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左传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精编5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暑假安全教育心得体会1

我学习了安全教育案例,收获、感慨也很多,尤其是关于校园安全隐患的有关问题,感触很深。

我觉得学校安全,首先要从思想上、意识上重视起来。思想上、意识上重视了,就能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而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有时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其次,学校安全教育要常规化。我们要像案例中的学校那样,安全要时时抓、事事抓,要常态化。在安全演练时,一定要严肃、认真,学生不能嘻嘻哈哈,老师更不能嘻嘻哈哈。不能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才演练,不能为了演练才演练。演练是要自发的、为了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而演练的。并且安全教育要涉及方方面面,比如要有防火、防震、防毒、防电、防交通事故、防暑、防溺水等。

第三,教师要以身作则。老师在安全教育时,不能光要求学生怎么样做,老师的身教更重于言教。这就要求老师在安全方面也给学生做出榜样,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总之,学校安全无小事。事事、处处都存在安全隐患。人人树立安全意识,采取安全措施,严加防范,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只有这样,学校的安全工作才能做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深信: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安全工作一定能确保万无一失。

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范文2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以下不属于诗人“苦恨”原因的一项是( )(2分)

A.常年客居他乡

B.浊酒难以解忧

C.国家动荡不安

D.自身困苦多病

8.诗歌的前四句描画出一幅深秋________的画面,后四句触景抒怀,渗透出诗人________的心境。(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黄生借书说(节选)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9.“随园主人”是 ________ 朝的(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上文运用典型事例阐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扁鹊投石[注]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战国策・秦策》)

[注]石:石针,古时治病用的工具。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武王示之病()

(2)君与知之者谋之()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君以告扁鹊”中,“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5.扁鹊的话一是针对________而言,一是针对________而言。(4分)

二、(09河北省)(14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也作“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3分)

(1)出淤泥而不染 而: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

(3)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蔽: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与朱元思书》第二段,概括富春江水的两个特点。(2分)

答:

11.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09河南省)(10分)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二)夏后伯启与有扈(1)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2),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3)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4),钟鼓不修(5),子女不饬(6),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注](1)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的人名。(2)浅:狭、窄小。(3)教:教化。(4)张:乐器上弦。(5)修:设置。(6)饬:通“饰”,修饰。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3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 ________

(2)忠之属也。

属 ________

(3) 期年而有扈氏服 期年________

1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结合(一)、(二)段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20-21题。(4分)

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09贵州黔东南)

阅读下面选文,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12分)

口技(节选)

未几,夫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3分)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

(2)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

(3)几欲先走

走: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6分)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

(3分)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未几,夫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五、(09北京怀柔)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0―12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

(1)齐师伐我

伐:

(2)牺牲玉帛

牺牲:

(3)小大之狱

狱: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

(1)肉食者鄙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以一战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鼓作气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09北京燕山)

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9―12题。(6分)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临溪而渔

身临其境

B.山间之朝暮 暮色苍茫

C.杂然而前陈 推陈出新

D.觥筹交错

一筹莫展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分)

(1)云归而岩穴暝

暝:

(2)佳木秀而繁阴

秀: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第②段的段意。(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09山东威海)

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4分)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①春日里诗人被什么景色所感染?(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46分)

(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8.解释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①臣之妻私臣:___________

②期年之后:___________

9.翻译下列语句。(2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段写齐威王的态度只用一个“善”字,而写命令的内容、群臣进谏的情况、修明政治的结果却较详细。这样写有何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书林纪事》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

①未尝苟且__________

②或答人简札___________

1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09山东德州)

(一)新柳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7.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 王之蔽甚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时时而间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邹忌劝谏齐威王的高明之处在哪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①以银碧,垂翡翠之纶②,其持竿处位即是③,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

注释①错:镶嵌。 ②纶:钓鱼绳。 ③是:正确。

12.下列语句中“以”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以桂为饵 B.皆以美于徐公

C.错以银碧 D.醒能述以文者

1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然其得鱼不几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了这则寓言,你受到什么启发?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09辽宁沈阳)

7.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23年了。

B.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惆怅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C.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

D.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诗人坚韧不拔的意志。

(一)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8-12题。(8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8.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诚:________ 间:________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2分)

[参考答案]

一、(二)空阔浩渺愁苦悲凉

(三)9.清袁枚10.除此之外,(那些)祖父和父亲收藏书籍,儿子孙子丢弃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11.书非借不能读也

(四)12.(1)疾病(2)计议,商量,谋划13.将使您的耳朵(听觉)不灵敏,眼睛不明亮。14.“左右”认为“我”的病治了也难好,且会危及视听(意思对即可)15.治病治国

二、7.(1)却(可是,但是)(2)通(同)“返”,返回(3)遮蔽(遮住,遮掩)8.(1)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2)蝉接连不断(不停)地鸣叫(叫着、长鸣),猿(猿猴)不停(长久)地啼着(鸣叫)。9.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隐居避世;爱莲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10.清澈(水清,清)、湍急(流急、急)。11.环境可以改变人;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

三、17.(1)目光短浅 (2)本分内的事 (3)满一年18.(1)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完全耗尽。(2)所以想要战胜别人,就一定要先战胜自己。19.(1)政治上取信于民;(2)军事上抓住战机,知己知彼;(3)想要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

20.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21.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

四、7.⑴夹杂⑵说出⑶跑8.⑴(直到这时)客人们的心情才稍微放松了一些,渐渐坐正了身子。⑵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

五、10.(1)讨伐,进攻(2)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3)案件11.(1)居高位、享厚禄的贵族官僚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2)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3)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12.表现曹刿“远谋”的地方有:在战争之前,曹刿就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实战过程中,不急于进攻和追击,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虑。

六、(1)暝:昏暗;(2)秀:滋长11.早晨到这里游玩,傍晚回去,欣赏四季不同的景色,乐趣也是无穷尽的啊。12.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七、7.①诗人被云淡风轻、春花烂漫的春日景色所感染。②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轻松、欢乐、愉悦的心境。从“时人不识余心乐”一句可以看出。

8.①偏爱②满一年 9.能在公共场合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10.因为写了后者,齐威王的一个“善”字就抵得了一大段描写。这一略一详,略得余味无穷,详得具体生动。

(二)11.①随便、马虎 ②有时12.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13.本段文字赞扬了文征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八、7.颜色浅黄,形态纤长、轻柔。

8.“引”字照应了“百尺”一词,描绘出一幅柳条和水中倒影相连的画面,优美而有动感。

9.①受蒙蔽②间或10.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11.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即使这样钓到的鱼也不多。 14.做事情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要讲究实效。

九、诚:的确,实在间:偶尔

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范文3

人教版教材“初级中学教科书”的注解是“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人教版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注解是“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同一种版本对“卑鄙”一词的注解前后差距很大。“卑”字释义为“身份低微”,这是一致的;“鄙”字释义为“出身鄙野”或“见识短浅”,这是不同的。苏教版、语文版、鲁教版、沪教版、鄂教版、浙教版、河大版等版本的解释也类似这两种情况。

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以《出师表》为古诗文阅读材料的试题频繁出现,其中涉及解释(或翻译)“卑鄙”一词的参考答案也千差万别,比如:

2009年湖北黄石、青海等地的参考答案是“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2004年北京丰台、2009年辽宁锦州、四川资阳等地的参考答案是“低微鄙陋”(低微而鄙陋);

2005年浙江温州等地的参考答案是“地位低微,学识浅陋”;

2004年北京东城、2005年广东河源、福建龙岩、广东梅州等地的参考答案是“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2005年湖北武汉等地的参考答案是“身份低微,见识短浅”或“出身鄙野”(将“卑鄙”解释为“出身鄙野”,“卑”和“鄙”的意思模糊不清);

2010年贵州安顺的参考答案是“出身卑微”,2009年湖南邵阳等地的参考答案是“出生卑微,身份低贱”,2004年青海湟中等地的参考答案是“地位低下,身份低微(低微鄙陋或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归纳起来,各种版本及各地中考对“卑鄙”一词意义的解释有同有异。相同之处是将“卑”解释为“身份低微”,不同之处在于对“鄙”字的解释,而且有很大的差异。如苏教版教材以及2004年北京东城的中考等将“鄙”字解释为“出身鄙野”,人教版实验教材以及2009年湖北黄石的中考等将“鄙”字解释为“见识短浅”。

“鄙”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笔者认为应该解释为“见识短浅”。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鄙”的解释有三条:

(1)边疆,边远的地方。如:“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引自《为学》)

(2)庸俗,浅陋。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引自《曹刿论战》)

(3)看不起,轻视。如:“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引自《左传・宣公十四年》)

三种意义,对“鄙”的词性分别做了界定:名词、形容词、动词。其中,第二种意义是第一种意义的引申。“鄙”本指远离都市的边远地区,与“都”(都市)相对。因为住在边远地区,消息闭塞,行为粗俗,所以“鄙”引申为“庸俗、浅陋”。如“人争非之,以为鄙吝”(司马光《训俭示康》)、“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孔雀东南飞》)等。

人教版“初级中学教科书”等版本的教材及部分地区的中考答案将“鄙”解释为“出身鄙野”,显然采取了“鄙”的本义即“边疆,边远的地方”。可是,这样去解释有牵强附会之嫌乃至错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等教材及部分地区的中考答案将“鄙”字解释为“见识短浅”,采取了“鄙”的引申义即“庸俗,浅陋”,这样去解释更为准确。

第一,“鄙”和“卑”都是形容词。在“先帝不以臣卑鄙”一句中,从词法和句法来看,“卑”和“鄙”两个字都是形容词。“卑”既然有“身份低微”之意,“卑”就应该是形容词了。那么,“鄙”也就应该当做形容词,解释为“庸俗,浅陋”或者“见识短浅”。这样,“卑”和“鄙”就组成了并列式合成词,不仅词性相同,而且意思并列又关联。

在古汉语中,“卑鄙”是一个并列式合成词(或称“联合词组”),“卑”指地位低下,说的是身份与地位问题;“鄙”指见识短浅,说的是认识与目光问题。可见,“卑”和“鄙”词性相同,意思关联,形式并列。后来“卑鄙”合用,凝固成形容词,表示“卑微鄙陋”,意思是“地位低下,庸俗浅陋”,一般用于自谦(自称,表谦逊)。

第二,“鄙”的引申义是“见识短浅”。古语中“卑鄙”是并列式合成词,“卑”指“身份低微”,“鄙”指“见识短浅”。后来,“卑鄙”凝固成形容词,意思是“卑微鄙陋”。“鄙”本义指远离都市的边远地区,和“都”(都市)相对。因为住在边远地区,消息闭塞,行为粗俗,所以“鄙”引申为“庸俗、浅陋”(见识短浅)。例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意思是“做大官的见识短浅,不能深谋远虑”。因此,“鄙”与“卑”合用,意思是“见识短浅”,一般用于自谦。如“鄙夫”、“鄙老”(老人自谦之词)等,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就是诸葛亮的自谦语,表示谦逊,意思是“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值得注意的是,正确理解“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以”字,是正确理解“卑鄙”一词的关键。此句中的“以”字是连词,表示行为、结果产生的原因,意思是“因为”,不能解释为动词“认为”。因为,先帝是第三方,陈述者是诸葛亮。“因为”是客观的,“认为”是主观的。而诸葛亮不可能知道先帝的“主观”,所以应该解释为“因为”。更为重要的是,将“以”解释为连词“因为”,能对诸葛亮谦逊的态度起到强调的作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是事实,“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也是事实,这些都不是先帝的主观认为。

将“鄙”字按引申义、自谦语来解释历来为人们达成共识。晋人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第一次引用“出师表”这节文字,没有做任何注解。宋人裴松之《三国志注》也没有关于“卑鄙”一词的注解。梁朝萧统《昭明文选》首次命名《出师表》,他是这样注释“猥自枉屈”一句的:“猥,犹曲也。言己曲蒙先帝自枉屈而来也。”由此不难推知前句“先帝不以臣卑鄙”中“卑鄙”的意思。周大璞等人的《古文观止注译》将“卑鄙”解释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朱东润主编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将“卑鄙”解释为“地位卑微,识见鄙陋”。

第三,“鄙”的语境义是“见识短浅”。词语的解释必须结合文本,既要分析该词语的语义环境,又要分析词语的语言环境,比如行文思路、前后照应等,这是正确理解“卑鄙”一词的关键。在《出师表》第六段中,诸葛亮首先追述自己的身份、地位:“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极言“身份低微”、“地位低下”,并强调这是事实,下呼“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字;接着叙述自己淡泊的志趣:“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下呼“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鄙”字,极言一个在东汉末年群雄纷争的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求闻名显达、无意王侯将相的人,当然“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真是谦逊至极。

综上所述,诸葛亮《出师表》第六段“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鄙”字应该解释为“见识短浅”。

参考文献

1.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年商务印书馆,1983.

2.许慎,徐弦。说文解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范文4

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测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生在解答时往往失分很多,主要原因是考生对文言语句理解不准确,缺乏文言“语感”,以致对文言文“难以卒读”。从目前中考语文试题来看,所选的文言语段正逐步趋向由课内走向课外,无形之中难度也加大了许多。要想读懂文言文,应对文言文试题,关键要从文言文的词句理解入手,那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理解文言词句呢?下面我们通过例文进行细致讲解。

典例呈现

(2014・湖南长沙卷)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曾 巩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①单弱②之中,宦③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④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⑤,不减扬雄⑥,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选自《宋史》卷三一九)

[注释]①委废:家境衰败。②单弱:弱小,无所依靠。③宦:出仕。④工:擅长。⑤行义:行为道义。⑥扬雄:人名。

1.解释文中的黑体词语。

(1)奉继母益至( )

(2)一出其力( )

(3)鲜能过也( )

(4)遂与之异( )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安石轻富贵,何吝也?

考点解析

考点一 词义理解

思维轨迹解释黑体词语,考查的内容是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其中以实词为主,重点考查一词多义现象,虚词则主要是考查初中阶段常见的词,如“以”“而”“其”“于”“之”“或”“为”等的意义和作用。总之,无论是实词还是虚词,考查的都是课堂上老师多次强调过的词语,尤其是课文下的注释,如第一题中的“至”“一”“鲜”就分别是出自八年级的《送东阳马生序》《岳阳楼记》和《爱莲说》,想到此,“周到、周全;全、都;少”的答案也就很容易得出了,至于“之”,它可以作代词、助词,还可以作动词,我们只要把它带入到具体的语境――“遂与之异”,“代词,代指王安石”也就显而易见了。

参考答案1.(1)周到、周全 (2)全、都 (3)少

(4)代词,代指王安石

考点二 句意理解

思维轨迹第二题是将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考查形式多为选择题和简答题(直接翻译),主要是翻译含有关键词语(重点的实词、虚词)和常见的、特殊的句式的句子,如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等,上例中的“安石轻富贵,何吝也?”,重点考查的是对宾语前置句式、重点实词(“轻”和“吝”)的把握,结合文章内容来看,“轻”本是一个形容词,在这里活用了,应译为“把……看得很轻”,“何”是什么的意思,而“吝”,就是吝啬,根据直译法,“什么吝啬”的译文显然理解不通,“王安石把富贵看得很轻,吝啬什么呢”也就不难翻译出了。

参考答案2.王安石把富贵看得很轻,吝啬什么呢?

技巧总结

一、对应直译,理解文章内容。

对应直译,即指译文尽可能对应原文,基本遵照原文的句式、风格,大量运用有相同语素的双音词。有时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会碰到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试题后面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时,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二、结合语境,联系所学字词,准确解释重点字词。

要解释好一个词语,同样要遵从“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要把文言字词放到上下文中来理解,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斟酌,也可以联系熟悉的文章直接回忆词语的意思。如果所选语段来自课外,就更应该联系学过的课文,因为课外文言文字词考查的原则是“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先思考在哪些课文中学过这个词,它作何种解释,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三、牢记“留”“换”“调”“补”“删”五字诀,准确翻译文言语句。

1.留,即保留不译。凡是古今意义相同以及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建筑物名等,译文时均不翻译,可以直接保留下来。如:“孔子云”,孔子是人名,翻译时要保留,可以不译。

2.换,即针对一些词古今意义不同的情况,用现代汉语中的词去替换那些古汉语中有而现代汉语中已不用或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的词。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感彩发生了变化,在古代这个词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而现在是贬义词,指人的行为或品德恶劣。翻译时应改用古义。

3.补,即将省略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补出来以求句意的完整。《口技》中“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中“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数词修饰名词,没有量词,翻译时分别补上量词“个”“张”“把”“把”“块”。

4.删,即将无实义的词,如发语词、助词、偏义复词中的衬字等删去不译。《曹刿论战》中“夫战,勇气也”中“夫”,作句首发语词,翻译时就可删去不译,直接译成“打仗,靠的是勇气” 。

5.调,即对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根据现代汉语语法的句序予以调整。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如“何陋之有?”就是一个宾语前置句,翻译时我们要把前置的宾语调回到谓语后面,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

专项训练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

[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下列的黑体词语。

(1)临溪而渔( )

(2)四时之景不同( )

(3)杂然而前陈者( )

(4)云归而岩穴暝( )

2.翻译下列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野芳发而幽香。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常羊学射

[明]刘 基

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乎?楚王田①于云梦,使虞人②起③禽而射之。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鹄拂王旃④而过,翼若垂云。王注⑤矢于弓,不知其所射。养叔进曰:‘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选自《郁离子・射道》)

[注释]①田:同“畋”,打猎。②虞人:古代掌管山泽的官吏。③起:驱赶起来。④旃(zhān):安置在马车上的红色旗子。⑤注:附着。

1.下列句中黑体词的用法与“战于长勺”中的“于”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

B.楚王田于云梦

C.鹿出于王左

D.王注矢于弓

2.下列句中黑体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王引弓欲射(拉)

B.使虞人起禽而射之(派)

C.臣之射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使虞人起禽而射之(表转接)

3.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若欲闻射道乎?

翻译:你想听(知道)射箭的道理吗?

B.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

翻译:我射箭时,放一片叶子在百步之外去射它,十发箭十发中。

C.有鹄拂王旃而过,翼若垂云。

翻译:有天鹅拂过楚王打猎时的红色小旗,展开的翅膀犹如一片垂云。

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范文5

一、以读为前提,引入学习“文”和“言”的情境

文言文比现代文更加讲究韵律、对仗等,所以古人经常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古文,现在这种方式已经很少见了,但是诵读仍是一种学习文言文不可多得的好方法。初中生为什么学不好文言文?主要是对课文没有语感,连基本的句式都读不成,怎么可能正确解读课文呢?所以,正确的方法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途径。大声朗读、口熟而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通过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带有明显的音乐美,学生也愿意读。学生喜欢读、背《陋室铭》和《爱莲说》的程度绝对高于《拿来主义》和《“友邦惊诧”论》。所以教师要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促使知识类化。

在朗读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包括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语速,能更好地朗读课外作品,从而形成能力。

朗读时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气和情感:1.朗读时特别注意异读字,如“河曲智叟亡以应”加点字读 wú;“孰为汝多知乎” 加点字读zhì。又如:“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2.朗读时可以从语音和意义两方面来停顿,总的原则是不能读破。停顿时一般的原则就是主谓之间要停顿、动宾之间要停顿、句首发语词和语气词以及关联词后面要做适当的停顿等,如“晏子/使楚”“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等。3.朗读时一般按句末标点符号和语气词,读出句子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如《醉翁亭记》中“环滁皆山也”表陈述语气;“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表肯定判断语气;“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表感叹语气。

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应加强课文的背诵以便加强语感。初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所以应该以理解课文内容为前提,在掌握课文结构的基础上根据文章的脉络来背诵。通常情况下,笔者让学生的背诵穿插在课文讲解的过程中,根据板书的先后顺序、或者根据课文内容由难到易等顺序来背诵。在文言文的讲解过程中,笔者非常重视板书的设计。一般板书都是反应文章的精髓部分,这些既能够体现文章的结构,更能够体现课文的重难点。文章不论长短,一般都比较生涩,如果完全让学生课后花时间来背诵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抓住课堂的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基本背诵出需要背诵的部分,既增强了学生背诵的信心,减轻了学生的课余负担,也成就了学生理解课文的捷径。

背诵课文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说明性的文章可以按照空间、时间或者逻辑顺序来背诵,如《核舟记》的重点段落可以按照空间顺序来背诵;记叙性的文章可以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或者人物的情感变化来背诵,如《桃花源记》可以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或者时间顺序来背诵;议论性的文章可以抓住论点,根据文章的论证思路来背诵,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可以按照这种方法来背诵。另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句、关键句、文言句或者文章的脉络来背诵。

二、以文为主,学“文”中带动习“言”

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全面了解了文本的思想感情、文化底蕴、写作特点、文章中心等知识,从整体和全局上把握作者在文本中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在这个层面上和作者对话,全面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中心,学习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教学时,先设置“文”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探究文本内容、把握写作中心的基础上,理解作者在文本中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然后要求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和理解词句,解决语言问题。如果遇到困难,可以相互之间讨论或者举手示意全班交流。

比如讲授《曹刿论战》时,可以首先让学生研究这样一个问题:“齐鲁长勺之战中,两国的军势相差很大,鲁国与齐国作战简直是鸡蛋碰石头,可结果却成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这个胜利与曹刿的性格有很大关系。那么,曹刿究竟有哪些性格使得战争发生这么大的转变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在文章中找出体现他这些性格的地方,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学生通过讨论加深理解文本,加强对文本的朗读,文章主旨自然可见。

三、在掌握“言”的前提下加深对“文”的感悟

文言文和现代文还是差距很大的。文言字词的意思和句法结构都有其特殊性,所以需要学生特别注意和掌握。教师在解析文本的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归纳一些特殊的文言字词和句式现象,如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以及四类文言句式,并可以借此知识点,适当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这些文言现象。另外,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字词句,教师可以适当指导学生充分运用课本上的资源和古汉语字典加以解决,若还有疑问,可以加上符号,寻找机会请大家讨论或者教师帮助,以此来扫除字面上的基本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可以分成三个步骤完成。第一步是让学生充分预习课文。笔者一般要求学生预习过程中将课文抄在古文本上,空的第一行将书下的重要字词解释抄在本子上,空的第二行是预备让学生课后做翻译作业的,课堂上学生只需要将教师所补充的难字词解释直接添加在空行处。学生在抄写的同时,可以把不理解的词句结合相关材料先努力翻译。如若还有问题,可以做好相应的符号,课堂上共同探讨。碰到难度比较高的文章,教师也可以布置一些预习案的题目,做到“先预后设”。第二步是课堂上互相交流对比,着重在分析发现古今的异同上下工夫。准确地正音、正形、断句,解决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三是课后归纳积累,鼓励学生建立起文言文学习笔记。

65 15945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