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实践理性的内涵及其与理论理性的关系浅析(精编2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康德实践理性的内涵及其与理论理性的关系浅析(精编2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康德实践理性的内涵及其与理论理性的关系浅析1

摘 要:康德对理性问题的提出是为了解决休谟问题而带来的近代形而上学的危机,通过对实践理性的批判,康德基本完成了他的思想体系,但也划分了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的界限,使他的思想出现了一条鸿沟。

关键词:康德;理论理性;实践理性;实践理性与理论理性的区别

康德对理性的重视和批判主要是为了解决休谟问题的提出而带来的近代形而上学的危机和一直以来存在的西方传统道德和认识二元论之间的问题。康德认为,只有对理性自身进行批判,划定人类认识的范围和界限,建立新的形而上学,才能显示出理性的价值。

康德给实践原理下的定义是“实践的诸原理是包含有意志的一个普遍规定的那些命题,这个普遍规定统率着多个实践的规则,如果这个条件只被主体看作对他的意志有效的,这些原理就是主观的,或者是一些准则;但如果那个条件是被认识到是客观的、即作为对每个有理性的存在者的意志都有效的,这些原理就是客观的,或者是一些实践的法则。”[5]在康德看来。这些原理不是准则就是规律:在他们是主观的,或者他们只在这个或那个个人特有的特别的条件下才能有效的时候,他们就是准则,在他们是客观的,或者适用于每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时,它们才能是法则。[1]因此,法则是客观的和普遍的。而准则这种理性只是偶然的和一次性的。不能成为指导我们行为的法则。

康德的实践理性追求的是一种普遍性的形式法则,很显然准则必须被我们所抛弃。因此康德提出了了四条定理来区分法则和准则。前两条是从消极的方面指导人们不能做什么,我们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功利主义和幸福主义。康德在否定了这样的准则之后开始从积极的方面指出确定法则的方法,那就是在任何情况下,在进行行为选择的时候都要坚持“我一定要使我的行为成为一条普遍的法则。”这一法则。比如,你被一个强盗劫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对强盗说谎,你就能够获救。这时你就应该考虑我应不应该说谎呢?从当下看来,说谎是为了获得安全,是可以说谎的,但从长远来看,如果现在你因说谎而得救,那么其他人在相同的情况下也选择了说谎,强盗或许在前几次会相信,但是长此以往强盗就不会相信你的谎言,反而可能被激怒而使你受到更大的伤害。因此每一个有理性的人都会选择不撒谎,从而使其成为大家普遍接受的法则。这时候也许会又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大家不说谎也许只是为了不受到伤害的而做出的选择,不说谎纵然能成为大家普遍认知的法则,但却是为了自身的安全。所以康德在最后一条原理时提出了自律的原则。那么第三条的定理严格的表述应当是:“使你的准则任何时候都能同时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则,这样一条的道德律不是他律,不是为了别的目的,它就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只有用道德而道德约束自己,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

但是,康德在完成他的思想体系之后,他却接下来写了《判断力批判》,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康德认为他在完成了前两个批判的证明后,他的思想体系出现了一个鸿沟。这就是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区别。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是理性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两者因对象不同而相互区别。

理论理性处理的是人的认识能力,认识的对象是有限的自然界,在康德看来,理性的认识能力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先验感性论”,一方面是“先验逻辑”。先验感性论是我们感性的先天认识形式,理论理性以自我的先验同一性为认识的基础;先验逻辑包括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辩证论,先验分析论研究的是知性范畴对经验的立法作用,将知识从感性上升到知性、知性概念,再从知性概念上升到知性的原理。而先验辩证论研究的是理性之理念超越经验的界限所造成的先验的共相。从辨证论进入到知性所使用的范围和限度,最后上升到理性的各种概念。理论理性从感性直观出发,层层上升,最后获得理性观念。

虽然理论理性认识的是我们有限的世界,但是理性本身有一种冲破有限束缚的冲动,渴望获得自身的自由,由此进入到了自由的领域,即我们实践理性。实践理性处理的是人的欲望的能力,在自然领域中,一切事物都受到因果必然性的束缚,而实践理性却进入到物自体。自由是绝对自主自发开始的一种活动,自由是没有原因的,也是我们无法认识的。如果我们非要为自由寻找一个原因,那么自由也就失去了自由,因而“实践的自由"才是自由概念的积极意义。自由的实在性证明了人作为本体的存在能够摆脱一切感性材料的束缚,仅仅凭纯粹理性自身的命令自己决定自己的行动。因此理论理性是从直观感觉出发,而实践理性是和我们的感性世界没有关系的,我们的实践理性并不是从感性的世界而得来的,我们先天就具有自由意志,自由意志支配着我们的行为。

自然领域和自由领域在立法法则上面完全没有冲突,但是他们对应的却是同一个经验的世界,在经验世界中就会不断地出现摩擦,自然的世界我们虽然可以在直观中将其表象表现出来,但却不表象为物自体自身,而表象为单纯的对象,自由的世界则正好相反,虽然我们可以将一个物自体本身表象出来,但是却不在)(直观中表象,而是通过实践证明其客观实在性。因而两方没有一方能够获得有关它们的客体(以及思维着的主体自身)。[4]康德将世界划分为两个部分,人作为世界的经验者,亦是这样。一方面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服从于普遍必然的自然法则,在这个领域中他是没有自由的:而另一方面人又是“人自身”,因而亦具有不受自然法则限制的一面。这样人具有了两重性,但他面对的是同一个经验的世界,必然使人因受这两种不同的立法而出现摩擦。这条鸿沟是西方传统道德和知识二元论的具体的体现,也是他主客二分所造成的困境,对近代哲学产生重大的影响。康德的后继者们也都无法彻底调和这两个世界,黑格尔正是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登了哲学的舞台,提出了“绝对精神”这一概念。它通过一系列的自我的否定的中间环节来克服主体自我意识的绝对化,最终把所有的东西都包含在了绝对精神里面,从而实现了现象界与物自体的和解。■

参考文献

[1] 约翰・华特生。韦卓民译。康德哲学讲解[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 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倪胜。论康德体系鸿沟问题[J].同济大学学报,2008.

[5] 伊曼努尔・康德。邓晓芒译。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奇葩说》的热播2

关键词:《奇葩说》;“使用与满足”;猎奇;自我确认

《奇葩说》是2014年爱奇艺网站打造的中国首档说话达人秀,由马东主持,高晓松和蔡康永担任辩论团长,旨在寻找华人华语世界中观点独特、口才出众的“最会说话的人”。节目第一季结束时其网络总播放量已突破亿,其百度指数从开播前500直接飙升至19万,并占据新浪微博“疯狂综艺季”话题榜冠军、跻身百度风云榜综艺榜单前五名,豆瓣综艺对其达的评分更是领先于多季播出的《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等节目。作为播放量最多的网络自制综艺,《奇葩说》节目备受瞩目。

一、《奇葩说》节目简介

(1)准确的节目定位。节目片头附有“四十岁以上人士要在90后陪同下观看”的标语强化了这是一档给年轻观众看的节目,其精准的定位迎合市场需求。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合计达到% 。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①从报告可以看出,年轻网民是网络群体的重要构成,也是视频网站的主要观众来源。其制片人牟E为80后女导演,节目组核心导演平均年龄23岁,作为主要受众群体年轻人的组成部分,其更加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在节目中的各种创意细节都来自年轻导演们对于自身生活的提炼。节目组通过对年轻观众活动密集的百度贴吧、知乎、新浪等热门网站的观众调查以及话题数据挖掘,在网友关心的、热议的、有争议的、有趣味的话题中挑选出节目的辩题。每个辩题通过再现生活情境的方式将年轻观众带入节目现场辩论环境,和选手们一起处理生活中、工作中的问题。

(2)创新的节目内容。2014年在传统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奇葩说”既没有引进任何国外节目版权也没有任何同类型节目的参照,将严肃辩论融入综艺并灵活调试。每期节目围绕固定辩题限时辩论,选手可以在节目现场自由选择立场,比赛结果完全控制于100名现场观众的投票,节目没有繁琐的单元,选手不会受限于一般综艺节目的环节设置,开放了“说”的空间,依靠选手语言的精彩程度及其传达内容作为节目的重点,回归语言节目本质。

(3)灵活的反馈模式。节目制作方在播放界面专门设置了“官弹”环节,导师与网友一同吐槽,网友可以通过弹幕互动,即时将想法和吐槽观点推送到节目中。凭借网络媒介的快速传播的特性,制作方根据观众互动评论的分析,每周对评论进行总结。凭借网站视频节目制作比电视节目制作有着较短周期的特点,在下期播出之前,节目组通过剪辑进行内容调整,使得受众的建议和意见及时在节目中体现,以达到真正的互动效果,致使节目在不断改进中成功。

二、从“使用与满足”理论解析《奇葩说》

“传播学家卡茨等人在1974年发表了《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一文,将受众与媒介的接触行为概括成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DD媒介期待DD媒介接触DD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并由此提出了‘使用与满足’的传播模式。”②

该理论认为受众是积极的,能动的,是能够基于自己的需求来接触媒介信息。由此可以得出,《奇葩说》的热播背后原因即是受众的需求在节目中得到满足。

笔者从“我是奇葩”、“我不是奇葩”、“我是奇葩我骄傲”三个层次来分析节目如何通过对“奇葩”一词的阐释来满足受众。

(1) “我是奇葩”:满足猎奇心态。在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有着略为程序化的生活状态,猎奇成为人们调整生活的普遍心理特征。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猎奇是指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在网络中,这种心理表现为对真相的探求。“事实上‘奇葩’这一网络热词从构词的角度来看,‘葩’的语素义在网络中已经弱化进而脱落,凸显正是‘奇’的‘奇特、怪异’的含义。”③节目直接选用“奇葩”作为节目名称组成部分有着吸引受众关注的效果。同时,节目选择了微博热门话题榜上已经产生了极强话题性的“奇葩”人物――如只在辨论场才能自由交谈的“呆萌少女”颜如晶、自称想改变世界的“新东方老师”艾力及长相、装扮妖娆“蛇精男”萧骁等人满足观众的猎奇的心态。

(2)“我不是奇葩”:满足自我确认效用。法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于1936年“镜像阶段论”。拉康认为,“镜像阶段”是自我与主体形成的最重要的阶段,“是指儿童逐步能辨认出自己的身体(譬如在镜中)的形象,从而逐步获得自己身份的基本同一性的经验过程”。④大众娱乐文化来源于大众生活,作为大众娱乐文化的综艺节目具有结合人们日常生活内容以及反应日常心理状态的特点。人们在综艺节目观看的同时,对照现实中的自我。换句话来说,综艺节目犹如一面镜子帮助人们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奇葩说》很好的运用了这种“镜像”效应。在辩题“你选择大城床还是小城房”的一期节目中“蛇精男”肖骁用着依然犀利的言辞却讲述了其因为想要实现梦想选择北漂的种种经历,在辩题为“漂亮女人应该是拼事业还是拼男人”的一期节目时,“麻辣大姐”范不再配合着其个人特有的肢体表情展现强大的辩论攻击力,而是讲述了其追随男友八年却换得男友最终吸毒离开的悲惨经历。奇葩的辩手被置入了真实的辩题语境中。

(3)“我是奇葩我骄傲” :自由选择观的传递。哲学家凯特曾提出自由选择观,萨特认为:“人的存在是个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从不会停止变化。人不断地由自己的意愿主导行动,并由行动塑造自我。”⑤换而言之,人成为什么样的人由自己决定。节目组通过塑造辩手们了解自我并懂得展示自我的形象,传递自由选择观。节目制作中有意弱化了淘汰环节,不用辩论内容来衡量辩论者的价值观,只看重辩论者说话有趣度以及说服力。每个辩手都有着让人错愕而又能够接受跳跃的辩论逻辑,其频出的辩论金句展现其独特语言风格。

结语

在“使用与满足”理论下受众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具有能动性的收视选择者。视频网站自制节目在网络媒介快速传播的条件下如何满足受众需求也产生了新的课题。《奇葩说》正是在这个课题下长期经验积累和积极应变的成功结果。现今视频网站自制节目异军突起,如何用创新思维扩展自制节目的创作空间并延续成功依然是值得传播者思考的问题。(作者单位:厦门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80-183.

[2]艾莉莎。使用与满足――传受互动的内在需求[J].东南传播,2005,12:26-28.

[3]宋琳琳。网络媒体使用与满足形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

注解: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EB/OL].http:///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80-183.

③陈皓钰。网络新词“奇葩”词义的泛化[J].语文月刊,2013,11:94.

④黄汉平。拉康与后现代文化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⑤张海燕。论萨特的自由选择观及其现代启迪[D].河北师范大学,2011.

65 1362855
");