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发布要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通知发布要精编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通知格式1

××厂关于召开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的通知 所属各单位: 为了总结交流经验,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精神,做好今年计划生育工作,经研究决定召开计划生育工作会议。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

二、参加人员:

三、会议时间、地点 ××厂 ×年×月×日 中涂协(XX)协字第018号 关于召开XX年颜料行业工作会议的通知 各颜料企业及涂料相关单位: XX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开局的第一年。如何在新的一年乃至整个“十一五”期间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调整产品结构,把握市场定位,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持颜料工业健康有序的向前发展,是整个颜料行业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和任务。为促进国内颜料企业在新时期有更大的进步与发展,从整体上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

中国涂料工业协会研究决定XX年5月25 日在成都召开XX年全国颜料行业经济工作会议。 会议由中国涂料工业协会和颜料各专业分会联合主办。会议的主题是“引领颜料行业走向未来”。此次会议将邀请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科研院所、专业协会以及在颜料应用领域潜心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和报告。

现将会议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的主要内容 1、大会会议议题(一天) (1) 加强行业自律,提高责任关怀意识,提升行业环境保护整体水平; (2) XX年我国无机颜料主要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及发展趋势; (3) 我国有机颜料工业的现状与发展; (4) 国内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及配置; (5) 颜料在涂料工业应用领域中的品质要求和发展趋势; (6) 应对欧盟贸易壁垒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7) 汇率变动与对外贸易; (8) 颜料工业的环境治理与工业卫生; (9) 颜料产品现行标准与国际标准差距对比; (10) 颜料用矿产品进口税则、税率亟待调整的相关情况。 2、分会年会议题(一天) 由各分会自行安排。

二、会议时间及日程安排 年 月 日全天报到, 日两天会议(内容安排详见日程表)。

三、参会人员 颜料生产企业、配套企业、科研院所、科工贸公司及涂料相关企业的主要领导和专业人员。

四、会议地点及乘车路线

1、会议地点:安蓉大酒店(挂牌三星,成都市茶店子正街132号)

2、乘车路线: 火车北站:乘86路、511路至茶店子站即到。乘的士约13元。 飞机场:乘303大巴至天府广场转4路或98路至茶店子站即可。乘的士约70元。

五、其他

1、会员单位会务费*******元/人,非会员单位会务费*******元/人(住宿费自理*******元/人·天,包间*******元/天·间。需要包间者请在回执中注明)。

2、会议期间将组织两天考察,考察费用为500元/人。(请参加考察的代表务必在回执备注栏中注明,并将考察费用与会务费一并汇入中涂协)。 请各单位收到通知后认真组织人员参会。并将回执于XX年5 月15日前传回中涂协。(会务费在5月20日前汇入中国涂料工业协会的单位,会员单位按*******元/人优惠,非会员单位按*******元/人优惠)。

联系人:xx xx

联系电话: 传真:

宾馆联系电话: (总机)

户名:中国涂料工业协会

开户行:工商行北京六铺炕分理处

帐号:

通知的写法2

一、写作内容知识的教学

写作内容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对于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以下就写作内容知识的教学谈几点思考。

1.写作内容知识教学要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精读博览。作为陈述性的写作内容知识非常广泛,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来自社会生活的直接经验,一类是来自书面材料的间接经验。因此我们既要引导学生观察体验,丰富直接经验,又要引导学生精读博览,丰富间接经验。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主要着眼于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丰富学生的间接经验则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间接经验丰富写作内容知识;另一方面是在阅读中能够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写作技能、策略性知识。2.写作内容知识教学的核心应是感受能力的培养。有人认为,当今中小学生接触生活面窄,生活内容单调。其实,当今中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接触的世面也是宽广的。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各种信息传递手段的日益先进,传播速度之快也是以往任何时代无法比拟的。学生每天获得的信息,不仅限于课堂上、书本中,有许多是从家庭、社会、广播电视、电脑网络以及与他人的交往中得来,他们脑子里储存的信息是相当丰富的。也就是说,他们不缺少生活。那么他们为什么会觉得脑子里空空的?其根本原因是他们缺乏对生活的留心观察和体验,缺乏对生活的真切感受。落花流水、日升月落、一粥一饭,只要用心体验,仔细观察,都会有所领悟,都值得体验和欣赏。只要我们能够解放学生的童心,唤醒儿童特有的好奇和灵性,生活就会成为作文天然的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心理学界认为,写作内容知识主要是由主题知识(如传递的具体信息)和读者知识(如读者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构成。学生写作内容知识薄弱,运用能力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读者知识的缺乏。因此,在进行写作内容知识教学时,我们应该由外向内转,着重于感受能力、感悟能力的培养,即通过一系列的作文训练内容,唤醒学生对经历过、感受过、思考过的人情物态的体验,从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因此,我们平时在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时,若只局限于对外在客观事物的观察,而不强调同时关注与之相对应的内在心灵感受,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欠缺。如果说在写作与生活之间,观察是桥梁,那么感受与体验则是这桥梁的基石。仅仅满足于表层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观察肯定是不够的,如果在观察事物时,既能观察到事物的特征,又能挖掘自我,那么这种观察才是充满性灵的。用我们的心灵去审察、感悟、领悟、判断周围现实的事物或文学艺术所呈现的事物。在这“观照——感悟——判断”的过程中,人作为主体的一切心理机制,包括注意、感知、回忆、表象、联想、情感、想象、理解等一切心理机制处在极端的活跃状态。这样被“审”的对象,包括人、事、景、物以及表达它们的形式,才能作为一个整体的结构,化为主体的可体验的对象。感受是一个过程。细心的观察是形成感受的基础,情感的参与是形成感受的关键。据说所罗门王在耶和华答应满足他的一切要求后,只提出了唯一的要求:“请给我一颗敏于感受的心。”的确,具有一颗敏于感受的心才能从“一花”中看出“一世界”,才能从“眼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为“手中之竹”奠定丰富的内容基础。(关于写作内容的教学,可详见倪岗《请给我一颗敏于感受的心——谈写作内容知识的教学》,[J].语文月刊,)

二、写作技能知识

写作内容知识是写作能力中最为重要的,而对于写作内容的知识,教师却偏偏很难传授。写作内容知识的丰富主要靠“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来丰富自己。在教学中,则主要是通过促进学生广泛的阅读来实现。这也是个别教师认为作文无法教的原因。可以说,写作内容知识涉及到方方面面,写作教学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而不是教给他们表达的内容。因而,在写作内容知识相当的情况下,写作技能与写作策略性知识就显得非常重要。有意识地运用一些写作技能与写作策略性知识能够准确、形象的表达,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尤为重要的是,写作技能与写作策略性知识是可以教的。因此,我们应当将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要教给学生怎样写,而不是教给他们写什么。因此,写作教学的目标应是技能的训练和策略的培养。以下就写作技能的教学谈几点思考。1.建立科学、系统的作文技能教学体系。写作技能教学是目的性很强的活动,盲目零碎的教学不可能取得最佳训练效果。所以要有整体的总目标,更重要的是将总目标合理地分解成一系列的子目标。每一个子目标又确实环环相扣、密切联系,从而保证总目标的实现,力求使写作技能训练形成由浅到深,由易到难、从单项到综合的科学训练系列。面对许多教师的作文教学处于“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毫无针对性的窘境,写作教学序列化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即使目前没有专家能给出科学、明确的写作教学序列化的成果,但大到学科组、备课组层面,小到教师个人,也要有一些哪怕是粗浅的序列化的尝试,至少比盲目、随意的写作教学要好得多。

2.精选知识点,明确“怎么样”。写作技能有许多种,是否都需要教学呢?事实上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因此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筛选能够对学生的写作有明显影响的知识点。具体应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1)选点要注意“小”。选点不宜宽泛,比如一次写作技能教学就试图解决描写的技能,可能只是水过鸭背,看似都讲到了,而实际上学生无法领会,也无法转化为能力。“小”才能挖掘“深”,才能便于教学,真正促进写作技能提升。(2)要给学生明确的写作技能的方法。很多教师只强调学生要掌握什么,而不太注重掌握这技能该“怎么做”。知识往往是技能形成的基础,潜在的能力形成要通过显性知识的引导。故而,掌握与某一技能相关的知识对技能的形成会起到促进作用。在此,教师要发挥课程开发者的角色,编选具体、明确的写作技能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水平。

3.写作技能训练设计要点。进行写作技能训练设计可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归纳法。先举若干例子,然后引导学生从例子中悟出规则,属发现式学习,适用于低年级学生。二是演绎法。先呈现规则,然后用例证加以说明,属接受式学习,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此外,设计时要注意例子的典型性。例子的典型性有助于规律的总结。例子都可多用片段,因为片段足以说明问题,而且可以避免整篇文章的干扰。

4.练习要集中充分。技能形成的关键在于练习。技能都是经过学习而形成的,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但是,练习不同于机械的重复,它是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活动。在练习过程中,如果活动的结构和内容发生了变化,完成活动的方法和手段也要做出必要的调整。为此,我们应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1)练习要相对集中。练习初期,技能要单一,以利于技能形成。(2)练习要充分。不管归纳法还是演绎法都只是解决规则的理解,接着还要引导学生把规则应用于语文实践,使规则应用达到自动化。(3)练习要注重片段作文。作文片段训练耗时少,而且可以有效避免整篇作文所需要的多方面写作知识的综合运用对所学写作技能的教学的干扰,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总之,精心设计练习,可以使学生花更少的时间,做更少的练习,却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形成更稳固的技能,促进学生形成更为有效的迁移。

5.讲评、修改要突出所选知识点。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的作文提供及时的反馈可使学生及时纠正构思和表达中出现的错误,从而避免让错误变得“自动化”。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完成写作技能训练之时,要特别重视讲评的反馈作用。在讲评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突出所选知识点。讲评时如果采取综合性讲评,面面俱到,就会淹没新授知识点,对新授知识点形成干扰。只有重点突出,进行专题讲评,深入细致,才能使学生得到深刻的印象,在所选的写作技能方面获得较快的提高。而反馈也不一定要等到写作完成之后再进行,也可以在写作的过程中进行。总而言之,在进行写作技能教学时,各个环节都要集中火力,强化所确定的写作技能,确保学生彻底掌握,成为其认知结构组成的一部分,最终实现学生写作技能运用的自动化,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写作素养。

三、写作策略性知识

有专家指出“写作策略性知识即关于如何写作的知识,其实质是一套如何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和修改文章等方法或规则支配作者构思和修改文章的活动。它渗透或贯穿在整个写作过程之中,对写作活动和作品质量影响很大。”〔何更生.写作策略性知识教学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2(1)〕在西方,写作策略性知识已经成为写作教学的主要内容。并且形成众多行之有效的操作。如荣维东介绍的美国的写作策略教学(参见《美国的写作策略教学及其启示—以NWP2007年<提高中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策略>报告为例》,语文建设。[J].)。杜红梅介绍的加拿大对于任何写作任务都适用的“万能”写作指导模式。(《介绍一个加拿大的写作指导模式》,语文建设。[J].)以下介绍较为盛行的写作过程教学法,可对写作策略略见一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运用新型的“过程写作教学法”理论来指导写作教学实践,展开了广泛的教学实践活动。“过程写作法”是将写作确立为一个循环式的心理认知过程、思维创作过程和社会交互过程的写作教学法。“过程写作教学法”强调写作过程的重要性,而不仅仅看重写作成果。注重写作过程为“过程写作法”的核心,它认为写作是一种发现意义的循环式过程。在“过程写作法”的视域中,写作成为学习者由产生想法至收集材料到完成文本的一个过程,它主要与思维和写作技巧相连,而写作能力的发展是在写作技巧的训练过程中不知不觉完成的。过程写作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交际理论,写作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群体间的交际活动,而不是写作者的单独行为。在过去的二十几年中,很多研究写作的学者及教师进行了多种过程写作教学法的实验,总结出了一些可行的教学模式提供给老师们使用。笔者综合各种教学模式,过程写作教学法的操作过程大致分为构思、提纲、初稿、修改、定稿及分享六个阶段。其中,在构思阶段,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启发学生,拓展他们的写作思路;在提纲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拟写提纲,进行文章中心的确立、结构的架设、材料的选择;在初稿阶段,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构思用文字自由地表达出来;在修改阶段,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考虑潜在读者的阅读期望,对全篇的内容、结构、段落和遣词造句诸方面等进行修改;在定稿阶段,学生将同学和老师的修改意见加以汇总,最终将作品完成;在分享阶段,通过交流展示,让学生享受写作的快乐,体会成就感。需要提醒注意的是,这六个阶段相互交叉、循环反复,是一个交互循环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线性载之窗连流程。过程写作教学法一方面拓展了写作教学理论与视野,另一方面还突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原则。它尽可能多地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深化对文章的整体认识,进而使写作的产品内容丰富多彩、表达得体准确,写作总体质量较“成果写作法”有明显提高。为此,我们需要改进现行的传统教学方法,灵活而合理借鉴过程写作的教学原则,力求写作教学科学化、系统化,以提高我国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通知的写法3

1.数学写作的内涵

数学写作是指将写作活动融入数学教育之中,以促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将自己接收和储存的数学信息做诠释、反思、内化、组织、联系,并进行整合的活动.学生数学学习的活动大致包括解题的活动、表征的活动、建构知识的活动及产生反思与分析的活动,而数学写作与这些活动密不可分.数学写作所追寻的是基于这些数学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专业术语、数学概念应用于写作文本中,并清晰地将解释、推理、图象、算式呈现给读者,以拓展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2.数学写作的类型

数学写作的类型是多样的,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阐释性写作、总结性写作、纠错性写作、应用性写作、学术性写作.阐释性写作针对一些特定的数学名词、数学概念、解题程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把它解释或者阐述出来.此写作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总结性写作针对师生共同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后,让学生写下对这一单元的学习心得,包括领悟、发现及末完成的问题,归纳并总结所掌握的题型和方法.此写作过程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及后设认知能力的发展.纠错性写作针对学生判断问题的真伪,条件是否缺漏?答案是否存在?过程是否严密?让学生找出错误的根源,达到改进错误的目的.此写作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应用性写作针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例如让学生编拟一道数学题甚或一份数学试卷、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者其他学科的问题.此写作过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学术性写作针对学生深入某一数学专题,发现新的结论或者获得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将研究所得写成严格的学术论文.此写作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上述五种类型的写作,其文体可以是数学日记、札记、随笔、故事、诗、辩论稿、报告、结构图、学术论文等.对于不同类型的写作,需要选择恰当的文体,才能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同时,写作前要考虑读者群体,对象不同就需要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考虑对象的知识背景.写作的完成可以是学生个人完成,也可以是小组合作甚至是全班完成.

二、数学写作的教育功能

V.A.Howard提出了“写作为思想之父”的概念,明确地指出教师如能在教学上应用写作活动,可达到两个重要的功能,即不仅能观察学生学习某事增进知识的理解,也能够引出学生对某事的反映.例如澄清理念或者建构知识,以达到沟通的目的.Emig认为,写作是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使学习者能按自己的步伐前进,它提供了独特的反馈信息,因为写作者能马上读到写在纸上的思维,因此,数学写作还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教育功能.

第一,数学写作能帮助学生建构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Countryman指出,了解数学就是要做数学,我们需要创造一个使学生可以主动的、具创造性的而反映到真实世界的情境.Countryman还指出,写作能为学生提供机会,建构他们自己的数学知识,能帮助学生解释他们不熟悉的内容,弄懂以前没有弄懂的知识或者一知半解的知识,理解复杂的知识体系.学生在数学写作过程中,通过探索、表征(具体实物的表征、图像的表征、文字的表征、符号的表征、心理的表征)、猜测、讨论、反思、纠错、完善等,使思维灵活自如地转换和认识不断地递进;进而联系直觉想法、抽象符号与数学语言,甚至贯通数学不同分支与现实世界.Bruner认为,写作有助于思维.从容而又理性的写作可以提供学生再尝试、再探究、再发现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思考问题更具有发散性,能使学生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技巧和能力.

第二,数学写作有利于提高学生“元认知”水平.数学写作前,学生要明确写作目的与写作任务,有时还要制订写作计划.数学写作的过程中,学生要描写所研究的数学问题何以是困难的或是简单的原因,解析答案为何是合理的,分析自己文章的品质和层次,分析不同的解题思路并分析它们对答案造成的冲击,讨论不同问题的相同之处或相同问题的相异之处.这些习惯和行为的坚持与迁移,能促进学生在新的学习之前自觉地制订学习计划,籍以达到数学学习的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期望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尤其当学习出现偏差时,能及时反省找到问题的症结并纠正之,在学习任务完成之后善于总结学习中的经验和教训,能对自己的学习动机、态度和认知水平作出合理的评价,能根据各种情况控制、调节自己的学习.正如Paugalee研究的那样,数学写作有利于学生“元认知”技能的发展,并成为“元认知”能力发展的有用工具.

第三,数学写作能培养学生数学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L.Bloonfield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写作就是用数学语言和相应文体将这种最高境界呈现出来,让学生自己或同学阅读和思考.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写作和阅读都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推理、想象的心理认知活动.数学阅读是对语言符号(文字、方程、术语、公式、图表)的感知与认识,对新概念的接受与同化,对数学教材的理解与记忆.数学写作与数学阅读是相辅相成的两种学习方式,通过数学写作,也可以加深学生对原理、公式、法则的理解与记忆.有时教材为求简约,不少的推理与证明过程被简化了,不少的图形与表格被隐藏了,前后知识的链接有了不小的跨度,通过数学写作,可以使课本中被简化的过程变得详尽,被隐藏的图表显得清晰,跨度大的知识链条易于衔接,从而使数学阅读变得流畅而又从容.由于数学语言是抽象的,数学逻辑是严密的,使得在数学阅读时,“内部言语转化”不灵活,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困难,数学写作能使抽象的数学语言由具体的情境来解释,严密的逻辑可由浅显的算式来承载,从而使得数学阅读时语意转换频繁而灵活,使得数学阅读变成轻松而快乐,最终使得阅读的技巧和能力不断提高.

第四,数学写作能促进数学交流.学生写出来的数学作品不少是拿来给老师和同学看的,这是一种独特的也是重要的数学交流形式.数学写作就是通过数学文本外显作者对数学概念、数学关系、数学问题、数学方法、数学思想领悟和掌握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各个学习个体通过阅读他人的数学作品,可以共享他人的观点,超越自己的认识,从而形成更加丰富的理解,达到广泛的数学知识迁移.学习个体与教师的数学交流,能提升数学交流的知识价值和思维品质,并能及时形成教师与学生对教与学的双向反馈.

三、数学写作实施的策略与建议

数学教师怎样有效地将数学写作融入数学课堂之中,以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数学问题的整理与表达?国外的相关专家在这方面作了不少的尝试与研究,从理论到实践积累了许多的经验与方法,其中,Paugalee的研究最为突出,影响最广.他将数学写作的目的和作用分为五类,相应地指出了每类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数学写作,教师可根据课程的侧重点不同来选择不同的写作内容协助教学.笔者近十年来在课内和课外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做了不少有关数学写作实证研究.下面从两个方面来介绍:

1.数学写作的实施策略

归纳起来,笔者常用的数学写作实施策略有以下两种:(1)“问题引导式”的写作策略数学问题的来源可能是教师事先给出的,也可能是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中碰到的.具体实施的步骤为:①师生一起弄清楚数学问题的内涵与外延.②了解班上有没有同学研究过这个问题,如果是难度比较大涉及的知识点又比较多的问题,可以上网搜索,看有没有专家学者研究过这个问题,研究的进展如何,评估一下自己还有没有写作的空间.③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文体.如果涉及到的是有关数学概念的理解,自己作业出现的问题,讨论公式法则及其重要性,思考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解法,描述某类问题的相同解法,对一个问题情境提出解决的策略和方案等,可采用数学日记、札记、随笔、辩论稿等文体来写作.如果是属于学术性写作,不但要明确写作的目的和任务,还要制订写作计划.如果学生的知识水平还不足以解决问题的话,教师应视具体情况指导学生看一些课外书籍或大学教材,以满足写作的需要.④对写出来的初稿进行反思,或者与同学多次讨论.⑤根据反思与讨论对文章反复修改和润色,最后定稿.⑥对定稿后的文章用发散思维思考,看有没有哪一点能引起自己触类旁通,说不定可以寻找到新的写作方向.(2)“监控反思式”的写作策略这种策略就是通过写作来有效地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也方便教师诊断和把握学生的“数学现实”和内心世界.具体实施的步骤为:①叙述当天的上课内容,或者写出一个章节的摘要,或者分析自己的作业质量和层次,或者回忆与同学讨论问题的要点.②列出理解或未理解的知识点,探讨自己弄不明白的原因,比较自己与同学学习上的差距.③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白哪些是该坚持的,哪些是该发扬的,哪些是该避免不再发生的.④写出解决困难或者学习数学的感受,用恰当的文体呈现.⑤将初稿交教师批阅或者与同学反复讨论,最后定稿.

2.数学写作过程中的建议

通知的写法4

关键词:作文教学;教师问题;观念;方法

在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相对阅读教学而言,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显然要多一些。存在问 题的原因很多,但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教师自身的作文教学水平存在问题。

一、观念有偏差

教师作文教学的观念问题是作文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一旦教师作文教学观念有偏差, 其作文教学也就必然会出现方向性的偏差。目前语文教师在对学生写作能力形成机理的认 识上普遍存在着偏差,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不能正确为学生写作定位。写作是一种智力技能,它是通过大量的写作实践而练就的 ;写作能力的提高主要不是靠写作知识,写作知识对写作有一定的作用,但作用不大。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技能有两类: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写作是一种智力技能。无论何种技 能,其形成都要经历两个阶段:技能认知和技能形成。技能的水平有高低之分,技能的形成 与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实事上,它是从技能初步认知到技能初步形成,再从技能 认知水平的提高到技能水平的提高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技能水平的提高是建立在有较 高的技能认知水平基础之上的,但是较高的技能认知水平本身不能直接转化成较高的技能水 平,较高的技能水平只有通过对建立在较高技能水平的认知基础之上的不断训练才能逐步形 成。

学生对写作的认知,有的是教师教的,有的是自己通过阅读得来的(从读别人的文章中体会 的,或是别人在文章中介绍的),有的是自己在写文章时自悟的。但对写作最有用的 就是作者在写作中自悟出的对写作的认知,唯有这样的认知最真切,对写作的指导作用也最 大。从根本上讲,对写作的认知水平与写作的实际水平是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学生对写作 的 认知水平主要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写作而得到不断提高的。另一方面,写作的认知水平提高了 , 写作的实际水平才能提高。但是写作认知水平本身并不能直接转为写作的实际水平,写作实 际水平的提高是通过建立在写作认知水平提高基础之上的不断的写作训练而逐渐生成的。因 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写作知识的掌握,更要重视学生扎实的写作训练。

其二,很多教师都认为,写作主要(或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阅读来促进的,这导致读对写的作 用被不适当地夸大了。

俗话讲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正是对“以读促写”语文教学传统的最好 注释。这句俗语的直接意思很明白:你如果读了大量的唐诗,就会写诗。这句俗语的意思再 推广开来就是:你如果大量地阅读,就会写作。纵观中国语文教育史,这种“以读促写”的 教学范式在大多数时间里都占据了语文教育的主体地位。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语文学界对语文教学的各方面问题都进行了大量的反思,这其中也包 含了“以读促写”语文教学范式问题。但长期形成的“以读促写”这种语文教学范式在大多 数教师的头脑中似乎根深蒂固,很难改变。持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就可以达到提高写作能力 ”观点的人,其观点的实质就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就可以达到充足的语言积累,获取大量 的写作知识;有了充足的语言积累与大量的写作知识,也就具备了良好的写作能力”。

大家都知道,写作主要就是语言表达。语言表达是以语言积累作为前提的,没有适量的语言 积累,语言表达就难免会遇到困难。然而有丰厚的语言积累未必就一定有良好的语言表达。

我们从阅读中获得的与写作有关的语言积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词汇、语句的 积累。阅读所形成的这种语言积累要转换为写作中的灵活应用需要一个漫长的写作训练过程 ,只靠阅读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还有一个积累是获得语言使用上的认知(明白语言可以如何 用)。事实上,语言的认知水平与语言实际应用水平是不一样的,一个人有较高的语言认 知水平,并不意味着他就有较高的语言表达水平,就像很多知名的语言学家与文艺理论家不 是(不能成为)文学家一样。语言表达是一种技能,任何一种技能都主要是依靠练习才能逐渐 形成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建立在一定语言积累之上的、且须经过不断的写作实践才逐步形成 的。

大家也都知道,文章中的语言表达还要借助一定的篇章结构等笔法形式来显现,这些一定的章结构等笔法形式就是我们常说的写作知识。其实,我们通过阅读可以大量获取的那些写 作知识,仍是停留在对写作方法的认知层面上的知识。要说这种写作知识的作用,正如我们 前面所说的那样,“写作知识对写作有一定的作用,但作用不大”。

因此,“通过大量的阅读就可以达到充足的语言积累,获取大量的写作知识;有了充足的语 言积累与大量的写作知识,也就具备了良好的写作能力”的认识显然是错误的。

二、方法不妥当

讲作文教法与写法的文章可以说是铺天盖地。当然,我们的作文教学可以从这些文章中汲取 一些可资借鉴的方法,但这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作文教学的效率普遍不高的尴尬局面。我 个人觉得,作文教学要超越这些“铺天盖地”的“方法”,就得站在“方法”之上,也 就是要把握作文教学的“原则性”的“方法”。笔者认为,这“原则性”的“方法”就是 作文教学要核心化、要序列化。

1要核心化

作文教学应抓住两个核心: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对生活的感知力。

写作是将思维转化为文字的过程,在本质上就是语言表达。学生学习写作在本质上就是学习 语言表达,而怎样才能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取得更好的成效,则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所要重 点去研究的问题。这也是我们作文教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影响语言表达的因素很多,如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心理因素等等。但从语言本身的层面来 看,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是语言积累,一个是语言表达本身。先说学生的语言积累问题。 大家都明白,语言表达是建立在语言积累之上的,没有丰厚的语言积累就不可能有良好 的语言表达。教师可以通过听说读写多管齐下,使学生实现适量的语言积累。教师不仅要重 视 学生在阅读中的语言积累,也要重视学生在写作中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多写作,把阅读中学 到的或是听来的词汇、句子等语言表达尽可能用到写作中去。这样,才可能使语言积累越来 越丰厚。再说语言表达能力问题。一个人,如果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无论要写什 么文体,他也应该是可以应付的。

真正的写作绝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创造,它要求写出自己的独 特感知。尽管我们的作文教学,不是专门为了培养作家、新闻工作者或是研究者等专业人员 去 教学生写作的,但写作的本真指向始终都是创造和表现自我。作文教学一定要把握这个大方 向,要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对于学生而言,在作文中能写 出自己的感受,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可以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作文了。当 然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学生对生活要有良好的感知能力。学生只有对生活有了良好的感知力,才可能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这样的写作才能真 正表现自我,这样的写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写作。因此,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对生活 的感知能力问题作为作文教学的核心问题来研究。

2要序列化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除了要抓住上面说到的两个核心问题外,还要把握一个序列化的问题。

在作文教学中,需要教学的东西很多,应该把初中或高中看做一个教学的整体,在此基础上 对作文教学进行序列化的安排。教师可以根据语文“课标”的要求,拟定出初中、高中作文 教学的序列。譬如,初一年级语言表达方式可以确定为记叙和描写;文体写作确定为一般记 叙文和应用文中的通知、启事、申请书和倡议书。初二年级语言表达方式可以确定为说明 和抒情;文体写作可确定为说明文、记叙文中的消息与通讯以及应用文中的感谢信、表扬信 、公约和计划。初三年级语言表达方式可以确定为议论和表达方式的综合利用;文体写作可 确定为议论文和应用文中的海报、广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如此这般,整个初中的作 文 教学在语言表达方式和文体写作上就会有一个较为合理的序列(主要体现作文教学内容的连 续性与渐进性)。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作文教学往往没能抓住核心问题,往往未能对初中或高中整 个学段的作文教学进行序列化安排。教师的作文教学有很大的随意性,常常是这次作文课 讲写作的这个问题、写这个题目,下一次作文课讲写作的那个问题、写那个题目,几次作文 课讲的若干个问题或是写的若干个题目,它们之间往往缺乏合理的序列,作文教学的核心 更是难以体现。

实事上,关于作文教学的核心化与序列化问题,不能全怪我们教师,语文教材也需负很大 责 任。就目前出版的三套初中语文教材看,人教版的教材把写作与“综合性学习”合二为一, 强调从生活化的角度去写作,强调学生把不同的生活作为写作对象,教材很难看出写作教学 本身所特别要求的核心化与序列化。和现行三套初中语文教材相比,现行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作文教学的核心化与序列化方面的处理就好得多。教材在作文教学方面的编写能基本体现作文 教学的核心问题,单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力”这一核心问题,在第一册的高中语文教 材的“写作、口语交际”部分就设计了三个单元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即“用心感受生活”、 “ 深入思考生活”和“表现主观情意”。作文教学的另外一个核心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 能力”在教材中也得到了较充分的体现,在六册语文教材总共三十四个写作单元中就 有近二十个单元是有关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现行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作文教学方面的 编写不但能凸显作文教学的核心问题,也能基本体现出作文教学的序列化要求。它不仅在 语 言表达方式的教学安排上有清晰的序列性,在文体写作安排上同样具有清晰的序列性,从叙 述性文体逐渐过渡到说明性的文体和议论性的文体。2001年,这套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高 中的起始年级开始使用,它在写作教学方面显现出的独特优势也逐渐被大家所认可。

总之,作文教学只有做到核心化与序列化,作文教学效率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 平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三、缺乏写作的直接经验

前些时间,笔者就本地区中学语文教师写作现状进行过一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中学语文 教师坚持写作的人很少,而且写作的质量普遍偏低,很少有人能在有关刊物上发表文章。这 说明了语文教师本身写作直接经验的缺失[2]。

前面说过,写作是一种智力技能,这种技能是通过不断的写作练就的。如果语文教师不写作 ,或是写作的数量很少,教师自身的写作技能不仅很难提高,而且会逐渐衰退,其直接后果 必然是教师自身的写作直接经验逐渐缺失。那么,指导作文教学,语文教师只能靠间接经验 ,看看别人是怎么说的,然后依据别人说的(或是加上自己的推想)去教学生写作文。

教作文如同教练教人游泳。试想,一个游泳教练自己不会游泳,哪怕他看了再多的游泳方面 的 书,请教再多的游泳高手,他也很难教会别人游泳,更不可能培养出游泳高手。因为他得来 的是间接经验,他未必能理解。再说,游泳时可能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有些东西在间接经验中可 能根本就没有。作文教学也是一样的,别人讲的写作经验你往往很难彻悟(它还可能是不准 确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这样的经验不好用来指导学生的作文;再说,在学生的实际写 作中,再多的间接经验也不可能涵盖在实际写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形。写作的实际情形 是活的,是千变万化的,只有教师本身在写作上既有丰富的直接经验又有丰富的间接经验, 才能真正地从容应对学生在写作时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形,才能真正做到指导学生写作游刃有余。

关于语文教师写作的直接经验,叶圣陶先生在《“教师下水”》一文中说过,语文教师写下 水作文,能“无论取材布局,遣词造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 非常熟练,具有敏感,几乎不假思索,而自然能左右逢源。这样的时候,随时给学生引导一 下,指点几句,全是最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的经验”[1]488。由此可见,教师 写作的直接经验对作文教学是多么重要。语文教师只有自己常写作、多写作,才能不断积累 写作的直接经验,才可能在作文教学中讲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四、对作文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

对作文教学重视不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是作文教学的观念有偏差。这一点,前文已有论述。

其二是教师自身很少写作、怕写作,在其头脑里定然潜伏有对写作不够重视的因素。有些教 师往往不能很好地利用每周两节的作文课。上作文课前不认真备课;作文课堂上,有时只是 随意在黑板上 写个作文题目,让学生自己去写,而没有进行任何的写作指导。有的教师,干脆把作文课改 为上其他内容的语文课。对作文教学的不重视,还表现在以下几点:作文批改不及时,讲评 缺乏针对性,写作数量严重不足,一个学期下来学生才写三4篇作文。

另外,教师对作文教学重视不够的问题同目前的应试教育也有很大的关系。作文分数在 整个语文考试中所占的分数比例不是很高,一般的语文考试,作文只占30%到40%,而且学 生 在作文上得分的分差也拉得不开。因此许多语文教师都持有这样的观点:与其把力气花在提 高学生语文的作文分数上,还不如把力气花在提高学生语文的其他方面的分数上。

总之,作文教学效率不高,除了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观念、方法上存在问题,教师本身写作经 验不足,以及教师本身对写作教学重视不够外,还与教师其他方面的一些问题有关,诸如 对作文的评价水平问题等,这些都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究。

参考文献

通知的写法5

1.会写,但不知道要求

2.知道要求,不会写

3.不知道要求,不会写

我们知道学生要想做好题目,就要既知道题目要求,也要能写作,学生写不出来是因为不知道要求,还是不会写作呢?通过这个选择看到学生多是处于第二个状态――“知道要求,不会写”。而我们平时训练的教学起点却是认为学生是处于第一个状态,即“会写,但不知道要求”的状态,也就是说我们对于学生做题的学情分析,是不对的。这就让我们平时的教学落点落在了帮助学生分析题目要求上,可是学生的学情困惑却是知道题目要求却没有能力写出来我们要求他们写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对于学生学情的分析是不对的,起点的错误导致了我们的教学失去了针对性,甚至产生了无效的教学效果。

教学要想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准确地把握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解决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在这样的仿写句子的练习里,我们能讲的就是怎么来审题,看出这个句子有什么样的特征,但是怎么来写作具有这个特征的句子,却不能教给学生应有的方法和规律,而且有些句子有时也不能讲出什么规律和具体的方法,于是就出现了教学的偏颇和劳而无功的无奈。

针对这一类练习和试题,我们老师所能教的,也只是处于第一个层次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试题让学生知道题目的要求,但是学生知道了题目要求是不是就能写出来我们想要的答案,这是由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决定的。现在我们的教学是先假定学生能够写、但是不知道怎么写这个基点上的,但是学生现在的真实学情并不是那么回事,那么我们的教学怎么是有效的教学呢?

所以针对学生的现实情况,我们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学生“不会写”的训练上,然后通过训练达到“会写”的目的。而我们如果只是训练让学生知道题目要求,而不能训练让学生写出来,那么无论我们怎么来训练,都是不能达到教学任务完成的目标的。

一、学生“不知道要求”可以训练,学生“不会写”是要通过提高积累来达到“会写”的目标的

“不知道要求”,我们可以通过多做题来训练学生,因为试题的类型没有多大的变化,而且试题的样式也是相对的稳定的,但是学生“不会写”,除了不知道要求的原因外,这里面还有学生的素质问题。不能因为学生不会写,我们就想当然地通过大量试题训练来让学生达到“会写”的目标。如果不加分析,用这样的不对头的方法来解决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那么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现在高三的复习,就是做题啊做题啊……也不管学生是什么现状,老师就是觉得应该多练,于是月考、周考,每周就是做试题,讲试题,而且学科老师之间的竞争压力,也让老师们都想给学生尽量多的试题,让学生多练习自己所教的这一科。但是,要明确一个事实,就是学生无论怎么做,如果不能有基本的写的素质,就是有再多的训练也是不能解决“会写”的问题的。也许会有老师说,我们就是通过试题的训练来达到让学生“会写”的目的,学生“不会做”通过我们的讲解,学生不就会做了吗?然后再写出来,不就达到教学目标了吗?初听觉得也是应该如此,但是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吗?也就是说,学生在听了老师讲授后,是自己创造性的重新写一个句子,还是把老师讲的句子重新写下来呢?估计是后者,因为重新写一个新的句子,不是听了老师的讲解就具备重新写作的能力的。如果写的素质不具备,那他听了老师讲一个例句,他仍然还是不会写出类似句子的。语文教学在高三总复习时为什么总是有那么多的学生不重视?就是因为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学生们的积累问题,听了课也不能达到让他自己“会写”的状态,所以他就干脆不听了。写作是一种创造,他们感到自己力有不逮时就干脆不写了。

可见积累对于学生写作的重要性,就是对于仿写句子也是同样的重要。我们老师如果不认识到这个问题,那么就是无视学情而做的无用功,是不能解决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的。

要解决学生“会写”的问题,就是要重视学生的基本功的积累,让学生心里有积淀,学生有了积淀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答案来。现在因为学生基本功问题,他们知道怎么写,却不能写出来符合要求的答案,这就是现在语文考试里出现的问题。

但是在现在教学中,我们就是训练学生写,认为多写就可以达到能写的目的,这是建立在“学生知道要求就会写”的基础上的,现在学生没有这个基础,我们对于学生的这个基础的认识是错误的,老师就没有办法来提高学生能力了,或者说我们虽然想提高学生能力,但是因为我们所用的方法和学生的现实不切合,所以我们的教学就是劳而无功。这是我们许多老师没有意识到、或者就是意识到也没有办法来解决的问题,这也是语文教学失误甚至无效的症结所在。

这是我们老师应该花大的力气来解决的问题,我们不想着在这个方面下功夫,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解决“会写”的问题的。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和教育就是要踏踏实实地来解决积累的问题,只有积累的问题解决了,才能考虑提高的问题,积累的问题不解决,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就是一句空话,是无论如果也不能实现的。

二、教学去追赶着考试,考试又反过来引导着教学,这实在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我们的教学总是去适应高考,甚至高一就去适应高考的模式,希望让学生多做练习来达到适应高考的目的。但是学生如果积累不足,是无法满足高考要求的。于是我们为了让学生有学习的积极性,就在评分标准上尽量宽泛,希望学生有个体面的成绩。平时我们的训练如此,就是高考有时也是这样。比如前几年考对联,学生就是知道了怎么写,但是却不能写出来,这就是平时积淀不足而造成的问题,但是我们的评卷老师为了学生的成绩,于是就放宽了要求,在学生写不出来的情况下,于是出现了“不考虑平仄”的对联答案。试问,不考虑平仄的对联还是对联吗?学生写的顺口溜是对联吗?降低了标准的答案看似对学生有利了,岂不知,这就是新的不公平,是对于能够写出符合平仄要求的学生的一种不公平。

所以说,语文教学应该踏踏实实地让学生积淀应该积累的东西,而不是提前就让学生做题。练习只是训练了技巧,而语文学习不只是需要技巧,还需要基本功。语文课就是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积累知识,养成素养,如果积累足够,就是不用多练习,学生拿来试题并认真分析也是可以做好试题的;反过来如果仅靠练习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也未必就能达到做好试题的目的。正如都去买东西,也仅仅是训练了讨价还价的能力,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解决口袋里没有本钱这个事实的。空有讲价的能力和技巧,而没有足够的钱财那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达到我们想得到心仪东西的目的的。

58 12544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