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的故事阅读答案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推敲的故事阅读答案精编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推敲的故事阅读答案1

一、解题策略

做阅读理解时,应按照先整体后细节的原则阅读短文,即按照“文——段——句——词”的阅读步骤逐次展开,采用快速阅读、仔细阅读和反复阅读的三步法寻找最佳答案。具体解题策略为:

先看问题题干,带着问题去读原文

即首先阅读问题题干,掌握问题的类型,分清是客观信息题还是主观判断题。其次,了解问题各个选项所包含的信息,带着问题去读原文。然后有针对性地对文章进行快读,对有关信息进行快速定位,并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在文章中进行标注,再将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对比,有根据地排除干扰项,得出正确答案,此法特别适用于对图表类题材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同学特别害怕做图表格类题材的阅读理解题,其实运用这种方法解这类题,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效率也会事半功倍。

快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主旨大意

在考场上,时间紧迫,考生必须恰当运用略读、扫读、跳读等技巧进行快速阅读,寻找有关主题句、关键词,捕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顺序、情节、观点等,及英语中的五个W和1个H,(when / where / who / who / what / how)并且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语篇实质,掌握文章主旨大意。速读的诀窍在于浏览文章的内容提要、前言、主副标题、开头和结尾等部分,这样就可以把握文章大意了。带着问题快速阅读全文,碰到生词和难句时不要中途停顿,不要在此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而是边读边通过上下文猜词悟义;从整体上去领会把握文章大意,掌握文章主要关键信息,要注意首尾段段意及各段主题句,而不要过多留意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因为这些词虽然不认识,但并不妨碍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和解题。

详细阅读文章细节,理顺文章思路与脉络

“作者为文,有脉可循。”文章是前后联系相互照应的。如记叙文多以人物为中心,以时间或空间为线索,按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展开故事情节;议论文则包含论点、论据、结论三大要素,通过解释、举例、举证来阐述观点。你可根据文章的特点,详读细节,以动词、时间、地点、事件、因果等为线索,找出关键词,运用细读和复读,勾画出一幅完整清晰的文章主题和细节的认知图,最后通过分析、推敲、甄别得出最佳答案。

运用逻辑推理,做好深层理解题。

有时作者并不把意图在文中直接说出来,这时考生需要根据已知信息及生活常识,开拓、挖掘文中作者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意思,通过分析语篇逻辑关系,研究细节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态度,理解文章的寓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深层理解,这是阅读理解中的难点。这类题就像中考中数学上的压轴题一样,往往是中等生和优等生的分水岭。深层理解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必须忠实于原文;要以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为依据,立足已知推断未知,它要求读者对文字的表面信息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挖掘文中内涵、运用逻辑推理,而不能就事论事,以偏概全;更不能凭空想象,主观臆测。

二、答题技巧

答题过程中有些问题的答案是有规律可循的,只有我们认真分析,是可以做到快速、省时省力、又准确无误的,具体方法如下:

对号入座

对于直接理解性题目、细节性题目的考察只要找到原文所在的词汇、短语、句子即可,这类题往往教简单,也比较容易得分。

恰当猜测

对于语义理解性题目,主要测试考生根据上下文正确推测判断词义的能力。做此类题的技巧主要有:返回原文,找到该词,结合上下文,理解该词的意思;运用构词法推理、猜测该词含义;结合给出答案, 恰当合理猜测该词含义。

推理引申

它主要考察学生理清上下逻辑关系的能力,是各类题型中最难的一种,也是出错率最高的一种。它常常要求学生对所读的文章或段落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要求学生能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做此类题的技巧主要有:看是否能通过选项返回原文;依据原文的意思进行“三错一对”的判断;注意推理时的“最近答案”。

归纳概括

主要测试考生对短文整体理解概括的能力。一般是第一或最后一个题。做此类题的技巧主要有:注意首、末段和各段第一句话,各段首句多为文章中心句;要注意:标题、黑体、斜体、图表、图画以及章节后面的问题。

排除策略

有些问题看似很难,其实可以从供选择的答案中得到一些启示。做此类题的技巧主要有:看问题是否超纲,超纲的一般不予考虑;最后一个答案虽然不认识、不理解,但其它三个答案显然有问题,那就非他莫属了。

推敲的故事阅读答案2

中考说明文的分值比例虽然没有记叙文、作文等高,再加上说明文不是每年都必考,导致有些老师和学生对说明文不太重视。其实说明文不仅是中考的重要内容,而且说明文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做好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的复习工作至关重要,教师要在复习课本时,讲透说明文知识点,重视技巧点拨,提高学生应试技能,鼓励学生多做真题和注重说明文阅读题讲解质量等技巧方面下足功夫,从而扎实做好说明文中考复习工作。

一、回归课本,讲透说明文知识点

有人认为,面对中考我们应该抓紧时间搞好题海战术,没有必要再去复习课本,课本在有些老师和学生眼中早已成为课桌上的一种摆设,其实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课本上的说明文是学生获取说明文相关知识的主要来源,这些说明文是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一定的课程理论选进中学教材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课本是教学之本、知识之基。中考命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回归课本就是寻源求根,尤其是在一些地市最近几年中考说明文阅读呈现回归教材的趋势。因此,教师要主动转变认识,加强指导学生重点复习课本的经典说明文,如《苏州园林》、《看云识天气》。在对重要课文的复习中,重点讲解说明文的主要知识点,点透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顺序、说明文的结构,做到重要内容不遗漏,难点知识要讲透,在复习中把学过的知识温习一遍,做到“温故而知新”。

二、技巧点拨,提高应试技能

考试不仅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考察,同是也是一种技巧的测量。虽然每年中考说明文的题目千变万化,但终有技巧可循,甚至某一技巧可以在多个试题中反复运用,因此,在复习中考说明文的时候,老师适当的技巧点拨非常重要,它可以使学生尽快掌握答题方法,提高答题技能,节约考试时间,从而提高总体成绩。对于概括说明文内容的试题,可以从题目或关键语句中捕捉筛选,或者摘录重要文段的重点语句,如全文的中心句,关键语段中承上启下的句子,尤其是要注意在文章开头和结尾的总结句。如果没有以上明显的重要句子或段落,就要学会在概括重要语段段意之后,加以总结。针对各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教师可以写出大概套路,让学生知道如何下笔答题。如列数字的作用:以具体的数字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使人们对所说明的事物有具体的了解;举例子作用:具体说明××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在考场上,要求学生注意阅读技巧,引导学生思考试题,然后带着问题回到文本,使阅读更有针对性。对于与题目有关的重点语句最好用笔做记号,方便答题时参考,这样的技巧可以节约考场时间,同时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因此,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中考说明文复习的时候要注意技巧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三、多做真题,实战出真知

在考试之前,图书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有关中考说明文的模拟试题,面对这些良莠不齐的教辅资料,学生家长、教师有时很难选择,甚至由于无法辨别就购买那些质量不高的试卷,这些试题不仅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金钱,最为关键的是这些试题和答案有可能会对学生产生误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购买最近几年各个地市的中考阅读真题,或者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上搜索,只有真枪实战方能出真知、出成绩。一是中考真题充分体现命题思路和意图,学生通过分析题目的关键点,学会从命题者角度分析问题,培养“题感”。二是真题题目的设置是经过专家反复推敲斟酌,严谨科学,而模拟试题大多没有经过严格论证和推敲,质量不高,使用价值不高。三是真题答案标准规范、得分点详细,对于老师和学生有较强的参考性,而市场上的模拟题答案有时错误百出,得分点不详细,这样容易误导学生。因此,考前大量做历年真题是个明智的选择。

四、注重说明文阅读题讲解质量

推敲的故事阅读答案3

关键词文本解读 多样化 文艺评论 随笔 二次解读

一、引言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五第三单元系文艺评论和随笔专题,共选入3篇课文――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林庚的《说木叶》和钱钟书的《谈中国诗》。3篇课文均为名家所撰写,深入浅出,娓娓而谈,言及文艺鉴赏的一些基本常识,有助于引导学生加深“对文学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单元导读》)。但在教学实践中,中学教师普遍反映这个单元的课文“难教”,因所涉及的原理虽浅易,背后的鉴赏却曲折幽微,而中学生对古诗文又普遍积蓄很浅,难以按照《单元导读》的要求,“调动自己平时阅读作品的艺术体验”并与课文内容相互印证,甚至教师自己都难以将之吃透再迁移给学生。这部分内容在高考中又并不直接体现,据我所知,很多教师都将之匆忙带过,甚至整个单元放弃不教。对于这样好的文本来说,非常可惜。

如果改变思路,删繁就简,每课挑选一处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解读,则可以比较好地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难题,并且达到单元教学的目的,即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来增进对文艺鉴赏基本原理的认知。

如何删繁就简?以朱光潜的《咬文嚼字》为例,本课涉及的鉴赏原理,虽以“炼字”为总纲,其实包括了感彩、繁与简、情与境、“直指”与“能指”(字面意义与联想、想象意义)、创新等问题,如果一一展开,占用课时太多,效果也未必好。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其余部分以教师讲解为主,挑选出“推敲”这一部分来让学生进行精细解读。原因是:1.“推敲”的故事流传甚广,富有趣味,容易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2.“推”“敲”孰为佳,历来是一段“公案”,朱光潜此文隐然欲韩愈成说,然而其说法也并非定论,有继续“推敲”的余地。

《说木叶》对含有“木叶”一词的诗文援引甚多,已经远超一般的中学生诗文阅读的范畴。对所征引的诗句进行详细解说,费时甚多而效果欠佳,亦可以放在课外由学生自行解决。重点可放在“木叶”一词的源流,引导学生查找辞书,运用搜索引擎等工具,去印证林庚的解读恰当与否。

《说中国诗》属于比较文学的范畴,涉及中外诗歌的源头发展、中国史诗缺失和抒情诗的高度发达、中外诗歌意境的异同等。比前两篇尤为深奥,因此课堂只截取“何处是”的“公式”展开。盖因本单元在《滕王阁序》之后,学生对《滕王阁诗》印象还深,容易共鸣,并可借此将古典诗歌中普遍运用的今昔对比手法进行梳理,将感性认知提高到理性认知。

二、“一次解读”与“二次解读”

以文艺评论和随笔作为多样化解读的对象,意味着学生要进行两次解读。“一次解读”,是对文艺评论和随笔的课文所鉴赏的对象加以解读,并形成自己的见解;“二次解读”,则是对鉴赏课文本身的解读。如果跳过“一次解读”,直接进行“二次解读”,对鉴赏课文很容易产生无条件认同,也就意味着直接用原鉴赏者的观点取代了自己的认知,如此,“多样化”就无从体现了。所以学生的活动应从“一次解读”开始。

“一次解读”的难点在于前面反复提到的,中学生对古诗文的认知是很浅陋的,教师需要进行恰当引导,既不干扰学生感性认知和自身观点的形成,又不能让解读产生过大偏差。

“二次解读”的难点在于,课本即“权威”,当学生自己的解读与专家的观点产生矛盾的时候,如何有理有据地提出质疑,既能独立思考,又不至于钻牛角尖。这也有赖于教师的引导。

三、“推”与“敲”之争

以《咬文嚼字》为例。

预习准备:

阅读课后“知识链接”――阮阅编撰的《诗话总龟》中关于贾岛与韩愈的故事,引发学生兴趣,而后粗读《咬文嚼字》相关段落。给学生作出提示:朱光潜先生的解读固然细腻非常,妙趣横生,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盖一首诗,本是一个整体,如果只摘取片段,未必能够把握诗意,这也是中国古典“诗话”的一个通病,重视炼字、炼句而少放入全篇去考察。还有一点,所谓知人论诗,要准确解读一首诗,往往还需要了解诗人和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里其实也是为《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课本的学习做准备)。无论是《诗话总龟》还是《咬文嚼字》,限于体例,都把这忽略了。要求学生找到整首诗,并检索作者的生平,作为课前预习。

课堂活动:

大部分学生都照要求完成了记录全诗和约略了解作者生平的工作。据《贾岛诗笺注》,此诗题为《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李凝其人,于史料无载,但一般研究者都认为系贾岛的朋友。据题目,本诗应为诗人为李凝的居所题写。

从诗的内容来看,首联云“少邻并”“野径”“荒园”,可见居处之幽僻。颔联月夜乘月色而来,颈联是行路的写照,末联则言惜别又订后约,足见是拜访朋友无疑。

而诗中的“僧”应该指谁呢?联系贾岛生平,他早年曾出家为僧后又还俗。从诗歌的口吻来说,此“僧”恰是诗人自己。

以上这些推论,都是在教师讲解诗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得出的。由此对照《咬文嚼字》相应段落:

“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

随着诗歌所描写的场所和诗人主人公身份的确认,这段分析,就显得不太牢靠了。

接下来,教师先肯定了朱光潜先生所说的,炼字其实是与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相关,与意境相关。韩愈支持“敲”字,但未陈述理由。朱光潜先生的潜台词,更支持“推”字。而后将学生分组,支持“敲”的分一组,支持“推”的分一组,要求两组学生参照朱光潜先生的意见,给自己的主张提供支持。

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学生的反应相当有意思,甚至超出了教师的预期。首先,支持“敲”的学生认为,“推”的声音不见得比“敲”小,考虑到古代的门都是木门,推门时门轴的“吱呀”声也许比敲门时的剥啄声还大呢。因为这一条既无法证明,又无法证伪,和诗歌的意境关系不太大,后来被“存而不论”,视为疑案搁置了。

紧跟着支持“敲”的一组认为,朱光潜先生说的有道理,贾岛是去拜访朋友,那么还是“敲”显得有礼貌,而径直“推”开就鲁莽了。但支持“推”的一组则反驳,这要看朋友的亲疏程度而定。如果从全诗来看,贾岛和李凝似乎是密友。因为可以在夜里乘兴拜访,不等离开又迫不及待订下后约,可见二人关系亲密,非泛泛之交,如此一来,“推”岂不是显得更随性、更自然?

教师引导他们继续往意境上去想一想。支持“推”的一组仍然赞同朱光潜先生说的话,“推”更安静,更合乎整首诗的氛围。“敲”组在经过一两分钟沉寂后,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她认为“敲”的那一点声响,确实打破了岑寂,但不会“平添搅扰”,反而显得周围更安静了。

在对这名学生的回答加以赞赏之后,教师及时对此作出总结:在古典诗歌里,“以静衬静”和“以声衬静”的手法同时存在,后者如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等,显示为一种更高级的技巧。

通过课堂的讨论,“推”“敲”到底哪一字更佳,并没有得出定论,也不必得出定论,但学生不仅完整欣赏了贾岛的一首诗,更显然对炼字的内涵留下了深刻印象。炼字不仅仅在炼“字”,而是在炼思想感情,寻找最合乎“诗境”的表达,即朱光潜先生所说的:“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前面提到的“一次解读”和“二次解读”的目标基本达成。

四、《说木叶》指瑕

和《咬文嚼字》相比,《说木叶》留下的思考题,能够完成的学生就少之又少。这也是在预料之中的。唯有少部分爱好古典文学且好学深思的学生,能够寻找到答案。

预习准备:

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提示学生:《说木叶》这篇课文,虽然鉴赏精微,旁征博引,但作者的论证,包含着一个很大的、根本性的漏洞。尽信书不如无书,不妨自行阅读,查找漏洞在哪里。在高一年级学习必修一课本后附加的《梳理探究――优美的汉字》时,已经讲解了关于汉字“六书”的基本知识。结合“六书”的知识,借助辞书,想想“木”的字形字义。

课堂活动:

本次课堂活动很难形成真正的讨论。因为只有几名学生能够指明,“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木叶”起初并不含有“秋叶”“黄叶”“枯叶”的意思。

教师详细加以解释:

在甲骨文中,“木”是一个象形字,像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板书绘图),就是今天我们头脑中的“树”的形象。《说文解字》:“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而“树”是形声字,从木,声,本义是指栽树――“植,立也。”注意,它的本意是动词。引学过的课文《寡人之于国也》加以说明:“树之以桑。”“树”也可作名词用,表示的是“木”的总名。

林庚先生也承认木即是树,木叶即树叶,但他认为古人不喜“树叶”而用“木叶”,是“木”的表现力更强的缘故。其实“树”从“木”中而出,渐渐地两个词可以并用和互换。在现代汉语“树”完全代替“木”成为高大植物的最通用名称之前,古人不会像我们对“木”与“树”的本义产生混淆。林庚先生说:

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木”一词指向“落叶”,实系误读。“木”就是一棵树,有树冠,有树根,有树干。如果说今天的读者看到“木”联想到木头木料木板的粗糙质地和暗哑色泽,那是大有可能,但若说屈原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就很离奇了。

事实上,“洞庭波兮木叶下”这句诗中,“秋气”是通过“下”而非“木”传达出来的。洪兴祖补注《楚辞》解此句云:“言秋风疾,则草木摇,湘水波,而树叶落矣。”他就很明白地说“树叶”。当然以洞庭一带的物候,会“下”的是秋天的黄叶,这又是不言而喻的。屈原开了头,后代也就多用以写秋景,落木千山,木叶稀,木叶飞,木叶脱,木叶凋等等。杜甫的千古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也是如此。

教师提问学生,林庚先生引用了很多诗文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如果我们要证明,“木叶”虽可以指枯黄的树叶,却并非必然指枯黄的树叶,要怎么办呢?

有学生提出,可以去查找含有“木叶”一词的诗文,看看是否有描写其他季节树叶的例证存在。

教师对此加以肯定。告诉学生,网上已经建立了很多古籍数据库,做这项工作比前人容易多了。给学生做演示,在“全唐诗检索”中,以“木叶”为关键词输入,可以得到不少结果。其中曹唐的《小游仙诗》:“洞里烟深木叶粗,乘风使者降玄都。隔花相见遥相贺,擎出怀中赤玉符。”马戴《山中寄姚合员外》:“朝与城阙别,暮同麋鹿归。鸟鸣松观静,人过石桥稀。木叶摇山翠,泉痕入涧扉。敢招仙署客,暂此拂朝衣。”这两处的“木叶”就并非黄叶,足可见唐代人对“木叶”的概念仍是很清楚的。

这堂课能够真正参与到讨论中来的学生是极少数。这种尝试的主要意义,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以及大胆对权威提出质疑的精神,同时学习利用信息时代的工具来辅助学习。

五、“何处是”的今昔对比

钱钟书《谈中国诗》一文中如是说:

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来慨叹死亡的不饶恕人。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人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的《古美人歌》:每一句先问何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然后结句道:“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

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如“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里的公爵也许要说:

“够了,不再有了。就是有也不像从前那样美了。”

中国诗人呢,他们都像拜伦《哀希腊》般地问:

“他们在何处?你在何处?”

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像哈姆雷特临死所说,余下的只是静默――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预习准备:

教师提示学生,钱钟书先生所谓的“何处是”,在古典诗文中常用今昔对比的手法来表现,尤其在咏史与怀人的诗作中普遍运用。并要求学生去查找和搜集此类诗作。

课堂活动:

学生提供查找的诗词,教师再加以补充,显示这类诗作的数量极大,已经成为一种典范的模式。

师生共同查找的诗词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崔护《题都城南庄》、赵嘏《江楼感旧》、岑参《山房春事二首其二》、李白《苏台览古》、杜牧《金谷园》、包佶《再过金陵》、韦庄《台城》、欧阳炯《江城子》、崔橹《华清宫》三首其一、谢克家《忆君王》等。

通过对以上诗作的解读,可以发现钱钟书先生提出的这一公式的奥妙,简单说来,就是“物是人非”。公式一端往往是永恒不变或者历久常新的自然万物――日月、山川、花树等,另一端是短暂易逝、动荡变幻的人事――生命、青春、美貌、爱情、旧日的欢乐、王朝的繁华鼎盛……一端是“无情”之造化,一端是“有情”之人。自然与人事的对比、昔与今的对比、盛与衰的对比、乐与哀的对比……触发了人生短暂、世事无常、怀古伤今的苍凉感慨。

由这一堂课,学生不但理解了钱钟书先生《谈中国诗》婉转多姿的表达,并且掌握了一把解读诗歌的新钥匙。

六、结语

文学评论和随笔内容虽然艰深,看起来只能由教师主导讲习,而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往往依赖于教参,亦步亦趋。实际上如果经过精心设计,完全可以脱离教参的束缚,尝试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将之作为一种多样化解读的文本加以利用。

参考文献

[1]王先霈。文学批评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推敲的故事阅读答案4

关键词测试要求;解题方法;解题步骤

1 测试要求、试题设计与选材内容

完形填空这一试题测试的是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完形填空题要求考生从文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将答案填入空白处后,使短文前后连贯,意思通顺,结构完整合理。从而全面考查考生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要完成好这类试题,考生应具备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逻辑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这类试题主要考查整篇的语义,因此应该把握整篇文章的中心含义,并在此基础上对全文进行分析。此题考查的重点是学生对英语阅读理解和对各种英语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难点是学生必须具备对语言功能的理解以及运用语言的能力。选材内容大致可分为六大类;文化习俗、科普知识、故事幽默、风流人物、日常生活及人生百味等。

2 解题方法

排除法:在无法确定答案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排除法,逐一验证四个选项,将错误答案一一排除,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现举例说明:如Parents went to shops to_____tho books,

A look at;B look over;C look for;D look after

本题目根据句意可知父母们去商店寻找并购买书籍。四个选项都是与动词Look有关的动词短语。经过一一对比可知此处应选C项。而A项表示看一看;B项表示检查C项表示寻找D项表示照顾。将四个分别代入句中一一验证。

从语义角度考虑可采用词义搭配,语义辨异的方法来选定答案。也就是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从句子结构上和意义上进行分析,并判断所选词语是否正确。

上下文搜寻法:完形填空题给出的都是整篇的文章,文章本身就是前后一致的。我们可以从上下文中找出提示或发现答案。

推理法:根据对整篇短文的理解,对文章的主题,情节的发展做出合理的推断。

现举例说明:如:The man 1 to runaway when hesaw the policeman。He just smiled 2 saudti to thewoman,“I want to give thia purse back to you,madam,I think you drpped it on the street.”

①A didn’try B tried C tries D didn’t try

②A but B SO C or D and

分析:①处根据文中提示可知该男子没有要跑的想法,并且叙述的是过去的事情故可除已C和D,通过后面句意可推知应选A项。②处根据前后句意,可知要表示并列关系且为简单句故应选D项。

3 解题步骤

前面讲述了完形填空题测试的要求,试题设计与选材内容,及其解题方法,现在有必要了解一下完形填空题的解题步骤。一般来说,考生在解题过程中可遵循以下步骤:

通读全文,掌握大意:通读全文是做完形填空题目之前必不可少的工作,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不要急于看选项,而要一口气读到底,以求综观全文,获得对文章内容的整体了解,从而确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判断自己的基本思路。通读全文可用略读法将全文快速浏览一遍,明确文章主旨。尤其要认真阅读全文的第一句,因为第一句往往都是不留空白的完整句子,通过认真分析首句,可发现首句多向读者交待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人物、起因等,使读者在下面的阅读中有一个清晰的语境。

精读试填:依据文章的主干,运用所学的语法、词汇、知识,根据上下文的联系,加之初读的印象和正确的英语语感,运用前面的解题方法,将答案初步确定。精读试题时要记住十二字方针“上下求索,左右逢源,瞻前顾后。”完形填空中,我们常会发现上一句的答案有时就隐藏在下一句中,或上一段为下一段作铺垫。因此,当遇到自己拿不准的地方时,一定不要紧张,应耐心地看下去。有时,为了使文章生动活泼,作者会使用一些比喻或排比的写作手法。那么,这时就要停下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来确定正确答案。一般所填空格的句子与上下文可构成指代、列举、因果、比较、对比、让步、补充、递进等逻辑关系。考生做题时应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并结合所给选项的基本含义来确定。

选填答案:在选填答案时,首确定选填顺序。一般选择最容易填的作为突破口,不一定按原序号选填。其次要确定解题重点。

一般情况下先考虑语义:①若四个选项意思明显不同,选择语义与上下文吻合的选项即可。②若四个选项有语义明显不合文意的,可行排除,其余的语义接近,且合文意,则重点通过辨异来确定答案。③若四具选项只有一项能与空白处前后构成习语。则解题目重点为“习语”只要答案符合文意不用考虑其它选项。

其次考虑语法结构:若四具选项语义均合文意,解题重点为结构,可选择结构正确项。最后考虑语义,结构等多因素,逻辑关联和常识经验等。

选填答案是取关键的一步。考生务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每一个选项进行反复推敲,最终选出最佳答案。对于确实不会做的题目,也宜猜测一个答案选择填进去,最忌留空白,因为空白就等于绝对丢失了该题得分,而凭猜测选填答案还有答对得分的司能。

推敲的故事阅读答案5

阅读理解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很好地提升其思维能力。阅读教学应该跳出字、词、句的表层理解,深入其中,探求文章内涵及作者思想。教师通过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养成勤动脑、爱思考的习惯,并会用批判、创新的思维去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

思维训练;阅读教学;课堂设计、

一、引言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阅读过程并不是简单的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活跃的、读者不断地对信息进行解码、加工和处理的过程(Grellet,1981)。Crawley和Mountain(1995)将阅读的过程分为三个层次:字面理解阅读、阐释性阅读、创造性或批判性阅读。其中,字面理解阅读是阅读的最低层次,即读者对视觉信息进行解码、加工和处理。阐释性阅读是读者在第一层次基础上理解作者如何写的过程。而作为最高层次的批判性阅读,则要求读者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分析、质疑、辨别、推敲和评价。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英语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更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五级阅读能力描述中也提出,学生应该具备推断、理解、预测等阅读技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目前初中英语阅读课堂已经基本告别了以逐句翻译、讲解语言点为主体的阅读课堂模式,渐渐转变为“读前――略读――寻读――查找细节――读后”的阅读形式。但是,这种程序化的阅读课堂设计应该如何真正起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效果,或者如何体现多层次、高层次的阅读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许多教师对此还存有疑惑和不解。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阅读课堂大多只有形式,尚缺少内容和质量。在此,笔者试以执教的一堂省级观摩课为例,论述基于思维训练为目的的英语阅读课堂设计。

二、阅读教学设计与评析

(一)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设定

“Murder in west town”是译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九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阅读课文。文章围绕了一名25岁的电脑工程师在深夜被离奇谋杀的事件,以侦探寻求破案线索为主线,向读者介绍了案件情况以及犯罪嫌疑人等信息。由于此文是单元主题“侦探故事”中的一个分支,因此,本堂课的教学任务定位为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学会推理、判断的能力,并激发他们阅读侦探故事的兴趣。本文的授课对象是初三的学生,在经过了初一、初二阅读能力的训练之后,初三学生应该已经初步掌握阅读的技巧,并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使用到一定的阅读策略。因此,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不同层次的阅读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深入思考和学习的习惯。

(二)阅读思维训练设计

步骤一:读前活动

笔者首先向学生展示阅读课文题目,“25-year-old computer engineer murdered”,然后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如下3个问题:

(1)What information can you get from the title?

(2)What other information do you want to get from the text after reading the title?

(3)Why was such a young man murdered?

[设计意图]

本课采用了直接导课的方式,让学生直奔主题进入阅读状态。阅读从文章标题入手,培养学生对全文的预测能力,有助于训练学生预测、猜想的技能。问题1和问题2就题目谈内容,让学生对文章充满好奇,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问题3则为一个开放性的话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文章题目的理解,大胆猜测受害人被谋杀的原因,是一个思维训练的简单尝试。

步骤二:快速阅读

笔者在ppt中呈现如下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以最快的速度阅读文章:

(1)What does the writer want to tell the readers through the article?

(2)Why was the young engineer murdered? Are we sure about it?

[设计意图]

这是学生在课堂中第一次阅读全文,旨在引领学生进入一个真实的阅读环境。与一些传统课堂设计不同之处在于,笔者并没有在阅读前进行任何生词的处理,这样设计的意义是为了培养学生高效的阅读能力,即在有一定的生词障碍的前提下展开阅读训练。此次阅读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摄取文章的主旨大意,而笔者设计的两个问题正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带着目的和疑问的阅读,是有效的任务型阅读,有助于养成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

步骤三:细读课文

细读课文是学生在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旨大意之后,对文章再一次深入的阅读环节。在此阅读活动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对文章在细节上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这里的细节包括两方面:一是生词的理解,二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因此,笔者将课文的细读分为两大任务进行。

任务一:Read for new words

笔者把有可能成为学生阅读障碍的生词打印在ppt上(图一),并在ppt上标注了该生词在原文第几段第几行出现,要求学生迅速找到此生词,并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

图1

在检测学生对生词的猜测和理解时,笔者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模式。如设问法:“They are still working at the scene of the crime to find out...” What does the word “scene” mean? Can you guess the meaning of it from the word “still”?通过设问,引导学生理解单词“scene”在文中的含义;又如提示法,教师就“clue”一词给出多个含有此词的例句:A footprint or fingerprint or hair may give a clue to the identity of the murderer. /The police offered a reward to the citizen who provided an important clue to the crime./ I can’t solve the riddle,please give me a clue. 由此帮助学生知晓“clue”的中文释义;再如情景法,仅呈现“The victim was wounded with a knife”前半部分,学生可能会将“wounded”理解为“killed”,再给出“and bled to death as a result”,学生就可以辨别出“wounded”和“killed”的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

对于文章的理解,段落难于语篇,句子难于段落,生词难于句子。去理解一个孤立的单词的难度往往要大于对文章整个篇幅的理解。而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不熟识的单词又是一个不可回避且必需面对的难题。很多学生对阅读的惧怕源于对生词的恐惧,而一遇到生词就去求助于词汇表或者字典,则永远无法帮助学生解决理解阅读课文中生词的难题。此处教学内容的设计,正是针对阅读中的生词难题,教会学生通过上下文的理解、推理、判断,从而掌握猜词技能。该阅读活动的设计,是一个较高层次的思维训练,它要求学生在对文本视觉信息处理后,学会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

任务二:Read for details

笔者根据文章内容,将课文分为四大段,依照四大段内容又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活动。第1节为第一段,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自由问答;第2节到第5节为第二段,要求学生完成下列表格(图2),填写出哪些是侦探已经收集到的信息,哪些是侦探在破案过程的未知信息;第6节为第三段,请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角色扮演证人解说证词,或者扮演犯罪嫌疑人为自己辩护;第7节为第四段,鼓励学生为受害者父母设计寻找犯罪分子归案的悬赏广告(图3)。

图2 图3

[设计意图]

此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四项阅读活动,都是基于学生在理解了文本信息的基础上,对文本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和运用,均需要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参与思维。如第一项的问答活动,学生既是问题的提出者,也是问题的解决者;第二项阅读活动,训练了他们概括、归纳、提炼文本信息的能力;第三项阅读活动,合理的情景设计,让学生将文本的语言运用到了真实的语言环境,加强了文本的语用功能;最后一个阅读活动,是一个学生动手、动脑高度参与的教学过程。而所有的阅读活动,都需要学生充分的思维体验。

步骤四:读后活动

结合单元主题侦探故事,笔者在设计读后活动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动脑筋破案的机会,由浅入深地设计了如下3个问题:

(1)In which country might the murder

(2)What kind of person can the murderer be?

(3)If you’re a policeman,do you have any good advice to talk to the citizens in your city?

[设计意图]

读后3个问题的共同特点,即其答案均为学生不可能直接在文本中找到。因此,需要他们对文本进行分析、辨别和推敲。譬如第一个问题,可以根据¥50,000的金额计量单位或Detective Lu姓氏特征,推断故事发生在中国。而第二个问题可以从受害者是一名25岁的青年,推断出谋杀犯体格强壮;受害者被刀具所伤致死,推断出谋杀犯十分残忍;警察办案已有一段时间,尚未搜集到特别有效的线索,推断出谋杀犯有一定的作案经验。第三个问题的回答,是一个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在回答读后问题时,不仅需要熟识课文,更需要根据自己日常生活的经验积累,综合各种信息进行判断,方能提出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笔者对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设计思维训练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教师需要加强自身对文本处理能力的提升。正所谓“教无定法”。一堂好课的设计背后凝聚着一名教师对教学理念的理解与诠释。教师如果要带领学生进入良性的思维训练模式,首先需要提升自我阅读思维能力,擅长挖掘文本中的深层信息,并采用科学的方式,将此信息传达给学生,帮助学生提升阅读思维能力。

第二,在阅读中要给学生提供多角度的思维训练机会。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和理解,从而认识事物的广度,培养学生多元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从线性和单一思维向着多维和有广度、深度和厚度的思维发展。思维过程的训练,应该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又不完全拘泥于文本,从社会、文化、家庭等多个不同的角度来讨论,在语言得到最大程度的运用时促进思维的发展。

第三,重视发展批判性思维训练。从教学经验看,目前学生还是习惯于被动地接收知识。因此,开放的、不具有唯一标准答案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宽。在课堂中,鼓励学生不同观点的碰撞,鼓励学生质疑,并畅所欲言自己的观点,有助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结束语

阅读理解涉及记忆、分析、综合、理解、抽象、概括、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以及深刻性、广阔性等多种思维品质。阅读理解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很好地提升其思维能力。阅读教学应该跳出字、词、句的表层理解,深入其中,探求文章内涵及作者思想。教师通过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养成勤动脑、爱思考并会用批判、创新的思维去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参 考 文 献]

[1]Grellet,F. 1981. Developing Reading Skill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Crawley,S. J. & Mountain, 1995. Strategies for Guiding Content Reading [M]. Boston: Allyn and Bacon.

[3]邱玲。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设计[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3(4).

65 623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