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计划(汇总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引读】由阿拉题库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运动训练计划(汇总4篇)”办公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训练计划【第一篇】

一、高考体育考生特点:

基础不一,训练水平参差不齐等;主题明确——直奔高考四项考试项目。

二、训练指导思想:

(1)确立“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以高考四项作为素质练习的重点,注重小肌肉群和神经系统灵活性的练习,提高肌间协调性。以速度发展为突破口,确立以速度发展为中心的训练体系,一切以“快”为中心,注重速度和力量发展的均衡性。(在力量跟不上速度发展需要时就适当加强力量训练,以解决[本文由网站不错哦收集整理]力量和速度发展的不平衡)

(2)培养自信、拼搏的意志品质(心理素质等)

(3)在练习中的所有动作都要求质量高,轻松,准确,快速完成。

三、训练总原则:

(1)基本训练与高考四项技术训练相结合原则:把技术训练分解成套,一天练几套,穿插进行。要求完成得快速、熟练、准确。每天都安排一定数量的各种素质练习,使运动员既得到全面的素质发展和技术发展,又不至于使身体某部位产生过度疲劳(注:一定要注意预防运动损伤)。

(2)合理的运动负荷和循序渐进原则:处理好量和强度的关系,在逐步加长训练时间和加大动作练习数量的基础上,自然的、适当的逐步增加运动负荷强度,即让运动负荷从一个经过加大到适应,再加大到再适应的过程。负荷的增加要缓和,不要突击增加强度,(要特别注意处理好量和强度的关系),即量是基础,强度是保证,质是关键!同时要注重训练的恢复,采用各种积极的与自然的放松恢复措施,控制好负荷的节奏。(教练员请注意:量的安排是一条波浪线,强度是一条直线)

(3)区别对待原则:

(4)训练手段的选择要有很强的科学性:一切从高考能力出发。目的明确,不摆花招。

(5)训练的整体观:每个训练分期必须有侧重点。如力量训练时大肌肉群轮流练,小肌肉群天天练。

(6)把技术、力量、速度三者协调起来,力求完美。

(7)懂得三大能量的供能特点和超量恢复的原理,合理认真安排运动负荷。(通过观察出汗,心率指标等,来检测训练计划)

(8)根据运动员的生物节奏来合理安排运动节奏(要求教练和运动员经常沟通)

注:对于高一、二年级的运动员来说,田径多项训练是个好方法,但对待高三体育高考训练,不宜摆花架子。

四、训练计划安排:

周期训练计划安排,月训练计划安排,周训练计划安排和课时训练计划安排:

(1)分两个训练周期

(2)月周期:第一周中上运动负荷,第二周大负荷,第三周中上负荷,第四周小负荷。(其实在第三周的负荷是最大的,因为第二周的负荷在第三周是得不到充分恢复的,学生在训练时会感觉到最累)。

每周训练内容要有重点,一般两个素质周后接一个技术周。

(3)周训练安排:(略)

周训练计划的安排应根据周期和每个月训练任务和负荷的不同要求来制订,训练手段的选择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和需要安排。训练课中要注意观察运动员的生理现象,如基础脉搏、眼神、出汗程度、睡眠等,及时调整训练计划,以免产生过度训练。

(4)课时计划安排:

(5)要注意重视训练课结束后的积极性恢复原理。

总之,要注意训练过程的宏观调控和连续性,

经典哦及时修正训练计划。

训练点滴:

训练初始需要做的几方面训练:

1、提高心肺功能:为下一阶段技术训练和素质训练打基础。但不可安排过多。

2、提高支撑器官的支撑能力

3、加强柔软性素质练习

4、注重灵活性、协调性的训练

5、抓好伸曲肌训练,要轮流练不间断。

6、一定要注意放松练习。它的效果占一节课的13

7、师生要经常交流,如感觉/生理指标等,及时修正训练计划。

速度的训练分期:

第一准备期:

第一阶段:一般耐力

第二阶段:大负荷负重力量

第一竞赛期:

发展速度

第二准备期:

第一阶段:负重训练(突出快速力量)

第二阶段:专项耐力

第二竞赛期:

第一阶段:发展速度耐力

第二阶段:发展速度

力量的训练分期:

分三个周期

第一周期:(6~8周)

目的:增大肌肉面积

手段:橡皮带、壶铃蹲跳等

要求:重复次数15~30次

第二周期:(6~8周)

目的:增加最大力量

手段:深蹲、半蹲等

要求:重复次数1~12次

第三阶段:(6~12周)

目的:增强速度~力量,并与专项技术结合

手段:

运动队训练计划【第二篇】

一、力量训练

1.速度力量

练习强度75%~90%;练习时间5~10秒;间歇:以完全恢复为宜;重复次数:4~6次;练习组数:3~4组。

2.力量耐力

练习强度:60%~70%;练习时间:15~45秒为宜;间歇:一般心率恢复到120次/分左右;重复次数:20~30次;练习组数:3~5组。

二、速度训练

速度训练的运动负荷要求:练习强度:95%~100%;练习时间:3~10秒为宜;间歇时间视训练目的而定,可完全恢复或不完全恢复;练习重复次数:6~8次;练习组数:3~5组。

三、耐力训练

1.有氧耐力训练

分为小强度间歇法和持续法两种。

持续训练法要求:练习强度:40%~60%;练习时间:25分钟以上;距离:5000~10000米。

小强度间歇法要求:练习强度:150次/分为宜;练习时间:30~40秒;间歇要求不完全恢复,一般脉搏恢复到120次/分为宜;练习次数:8~40次;练习组数:1组即可。

2.无氧耐力训练

无氧耐力训练常采用次大强度间歇法训练。

无氧耐力训练要求:练习强度:80%~90%,脉搏为180~200次/分;练习时间为:20~120秒;间歇要求不完全恢复,脉搏一般在120次/分左右;练习次数:12~40次;练习组数:1~2组。

训练计划【第三篇】

一、弹跳力:立定跳远、兔跳、蛙跳、多级跳远、跳远腾空步、台阶上下跳、

跑台阶、原地纵跳练习。

二、一般耐力:20――30分钟慢跑、越野跑、1600――3000米中速跑等

三、柔韧性练习:

(1)两臂的平、侧、上等各方位的举、屈、伸、摆和各种形式的绕环练习。

(2)两腿的屈、伸、压、踢、摆、纵横等练习。

(3)整个身体的各种屈、伸、绕环等练习。

(4)站立体前屈、俯卧臂伸、正侧踢腿、交叉步、悬垂等。

四、上肢、腹肌、背力量练习:俯卧撑、击掌俯卧撑、杠铃抓举、挺举。

五、灵敏性练习:穿梭跑、转身跑、后退跑、侧身跑、闪身跑、看信号跑等

各种快速反应练习。

六、绝对速度练习:30――50米最大强度底跑、复跑、上下坡跑、顺风跑、

阻力跑、加速跑等循环练习法每周3-4次每次5-6项。严格控制时间、次数。一般4-6次为一组,做5-6组。每组结束后穿插几个20-30米底加速跑。

注意事项:初期以掌握技术和力量为主。循序渐进合理安排负荷量、强度。

防止中过渡疲劳和运动损伤。800米以上跑以提高机体有养工作

底能力和机体对运动项目底适应能力。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50-160次。

训练计划【第四篇】

为了更好的配合学校搞好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及表现能力,弘扬学生个性发展,特成立学校合唱队。为了使活动顺利高效的开展,现将本学期活动情况作一下安排:

一、活动主题:

包括学生学习良好的歌唱姿势、正确的呼吸方法、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吐字、咬字及音高、节奏训练等。使他们打下良好的声乐基础,并自然的运用到歌曲的演唱当中。通过排练好每一首歌曲,培养学生的听觉和乐感,发展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二、活动目标:

1、第一个月通过不同的发声练习来规范学生的声音、进一步提高演唱水平和演唱技巧。排练《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

2、第二个月通过练唱中外少儿合唱歌曲,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自身素质。排练《半个月亮爬上来》

3、第三个月通过演唱快板歌曲,训练学生对节奏的敏感并加以掌握。排练《课间十分钟》

4、第四个月巩固练习加强排练

三、参加对象:

在学校的五年级学生中进行选拔,人数在50人左右。

四、活动时间:

活动的时间定于每周二、三、四下午第三节课。每次教师提前五分钟到位做好准备工作。

五、活动地点:二(5)班教室

六、活动准备:

提前五分钟到位做好准备工作。课前认真收集资料、钻研教法,并为学生复印好歌纸。

七、活动过程设计:

A 训练内容:

1、 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和规范的训练步骤来训练学生的声音。

2、 中外合唱名曲。

3、 合唱姿态、舞台造型。

B 训练方法及过程:

1. 声音的训练

(1)呼吸 (2) 声音位置 (3) 直声训练

2. 音准训练

音准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好的音准来源于基础训练。多声部合唱的音准训练较为复杂。

3. 寻找共鸣位置扩大音域的具体措施。

(1)胸音训练(2)头音训练

5.节奏训练

音乐是在时间中展示的艺术,节奏是它的组成部分和主导因素,没有节奏也就没有音乐。

6.咬字与吐字的训练

以字带声,以情带声,字正腔圆是我国民族传统的唱法。它讲究字清意深情自真。

7.中外歌曲的学习

八、 本学期活动内容:

1、《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

2.《半个月亮爬上来》

3、《课间十分钟》

65 67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