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翻译及赏析精编2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子规翻译及赏析精编2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子规翻译及赏析1

古诗原文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

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译文翻译

杜鹃放弃了繁华的故园山川,年复一年地四处飘荡。

在异乡鸣叫,鲜血染红了山上花丛,可春天来到,老花园依然草木茂盛。

雨后凉风,它藏在绿树丛中声声哀啼,夜幕初开,它迎着欲曙的天空肃然鸣叫。

天色渐晚,它在湘江边凄凉鸣叫,使归家的船只行人悲愁之至。

注释解释

子规:杜鹃鸟。古代传说,它的前身是蜀国国王,名杜宇,号望帝,后来失国身死,魂魄化为杜鹃,悲啼不已。

国:故国。

委:舍弃,丢弃。

他山:别处的山,这里指异乡。

苑:古代养禽兽植林木的地方,花园。

草似烟:形容草木依然茂盛。烟: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小颗粒。

雨暗:下雨时天色昏暗。

离:分开。

长:通“常”,持续,经常。

吊:悬挂。

欲:想要。

湘江:长江支流,在今湖南省。

日暮: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凄切:凄凉悲切。

愁杀:亦作“愁煞”,谓使人极为忧愁。杀,表示程度深。

创作背景

作者吴融唐昭宗时在朝任职,一度受牵累罢官,流寓荆南,此篇大约就写在这个时候。

诗文赏析

旧时有蜀国国王化身杜鹃悲啼的传说。这可能是前人因为听得杜鹃鸣声凄苦,臆想出来的故事。此篇咏写子规,就从这个故事落笔,设想杜鹃鸟离去繁华的国土,年复一年地四处飘荡。这个悲剧性的经历,正为下面抒写悲慨之情作了铺垫。

由于哀啼声切,加上鸟嘴呈现红色,旧时又有杜鹃泣血的传闻。诗人借取这个传闻发挥想象,把原野上的红花说成杜鹃口中的鲜血染成,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增强了形象的感染力。可是,这样悲鸣也不可能有什么结果。故国春来,依然是一片草木荣生,青葱拂郁,含烟吐雾,丝毫也不因子规的伤心而减损其生机。“草似烟”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这里借春草作反衬,把它们欣欣自如的神态视为对子规啼叫漠然无情的表现,想象之奇特,更胜过前面的泣花成血。第二联中,“他山”与“旧苑”对举,一热一冷,映照鲜明,更突出了杜鹃鸟孤身飘荡、哀告无门的悲惨命运。

后半篇继续多方面地展开对子规啼声的描绘。不同的地方,持续的鸣叫,它就是这样不停地悲啼,不停地倾诉自己内心的伤痛,从晴日至阴雨,从夜晚到天明。这一声声哀厉而又执著的呼叫,在江边日暮时分传入船上行人耳中,不能不触动人们的旅思乡愁和各种不堪回忆的往事,叫人黯然魂消、伤心欲泣。

从诗篇末尾的“湘江”看,这首诗写在今湖南一带。作者罢官,流寓荆南,这首诗反映了他仕途失意而又远离故乡的痛苦心情。诗歌借咏物托意,通篇扣住杜鹃鸟啼声凄切这一特点,反复着墨渲染,但又不陷于单调、死板地勾形摹状,而能将所咏对象融入多样化的情景与联想中,正写侧写、虚笔实笔巧妙地结合使用,达到“状物而得其神”的艺术效果。这是对写作咏物诗的有益启示。

子规翻译及赏析2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译文:

杜宇魂化为啼血的杜鹃鸟,年年啼鸣,声声沥血。不管是厌倦了杜鹃的啼鸣,还是第一次听到子规的哀怨客居他乡的游子无不低眉惆怅、寸断肝肠。春已残,花飘零。水春景黯然失色,乱红如雨。春夜难寐举头望月清光如霜。声声子规啼鸣,好像在催远行的游子快快回家:这里东郊的农事正忙。可是此时却难以归去。心思凄凉。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阅读试题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以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作用。解答这个字,要立足诗歌,从写法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

(1)答案:空字既传神的。描绘出贪夫卷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形象的把握。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作者所选的意象子规、贪夫、远客、锦水春残、楚天月光,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表达他的思乡难归。

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

赏析:

首联点出这个传说。点明在暮春初夏,子规哀叫了。

颔联写出听了杜宇的哀啼后,两种人有反应:一者为贪夫,一者为远客。远客听到后哀怨、愁思不已,这是对应杜宇传说中的第二点。

贪夫是什么?词典上很清楚,就是貪婪的人,贪婪的人听到以后是什么感受,一个是倦、一个是低首。低首是什么?词典上有恭順貌羞愧貌折服貌佩服几个义项。对应杜宇传说第一点,杜宇禅让隐居,那贪婪的人还不羞愧死么?但是他们是空羞愧,是倦听(厭於聽聞),说他们空佩服也行,总之他们是不会放弃追名逐利的。

颈联景()物烘托就不说了。

尾联催归催得谁归去,那就是照应颔联了。你杜鹃鸟儿在那儿叫,叫声里不断催促人们。但是贪夫不会被催去归隐。催远客回家,但远客想归去却不能够。只有乡郊的人们被你催促着去忙农事了,而这正是扣杜宇传说中的第三点。

总结一下,这首诗主要点哪里是在写思乡之情?这分明就在咏子规。尽管其中暗含对贪夫无厌的讽刺,对远客不得归愁思的同情,以及对农人趁时耕种的称赞。但是主要还是一种感叹之情,是听到子规啼鸣,想到杜宇传说,联系人们的表现,从而表达对现实的一种感叹。侧重点并不是思乡之情,这是非常明朗的。

65 30617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