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教育汇总4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再教育汇总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再教育【第一篇】
关键词:会计教育;国际化;教育理念
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环境,引发了会计信息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同时也对会计信息通用性提高了要求。为此世界各国的会计组织和研究机构,开始关注会计标准国际化的问题。我国自入世以来,也在会计标准国际化的进程中不断探索前进。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正是该进程的成果体现之一。
在与国际接轨和执行新会计准则过程中, 我国急需一大批熟悉国际会计准则、掌握国际资本市场惯例、能够承担国际业务、精通外语的国际化会计人才。目前我国会计行业是低层次会计从业者多而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匮乏。因此我国培养高层次、国际型会计人才的工作已刻不容缓。
一、外部环境对会计教育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会计服务贸易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的国际化成为必然,对会计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3年在纽约举行的有关会计教育的第十一届专门会议上,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提交了一份报告――《会计专业教育:2000年及以后的一些要求》,在报告中指出未来的会计教育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研究能力和学习能力,协助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并掌握如何利用有效的学习积累一生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会计教育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交流技能、谈判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做人的技能。1999年ISAR在日内瓦举行以执业会计师资格的国际标准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会议上,正式提出“全球化的会计教育”。
2.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管理领域中对财务信息、电子数据处理、存货管理、销售管理等信息的精度和及时性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如何适应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变化,就要求会计人员除了掌握诸如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税务、职业道德等专业知识之外,还应掌握一些新的信息技术:电子资料互换系统(EDI)、作业流程技术、局域网络系统、人工智能模块、远程通讯技术等。因此在高校的会计教育体系中,就应该加大信息技术技能培养的比重。
3.终身教育观念的树立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求会计教育乃为终身教育,学生除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和学会如何创新之外,还应当学会做人。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名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在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教育应注重发展人的认识水平和判断失误的标准,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当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会计人才具备这四种基本能力,就会不断地去获得新知识,去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会随时适应新社会时代对会计人才的要求。
二、更新会计教育理念
1.国际化会计教育的思维
教育培养人才,因此会计教育的指导思想应及时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确立一种具有国际化理念的教育体系。为此在会计教育的总体理念上应该注意提高学生在国际化环境下会计工作的适应能力,以国际化和开放性等主要特征作为基本教育原则。因此在教学思维上,应该树立以综合素质教育为主,培养诚信、创新与综合运用能力的教育观,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各种人才。
2.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计划
在全球化会计教育的大环境下,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求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计划。首先应界定各层次人才培养的标准,在标准的制定中要注意各层次培养的重点,有的层次以培养“职业应用型”为主,有的层次以培养“精英型”为主。其次要扩宽会计教育的知识结构,力求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多元复合,注重人文知识的陶冶和全面素质的修养。再者要提倡个性化发展,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应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淡化专业的概念,给学生一个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组建具有个性化的学习模块。最后要有一个发展的监管机制,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就要求培养出的会计人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外部环境,因此培养的计划也应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适时做出修订和完善。但是在发展中调整培养计划的时候,应以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为标准,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潮。
三、转变会计教育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1.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结合,提供一组既能传授会计基本技能的知识,又能发展个性需求的教学内容。由于学生在校时间非常有限,如何在有限时间内给予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课程设置非常重要。对于会计类人才的培养,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除了可以设置财务理论课程之外,还可以设置一些实践类课程的必选课,例如企业的情景模拟、案例课程、问题解决练习,角色扮演等,但是不能过多。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应该多设立一些公共选修课,例如管理、人文、艺术网络信息、诚信等方面的课程,供学生选择。特别是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该设置相应的课程,让学生了解会计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会计人员的责任与义务,树立良好的专业思想,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在课程的设置上可以关注国内外有关职业标准的变迁,适时调整。在课程的设置可以适当考虑一些国际化的课程,并能给予双语化的教学,提高学生对专业术语的国际化运用。
2.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在21世纪,多媒体教学不再是新鲜的教学手段,由于多媒体教学能够以图、表、声、影等扩大教学信息量,丰富教学内容,因此受到各高校的提倡和推广。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来辅助会计教学,例如通过网络的应用模拟系统,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学以致用,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提高学生对信息化技术的处理和学习的能力。学校可以通过构建网络仿真模拟实践系统,通过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对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及其管理,不仅可以实现实践教学的管理数字化,传输网络化、计算统计自动、数据共享化,使得教学管理部门与教学部门能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实践教学监控管理。另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国际化交流,通过互联网与外国某高校建立网上课程交流,适当给学生提供一些国外的教学内容,同时也能给国内教师提供一些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的启发,实现会计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
3.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在多样化,个性化教学内容之下,对于教学方法不再是“填充式”的,应该立足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因此启发式教学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启发式教学法中,可以通过问题启发、讨论启发、对比启发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案例教学法被认为是最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培养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因此在会计的一些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贯穿有以知识点为中心而设计的教学案例,而案例的设置要既能检验相关知识点的运用,又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查学生综合素质。为此建议教学案例的设置不要局限于以专业、课程为单位的小案例,应该设置一些具有大学科特征的能融合多专业的综合案例,这样才能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创造性地国际化人才。在目前会计教育中,较为缺乏的是实践基地的设立,实践是最好的学习途径,因此在国际化的教学模式下,提倡能走出校门去学习,这样作为高校就应该着力建立学习实践基地,与某些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提供机会给学生,让学生能在学习中深入基层,并能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为课程案例在课堂上进行探讨,形成相应的书面成果,并能反馈给企业,即能实现产、学、研的良性发展,又能培养实用型、多元化的人才,当然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需要教学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这样才能使这种教学模式真正运行。
四、培养国际化的教师队伍
1.提高专业知识
在会计人才培养国际化的进程中,对扮演传道解惑角色的教师的要求同样也提出了国际化的要求。首先是对会计教育的内容上,教师应该非常熟悉作为规范财务报告形式与内容的会计准则,但是不同国家之间在会计准则的内容上还有一定的差异,则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习研究各个国家的会计准则,而且还应该利用一定的方式将这些国家会计准则的比较学习和研究传授给学生。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国际化会计教育的进程中,教师需要提高自身对会计教育理论的研究,能够及时吸收和更新专业知识,不断扩宽自身的知识面。教师不仅熟悉会计专业知识,还能熟知古往今来的人文知识,这样才能给予学生宽口径的知识面。在理论知识不断提高的同时,教师的实践能力也非常重要。例如如何在学生的实践和案例探讨中给予正确有效的引导,教师的实践经验所起的作用就非常明显,因此在倡导学生走出校门去学习的同时,教师一样也需要走出校门,学校应该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去蹲点实习,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2.提高沟通水平
在会计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教师必须不断了解国外的会计教育发展的趋势,了解国际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的变化,因此需要经常与外界沟通交流,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对外的沟通水平。一是要提高沟通中的语言,为此教师至少应掌握一门外语就非常需要了。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课程设置上要求开设一些国际化的课程,而这些课程要建议要用双语来讲授,这样也是对教师的外语水平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不仅会看、会写,还要会说。由此可见,提高教师的语言能力,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非常重要。二是要提高沟通的技巧,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中,注重“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等四个基本能力的培养,其中沟通的技巧贯穿其中,而沟通能力非通过课程就能达到提高或树立相应能力的,这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授课内容、日常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用自身的沟通魅力去影响和强化学生的沟通能力。例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如何利用好课堂的第一个五分钟,在这五分钟之内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能力是良好沟通的开始。教师也可以通过设置一些所谓竞争型或合作型的课堂目标,在这些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3.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
在强调教师素质提高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在全球经济中,对会计人才的现代化技术的要求相当高,在课程设置上要求增加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手段上强调利用现代技术,这些都要求教师能及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再教育【第二篇】
[关键词]再教育 高校教师 总量短缺 结构短缺
一、高校教师再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要办出高质量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关系成败兴衰的大问题,而高校教师的再教育问题则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这就需要强化教师终身学习的进修意识和加快教师职业专业化进程。当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可以概括为“三不足”,即“实践能力不足、师资力量不足、学术水平不足”。这表明,在我国开展高校教师再教育工作十分必要。
1.“实践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教育多体现在“应试教育”“升学教育”等方面,西方国家教育更强调对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导致了我国各高校出现了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因此,在高校教育中,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所以,高校教师除了应具有职业道德、专业理论素质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技能。
2.“师资力量不足”。
其主要体现在总量短缺和结构短缺两个方面。随着近几年高校不断扩招,教师的供给越来越紧缺。全国高校生师比达到∶1,有的高校甚至超过35∶1。 由于高校生师比例过高,导致部分课程的班级规模越来越大,一些高校的课堂人数甚至超过200人。这样的教学效果必然受到影响。同时,教师配置也存在严重的专业结构性短缺问题。一些基础课及与高新技术相关专业任课教师严重缺乏,基础课甚至由缺乏教学经验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担任主讲教师。 按照国家教育发展“十五”计划,全国普通高校生师比应该达到15∶1。这样算来,高校教师队伍缺口将达11万。
3.“学术水平不足”。
从我国实际情况看,不少高校教师存在知识结构老化,个别教师缺乏有条理的专业讲授方法等问题,反映出我国部分高校教师学术水平不足,教学能力不强的现实情况。再加上现在普遍存在的学术腐败现象,真正认真搞研究并有所成就的学者少之又少。因此,如果要建立高水平的学府,就必须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二、高校教师再教育的主要方式和内容
1.建立高校教师再教育的战略蓝图
近些年来,高校教师培训工作探索了多种培训形式,大概至少有十种,包括岗前培训、单科进修、助教进修班,以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骨干教师进修班、国内访问学者、高级研讨班、社会实践、短期研讨班、出国进修等。为满足不同类型教师的进修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还要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围绕高校教师和管理队伍建设问题,我国教育部特别研究制订了《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将高校教师培养培训问题作为其中的一项重点。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可以设计高校教师再教育的三层战略框架。通过这个三层次的战略框架,构建起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培训体系,引导高等学校加强教师培训工作。
(1)选派重点学科带头人到国外一流大学或科研机构进行高级研修。高校选派重点学科带头人到国外研修,主要目的是跟踪国际科技前沿,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尽快缩小与国外的差距,促进学术科技领域的跨越式发展,为加速培养造就一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和学术大师创造条件。
(2)建立高等学校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计划。这是立足国内培养高校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重要途径。主要方式是依托国内重点大学的重点学科或重点实验室,建立一批重点培训基地,将其他高校同学科的骨干教师选送到这些基地做访问学者,在导师指导下,以参加科研为主,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3)高校教师学位提升。各高校要根据教育部1999年制订的《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对高校教师的学位要求提出的“863”目标,努力提高本校教师的学历层次。争取到2005年,教学科研型大学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达到80%以上(其士要达到30%),教学为主的本科高校达到60%,专科层次的学校达到30%。但据2002年统计,全国高校教师还有三分之二只有本科学历(部属71所高校中,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比例只有58%,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30%以上的高校只有12所),高校教师的学位水平很不乐观。
2.加强交流,建立形式多样的培训形式
高等院校中教师队伍管理往往采取的是一种封闭式管理模式,教师长期处于一种固定的教学环境中,缺少社会间的交流和校际间的人员交流,因此必须加强交流,积极探索各种有益的培训方式,保持教师队伍的生机和活力。这种交流不仅仅是单方面的高校教师流向社会,同样应吸引社会中有专长、有才干的专业技术干部充实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培训和组成可以打破以往惯例,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
(1)打开大门,从校外聘请有突出成就、学有专长的教授、专家、学者来校参加教学、科研工作,带动校内年轻教师的研究水平;
(2)与校外具有很强科研、学术实力的研究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共同进行人才培养、人才交流和科学研究;
(3)与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和企业技术人员携手合作,互相交流,从实践方面不断加强教师的再教育;
(4)从研究生中聘请优秀苗子兼职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并定期进行评比培训,吸收聘用其中优秀的人员为正式教职工;
(5)与海外学者进行学术交流,聘请知名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及科研指导。
通过学术交流,取长补短,为高校教师及时提供国内外最新动态,增加信息渠道,对高校教师起到激励促进作用,加强教师再教育。
3.加强培训制度建设,规范高校教师培训工作
从目前实际情况看,教育部、省教育厅、各市教育局尚未建立相关的制度,为高校教师再教育工作提供保障。因此,建立相应的培训制度,提高教师再教育的培训质量,同时把人才的聘用、人事管理与继续教育融合起来,使高校教师再教育走上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确保培训质量,保持继续教育的强大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陈永明主编。《教师继续教育改革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喻科。高校人力资源竞争优势培育中的几个误区[J].辽宁教育研究。
再教育【第三篇】
[关键词]素质 素质教育
一般认为,素质教育肇始于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全面展开于1999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提出之初,就在国内教育界引发了一场热议,这个词也成了几十年来最流行的话语之一。但时至今日,推进素质教育仍然困难重重,因此,有必要予以再认识,以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一、对素质教育本质内涵的再认识
素质一般可区分为狭义、中义、广义三种。狭义素质即遗传素质,强调素质先天的自然性方面,是后天发展的主体可能性;中义素质是主体现实性中反映未来发展可能性的部分,即发展潜力或发展潜能;广义素质则泛指整个主体现实性,是在先天、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诚如某些专家所言,人的素质是中性的,既可能好,也可能坏,但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更侧重于指好的方面。爱因斯坦曾意味深长地说过,“什么是素质,当我们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全部忘掉之后,所剩下来的才是素质。”可见,素质就是泛指个体在遗传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教育训练和个人努力所形成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方面的组织结构及质量水平。
素质教育的提出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实际明显偏离了教育方针指引的方向,存在严重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倾向,使党和政府“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愿望落了空。现代社会正处于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新时期,迫切要求教育培养出有现代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既是我国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所提出的质量要求,也是时代、社会进步的要求。在现阶段,素质教育就是指在教育方针的指引下,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素质,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使学生全面、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国民教育。根据上述定义,我们可以明确以下几点:第一,实施素质教育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提出素质教育这个概念不是为了代替教育方针,而是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方针;第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第三,素质教育的重点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切实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第四,素质教育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第五,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使我国实现由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再到人力资源强国的成功转变;第六,素质教育不仅仅只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各级各类教育都要加强素质教育。
二、对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的再认识
尽管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但教育实际仍未摆脱工业时代的窠臼。追求整齐划一、大一统的格局,求同思维几乎一统天下,满堂灌、题海战术、大运动量训练仍大行其道。原本生气勃勃、灵光四射的学生遂变得像工厂生产的标准件一样毫无生气和个性。在单一、刻板的“讲―听”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再加上偏重智育,甚至这个智育也不完整,致使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成为一句空话。因此,许多人主张通过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应该说,课外活动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确有其长处和优势,但课堂教学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极强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使它在发挥教育过程诸多要素的作用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至少在目前,课堂教学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可以对它进行改革和发展,却不能将之彻底否定和抛弃。一个学校课堂教学一团糟,课外活动搞得再好,也是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素质的。问题并不在于要不要课堂教学,而是要怎样的课堂教学。
好的课堂教学,既传授学生知识,又培养学生能力;既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提高;既让学生参与学习,更让学生学会学习;既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又发展学生的特殊才能。为此,我们必须抓好“一个中心、两个为先、三个环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个中心”指坚持以尊重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中心。学生既是教育活动的对象,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但是,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尤为重要的特点。现代儿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儿童主体的活动是其发展的源泉。因此,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只有真正尊重和发挥了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才能得以实现。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感受、选择,并鼓励学生去创造。“两个为先”,一是要坚持德育为先,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重要位置,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新体系,将德育有机地融入学科教学中,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二是要坚持心育为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高的心理效能,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并不断成长。“三个环节”指素质教育的课堂要鼓励学生自由提问,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其创造性;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其兴趣;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李振道先生曾说过,“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就是让学生学答,答出出题者事先拟定好的所谓标准答案,这就严重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出的是只知道鼓掌而不会提问题的人。我们的学生也读书,但他们读的主要是教科书、各种教辅类书籍,阅读没有自由和快乐,范围又窄,收获可想而知。而教学中实践环节的长期缺失,使我们培养出了不少只知动口,不懂动手的所谓“君子”,说起来头头是道,理论一套一套的,动手一做就露馅。
三、对当前如何推进素质教育的建议
1.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把素质教育的理论课程化。最初,推进素质教育的着力点主要是对应试教育的“破”和否定。之后,人们开始注重“立”,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被明确。但由于停留在认识层面,教育实践操作层面的意义不大,所以喊了很多年素质教育仍是涛声依旧。大家知道,尽管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实际上,推进素质教育的道路却是异常曲折而艰难的。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打的是战,大家“课内扎扎实实搞应试,课外轰轰烈烈搞素质”,将推进素质教育等同于多开活动课,隔靴搔痒,基本不起作用。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打攻坚战,力图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但攻坚战久攻不下,课堂教学还是少有生命活力。终于,人们认识到,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课程。由于课程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所以,没有课程改革的教育改革一定是不彻底的,没有深度的,不可能有实质性突破。只有改革现有的课程框架体系,使素质教育的精神和理念体现在各学科的课程中,推进素质教育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2.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是推进素质教育,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教育公平包含三方面的涵义:一是起点公平。强调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实现孔子说的“有教无类”,使学有所教,人人有学上。二是过程公平。强调在人人有学上的基础上实现人人有高质量的学上,人人上好学,其实质就是因材施教。三是结果公平。强调人人享有同等的成功机会,所有学生都能在其原有基础上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水平,实现人人成才,人尽其才。可见,教育公平与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是相吻合的,也强调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充分、生动活泼地发展。在世界各国基础教育由精英主义走向大众主义的今天,在多元智力理论早已证明人人都能成才的今天,我们只有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为学生创造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并在此基础上使每个人都获得有个性的和多元的全面发展,才能真实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
3.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环境,形成教育合力。学生的素质提高不甚理想,论者多归咎于学校教育。诚然,学校教育并不完美,存在不少有待改进之处。但学生素质的提高是其自身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算学校教育是完美的,学生接受五天学校教育后,再接受两天不良的家庭和社会影响,仍然可能产生“5+2=0”的效果。青少年发展的问题,多是先因家庭教育的不当种下了病根,再由于学校教育的失败使病象显现,最后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污染使病情恶化。在三方中,当以学校为主。因此,要把三方联系起来,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上达成一致,保持教育在时空上的延续性和整体性,彼此协调、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当然,家长们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主动了解学校教育的要求与子女在校的求学情形,配合学校教育达成目的。社会也应献出爱心,净化社会风气,让社会教育机构回归公益,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4.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和高素质的学生。教师职前培养首先要把好入口关,通过高考选拔,再结合面试,引入心理测验等手段确保素质高、适合从事教育的人入选;其次要把好过程关,增加教育类课程,尤其是教育实践性课程、教学技能类课程在教师培养课程体系中的比重,推行在校学习――学校见习――回校反思性学习的循环教学模式;最后要把好出口关,坚持严进严出,从中高年级开始逐步按比例淘汰不合格者。对有志于从教的非师范专业学生要做一般性格适应性诊断,并进行一到两年专门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教师职后教育关注的重点有三:第一是师德。师德是教师的素质之魂,有了高尚的师德,才会坚持不懈地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第二是新课程的实施能力。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新课程实施能力,才能自觉抵制、纠正违背素质教育的做法。第三是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及针对学生的心育能力。教育是以心育心的活动,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5.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真正解放学生。“减负”喊了很多年,却一直减不下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却让孩子累死在起跑线上。可以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顽症。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如认识不到位,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等。但笔者认为,既然有规可循,却又久减不下,不能不说与政府的执行力不够大有关系。因此,必须树立政府是“减负”的第一责任人的观念。由政府牵头,督促各方把“减负”落到实处。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减负做一些硬性规定,譬如学生的作息时间、节假日的保证、书包重量、小升初取消考试、录取新生不准给奥数班和一般的特长班加分等。对违规责任人予以坚决处罚,并发动群众来共同监督,以杜绝一抓就紧,一放又松的现象。同时,还要改革教育的评价考试制度,提高教师的素质和专业自,让教师们能够不受干扰,真正按教育规律办事,既让学生学到东西,又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有趣味,还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动手、创造的时间。
参考文献:
[1]顾明远。素质教育的推行与建议――改革开放30年实施素质教育回顾与展望[N].中国教育报,2008-12-20(3).
[2]周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N]. 中国教育报,2009-01-06.
[3]谌启标,余文森,叶信治,涂怀京编著。新课程与学校管理创新校长读本[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再教育【第四篇】
一、两种平民教育:精神层次的平民教育和实践层次的平民教育
从上世纪20年代晏阳初等人提出并推行平民教育,距今已有80多年了,在这期间“平民教育”的提法虽时有所闻,但终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去年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提出平民教育,大意是说,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当前的中国大多数是平民,应该提倡平民教育。再加上现实中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日益扩大,平民教育又重新受到学界和媒体的重视。但是呼吁是一回事,把平民教育变成一种教育实践却又是一回事。这就需要首先弄清楚什么是平民教育,也就是说我们要知道平民教育的含义是什么?这是关于平民教育论述的起点。
概括迄今为止关于平民教育的论述,我认为大致有两种平民教育:一种是精神层次的平民教育,一种是实践层次的平民教育。前者认为平民教育主要是一种教育精神或者理念,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活动,有一种平等的教育精神在里面,又绝对不是教育平等,因为他们承认贵族(精英)教育的存在,起码不反对贵族教育的存在。主张教育要让多数人能够上的起,不要追求豪华,而且教育还要有利于谋生,不要和人们的生活隔的太远,要贴近人们的生活。这些对平民教育的论述仅仅是一种理念,无法在现实中加以贯彻实行,因为这种主张太虚,“平民”概念是浮泛的,所谓教育也没有具体的设计。正因为这仅仅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平民教育,它到底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现实中的教育问题是令人怀疑的,同样是空泛的符号,“平民教育”还不如“平等教育”更有号召力。
另一种平民教育我称为实践层面的平民教育,也即一种已经做或正在做的平民教育,已经做的像前述晏阳初们在定县搞的平民教育和早期共产党对城市产业工人开展的教育。前者教育对象是定县的农民,教育内容是简单的识字和农业生产知识;后者教育对象是被资本家盘剥的产业工人,教育内容是识字教育和传播革命理论。其实在那时教育普及程度非常低的情况下,晏阳初致力缓解的是社会下层(包括农村居民和城市产业工人等)“能不能受教育”的问题。现在正在做的平民教育包括一些非政府组织(NGO)在中国贫困地区开展的教育扶贫,以及城市里开展的农民工子女教育。前者的教育对象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孩子,后者的教育对象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打工的农民的孩子。前者采取比较灵活的教育方式,以传授一定的生产生活技能为主(所谓的一技之长);后者以比较正规的学校教育形式(即打工子弟学校,因其简陋而屡遭政府取缔)为主,传授内容是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内容。这种努力已经不仅仅是致力于解决“能不能接受教育”的问题,而是解决“接受什么样的教育”的问题。从上面的分析以及对实际的观察我们可以得出,平民教育是由政府或者非政府组织对“少数人”提供的最基本的教育,不管承认与否,这种教育注定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教育,是一种和主流的教育“有差距”的教育,其教育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笔者不赞成这样的平民教育,也许有人说,对于那些因为主观或客观的原因暂时不能受到或者接受可怜的一点教育的人们来说,能够给他们提供“打了折扣的教育”总比没有要强。我要说的是,就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说,政府为所有的城乡居民提供大致均衡的教育应该是办得到的。
我说这些,并不是反对平民教育的主张,更不反对那些怀有爱心和崇高理想的人士身体力行平民教育,相反我对他们充满敬意。我只是认为,我们应该谨慎地、理性地提平民教育。而且要在充分认识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认清教育作用(教育能起多大的作用以及教育的局限性,正所谓成也教育败也教育)的基础上,来讨论平民教育。
二、平民教育应该有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社会阶层地位
平民教育的前提是承认社会的分化,也就是人有“三六九等”,最简单就是平民和非平民(比如贵族、精英)的区分;相应的也有两种教育安排,一种是为非平民安排的教育,比如精英教育,另一种就是为平民安排的平民教育。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近30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社会有了大的发展,但同时也使我国的社会结构产生了急剧的分化,原先比较简单的社会结构变成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结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社会阶层的数量增多,不同阶层之间差距拉大,同一个阶层内部又有不同。这种变化已为我们深切地感知到。
社会学中把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在社会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称为社会阶层。[1]不同阶层之间的关系模式就是阶层结构。我国古代就有士、农、工、商这样含有价值评价的分层结构。1949年以后,我国的阶层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首先是消灭了地主阶级、没收了官僚资产阶级的财产,接着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的下半年我国就基本消灭了剥削阶级。这样我国的社会结构由两个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一个阶层(知识分子阶层)组成。更细一点的划分是我国形成了干部、知识分子、工人、农民四大阶层。在这四大阶层中,干部、工人、农民有相对固定的阶层地位,知识分子的变化则因为政策的变化而处于变动之中。通过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这四个阶层实际上成为四大身份群体,他们在经济来源、收入多寡、政治待遇以及社会地位方面有了明显差异。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长期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的、政治至上的社会分层理念发生了改变,财富越来越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务工经商也对原有的社会分层格局造成冲击。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原先比较清晰的社会阶层结构变得复杂化了,而且各阶层之间的差别也越来越大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了这种复杂化的社会阶层结构,根据占有的组织资源(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多寡,初步把中国社会分成十个阶层,分别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市无业失业和半失业阶层。[2]相对于对人们随意主观的区分,这种基于一定标准的区分是比较科学的。
在这样的前提下,谈论平民教育,首先我们要知道教育在社会阶层结构分化中的作用,随着我们国家的现代化,教育在一个人获得职业、积累财富方面也越来越重要。一个人没有接受教育或者受到不多的教育,在现实社会中找到一份薪水比较高、又相对舒适的职业是非常难的。研究发现,失去机会的往往都是处于社会阶层结构中下层的人们。简言之,教育成了配置一些好的职业的机制,通过对一些职业的配置,教育促进或者再生产了一定的社会结构。其次,我们再看在这个社会阶层结构中哪些可能是平民,很显然前边几个阶层不可能是平民,即使研究者非要赋予他们以平民的名号,而且一些人也时常拿平民这一称谓表明自己没有脱离“群众”,但他们不可能是平民。后四个阶层的人们可以算平民,如果针对他们的教育是平民教育,应该说这种平民教育是他们极不愿意接受的,因为这种教育是一种“次等教育”。我们认为,评价教育好还是不好的标准不是说教育是不是导致了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更不是学者一厢情愿地“为民(平民)做主”的教育,而是看是不是给所有人提供了一个改变自己社会阶层地位的机会。
现实当中确实有一些社会阶层或群体的人们不能接受比较好的教育,教育鸿沟也越来越大,教育机会均等一时半会还难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提倡“平民教育”有其必要性,这可以从观念上传播“人人有平等受教育权利”的思想,从实践上也可以纠正豪华办学的弊端。但是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平民教育毕竟是权宜之计,要警惕“平民教育”成为复制“平民”的工具。
(作者单位:江苏省职教科研中心)
注释:
上一篇:请客吃饭开场白(精编3篇)
下一篇:数学实验室(实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