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原文实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木兰诗原文实用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木兰诗范文1

1、学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学习本文祥略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4、背诵课文。

教学设想:

1、这是一首北朝民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要利用民歌形式上的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教师课前可作有表情的示范背诵。

2、本文材料安排有详有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本文中心来解决,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3、本文内容分析力求精当,简炼,字词句主要由学生自己翻译,教师适当点拨。

4、运用多媒体,放映动画片《花木兰》片段,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出花木兰这一巾帼形象的意义。

5、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注重学生能力的训练。

6、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吗?我国古代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放映影片《花木兰》片段三分钟),今天我们想要更详细的了解花木兰的故事,就让我们一同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二、解题,介绍时代背景。(由学生介绍,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效果,给生字注音。

2、请一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3、教师有感情示范背诵。

可汗鞍鞯朔柝辔啾

4、分小组讨论:

①这是一首叙事诗,请大家按照故事情节来划分故事的层次。

②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3段)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段)凯旋归来

第四部分(第7段)结尾附文

四、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一)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弄清字词句的含义,不清楚的教师点拨。

(二)讨论问题:(小组讨论,互相解答,不懂的全班来解答)

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①引起读者悬念——木兰为何忧愁。

②能使文章简洁。

2、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心理活动。(用自己的话归纳)

忧虑——反复思考——下定决心

3、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明确:①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②战事紧迫。③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④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

4、战场上木兰表现如何?请从文中找出来。

明确:“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战事频繁,做事机警,智勇双全。

女扮男装,竟未被识破。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战斗艰苦,思念家人。保家卫国,

壮志未改。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战争残酷,英雄凯旋。

(仅仅十五个字就表现了木兰十年的战斗生涯,可见详略得当,字字千金。)

5、木兰为什么辞官还乡,请你结合自己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了解来谈谈看法。

明确:

①不慕荣华富贵,愿与家人团聚。

②向往和平劳动生活。

③封建礼法,歧视妇女。

7、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8、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四人小组讨论后,可进行合理的想像表演)

9、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对木兰的赞美。

五、总结、拓展。

①这首诗在叙事上详略得当。详写从军缘由、出征想家、辞官还乡、会见亲人;略写十年战斗生涯和出征前的准备。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安排详略,对能表现中心的材料详写。

②假如“我”就是木兰姑娘(请发挥合理的想像)

木兰诗原文2

赵燕红(1989-),女,汉族,安徽宿州人,硕士,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方向:传记文学

摘 要: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乐府民歌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文学形式。而《木兰诗》则代表了北方民歌的最高成就,本文试就地理环境、社会政治环境、民族性格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来谈论《木兰诗》的诗歌内容、风格等方面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北方民歌;木兰诗;地域文化

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可谓是我国民歌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民歌作为一种反映人民生活的文化题材,它不仅是反映了人民的生活面貌,在一定程度上,民歌更是地域文化的一面镜子。北方的叙事长诗《木兰诗》代表了北方民歌的最高成就。

一、 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学

(一)、地理环境练就民族性格

北方民歌起于“河朔”,河朔主要指的是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宋史・兵志十》:“河朔地方数千里,连城三十六,民物繁庶,川原坦平。”北方地形较为平坦、开阔,几乎是一马平川,同时因为北方地区较为干旱,降水少,多风沙,荒漠与戈壁较多,所以北方地区的气候环境比较恶劣,北方人长期生活在草原大漠上,他们喜欢骑马射箭,习惯于在草原上奔跑,生活比较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而且北方地区地形比较平坦,很多地区都是一马平川,平原广布。北方地区植被稀少,不像南方绿树成荫,风景优美,这也就养成了北方人民广阔的胸襟和直爽的性格。在《木兰诗》中体现出北方人的豪放、直爽的性格特征。“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虽然路途遥远,行程艰苦,但期间看不到一丝留恋与愁苦的迹象。尽管木兰女扮男装,远离故土,虽为女儿身,但身上的那股北方人的坚韧与刚强却是无处不在的。她没有把从军当作自己的痛苦和不幸,不论在战争生活还是在和平生活中她都表现着蓬勃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活热情。

(二)民族性格影响文学风格

北方山川深厚,那广囊的大漠,无际的草原,凛冽强劲的朔风,使生活在这种辽阔苍茫的大自然环境中的北方人,心胸也随之开阔明朗,其作品也就具有一种苍茫雄劲的格调。《木兰诗》主要是描写一位呆在闺中的少女,女扮男装代父出征,并在战场上建立军功,最后成为巾帼女英雄的一位奇女子。“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对着门织布的木兰,想着年迈的父亲要出征,而自己又无兄长,所以她无心织布,发出一声声慨叹,终于,她从容地走上战场,没有丝毫的胆怯,这也就把北方儿女的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从军虽然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所做的选择,可是她既然做了选择,就表现得十分干脆利落,并无丝毫不情愿与难过之情,当事情降临的时候,她选择的是毅然的接受,勇敢的面对。“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不怕万里征程的遥远,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在这样凄清的环境下,木兰没有半点抱怨,半点恐惧而是忍受着孤独,既然决然的接受着眼前的一切。一位女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同时又将北方女子尚武的精神及时骨子里所带有的坚强与勇敢刻画的生动形象。

二、社会政治背景与文学的相互渗透

(一)政治社会环境影响人物命运

南北朝时期,南方与北方长期分裂,因此南北方的交流也被阻断。但总体来说,南方的政治局面比较稳定,这既有利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南方的文化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而北方则是长期战乱,在战乱的年代,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场景几乎天天都会发生,悲伤充斥着人们的心灵,看到家国受到欺凌,便涌出思乡爱国之情。在动荡不安的北方,少男少女也就无暇儿女情长、卿卿我我,而是乐于保家卫国,奔赴战场。欧阳修《明妃曲》:“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泉草甘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所以北朝民歌中有很多歌咏豪男健儿尚武精神的作品,充溢着粗犷豪迈的气概。可谓“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拌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整个北朝尚武之风盛行,连女子也不例外。“李波小妹字雍容,寨裳逐马如卷篷,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李雍容骑术精湛,箭无虚发,比起须眉男儿毫不逊色。更有众所周知的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压倒须眉。这种英姿飒爽的女儿形象和粗犷豪勇的健儿,在南朝民歌中寂而无声,无处可寻。加上北方由于连年战火,人民生活困顿不堪,因此,保家卫国的思想已在北方人民心中生根发芽,所以,本可以守在闺中绣花织布的花木兰也被形式所迫,女扮男装,奔赴战场。

(二)民族性格和生活习俗影响作品内容与风格

北方人民生活在辽阔苍茫的环境之中,再加上长期的游牧征战生活,不仅使他们练就了娴熟的弓马技巧,也形成了他们的尚武之风。因此北方人民较为爽朗、豪放,喜欢在舞枪弄棒 。北朝女子更多关注社会生活方面,她们渴望婚嫁,对男女双方的身份地位有意识地作出表露。因此她们的口吻直截了当、理直气壮、性格大胆率直,敢说敢做,言情之时也是快人快语,尽吐衷曲。由于社会政治环境、民风原因,她们特别偏爱那种豪勇健儿,“念郎锦栖档,恒长不忘心。”“郎非黄鹤子,那得云中雀。”并且她们自己也多能骑善射,比起江南女子的那种似水柔情,真是有天壤之别。因此,北方人即使在谈情说爱之时,也是快人快语,直来直去。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闲情唱出南朝的那种缠绵婉转的柔情歌曲,而是多将心中的所思所感形之于声,发之于外,形成一种不同于南歌的雄放博大境界。像李波小妹、木兰那种能征会战的巾帼女儿形象在南朝男儿中亦不多见。因此北方民歌格调多简单疏朗、质朴无华、刚劲有力,毫不造作矫饰。在文学内容上,像《木兰诗》这种书写征战行役、羁旅相思的作品也较为多见。

总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人长期生活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北方,那里风沙广布,大漠辽阔,平原众多,北方人民的视线不会被山水阻饶,北方的地形总是将他们的视线引向高处,这就使北方人民胸襟开阔,视野广阔。而且,北方人民从小喜欢骑马射箭,这就培养了北方儿女的独立,自强和尚武的精神。而民歌则是作者思想情感的抒发,大多显示了作者本身的性格特征。由于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和民族性格与风俗等方面的特征形成了北方民歌豪放、刚劲和质朴的风格。可见,民歌在一定程度上与其地域文化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

参考文献

[1] 黄瑞云。说南北朝民间乐府[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

[2]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4] 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木兰诗原文3

干邑坐落在法国的波多尔北部的夏朗德省境内,是一个充满中世纪气息的古镇。城中古街小巷,天水成碧,酒香散落在整个干邑城中。

你闻到的,正是白兰地干邑。

白兰地是“葡萄酒中的灵魂”,而干邑被称为“白兰地之王”则丝毫无愧。在英语中有一句俗语:“All Cognac is brandy,but not all brandy is Cognac。”意思是,所有的干邑都是白兰地,但并非所有的白兰地都是干邑。其实,早在公元1909年,法国政府就颁布明文规定,只有在夏朗德省境内,干邑镇周围的36个县市所生产的白兰地方可命名为干邑,其他地区一律不得使用这个名字。这足以彰显干邑在白兰地中的贵族地位。

事实上,白兰地本身就是一场来自法国干邑的浪漫意外。

生命之水

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干邑生产的还是葡萄酒,世界上也还没有白兰地。大批量的葡萄酒从干邑的夏朗德河码头马不停蹄地赶往世界各地。16世纪中叶的法国,为了避免长途出口运输葡萄酒产生的变质现象,干邑的葡萄酒商们把葡萄酒加以蒸馏浓缩后再出口,出口国的商家再按照约定的比例进行兑水出售。

蒸馏浓缩的出现,便是白兰地的雏形。

17世纪初,法国卷入战争,白兰地遭禁运,百般无奈的商人把酒装在了干邑盛产的橡木做成的橡木桶中贮存。等到战争结束,酒商们发现,白兰地并没有变质,而原本无色的白兰地变成了琥珀色,而味道更让人着迷――这是一场美丽的意外。

谁也没有想到,这场葡萄原液与橡木桶的意外的邂逅最终成就了伟大的诞生――用橡木桶陈酿,白兰地完成了它制作的最后一道工艺。

经过2次蒸馏得到澄清的葡萄汁原液,被称作“生命之水”,刚刚出炉的“生命之水”酒精浓度达到70度,贮藏在橡木桶中,酒香融合橡木桶自带的香气,橡木桶的物质融进葡萄酒原液之中。“生命之水”便在阴暗的酒窖中安静地成长,逐渐柔化,酒精浓度降低至40-43度之间。

干邑是烈酒,却是其中算得上“温柔”的,经过长期发酵,渐渐褪尽了辛涩,口感变得醇厚。

至于蒸馏得来的原液为什么会被称作“生命之水”,无证可考。曾有故事传言,十五世纪的意大利有个卫士叫霍夫曼,发生战争的那年,他把自制的葡萄酒放入木桶存入地窖,自己却战死。十年之后,人们意外发现这桶酒,为了纪念死去的卫士,便把酒取名为“白兰地”,意为“生命之水”。

只是,白兰地(Brandy),其本源为Brandewijn,意思是“燃烧的葡萄酒”(Burnt Wine),描述的是制作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与那个悲怆的传说略有出入。不过,白兰地在烈火中灼烧,留下的必然是精髓,又在阴暗的酒窖经受着长久发酵,再次等到重见阳光的那一天,便已然熠熠生辉。背负万丈尘寰,只为浴火重生之日,称之“生命之水”似乎又莫名地倍感亲切。

关于“生命之水”,在干邑有一个近乎“神话”的地方,传说这里的“生命之水”来自几百年前。这便是干邑镇上来自于轩尼诗古堡的“创始人酒窖”。

英雄情结

在夏朗德河的左岸,便是轩尼诗酒厂的总部。酒厂的名字来自于它的创始人李察・轩尼诗(Richard Hennessy)。尽管轩尼诗在法国干邑创立,也是在法国发扬光大。不过其创始人李察・轩尼诗却是一个纯正的爱尔兰人。

那一年,李察・轩尼诗正值青年大好时光,怀揣着伟大梦想的年轻人来到法国,投身到法国的爱尔兰军团,君子执剑,必然想指点江山。李察・轩尼诗是适合战争的,曾获取“英勇证书”,官至上尉,后被派驻守干邑地区。

历史上关于为何李察・轩尼诗会开办酒厂的资料很单一,公开的资料上总结起来仅为两个字“喜欢”。驻守干邑地区时,李察・轩尼诗对干邑的白兰地爱不释手,轩尼诗在退伍之后,就留在了这个葡萄萦绕的地方。

不会知道李察・轩尼诗会不会偶尔站在夏朗德河岸,守望过往。但是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创办的酒厂一定有种莫名的英雄情结。轩尼诗品牌的标识,是一只手握战斧的强大手臂,这和早期李察・轩尼诗的军旅生活不无关系。

干邑是有英雄情结的,而英雄也是有干邑情结的。拿破仑用干邑来犒赏将士,戴高乐将军从不允许英国威士忌出现在爱丽舍宫的餐桌上,他只喝干邑。而无酒不成活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对干邑也情有独钟,据说他每天早上都要喝一杯干邑,这个习惯保持了一生。

如此看来,轩尼诗创办酒厂和他的从军生涯倒是一脉相承。

1765年,轩尼诗酒厂在干邑成立。在创立之初,轩尼诗的酒就很快受到热捧。在路易十五在位期间,轩尼诗就常出现凡尔赛宫贵族酒桌之上。曾长达二十多年,轩尼诗是王室的贡酒。

“创始人酒窖”于1774年设立,这个外界看似“神秘”的地方,却真实存在。里面藏有轩尼诗最珍稀以及最古老的干邑“生命之水”,其中最古老的生命之水可以追溯到1800年。

现在市面上的轩尼诗,并非是从酒窖中直接拿出,而均是出自“费尔沃家族”的点睛之作。

费尔沃家族是轩尼诗的御用调配师,也是轩尼诗干邑世袭的调配总艺师家族。从1800年,第一次接过来自轩尼诗酒窖的钥匙开始,费尔沃家族就成为了轩尼诗酒窖的“守护者”。

费尔沃家族的调配师从酒窖中取出“生命之水”,不同年份的“生命之水”在这些调配师的杯中邂逅。一邂逅,终难忘,成了轩尼诗独有的味道。费尔沃家族调配的魔力在于使时光停滞,调配的技艺在费尔沃家族里世代相传,为的是如今喝到的轩尼诗和两百多年之前的味道并无二致。

木兰诗原文4

关键词 《木兰》;文化全球化;中国文化

美国电影《木兰》改编自中国传统文化的素材,不仅有令人捧腹大笑的美式幽默剧情,还有气势万千的战争场面,令全球观众耳目一新,也令这一传统的中国故事失真而焕然一新。人们认为:过分的民族化、过多的异域色彩会局限影片的全球化,为了迎合全球观众,为了将古代东方故事推向全球,唯有将电影《木兰》中西合璧。

从美国迪斯尼电影的这一现象,反映了文化全球化语境下存在的文化霸权和文化失语,也反映了文化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故事《木兰诗》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的叙事诗。诗歌叙述女子木兰孝敬父母代父从军的故事。木兰的形象,是人民理想的化身,集中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刚毅和淳朴的优秀品质,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

《木兰诗》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写木兰代父从军的背景,第二部分写木兰“万里赴戎机”,第三部分写木兰荣归故里。

诗歌的第一和第三部分对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还乡、家人团聚的内容写得详细。诗的开场白“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传神地勾勒了一个传统仕女的形象。由于父亲年迈,“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挺身而出替父从军。临行时她恭敬地“朝辞爷娘去”,辞后还念念不忘家中的父母。诗的第三部分描写木兰荣归故里的喜悦,展示她内心深处不爱武装爱红装的传统女子本色。

而第二部分对十年征战的内容却很简略。诗歌共有七个段落,十年征战只用了一个段落几行笔墨带过。这是因为诗歌所要突出的是对木兰的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作者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此外,这种繁简安排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残酷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二、美国电影《木兰》

美国电影《木兰》叙述一个怎样的木兰故事呢?

请看宣传和推广电影的剧情简介:美国电影《木兰》改编自中国素材,不仅有令人捧腹大笑的幽默剧情,还有气势万千的战争场面……令全球观众耳目一新。很有主见的花木兰,一直很想做一个能让父母引以为傲的女儿,代父从军。经过严厉的军旅生涯,木兰摇身一变成为胆识过人、英勇机智的沙场英雄。到底这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由迪斯尼诠释之下是什么样的风貌呢?迪斯尼经典动画绝对颠覆您的想象,不让您失望。

显然,中国的花木兰故事在美国电影中已经美式化了。

虽然电影《木兰》在画面上出现了大量的中国符号,如长城、故宫、中国功夫和秦兵马俑铠甲等。然而,电影对《木兰诗》的故事主题和情节改编很大,与《木兰诗》的侧重点刚好相反,它突出的是木兰十年征战及其爱情故事,主要描写木兰在沙场上英勇机智,而不是木兰辞别家人和荣归故里。

好莱坞主流电影的主旋律一贯是建立在个性主义和自由主义基础上的,是通过欲望的宣泄来完成个体的净化,通过对个人自由的渲染来证明人道主义的意念。好莱坞电影无一不在描述对生命的尊重、对个性的张扬、矢志不渝的爱情以及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这一切也都无一不在打动并深入人心,并在文化精神上与引起全人类的共鸣,让文化背景不同的观众感受到相同的人生体验。

不难想象,影片《木兰》中出现很多美式的、与传统中国文化格格不入的情节,例如木兰拥抱皇上等等。该电影也始终贯穿着美国式的幽默,很多场面让人忍俊不禁。当木兰的祖母看到前来看望木兰的李翔模样俊俏,也不忘幽默一把,叫道, “下次征兵换我去”。

此外,在美国电影《木兰》的英文版中,木兰不姓Hua,而是姓Fa(“花”的广东话念法)。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迪斯尼的木兰已被香港化(毕竟香港比内地更加国际化,而被看做是中国的代言人);二是由于大多数美国人都不会念H开头的拼音的事实,为了迎合美国观众,改用了广东话发音的“Fa”。

当换了姓氏的木兰再回到中国,父老乡亲们可否感到似曾相识?

三、文化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涌动

文化是流动的,而在传承和交流的过程中总是或多或少地被损耗、误传或更改。文化的交流也避免不了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对峙。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强加行为,是一种文化强权、文化殖民,拥有经济强势而又企图把自己的思想文化意识强加于人,就是文化霸权。文化霸权的形成,是通过对文化的话语性和历史性的遗忘,取得人们的认同。文化霸权使其他民族文化受到伤害,导致一些民族传统文化在面临威胁、母语在流失、文化在贬值,以及意识形态受到不断的渗透和改型。

当今世界各地处处可见美国影响,美国强势的文化渗透通过发达的美国电影得以进一步的实现和促进,形成一种强势文化的文化霸权。美国电影制作通过把其他民族文化的故事美式化,导致民族文化被强势文化吞噬和篡改。迪斯尼改编中国传统故事《木兰诗》,其过程本身本应是两种文化间的一次对话。但好莱坞向来扮演着推动美国强势文化全球化的急先锋,且美国文化产业的输出是“单向”的,是从美国向那些文化弱势的国家流动,而且是拒绝反向的流动。而弱势民族的文化则受制于美国文化的霸权,无法将自身的文化能量释放出来。由于经济、政治、科技等力量对比的差距,两种文化间存在着文化势差,美国文化凭借其强大的势能,掌握了文化对话的话语权以及文化输出的主动权。

《木兰》的电影宣传和推广打着“颠覆中国传统”的旗帜,唯恐不颠覆就不吸引观众,就没有市场。其对木兰的误读也构成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冲击。结果,不争的事实是:与这部精彩画面、温馨幽默的美国电影相比,我们传统的花木兰故事显得那么的苍白和单薄。

事实上,不仅仅是中国的花木兰故事被颠覆了,美国电影制作向来惯于从其他民族文化中汲取素材,改编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美故事,借脍炙人口的异国情调,演绎和宣扬美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他们认为,将电影《木兰》中西合璧是将古代东方故事推向全世界的唯一办法。过分的民族化、过多的异域色彩会局限影片的全球化。“出于其商业与意识形态的双重需要,迪斯尼这一文化工业的巨无霸凭借其强势媒体的话语权,将这花木兰一个性鲜明的本土文化遗产进行了解构,以美国主流文化的个人主义、女性主义将其重构为身处逆境的女子追求自我实现的个人主义动画叙事。”

四、文化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化

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下,迪斯尼改编制作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木兰诗》。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下,不少国人纷纷追捧着西方文化和国际接轨,以致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处处可见。

赛艇是英国的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也是美国的耶鲁和哈佛两所大学的传统活动。前些年,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每年也比赛一次赛艇。有仿效别国文化的嫌疑,结果遭到非议而停止了。

为了迎接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国家在英语教学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英语教学也表现出重英美文化而轻中国文化。结果,我们的学生都能用英语描述西餐的刀叉和烤面包片,但很多人却不会用英语表达中餐的筷子、粥和馒头,不能掌握富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的英语表达。结果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下出现“母语文化失语症”,无法进行母语文化输出,令自己失去文化身份,造成邯郸学步的后果。

走在中国的大街上,广告里的模特儿很多都是洋人。令人纳闷,明明是在中国卖中国产品给中国人,却用洋人宣传中国的产品。据说在我国活跃着一大批洋人模特儿,专门为中国产品做广告。此外,我国处处盛行庆祝西方的情人节,而几乎无人问津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七夕节。美国电影、电视、音乐、快餐和饮料成了时尚的标记。对这些现象,外国人惊讶不已,而国人却习以为常,不以为然或无动于衷。

五、结语

在全球化语境下,美国电影《木兰》叙述着一个美式的中国花木兰的故事。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也带上了西方文化的色彩。

65 9046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