除迷信。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置悬念,揭示课题:

同学们,距今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地主官名叫西门豹(板书,并学习生字“豹”),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课文学习来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引疑

1、听课文录音,

思考:课文写了西门豹在什么地方为当地百姓做了哪些好事?

2、检查生字、新词学习情况,再读课文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三、学习“单元提示”,指导分段

1、学习“单元提示”,明确抓重点段分段的步骤,方法。

2、再读课文,根据刚才的问题,找出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四、研读课文第一段

1、西门豹到了邺地,发现那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于是展开了调查,现在请同学们来研究西门豹所作的调查,分析造成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大原因,并说说你是根据什么研究出来的?

(小组合作学习,共同研究)

2、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1)巫婆官绅给河伯娶媳妇

(2)年年闹旱灾(板书)随机解释“闹”在三个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3、共同讨论,写调查报告

4、交流

五、练习拓展:

修改调查报告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研读第二、三段

1、西门豹是邺的地方官,他了解到巫婆官绅祸害百姓的事实后,可采取归些办法惩治他们?

2、但西门豹采取了什么办法?他的办法巧妙在哪里?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从西门豹的言行中去研究

3、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教师适当引导,重点研读三个重点句,品析词句,边读边体会西门豹的将计就计。

(1)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2)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那个人投进漳河。

(3)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4、想象说话:漳河边上的百姓看了事情的以过会怎么说?

5、西门豹还为百姓做了什么事?

三、总结,领悟人物品质:

现在谁来说说2000多年前的西门豹为什么到现在还被人称颂?

四、练习

西门豹教学设计【第七篇】

一、引入

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这节课我们讲一个我国战国时代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兴修水利的故事。

二、探究学习

分段学习1~9自然段。

出示:

西门豹向老大爷问了哪几个问题?从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了哪几个问题呢?

1、学生读懂题意。

2、读课文1~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边用笔画一画,小组讨论。

3、汇报:

了解了“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与真相:

⑴都是给河伯娶媳妇闹的。

⑵首恶分子是巫婆和地方官绅

⑶给河伯送的媳妇都是穷人家的孩子。

⑷漳河没发过大水,倒是年年闹旱灾。

4、指名读1~9段,记住内容的先后顺序。

5、思考: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朗读课文──讨论:

这部分主要写西门豹到邺后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通过调查,摸清了原因,了解了官绅与巫婆勾结坑害百姓的真相。

6、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些内容说出来:

学生复述。

三、学习10~15自然段

1、西门豹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揭露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的呢?

请你们读10~15自然段,从中找到答案。

2、默读、边读边思考:

交流──汇报:

⑴西门豹先以姑娘不漂亮,麻烦巫婆去说一声为由,把巫婆投进了漳河。

⑵又以巫婆怎么不回来,让官绅去催一催为由,把官绅头子投进了漳河。

⑶当西门豹又要让其他官绅们去催时,那些官绅们知道根本没有河伯,把他们投进漳河是死路一条,跪下来求饶。周围的百姓看得清清楚楚,也明白了官绅和巫婆都是骗钱害人的。从此,谁也不敢载体河伯娶媳妇,这一大害就铲除了。

3、朗读10~15自然段。

4、练习复述这部分内容:

组内练习、评议。

指名复述、评议。

小结:

这部分记叙了西门豹在给河伯娶媳妇那天,将计就计,巧妙的揭露了巫婆官绅的鬼把戏,惩治了首恶分子,教育了百姓。

四、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渠、引水、灌溉浇田地,邺这个地方变得怎么样呢?

学习第14自然段:

默读思考──讨论──汇报。

由于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渠引水、灌溉田地,邺这个地方每年的收成都很好。

学生朗读──练习复述。

五、朗读全文,练习看板书复述

《西门豹》教学设计【第八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荒芜、巫婆、打扮、旱灾、绸褂、徒弟、麻烦、求饶、渠道、灌溉"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按顺序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复述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及其巧妙之处,并受到尊重科学,为老百姓办好事等品德修养方面的教育。

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积累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重点:

西门豹到河边送新娘的部分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联系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体会西门豹的办法妙在哪里。

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法、比较法、自学法、表演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插图或课件,让学生观察,并介绍图中人物及其神态、动作。

2、揭示课题,请学生介绍:你知道西门豹为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教师巡视,看看学生是否把生字字音读正确。

2、指名学生读课文,检查是否能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

3、在指名读的过程中,相机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词语。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按"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提示,找出课文中相应的部分。

三、学习"摸清底细"部分(第1-9自然段)

1、带着问题默读:西门豹到邺任地方官时,看到了什么?他是怎样"摸清底细"的?

2、结合四次对话,进行分角色朗读训练。读后评议。

3、师生共同归纳四次对话的主要内容:

(1)了解原因;(2)了解首恶者;(3)了解受害者;(4)了解漳河的情况。

4、引导学生探究。如,从哪里看出西门豹已"摸清底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西门豹说"河伯还真灵啊",对这句话你是怎么看的?西门豹说"我也去送送新娘",他打算怎样"送"?

四、学习"破除迷信"部分(第10-15自然段)

1、小组合作学习。

(1)在破除迷信的过程中,西门豹是怎么说、怎么做的?找出描写西门豹言行的语句画下来,读一读。(2)交流阅读体会。

2、全班交流汇报。要求:

(1)分三步汇报:把巫婆投进漳河;把官绅头子投进漳河;教训其他官绅。

(2)先汇报西门豹怎么说、怎么做,接着汇报自己的阅读体会(读懂了什么),再用朗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体会,最后请同学评议、补充、帮助,将汇报、朗读、评议结合。

(3)在交流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将汇报交流引向深入。如,"麻烦"是礼貌用语,这里应怎样理解?这句话应该怎样朗读?

3、引导学生看插图,用课文中的语句,说说官绅们的丑态。并讨论:这些丑态说明了什么?

4、引导探究。

(1)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妙在哪里?师生共同归纳:以新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为由,很"客气"地将巫婆投进漳河,妙在将计就计;以去"催一催"为由,再把官绅头子投进漳河,妙在不露声色;以等回音为由,让官绅们"提心吊胆""吓得面如土色""磕头求饶",妙在假戏真做;惩办巫婆、官绅头子,教训其他官绅,妙在区别对待。

(2)再进一步探究:西门豹如果不用这个办法,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比较一下,哪种办法更巧妙,收效更大?

(3)渗透思想教育:西门豹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巧妙的办法?(调查仔细;为民除害的决心。)

五、自学"兴修水利"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

六、复述课文。

七、演课本剧《送送新娘》。

1、小组排练。准备道具,分配角色,设计台词、动作等。

2、在班上表演,互相评议、学习。

17 33616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